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 考点总结

上传人:pw****6 文档编号:64468201 上传时间:2022-03-21 格式:DOC 页数:48 大小:635.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 考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 考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 考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一 生活与消费考点01 货币的本质一、商品的基本属性注意1.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2.判断一种物品是否属于商品的方法: (1)定义法,凡是商品都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属性法,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凡是商品都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并非 有使用价值的物品都是商品。 (3)根据所处的具体环节来判断。劳动产品只有处于流通领域才是商品,一旦离开流通领域 而进入消费领域,劳动产品就不再是商品。二、货币的本质1.货币的含义和本质: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 本质是一般等价物。2. 货币的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以一 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金银固定为一般等价物的交换货币的产生。3.货币与一般等价物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一般等价物品比货币出现得早,不固定;货币出现得晚,能够固定地充当一般等 价物。 (2)联系,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二者都是商品,都有使用价值和价值。注意金银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成为货币,但金银饰品不能够成为货币。金银纪念币也是货币。金银纪念币是由国家发行的,是一种法定货币,纸币也是国家发行、强制使用,但金属纪念币相对于一般纸币来说,又具有其特殊性,其既是法定货币,又具有一般商品的属性。4.货币的基本职能与其他职能的比较职能含义产生作用结果基本职能价格尺度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随着货币的产生而产生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由货币来表现,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价格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随着货币的产生而产生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原来的商品交换(商品商品)变换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商品货币商品)其他职能支付手段在赊销赊购中,货币被用来偿还债务随商品赊账买卖的产生而出现支付债务、地租、工资、利息、税款等。清偿债务贮藏手段货币被当作财富的代表保存起来贮藏财富,拥有财富的象征货币暂时退出流通领域,作为财富的象征。世界货币货币具有在世界市场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职能世界市场的出现在世界市场上购买外国商品,支付国际收支差额有助于进出口交易顺利实行,完成世界市场上的贸易注意 流通手段即购买手段,在现象上表现为现货贸易,即“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支付手段是赊账买卖,货币在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时表现为商品的给予和货款的支付在时间和空间上相分离,即“先给货后付款”或者“先付款后给货”。三、货币1.纸币的含义、优点 (1)含义: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 (2)优点:制作成本低,更易于携带、保管和运输,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2. 货币流通规律: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和服务价格总额成正比,与 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3.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否则会引发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注意 国家有权规定纸币的发行量、面值大小及种类,但无法规定纸币的实际购买力。国家不能任意发行纸币,纸币发行过多,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往往是引发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4.区分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区别含义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物价总水平在较长时间持续下跌的经济现象表现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经济过热物价持续下跌,市场疲软,经济萎缩。本质社会总供给小于社会总需求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成因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社会需求膨胀;生产资料成本,提升;货币资产投资规模过大社会需求不足;宏观经济由卖方市场转至买方市场;货币供应增长乏力;金融危机影响适度的通货膨胀能够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发展;但通货膨胀直接使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如果居民收入水平没有提升,就会导致人民生活水平下降,购买力降低,商品销售困难,社会经济秩序混乱,影响经济发展适度的通货紧缩能够挤去经济泡沫,抑制投资过热,通货紧缩在一定水准上,对居民生活有好处;但从长远看,物价总水平长时间大范围下降,会严重影响投资和企业生产的积极性,导致恶性的价格竞争,市场销售不振,对经济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的长远利益不利。对策财政减少政府财政支出增加政府财政支出增加税收减少税收减少国债发行量增加国债发行量货币提高利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利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控制货币发行量增加货币发行量其他最根本的是发展生产,增加有效供给;控制货币发行量和信贷规模;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综合运用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增加政府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慎用投资,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增加出口;调整进出口结构;转变消费观念,积极消费。