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八章考试文章PPT课件

上传人:每**** 文档编号:63563219 上传时间:2022-03-19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1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子八章考试文章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老子八章考试文章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老子八章考试文章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6/71老子八章2021/6/72 一、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能, 动善时。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夫唯不争,故无尤。 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近于“道道”。最善的人,居处最善于择下而居,。最善的人,居处最善于择下而居,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格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格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2021/6/73注释注释 上善若水:上,最的意思。上善即最善。这里老子上善若水:上,最的意思。上善即最善。这里老子以水的形象来说明以水的形象来说明圣人圣人是道的体现者,因为圣人是道的体现者,因为圣人的言行有类于水,而水德是近于道的。的言行有类于水,而水德是近于道的。 处众人之所恶:即居处于众人所不愿去的地方。处众人之所恶:即居处于众人所不愿去的地方。 几于道:几,接近。即接近于道。几于道:几,接近。即接近于道。 渊:沉静、深沉。渊:沉静、深沉。 与,善仁:与,指与别人相交相接。善仁,指有修与,善仁:与,指与别人相交相接。善仁,指有修养之人。养之人。 政,善治:为政善于治理国家,从而取得治绩。政,善治:为政善于治理国家,从而取得治绩。 动,善时:行为动作善于把握有利的时机。动,善时:行为动作善于把握有利的时机。 尤:怨咎、过失、罪过。尤:怨咎、过失、罪过。2021/6/74解析解析 这一章以自然界的水来作比喻,以水性来比喻道德这一章以自然界的水来作比喻,以水性来比喻道德高尚的。水有三个特点:一是柔,二是润泽万物而高尚的。水有三个特点:一是柔,二是润泽万物而不争,三是处卑下之地。认为最完善的人性就应该不争,三是处卑下之地。认为最完善的人性就应该具备这三个特点,做有利于他人的事情,要有服务具备这三个特点,做有利于他人的事情,要有服务精神。与人相交,没有必要去争利争名。更重要的精神。与人相交,没有必要去争利争名。更重要的是,还愿意去别人不愿去的地方,做别人不愿做的是,还愿意去别人不愿去的地方,做别人不愿做的事情。一句话,就是能忍辱负重,任劳任怨,去帮事情。一句话,就是能忍辱负重,任劳任怨,去帮助别人,为他人服务,为他人提供便利。为什么这助别人,为他人服务,为他人提供便利。为什么这样的品性是最善的呢?在老子看来,水善利万物而样的品性是最善的呢?在老子看来,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卑下之地,最接近不争,处卑下之地,最接近“道道”。德行高尚的人。德行高尚的人具备了水的这样的品性就是最善的。具备了水的这样的品性就是最善的。 德行高尚的人行事的态度怎样呢?行事的方式又是德行高尚的人行事的态度怎样呢?行事的方式又是怎样呢?老子并列举出七个怎样呢?老子并列举出七个“善善”字,那就是善于字,那就是善于择地而居,善于保持沉静心态,善于真诚待人,善择地而居,善于保持沉静心态,善于真诚待人,善于诚信做事,善于精简为政,善于发挥所长,善于于诚信做事,善于精简为政,善于发挥所长,善于抓住时机。只要做到这些,别人就没有什么怨尤了。