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力学-北京大学工学院

上传人:w****3 文档编号:59542496 上传时间:2022-03-03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2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固体力学-北京大学工学院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固体力学-北京大学工学院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固体力学-北京大学工学院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大学直博研究生培养方案(报表)一级学科名称力学专业名称固体力学专业代码080102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制表填表日期:2011年5月15日.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序号研究方向名称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研究生导师1先进材料与结构力学微纳米尺度力学。研究微纳米结构材料的多功能化相关的物理和力学,自组织的基本理论和应用。复杂材料力学与物理性能研究。包括复合材料、非均质材料、生物材料、半导体器件,以及其它微结构的力学和广义输运性能(电传导、磁传导、热传导、介电性能等)。智能材料与结构力学。研究铁电、铁磁、磁电、形状记忆合金、电活性聚合物等智能材料及结构中的本构关系、断裂、疲劳等基本力学问题。新型能源力学。发展风能、潮汐能、能量收集、储氢等绿色能源中的力学分析方法,研究其中的基础力学问题。方岱宁王建祥段慧玲裴永茂李法新2弹塑性力学静载、冲击载荷及极端条件下材料与结构的塑性变形及其它形式的非线性变形,损伤,屈曲,破坏现象的实验观察、规律性的归纳和力学模型的建立及求解。三维弹性理论复杂结构、非均匀介质以及电磁热力耦合作用卜结构中振动和波传播规律的研究,及其在结构的健康检测及安全评估等方面的推广应用。刘凯欣黄克服励争3计算固体力学发展高效能计算方法、高维非线性动力系统的分叉、稳定性和伪弧长算法、扩展有限元以及有限元网格剖分等方向的基础性研究。利用并发展有限元法、分子动力学、相场方法、令生原理、Monte-Carlo、格子Boltzmann方法等计算手段来计算和模拟微纳米材料和功能材料的尺度效应、界面效应、多场耦合效应等,提高现有计算方法的精度及计算效率。冲击动力学的数值方法(特征线法,离散元法,CE/SE等方法)及其泛用型计算程序的开发。发展多尺度的计算方法,表征和预测多场耦合下微纳米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能、位错和缺陷产生的物理机制等。刘凯欣黄克服段慧玲4实验固体力学冲击实验的新方法及其装置的开发和制造。动态断裂和应力波传播问题的方岱宁实验研究。大型工程结构(以空天结构为主)的振动测试、振动与噪声控制的技术与理论方法, 发展基于智能材料及结构的振动与噪声控制技术。新型功能材料及器件的设计、制备与表征方法。研究新型空天复合材料、功能复合材料、抗冲击材料等先进材料与器件的设计、制备及先进的测试表征方法与技术。无损检测方法的研究。采用现代实验力学方法研究大型(航天航空航海等)工程结构中损伤的确定和寿命评估技术,探索原位、大范围内损伤感应的测试方法。发展基于超声原子力显微术、微纳米压痕、微振动等技术的微小器件无损检测方法。注:不够可复制加页。二.培养目标与学习年限培养目标:固体力学专业的直博研究生,应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优良的品德和学风、健康的身体;是具有坚实宽广的数学、力学及有关物理学理论基础及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的人才。应对本学科的现状、 发展方向和国际学术研究前沿有深入了解; 应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 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良好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以及独立从事创造性科学研究的能力。毕业后可胜任固体力学学科或相邻学科的教学、科研或工程技术工作。