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现代景观设计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62685483 上传时间:2022-03-15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现代景观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西方现代景观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西方现代景观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方现代景观设计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演进要理解西方现代景观,必须借助于其时代的理论支撑哲学和美学的分 析。 20 世纪的哲学、美学表现为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两大主潮的碰撞和渗透, 并贯串着“从理性到非理性”和“从方法论轴心到语言学轴心”的两大转向。从发展历程的角度来看,西方现代景观设计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现代景观设计的探索阶段欧洲的早期现代艺术和“新艺术运动”促成了景观审美和景观形态的空前变 革,而欧美“城市公园运动”则开启了现代景观的科学之路。2、“现代主义”景观设计广泛应用阶段从2030年代美国“加州花园”到5060年代景观规划设计视事业的迅速 发展,各个国家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风格,但都集中表现为“现代主义”倾向的 反传统、强调空间和功能的理性设计。3、现代之后的景观设计一方面,“生态主义”为 6080 年代的主潮,另一方面,现代之后的“非理 性”促成了景观设计的多元化发展。从影响西方现代景观设计因素的角度分析,也从三个主要方面入手。1、现代艺术和审美的启迪现代艺术的发展促成了审美价值取向多元化, 审美情趣个性化,在西方现代 景观设计中得到具体实现。早期的抽象艺术为景观形态的创新提供了丰富的资 源;现代之后的景观设计则直接参与到艺术流派和风格的形成中, 形成了波普艺 术、极简主义、大地艺术等多种风格的景观设计。2、科学和技术的影响科学哲学和“现代主义” 的理性现代景观构筑设计范式,关注空间、功能, 并使“生态主义”的方法论成为 60年代景观设计的主潮;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 则为景观设计的科学化提供了物质基础; 新材料、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使得设 计手段日益丰富。3、现代哲学的启迪“语言学”转向的哲学,研究的是如何表达我们所知晓的世界的本质, 以语 言学为中心的“表达”,使景观设计更加关注艺术形态和科学技术后面的 “意义”, 由此引导出一系列新的景观设计方法论:现象学、符号学、神秘主义、叙事性、 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等。一、现代景观设计的探索自 19 世纪中叶始,一直到 20 世纪 20 年代初,是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探索 时期,资本主义大工业革命诱发出现代景观的艺术和科学两条线索。艺术和科学始终是 20 世纪西方景观设计发展的主体,只是表现在不同的设 计作品中, 二者的比重不一。 较小尺度的景观设计更侧重艺术的发展和创新, 而 较大尺度的景观规划设计更侧重科学的分析和实践。1、 现代景观科学的探索1857年奥姆斯特德与弗克斯(Calvert Vaux)设计的纽约中央公园(Central Park)开始了美国城市公园运动。19世纪60年代奥姆斯特德与约翰缪赫(John Muir)等人提出需要保护一些重要景观的思想,并创立了美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一约斯迈特(Yosemite)公园。20世纪初,小奥姆斯特德和谢克里夫在哈佛大 学创建第一个景观设计(LA)专业。此外,在19世纪后半叶还出现了将城市公 园、公园大道与城市中心连接成一整体的公园系统的思想。 面向市民的城市公园 要求在功能使用、 行为与心理、环境及技术等众多方面形成更为综合的理论与方 法,使城市公园成为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大众景观。