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史元明清复习资料整理版

上传人:EY****y 文档编号:64075257 上传时间:2022-03-2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文学史元明清复习资料整理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古代文学史元明清复习资料整理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古代文学史元明清复习资料整理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台阁体 :从明朝永乐年间开始,出现一种所谓“台阁体”诗。其倡导人号称“三”,即士奇、荣、溥,都是故称其诗为“台阁体”。它的出现,是诗歌创作的一种倒退,因为它只追求所谓“雍容典雅”,全是歌功颂德向皇帝拍马屁的容,毫无创新,毫无生气,比宋代的“西昆体”影响更坏。2、茶陵诗派:从明成化到弘治年间,台阁体诗文创作趋向衰落与消退,这一时期对文坛有着重要影响的则是茶陵诗派。 茶陵派以东阳为主。 东阳提出诗学汉唐的复古主。 他的有些作品摆脱了台阁体的束缚,表现出更为广阔的生活视角,刻画了作者个人的真情实感。3、前七子: 出现于明弘治、正德年间,成员包括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和王廷相七人,代表人物是梦阳、何景明,倡言“ 文必秦汉, 诗必盛唐 ” 在反对台阁休诗风中起过重要作用,但也将文学创作引向了拟古主义的道路。4、后七子: 明嘉靖、隆庆年间的文学流派。成员包括攀龙、王世贞、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和吴国伦。以攀龙、王世贞为代表。因在前七子之后,故称后七子;又有 嘉靖七子 之名。 后七子继承前七子的文学主,同样强调 文必秦汉, 诗必盛唐 ,以汉魏、 盛唐为楷模,较前七子更绝对。他们复古拟古,主格调,讲法度,互相标榜,广立门户,声势更浩大,从而把明代文学的复古倾向推向高潮。5、唐宋派: 是出现在明代中期嘉靖年间,以反拨梦阳、何景明为代表的前七子的复古理论为主要目标的文学派别,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和归有光。 他们的基本观点是反对以文采取代道统,主恢复唐宋八大家的散文传统,倡导文道统一。6 、吴江派 :是以璟为代表的注重戏曲格律的传奇派别。他的曲论核心是强调“场上之曲 ”,一是格律至上,二是推崇语言 “本色 ”,从剧本有利于舞台演出的角度要求文辞服从格律,服从观众,强调剧本的舞台性。璟是吴江人,赞同并依其曲论进行创作的作家,多为其子侄、门生及追随者等。故这个明末著名的传奇派别称为吴江派。7、 “ 三言 ” :是冯梦龙编篡整理的三部拟话本小说集的总称,它包括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每集各四十篇,共一百二十篇。它是以普通市民及其生活为主要表现对象, 具有雅俗共赏性质的新型通俗小说形态,是明代拟话本小说成就最高的代表作之一。8、 “ 二拍 ” :是凌濛初编撰的拟话本小说集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各收拟话本小说四十篇,除一篇重复,一篇为杂剧外,实有七十八篇。它在容上更有时代气息和作家个人特色, 在艺术上也更具有统一的剧作个性,它是拟话本小说在体制上定型的标志,也是明代拟话本小说成就最高的代表作之一。13、三言二拍:明代中后期短篇小说,以冯梦龙的“三言”,凌蒙初的“二拍”为代表。“三言”是喻世明言 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部小说集的总称。为宋元明三代白话短篇小说的总集,标志古代短篇白话小说整理与创作高潮的到来。