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制度史复习资料

上传人:dao****ing 文档编号:60588662 上传时间:2022-03-08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8.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政治制度史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中国政治制度史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中国政治制度史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绪论1、 制度:制度是由一系列规则构成的体系,是人类社会各种关系的反映和体现。制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制度指的是一个社会为确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约束规则,一般包括非正式约束和正式约束两个部分。非正式约束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交往中无意识地形成的,主要包括价值观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风俗习惯、意识形态等因素,正式约束也称正式规则,是指人们有意识创造的一系列带有强制性的规则,包括社会规则、政治规则、经济规则等。狭义的制度指的就是正式约束及其结构化的形式,特别是社会组织机构及其所遵循的规则。2、 政治制度:政治制度指的是在特定社会中,统治阶级通过组织政权以实现其政治统治的原则和方式的总和。从更为宽泛的角度看,政治制度是指社会政治领域中要求政治实体遵行的各类准则或规范。政治制度是随着人类社会政治现象的出现而产生的,是人类出于维护共同体的安全和利益、维持一定的公共秩序和分配方式的目的,对各种政治关系所做的一系列规定。第一章:服内服外:解释一:内服:商王直接统治的王幾地区。外服:邦伯所管辖的地区,分侯、甸、男、卫等,许多是臣属于商朝的方国部落首领。解释二:商代内服与外服将国家分成中央和地方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商王控制的力度是很不相同的。中央是属于商王直接行使管辖权的区域;地方,是商王授权的诸侯自治区域,商王对此拥有主权 和部分管辖权,但一般不直接掌握行政和司法等权力。分封:周武王灭商和周公东征后,面对殷朝留下的土地、财产、人口、官吏、军队及其故属国,周采取了封建诸侯的政策,以达到屏藩周室的政治目的。周初的分封对象有同姓宗室子弟,又有异姓功臣宿将,还褒封神农、尧、舜、禹及商汤的后代。每一个封君受封的不仅有土地,而且还有人口,即所谓授民授疆土。封君要对周王室尽纳贡、守边等义务。宗法封建制:分封制:周武王灭商和周公东征后,面对殷朝留下的土地、财产、人口、官吏、军队及其故属国,周采取了封建诸侯的政策,以达到屏藩周室的政治目的。周初的分封对象有同姓宗室子弟,又有异姓功臣宿将,还褒封神农、尧、舜、禹及商汤的后代。每一个封君受封的不仅有土地,而且还有人口,即所谓授民授疆土。封君要对周王室尽纳贡、守边等义务。宗法制:以在同一宗族内,大宗、小宗的的划分为基本特征,而大宗、小宗的划分是以嫡庶之分为基础的。宗法制以血亲纽带为基础构筑 了政治等级关系。西周的礼乐制度与宗法制、分封制是相辅相成的。大宗小宗:西周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保持严格的等级关系,它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大宗小宗是为了处理嫡长子和他的庶弟之间的关系而立长子为嫡子,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因此,周天子既是天下的共主,又是天下的大宗,享有主祭的权利。被分封的庶子,对嫡子的大宗来说,是为小宗,但在其封国内又为大宗,其权位也由嫡长子继承。其他的庶子被分封为卿、大夫、士,士的长子为士,庶子为平民。六艺(与六经区别开来):西周官学的教育内容,即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中又有“大艺”和“小艺”之分,书数作为小艺,主要是小学的课程,礼、乐、射、御作为大艺是大学的课程。汉代以后将诗、书、礼、乐、易、春秋也称为六艺1、 关于国家起源的假说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关于国家起源,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契约说、冲突说、贸易说、水利灌溉说、战争说、圣人造福说。 契约说:以霍布斯最早阐释,洛克和休谟完善了这种学说,认为人们在自然状态下为了避免混乱和生活不便,将一部分权利度让给国家,其核心是人们在自然状态下,是可以沟通合作的,由沟通和合作达成契约,产生了国家。 冲突说:卢梭最早阐释,认为在国家产生前由于产生穷人和富人的分化,为了结束这种不公平引发的“战争状态”创建了国家和政府,使之为富人服务,马恩将这种冲突强化到了阶级斗争的阶段,认为国家是阶级压迫的工具。 贸易说:人们为了获取生活资料而必须依靠组织大规模贸易活动,需要复杂的组织,同时贸易产生的分工也促进了贸易说,很多人类学家持这种观点,比如威廉拉斯杰、亨利赖特。 水利灌溉说:魏特夫在他的东方专制主义提出了东方专制主义国家起源于对大规模灌溉工程的组织和管理的假说。他认为居于大河流域的农业民族灌溉是其生命线,需要复杂的组织和强力控制,所以东方是专制主义的。 战争说:认为战争产生了国家,为了自我防御和争夺资源,战争的武装力量需要有完善的组织形式。 圣人造福说:具有中国的特色,中国的国家观念具有王的观念,认为王是圣人,圣人给人民带来了福祉,从而就有了国家组织。2、 中国国家起源有什么特色?中国国家起源有其传说。三皇五帝三皇第一种说法:天皇、地皇、人皇第二种说法:燧人氏、有巢氏、神农氏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国”字的含义和起源P14中国国家起源的脉络1、氏族成员内部贫富分化2、宗族制取代氏族制,军事贵族和宗教贵族形成3、频繁的战争 中国的国家概念与现代国家概念有所不同,国家具有王权性质,王就是圣人,圣人给人民带来了福祉。同时国家起源又是复杂的,有着战争、灌溉、经济发展和阶级分化等多方面的因素。 中国的国家起源也经历了城邦时期,由聚落发展来到了聚落的中心,构成了以血缘氏族为纽带的聚落群。