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

上传人:d****1 文档编号:58519267 上传时间:2022-02-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章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十章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十章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十章 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有一项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括号内。 )1、金融深化所表现的金融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状态是()A. 良性循环 B. 恶性循环 C. 无序 D. 频繁变动2、经济货币化与经济商品化的关系是( )A.反比B.波动变化 C. 无法预知 D.正比3、金融市场落后是造成金融压制的原因之一,其主要表现是()A. 货币市场发育不全B. 资本市场发育不全C. 外汇市场发育不全 D. 黄金市场发育不全4、 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分析的对象是()A. 发展中国家 B. 发达国家 C. 市场经济国家 D. 计划经济国家5、政府对金融业实行过分干预和管制政策,人为压低利率和汇率并强行配给信贷而制约了 经济发展, 而经济的呆滞又制约了金融业的发展, 金融和经济发展之间就会陷入一种恶性循 环状态,这种状态是( )A. 金融约束 B. 金融风险 C. 金融抑制 D. 金融滞后6、当金融业能够有效地动员和配置社会资金促进经济发展,而经济的发展加大了金融需求 并刺激金融业发展时,金融和经济发展形成一种良性循环,这种状态是( )A. 金融促进 B. 金融深化 C. 金融抑制 D. 金融约束7、 以下改革措施当中,不属于金融深化的范畴的是()A. 取消利率上限,以减少通货膨胀 B. 放松汇率限制以减少高估货币对出口的打击C. 统一并减少金融工具的种类 D. 允许金融机构之间开展竞争8、 下列因素中,能够造成金融抑制的成因是()A. 金融市场过渡开放B. 政府对汇率和利率实行硬性行政管制C. 金融衍生工具充斥金融市场 D. 政府取消金融机构的业务监管9、在金融抑制的现象中,金融市场价格扭曲的表现是()A. 金融衍生工具价格偏高 B. 票据贴现利率高于市场利率C. 贷款利率被政府调高D. 存款利率被政府压低10、在金融抑制的现象中,信贷管制的表现是()A. 政府对民营企业提供优惠贷款 B. 享有特权的国有企业能够得到大额贷款C. 货币当局用公开市场业务调节市场货币量D. 中央银行对再贴现率规定高限11、以下金融抑制的表现当中,属于发展中国家金融管理方面的弊病是()A. 对外汇市场的监管放松B.金融衍生工具泛滥C .经济上长期存在分割性D.实行金融机构国有化12、 金融抑制论与金融深化论解释的是()A. 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B. 经济政策与金融政策的关系C. 金融政策与金融发展的关系 D. 金融政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13、 目前在中国大陆尚未对外开放的金融市场是()A. 同业拆借市场 B. 资本市场 C. 保险市场 D. 贴现市场14、金融监管的最基本出发点是()A. 维护国家利益 B. 维护社会公众利益 C. 控制金融机构经营风险 D. 维护金融秩序15、1997 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源头是()A. 韩国 B. 香港 C. 泰国 D. 马来西亚二、多项选择题 (每题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请将所有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括号内)1、 金融深化对经济发展的正效应有()A. 收入分配效应 B. 储蓄效应 C. 就业效应 D. 经济增长效应 E. 投资效应2、 发展中国家实现金融深化的具体措施有()A. 提高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 B. 在公开市场上大量买入国债C. 允许资本在国际间自由流动 D. 放弃对金融市场、金融体系的干预和管制E.允许利率、汇率机制自由运行3、 导致发展中国家金融抑制的原因有()A. “货币化”程度低 B. 金融的二元性 C. 缺乏完善的金融市场D. 利率和汇率与市场相脱节 E. 政府对金融市场的监管放松4、 金融监管放松化的趋势有()A. 取消存贷款利率限制,放开汇率监管 B. 放松金融机构准入条件C. 实行资本流动自由化 D. 允许商业银行兼办投资银行业务E. 禁止资本市场对外开放5、1997 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有()A. 危机所在国过早的开放了资本市场 B. 危机所在国过早的取消了外汇管制C. 危机所在国允许商业银行经营投资银行业务D. 危机所在国的存款准备金率过高E. 危机所在国商业银行创造了过多的金融衍生工具6、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 金融抑制的发展中国家通常对信贷采用直接管制B. 金融抑制的发展中国家对货币流通量采用公开市场业务进行调控C. 贷款利率越高,融资成本越高 D. 贷款利率越高,融资成本越低E. 贴现率越高,融资成本越低7、 发展中国家金融抑制的主要表现有()A. 严格控制金融机构 B. 高估本币汇率 C. 只向民营高科技企业提供贷款D. 