二拍是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它是个人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专集,标志着白话短篇小说的创作进入一个新阶段。9、拟话本: 明代后期,随着长篇通俗小说的繁荣,话本小说也发生了重要变化:由过去供艺人讲述的底本变而为社会上普通读者的案头读物,出现了大批以阅读为编写和出版目的的短篇小说。这种在体制上与宋元话本大致相同、具雅俗共赏性质的白话短篇小说,即是“拟话本 ”,或称 “拟宋市人小说 ”。拟话本: 明代中叶以后,随着话本小说的流行,一些文人在润色、加工宋元明旧篇的同时,开始有意识地模仿“话本小说”的样式而独立创作的一些新小说。这类白话短篇小说,人们称之为“拟话本”。从鲁迅起,一般又将“三言”之后的白话短篇小说都归属于“拟话本”一类。 10 、公安派: 指明代后期以袁宏道为首,包括袁宗道、袁中道在的文学派别,因他们三兄弟是公安人, 故称 “公安派 ”。他们以贽的 “童心说 ”为指导, 提出了 “独抒性灵, 不拘格套 ”的主,Word 资料.用“独抒性灵 ”来反击文学领域中理学的束缚,找到了以独创的精神来表现个人真情实感这一文学的最高境界, 主创新, 比较重视文学的时候精神, 在诗歌的抒情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11 、竟陵派: 明代后期的文学流派。以钟惺、谭元春为首。两人都是竟陵 今天门 人,故名。他们反对拟古, 要求抒写灵性, 其主和公安异曲同工,但又以公安派的作品有浮浅之弊,企图以幽深孤峭的风格矫之,以致流于艰涩。12、梅村体: 诗歌体裁,得名于明末清初诗人吴伟业(号梅村),他的诗歌中的悲剧容主要表现于一方面自我关照,徘徊于灵与肉之际,铭心刻骨地忏悔自我的灵魂;另一方面规抚江山易代, 绵绵不尽地吟唱着叹挽明王朝衰败的时代悲歌。前者带有很强的抒情意味, 后者则具有诗史的特点而被称为“梅村体”史诗。13、阳羡派: 清代维崧的词师法苏、辛,尤其接近辛弃疾豪放苍凉的词风。维崧属宜兴人,宜兴古地名称 “阳羡 ”,所以维崧为代表的词派被称为“阳羡派 ”。属于这一词派的作家还有蒋士铨等。14、浙西词派: 朱彝尊是浙西词派开创者,与良年、龚翔麟、蚌日、符、岸登称为 “浙西六家”,他推尊词体,宗法南宋,以姜夔、炎为圭臬,还与汪森辑录词综,主以雅正矫正显露,归于醇雅。要求词有古雅峭拔的格调,疏淡的意境,严谨和谐的音律。15、神韵说: 清初王士禛所倡导的诗歌理论,强调诗必须尤神情韵味,写诗只取 “兴会神到 ”,诗的容要朦胧含蓄,似有寄托,又难于实指,所谓“神韵说 ”就是力图摆脱政治等社会因素对诗歌艺术的干扰, 注重诗歌本身淡远清新的境界和含蓄蕴藉的语言,从而加强诗歌消遣娱乐功能。16、性灵说: 1 清朝乾隆年间以袁枚为代表的性灵诗派,接过公安派“独抒性灵 ”的口号,认为写诗要抒发人的真性情。他对清代以来的各种诗歌理论观点予以全面排斥。他的这种反传统、求创新的特点,是对于清代以来道统文学观的强大权威的挑战。2 性灵派的成就主要为诗歌,其中七绝和七律尤佳。17、格调说: 以清中叶德潜为代表的一种诗歌理论,强调学诗必学古,尤重唐音。偏重模拟古人声调、音律和体式,推崇“格高 ”、“调响 ”。所谓 “格调说 ”就是用唐诗的格调去表现封建政治和伦理思想,在表现上要恢复儒家“温柔敦厚 ”、 “忠正和平 ”的诗教传统,并用唐诗的格调将这种意图落到实处。18 肌理说: 清代作家翁方纲提出“肌理说 ”。主 “为学必以考证为准,为诗必以肌理为准”。所谓肌理说包括以儒学经典为基础的“义理 ”和结构辞章方面的 “文理 ”。翁方纲的肌理说实际上就是要求以学问为根底,以考证来充实诗歌容,使义理和文理统一。19 、桐城派: 清中叶出现的散文流派,领袖人物方苞、大櫆、鼐都是桐城人,故名。桐城派以开派者方苞提出的“ 义法 ”为理论基石, “ 义 ” 指容符合儒家思想, “法 ” 指写文章的形式技巧。后经大櫆发扬、鼐完善,门徒广众,形成“ 天下之文章,其在桐城乎 ” 的盛况。因此,它也成为清代散文最具时代特色的流派。20 、词派: 清词流派之一,词人惠言所开创,周济又进一步加以发展,反对浙西词派的寄兴不高,提出要依据儒家 诗教 ,尊崇词体,强调寄托,同时又竭力在前人作品中寻求 微言大义 ,流于穿凿附会。他们的作品,意旨亦较为隐晦。