中国的国家起源实际上沿着三条并行的脉络,一是随着部落的发展,氏族成员内部的分化,二是随着社会制度的进化,氏族瓦解,宗族取代,军事贵族与宗教贵族形成,权利世袭化,三是扩张和自卫战争的需要,拉动了组织机制的形成。三条线路推动了城邦联盟的出现,同时为了政权稳定的需要和国家组织能力的提高,出现了血缘继承的王位,成为一家一姓的王朝。 中国的国家观也伴随着天下观念,就城邦国家而言,它是有疆界的同时又是无限延伸,城邦国家联盟更是如此,它伴随着一种无限延伸的天下观,在这里王朝和天下是一回事。3、 请思考魏特夫“东方专制主义”起源论述的合理性。4、 宗法制与分封的关系是什么?宗法制和分封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西周的宗法制是和分封制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两者互为表里,分封制是“表”,宗法制是“里”。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 宗法制是西周统治者利用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护政治关系的的社会政治制度,是分封制的基础,因而,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也是巩固分封制的重要手段,更保证了分封制的顺利推行和稳定实施。 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和纽带,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也是巩固分封制的重要手段。分封制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之上,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外在体现,分封制巩固了西周政权,加强了王室和诸侯国之间的政治联系。因此,宗法制是与分封制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以血缘、姻亲为纽带的政治制度,宗法和政权合二为一,两者互为表里,分封制是“表”,宗法制是“里”。宗法制与分封制相结合,亲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相结合,有效地起到了维系社会、政治秩序的作用,这就是周朝有别于后世的一个重要特征。第二章:p82三公九卿:秦汉时期国家组织的主要官员。三公是秦汉最高的行政长官,秦及西汉前期是丞相(百官之长)、太尉(掌军政)和御史大夫(掌监查),西汉晚期为丞相、大司马(掌军事)、大司空(掌监查),东汉为司马、司徒、司空(但此时三公名义上分部九卿,但均丧失原有职权)。秦汉九卿承担国家主要行政职能,职名前后变化较大,但组织职能相对稳定。到隋唐三公九卿职能被三省六部取代。郡县制: 中国古代继宗法分封制度之后出现的以郡统县的两级地方行政制度。盛行于秦汉。郡县制是古代中央集权制在地方政权上的体现,它形成于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出现,秦朝在全国推行,从而在全国范围内取代了分封制,大大削弱了地方政权的独立性,加强了中央集权,这是我国地方行政制度上一个划时代的改革,郡县制在我国被长期沿用下来,影响十分深远。以吏为师: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年),采纳丞相李斯的建议:除秦国以外的列国史书,都应焚毁;除博士官外,私藏百家之书、私议百家学说者,都应该受到惩罚。只有医药、卜筮、种树等实用性的,与政治无关的书可以保存。想学习法律的人,只能以吏为师,在实践中掌握。实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教育制度以吏为师即整个社会除文吏外,没有具备文字能力的人,人们要学习文字,只能向政府官员学习。政府官吏承担教育行政官员和教师职责。(学习的内容是朝廷的法令,参见此条以法为教)。察举: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它的确立是从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开始的。察举制不同于以前先秦时期的世袭制和从隋唐时建立的科举制,它的主要特征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征辟:辟是中国汉代擢用人才的一种制度,主要包括皇帝征聘和公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皇帝征召称“征”,官府征召称“辟”。 所谓“征辟”,就是征召名望显赫的人士出来做官,皇帝征召称“征”,官府征召称“辟”。征辟是中国汉代擢用人才的一种制度,主要包括皇帝征聘和公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又称“辟除”。汉代高级官员选用属员的制度。中央行政长官如三公、地方官如州牧、郡守等官员,可自行征聘僚属,任以官职。东汉时直接征聘名望之士担任中央高级官员。上计:战国、秦汉时地方官府定期向中央呈报施政情况,作为官吏考课依据的制度。战国时,各地主管官吏将所辖地区赋税、户口、垦田等情况写在木券,呈送中央考核,中央据此进行奖罚,亦为考课官吏的重要制度。汉朝上计制分两级,县(道)令、长将该县户口、垦田、赋税征收、钱谷出入等编为计簿,呈报郡国;再由郡守、国相汇总将副本呈报中央丞相,或由皇帝亲自受计,皇帝据此考察地方官政绩。上计地点一般在京师,如皇帝出巡,则临时指定地点。上计时间通常在岁终之月,武帝太初元年(前104)改历以前,每年九月上计,此后每年十二月上计。东汉时,中央受计名义上由司徒总核,实际上由尚书台主持。每年年终由郡国向京师的上计称为常课,三年一考察治状称为大课。郡国上计使者,两汉也有不同。西汉县(道)上计于郡国,令、长、丞、尉自行;郡国上计于中央,由郡丞、国长史代行。东汉则改派地位较高的掾史,称为“上计吏”。令、长等不自行。 81页1、 为什么说庞大的官僚体系是“大一统”帝国的必然产物?与大一统帝国密不可分的是君主专制政体,在“家天下”的皇帝制下,皇权至上,一切事情无大小皆决于上。中国历史上大一统帝国疆域辽阔,政务繁杂,而皇帝及其亲族的能力和时间是有限的,无力处理全国政务。而官僚结构效率高、向君主一个人效忠的特点,满足了专制君主的需要。因此,大一统帝国的君主必然依赖庞大的官僚队伍实现和维护自身统治。而庞大的官僚系统也就必然随着大一统帝国的建立而产生。 经济根源: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提高导致旧的生产关系解体,秦国商鞅变法确立了封建经济的统治地位,这种经济的特点便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封建的个体的小农经济。