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燃气企业安全系统集成管理

上传人:ra****d 文档编号:57191860 上传时间:2022-02-23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燃气企业安全系统集成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城市燃气企业安全系统集成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城市燃气企业安全系统集成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燃气企业安全系统集成管理重庆燃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重庆燃气集团)是隶属于重庆市能源投资集团的国有全资子公司,是主营城市燃气储、输、配、售,基础设施建设,燃气工程设计、安装和燃气计量检测的大型燃气企业。重庆燃气集团是全国最早使用天然气的城市燃气企业,已走过了36年的艰苦发展历程,其规模及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在全国城市燃气企业中名列前茅,在重庆市公共服务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至2007年末,拥有全资子公司10家、分公司9家、参股公司2家、控股公司7家,员工约4300人,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占16;天然气供应范围覆盖重庆市19个主城及邻近区县、1个开发区,已拥有近170万居民用户、700多家工业用户及共计3.8万户的商业、集体、锅炉、燃气空调用户和29座CNG加气站用户;供气输差率为4.05,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天然气管网长达7200多km,储输配气站1l0座,天然气调压设施23000余台,至2007年底,总资产达到27亿元,年供气量达15亿多m3。企业正在向创建全国一流燃气集团的战略愿景迈进。一、城市燃气企业安全系统集成管理的背景(一)适应燃气企业行业特点的需要燃气企业是向广大居民和各种社会组织提供天然气能源而关系国计民生的公共服务型企业。并且天然气是具有易燃易爆特性的危险气体物质,因此其行业具有:一是公共性、公益性、基础性的特点;二是危险性(管理或用户使用不当)的特点。这两个特点集中体现在企业的主体生产经营流程,即燃气的储、输、配、售过程中。这就决定了企业必须安全稳定可靠地向用户供气。若一旦发生安全事故,轻则造成经济损失,重则危及公共安全。因此,“安全”及其系统化管理是燃气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重中之重,是“人命关天”的管理。(二)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管理政策法规的需要无数惨痛的安全事故表明,“安全”(广义的)是对人民生命财产、社会组织安全,直至国家达到长治久安的唯一表征,是确保社会稳定和谐,企业安全平稳运行而非抓不可的管理事项。因此,我们国家对安全予以了高度重视,从国家、社会安全发展战略的高度,不仅相继制订了包括安全生产法、消防法、道路交通安全法、保密法、各种专业安全技术国家(或行业)标准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等等在内的一系列政策法规,而且从中央到地方构建起了较严密的安全组织管理网络体系,形成了完备的安全宏观管理系统。重庆燃气集团因上述原因,就更应科学认真地贯彻执行国家颁布的各项安全管理政策法规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按照企业生产经营规律性和其特点,制订各种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和配套的安全技术标准,用科学方法强化安全管理,进行管理创新。