抓住时机。只要做到这些,别人就没有什么怨尤了。2021/6/75 二、二、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故去彼取此。 追求色彩缤纷的生活,使人眼花缭乱,也将使人追求色彩缤纷的生活,使人眼花缭乱,也将使人视觉迟钝;追求五音刺激,使人畅享美音,也将视觉迟钝;追求五音刺激,使人畅享美音,也将使人听觉失灵;追求五味享受,使人饱口福,也使人听觉失灵;追求五味享受,使人饱口福,也将使人味觉功能退化;追求骑马狩猎的快乐,使将使人味觉功能退化;追求骑马狩猎的快乐,使人心情畅快,也将使人放荡发狂;追求稀罕的物人心情畅快,也将使人放荡发狂;追求稀罕的物品,使人满足心欲,也将使人行为失范。因此,品,使人满足心欲,也将使人行为失范。因此,圣人只求吃食物饱腹,不求声色享乐,所以,人圣人只求吃食物饱腹,不求声色享乐,所以,人应摒弃外物的欲望,保证安定知足生活。应摒弃外物的欲望,保证安定知足生活。2021/6/76注释注释 五色:指青、黄、赤、白、黑。五色:指青、黄、赤、白、黑。 目盲:比喻眼花缭乱。目盲:比喻眼花缭乱。 五音:指宫、商、角、徵、羽。五音:指宫、商、角、徵、羽。 耳聋:比喻听觉不灵敏。耳聋:比喻听觉不灵敏。 五味:指酸、苦、甘、辛、咸。五味:指酸、苦、甘、辛、咸。 口爽:意思是味觉失灵,生了口病。口爽:意思是味觉失灵,生了口病。古代以爽为口病的专用名词。 畋猎:打猎获取动物。畋猎:打猎获取动物。 行妨:伤害操行。妨,妨害、伤害。行妨:伤害操行。妨,妨害、伤害。 为腹不为目:只求温饱安宁,而不为纵情声色之娱为腹不为目:只求温饱安宁,而不为纵情声色之娱。2021/6/77解析解析 在这里,老子针对统治者贪欲奢侈、纵情声色的在这里,老子针对统治者贪欲奢侈、纵情声色的生活写了这几句话,其目的是揭露统治者的奢靡生活写了这几句话,其目的是揭露统治者的奢靡生活,劝诫他们回到自然安定的生活状态中来。生活,劝诫他们回到自然安定的生活状态中来。 老子反对的是统治者的腐朽生活方式,并不是反老子反对的是统治者的腐朽生活方式,并不是反对普通民众的文明生活。他没有把精神文明与物对普通民众的文明生活。他没有把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对立起来,没有否定文明进步。他希望构质文明对立起来,没有否定文明进步。他希望构建一种宁静恬淡的生活方式,而不是贪俗的生活。建一种宁静恬淡的生活方式,而不是贪俗的生活。 如果一个人越贪图外在的世俗生活,心灵就越容如果一个人越贪图外在的世俗生活,心灵就越容易空虚。所以,老子提醒人们要摒弃外界物欲的易空虚。所以,老子提醒人们要摒弃外界物欲的诱惑,保持内心的安足清静。现在,现代文明高诱惑,保持内心的安足清静。现在,现代文明高度发达,一些人沉迷声色物欲不能自拔,价值观、度发达,一些人沉迷声色物欲不能自拔,价值观、道德观出了严重问题,老子的思想就是清凉剂,道德观出了严重问题,老子的思想就是清凉剂,对这些人或许有一点警示作用。对这些人或许有一点警示作用。2021/6/78 三、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古代懂得道行的人,深邃通达,玄远深刻,一般人看不懂,正因为难以理解,所以只能勉强形容描述:谨慎、犹豫啊,好像冬季在江河上步行;警觉戒备啊,好像害怕周围四方的邻居;恭敬严肃啊,好像去做客人;放松自己,行动潇洒啊,像冰河消融;淳朴、诚恳啊,像未加工的材料;心怀旷达啊,像深幽山谷;有涵养,包容一切啊,像浑浊的水。谁能使浑浊安静下来,慢慢澄清?谁能使安静变动起来,慢慢显出生机?保持这个“道”的人不会自满。正因为他从不自满,所以能够去故更新。2021/6/79注释注释 微:至小无内。微:至小无内。 容:形容、描述。容:形容、描述。 豫:谨慎、犹豫容状。豫:谨慎、犹豫容状。 犹:谨慎自持。犹:谨慎自持。 混:包容,涵养一切。混:包容,涵养一切。解析解析 “道道”玄妙精深、恍惚难定的。一般人难以把握玄妙精深、恍惚难定的。一般人难以把握“道道”,而得而得“道道”的高人与一般人不同。他们的风貌、他们的人的高人与一般人不同。他们的风貌、他们的人格都与没得格都与没得“道道”的人不同。从得的人不同。从得“道道”的人的风貌、人的人的风貌、人格可以感知格可以感知“道道”,但难以言说。得,但难以言说。得“道道”人静谧幽深、人静谧幽深、难以理解。