学习年限:五年励争裴永茂李法新三、课程设置(包括讨论班等)序号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课程旧学分开课学期任课教师(职称)适用专业(本专业及其它专业)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必修32A 外国语必修4308611500连续介质力学必修4秋季王建祥(教授)本专业408611510计算力学概论必修4曹国鑫(特聘研究员)本专业508611520动态测试技术必修4秋季励争(教授)本专业608611540固体力学前沿进展必修2秋季本专业7086114101冲击动力学:主要选修3秋季刘凯欣(教授)本专业808611450固体中的应力波主要选修3秋季本专业9086114801复合材料力学r主要选修3裴永茂(特聘研究员)本专业1008611430断裂力学主要选修3秋季李法新(特聘研究员)本专业11086115301高等弹性力学r主要选修3段慧玲(研究员)本专业1208611550材料的力学行为主要选修3方岱宁(教授)本专业13086114401细观力学与纳米力学选修3秋季段慧玲(特聘研究员)本专业1408611420智能材料物理与力学选修3李法新(特聘研究员)本专业1508611490英文科技论文写作选修2王建祥(教授)本专业1608611560无损检测方法选修3裴永茂(特聘研究员)本专业17第二外国语选修3ProgrammeofPh.DStudentCouProgrammeofPh.DStudentCoursesrsesDisciplineDiscipline(一级学科):):SpecialitySpeciality(二级学科)N0.SerialNo.TheTitleofCoursesTheTypeofcourses*CreditSemestre*Teacherandhis/herTitleSpecialitySuitablefor1MarxismTheoryN32FirstForeignLanguageN4308611500ContinuumMechanicsN4AJiaxiangWang,ProfessorSolidMechanics408611510IntroductiontoComputationalMechanicsN4SGuoxinCao,AssociateProfessorSolidMechanics508611520DynamicexperimentalmechanicsN4AZhengLi,ProfessorSolidMechanics608611540ProgressinSolidMechanicsN3ASolidMechanics708611410ImpactDynamicsC3AKaixinLiu,ProfessorSolidMechanics808611450WavePropagationinSolidsC3ASolidMechanics908611480MechanicsofCompositeMaterialsC3SYongmaoPei,AssociateProfessorSolidMechanics1008611430FractureMechanicsC3AFaxinLi,AssociateProfessorSolidMechanics1108611530AdvancedElasticityC3SHuilingDuan,ProfessorSolidMechanics1208611550MechanicalBehaviorofMaterialsC3SDainingFang,ProfessorSolidMechanics1308611440MicromechanicsandNanomechanicsC3AHuilingDuan,ProfessorSolidMechanics1408611420PhysicsandMechanicsofSmartMaterialsC3SFaxinLiAssociateProfessorSolidMechanics1508611490HowtoWriteaResearchPaperC2SJianxiangWang,ProfessorSolidMechanics1608611560NondestructiveTestingMethodC3SYongmaoPei,AssociateProfessorSolidMechanics17SecondForeignLanguageCorN3*.N-necessary;C-choosen.*.S*.N-necessary;C-choosen.*.SSpringsemester;ASpringsemester;AAutumnsemesterAutumnsemester课程编号:08611500开课学期:秋季周学时/总学时:4/64学分:4 4课程名称:连续介质力学英文名称:ContinuumMechanicsContinuumMechanics教学方式:考试方式:笔试内容提要:张量代数、仿射量、张量分析和张量表示定理在内的张量理论基础知识;物体变形和运动的几何学描述,以及物体变形和运动遵循的基本物理定律;连续介质热力学基本知识;本构关系基本原理和物质分类;非牛顿流体的本构方程、流动特征和一些基本问题分析;有限变形下弹性体、粘弹性体和弹塑性体的本构关系,以及一些简单问题的求解。教材:连续介质力学基础(黄筑平,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003)参考书:课程编号:08611510开课学期:春季周学时/总学时:4/64学分:4 4课程名称:计算力学概论英文名称:IntroductiontoComputationalMechanicsIntroductiontoComputationalMechanics教学方式:讲授与计算实习考试方式:课题报告、笔试内容提要:简介计算机科学相关知识、连续体问题的离散化方法(包括有限元、边界元、离散元、无网格法、分子动力学等)、计算力学常用的重要算法(包括线性方程组的求解、非线性方程组的求解、特征值问题及相关算法、辛算法等)、软件工程及大型计算力学软件。