2、 现代景观艺术的探索尽管 19世纪公元与花园在欧美很多城市中大量出现,但是以兼收并蓄的折 衷主义混杂风格为主, 设计风格及创造性上流于贫乏。 真正意义上的景观艺术的 探索是 20 世纪初西方新艺术运动及其引发的现代主义浪潮。新艺术(ArtNouveau)弓I导欧洲艺术放弃写实性而走向抽象性,这一艺术倾向对建筑领域的 影响要比景观设计大。当时只有很少的一些庭院可以称得上是具有新艺术精神 的,而且这些设计大多数是维也纳分离派( Viennese Secessio)n 建筑师的手笔。在 1925 年巴黎举办的现代艺术装饰展览会( Exposition des Arts Decocratifs in Paris) 上,建筑师安德烈韦拉(Andre Vern)和雕刻家保尔韦拉(Pul Vera) 的设计体现了几何艺术装饰的特点。设计师埃瑞克安(Gabriel Guevrekian)设计的“光与水的庭院”,通过完整地吸收立体主义构图思想,在全面革新景观设计 的空间概念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法国 20年代兴起的艺术装饰庭院,尽管存在 的时间很短, 也没有最终形成一股强大的潮流与稳定的风格, 但是这一现代景观 的雏形对其后的景观设计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美国现代主义景观弓路人斯蒂 尔(Fletcher Steele便从中受到很大的启发,在美国也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性创作, 这些思想与作品对其后一代现代主义设计师有着深远的影响。、“现代主义”景观设计的广泛应用20世纪 20年代中期至 60 年代中期,虽然现代景观在各国表现不尽相同, 但是它们具有较统一的“现代主义”思想:对由工业社会、场所和内容所创造的 整体环境的理性探求。 反对模仿传统的模式。 追求的是空间,而不是图案和式样。从 20 世纪 20 年代中期开始,以法国前卫园林为代表的现代景观开始逐渐走 上历史舞台,促使西方现代景观产生和风格形成。 1938 年英国的唐纳德(Chritopher Tunnarc)完成的现代景观中的园林(Garden in Modern Landscape 提出了功能的、移情的和美学的设计理念。真正推动现代主义景观理论前进的, 是30年代就读于哈佛的年青设计师埃克博 (Garrett Eckbo)、凯利和罗斯(James Rose)三人在笔触(Pencil Points)和建筑实录(Architecture Record、等 专业期刊上, 发表了一系列开创性的论文, 强调人的需要、 自然环境条件及两者 相结合的重要性,提出了功能主义的设计理论。二战后的西方社会经济处于萧条期。2030年代美国的大萧条,迫使家庭 庭院的设计更加经济,对“加州花园”的形成起到了促进作用。其中丘奇的优美 设计、埃克博的民主景观和凯利的实用主义设计引起了人们对现代景观的兴趣, 但这种应用在美国当时“还不能称作改革,而是一种进化(Peter Walker)”。20 世纪 5060 年代美国社会经济进入一个全盛发展的时期, 欧洲社会经济 也开始复苏并稳定发展, 导致了景观设计事业迅速发展和设计领域不断扩展。 在 城市更新、国家交通系统和城市、郊区居住环境建设诸多领域中“现代主义”景 观理论在大量实践中得以丰富和完善。“现代主义” 景观经历了从产生、 发展到壮大的过程, 但是它并没有表现为 一种单一的模式。 从欧洲到美洲, 这些实践造就了西方现代景观第一代和第二代 设计师,他们结合各国的传统和现实,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风格。三、现代之后的景观设计20世纪 60年代末、 70年代初, 经济繁荣下的社会无节制发展, 使人们对自 身的生存环境和人类文化价值的危机感日益加重, 在经历了现代主义初期对环境 和历史的忽略之后, 传统价值观重新回到社会, 环境保护和历史保护成为普遍的 意识。现代景观进入了一个“现代主义之后”的多元发展时期,一方面表现为对 人类环境反思的“生态主义潮流” ,另一方面是对现代主义进行反思和反驳。1、 生态主义潮流麦克哈格的生态主义思想是整个西方社会环境保护运动在景观设计中的折 射。他 1969 年所著的设计结合自然一书,提出了综合性生态规划理论,诠 释了景观、工程、科学和开发之间的关系。80年代早期,理查德福尔曼(Richard Forman)和米切尔戈登(Michel Godron)合作完成了景观生态学(Landscape Ecology)整个80年代是生物学家和地理学家和规划设计师紧密合作的年代 (卡 尔斯坦尼兹)。同时,西方景观界也注意到了科学设计的局限性。 