这种经济模式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政权,以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新兴的地主阶级也需要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来巩固其统治地位,维护其政治、经济利益,保护其土地所有制度。这种封建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中央集权制的建立。 社会根源:巩固、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秦吸取周无子在诸侯割据局面下无能力的教训,在统一全国后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消除地方割据势力,维护国家统一。思想根源:法家思想奠定理论基础。秦自商鞅变法后,一直以法家思想为统治思想。韩非子总结诸子百家学说,创造了一套完整的中央集权的政治理论,为秦始皇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理论基础。 地理原因:由于中国属于大河文明,以农业生产为主,土地束缚了过多的劳动力,无法更多的发展商业与手工业。而且领土面积较大,需要统一的管理。2、 秦二世而亡的制度因素有哪些?一、皇在政治上严刑峻法制,进行残酷的封建统治,实行轻罪重罚,人民苦难言,二、秦始皇暴敛赋税、滥兴徭役的过度剥削是秦亡的主要原因。秦始皇不顾经济实力,片面地企图在政治上巩固他的王朝,又加上他个人的穷奢极欲、迷信方士,采取竭泽而渔的手段,大兴土木,在短时期内消耗了过多的人力、财力,以致加深了土地兼并,激化了阶级矛盾,破坏了社会经济,埋下了秦朝覆亡的祸根。三、土地兼并的膨胀、阶级斗争的激化与农民起义四、秦始皇过于自信,生前没有处理好继承人问题,导致赵高等人专权,让残暴无能的秦二世继位。继续实行暴政,加速秦朝的3、 “以吏为师”的治理意义是什么?以官吏为学习对象以国家法令的学习制度就是以吏为师,恶化了人性君臣之间必要的道德纽带断裂只服从对象具有强力和手腕具有绝对权力技术,不服要付出太大成本。4、 汉朝的选官制度有何特点?汉代察举和征辟制度的特点是什么?答:汉代察举和征辟有两个共同特点。首先,将国家职官的推荐权及部分录用权交给了各部门主管,特别是交给了地方州郡主管,说明两汉时各部门及地方还保留相当大的权力,中央集权的政府体制在其草创时期,尚未能建立起与这一体制相适应的职官录用机制。其次,不论是征辟还是察举,考察标准都是面察和行为道德的考察,文字考试居于次要的位置,这反映两汉的官员选任尚带有相当的随意性。推荐基础上加强考试,荐举为主,考试为辅。5、 汉朝监察制度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地位和作用?汉朝监察系统有三:一是维护王朝秩序的稳定运转,这首先表现在对这个系统对礼制的看护上,其次表现在对贪赃枉法官吏的揭发弹劾上,最后则表现在参与司法和维护社会治安方面。二是保障官吏体系对王朝的效忠。三是根本性的就是作为王朝权力结构的制衡因素。 两汉时期是封建监察制度确立时期,其组织、体系较周、秦有很大的进步,建立起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一套监察机构,有一支人数众多的监察官吏队伍,这对于加强廉政建设无疑产生了积极作用。两汉的监察制度在设立伊始对两汉的政坛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它规范了官员的行为,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腐败问题缓和了阶级矛盾并加强了中央集权对维护两汉的封建统治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监察制度与行政司法制度、军事制度一样,是支撑皇权的三大支柱之一,恰好构成了皇权之下的结构制衡。监察机关虽然只是一个小系统,人员少而且官阶低,但监察系统足以跟行政体系抗衡,是因为它实际上是皇权的耳目,因而被赋予了特别的权力,拥有特殊的行动原则。官卑而权重是监察官的一个最重要特征,御史们官阶低但有无所不在的监察职能,因而有了某种针对各级官员的“管官”功能,所以说话分量不可能不重。御史可以采取他们认为合适的行动来从事监察,可以闻风弹奏,不必核实准确。除了监察权之外,御史台还经常被皇帝赋予某些特别的权力,可参与司法案件的审理。6、 秦汉时期的地方行政体系设置。秦朝郡县制(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县以下设乡、里等基层行政组织,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任免);两汉:刺史制度的演变(监察地方行政:汉武帝时实行刺史制度,刺史级别不高,但可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东汉末年,刺史改为州牧,执掌州的军政大权;东汉末年地方行政区划变为州、郡、县三级制);郡国并行与王国问题的解决(汉初郡国并行;其中,王国与割据无异,侯国受所在郡监督;60页第三章:p102门阀:门阀,是门第和阀阅的合称,指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又称门第、衣冠、世族、士族、势族、世家、巨室等。门阀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从两汉到隋唐最为显著的选拔官员的系统,其实际影响造成国家重要的官职往往被少数姓氏家族所垄断,个人的出身背景对于其仕途的影响要远远大于其本身的才能特长。直到唐代,门阀制度才逐渐被以个人文化水平考试为依据的科举制度所取代。九品中正:九品中正制是察举制的发展。220年,三国魏文帝曹丕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意见开始实行,亦称为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取士制度。具体做法是:任用 “贤有识鉴”的官员,担任本籍州郡的大小“中正”,由他们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来评定人才等级,然后由小中正上报大中正审核,大中正上报司徒核实,再交吏部选用。户调式:晋太康元年(280),晋颁布国家的基本经济、财政制度户调式。