联 系二者都是由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不平衡造成的,亦即由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与发行的纸币的数量不平衡造成的;二者都会影响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因此,都是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予以抑制的经济现象注意物价上涨不等于经济膨胀 一般地说通货膨胀必须引起物价上涨,但不能说凡是物价上涨都是通货膨胀。影响物价上涨的因素是多方面。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为限,如果纸币发行过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就会上涨。商品价格与商品价值成正比,商品价值量增加,商品的价格就会上涨。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就会上涨。政策性调整,理顺价格关系,有可能会引起商品价格上涨。商品流通不畅,市场管理不善,乱收费、乱罚款,也会引起商品价格的上涨。可见,只有因纸币发行过多引起的物价上涨才是通货膨胀。拓展提升(1)通货膨胀率和纸币贬值率的计算 通胀率=(变化后价格变化前价格)/变化前价格100% 纸币贬值率=(变化后价格变化前价格)/变化后价格100%(2) 通货膨胀、通货紧缩与物价、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关系考点02 货币的种类与形式1、 货币与财富1. 货币是财富的象征:在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 着商品货币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种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货币。2. 正确对待金钱 (1)要取之有道。用正当手段赚钱,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致富。 (2)要用之有益,用之有度。要把钱用到最需要的地方,用于最有意义的事。花钱要有节制, 要分清轻重缓急,能够节省的要节省。2、 结算与信用工具1. 结算方式:一是用现金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支付,二是双方通过银行转账来完成经济往来的 收付。2. 结算工具:信用卡和支票项目 类别信用卡支票不同点含义信用卡是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功能的电子支付卡,其中,银行行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持票人的票据种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教材指的是广义的信用卡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功能和优点使用信用卡可以集存款、取款、借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支票的使用能够减少和避免现金交易所带来的诸多麻烦,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相同点都是经济往来结算中经常使用的结算工具,一般都有银行等金融机构管理注意 信用卡分为银行信用卡和非银行信用卡。因此,信用卡并不都有银行发布和受理,信用卡不具有货币的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它是一种先进的支付工具,是货币支付手段的扩大和延伸。3、 外汇和汇率1. 含义: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汇率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汇率升高;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 跌落。2. 汇率变化与货币币值的关系外币本币外汇汇率升高升值贬值跌落贬值升值本币汇率跌落贬值升值升高升值贬值注意 某币汇率与该币币值为正相关关系。3. 影响汇率的因素: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同商品的价格一样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影响汇 率的因素主要由本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国际收支状况、通货状况、利率水平、汇率政策、重 大的国际政治事件等。4.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意义与措施 (1)意义: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 定,对人民生活安定、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 意义。 (2)措施:通过对纸币发行量的控制,可以实现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目标。当物价持 续上涨或者人民币汇率跌时,可以适当减少人民币的发行量;当物价出现持续跌落或者人 民币汇率出现升高时,可以适当增加人民币的发行量。5.汇率升降的利与弊本国汇率上升本国汇率下降利弊利弊贸易利于该国进口不利于该国出口利于该国出口不利于该国进口投资利于该国对外投资不利于该国吸引外资利于该国吸引外资不利于该国对外投资消费能提高该国企业或居民的国际购买力不利于该国扩大外需利于扩大内需会降低该国,企业或居民的国际购买力财务利于该国偿还外债不利于该国收回外债利于该国收回外债不利于该国偿还外债地位能提高该国国际地位会加大该国的国际金融风险会降低该国的国际金融风险会降低该国国际地位结论要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既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考点03 价格的决定与变动一、供求影响价格引起价格变动和差异的因素很多,如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条件、政策等,甚至宗教信仰、习俗等文化因素也能对价格产生影响。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供过于求,价格下跌,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见右图示)2、 价值决定价格1. 比较价值与价格价值价格含义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活动价值的货币表现作用商品的社会属性和根本属性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影响因素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其成反比)、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其成正比)等商品的价值量、供求关系、纸币发行量、地区差异、反季节差价、市场垄断、国家宏观调控、消费者的购买力、商品的新鲜度、市场秩序、相关商品价格变动如原材料价格变动、劳动力成本变动等联系价值决定价格,价格反映价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值量与价格成正相关。在供求关系影响下,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2. 