首先, 由于片面强调科学 性,景观设计的艺术感染力日渐下降;其次,鉴于人类认识的局限性,设计的科 学性并不能得到切实保证。 因此, 生态设计向艺术回归的呼声日益高涨, 一些后 工业景观的设计应运而生。2、 经典不再和多重取向从 60 年代开始,经济的、社会的和文化的危机动荡促使景观设计进入了反 思和转变的时期, 一些被现代主义忽略的东西, 其价值也被重新认识, 现代景观 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调整、 修正、补充和更新。 功能至上的思想受到质疑, 艺术、装饰、形式又得到重视。传统园林的价值重新得到尊重,古典的风格也可 以被接受。设计的思想更加广阔, 手法更加多样, 现代景观朝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四、现代景观的新含义1)景观作为视觉审美对象,在空间上与人物我分离,景观所指表达了人与自然 的关系、人对土地、人对城市的态度,也反映了人的理想和欲望。2)景观作为生活其中的栖息地,是体验的空间,人在空间中的定位和对场所的 认同,使景观与人物我一体。3)景观作为系统,物我彻底分离,使景观成为科学客观的解读对象。4)景观作为符号,是人类历史与理想,人与自然、人与人相互作用与关系在大 地上的烙印。因而,景观是审美的、景观是体验的、景观是科学的、景观是 有含义的。现代艺术对景观设计的启迪 一、景观审美的新内涵 1、审美价值多元化形式和功能的审美价值观作为景观审美主流贯串了整个 20世纪,但在不同 的历史发展阶段,尤其是 20世纪下半期,还充斥着很多其他的价值观,从而构 成了上一世纪审美价值观的多元化。2、审美情趣个性化在当代,追求个性表达具有广泛的哲学文化基础。 西方哲学中非理性思潮的 泛滥,使“尊重个性、肯定个人价值”的呼声日益高涨,这种思潮在景观设计领 域的反映,就是表现自我,弘扬个性。二、现代艺术发展的两条线索:理性与非理性20 世纪现代艺术的发展,可分为两条线索。第一条线索,注重新的艺术母 题思维方式与纯形式语言的学术性研究, 强调人类的理性知觉性, 这一条线索由 “现代艺术之父”塞尚挑起,从野兽派、立体主义走向构成主义及几何抽象,这 是冷静的理性抽象主义。它们纯粹的理性思维, 表达了简洁而富有逻辑性的思想, 最终创造了一种独立于客观自然的抽象艺术。 另一条则是作为达达主义的代表人 物杜尚挑起, 他从根本上颠覆了艺术的固有概念。 沿着杜尚指引的方向, 二战后 西方艺术家创造了波普艺术、 新现实主义、 集成艺术和装置艺术等等, 这些艺术 都是“现成品”的陈列、重组或复制。艺术家并由此进一步推出了大地艺术、环 境艺术、行为艺术、偶发艺术和过程艺术等,这类艺术力求打破艺术与生活、艺 术家与大众的界限,重视的是创作过程、行为和体验,而不是创作的结果,总体 来说更强调非理性思维的抽象。1、理性抽象艺术的影响在整个 20 世纪,理性抽象艺术基本上遵循着抒情的抽象和几何的抽象两个 方面发展,只是在各个阶段有所变化而已。英国风景园林师唐纳德( Christopher Tu nnard)指出抽象艺术在设计形态和色彩运用的相互关系上,拓宽了造园家的 眼界。理性抽象艺术为现代景观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可借鉴的形式语言。罗斯 1938年在园林中的自由一文中也提出, “决定现代(园林)形式的要素,最 好是求助于抽象艺术家。”较为明显的现代主义绘画风格首先是在法国野兽主义画家们的作品中出现 的,以马蒂斯为代表,作品风格狂野、艺术语言夸张、变形而颇有表现力。巴西景观设计师布雷马克斯善于将抽象绘画的构图形式运用到景观设计之 中,多以无规律的曲线样式作为设计框架, 以南美热代植物材料进行配置, 用深 浅不同的植物色阶作基调, 通过强烈的色彩对比, 以及简约的构图结构等现代设 计手法,组成自由的色块形式, 取得了强烈对比下的和谐统一。 在地面的处理上 采用具有南美传统的瓷砖或彩色马赛克, 以各种自由变化的大曲面形态作为平面 图形。从他的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野兽派”和表现主义的影子。运用无规律 的曲线样式作为设计框架的作品还有很多,如斯蒂里 1931 年设计的瑙姆科吉庄 园的平台花园、丘奇设计的“加州花园”之一唐纳花园的“肾形”泳池等。立体主义和构成派以毕加索、G布拉克为代表的立体主义用块面的结构关系来分析物体,表 现体面的重叠、交错的美感。抽象主义的先驱康定斯基用点、线、面的组合、构 成,用绘画来传达观念和情绪。 他的著作为抽象主义奠定了一定基础。 真正奠定 几何抽象主义理论基础和在艺术实践上有突出贡献的是蒙德里安创建的风格派。20世纪 20年代建筑师古埃瑞克安设计的“光与水”的花园和 Noailles 别墅 的花园,是早期受到抽象艺术形式影响的经典作品。