同时组织同学进行专题讨论及研究(包括多场问题、多尺度问题、流固耦合问题、结构稳定性问题等)教材:参考书:计算固体力学,刘正兴、孙雁、王国庆编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弹性系统的稳定性,武际可、苏先檄著,科学出版社,1994。非线性有限元基础,殷有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有限单元法,王勖成,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新型有限元论,龙驭球等,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无网格法,张雄等,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课程编号:08611520开课学期:秋季周学时/总学时:4/64学分:4 4课程名称:动态测试技术英文名称:DynamicexperimentalmechanicsDynamicexperimentalmechanics教学方式:课堂授课,教学实验考试方式:实验操作、实验报告、笔试内容提要:简介固体力学动态测试技术相关知识, 介绍研究结构动态波动问题和动态断裂问题的动态动态应变的电测法、动态光弹性方法和动态焦散线方法,结构动态响应研究的模态参数识别方法以及相关的技术。止匕外,介绍动态测试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教学除课堂授课外,还有 6 6 个基本教学实验,包括一般动态应变测量、瞬态应变测量、动态应力波传播、动态断裂、振动、模态分析。教材:固体力学动态测试技术,苏先基、励争,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参考书:1. Handbookonexperimentalmechanics,A.S.Kobayashi,1987,Prentice-Hall,Inc.2.实验力学(中文期刊杂志),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3. Experimentalmechanics课程编号:08611540开课学期:秋季周学时/总学时:3/48学分:3 3 课程名称:固体力学前沿进展英文名称:ProgressinSolidMechanicsProgressinSolidMechanics教学方式:考试方式:内容提要:固体力学前沿进展(A A)、 (B B)、 (C C)是针对固体力学研究生招生的四个研究方向(先进材料力学”,“弹塑性力学”、“计算固体力学”和“实验固体力学”)的最新研究进展所开设的课程。固体力学前沿进展(A A)开课的主要目的是使研究生了解固体力学专业的研究方向之一(“先进材料力学”方向)的最新研究进展,让学生学会如何从力学的角度来研究日新月异的新材料,包括微纳米材料、功能材料、生物材料等,了解本领域的最新进展。开课形式是我们将邀请“材料的力学行为”研究方向国内外知名教授、学者做报告,讲述他们最新研究成果,期间学生、老师和报告人进行面对面的充分交流和讨论,加深理解,开阔同学们的视野。固体力学前沿进展 (B B) 开课的主要目的是使研究生了解固体力学专业的研究方向 (“弹塑性力学”和“实验固体力学”方向)的最新研究进展,让学生了解传统的弹塑性力学目前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在新材料、新结构体系中的发展与应用;了解先进的实验固体力学方法的发展动态,以及实验研究的主要方法与手段。开课形式是我们将邀请“弹塑性力学”和“实验固体力学”研究方向国内外知名教授、学者做报告,讲述他们最新研究进展。然后,学生、老师和报告人进行交流和讨论。固体力学前沿进展(C C)开课的主要目的是使研究生了解固体力学专业的研究方向之一(“计算固体力学”方向)的最新研究进展,让学生了解先进的数值计算方法和发展趋势,了解多尺度计算的研究动态及主要应用背景。开课形式是我们将邀请“计算固体力学”研究方向国内外知名教授、学者做报告,讲述他们最新研究进展。然后,学生、老师和报告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教材:参考书:课程编号:08611410开课学期:秋季周学时/总学时:3/48学分:3 3课程名称:冲击动力学英文名称:ImpactDynamicsImpactDynamics教学方式:考试方式:内容提要:本课首先讨论一维杆中应力波的初等理论,在建立基本关系式以后,将由浅入深地依次对弹性波、弹塑性加载和卸载波、粘弹性波和弹粘性塑性波等逐一加以讨论。应力波理论主要关心的是介质不断随坐标和时间变化着的非均匀、非定常运动,着重于动载荷对介质的局部效应和早期效应的分析。应力波分析中要注意载荷与介质之间的耦合作用,要注意应力波和材料动态力学性能之间相互依赖的密切关系。这些正是固体力学动力学与静力学理论的主要不同之处。本课在第 2 2 阶段讨论一维应变平面波传播理论。这里应变是一维的,但应力是三维的,因而本构关系就比较复杂了。