对清末词坛影响颇大。了解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历史资料的累积阶段:寿三国志2 民间流传阶段:商隐骄儿诗宋代戏曲Word 资料.三国戏3 文人编定阶段:罗贯中编写分析备、曹操、诸葛亮、关羽形象备:仁君的典。备从桃园结义起,就抱着“上报,下安黎庶”的理想。一生“仁德及人”,所到之处,“与民秋毫无犯”,百姓“丰足”,所以“远得人心,近得民望”,受到人民的普遍爱戴。当他被吕布打败,匹马难逃时,“但到处,问豫州,皆跪进粗食”。他爱民,也爱才。待士以诚信宽厚,肝胆相照,故如诸葛亮与五虎将等一代英豪,都能终生相随,君臣间的关系“犹鱼之有水也”。备是作者理想中的“仁德”明君。曹操: 曹操也是一个“人杰”,小说中王粲就说他“雄略冠时,智谋出众”,有时为了笼络人心也略施权术,以示有“宽厚仁德之心”,因而能平定北方。但他心灵深处所信奉的人生哲学是“宁使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热情况待他的吕伯奢一家,竟被他杀的一个不留。他为报父仇,进攻,所到之处,“尽杀百姓”,“鸡犬不留”。对部下更是阴险、残酷,如与袁绍对持时,日就缺粮,就“借”仓官王辰的头来稳定军心。其他如削发代首,梦中杀人等等,都表现了他工于权谋,奸诈、残忍,毫无爱民惜民之心。诸葛亮: “忠”的化身。诸葛亮的一生,连他的敌人都佩服他“竭尽忠诚,至死方休”。如第四次阀魏时,形势大好,后主却听信谗言,将他召回。此时,“如不从之,是欺主矣;若从之而退兵,祁山再难得也”,在“正好建功”与完善道德的两难之中,还是为了维护“忠”的人格而放弃了千载难逢的建功良机。 小说中的诸葛亮不但是忠贞的典, 而且也是智慧的化身。 小说把他的谋略胜算写得出神入化,这无疑是寄托着人的理想。诸葛亮的惊人智慧和绝世才能,实际上也是我国古代历史上各种斗争的经验和智慧的总结。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1、巧妙的虚实处理手法,在历史真实与叙事虚构之间,“七虚三实”也使得它在艺术上成为了不朽杰作; 2、善于叙事,作者组织得发,主次分明,精心结构无数故事,使全书成为一个波澜壮阔的艺术整体。笔法富于变化,对比映衬,摇曳多姿;3、全书共写了大小四十多次战役,堪称古代战争的百科全书;4、绝对化、类型化的人物塑造,突出甚至夸大历史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 舍弃性格中的次要方面,创造了一批具有特征化性格的艺术典型;5、“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独特的语言特色。影响:三国演义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它不仅是长篇历史小说的开山之作,而且也是我国历史演义小说的高峰,它的影响直至后世生活的各个方面。2、了解水浒传的成书过程1 、正史记载阶段。关于宋江起义, 宋史之徽宗本纪 、叔夜传、侯蒙传中均有零星记载,略谓宋徽宗宣和年间,宋江等 “三十六人横行齐魏 ”,“转略十郡,官兵莫敢攖其锋 ”,后被叔夜设计招降。还有的史书记载宋江投降后征方腊。2 、民间流传阶段。从南宋起,宋江等人的故事便在民间广为流传。罗烨醉翁谈录记载了南宋时以水浒故事为题材的“说话 ”名目,显然是属于 “小说 ”围。宋末元初人龚开作 宋江三十六人赞 ,初次完整地记录了三十六人的姓名和绰号。南宋末年出现的 大宋宣和遗事 是说话人的底本,已略具水浒传的雏形,这表明水浒故事从独立的短篇开始连缀成一体,从 “小说 ”进入 “讲史 ”领域。3 、文人编撰阶段。在宋元以来广泛流传的民间故事、话本、戏曲的基础上,经过施耐庵等作家的再创造,长篇小说水浒传便在元末明初诞生了。41 、分析形象:宋江宋江:作为小说中的第一主角,是忠义的化身。他的性格在既矛盾有统一的忠与义的主导下曲折地发展。他作为一个县衙小吏,能“仗义疏财,济济困扶危”,结交下豪杰,但又有忠君孝亲、安于现状的习性。宋江就是一个“忠义之烈”,自称为“书林”、“儒林”的水浒作Word 资料.者,以“忠义”为指导思想来塑造宋江。 