(三)坚持科学发展和安全发展,实施“持续安全发展”战略的需要重庆燃气集团坚持科学发展和安全发展,以“诚实守信经营,优质服务社会,坚持创新之路,实现跨越发展”为经营指导思想,倡导“诚信、利民、安全、创新”的企业精神,营造“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企业氛围,并通过实施“持续安全发展”战略达到实现争创全国一流燃气集团的战略目标。为此,制定了 “0-1-3-10” 安全管理构架:“0”指零死亡和零重特大安全责任事故;“1”指各级行政一把手是当然的安全第一责任人;“3”指实行“集团总部二级单位分(子)公司、科站班组”三级安全管理体系;“10”指安全管理须做到“十到位、全方位”(含义见“主要做法”部分)。因此,重庆燃气集团深刻地反思了过去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一是安全管理资源的配置不尽合理,尤其未很好发挥人才、技术、知识、信息等智力资源的作用,人浮于事,信息不畅;二是上下级、部门(单位)间、岗位间、员工间不重视协调沟通,其通畅性差,推委扯皮现象时有发生,导致管理效率低下;三是制度(技术及管理的)缺乏配套性和衔接性;四是管理与技术的交融性差;五是对“安全文化”重视不够,在安全管理中出现文化障碍。一句话,由以人为主体的各种软、硬要素构成的广义安全系统(简称安全系统),缺乏交互相融的亲和力而弱化了管理的软力量。针对上述问题,决定借鉴现代系统理论和界面管理、集成管理等理论、方法对企业安全系统的管理进行管理创新。二、城市燃气企业安全系统集成管理的内涵和主要做法城市燃气企业安全系统集成管理的内涵是企业在实施“持续安全发展”战略过程中,遵照国家“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管理方针,在“安全如天预防在先,人人有责牢记心间”的思想指导下,坚持,以“全员参与,集成智力资源,强化安全管理系统软实力”为管理理念,通过一系列集成化措施,使以人为主体的,由“生产、消防、交通、治安、经济、信息”等六大类安全和所涉及的各种软、硬要素构成的广义安全系统(简称安全系统),保持协同、和谐的交融常态,不断提高其对环境变化的自适应寻优能力,从而逐步达到“本质安全”的终极目标。参见示意图1。管理的关键,一是集成人才、技术、知识、信息等智力资源,使其在安全管理系统中发挥最佳效用;二是不断使安全管理系统达到尤如友好的Windows视窗操作界面那样“一键即灵”的高效运行效果。企业持续安全发展战略安全管理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指导思想:安全为天,预防在先,人人有责,牢记心间管理理念:全员参与,集成智力资源,强化安全管理系统软实力。 安全系统智 力资 源集 成安全管理目标本质安全战略目标:争创全国一流燃气企业安全系统保持协同和谐的交融常态,不断提高其对环境变化的自适应寻优能力。图1 安全系统集成管理示意图组成安全系统的七大体系:1、组织责任体系: 保证组织领导和责任制的落实。2、安全教育培训、宣传体系:强化公共安全意识,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技能素质。3、监督考核体系:奖优罚劣。4、应急防范救援体系: 应对突发事故,控制事故损失。5、事故责任追究体系:警示教育。6、安全管理制度建设体系:纪律约束。7、技术、资金保障体系:物质及人力资源支撑。成果的主要做法:(一)采用集成理念营造企业和谐安全文化氛围集成安全指导思想及理念、安全和相关知识及经验教训、技术等智力要素构建企业安全文化,并将其融入安全系统中,形成刚柔相济的安全管理系统;不断培育和提高员工安全素质(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安全技能)消除文化障碍,无形增强安全管理系统的软实力。1、培育安全意识和“精细准严”的执行作风一是逐步使全员对企业的安全指导思想达成共识;二是使每个员工都能清楚、深刻地认识抓安全的极端重要性;三是使员工养成“精(确)、细(致)、准(符合标准)、严(格)”的执行作风。