讨论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从较低应力下的一维应变弹性波着手,进而讨论较高应力下的一维应变弹塑性波;另一方面从高压下忽略固体剪切强度(流体模型)的固体冲击波理论着手,进而讨论在应力逐渐降低情况下的一维应变弹塑性波(流体弹塑性模型)。为此还简要地讨论固体高压状态方程。本课根据需要可能增加均匀无限介质中的线弹性波的讨论或实际工程应用方面的介绍。教材:应力波基础,王礼立参考书:课程编号:08611450开课学期:秋季周学时/总学时:3/48学分:3 3课程名称:固体中的应力波英文名称:WavePropagationinSolids教学方式:考试方式:笔试内容提要:弹性动力学的基本概念,无限介质中的波,半空间中的平面波,杆、梁、板等结构中的波,层状介质中的波,粘弹性介质中的波以及相关的数学理论和方法。课程还将介绍弹性波理论的应用。教材:参考书:A.D.Achenbach,WavePropagationinSolidsAmericanElsevierPublishingCompany,Inc.-NewYork,1973.Y.H.Pao,ElasticWavesinSolids,JAM,V6l50,December1983.KarlF.Graff,WaveMotioninElasticSolids,OxfordUniversityPress,1975.A.E.H.Love,ATreatiseontheMathematicalTheoryofElasticity,FourthEditions,DovePublications,NewYork,1944.C.Trusdell,RationalThermodynamics,McGrawW-Hill,BookCompany,1969.Yih-HsingPao&Chao-ChowMow,DiffractionofElasticWavesandDynamicStressConcentrations,GraneRussak,NewYork,1971.课程编号:08611480开课学期:春季周学时/总学时:3/48学分:3 3课程名称:复合材料力学英文名称:MechanicsofCompositeMaterialsMechanicsofCompositeMaterials教学方式:考试方式:笔试内容提要:各种复合材料在现代工业领域得到愈来愈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先进复合材料是航空航天领域必不可少的材料之一。复合材料力学提供了材料设计、应用和结构安全性评估的理论基础。本课程旨在讲授复合材料力学分析的基础知识,包括各种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有关物理性能预测的细观力学,以及损伤、破坏机制分析,为学生将来从事复合材料的研究、研制和应用奠定理论基础。教材:IntroductiontoMechanicsofCompositeMaterialsIntroductiontoMechanicsofCompositeMaterials(英文讲义,王建祥编)参考书:1. R.M.Christensen,MechanicsofCompositeMaterials,JohnWiley&Sons,1979.2. T.Mura,MechanicsofDefectsinSolids,MartinusNijhoff,1987.课程编号:08611430开课学期:秋季周学时/总学时:3/48学分:3 3 课程名称:断裂力学英文名称:FractureMechanicsFractureMechanics教学方式:考试方式:笔试内容提要:内容分为基础知识概念部分和专题扩展部分,前者包括经典的 GriffithGriffith 脆断理论,线弹性裂纹场分析,应力强度因子及能量释放率,裂纹张开位移,弹塑性断裂力学,J J 积分,HRRHRR 场,J J 阻力曲线等概念;后者包括复合型断裂判据,动态裂纹扩展,界面断裂力学,疲劳裂纹扩展,宏观损伤力学本构理论简介以及裂纹尖端场的弹塑性损伤分析,断裂力学的数值模拟以及三维裂纹问题。另外,还安排 3 3 学时的实验课,测试金属材料的断裂韧性。教材:参考书:杨卫,宏微观断裂力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1995黄克智、余寿文,弹塑性断裂力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51985范天佑,断裂理论基础.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2003张行,断裂与损伤力学。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92009课程编号:08611530开课学期:春季周学时/总学时:3/48学分:3 3课程名称:高等弹性力学英文名称:AdvancedElasticityAdvancedElasticity教学方式:考试方式:笔试内容提要:(一)弹性通解(4学时)(二)平面问题(4学时)(三)轴对称问题(4学时)(四)半空间问题和厚板问题(4学时)(五)应力函数(4学时)(六)弹性势论(4学时)(七)Saint-Venant原理(4学时)(八)接触问题(4学时)(九)纳米尺度的弹性理论(4学时)(十)热力学基础(4学时)(十一)固体的扩散理论(4学时)(十二)构型力(2学时)教材:1.