老子也只是勉强描述一番。但是他们能很好地难以理解。老子也只是勉强描述一番。但是他们能很好地处理静动,非常有创造力。处理静动,非常有创造力。2021/6/710 四、四、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曲则全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从另个角度看问题,才能够周全,做人也一样)委曲却(从另个角度看问题,才能够周全,做人也一样)委曲却能得到保全,弯曲却能得到伸展,低洼却能得到充盈,破能得到保全,弯曲却能得到伸展,低洼却能得到充盈,破旧却能生出新的,看似取得少却能获得多,贪图多得却将旧却能生出新的,看似取得少却能获得多,贪图多得却将产生迷惑。因此圣人坚守无为原则作为典范。不自我张扬,产生迷惑。因此圣人坚守无为原则作为典范。不自我张扬,所以能看得明白;不自以为是,所以能是非彰明;不自吹所以能看得明白;不自以为是,所以能是非彰明;不自吹自擂,所以能功勋卓著;不自高自大,所以能长久。惟有自擂,所以能功勋卓著;不自高自大,所以能长久。惟有不与世相争,天下才没有谁能与之相争。古人所说的不与世相争,天下才没有谁能与之相争。古人所说的“曲曲则全则全”等话,怎么会是空话呢?它确实是能够达到的。等话,怎么会是空话呢?它确实是能够达到的。2021/6/711注释注释 枉:屈、弯曲。枉:屈、弯曲。 敝:凋敝。敝:凋敝。 抱一:抱,守。一,即道。此意为守道。抱一:抱,守。一,即道。此意为守道。 式:法式,范式。式:法式,范式。 见:同现。见:同现。 明:彰明。明:彰明。 伐:夸伐:夸2021/6/712解析解析 老子从生活经验出发的角度,阐释的他的辩证法思想。老子先用了六句讲述事物由正面向反面变化的辩证法思想,用“委屈”与“保全”、“弯曲”与“伸直”、不满和盈溢、“破旧”与“新生”、“少得”与“多得”、“贪多”与“迷惑”六对关系阐明正反阴阳转化的道理。接着指出做人“四不”原则,即“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随之得出结论:不争。老子告诉人们,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可能遇到各种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先采取退让、不争的办法,通过等待,静观来等待事情发生变化,然后抓住时机,采取行动,从而达到自己的目标。2021/6/713 五、五、跂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跂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处。 抬起脚后跟想提升自己的高度,却会站不稳。抬起脚后跟想提升自己的高度,却会站不稳。把正常的两步并作一步走路,却走不快。不把正常的两步并作一步走路,却走不快。不自我张扬,所以能看得明白,不自以为是,自我张扬,所以能看得明白,不自以为是,所以能是非彰明。自我夸耀的人却没有功劳。所以能是非彰明。自我夸耀的人却没有功劳。自大自满的人却不能长久。如果从自大自满的人却不能长久。如果从“道道”的的方面来说:上面的行为都是多余、累赘的,方面来说:上面的行为都是多余、累赘的,就如同剩饭、赘瘤。所以万物(连神灵)都就如同剩饭、赘瘤。所以万物(连神灵)都讨厌它,所以得道的人不做这样的事情。讨厌它,所以得道的人不做这样的事情。2021/6/714注释注释 跂:踮起脚后跟站立叫做跂:踮起脚后跟站立叫做“跂跂”。 跨:两步并作一步走路。跨:两步并作一步走路。 是:正确。是:正确。 彰:彰显。彰:彰显。 伐:夸耀。伐:夸耀。 矜:自满,自夸。矜:自满,自夸。 赘:多出的瘤子。赘:多出的瘤子。 恶:讨厌。恶:讨厌。2021/6/715解析解析 这一章包含有辩证法的观点,这一章包含有辩证法的观点,“跂者不立跂者不立”、“跨者不行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自是者不彰彰”、“自伐者无功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自矜者不长”,这些,这些行为和结果是对立的、相互矛盾的,这样的行为行为和结果是对立的、相互矛盾的,这样的行为却产生了对立的结果,这就是一种辩证的观点。