司马炎颁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平均土地,限制土地兼并,以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和徭役征发。户调式包括占田制、课田制、户调式、限田制以及荫亲荫客制等。所谓“占田”,就是国家准许农民占有法令上所规定的田亩,正丁男子占田70亩,女子30亩。所谓“课田”,讲的是督课耕田之意,国家按课田数征收田租,丁男课田50亩,丁女20亩,次丁男25亩,次丁女及老小不课,每亩课田租米8升。 侨州郡:八王之乱和永嘉之乱后,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为应付大量南下移民,东晋南朝政权利用侨寄的方法,设立了众多的侨州、侨郡和侨县,以安置北方南迁来的移民。政府在流民聚居之地,按流民原籍之州、郡、县的名称设立临时性地方行政机构,进行登记和管理,并以流民中的大族担任刺史、太守和县令。侨州郡县原意本是寄寓,并无实土,侨州郡县的户籍亦只属于临时性质,著籍者可享受免除徭役的优待。侨州郡多在丹阳、晋陵、广陵等郡境内,侨州多以司、豫、兖、徐、青、并六州为名,侨郡、侨县更是不可胜数,由于侨州郡、县数目繁多,故此在行政管理上造成诸多不便,统属亦十分混乱。由于十六国时期北方曾发生过多次战乱,令致大量移民南迁,于是侨州郡越来越多,领土却越来越小,有时甚至会出现两郡同置一县和两州同治一郡的双头郡县,行政区划十分混乱。为解决问题,东晋南朝曾多次实行土断,以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由是裁撤或合并一些流寓性的地方机构,许多侨州郡县被省并。但在省并的过程中,朝廷又往往把一些江南的县邑,转移给侨州郡管辖,使得侨州郡有了实际辖地,这样不仅没有彻底消除侨州郡,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搞乱了长江中下游固有的地方行政系统。 宗主督护制:宗主督护制是北魏的地方基层政权的组织形式,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十六国以来,北方长期战乱,旧的乡里制度遭到打击,为了抵御侵扰,汉族豪强大族按照血缘和地域关系把民户聚集一起,建立坞壁。北魏承认了坞壁主拥有宗族佃客部曲荫户的合法性,给予他们以宗族长身份督护所统民户的权力,负责维持地方治安和赋役征发。士家制:士家制是指曹魏时期为了保持固定的兵源和榨取更多的劳动力,保证强大的军事实力,实施的一种军事政策,主要内容是将世代当兵之家集中居住,另立户籍,不与民户混杂,而且士家的子孙必须世世代代当兵,娶妻也必须是士家的女子。役使繁杂,劳役沉重。控制严密。集中居住,集中管理。身份卑贱。士家制保证了曹魏时的兵源,是曹操称霸北方的重要条件。1、 为什么说三国是豪强政治?东汉时期,几个杰出的军阀脱颖而出,但仍然没能走出地方坐大、门阀专权的阴影,反而强化了门阀与豪强政治。东晋后中国政治进入了皇帝与门阀、豪强共治天下的局面,而门阀政治也经过宋、齐、梁、陈四朝的放肆发展,最终走进了自己的坟墓。东汉时期,出现世袭为官的家族,地方上表现为长期把持某一郡的政务,家族势力庞大,拥有大量的依附农民,被称为豪强。从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到整个三国时期,是贵族与豪强政治的充分发育阶段。作为传统意识形态的经学的衰落、地方豪强与官僚的高度结合、农民变成豪强的依附者、三国政府对豪强贵族的依赖、豪强的军事化与兵役制度的变化,加强了贵族政治。86页2、 为什么九品中正制会促进门阀政治的发展?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是这样选拔人才的。由司徒选择在中央任职的高品门阀,担任本州郡的中正官,负责调查士人的家世、德才,定出“品”和“状”,呈报中央,作为吏部选用官吏的依据。定状虽然原则上依据德才,但在实施过程中,只有那些得势的上品门阀才能得到好的状。品、状两项前者起决定作用。九品中正制把官吏的选拔固定在门阀圈子内,这样就为门阀上层世代做官提供了保障。中正官是朝廷中任高官的门阀,把他们派到州郡去品评人才,那他们当然倾向于选择门阀地主,给他们高品,这样有利于门阀上层世代做官掌权,从而使门阀地主势力进一步扩大。九品中正制实行以后,家世资历成了门阀地主定品做官的依据,且中正官又属门阀地主阶层,这样一来,九品中正制把官吏的人选固定在门阀圈子之内,有利于门阀地主世代为官,使得庶族遭排挤,最终在九品中正制的促进下门阀政治形成了。3、 为什么说三省制对于官僚制的进化有积极意义?三省六部职权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它们之间相互牵制,互相监督,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三省长官同为宰相,各有分工,这就使秦汉以来的宰相权力一分为三;且三省长官品级较低,这便于皇帝控制,防止大权旁落,从而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是中国古代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标志着隋唐时期中央集权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封建政治制度的成熟。三省六部制度的确立和完备,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它标志着封建政治制度的成熟。此后,历朝基本上沿袭这种制度。4、 门阀政治为什么会在没有强大反对力量的情况下衰落? (1)自身腐朽:腐朽奢华的生活、与身俱来的特权导致士族缺乏执掌政权的能力,甚至缺乏生存能力; (2)东晋、南朝统治集团内部斗争激烈,庶族乘机逐渐典掌机要; (3)侯景之乱的冲击。晋朝南渡士族“寝略殆尽”; (4)隋唐科举制的实行动摇了士族的政治基础; (5)唐末农民起义的打击。(彻底扫荡结束士族制度); (6) 随南方社会生产力发展,庶族势力得到发展,望寒力量发生变化。必然一起上层建筑的调整。第四章:p138三省六部:隋唐时期国家组织的核心制度。隋朝改革国家组织,开始建立三省六部制为核心的国家制度,到唐代完善这种制度。隋代三省为内史(掌拟诏制令权)、门下(掌封驳权)、尚书省(掌行政权),唐代为中书(内史省改名)、门下、尚书省。三省长官在隋唐均为丞相。六部是尚书省下辖的六个具体职能机构,分别为吏、户、礼、兵、刑、工部,长官为尚书。六部成为当时及后世中国主流的国家行政职能机构。开皇律:开皇律是隋朝于北魏、北周旧律的基础上改定新律。它更定刑名为笞、杖、徒、流、死五刑,废除了前代的鞭刑及枭首、车裂等酷刑;又规定“八议之制”,以维护贵族官僚地主的特权;将北齐律的“重罪十条”发展为“十恶”大罪,加强对危害封建统治秩序的行为的镇压。开皇律上承汉律的源流,下开唐律的先河,在中国历史上占着重要的地位。 