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单位时间生产的使用价值量、单位时间创造的价值总量之间的关系项目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生产的使用价值量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创造的价值总量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缩短不变降低增加不变降低延长不变升高减少不变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不变缩短不变增加增加降低不变延长不变减少减少以上关系还可以用下图来表示:注意 区分两组概念 (1)商品的使用价值量、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和商品的价值总量。商品的使用价值量是指同质商品的数量,可用商品件数来表示;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是指单位商品价值的大小,它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的价值总量是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同质商品的数量之积。 (2)劳动生产率可分为个别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关键词通常为“某产业”“某生产者”;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键词通常为“全社会”“某部门”“某行业”等。拓展提升用坐标图理解价格问题项目坐标图解释供给(x轴)与价格(y轴)一般而言,商品供给越多,价格就越多需求(x轴)与价格(y轴)一般而言,商品需求越多,价格就越高价值(x轴)与价格(y轴)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商品价值越大,价格越高社会劳动生产率(x轴)与价格(y轴)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生产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商品的价格就越低需求量(x轴)与价格(y轴)一般而言,商品价格越高,人们对其的需求量越小生产量(x轴)与价格(y轴)一般而言,商品价格越高,商品生产者越会提高其产量三、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1.内容: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前者是从生产领域角度讲,是商品价值的形成和决定因素;后者是从流通领域分析的,讲商品价值的体现。2.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3.正确理解“等价交换”原则 (1)“等价交换”中等价是指交换双方商品的价值量相等,货币出现后表现为价格与价值相符。 (2)“等价交换”原则不存在于商品交换的每一个场合,只存在于商品交换的平均数中。 (3)价格终究还是由价值决定的。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现象,不仅不违背价值规律,而 且恰恰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 (4)不能以特殊现象否定等价交换原则。如文物、名画、邮票等价格高于价值,但他们的价 格的变化不会引起商品的生产扩大。同时,等价交换原则不能引入政治生活和其他社会生 活领域。四、有关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社会价值总量的计算 商品价值量的计算是高考高频考点,通常以计算体的形式考查学生对单位商品价值量、商品价值总量、劳动生产率概念、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 (1)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假设社会劳动 生产率提高幅度为x%,则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后的单位商品价值量=提高前的单位商品价 值量/(1+x%)。 (2)商品的价值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企业创造的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假设企 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幅度为x%,则现在价值总量=企业原商品数量(1+x%)单位商品价 值量=原价值总量(1+x%)。考点04 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一、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 价格变动会使消费者增加或减少对商品的购买,从而影响消费者的消费水平。二、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1.需求法则(同一商品):一般情况下,价格与需求的变化呈反方向变动,即当某种商品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某种商品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2.需求弹性论(不同商品):不同商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3.需求相关论(相关商品):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动会影响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一种商品价格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最终会导致另外一种商品的价格在可以互为替代的商品中上升减少增加上升下降增加减少下降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上升减少减少下降下降增加增加上升上表图示如下: A、B互为替代商品 A、B为互补商品3、 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调 节产 量某种商品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这时生产者会压缩生产规模,减少产量某种商品价格上涨,生产者获利增加,这时生产者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当一些生产要素之间相互替代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生产者就会增加这种要素的使用量,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生产者就会减少这种要素的使用量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重要体现。对企业来说,价格变动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竞争力等问题,迫使企业遵循价值规律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对国家来说,价格变动会影响到国家的宏观调控,国家根据价格变动实施相应的调控政策,进一步影响到企业生产和投资,以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4、 解答关于价格变动的影响的函数图象1. 供给曲线及其变动供给曲线:表达了价格变动对供给量的影响,价格高,获利增多,生产扩大;价格低,获利减少,生产减小供给曲线的变动,表达了对相同价格水平下,其他因素变化(如成本、技术水平等)引起供给曲线的移动。向左移动,表示供给减小(S0S1);向右移动,表示供给增加(S0S2)2.