设定存贷款利率上限 E. 实行全面外汇管制8、 人为压低利率的金融抑制政策的危害主要有()A. 扭曲了金融资产的价格B. 低利率创造了过多的金融衍生工具C. 非法高利贷或民间集资盛行 D. 产生对贷款的超额需求E. 出现寻租和腐败行为9、 金融抑制对于经济和金融发展的不良影响有()A. 负利率效应 B. 负收入效应 C. 负储蓄效应 D. 负投资效应 E. 负就业效应10、 金融市场落后带来的后果有()A. 导致金融机构过多 B. 导致金融工具的缺乏C. 给政府实施货币金融政策带来困难 D. 导致直接融资盛行E. 导致货币化程度提高三、是非判断题1、金融深化理论的核心观点是全面推行金融自由化,取消政府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一 切管制和干预。 ( )2、 一般来说,金融结构越趋于简单化,金融功能就越强,金融发展的水平也就越高。( )3、 实行金融抑制的国家往往对金融活动强制干预,人为的压低利率和汇率。( )4、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有其自身的运行特征,表现在:货币化程度低,现代金融机构与落后的传统的金融机构并存,没有金融市场,政府对于金融机构的管制较松。 ()5、实行金融抑制的发展中国家,金融部门中国有银行占垄断地位,非国有的其他金融机构 处于附属地位,金融业无法通过合理竞争提高业务能力。 ( )6、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实行“进口替代”政策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通常采用高估本国币值和低估外国币值的汇率政策,以降低出口成本,提高进口成本。 ()7、实行金融抑制的发展中国家压低贷款利率,资金使用成本的降低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者, 投资的扩大解决了大量的劳动力就业。 ( )8、由于发展中国家资金缺乏,投资机会极多,投资的边际效益较高,因而即使名义利率提高,也不会抑制投资。 ( )9、发展中国家劳动力相对便宜, 有利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从而会扩大就业水平。 ( )10、1997 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是金融衍生工具过渡泛滥。( )三、名词解释1、金融抑制 2 、金融深化 3 、汇率市场化 4 、利率市场化 5 、业务经营自 由化 6 、市场准入自由化 7 、资本流动自由化 8 、贷款证券化四、简答题1. 什么是金融抑制,其主要表现有哪些?2. 金融抑制对经济发展有哪些不利影响?3. 为什么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金融抑制?4. 金融深化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对经济的影响表现在那些方面?答案:一、单选 1 5 ADBAC 6 10 ACBDB 11 15 DABCC二、多选 1 5 ABCE; CDE; ABCD; ABCD; ABC610 AC; ABDE; ACDE; BCDE; BC三、 判断题:1 5 VWxV6 10 xxWx四、解词1 、金融压抑:金融和经济发展之间陷入一种相互影响和双双落后的恶性循环状态2、金融深化:金融和经济发展之间呈现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状态。3、汇率市场化:指政府取消对金融机构设置的利率限制,从而使利率能够灵敏地反映资金 供求状况。4、利率市场化:指汇率随外汇市场供求变化自由浮动,实行外币自由兑换。5、业务经营自由化:指商业银行业务与投资银行业务的融合,也泛指金融机构开发业务不 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批。6、市场准入自由化:指放开金融机构市场准入的限制条件,对内放宽金融机构的设立,对 外允许外资金融机构进入国内市场。7、资本流动自由化:即开放资本账户,允许资本在国际间自由流动。8、贷款证券化:是典型的资产业务创新,指经营放款的金融机构将自己的各种贷款作为担 保发行证券,即以证券交易的方式转让贷款债权,从而实现贷款债权的流动性和市场化。五、简答:1. 简述金融抑制的表现形式?答:金融抑制具体表现在发展中国家存在的利率限制、信贷配额、 外汇管制等现象,表 现在以下几方面:金融市场价格扭曲、信贷管制、 外汇市场管制与本币汇率高估、 对金融机 构实施严格的控制。2. 金融抑制对经济发展有哪些不利影响? 答:金融抑制战略加大了发展中国家金融体系发展的不平衡, 对经济发展和经济成长产 生了严重的负面效应,具体体现在:负收入效应、负储蓄效应、负投资效应、负就业效应。3. 为什么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金融抑制? 答:发展中国家以金融抑制为特征的金融体系和政策的形成, 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其奉行 的经济发展战略。导致金融抑制的成因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金融的二元性、金融市场落后、 政府对金融过度干预。4. 金融深化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对经济的影响表现在那些方面? 答:发展中国家从本国实际出发,促进金融改革, 解除金融抑制, 并实行促进经济发展 的货币金融深化政策。主要内容有: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业务经营自由化、市场准入自由化、资本流动自由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