王敏中,高等弹性力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2.黄克智,黄永刚,固体本构关系,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3.I.M.Gelfand,S.V.Fomin,ABriefReviewofSomeMathematicalPreliminariesCalculusofVariations,PrenticeHal,19634. T.Mura,MicromechanicsofDefectsinSolids,Springer,20035.M.E.Gurtin,Thelineartheoryofelasticity,inMechanicsofSolids-VolumeII,editedbyC.Truesdell,Springer-Verlag,19846. S.P.Timoshenko,J.N.Goodier,TheoryofElasticity,McGraw-Hill,19877. A.E.H.Love,ATreatiseontheMathematicalTheoryofElasticity,Dover,19448.徐秉业,弹性力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9. H.B.Callen,ThermodynamicsandIntroductiontoThermostatics(2ndEdit),Wiley,198510.N.I.Muskhelishvili,Somebasicproblemsofthemathematicaltheoryofelasticity,Springer,197711.Ting,T.C.T,AnisotropicElasticity:TheoryandApplications,OxfordUniversityPress,199612. W.K.Liu,E.G.Karpov,H.S.Park,NanoMechanicsandMaterials:Theory,MultiscaleMethodsandApplications,Wiley,2005课程编号:08611550开课学期:春季周学时/总学时:3/48学分:3 3课程名称:材料的力学行为英文名称:MechanicalBehaviorofMaterialsMechanicalBehaviorofMaterials教学方式:考试方式:笔试内容提要:讲解当今国内外材料力学的基本方法、理论和实验表征技术,力学建模与鉴别方法特别侧重于在材料的多尺度力学和多场耦合力学的方法和理论,介绍一些新量测技术、实验技术与原理方法。教材:方岱宁、张一慧、崔晓东,”轻质点阵材料力学与多功能设计”,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2009 参考书:1 1 . .匡震帮等,材料的力学行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19982 2 .J.LemaitreJ.-L.Chaboch*,.J.LemaitreJ.-L.Chaboch*,余大庆、吴玉树译,固体材料力学,国防工业出版社,199719973 3 .S.Suresh.S.Suresh 著,王中光等译,材料的疲劳,国防工业出版社,199319934 4 .J.R.Vinson:TheBehaviorofStructuresComposedofCompositeMaterials,.J.R.Vinson:TheBehaviorofStructuresComposedofCompositeMaterials,5 5 . .周又和、郑晓静著,电磁固体结构力学,科学出版社,199919996 6 . .范天佑,断裂力学基础,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1978课程编号:08611440开课学期:秋季周学时/总学时:3/48学分:3 3 课程名称:细观力学与纳米力学英文名称:MicromechanicsandNanomechanicsMicromechanicsandNanomechanics教学方式:考试方式:笔试内容提要:新材料的不断涌现以及人们对多功能新材料的需求促使科技工作者必须从微观、细观和宏观等各个尺度来研究材料的性能、建立各个尺度之间力学量的转化规律。细观力学与纳米力学是新材料功能化和结构化的理论基石,也是新型微纳米器件构建的理论基础。同时,细观力学也对国防和航空航天等领域复合材料和新型结构材料的设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课程的目的是使研究生掌握细观力学与纳米力学的基本理论,激发学生在表征和设计材料方面的研究兴趣,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工程设计能力。教材:参考书:黄克智,黄永刚固体本构关系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1999杜善义,王彪复合材料细观力学科学出版社 19981998课程编号:08611420开课学期:春季周学时/总学时:3/48学分:3 3 课程名称:智能材料物理与力学英文名称:PhysicsandMechanicsofSmartMaterialsPhysicsandMechanicsofSmartMaterials教学方式:考试方式:笔试内容提要:本课程属于材料、物理与力学交叉的学科,智能材料在现代信息、国防、航空航天等重要工业中发挥着越来越不可替代的作用,开课的目的是使同学们在掌握智能材料基本性质并能正确使用该类材料的基础上,激发大家进一步对智能材料进行研究的兴趣。