需求曲线及其变动需求曲线:表达了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当某种商品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需求曲线的变动:需求的变动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在商品价格不变的前提下,如果其他因素变化引起需求量的增加,则需求曲线向右平移(D0D2);反之,其他因素变化引起需求量减小,则需求曲线向右左平移(D0D1)3. 需求弹性曲线:价格变动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但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小,及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小价格变动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大,及高档耐用品的需求弹性大考点05 消费及其类型1、 居民收入对消费水平的影响1.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当前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商品和服务的消费总量就越大。2. 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3. 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的联系。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反之,收入差距缩小,会使总体消费水平提高。4. 恩格尔系数可以衡量家庭消费水平的高低。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例,被称为恩格尔系数。我国居民的恩格尔系数总体呈下降趋势。恩格尔系数降低,数排名居民消费结构改善,消费水平提高。2、 消费类型划分依据消费类型特点交易方式钱货两清的消费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所有权和使用权发生转移贷款消费预知未来收入租赁消费所有权不变更,使用权暂时过渡消费目的生存资料消费最基本的消费发展资料消费提高自身素质,全面发展享受资料消费身心愉悦,丰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注意1. 全面把握贷款消费 (1)从消费对象看,贷款消费主要用于购买大宗高档耐用消费品以及大额服务。 (2)从消费群体看,贷款消费对于那些收入稳定,对未来收入持乐观态度又没有太多积蓄的 年轻人来说,不失为一种可行的选择。 (3)从注意的问题看,贷款消费应坚持适度原则,充分考虑自身的偿还能力,避免因贷款消 费而影响未来生活。 (4)从意义角度看,合理的贷款消费既有利于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提高消费者的生活质量, 又有利于发挥消费对生产的拉动作用,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2. 各种消费类型之间的界限并不时绝对的。比如,生存资料、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界限也 会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发生变化。三、正确理解影响消费的因素及提高消费水平的措施因素关系措施生产生产决定消费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收入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当前可支配收入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坚持和完善我国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不断提高人们的收入水平未来收入预期保障经济平稳运行,搞好就业,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收入差距加强宏观调控,维护社会公平,落实分配政策分配分配影响消费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续表消费观念影响消费水平与消费习惯加强政策引导,促使人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科学、合理、文明、绿色消费其他因素商品的性能、质量、外观包装、广告、购买方式、服务态度、企业信誉等企业要使自己的产品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就必须考虑商品的性能、质量、外观、包装,搞好售后服务,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考点06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消费心理消费心理特点评价从众心理仿效性重复性盲目性优点:健康的、合理的从众心理可以带动某一产业的发展弊端:不健康的、不合理的从众心理误导经济发展,对个人生活不利态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盲目从众不可取求异心理标新立异优点:展示个性,可以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弊端:代价大,不容易获得社会认可态度:过分标新立异,不值得提倡攀比心理夸耀性盲目性弊端:不实用,对个人生活不利态度:不健康的消费心理,不应提倡求实心理符合实际讲究实惠优点:理智的消费,对个人生活和社会都有利态度:大力提倡二、消费行为1.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应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践行正确的消费原则,要做到量入为出,适 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注意 崇尚节俭不等于限制消费。崇尚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不是某种具体消费方式,也不会限制人们的消费。崇尚节俭与适度消费是一致的。适度消费反对超前消费而不抑制消费。如果人为地去抑制消费,使消费滞后于家庭消费水平,也不属于适度消费。因此,不能把崇尚节俭理解为对消费的限制。2. 正确理解适度消费 (1)适度消费,即合理消费,就是使消费与我国的国情及家庭收入相适应,量入为出,既不 滞后,又不超前,既不人为抑制,又不盲目攀比,而是根据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家庭收入的 多少合理进行消费。 (2)适度消费的“度”,应该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国情,二是个人家庭收入。人们的消费 水平与国情和家庭收入相适应才是适度消费。 (3)适度消费避免了消费的盲目性、攀比性,既有利于提高个人生活水平,也有利于提高社 会经济的发展。专题二 生产、劳动与经营考点07 生产与消费1、 生产与消费1.准确把握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内容阐释结论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消费的对象必须先生产出来,否则就谈不上消费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类的历史就是生产发展的历史。