使之达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在方法上特别要注意透彻剖析安全领域的经验教训,以强化教育效果。(1)“安全意识”教育的首选方法是采用国内外活生生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尤其是企业自身的典型案例经常进行教育引导。实践表明这是个“说千道万,不如身临其境感受一遍”的好方法。(2)要求所有的高、中层管理人员成为重视安全,“精细准严”地身体厉行(一定要“厉行”,不能“力行”,更不能“例行”)安全职责的“模范”,用其思想和行为无形影响下属及广大员工。(3)很抓班组安全教育。“班组”是企业的基石,是安全生产的桥头堡和前沿阵地。安全是班前、班后会必讲内容。2、不断提高员工的安全知识和技能抓好对员工安全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培训是提高其安全素质的极重要途径。集成安全知识、经验教训、技能、人才等企业内外教育培训资源,使教育培训有序、有针对性地开展。(1)采取集团、二级单位、班组三个层次进行教育培训,其中特别要抓好基层班组的日常安全教育。(2)按计划进行全面系统的安全教育培训。按国家安监总局的教育培训规定,结合企业特点和实际情况编制集团总部、二级单位和班组三个层次的年度季度月度的教育培训计划。其中特别重要的一点是做到“三不漏”,即应掌握的安全知识不漏掉、应掌握的安全技能不漏掉、应教育培训的人员不漏掉。其中对人员遇险时的自救和互救方法、技巧的培训绝不能走过场,须全员进行演练性培训,直到掌握为止。(3)教育培训方式方法灵活多样。除了常规的教育培训方法外,一是将专业安全技术、管理人员送到院校和国家安全监督机关组织的培训班学习培训;二是将特殊工种人员送到劳动保障机关组织的专业培训班学习培训;三是编制便于携带、人手一册的安全知识、技能手册;四是开展安全知识和技能竞赛,扩大其影响力。(4)对各种教育培训都要跟踪检查,组织考试,对不会格者坚持回锅再来,直到合格为止;全员持证上岗,特殊工种须取得特殊工种合格证后持证上岗。3、强化安全制度建设,培养员工“合规”习惯(1)强化安全制度的作用。一是在安全制度的资源配置中,特别要做好知识及经验教训和技术等智力资源的集成。二是强调安全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对规范员工行为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须达到“遵从国家政策法规、涵盖全面、针对性强、匹配衔接、表述精准、符合要求、操作性强”的要求。经过逐步修订完善,企业已形成涵盖全面,包涵88个安全技术标准和78个安全管理标准的(文本)体系。(2)狠抓安全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的宣传教育。由企业各级标准化管理部门牵头,在安保部和教育培训中心密切配合下,首先组织标准涉及的部门(单位)、作业环节的负责人和主要人员进行宣讲教育,然后再进行普及性宣讲学习。宣讲学习中特别要抓好:一是将安全知识、技能结合到要宣讲的标准中去,以同时提高标准宣讲和学习知识、技能的效果;二是对其重点、要点要反复、深入地宣讲;三是对参加学习者进行考试,不合格者行须回锅,甚至对其开小灶,直到合格才罢休;四是将标准的重点、要点尽量用一目了然的目视图表挂置于现场,随时对其提醒。(3)按“精细准严”的执行要求,加强对标准执行的跟踪检查力度,直至达到能认真执行为止,使行为者养成“合规”的良好习惯(行为“合规”是宣贯的核心任务)。其中,一是将执行标准的情况纳入责任考核;二是硬性要求一线操作人员须熟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杜绝习惯性违章,以确保操作安全。(4)在标准的宣贯中贯穿安全意识教育,用违章作业教训强化宣贯效果,以提高执行标准的自觉性。(5)在安全制度的宣贯中,重视对用户安全用气的宣传教育和服务。一是将天然气安全用气须知送到用户手中,新安装户在验收后逐户张贴天然气用户厨房装修安全须知,并赠送安全用气的蓝焰警示录和动画多媒体光蝶宣讲安全用气,传授安全用气知识和技能,其中包括用气遇险的自救、互救方法的传授。