蒙德里安的几何抽象主义理论基础无疑影响到现代造型艺术的所有门类, 现 代建筑平面、 空间的理性设计深受其启发, 一些现代建筑大师也将这些理论带入 景观设计领域。路易斯巴拉甘1959年设计的饮马槽广场。 未来主义未来主义在现代工业科技的刺激下, 用分界物体的方法来表现运动的场面和 动的感觉,热衷于形体的重叠、并置、变形、运动、增生。从构图形式上看,哈 普林在 1960 年为波特兰市设计的系列广场表现出未来主义的特征。女艺术家塔 哈,一直从事“特定场地的建筑性雕塑”的创作,产生了独特的室外雕塑与景观 结合的作品。 她的作品大多基于各种形式的复杂台地, 曲线的、直线的、折线的、 层层叠叠,形成有趣的和独特的硬质景观,也表现出未来主义的风格。极简主义早在 20 世纪早期俄国画家马列维奇创建的至上主义, 探讨了艺术的虚、 空、 无方面的尝试, 应该说对极简主义有启发意义。 极简主义作为现代主义的最后一 个重要流派也是现代主义的终结。 艺术到了极简主义手中就蜕变为一种观念和无 所不在的几何形体。极简主义阵营中的代表人物唐纳德贾德是个非常严肃的艺 术家,他的作品无题(1968)是一系列相同形状的长方体的串联,对此他解 释说,“形状和材料不应为内容的牵强附会所改变。任何单个的物体或一个系列 都有它们的安排秩序,都是一种排列,仅仅是秩序而已。 ” 贾德的“顺序”理念 在以彼得沃克为代表的景观设计师的作品中被完整地表现出来。2、非理性抽象艺术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的达达主义的虚无主义和反传统的精神, 贯穿在整 个西方现代艺术的进程之中。 把偶然性、 机遇性运用在艺术创作中, 是达达对现 代美学的贡献,也因此而引出非理性抽象艺术倾向的一系列景观设计理论及实 践。表现主义表现主义指艺术中强调艺术家的主观精神和强烈的感情表现, 而导致对客观 形态的夸张、 变形乃至怪诞的处理的一种思潮。 西班牙建筑师高迪的居尔公园似 乎是这一思想在景观中的表现。超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是从达达内部分化出来的, 它直接从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学说中吸 取思想养料, 致力于探讨人类经验的先验层面, 试图突破现实观念, 把现实观念 与本能、潜意识和梦的经验相糅合, 以达到一种绝对和超现实的境界。 超现实主 义者常常采用出其不意的偶然结合、无意识的发现、现成物的拼集等手法。1982年,由乔治哈格里夫斯完成的位于美国丹佛市的哈乐昆广场,被尊 称为美国景观设计的分水岭,它标志着超现实主义设计形式的极大成功。波谱艺术波普艺术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初,杜尚早年给蒙娜丽莎加胡子和直接取用小 便器的现成物作为艺术的行为。 波普艺术的主题就是日常生活, 反映当代文化现 实,揭示这种文化上的深刻变化。 在艺术表现上利用令人感到刺激的行为、 藐视 经典审慎的魅力。 这种变化的实质影响也表现在人际关系和社会价值方面, 甚至 使“每人都是艺术家”都成为可能。在 20世纪 60 年代,波普艺术以极快的速度 发展而成气候,进入 70 年代,艺术发展更多元化,不断扩展媒介和技术手段。 电脑和因特网加速了信息流通, 这使几乎一切领域染上波普色彩, 波普化的景观 设计从历史、现实生活取材,取消历史的含义,或使日常题材变成艺术题材。波 普化不带有任何批判意味, 只是与现实生活的互动。 其表现形式有拼贴与重复两 类。玛莎施瓦茨在许多作品表达出了波普艺术的拼合和重复意趣。大地艺术60年代末起源于美国的大地艺术(Land Art )创造性地将艺术与大地景观紧 密结合在一起。早期有代表性的当属罗伯特史密斯于 1 970年设计的美国犹他洲 大盐湖的螺旋形防波堤。 “大地艺术”的介入,扩展了景观艺术的含义,使其能在更广阔的空间中找到灵感的源泉美国最具有影响之一的雕塑家景观设计师野口勇, 早在大地艺术产生之前, 20 世纪初已成功地将雕塑概念扩展到风景空间, 使大地不再是展示作品的背景, 而是作品自身的组成部分。 这种将大地作为超大尺度的雕塑进行设计的手法, 在 近年来的很多作品中都有体现,如詹克斯夫妇 1990年设计的自家花园, 1992 年 由建筑师、艺术家合作设计的巴塞罗那北站广场等。科学与技术对景观设计的影响一、 理性、科学的景观设计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性精神, 既包含了推崇演绎逻辑、 讲究概念明晰和数 理秩序的古典理性, 也包含了从经验主义发展而来、 建立在现代实用主义基础上 的理性主义成分。 