却产生了对立的结果,这就是一种辩证的观点。 但是这些做法却是错误的,让圣人讨厌的,因为但是这些做法却是错误的,让圣人讨厌的,因为这样做事轻浮的、急躁冒进的。老子反对轻浮、这样做事轻浮的、急躁冒进的。老子反对轻浮、急躁冒进的做法,认为这是反自然的、不可待的。急躁冒进的做法,认为这是反自然的、不可待的。2021/6/716 六、六、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袭明”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要妙妙” 。 善于行车,不留辙迹;善于言谈,不留话柄;善于善于行车,不留辙迹;善于言谈,不留话柄;善于计数,不用筹码;善于守门,不用计数,不用筹码;善于守门,不用栓梢栓梢,而人不能,而人不能打开;善于结绳,不用绳索捆人,而人不能解开。打开;善于结绳,不用绳索捆人,而人不能解开。因此,圣人经常善于救人,所以没有被遗弃的人;因此,圣人经常善于救人,所以没有被遗弃的人;经常善于物尽其用,所以没有被废弃的物品。这就经常善于物尽其用,所以没有被废弃的物品。这就事所谓的内藏聪明智慧。所以善人可以做恶人的老事所谓的内藏聪明智慧。所以善人可以做恶人的老师,不善人可以作为善人的借鉴。不尊重自己的老师,不善人可以作为善人的借鉴。不尊重自己的老师,不爱惜他的借鉴作用,虽然聪明,其实糊涂,师,不爱惜他的借鉴作用,虽然聪明,其实糊涂,这叫精深微妙的道理。这叫精深微妙的道理。2021/6/717注释注释 辙迹:轨迹,行车时车轮留下的痕迹。辙迹:轨迹,行车时车轮留下的痕迹。 瑕谪:过失、缺点、疵病。一说,话柄。瑕谪:过失、缺点、疵病。一说,话柄。 数:计算。数:计算。 筹策:古时人们用作计算的器具。筹策:古时人们用作计算的器具。 关楗:栓梢。即栓。关楗:栓梢。即栓。 约,指用绳捆物。约,指用绳捆物。 袭明:内藏智慧聪明。袭,覆盖之意。袭明:内藏智慧聪明。袭,覆盖之意。 资:取资、借鉴的意思资:取资、借鉴的意思 要妙:精要玄妙,深远奥秘。要妙:精要玄妙,深远奥秘。2021/6/718解析解析 这一章说明的道理:一是善的行为是符合这一章说明的道理:一是善的行为是符合“道道”的,是一定因循自然的。所以只有符的,是一定因循自然的。所以只有符合合“道道”的行为才是真正的的行为才是真正的“善善”。二是从。二是从“道道”的角度来看,这个世界上没有的角度来看,这个世界上没有“弃人弃人”和和“弃物弃物”。所谓的。所谓的“弃人弃人”只是没有把他只是没有把他放在合适的位置。所谓的放在合适的位置。所谓的“弃物弃物”也只是使也只是使用的场合不适当。这些思想深刻地影响着我用的场合不适当。这些思想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首先,做事一定要道法自然,顺们的生活,首先,做事一定要道法自然,顺应自然规律,事则成,违背自然规律,事则应自然规律,事则成,违背自然规律,事则败。其次,仔细客观公正对待人、物,给予败。其次,仔细客观公正对待人、物,给予他们合适位置和发展空间。这就是他们合适位置和发展空间。这就是“道道”的的智慧,是尊重生命、尊重自然的大智慧。智慧,是尊重生命、尊重自然的大智慧。2021/6/719 七、七、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者寿。2021/6/720 能够认识、理解别人的人是智慧的人。能够认识、理解别人的人是智慧的人。能够认识、正确评判自己的人是聪明能够认识、正确评判自己的人是聪明人。能够战胜别人的人是有力的人。人。能够战胜别人的人是有力的人。能够克服自身弱点的人是坚强的人。能够克服自身弱点的人是坚强的人。知道满足的人是富有的人。意志坚强知道满足的人是富有的人。意志坚强奋勇前进的人是有志气的人。始终不奋勇前进的人是有志气的人。始终不丢失丢失“道道”的人是能长久保持本心的的人是能长久保持本心的人,形体消亡了精神与道一样长存的人,形体消亡了精神与道一样长存的人是真正生命长久的人。人是真正生命长久的人。2021/6/721 认识别人的才能和弱点,从而正确地运用和必要认识别人的才能和弱点,从而正确地运用和必要地制约、更好地开发,这称为智慧;反观自身知地制约、更好地开发,这称为智慧;反观自身知道自己能做什么,究竟有多大能力,最易失误的道自己能做什么,究竟有多大能力,最易失误的是什么,这称为有自知之明。