水浒传中的首要人物,是一位仗义疏财,遍结天下英雄,持守“忠义”而又不得不上梁山,为梁山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极大贡献,最终却又葬送梁山事业的矛盾人物。 上梁山之前宋江是一个仗义的英雄。 上梁山之后, 他就变成了一个义军的首领。受招安之后,他就变成了一个的忠臣。在“替天行道”、“忠义双全”的旗号下,他带领众兄弟惩恶除暴,救困扶危;创造条件,接受招安;征破辽国,平定方腊;直到饮了朝廷药酒,死在旦夕,还表白:“我为人一世,只主忠义二字,不肯半点欺心。今日朝廷赐死无辜,宁可朝廷负我,我忠心不负朝廷!”水浒传的艺术成就1、塑造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使其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2、以人物为中心,单线纵向的情节结构,有利于人物形象的完整塑造与情节的推进;3、生动、逼真的细节描写;4、“记载有章,烦简有则”的笔法;5、娴熟运用白话文进行叙事、写景、抒情,进行人物形象塑造,为白话语体成熟的标志;试析高启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一诗的艺术特色。登上金陵雨花台而眺望大江,又俯视金陵景貌,诗人怀古的思绪联翩不断:眼前的金陵旧城为形胜之地,佳气葱葱,昔日三国吴和南朝曾建都于此, 企图凭恃长江天堑割据局面,但都没有逃脱覆亡的命运。接着诗人从对历史上“英雄乘时务割据,几度战血流寒潮”的感叹,回复到对时局的议论,“祸乱初平事休息”,“从今四海永为家,不用长江限南北”,联想起历史上的割据局面与亲身经历的元末战乱,诗人自然倾向于眼下没有战祸、相对安定的生活。全诗与抒情融为一体,缅古与思今自然交织,结构跌宕有致,雄豪奔放的气势中交杂着几分苍凉的意味。徐渭的四声猿在杂剧史上有何成就?四声猿在思想容上,打破了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洋溢着狂傲的反抗思想。体制音律上,有不少创新:一是写成最早的一部杂剧合集。二是徐渭是大量写作短剧的第一个作家,或一出,或二出,或五出,长短不一,从此短剧大为盛行。三是在音乐上或用北曲,或用南曲,不拘一格,首开以南曲写杂剧的先例。1、试析汤显祖牡丹亭惊梦“游园 ”中杜丽娘的心路历程。“游园”描写了杜丽娘裳春感春伤春的感情变化。1、置身于大自然的美景中,她先是惊奇,然后又联想到自己的身世,境遇,流露出年华虚度的感伤。 那“姹紫嫣红”的“良辰美景”真是她美丽青春的象征,而那全无“赏心乐事”的“断井颓垣”,也正是她幽禁般不自由的深闺生涯的写照。2、想到自己“生于宦族,长在名门,年已及笄,不得早成佳配,诚为虚度青春”,良辰美景虚度,赏心乐事乌有,于是她满腹哀怨,春情难遣,苦闷彷徨。试析汤显祖牡丹亭惊梦 步步娇 这支曲子中杜丽娘的心理活动。这支曲子是丽娘唱的,通过写春香替她梳妆打扮时心所展现少女娇羞的体态,及几分害羞、几分胆怯、几分紧的微妙心理。心理活动的变化:1.深闺生活的闲散寂寥2.埋怨 3.紧慌乱 4. 窥镜胆怯娇羞、半嗔半喜5.发觉自我、意外惊喜 6. 欲行又止、娇羞不胜的矛盾。简述牡丹亭的艺术特色。艺术手法上,采用虚实相生的手法,通过离魂、梦境的描写,以虚写实,展示作品的反叛主题;死而复生之后,则从真切处着笔,写出现实对理想的束缚,使作品具有浪漫与现实相结合的色彩。牡丹亭的语言风格,既有典雅绚丽、优美动人,具有抒情诗般的曲词;又善于根据剧Word 资料.中人物的出身、地位、教养的不同,运用个性化的语言。古人评之为“掇拾本色,参错丽语,境往神来,巧凑妙合,又视元人别一蹊径。”既继承了元杂剧本色语言的优良传统,又融合有六朝辞赋、五代词作的绮丽文彩,自出机杼,别具风格。42 、分析杜丽娘形象具有美丽、娴熟、聪慧之传统美;同时又具有热爱自然,追求个性自由,爱情自由的反叛精神,其个性展示有一个发展过程: 由一位深居闺阁中, 唯唯诺诺的官宦小姐发展成为勇于决裂,敢于献身的深情女郎,这是杜丽娘性格的第一度发展。能为情而死,身为鬼魂面对阎王据理力争,并对情人柳梦梅一往情深,以身相慰,最终历尽艰阻,为情而复生,与柳梦梅在十分简陋的仪式下称意成婚。 