在本体论层次上, 它以现代科学精神为指导, 强调景观的物质 性;在认识论层次上,它关心经验支持,坚持科学性,反对不可知论;在方法论 层次上,它讲究逻辑推理方法,反对主观与随意性;同时,它把社会进步作为景 观设计的最高价值。这些理性精神,集中反映在它功能理性和技术理性等方面。1、景观设计的范式2、空间与功能现代建筑的理性思想无疑对现代景观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现代建 筑的自由平面和流动空间提供了一个再思考景观的价值模式的机会。 1932 年纽 约现代艺术馆举办的“国际风格”建筑展览提出了现代建筑的基本原则, 6 年以 后,被J- C罗斯借用作为现代景观设计的特点:对空间的意识以及对古典中轴 的抛弃。在建筑思想的推动下,空间成为现代景观设计思想的主要因素。与传统园林相比, 现代景观设计第一次将对物质空间的追求摆到首要的为置 上。构成现代主义探索基础的, 正是对于寻找一种新的空间形式的兴趣。 现代景 观设计师在设计中也不再局限于景观本身,而将室外空间作为建筑空间的延伸, 促使室内外空间的流动和融合。 唐纳德在 1942年提出, “现代庭院尝试用空间流 动取代功能空间的分割, 并提高其可用性 , 现代设计师认识到有植物环境和建 筑围合的空间与形式本身同样重要。 ”凯利的米勒花园的设计是这一思想的体现。类似的作品还有哈普林 1958 年 设计的麦克英瑞特花园、埃克博的“城市小花园”等等。一些理论家更对外部空间这一“虚”的概念从理性的角度进行了“实”化,如日本的芦原义信借助现代心理学等理论对外部空间进行了分析和归纳,提出D/H 比、外部空间模数等量化概念和理论。 现代景观是为了满足现代社会的大众使用要求, 这是它有别于传统园林的功 能主义目标。 虽然为各种各样的目的而设计, 但景观设计最终关系到为了人类的 使用而创造外部空间。 从奥姆斯特德的纽约中央公园开始, 无论是斯德哥尔摩的 公园系统或是德国的城市公园, 还是哈普林的参与理论, 都体现了这种功能主义 的思想。功能理性成为 20 世纪景观设计的主潮之一。3、生态规划与设计 生态主义基于科学的考虑,在西方现代景观设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19 世 纪末资本主义的工业大发展, 使城市环境受到威胁, 一些设计师本着社会责任感, 意识到生态保护在景观设计中必须得到重视, 从而走上景观设计生态主义的探索 道路,20世纪5070年代生态主义一度成为景观设计的主潮。1)自然式设计景观生态设计的探索自然式设计提倡向自然学习, 其研究方向有两方面: 其一是依附城市的自然 脉络,通过开放空间系统的设计将自然引入城市; 其二是建立自然景观分类系统 作为自然式设计的形式参照系。2)保护、恢复性设计景观生态设计的系统化、科学化保护性设计的积极意义在于它率先将生态学研究与景观设计紧紧联系到一 起。麦克哈格的设计结合自然一书,提出了综合性生态规划思想,开创了景 观生态设计的科学时代。 书中肯定了自然作用对景观的创造性, 认为人类只有充 分认识自然作用并参与其中才能对自然施加良性影响;推崇科学而非艺术的设 计,强调依靠全面的生态资料解析过程获得合理的设计方案; 强调科学家与设计 人员的合作的重要性。20 世纪 60年代以来,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出于对潜在的环境危机的 担忧,生态设计开始转向更为现实的课题恢复因人类过度利用而污染严重的 废弃地。恢复性设计是贯彻一种生态与可持续的设计思想, 促进维持自然系统必 需的基本生态过程,恢复场地自然性的一种整体主义方法。二、新技术的使用现代哲学对景观设计的导向一、景观与现象学1、关于现象学德国哲学家埃德蒙得胡塞尔于20世纪初期创立了现象学。现象学(Phenomenology原词来自希腊文,意为研究外观、表面迹象或现象的学科。 也就是有关纷然杂陈现象的认识论, 即对直接给定了的、 被人类的知觉感知到的 形形色色的大千现象世界进行哲学沉思, 为的是揭示现象后面那永恒的、 不变的 和真实的东西。 现象学反对现象与本质、 主体与客体的二分法以及本质决定现象 的观点。“现象就是本质,现象不能被抽象归纳,不能被分析推理。既然本质就 是现象,那么描述现象、直观现象,才能把握本质,知晓意义 ” 胡塞尔现象 学的基本思想方法是“还原” (reduction),“回到事物(实)本身” (To the things themselves中去。“还原”就是达到一个抽象层次,获得有关世界和存在的本质。 这是现象学最具启发性和前詹性的中心论点, 就是要排除一切成见、 偏见、假设 来寻求全新的途径, 洞察完整的经验现象, 使现象不受任何曲解, 以事物之本质 的方式呈现。胡塞尔提出了一种考察、 描述和理解现象的独特的方法: 现象学方法。 