课程内容与本领域的国际前沿研究相接轨,内容丰富但不肤浅,以讲授物理基础与研究方法为主,不拘泥于某种特定材料,易于为多数同学所接受。学完本课程后,要求同学们掌握各种传统的智能材料(压电、铁电、铁磁,形状记忆合金)的定义与基本性质,了解它们相变的机理以及当前国际智能材料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如 EAPMEAPM 料(人造肌肉)等。教材:参考书:张福学,现代压电学(上册,中册),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2001钟维烈,铁电体物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1996蔡伟,赵连城,郑玉峰,合金的形状记忆效应与超弹性,国防工业出版社,20022002OHandleyRC.OHandleyRC.周永洽等译.现代磁性材料原理和应用.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2002课程编号:08611490开课学期:春季周学时/总学时:2/32学分:2 2 课程名称:英文科技论文写作英文名称:HowtoWriteaResearchPaperHowtoWriteaResearchPaper教学方式:考试方式:笔试内容提要:本课程旨在介绍英文科技论文写作和报告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内容包括:专业英语、科技论文的基本结构、各部分的写作要领、论文投稿,以及学术报告的准备、演讲。在该课程中,除了老师讲授之外,还要求学生进行写作和演讲训练。教材:参考书:课程编号:08611560开课学期:春季周学时/总学时:3/48学分:3 3课程名称:无损检测方法英文名称:NondestructiveTestingMethodNondestructiveTestingMethod教学方式:考试方式:笔试内容提要:课程的讲解内容分为基础知识概念部分和测试技术及应用部分,前者包括振动理论基础,振动测试及模态分析,声波理论基础,固体中的超声波等;后者包括振动传感测量,旋转机械振动测试,超声检测及应用,声发射及声振检测及应用,电磁无损检测等。教材:参考书:李德葆,陆秋海,工程振动试验分析,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2004李方泽,刘馥清,王正,工程振动测试与分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1992J.L.J.L.罗斯著,何存富,吴斌,王秀彦译,固体中的超声波,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2004 何琳,朱海潮,邱小军,杜功焕,声学理论与工程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2006刘贵民,马丽丽,无损检测技术,北京:国防出版社,20102010任吉林,林俊明,电磁无损检测,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2008李国华,现代无损检测与评价,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2009四、前沿讲座课(含讨论班)的基本要求1 .讲座课或讨论班的基本范围或基本形式:邀请固体力学领域国内外的学者定期给教师和研究生作固体力学前沿进展学术讲座,究生要参加学术讲座。固体力学前沿讲座次数平均每两周一次,研究生必须参加。2 .次数、考核方式及基本要求:每学期参加8次以上,可获得固体力学前沿讨论班课程的学分。每个学期博士生综合考试之前必须已修满3学分。1学分。五、需阅读的主要经典著作和专业学术期刊目录序号著作或期刊的名称作者或出版单位1高等弹性力学王敏中,北京大学2连续介质力学基础黄筑平,高等教育3弹性系统稳定性武际可、苏先檄,科学4应力波基础王礼立,高等教育5WavePropagationinElasticSolidsJD.Achenbach,Amsterdam:North-Holland6MicromechanicsofDefectsinSolidsT.Mura,Dordrecht:MartinusNijhoff7AnisotropicelasticityT.C.T.Ting,OxfordUniv8NanoMechanicsandMaterials:Theory,MultiscaleMethodsandApplicationsW.K.Liu,E.G.Karpov,H.S.Park,Wiley9PrinciplesofMolecularMechanicsK.Machida,Wiley10ThermodynamicsandIntroductiontoThermostatics(2ndEdit)H.B.Callen,Wiley11InternationalJournalofSolids&StructuresElsevier12JournaloftheMechanicsandPhysicsofSolidsElsevier13MechanicsofMaterialsElsevier六、学习安排和综合考试的基本要求应修学分:48学分公共课必修共7学分专业课程共41学分其中专业必修:15学分专业选修:26学分(主要选修课要求:1212学分)学科综合考试的要求:(时间、方式、内容、标准及考试形式等)在入学后的第四学期末进行综合考试。