对来之不易的爱情的保护与捍卫。通过杜丽娘形象的塑造, 揭露了封建礼教的残酷, 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虚伪与反动,反映当时青年男女对自由爱情,个性解放的强烈的渴望。43 、分析悟空、猪八戒的艺术形象悟空: 从开头美猴王出世到大闹天宫失败,共七回的篇幅集中描绘了悟空的基本形象。向往和追求个性的自由是人类共有的天性。而西游记 前半部分的悟空形象正是一个神通广大而又遭受镇压的不幸角色。 悟空的这种个性扬得到作者的充分肯定。 这体现在西游记的前半部分“大闹天宫”的精彩描写里,在后半部分的取经故事中也得到了极好的展现。我们正是通过悟空这个充满原始意象的原型, 看出了它隐含的集中了人类向往自由和个性精神的集体无意识。直到明代后期,以贽为代表的“童心说”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对这种桀骜不驯的个性的评价有了明显的转变。 而悟空从桀骜不驯到循规蹈矩的转变, 是宋明理学将伦理道德自律上升为本体这一最高目的的鲜明而具体的体现。猪八戒 :一个聚集人类优点与弱点的形象,取经了路上的不坚定,贪吃偷懒,好色贪财,并且心胸狭窄、自私,但他也有三十六变,多次协助悟空降妖除魔,干了许多累活脏活,在关键时候也能表现出坚守取经大义的精神。 受到悟空的捉弄, 表现出憨厚与容忍, 这种形象的两面性,使猪八戒的形象异常生动。西游记的艺术特色一、极幻与极真西看来 “极幻 ”,却又令人感到“极真 ”。因那些变幻莫测、惊心动魄的故事,或如现实影子,或含生活真理,奇幻得都入情入理。二、物性、神性与人性的统一悟空形象既有猴子的外貌、习性等 “物性 ”,又有七十二般变化、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等超凡 “神性 ”,同时还有有勇有谋、无私无畏、坚忍不拔、积极乐观、心高气傲、争强好胜等“人性 ”。三、多角度、多色调描绘的形象西已开始打破人物性格单一,好人一切都好、坏人一切都坏的倾向,注意多角度、多色调塑造人物。试论金瓶梅在小说史上的地位。作为一部具有近代意味的现实主义文学巨著, 金瓶梅是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里程碑。它突破了中国长篇小说的传统模式,在艺术上较之此前的长篇小说有了多方面的开拓和创新,为中国古代小说的演进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一、作为文人独立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金瓶梅标志着我国古代长篇小说发展的的一个飞跃,极大地推动了后代作家的独创性,从此文人独创长篇小说成为风尚。二、作为世情小说的开山之作, 金瓶梅为后世的小说创作开辟了新纪元,奠定了世情小说的发展基础,它对世情小说的几个流派都产生了巨大影响。1 是以婚姻家庭为中心描摹世态人情的家庭小说;Word 资料.2 是作为世情小说的一股 “异流 ”而出现的才子佳人小说;3 是发展了其负面影响的艳情小说(也称“猥亵小说 ”)。另外,它以讽刺笔法来暴露社会黑暗的优秀传统,也被后来的讽刺小说、谴责小说所继承。金瓶梅在小说发展史上有何新的成就与贡献?第一,金瓶梅是与过去的“世代累积型”不同的第一部“个人独创型”长篇小说。第二,在取材上, 变以前的历史题材为现实题材。成为我国古代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小说。第三,在人物塑造方面,以社会上的普通人物为小说的主人公,不再象过去的小说那样,都是以写非凡人物(英雄、神)为主。第四,金瓶梅则淡化了情节,以日常生活为主要容,在大量生活琐事中展示人物性格,将小说叙事的重心由情节转到了人物形象。同时,变细节描写的夸、粗略为细腻不避琐屑。1、分析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思想容。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作为爱情作品中最出色的篇章,写杜十娘发现自己又被甲转卖时,毅然与百宝箱怒沉江底,用生命来维护自己的爱情理想、人格尊严。