这种 方法是一种纯粹的 “描述性” 的方法而非理论性的, 也就是说他描述世界是以何 种方式的意识揭示自己的, 而不借助科学和哲学的任何理论建构。 描述的方法就 是直观的方法、 体会的方法、 倾注情感仔细看视的方法。 胡塞尔认为使用这种方 法可将纯粹的世界展现在人们的面前,胡塞尔称这种世界为“自然”的(或真实的)出发点,也就是未被哲学和科学侵蚀、影响的人们所经历的“日常生活世 界”(Lived World)。“生活世界”是指人们进行日常生活的世界,这是一个具有 目的、意义、和价值的世界。 胡塞尔认为, 我们日常的生活世界是 “唯一真实的” 世界。现象学的观念在建筑上的汇聚以海德格尔的 “场所”概念得以较为完善的表 达。海德格尔认为人在世存在的关键就是定居,就是要有 “家”这个住所,即“人诗意地栖居着” 。而定居的关键在于地点而非空间。 地点及与其相连的 “场 所”在人的定居活动中就是最重要的。 “诸空间从来是从场所来领会其存在的, 而不是从所谓的(三维实体性)空间来领会地。 ”场所区分了内外,从而给人以 在世存有的立足点,在这里人与自然接触,与人世互动,对其品性有所了解、关 注而获得意义。2、场所与场所精神在运用现象学方法研究建筑的领域中, 挪威建筑理论家舒尔茨做出了突出贡 献。现象学的抛弃科学、哲学等 “成见”,“回到事物自身”的思想反映在舒尔 茨的建筑现象学中就是建筑的讨论要回到“场所” ,从“场所精神”中获得建筑 的最为根本的经验。场所及场所精神是建筑现象学中的核心概念和中心议题。场所就是由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结合的有意义的整体。 这个整体反映了在一 特定地段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其自身的环境特征。 因此,场所不仅具有建筑实体 的形式,而且还具有精神上的意义。 通过建立人们与世界的联系, 场所帮助人们 获得了存在于世的根基。所以,场所的本质意义在于,它是一件卓越的艺术品, 以本真的方式具化了人们的生活状况,揭示出人们存在的真理。场所的精神与场所结构是密切相关的。 然而作为一种总体气氛, 场所的精神 比空间和特征有着更为广泛和深刻的内容和意义。通过揭示人与环境的总体关 系,场所有力的体现出人们居住于世界的存在尺度和意义。 “场所精神”是古罗 马概念,原意为地方守护神。古罗马人认为每一个 “存在”都具有其精神,这 种精神赋予人与场所以生命。 场所精神涉及人的身体和心智两个方面, 与人在世 间存在的两个基本方面定位和认同相对应。 定位主要是空间性的, 即使 人知道他身处何处,从而确立自己与环境的关系,获得安全感;认同则于文化有关,它通过认识和把握自己在其中生存的文化将自身的存在通具体的环境联系在 一起,获得归属感。因此,任何场所都具有明确的外部特征与文化特征,这种特 征构成了一套特殊的存在含义,也就是“场所精神” 。作为具体的建筑观念“和 谐”即指认同,“清晰性”则反映了定位的概念。3、景观设计与文脉文脉(con text)源于语言学,本意是“上下文”。引申到景观设计中,就是 人与所处环境的关系, 是局部与整体的对话, 包含着内在和外在的联系。 文脉主 义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有显性和隐性的不同手法。 前者侧重对周围环境现有形式 与风格的协调处理, 后者强调发掘设计场地的特质, 充分揭示场地历史人文或自 然物理特点,表现出更深层次上的场所精神。4、景观设计与隐喻与本世纪前半叶的现代主义时期关心满足功能与形式语言相比, 重视隐喻与 设计意义在当今景观设计中日趋普遍, 成为西方当代景观设计多元化倾向的特征 之一。很多设计师为了体现自然理想或基地场所的历史与环境, 在设计中通过文 化、形态或空间的隐喻创造有意义的内容和形式。5、景观设计与神秘主义在舒尔茨的眼里, 场所所具有的超越意义包含在场所所聚集的 “秩序”、“事 物”、“特征”和“光线”之中,它们分别对应于天堂、人世、人类和神灵(刘先 觉)。这种思想包含着浓厚的神秘色彩。 “神秘主义” 哲学是指那些建立在某种体 验之上的思想和学说。 “神秘主义”根据体验者有过的经历而得到不同的指称和 解释,这种不寻常的体验往往给体验者以极大的激发、启示、信心和灵感,由此 创造出精神上的新东西。 神秘主义的景观设计都不同程度的借助于古老哲学的解 释,如玄学、禅宗等,或是对材料进行特别的组织、加工,从而获得某种超自然 的效果。6、景观设计与叙事叙事作为一种文学手段, 被广泛用于戏剧、 电视、电影等再现艺术的创作和 分析中。语言学转向的现代哲学将叙事引入广义的方法论范畴,构成历史叙事、 科学叙事、 自然叙事等叙事类型。 西方景观设计师常将叙事体现在隐喻、 象征等 手法中, 另外对故事构成景观的叙事也有一些探索。 就广义叙事而言, 一个有意 味的场所通常具有叙事性。