能够击败敌手,超是什么,这称为有自知之明。能够击败敌手,超越他人的功绩,这可以证明你能力卓绝;而能够越他人的功绩,这可以证明你能力卓绝;而能够不断战胜自己的不良欲望、恶劣习性,超越自我,不断战胜自己的不良欲望、恶劣习性,超越自我,更上一层楼,才是真正的强者。懂得安于宁静、更上一层楼,才是真正的强者。懂得安于宁静、内心满足、平安喜乐、祥和自然就是最大的财富。内心满足、平安喜乐、祥和自然就是最大的财富。能够坚持自己的信念,克服重重险难奋勇前进的能够坚持自己的信念,克服重重险难奋勇前进的人才算有志气。在任何情况下不忘记自己的根本,人才算有志气。在任何情况下不忘记自己的根本,不迷失自己的本心,才能长久地保存自己。就算不迷失自己的本心,才能长久地保存自己。就算身体遭到毁灭,精神仍源远流长才是真正的生命身体遭到毁灭,精神仍源远流长才是真正的生命长久。长久。2021/6/722注释注释 强:刚强,果断。强:刚强,果断。 强行: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强行: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死而不亡:身虽死道犹存。死而不亡:身虽死道犹存。2021/6/723解析解析 老子谈对他人和对自己的方法和态度:要老子谈对他人和对自己的方法和态度:要“知人知人”,就是要了解别人、认识别人,要,就是要了解别人、认识别人,要“自知自知”,就是要了解自己、认识自己,要,就是要了解自己、认识自己,要“胜人胜人”,就是要胜过别人,征服别人,要,就是要胜过别人,征服别人,要“自胜自胜” ,就是要胜过自己,征服自己。,就是要胜过自己,征服自己。这样的人才能称得上智慧的人,明智的人,这样的人才能称得上智慧的人,明智的人,有力量的人,自强的人。做到这些的人,方有力量的人,自强的人。做到这些的人,方称的上有精神的人,人活的是精神,因精神称的上有精神的人,人活的是精神,因精神而永存。而永存。2021/6/724 八、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大意大意 诚实的话不漂亮,漂亮的话不真实。完善的诚实的话不漂亮,漂亮的话不真实。完善的不辩解,辩解的是不完善的。有智慧的人不不辩解,辩解的是不完善的。有智慧的人不是无所不知,无所不知的人不智慧。圣人从是无所不知,无所不知的人不智慧。圣人从不吝啬,帮助了别人,自己更充足,他给予不吝啬,帮助了别人,自己更充足,他给予了别人,自己更丰富。天道是,施利于万物,了别人,自己更丰富。天道是,施利于万物,却不加害它们。圣人之道是,帮助他人,不却不加害它们。圣人之道是,帮助他人,不与他人相争。与他人相争。2021/6/725注释注释 信:真实。信:真实。 美:美妙,漂亮。美:美妙,漂亮。 辩:巧辩。辩:巧辩。 知:同知:同“智智”。 积:吝啬。积:吝啬。2021/6/726解析解析 老子提出了信与美、善与辩、知与博三对概念,老子提出了信与美、善与辩、知与博三对概念,这三对概念涉及真假、美丑、善恶的问题。他借这三对概念涉及真假、美丑、善恶的问题。他借此说明事物的表面现象和其实质往往并不一致的此说明事物的表面现象和其实质往往并不一致的道理。我们可以把其中一些话当行为处事的准则,道理。我们可以把其中一些话当行为处事的准则,比如:诚实、讷言、助人、利民、不争。当然在比如:诚实、讷言、助人、利民、不争。当然在理解其中一些句子时,要抓住老子思想精髓归真、理解其中一些句子时,要抓住老子思想精髓归真、守朴,才能准确理解句子的要义。他认为那些美守朴,才能准确理解句子的要义。他认为那些美言、善辩、争斗等机巧都被世俗污染,不再言、善辩、争斗等机巧都被世俗污染,不再“朴朴”了。不抓住这一点,对有些句子就会产生片面的了。不抓住这一点,对有些句子就会产生片面的理解。信言不一定都不美,美言也不一定都不理解。信言不一定都不美,美言也不一定都不信,。老子只是把二者对照起来,说明自己的思信,。老子只是把二者对照起来,说明自己的思想精髓而已。想精髓而已。部分资料从网络收集整理而来,供大家参考,感谢您的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成人自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