其中扬女性意识和婚恋自主的特点显而易见。这类描写无疑使人明显地感受到晚明社会涌动的人文思潮。3、以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为例,分析“三言 ”、 “二拍 ”的艺术成就。此篇小说选自警世通言第三十二卷,由冯梦龙根据宋懋澄的文言小说负情侬传改编而成。作者以独特的审美视角重写传统的负心薄幸题材,不仅写出了杜十娘崇高美丽的灵魂,而且写出了这美丽灵魂之被毁灭的悲剧。杜十娘美好而正常的生活愿望在暴发商人的金钱和官僚世家的礼教的联手下终遭扼杀,她以青春和生命向吞噬她的黑暗现实发出了最强烈的控诉,其人生悲剧具有深刻的社会容和历史涵,不愧为明代拟话本的扛鼎之作。( 1 )人物形象血肉丰满,各具特性。作为误落风尘的被污辱和被损害者,杜十娘美丽、聪明,又不乏来自生活经验的精明老练, 同时对自由幸福与独立人格有着更为热切的向往。希望破灭后的悲愤投江, 更显示出她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刚烈性格。 作为宦家子弟的甲,是一个具有两重性的人物,一方面他对杜十娘确实有一定的真情实感,尽管这种感情的基础相当薄弱; 另一方面其出身教养则决定了他必然要维护自己的社会地位和家庭尊严,在夫妇之欢的爱情与父子之伦的礼教不可得兼的情况下,他负情忘义,暴露出灵魂的卑怯自私。( 2 )善于通过个性化的语言,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和婉转传神的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 如小说最后一节写杜十娘从闻知情变至怒沉百宝箱,悲剧的设计相当成功,富有神韵,尤其是女主人公心理变化流程,通过动作和语言层层推进,描写细腻而自然。( 3 )小说采用一环套一环的连缀式结构,单线发展,依次递进,如笋之剥皮,层层剥开,层层深入;同时通篇以一 “情 ”字贯穿, 男女主人公的钟情,十娘从良后的欢情,甲左右为难的愁情, 由富的伪情引发的甲的绝情, 十娘的悲愤绝望之情以及甲的无限悔恨之情,如颗颗宝珠穿在男女爱情的主线上,既使得情节浓缩紧凑,又使得矛盾集中突出。桃花扇是如何“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桃花扇以复社名士侯方域与秦淮名妓香君的爱情故事为主线,描绘了南明弘光王朝由建立到覆灭的动荡而短暂的历史,从而写出了明王朝最后的崩溃。剧本的宗旨,是“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 ”(桃花扇 先声),同时要通过说明 “三百年之基业,隳于何人、败于何事, 消于何年, 歇于何地 ”为后人提供历史借鉴, “惩创人心, 为末世之一救 ”(桃花扇小引)。可见 “借离合之情 ,写兴亡之感 ”,反思历史是为该剧的主题。侯、的爱情,在剧中被赋予了浓厚的政治色彩,这一爱情的结局,已经和南明的存续联系在一起,所以 “国破 ”自然 “家亡 ”,两人只能以各自出家为结局。因而,在桃花扇中,男女主人公的悲欢离合, 始终卷入在南明政治的漩涡和南明政权从初建到覆亡的过程中,Word 资料.作者甚至有意避免对“情”作单独的描写。这正是为了突出“兴亡之感 ”的主题。4、桃花扇的艺术成就(一)真实的复现历史,使“剧”与“史”达到完美的结合。(二)结构精巧缜密,匠心独运整体构思是“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一柄诗扇贯穿全剧。以中介人物为正邪双方纽带结局不落生旦团圆俗套(三)塑造了众多的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真实的展示了那一段历史画卷;善于写出同类人物的不同性。善于写出人物性格的多面性。(四 )曲词、宾白刻意求工,安排合度,语言慷慨而幽美。 “说白详备,不容再添一字” (凡例)。曲词以工整典雅见长。每出以八曲为限,很适合舞台演唱。2、简述长生殿化长恨为长生的意蕴。