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高科技电子产品的出现和广泛应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消费和娱乐方式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远程网络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快捷方便的网络教育、网络医疗和网络购物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没有汽车生产的大发展,就没有人们对家庭轿车的普遍需求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消费是生产的目的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重视消费,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消费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具有导向作用。新的消费热点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和生产积极性注意(1) 生产与消费相互影响、互为动力但不相互决定。在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中,生产的决定作用 是第一位的,消费的反作用是第二位的,不能把二者等量齐观,不能认为二者相互决定, 生产与消费相互影响是正确的。(2) 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具有双重性。消费能够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但这是有条件 的。只有不超越社会生产能力的、合理的、适度的消费才是生产的真正动力,而过度的、 不合理的高消费则会阻碍生产的发展。(3) 正确区分生产对消费的决定作用与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在选择题中题干材料是体现生产 决定消费还是消费决定生产具有反作用,在做题时容易混淆,判断的关键在于材料的落脚 点上,如果落脚点是生产发展,一般侧重强调消费的反作用,如果落脚点是生活水平提高, 一般侧重强调的是生产决定消费。2. 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 (1)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 (2)直接生产过程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对生 产和消费有着重要的影响;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图示社会再生 产的四个环节:3. 正确区分“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和“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侧重强调的是生产,即生产是主动者,消费是被动者,生产的发展 推动了收入的增长、消费数量的扩大,提高了商品质量和降低了商品的价格,促使人们的消 费欲望和购买力增加。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侧重强调的是消费,即消费是主动者,生产是被动 者,消费拉动了经济增长、生产发展,新的消费热点带动相关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拓展提升全面理解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在理解和回答主观题考查“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时,不能仅仅局限在教材讲到的三个方面,应该结合这三个方面进行拓展延伸,联系其他单元的知识。例如,第一方面,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可以延伸到消费能够促进产业扩大规模,增加产量,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等;第二方面,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具有导向作用,可以拓展到消费能够促使企业树立正确的经营战略,推动技术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第三方面,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可以拓展到消费能够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就业等。2、 大力发展生产力1. 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2.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措施及理由具体措施采取措施的理由(经济学依据)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发展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发展是硬道理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加快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注意 结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措施理解改革的性质和目的。改革的性质不是改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通过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改革不是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的生产关系,而是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考点08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1、 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区别性质社会主义性质非社会主义性质形式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地位国民经济的主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用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和基础,特别是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在支撑经济增长、促进创新、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政策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联 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都是为我国生产力发展服务的。二者的市场地位是平等的,对这两种所有制应该一视同仁,让它们公平竞争、相互促进、共同发展2、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国民经济的主导作用区别侧重公有制经济在所有制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地位和对国民经济性质和发展方向所起的作用表现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增强措施要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必须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有资产阶级管理体制。