二是做好与用户的协调沟通,虚心听取用户的意见和建议(如每年召开用户座谈会进行面对面交流和实行用户意见反馈制度等),改进安全管理。三是做好上门服务,及时为其排忧解难,四是在每年“安全生产月”开展燃气安全进万家、进社区活动。4、集成经验教训,使员工处于激励性环境中安全作业(1)集成作业环境方面的知识、技术及经验教训和人体工学知识,提高作业的安全舒适性。一是对作业现场的色调、采光、空气调节性、温度等环境要素进行舒适性调整。二是改进作业工器具,提高作业的安全可靠性和便利性。三是在作业现场设置简明扼要便于记忆的人性化标识。四是对作业现场的外环境进行绿化改造。(2)总结经验教训,强化安全奖励力度。一是对先进、劳模(“安全”是很重要条件)和企业一级、二级和三级的“安全标兵”,在给予荣誉奖励的同时给予不同档次的经济、物质奖励。二是对在安全技术和其管理中做出贡献者给予专项奖励。三是对安全先进(优秀)员工,给予奖励性送培深造的机会。四是对违章单位和个人,在给予“一票否决”的同时,给予带过立功的机会,这点对教育本人和广大员工都是极为重要的。(二)集成安全管理资源安全管理资源的集成,尤其是人才、技术、知识、信息等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对安全系统的协同交融性起着首要的影响作用,是安全系统能否寻优的前提。1、明确集成的基本要求一是具有“相容性和互补性”。资源要素尤其是智力资源要素之间具有相容性和互补性,以使安全管理系统有较好的交互相融性。二是具有“吻合性”。具有与安全管理系统功能、结构的吻合性。三是具有“功效倍增性”。配置后安全管理系统是否会产生功(能)效(应)倍增效果,即是否会产生通常讲的“112”的效果。四是具有“经济性”。配置后安全管理系统的运行成本是否会处于较低水平。这4项要求是对资源配置方案优化决策的主要标准。2、做好安全管理资源配置的前期准备一是做好各级、各类(种)安全管理的角色定位和结构设计,确定其运行要求。其中角色定位是指根据各级、各类(种)安全管理目标和相关内外部因素,对安全系统的组织责任管理、制度(标准)管理、预警防范管理、应急救援管理、考核评价管理等安全管理应具有的职能(功能)作出明确规定,提出运行要求。二是对过去安全管理资源的配置情况进行深入细致调研分析,以为优化配置资源提供依据。三是在上述工作基础上,明确各级、各类(种)安全管理对资源尤其是智力资源的最佳需求。3、优化安全管理资源配置方案在上述前期准备的基础上,分别由策划与管理部、安全保卫部、人力资源部各拟编1个“安全系统智力资源配置预选方案”,然后由企业15名高、中级技术管理人员组成的决策评议组,采用筛选出的科学民主性较强且易操作的“层次分析法(AHP法)”进行3选1的优选。(三)建立安全管理系统的协调沟通制度和目标体系1、建立安全管理系统的协调沟通制度实践证明,在资源配置后,各级、各类(种)安全管理的协同交融性主要取决于员工以及岗位、部门(单位)之间的协调沟通状况(取决于“态度和能力”),友好通畅的协调沟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资源配置的缺陷。为此,在集成以往协调沟通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建立了安全管理系统的“协调沟通制度”。(1)“协调沟通制度”的基本指导思想:协调沟通,应以高效率、圆满地实现企业的安全管理目标为基本出发点,不仅要着力提高本安全职能管理的协同交融水平,而且要着力提高相衔接的安全职能管理的协同交融水平。(2)“协调沟通制度”的基本要求:一是凡遇难事,应积极采取“互动式”协调沟通办法予以解决;二是协调沟通应端正态度,不厌其烦、平等友好协商;三是应不断提高协调沟通的技巧和能力(如归纳表述能力);四是在履责中应从全局出发,不应从本位主义考虑问题。(3)“协调沟通制度”的基本原则:一是平等、尊重、包容的原则。上下级或同级间的协调沟通都应遵从此原则;二是顾全大局,敢于承担责任的原则。其中尤应避免动辄矛盾上交和推委、扯皮、踢皮球的现象;三是实事求是,坦诚相待的原则;四是严格区分执行管理指令(规定)与解决问题时协调沟通的原则。(4)“协调沟通制度”的执行保障:一是消除协调沟通中的文化障碍,强化员工和谐协作的意识;二是高、中层管理者在协调沟通中做出表率;三是加强执行过程的检查、督促、考核,及时解决协调沟通中出现的问题。