参加综合考试前已完成专业课学习,获得应修学分。因故不能如期参加综合考试的,需在当年3月15日前由博士生提出申请,导师和学科点主任签署意见,报主管副院长批准后推迟一年参加,每个学生至多申请推迟一次。综合考试委员会主席须为教授,原则上由二级学科点负责人担任,考试委员会由本学科点及相关学科至少5位教授或副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组成,根据学科情况可邀请1-2位外单位专家作为成员;如有综合考试委员会主席指导的博士生参加考试,其综合考试的口试部分应事先指定委员会其他教授负责主持,该教授作为该生综合考试记录中的委员会主席签字。学科点至迟于考试前2周将考试委员会组成、考试范围提交主管副院长审核批准,否则考试无效。考试结束后一周内学科点将笔试试题和考试结果提交学院,主管副院长审核后学院统一公布结果。综合考试采取闭卷笔试与口试相结合的方式,总分100分,70分及格。其中笔试占40-50分,口试占50-60分;笔试原则上以考察专业必修课相关的基础理论、相关学科知识为主,由学科点统一出题;口试应包括对学生所在研究方向的学科前沿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察。综合考试成绩分为通过与不通过两种。总分低于70分或笔试低于笔试考卷满分60%的,为综合考试不合格。综合考试不合格者,参加学科点9月下旬组织的补考,补考未通过者按学校学籍管理规定处理。七、科研能力与水平的基本要求(列出可证明其科研能力与水平的检验标志)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对所研究的问题应有新的见解,取得有创造性的新成果,熟练掌握专业外语,对本学科的研究动态及最新进展应有全面了解。学位申请时需满足以下标准的其中一条:1,从事理论研究的博士生,在SCI收录学术刊物上至少发表2篇学术论文;2,从事应用研究的博士生,在SCI和EI收录学术刊物上至少各发表1篇学术论文(1项发明专利可以相当于1篇EI论文);3,出版与论文密切相关的一本专著;4.在影响因子大于等于3.0的SCI收录学术杂志上发表1篇学术论文。博士生发表的论文应该是原创性的与博士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而且以北京大学为第一发表单位,博士生为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博士生为第二作者)。注:不够可复制加页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包括学术水平、创造性成果及工作量等方面的要求)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博士学位论文应为国际科技前沿研究中具有创造性的成果,并在理论上、实践上对促进本学科学术发展方面具有较大意义。学位论文必须是一篇系统完整的学术论文,要用规范的语言。严格按北京大学研究手册中“北京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及论文摘要的基本要求与书写格式”的规定撰写,并打印。学位论文包括:题目、摘要、关键词、目录、引言、正文、参考文献、所发表的论文及获奖项目等。表明作者在本门学科已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博士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学位论文的选题报告:选题报告一般不迟于入学后的第五学期末。向不少于5名同行专家作选题报告,听取评审意见。预答辩:在博士生正式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的35个月内,举行预答辩。答辩:博士生在预答辩通过后方可申请正式答辩。答辩委员会由教授、副教授或相当职称的59名专家组成,其中包括23名校外专家。答辩委员会对博士生的论文水平、答辩情况进行审核以后,就是否同意通过论文和授予博士学位作出决议,需经全体成员的2/3同意方得通过。注:不够可复制加页九、对新生能力、水平的基本要求及入学考试科目设置对新生能力、水平的基本要求:入学考试科目设置:其它说明:本学科(二级学科)负责人(签名):年月日所在院(系、所、中心)意见:负责人(签名):年月日学位评定分委会验收意见:负责人(签名):年月日研究生院审核意见:院长(签名)年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件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