必须推进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发展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联 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要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数量分布上占优势,不仅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有质的提高注意1. 主体不同于主导,主体是比重概念,指事物的主要部分;主导是地位概念,指主要的并能 够引导事物发展的方向。国有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必 然要求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切忌将二者混同起来。2. 公有资产和国有资产的区别。公有资产不仅包括国有资产,还包括集体资产以及混合所有 制经济的国有资产和集体资产。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表现之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 势,而不是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3. 公有制与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公有制是内容、是稳定的,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具体的存在 形式,是变化的,丰富多样的,公有制正是通过多种实现形式得以存在和不断扩大。3、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1. 是什么: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为什么:它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践证明,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3.怎样坚持和完善: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 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 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要完善产权保护制度,积极发展混合所有 制经济,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 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4、 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考点在高考考查中一般以选择题居多,也曾经考过主观题。在考主观题时:一方面,要注意结合第四单元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关知识,考查我国经济成就取得的原因,公有制为主体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另一方面就是与企业经营发展的有关知识结合起来,从如何搞好我国的国有经济的角度考查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的措施。考点09 生产的微观主体企业1、 企业与公司企业的含义和地位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企业的组织形式之一公司制形式有限责任公司(不必划分为等额股份,不发行股票,不能上市,适用范围是中小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必须划分为等额股份,可依法向社会或一定范围内的特定对象募股集资,上市公司的股票可以流通,适用范围是大中型企业)组织结构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机构之间权责明确、互相制衡,有效地提高公司的运行效率和管理的科学性优点独立法人地位、有限责任制度和科学管理结构等(国有企业的公司制改革,可以让国有企业焕发活力、增强竞争力,更好地发挥其在国民经济中主导作用)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注意1.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与追求经济效益是不矛盾的。企业来自社会,是社会的细胞,离开社会 资源,企业难以生存。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尽管短期内会付出一定的成本,但能够树立企业 的良好形象,从长远看,会增进企业的长远效益,提高企业竞争力。因此,企业承担社会责 任与追求效益是统一的。如果是文化产业类的企业,还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经 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2. 国务院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2013年10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公司注册资 本登记制度改革,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取消有限责任公司最 低注册资本3万元、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10万元、股份有限公司最低注册资本 500万元的限制;不再限制公司设立时股东(发起人)的首次出资比例和缴足出资的期限。 该项措施,有利于降低企业成本,激发社会投资活力;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经济增长; 有利于调动社会资本力量,促进小微企业成长。2、 企业的经营与发展企业的经营与发展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企业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顺应时代潮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企业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是一种无形资产,企业是否诚信经营,关系到企业成败企业兼并企业兼并可以扩大优势企业的规模,增强优势企业的实力,以优带劣,提高企业和整个社会的资源利用效率,有利于国家经济发展企业破产企业破产有利于强化企业的风险意识,促使企业在破产的压力下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有利于优胜劣汰和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企业联合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先进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达到扩大市场占有率、获得更多利润的目的注意 企业科技水平越高,竞争力不一定就越强。企业的经营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其经济效益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即受企业自身因素的影响,又受国内和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科技水平是企业发展提高竞争力的关键性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三、不是任何企业兼并、破产、重组、并购、联合等形式都能促进企业发展1.