科举制: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科举制度在中国实行了整整一千三百年,对隋唐以后中国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教育、人文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政事堂: 唐宰相议事的地方。政事堂会议是常设的,协助皇帝统治全国的最高决策机构。唐初设政事堂于门下省。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原仅三省长官(中书令、侍中、尚书左右仆射),是当然宰相。其后,皇帝又以他官参加政事堂会议,称为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三品等(以后逐渐统一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之名),亦为宰相。唐中宗即位后,移政事堂于中书省。唐玄宗开元十一年(723),改政事堂名为中书门下。但其后仍有称为中书政事堂或中书都堂。后晋时,又曾改名为政事厅。 政事堂后分列五房:吏房、枢机房、兵房、户房、刑礼房,分理众事,供职者称为堂后官都是吏员,地位极为重要。四善二十七最:唐代考课官吏在品德和才能方面的标准。“四善”,指品德方面的四项标准。据唐六典卷二吏部: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这四项条件,是对所有参加考课官员之共同要求。“二十七最”是根据各官署职掌之不同在才能方面提出的具体标准。1、 隋朝创制的基本框架(政治制度)是怎样的?105页2、 唐朝宰相体制的特点是什么? 第一,群相制。宰相是集体的而非个人。第二,有共同的办公地点和集体议事会议称为政事堂。第三,既有分工,又集体议政。决策、审议、执行三大系统有机结合,办事效率高,政策性失误相对较少,有利于唐代政局之相对稳定。第四,科举进士逐渐成为宰相来源的主体。唐代大兴科举,科举宰相日益增多并逐步成为中枢系统的主体。第五,使相制。唐代后期,有一种特殊的宰相称为使相,多指节度使兼宰相。这种使相实为优崇性职务,并不过问宰相政事,因此并非实际上的宰相,至于以宰相衔兼地方节度使、盐铁使等的也可称为使相。但这种宰相兼任外官的使相,回朝后一般还继续行使宰相权力,这与以外官兼宰相的使相有所不同。3、 为什么说唐朝中央政府的运作方式是君逸臣劳模式?由于在唐代,宰相会议是全国政务的核心,所以会议一日停顿,则国家政务一日不行,所以,宰相会议必须每天都开,而皇帝都不必每日上朝。所以唐代政治和西汉一样,实际上可以说是一种君逸臣劳的模式。4、 唐朝科举制有哪些内容?唐代的科举分常举、制举两种。所谓常举是指每年分科举行的科举;制举是指由皇帝临时下诏举行的科举。由于常举和制举选拔人才的目的不同,因此在考试内容、考生来源、考试方法上有很大区别,而常举以其长期性、固定性的优点成为了科举中最重要的部分。本文在这里讨论的仅是最重要的常举。常举的主要科目是: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开元礼、道举、童子等。 秀才一科要求对有关国家的大政方略问题,作策论五篇。旨在选拔一些具有宏观全局意识的高级人才,因此对考生要求非常高,如果被推荐而来而未能得,所荐州长官甚至还要受处分,以至于后来参加考试人数非常少,唐高宗时曾被停止过,此后也处于名存实亡的状态。5、 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有哪些?1科举考试向社会全面开放,作为制度本身具有一定的公正性。文人士子不论出身、地位及家产,都可自由报名考试,无须官员举荐,录取与否的唯一依据是考试成绩。不重门第,只重才学,从而打破了魏晋以来门阀世族垄断选举的特权。2、科举制度推动了知识阶层自下而上的社会流动,这种流动在人事上保证了文官体系有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3科举考试向社会各阶层开放,大大调动了各阶层读书做官的积极性,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有利于民智的开发。4促进了学校数量的发展。学校教育是应考的主要渠道之一,科举与学校教育的密切联系,刺激了官学与私学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教育的普及化和平民化。5唐诗的繁荣与科举制度有着某种因果联系:诗赋取士制度的推行,扩大了诗歌创作队伍,促进了诗歌技巧的讲求;行卷之风有助于文学作品的传播,也有助于文学新人被社会所接受。不好的:1. 学校体系和选官制度捆绑在一起,学校成了科举的附庸,使隋唐已经开始的学科分化和技术学习专门化、系统化的趋向被遏制,使中国本该发展起来的科学技术受到影响,以至于长期无法进化。2.科举强化了官僚制,人才被行政体系吸走,影响社会的整体发展。3. 催生了官本位文化的生长。好处是:开放考试,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改变了封建社会前期豪门士族把持朝政的局面;广大庶族地主通过科举入仕做官,给封建政权注入了生机与活力;选拔官吏从此有了文化知识水平的客观依据,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队伍;读书一考试做官三者联系,把权、位与学识结合起来,营造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和刻苦勤奋读书的氛围;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如唐以诗赋取士,促进了唐诗繁荣。 弊在于:明清实行八股取士,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应考者,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求实际学问,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八股取士所带来的脱离实际的学风,对学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清末科举制度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导致近代中国自然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科举制度不利于知识创新,更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115页6、 唐朝的官员任用与考核制度的基本内容有哪些?