马嵬事变,贵妃自缢,这一场帝王家的爱情悲剧已经完成了。长生殿 一方面 表现现实中发生的唐明皇贵妃悲剧的馀波,对乱臣贼子的咒骂、对主人公不幸的惋惜,合成一部兴亡之感的交响曲; 另一方面 则表现唐明皇和死后的贵妃在真和幻两个世界里发生感情交流,经过 “冥追 ”、 “觅魂 ”、 “补恨 ”、 “寄情 ”,执著的感情和真诚的忏悔,终于得到了天、玉帝的恩准,双双进入月宫,实现了 “长生殿里盟言 ”(重圆)。这就将长恨歌里无法实现的幻景化做了幻想中实现了的美好愿望,以精神的“长生 ”消解了现实的“长恨 ”。这固然还是留下了非现实的缺憾,但却表现出对至真之情的崇尚,重新弘扬晚明尚情的思想。3、论述长生殿的思想特色。其一, 将 “情 ”作了充分的描写和反复的渲染,把 “情 ”从故事中抽象出来,作为具有普遍意义和超越生死的力量来歌颂。 长生殿 第一出 传概 开宗明义, 阐发了洪昇的创作主旨。其二, 在写 “情 ”的同时, 用了相当大的篇幅写安史之乱及有关的社会政治情况,这使得剧作场面宏大、人物众多、情节富于波澜曲折,构成一部浪漫的爱情剧,又具有历史剧的特色。这一双线平行交织、互相映衬的结构,把、的爱情故事具体地结合重大的历史事件和广阔的社会背景来描写,除了通过对唐明皇失政的批评,寄寓了 “乐极哀来, 垂戒来世 ”的教训意义外,还通过描写爱情在历史变乱中的丧失和由此引起的痛苦,渲染了个人命运为巨大的历史力量所摆布的哀伤,在当时尤其容易引起人们共鸣。特别像第三十八出弹词一出,写龟年于安史乱军破长安后流落江南,对人弹唱宫中旧事与马嵬惨象,所谓 “唱不尽兴亡梦幻,弹不尽悲伤感叹 ”,令人生不堪回首之感。长生殿艺术成就1、 对创作素材的处理达到了高度的典型化;2、 注重人物形象发刻画,通过具有性格特征的戏剧冲突、情节和环境来描写人物,有层次的揭示人物性格的发展。3、 情节丰富,结构宏伟。全剧五十出,横断为上、下两卷,纵分为爱情和政治两条线索。4、 曲辞和音律俱佳,文情与声情并茂。试析聊斋志异婴宁篇中的婴宁形象。婴宁具有鲜明的个性:天真烂漫,肆意言笑,亦憨亦黠,不受任何礼教约束,大胆追求自由幸福的爱情生活。婴宁在原生的山野中,爱花爱笑,一派纯真的天性,天真到似乎Word 资料.不懂得“葭莩之情”与“夫妻之爱”的差别,不知道还该有生活的隐私。当她进入人世,便不得葆其天真、无拘无束了,不再笑。婴宁的形象可以说是代表着一种地失成败都不动心的一种精神境界,赞美婴宁的天真,正寄予着对老庄人生哲学中所崇尚的复归自然天性的向往。聊斋志异的艺术特点一、 “用传奇法,而以志怪”。1 、聊斋对志怪题材的继承和发展?2、聊斋对传奇笔法的继承和超越二、情节离奇曲折,富于变化。如促织胭脂等三、善用多种手法塑造个性鲜明的人物。? 1、赋予花妖狐魅形象以“物的自然性”和“人的社会性”。? 2、善于通过主要特征和生动细节写人。如写婴宁,抓住她爱笑、爱花两个特征,反复渲染,其天真无邪性格便跃然纸上。? 3、善用环境描写映衬人物。四、聊斋语言,既具文言文的简练、典雅,又不失小说语言的生动形象。人物语言个性化特征也十分突出。45 、分析形象:贾宝玉林黛玉贾宝玉 :宝玉“无才可去补苍天”,还称他“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有一些贵族公子的纨绔习气,但更突出的是他身上表现出来的新的思想意识。一个在思想上,行动上能与封建世俗的现实要求格格不入,因而他是不容于世的狂人, 不和封建制度之时宜,受到封建卫道士“百口毁谤”的封建叛逆者。宝玉之光彩亦于此,不愿补天的宝玉,他的叛逆精神酿成他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促使其出家,铸成与薜的婚姻悲剧。反对封建仕途经济的叛逆性格反对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反对维护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具有平等观念追求纯真的爱情, 婚姻爱情上的叛逆精神被禁锢的苦闷, 现实环境造成的人生痴苦,绝望而又找不到出路,以出家的行动,表示以世俗礼教的决裂。林黛玉: 是一个美丽而才华横溢的少女,寄人篱下生活,但是她孤高自许,在那人际关系冷漠的封建大家庭里, 曲高和寡, 只有贾宝玉成为她唯一的知音, 随把希望和生命交付于他。