优势企业兼并劣势企业,可以扩大优势企业规模,增强优势企业的实力,有利于提高企业 的资源利用率,从而提高经济效益。但是在兼并劣势企业的同时,也承担了劣势企业的全部 债务,如果兼并后企业成本上升,管理水平没有提高,优势企业也可能被劣势企业拖垮,从 而导致亏损。2.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价值规律的作用,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的兼并、破产、 重组、并购、联合等形式是必然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企业的这些形式是促进企业 发展的手段,而不是目的。不管是哪种形式,其目的都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增 强企业竞争力。上述形式有很多积极意义,但同时也存在消极影响,有可能会形成垄断,或 者造成大量人员失业,所以需要规范企业的兼并破产等,维护社会稳定。四、全方位认识发展企业的措施知识角度具体措施企业与汇率出口型企业面对汇率变动,尤其是本国货币升值,会受到较大影响甚至是亏损,根据汇率变动情况,积极实施多元化市场战略,规避汇率风险,同时注意降低成本,提高科技含量企业与价值规律企业应遵循价值规律,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个别劳动时间,根据市场需求,价格变动调节生产规模,调解生产要素的投入等企业与消费者企业应关注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研究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消费者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提高和改善又为企业的经营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动力续表企业与融资利用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银行等场所进行多种方式筹集资金,扩大生产,积极生产符合市场需要的产品企业与分配制度企业内部要坚持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分配原则,完善科技奖励制度和激励机制,可以调动科技工作者及其它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企业与科学发展观企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经营发展方式,实施产品结构调整,使企业转型和产品优化升级企业与对外开放企业要将积极引资、引智和引技相结合,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把企业做大做强,积极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利用世贸组织规则,妥善处理贸易摩擦等考点10 劳动者1、 劳动者光荣劳动是劳动者的脑力和体力的支出,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源泉。光荣属于劳动者。2、 就业1.全面认识国家为什么要高度重视就业问题就业与民生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就业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获得生活来源,有利于劳动者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业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就业是人民群众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是由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决定的,也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和社会主义本质,是国家实现长治久安的基本保证,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就业与科学发展观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体现就业与扩大内需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扩大消费需求,进而拉动经济增长就业与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是通过劳动者享有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体现出来的,重视就业工作,是维护劳动者权利的体现就业与宏观调控扩大就业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之一,搞好就业问题有利于社会公平正义、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目标2.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措施行为主体措施国家从根本上说,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为就业提供更多的机会;发展吸纳劳动力比较多的行业和产业,完善所有制结构,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完善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党和政府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制定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市场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同时注重发挥市场调节劳动力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强化人力资源开发,加强职业培训和创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就业能力;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扩大就业提供保障企业企业在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同时,应肩负社会责任,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建立劳动者的培训和发展机制,促进劳动力合理再生劳动者劳动者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坚持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多种方式就业观;努力学习,提高技能和素质,积极主动地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发扬创业精神,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自主创业能力三、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1.原因:实现和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 位的前提,是充分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的保证。2. 