为什么要定期考核官员? 官吏的任用 :科举考试中第者,只是通过考试取得做官的身份,获得进一步考官的机会,是充任官吏的后备军,但还不就是官,取得做官资格后,还必须通过吏部的考试,才能真正成官。 唐代任官考试由吏部负责,并以身、言、书、判四项为考试内容。笔试、口试结束后,根据考试成绩,并综合考察官员的品德、才能、勤劳等诸多方面,予以评定品级,并最后正式委任。 唐代官吏的考核、奖惩制度 在科举选拔官员的基础上,唐代又对官吏的功过、品行和才能等规定了一套考核制度,定期对官吏进行考核评定,并根据考核结果对官吏进行升降赏罚。 (一)考课制度 所谓“考课”,即是指“考核政事的优良得失和考核官员的功过善恶”。其包含两种意义:“一是考,就是考察自中央至地方各级官吏在其任职期间执行国家法令的具体表现;二是课,就是依照国家的行政计划进行督课”。唐朝所有官员不论职位高低,每年都需经过一定的考课,称为小考;每隔三至五年,又举行一次大考。对官吏的考课工作是由尚书省的吏部主管,且具有严格的标准和具体的内容。考课的标准分为“四善”和“二十七最”。根据善、最,评定上、中、下三等及九级,最后依据不同级别予以不同程度的奖惩。 因为通过定期对官吏的考核,对中央至地方各级官吏在其任职期间执行国家法令的具体表现进行考察,并依照国家的行政计划进行督课,以此检验在职官员是否尽职尽责,评定其功过,保证官员依法行政,使国家政绩得以保障。7、 府兵制为什么会最终废弛?府兵制的发展。124页唐代府兵制的特点:(1)造成“内重外轻”形势;(2)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将领不能“专兵”;(3)建立在均田制上的兵农合一制8、 为什么说隋唐司法制度的改革越发趋于人性化?130页 以“宽简”为原则, “刑网宽要,疏而不失”永徽律疏(唐律疏议) 唐朝立法的最高成就,中国封建法律的典型代表;我国迄今完整保存下来的一部最早、最完备、影响最大的成文法典 三司推事 大理寺卿、刑部尚书、御史台御史共同审理重大疑难案件中央司法机关(三法司)相互配合,相互制约基层初审、逐级判决 县一般民事案件、笞杖刑案件的判决权 州(府)徒罪案件判决权 刑部复核徒、流罪案件的判决判决:必须依照法律判决 “诸断罪,皆须具引律、令、格、式正文,违者笞三十” (与“春秋决狱”比较) 对司法官的责任规定:“出入人罪”: 故意出入人罪,依律处刑;过失出入人罪,减等处罚 刑罚的执行:1、死刑复奏制度: (1)三复奏 (2)五复奏(唐太宗 京师地区)2、秋冬行刑: (秋分以后,立春以前执行,恶逆以上重罪及部曲奴婢杀主等罪,不受此限制)3、录囚制度的完善(四百死囚来归狱)第六章:p171三司使:宋代掌国家税赋、岁支的中央机构三司的长官。三司即盐铁、度支、户部三司,它沿自唐代,宋代号称“计省”,直接对皇帝负责总理财政权,与掌行政权的中书门下和掌军权的枢密院形成三权并立。宋太宗早期分置三使,即盐铁使、度支使、户部使,后期设三司使,总领三部。三司使号称“计相”,其地位与参知政事、枢密使相等。其副手有三司副使或三部副使。枢密院:两宋时期国家中枢组织中主掌兵籍、军令、管理军队的重要机构。它在五代时成为常设的国家重要军事乃至政务机构,其长官枢密使由晚唐的官官充任至五代由重要大臣担任。枢密院获得了与中书门下并为“二府”的称号。宋代沿袭五代旧制设枢密院主军事,而中书门下政事堂主政,并称“二府”,另有三司主财政,均直接对皇帝负责。枢密院长官为枢密使或知枢密院事。元丰改制:北宋宋神宗赵顼元丰年间(10781085)对职官制度的一次重要改革 元丰三年(1080),在蔡确、王珪的协助下,对职官制度作了改革。宰辅制恢复唐三省制规模,以尚书左、右仆射为宰相,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借以发挥中书揆议、门下审复、尚书承行的职能,实际上权归中书。同时,参知政事改称中书侍郎、门下侍郎和尚书左、右丞。同年八月使各机构有定编、定员和固定的职责,许多机构便或省或并,规定一律“以阶易官”,自开府仪同三司至将仕郎共为25阶,此后升迁、俸禄等都按新定的元丰寄禄格办理。宋神宗改革职官制度时,没有征询王安石的意见,改制后,行政效率没有提高,比过去还显得拖沓,神宗有些后悔。但由于冗员和冗散机构的裁撤,节省了两万缗的开支,神宗又颇感安心。 三舍法:三舍法是北宋王安石变法科目之一,即用学校教育取代科举考试。“三舍法”,是把太学分为外舍、内舍、上舍三等,外舍2000人,内舍300人,上舍100人。官员子弟可以免考试即时入学,而平民子弟需经考试合格入学。“上等以官,中等免礼部试,下等免解”,后来地方官学也推行此法,反映了班级教学的特色。这一改革措施,事实上将太学变成了科举的一个层次,学校彻底变成了选官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1、 宋代中央政府设置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宋朝的政治机构,适应中央集权的需要,分列为政事、军务和财政三大系统,相互平行,分别由皇帝直接统属。另设御史台等机构。地方权力集中到朝廷后,又进一步集中于皇帝。 宋朝官制非常繁杂,这是因为北宋初年不仅从形式上全部继承了唐朝官僚机构,而且又发展了使职差遣,加以制度化,差遣成为真正的职事官。 元丰改制后,表面上似乎官制的弊病已经基本消除,但实质上问题并没有根本解决:首先,枢密院与宰相之间二元结构的问题依然存在。其次,某些机构重叠的问题依然还在,其三,改制虽然合并了庙但没有裁和尚,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现象反由于机构裁并加剧了。特点:机构重叠,床上架床,比如三省之外再设外省,游客六部还设与六部职权雷同的各种院。权力分散,职能混淆。机构臃肿,人员众多。事权不一,部门官不管本部门的事。对官员不信任,很少给予全权,令人难以尽心尽力。2、 为什么宋代会如此轻视行政效率?155页赵匡胤是通过黄袍加身夺取皇位的,因此在他即位后,怕重蹈李后主的后辄,就要削弱各官员的权力,因此,为了减弱官员权力,就设置了很多官员,官位极多,而且重文轻武,战场上也是弄得兵不识将,将不识兵,以至于造成积贫积弱的局面,这些措施都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制度3、 宋代科举制取士特宽的原因是什么?宋代科举取士特宽的原因:1、统治者扩大取士的初衷是扩大统治基础、牢笼士人,是大宋王朝统治的需要,能够得到大量地主阶级的支持,圹大统治阶级,可以对收买人心,防止他们造反。2、科举取士之多,为适应阶级关系的变化,唐朝之后,门阀贵族的衰败,科举制度则是为庶族地主进入官场而产生的,庶族地主兴起。另外,社会经济的发展,涌现了大批中小地主,他们强烈要求能够进入官场,得到响应政治地位于特权,他们纷纷参加科举。3、也是经济发展,文化发展的结果。4、宋朝统治者重文轻武的结果。