她并没有为了争取婚姻的成功而委屈于环境,也没有适应家长的要求劝宝玉走上仕途经济的道路。 她我行我素, 用尖刻的语言揭露着虚伪与庸俗,以高傲的性格与环境对抗,以诗人的才华去抒发对自己命运的悲剧感受。她为保持自己的人格尊严和纯洁的爱情而付出全部的生命。林黛玉的性格充满矛盾。心世界的矛盾与她与生俱来的感伤气质,病弱之躯结合为一体,借助诗歌的渲染而深入人心,成为中国古代感伤主义和悲剧精神的化身,获得了永恒的艺术魅力。王国维在红楼梦评论中说:“红楼梦一书与一切喜剧相反,彻头彻尾之悲剧也。”结合作品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人生悲剧: 宝玉本是 “无材可去补苍天 ”的顽石,但却与顽石不同,他根本就不想去补天,反而走上了一条叛逆之路。爱情(婚姻)悲剧: 宝黛钗的爱情是作品的灵魂、悲金悼玉宝黛的爱情是建立在叛逆之上的,受到封建礼教的反对。最终林黛玉病死。宝钗的金玉良缘更符合贾府的利益,以及对宝玉的改造。 但宝玉不爱宝钗, 宝钗也是封建婚姻的殉葬品。女性悲剧:剧中女性,无论小姐、丫环、夫人、奴仆,都被摧残、扭曲、蹂躏,最终被吞Word 资料.噬。以十二金钗为中心,写了很多女子的遭遇和命运,所谓“千红一窟,万艳同杯”,正是写这些女子都有一部心酸的历史和命运。家族悲剧 :写出了贾王薛贵族没落的过程,暗示封建王朝的衰落,写出了无可挽救的衰败。总而言之,红楼梦突破了中国传统悲剧意识,将其升华。红楼梦是一部彻头彻尾地悲剧。红楼梦的艺术成就标志我国古代小说发展最高峰。“天然浑成”成为其最有价值的总体艺术特征。结构:网状结构: A.两条线索: a.宝黛钗爱情 b.四大家族的衰亡旁及社会各方面。全书以第五十五回为标志,分为前后两部分。 前部以宝玉挨打为高潮; 后部以抄检大观园为高潮。双峰对峙,遥相呼应。 B.讲究微观结构的精巧:如从一点引出几条线,最后又有归结;明暗写相交错;同写两家事,构成复线发展等。情节: A.重大冲突与生活小事巧妙结合。如抄检大观园中绣春囊时隐时现,有如盘马弯弓。B.以小见大,有深远寓意。如通过对宝钗、王熙凤、宝玉、贾母过生日时的描写,表现矛盾冲突的过程。人物刻画: 多种艺术表现手法,突出人物性格。 A.精彩的人物出场艺术,给读者最强烈的第一印象:如王熙凤“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B.把人物置于重大矛盾冲突或重大事件发展过程中:如晴雯、鸳鸯的反抗皆在激烈矛盾中刻画。 C.运用比较的艺术手法:整体上对比,如黛玉与宝钗,晴雯与袭人,王熙凤与纨;在细节中比较,如写姥姥凑趣,引出一场大笑,每个人笑态的不同。 D.用绘画中“皴”,即在不同条件下,以不同形式重复表现某种性格特点:如宝玉摔玉、砸玉等。 E.多种形式的侧面描写表现人物性格:如对黛玉和探春居室的描写,将两者的娇小和爽朗表现出来。 F.描写心理活动方面, 富有民族风格。 以一言半语、 一个动作、一诗一画等来表现人物心理活动,是中国传统美学所追求的写意、传神。语言艺术: 语言既通俗晓畅又委婉细腻。表现在叙事和些人的语言上,尤其是写人的语言。描写人物的语言方面: A.贵在传神:如凤姐在听到鲍二的媳妇吊死时的描述,流露出凤姐的故作镇静和处乱不惊。 B.人物语言性格化:如写凤姐个性突出的语言,以及宝玉几分痴呆语言中带有的奇异、警策之语,而在醉酒后又颠三倒四。 C.以诗词刻画人物:是书中人物的创作,如黛玉葬花词,宝钗咏絮诗。汪中哀盐船文中描写了怎样的惨剧?描写了乾隆三十五年十二月乙卯日,仪征县境江面上的盐船发生了火灾,焚毁船只一百三十艘,烧死和淹死了一千四百多人这件事。从失火时的环境、氛围、船民垂死挣扎及死后形骸枯焦的各种凄惨景象展开, 多方面地再现出当时火焰冲天、烟雾迷漫、群声嘶号、焦尸浮江的惨况。文中真实地再现了这场灾难的悲惨情状,对无辜罹难者深表悲哀和怜悯,进而对冥冥之中的莫测命运表达了一种惶惑和恐惧之情。Word 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件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