二、景观与符号学1、关于符号学符号学肇始于20世纪初索绪尔创立的日内瓦语言学派,恩斯特卡西尔在 他的基础上发展了符号学。 卡西尔认为人是符号的动物。 人有超越自然世界的一 面,那就是文化的世界。人类的全部文化都是人自身以他自己“符号化”的活动 所创作出来的“产品”,而它们内在的相互联系而构成了一个人类文化的有机的 整体(卡西尔, 1985)。文化是通过人造符号与符号系统得以在时间与空间传递 的,同时,人也不断地以“符号活动”的方式创造与发展着文化。因此,一切文 化形式,当然也包括景观,既是符号活动的现实化,又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景 观符号学的分析正是基于这一哲学基础,从符号学理论延展开来的还有结构主 义、解构主义理论。2、景观符号的类型及组成要素(1)在图形范畴,景观符号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图像符号(Icon)、指示符号(Index) 和象征符号(Symbol)(张晓菲,2002)。图像符号被视为直接意指的符号,只 是复现了形象的部分视觉信息,图形则利用不同形象之间的关系建构信息与含 义,观者在信息解读中再建符号的意义; 指示符号所指的对象与符号之间具有时 空上的关联,人们通过指示符号辨识符号的指涉, 它简略的图示具有直观的特性, 它是群体视界约定的结果,如门指示“通过” 、墙指示“围合”等;象征符号被 视作含蓄的表意符号, 是被赋予内涵的。 它所指涉的对象与符号之间有性质上的 相似性,但无形上的相似性,是群体思维同化的结果。( 2)景观符号组成要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它的形式(能指) ,另一个是它的意 义(所指)。“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没有因果可循。符号正是通过它的形 式或形式的组合表征着某种意义。 当代心理学的发展, 也愈来愈具体的证实了人 对景观信息的把握, 必定要以以往的经验为背景, 这以往的经验便是符号系统及 其意义。视觉艺术作为景观的一个重要组成, 任何视觉符号都有一定的文化内涵, 体现在一定的情感结构中。 图形解读是发现图形意义的过程, 并且发生在受众和 图形的互动之际。 当受众以其文化经验去理解图形中的符码和符号时, 它也包含 了一些对此图形的个性的理解, 不同文化背景和经验背景对于同一图形可能会产 生不同的意义解读。 任何语意都只在一定范围内被理解, 只有符合特定背景的符 号才能被接受。 视觉符号的象征性不仅在形式上使人产生视觉联想, 更为重要的 是它能唤起人们的思索、联想,进而产生移情,达到情感的共鸣,景观也因而更 具有意义。3、符号学理论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符号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表现方式可分为三个方面:符号形式,符号结构, 符号意义。1)符号形式的应用苏珊朗格认为:“一个符号总是以简化的形式来表现它的意义,这正是我 们可以把握它的原因。不论一件艺术品(甚至全部艺术活动)是何等复杂、深奥 和丰富,它都远比真实的生活简单。 ”符号形式是通过移植、拼贴、嫁接某些符 号形式,以图获得某种符号意义, 这也是现代主义之后惯用的手法。 在图形范畴 中,形象符号和指示符号常成为符号形式的应用主体。后现代主义对符号形式的使用经常是折衷的, 或戏谑的, 表现为拼贴符号的 能指非所指,从而创造出一些文化空虚和历史调侃的景观意向。与这种调侃式的符号形式拼贴不同的另一种态度是, 对形象符号采取了历史 的、时间向度的文化意义的纳入, 从形象符号所产生的文化感觉印象、 心理情绪 上、造型视觉上入手,避免从抽象无意义的形象符号去推导组成新的形象符号, 从而构成新颖、有意味的景观空间。2)符号结构的应用 符号结构强调的是主体的感知与思维结构, 是文化积淀下来的意义的组织方 式,是生活的内部规律,同时也是作为文化的产物的人的“心理感知结构” 。通 过此结构, 符号的组合才具有整体性、 可转换性并可自我调节。 符号的结构性是 结构主义的研究主体,在后面有详细分析。3)符号意义的应用 形式和结构都可以认为是手段, 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形式或结构背后所蕴 涵的意义。 而摆脱既往的符号形式或结构, 以全新的形式结构再诠释、 发展那需 要承接的意义, 则是设计文脉的另一种手法。 文脉中的意义, 更多的是以情感的 方式得以体现的。任何文字或形象符号, 如果没有被感知, 就只不过是一种无意义的符号。 而 对形象的感受和理解, 又需要依赖现实生活和历史文化基础。 