宋代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宋代科举制度是在唐制的基础上发展和完善的,因而在科举制度的设计方面也更趋于合理,这里试着对宋代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做一简述。4、 宋代枝弱干强的政治制度的优劣何在?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可以防止地方叛乱,但不利于抵御外敌入侵宋朝整体来说是重文轻武,简单来说,重文的好处有:文化、科技得以发展,宋朝的词文学非常兴盛,科技大大领先同期其他国家。同时经济得以发展,工商业发达,有“强唐富宋”支撑。同时科举制度的盛行挖掘了人才,朝廷清廉,税率低。但是轻武的后果十分明显,北宋后期金辽元西夏大举入侵宋朝。第七章:p192猛安谋克:金代女真族的军事和社会组织单位。有时作为女真人户的代称,或作官称猛安,金代女真族的军事和社会组织单位。又译萌眼;谋克,又译毛毛可、毛克。它们是原始社会后期由于征掠围猎的需要而设的军事首领,随后发展为固定的军事组织,猛安谋克作为军事编制单位,其人数实际上多少不定。金国建立的前一年(1114),金太祖始定制以三百户为谋克,谋克十为猛安四等人分:元世祖时,把全国人分为四等:第一等是蒙古人;第二 等是色目人(色目一词唐代已有,是各色各样之意,包括我国西 北地区各族及中亚、东欧来到中国的人);第三等是汉人(指 原来金统治下的汉族和女真、契丹、渤海、高丽等族以及宋金对 峙中四川地区的汉族);第四等是南人(指南宋灭亡后南方的汉 族和其他民族)。这四等人在法律上的地位,政治上的待遇和经济负担,都有不同的规定。如在法律上规定蒙古色目和汉人犯了罪,分属不同的机关审理。行中书省:元朝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并为一级政区名称,民间简称“行省”或“省”。元置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也称都省;因幅员辽阔,除腹里地区(今河北、山东、山西及河南,内蒙古部分地区)直隶于中书省、吐蕃地区由宣政院管辖外,又于诸路重要都会设立十个行中书省,以分管各地区。在世祖、武宗朝三次短期设立尚书省主管政务期间,行中书省也相应改称行尚书省。元人称其制为:“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 投下军州: 投下,全称投下军州,又作头下,是由辽的宗室、外戚、大臣和所属部族首领中立有战功的人,以其所分得的或所俘获的人口设置的。为贵族领地。贵族将战争中所掠或皇帝赏赐的人口自置城堡管理,即为头下,又称“私城”。被俘掠的汉人和渤海人大都被安置在适宜农耕的地区,有技艺的则从事手工业。这些从事农耕的人,一方面要向头下军州的贵族交纳实物地租,另外还须向辽政府交纳课税。城市里的商税,除酒税交给政府外,其他均归头下军州的贵族所有。这里的官吏,除节度使外,都由各州的贵族委派。头下军州的户口,一面依附本主,一面依附辽政府。随着封建因素的增长,头下户逐渐演变为“二税户”,与农奴身份接近。186页 10世纪末以后,辽朝的中央集权体制已日益加强,以往建置的头下军州,逐渐被收归中央直接管辖。 元代诸王、驸马、勋臣所属的人户。词源于辽的投下。元太祖建蒙古国,将被征服民分赐给诸弟、诸子、驸马、功臣,又将用兵中原。西域所得俘虏带回草原作为个人私属,形成若干投下。投下民平时除向国家交赋税,还需向领主纳“五户丝”及服役。元朝陆续专设官府,有本投下人匠总管府之类各种名目管理机构。投下在国家正式地方州县之外的存在,表明了辽、元草原传统势力的强大。1、 猛安谋克制对金朝的制度化进程有什么影响?177页 猛安谋克制是原始社会军民合一的制度,体现一种军事民主的精神。在1114年,为适应金朝即将建立的对地方统治的需要,命三百户为谋克,十谋克为猛安,一如郡县置吏之法,把原有的军事组织转变为地方行政组织,随着军事胜利,金朝入主中原之后,也将猛安谋克制带入中原,将新降服的人编为保甲,依附于猛安、谋克。但是随着不断地往南推移,汉人反抗逐渐加强,女真人很难将汉人的制度转化为猛安谋克制,这是金朝实施南北官制的原因。南北官职:广大汉族地区虽有州县政府,但猛安、谋克等于是另一套权力控制系统,他们具有官制,可以逐渐被提升。猛安谋克组织被迁入中原以后,仍保留其原有的名称,实际是把猛安谋克村寨组织原封不动地迁入内地,使女真的奴隶制与中原官僚帝制在统一的皇权制下并存,这就打破了过去分中外、分华夷的“天下一体”为“中华一体”,女真与汉人一家,皆是国人。它的直接后果和发展的趋势是:由于猛安谋克受中原官僚帝制的包围和影响,在女真奴隶制内部不断发生变化,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组织变革为官僚制的组织。2、 元朝皇帝制度的双轨制对元朝制度发展有何影响?176 在科举考试的问题上,元朝政府对各色人等实行了双轨制,即蒙古、色目人作一榜,汉人、南人作一榜,前者也叫右榜,后者叫左榜。在当时,汉人、南人是没有资格或者说绝对不允许参加蒙古、色目人的右榜考试的,与此相反,蒙古、色目人却不受限制,蒙古、色目人愿试汉人、南人科目,中选者加一等注授。这是蒙古统治者推行汉法的一个重大举措,它要求蒙古、色目人在左榜进士的考试中展下自己的聪明才智。与汉人、南人考试相比,蒙古、色目人的考试范围略微小一些,考试次数少一些。但是,在比较后发现,两榜进士的对策文章没有质性的差异。从总体上讲,在元代的科举考试中蒙古、色目人及第率是相当高的,这一点汉人南人无法与之相比。不过蒙元统治者所组织的科举考试非常严密,蒙古进土的质量也是很高的。3、 元朝中央政府的特色是什么182页1、中央 中书省行政 枢密院军事 御史台监察 宣政院管理佛教和吐蕃地区的军政和民事2、怯薛制度:怯薛,突厥蒙古语。汉译为“宿卫”,蒙、元禁卫军,元太祖建万人怯薛,征调千户、百户、十户那颜子弟及其随从为之。分四番入值,护卫皇帝,故称四怯薛。是蒙古军中的精锐,也是加强对地方控制的主要力量。怯薛集团:元朝中央政府的真正决策者4、 元代行省制度有什么特点?行省制是元朝的创举,使中央集权在行政体制上得到保证,从政治上保证了国家的统一,是我国政治史上的一项重大变革一是行省的双重性,既是朝廷的派出机构,又是地方的最高行政机构,有利于加强中央与地方的联系,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融合; 二是行省制度既有利于中央收集,又给地方留出了部分权力,达到中央与地方势力的平衡。 三是行省的领导体制是一署多员与长官节制相结合,有利于官员的相互制约,也即可以说是实行集体领导与民主集中相结合的领导方式。 四是行省权力大而不专,较成功地解决了地方势力坐大的积习。 行省制度的实施,既保证了中央有足够的力量统治全国,又能保障地方有适度的权力建设好地方,比较顺利地解决了唐宗之时的集权弊端,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自元以降,省制就一直沿袭下来,成为地方的最高行政机构,经过明清、民国直到今天。