我国劳动者享有的权利:平等就业和选择就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 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的潜力,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 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3. 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措施 (1)国家要完善劳动保障法律体系,对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进行打击;加强社会宣传, 增加社会各群体的权益意识和法律意识。 (2)企业要加强法律意识,积极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减少和杜绝侵权行为,形成和谐的 劳动关系。 (3)劳动者可以通过投诉、协商、调节,仲裁,向法院起诉等多种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注意 维护劳动者权益不只是国家或政府的事情。在劳动维权过程中,国家和政府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国家和政府可以通过制定法律法规、促进就业等措施来更好地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但仅仅依靠国家和政府来维权是不够的,企业应遵守法律法规,为劳动者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更需要劳动者本人的努力,如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履行劳动者义务、增强维权意识和法律意识,合法维权等。4、 提高工资以解决“用工荒”与降低劳动力成本以提高企业利润并不矛盾 随着物价上涨,劳动力成本也在上升,企业不提高工资吸引劳动力,就会出现“用工荒”的现象。但企业劳动力成本过高对企业提高利润存在不利影响。如何解决二者的矛盾,就是要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提高企业利润需要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需要适当提高工资,同时通过革新技术、加强管理降低总体成本,同样可以提高企业竞争力。考点11 商业银行1、 储蓄存款1. 含义:指居民个人将属于其所有的人民币或外币存入储蓄机构,主要有活期储蓄和定期储 蓄两大类。2. 利息、利率与本金:存款利息是银行使用储户存款而支付的报酬,是存款本金的增值部分。 存款利息=本金利率存款期限。 (1)利率的含义:是利息率的简称,是一定期限内利息与本金的比率。 (2)利率的三种表示方法,年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它们的关系为:年利率=月利率12(月) =日利率360(天)3. 特点:储蓄存款安全性高,风险较低,收益比较低,存在通货膨胀情况下存款贬值以及定 期存款提前支取而损失利息的风险。注意 居民储蓄并非越多越好。储蓄存款有利于生产发展,但也反映了居民投资渠道单一,消费萎缩,储蓄过多影响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需求2、 利率变动对国家经济发展和居民存储存款实际收益的影响影响国家经济发展居民储蓄存款实际收益利率变动存款利率变动上调吸引居民储蓄,使流通中货币量减少,从而使生活消费支出相对下降储蓄存款实际收益取决于同期的物价涨幅利率上调但同期物价涨幅高于利率上调幅度,存款的实际收益并不增加下调使储蓄下降,流通中货币量增加,从而使生活消费支出相对增加,同时还会改变居民的投资方向,如转向投资股票和债券等利率下调但下调后的利率高于同期物价涨幅,存款的实际收益仍然存在并且可能增加贷款利率变动上调增加贷款成本,抑制借款者的积极性,从而抑制银行贷款规模,使投资需求下降下调减少贷款成本,刺激借款,使银行贷款规模扩大,使投资需求下降注意 利率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杆,是调节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手段。利率的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信贷政策和外汇政策都属于货币政策。利率调整等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3、 商业银行1. 我国的商业银行以国家控股银行为主体。2. 主要业务:存款业务,是基础业务;货款业务,是主体业务,是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结 算业务。还有提供债券买卖及兑付、代理买卖外汇、代理保险、提供保管箱等业务。3. 作用:为我国经济建设筹集和分配资金,是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纽带,能够掌握和反映 社会经济活动的信息,为企业和政府作出正确的经济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监督和管理生产 经营活动,优化经济结构,提高国民经济效益。注意 央行与商业银行不同。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央行,是国家行政机关,通过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等手段进行宏观调控。商业银行属于金融企业,以营利为目的。考点12 投资与融资1、 储蓄、股票、债券、商业保险的异同储蓄存款股票债券商业保险区别特 点便捷高风险、高收益稳健规避风险性 质资金的存取股份凭证债务证书、限期偿还风险保障收益方式存款利息(利率较低,安全性最大)股息、红利;股票差价债券利息(安全性比股票大)保险金偿还方式支取存款的本金和利息不能退还,只能出售取回本金,获得利息事故发生后获得赔偿或保险金风 险 性最小最大国债较小;金融债券中等;企业债券较大较小流 通 性活期强,定期较差很强国债较强;金融债券中等;企业债券较弱较弱联 系都有有价证券;都是集资的手段;都是能获得一定收益的金融资产注意1. 人们进行储蓄存款,购买股票、债券、商业保险的目的不都是为了获得一定的收益。购买 商业保险是为了规避风险而进行的投资。2. 股票可以买卖,但不是一种债务凭证,而是一种股权凭证,表明对股份公司的所有权。3. 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不同。二者在性质、保险水平、费用负担、保障范围和内容、保险对 象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2、 股票投资收益高,但投资股票不一定使投资者的资金保值增值1. 股票投资的收入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股息和红利收入,即股票持有人作为股东享有的定 期从股份公司取得的利润分配收入。公司只有盈利,才能分配股息和红利。如果公司破产倒 闭,股东不但不能获得收入,反而要赔本,这就是购买股票的一种风险。投资股票的另一部 分收入来源于股票价格上升带来的差价,这种收益有时很高。2. 由于股票价格要受到诸如公司经营状况、供求关系、银行利率、大众心理等多种因素的影 响,其波动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正是这种不确定性,有可能使股票投资者遭受损失,价格波 动的不确定性越大,投资风险也越大,因此股票是一种高风险的投资方式。3、 国债、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的比较国债金融债券企业债券不同点发行单位不同中央政府银行(主要是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等企业目的不同(作用不同)弥补国家财政赤字,或者为一些耗费巨大的建设项目、某些特殊经济政策乃至为战争筹措资金为商业银行筹集资金为筹措长期资金、扩充生产设备还本付息的保证不同中央政府的税收银行的经营利润和资金企业自身的经营利润特点不同收 益企业债券金融债券国债安全性国债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