文化背景与生活经 验是感受任何一种文化艺术及审美客体的根本条件。 穆尔对不同文化形象符号的 引用,是在对各种文化形象符号传达的真正意义有所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 进而 从中选择、提取,满足新的心理情感、视觉造型和文化哲理的需求。三、结构主义理论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1、 关于结构主义 哲学上的结构主义是一种以形式主义符号学为方法, 以探寻对象内在结构为 目的的科学主义思潮。结构主义具有如下特征: 强调对对象的整体性研究, 把研究重点放在符号系统的各要素的关系上, 而不 是要素的本质上。 认为深层结构重于表层结构,无意识地支配着人类一切活动的内在组织和关 系。并认为,结构具有三个特征,即整体性、转换性和自调性。 强调共时性, 忽视历时性。认为结构是自足的、 封闭的,要把握结构及其意义, 只需研究共时性中系统内的要素关系,而不必诉诸“与结构无关”的历史因素。 符号学验究手法。常采用将对象加以符号化,并通过分解、定位和重组,构成 一种能够显示对象功能和结构的符号系统, 从而实现形式化、 模型化、公式化的 研究。结构主义设计理论, 是当代影响颇为广泛的设计思潮, 后现代、 晚期现代和 解构主义均不同程度地受到它的影响。 在结构主义设计理论影响下, 景观设计师 注目于人类生存环境的各种复杂关系。 他们认为, 在任何具体环境中, 离开事物 的相互关系,抽象地界定单一因素的作用是毫无意义的。 结构远比功能更为重要, 把一个地方转变为具有特定性格与意义的存在空间, 使之变成体验人类的希望与 生存意义的环境, 比仅仅满足人类的物质功能要求更为重要。 因此,他们企图透 过事物的表层结构, 去发现隐含于事物内部的深层结构, 强调要素对系统的依存 性,强调整体大于要素集合之和。 从结构到形式的完全复古主义是伪文脉; 仅仅 靠形式的文脉如后现代主义, 其表现是浅层次的, 表面化的。 而依靠符号结构则 是生命力强大的,深层的。2、结构主义理论的应用在景观设计中,运用结构理论的代表人物是丹凯利。四、解构主义理论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1、关于解构主义解构主义一词是在 70 年代初出现的,最初主要是就当时法国与美国前沿的 文学理论而言。 解构主义是从结构主义演化而来的, 因此, 它的形式实质是对结 构主义的破坏和分解。 解构的目的就是要打破逻各斯中心主义, 消解在场为全部 意义的存在。 这种对结构的分解, 否定了传统意义上绝对真理的真实性存在, 从 根本上颠覆西方传统形而上学思维方法的二元对立的基础。 解构主义的出现是它 在美学上开始对后现代主义的再认识与反叛, 尤其在美学上导致了对后现代主义 的反叛与超越。 其设计美学上的意义主要表现在, 对传统设计样式的整体和谐的 结构系统的解构。2、景观设计解构主义思维解构主义哲学渗透到建筑界、 景观界逐渐演变成为一种设计思维。 解构主义 对设计对象本质和与设计对象相关的一切价值的拆析和消解本身并不是目的, 他 们的目的是要对设计对象的本质进行重新定义, 对整个设计美学的审美体系进行 重新整备。 德里达区分了消解战略的两个阶段。 首先颠倒, 必须在特定的时刻颠 倒能指/所指的等级关系;其次是改变, “符号的游戏”使符号离开其系统中既定 的位置,符号的原意指物不能出场,那么一个新的意指便出场了。正是“游戏” 消解了符号能指与所指的对应关系, 颠倒了二者的主从关系, 赋予能指的自主地 位。景观设计中,解构的方法不是“颠倒”而是“游戏” ,即“能指的游戏”或 “形式的游戏”。一是对完整、和谐的形式系统的解构,景观设计成了一种即兴 创作,一种随意的拼凑, 一种支离破碎的古怪堆积, 当然景观符号与语言符号不 同,后者是任意的,而景观符号的“能指”是有实用功能, “形式游戏”在很大 程度上要服从“能指”的构成规律;二是对中心论解构,在传统的景观设计中, 都会在设计中安排一个中心, 一个聚焦空间, 解构主义认为这种空间等级的划分 是不合理的, 因此他们要打破这座固定空间的思维惯性, 代之以更具有前瞻性和 更富有弹性的空间组织形式; 三是对功能意义与价值的解构。 否定理性的、 武断 的价值观, 提倡模糊的功能意义和多元价值观; 四是对确定性的解构。 屈米从反 类型学角度, 在建筑领域提出了一种混沌理论, 即建筑的非功能特性理论, 由此 对建筑的确定性和传统性本质提出挑战。 同在某一空间中发生的事件的关系与它 同空间本身的关系是等量的。 在景观设计中, 空间在功能意义上具有交换性和不 确定性,我们不得不接受形式和功能这种异乎寻常的交换性。3、解构主义理论的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