第八章:p252内阁: “内阁”机构的建立开始于明朝。“内阁”的真正建立是在明成祖的时候。明成祖即位后,命官品较低的翰林院编修、检讨等官于午门内的文渊阁当值,参与机务,始称为“内阁”。票拟:明清内阁代皇帝批答臣僚章奏,先将拟定之辞书写于票签,附本进呈皇帝裁决,称为“票拟”。 清 代设军机处后,重要奏章改用奏折,此制遂废。出自明史郑以伟传:“文章奥博,而票拟非其所长。” 票拟,也叫做票旨、条旨,也就是说对于来自全国各方面的奏章,在送呈皇帝批示以前,由内阁学士“用小票墨书”,即把批阅建议写在纸上并贴在各奏疏的对面上以进呈。秉笔太监:秉笔太监明朝内宫官制,为司礼监次辅,位尊权重仅次于掌印太监;秉笔太监因各部大臣奏章、票拟意见呈送皇帝或皇帝批示发还,都需经秉笔太监整理,往往在明朝皇帝懈怠国事不理朝政时,给予秉笔太监窃权机会,指挥内、外廷国事形同皇帝;且司礼监管辖明著名特务机构东厂,积弊为人垢病之事甚伙。卫所制:明代最主要的军事制度,由明太祖朱元璋创立。明代开国初期,国家财力有限,为了满足壮大武力、扩充兵员的需要,朱元璋开始设置卫所,军民分籍,实施“卫所制”。“卫所制”规定军队士兵的主要来源为“籍选”,即从世袭的军户籍中抽丁出来,每户派一人为正丁去卫所服兵役。军户的社会地位较高。为了养兵而不耗国家财力,军丁在卫所中轮流戍守、屯田。战争时期,则临时充军从征调发;和平年代,则归还卫所耕地种田。屯田耕作收获所得用来供给军户的生活和正军之所需。卫所制规定在全国各地军事要地设立卫所驻军、军士及官属军籍。每一卫所的驻地固定,军士数额固定。明宣德以后,伴随着边患的日益加剧,边境紧张局势步步升级,“卫所制”日益废弛。到明亡,卫所作为一个军事组织彻底消失。军机处:军机处,清代官署名。亦称“军机房”、“总理处”。是清朝中后期的中枢权力机关。雍正七年(1729),因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恐漏泄机密,始于隆宗门内设置军机房,选内阁中谨密者入值缮写,以为处理紧急军务之用,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十年(1732),改称“办理军机处”,简称“军机处”。它的设立是清代统治者在中央行政制度方面的重大变革。皇帝通过军机处,完全控制了全国的军政大权,实现了“乾纲独揽”的绝对君权。秘密建储制度: 康熙朝皇子之间夺取皇位的明争暗斗相当激烈。为了缓和这种矛盾,自雍正朝开始采取秘密建储的办法,即皇帝生前不公开立皇太子,而秘密写出所选皇位继承人的文书,一式二份,一份放在皇帝身边;一份封在建储匣内,放到正大光明匾的背后。皇帝死后,由顾命大臣共同取下建储匣,和皇帝秘藏在身边的一份对照验看,经核实后宣布皇位的继承人。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帝,都是按此制度登上宝座的。到了清代后期,由于咸丰皇帝只有一个儿子,同治和光绪皇帝没有儿子,这种秘密立储的办法才失去其意义。八旗:清代满族的社会组织形式。1601年努尔哈赤在牛录组织基础上,初建黄、红、蓝、白四旗。1615年增建镶黄、镶红、镶蓝、镶白四旗,共为八旗。初建时兼有军事、行政、生产职能。后利用八旗军队加强对各族人民控制,其生产意义渐小。清亡后瓦解。 1、 明朝废相的恶果是什么?弊:使皇权高度膨胀 事实证明,历史的辩证法跟他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它搞出了一批名叫内阁大学士的人,这些人除了名字不是丞相外,其余的一切和丞相都没有什么区别,更具讽刺意味的是,他们的权力甚至要大于前朝的任何丞相。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制度,限制大臣的权力,然而明朝的内阁比以往的任何丞相都更专权。弊:使皇帝的工作量大大增加 因此后来明成祖朱棣设立了内阁 内阁权利越来越大 还有后来的宦官参政 导致明朝政治日益黑暗 最后走向灭亡弊:对君主而言要处理的事情多了,自然要更操心。同时君主权利的加强也导致了不少荒唐皇帝的产生。随着皇帝的日益懒惰,内阁首辅的权利也日益膨胀,后来皇帝甚至让宦官进行披红,导致宦官专权。2、 明代内阁的本质是什么?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太祖仿照宋制,从翰林院等文翰机构挑选了几名文臣充任文渊阁、东阁、华盖殿、武英殿、文华殿的殿阁大学士,协助皇帝披阅奏章,随侍左右,以备顾问。实际上是皇帝的秘书。成祖继位后,选任解缙、杨士奇、杨荣等以翰林官身份入直文渊阁,参预机务,因文渊阁在内廷,始有内阁之名。此后,内阁的权力逐步提高,明初的内阁尚非独立的机关,它既无官属,也不能直接统辖各部事务,到了仁宗至英宗的时期,开始以六部尚书、侍郎兼任内阁大学士,并有了官属和相应的办事机构。明中叶以后,内阁又有首辅、次辅、群辅的不同称谓,首辅掌有票拟权(所谓票拟即用纸拟旨),朝位班次也在六部之上,成为不被法律认可的实际宰相,内阁也成为事实上的全国行政中枢机构。3、 明代科举制的特点是什么?215页1. 规模加大了,隋唐宋元科举,录取的人数极少。明朝科举的规模比之要大上很多。2考试内容越发当一,只读四书五经,八股文形式束缚人的思想。1.采用八股取士的考试,达到公平公正的原则。2.考试有一定的严格性,规范性。3.皇帝对科举制的高度重视。4.体现了专制主义的强化。这制度太呆板了,考的是四书五经之类的,都是死记硬背。所以这制度压抑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社会的进步。积极跟消极哦!4、 应当如何评价八股取士?利:首先,士人从研习八股文中受到了儒家伦理道德的薰陶。他们浸淫于四书五经之中,服膺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的理论,并以此作为了人生的言行准则。其次,八股文的写作理论和技巧可为后人借鉴。再次,八股文为后世提供了文精意赅的典范。在明清两代,都严格限制了八股文的字数,这就使得人们不得不在有限的字数里,酣畅淋漓而又字斟句酌地阐论文章的意思。复次,八股文对后世某些文学体式,比如楹联的成熟和发展,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缺点:(1)是明清统治者加强专制统治的重要措施,是明清统治集团为选拔人才,。方面整段整段地对仗,难度较大,限制了士人自由表达思想,它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文化的发展,扼杀了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营销创新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