2、建立引导安全管理系统运行的目标体系(1)明确基本要求:总体要求是,集成企业内外有关的环境、知识、经验教训、技术、信息等要素资源。目标体系的指标(项目)设置及其考核标准的设定,具体要求是:一是应符合行业特点,能适应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二是能充分体现贯彻执行国家各类安全管理的政策法规;三是具有较好的涵盖性、条理性、系统性和匹配衔接性;四是应抓住重点顾及一般;五是以定量为主(必要时辅以定性指标)而具有良好的操作性。(2)构建广义安全目标体系。参见表1。表1 重庆燃气集团集团安全管理目标体系指标分布结构指标类别指 标 (项目)名 称生产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治安安全经济安全信息安全A人身安全事故A.1轻伤A.1.1轻伤人次数1)A.1.2轻伤率A.2重伤A.2.1重伤人次数1)A.2.2重伤率A.3死亡A.3.1死亡人数1)A.3.2死亡率B储输配售网络系统安全事故B.1轻微事故(故障)B.1.1轻微事故次数B.1.2轻微事故(故障)率B.2一般事故(故障)B.2.1一般事故(故障)次数B.2.2一般事故(故障)率B.3重大事故(故障)B.3.1重大事故次数B.3.2重大事故(故障)率B.4特大事故B.4.1特大事故次数B.4.2特大事故率C消防安全事故C.1轻微2)失火次数C.2一般2)失火次数C.3重大2)火灾次数C.4特大2)火灾次数D交通安全事故D.1轻微交通事故次数D.2一般交通事故次数D.3重大交通事故次数D.4特大交通事实次数E治安安全事故E.1轻微治安事故次数E.2一般治安事故次数E.3重大治安事故次数E.4特大治安事故次数F经济安全 事故3)F.1轻微资金损失次数F.2一般资金损失次数F.3重大资金损失次数F.4特大资金损失次数G信息安全事故G.1失密G.1.1机密失密次数G.1.2绝密失密次数G.2网络事故G.2.1轻微故障G.2.1.1轻微网络故障次数G.2.1.2轻微网络故障率G.2.2一般故障G.2.2.1一般网络故障次数G.2.2.2一般网络故障率表1 重庆燃气集团集团安全管理目标体系指标分布结构(续)指标类别指 标 (项目)名 称生产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治安安全经济安全信息安全G信息安全事故G.2网络事故G.2.3重大故障G.2.3.1重大网络故障次数G.2.3.2重大网络故障率G.2.4特大事故G.2.4.1特大网络事故次数G.2.4.2特大网络事故率H安全预警防范应急救援H.1预警H.1.1预警监控全面性(描述性指标)H.1.2预警监控敏捷性(描述性指标)H.2防范H.2.1设 备设 施器 材预 防H.2.1.1燃气泄漏率H.2.1.2气站供气压合格率H.2.1.3调压箱三压4)合格率H.2.1.4燃气工程合格率H.2.1.5现场电气安装合格率H.2.1.6消防设施器材合格率H.2.1.7设备实施检测合格率H.3教育培训H.3.1培训人次H.3.2培训率H.3.3培训合格率H.3.4特殊工种持证上岗率H.4应急求援5)H.4.1预案H.4.1.1预案完备性(描述性指标)H.4.1.2预案可行性(描述性指标)H.4.2抢险救援H.4.2.1抢险救援响应速度H.4.2.2抢险救援及时率H.4.2.3处理用户报修及时率注释:1)符号“、”是表征指标(项目)对安全的影响度,标“”者为一般影响,标“”者为较大影响,标“”者为重大影响;2)安全事故“轻微、一般、重大、特大”的界定在相应安全管理标准(制度)中予以规定;3)表中未用损失金额表征的安全事故指标(项目),另行统计;4)“H.2.1.3调压箱三压”是指“运行压力、关闭压力、截断压力”;5)“应急接援”含110联动出警。(3)制定和宣贯执行安全管理目标的主体程序:参见图22、拟定企业目标初稿3、征求意见4、修改送审5、集团分管副总初审6、集团总经理复审7、董事会批准8、发布9、制定执行目标11、跟踪检查考核10、宣贯执行1、前期准备说明:第1、2、3、4步由安保部负责,在有关部门配合下完成;第8步,要求在每年1月15日前发至集团高管、各部门和二级单位;第9步,要求各部门和二级单位在每年1月底前,按集团控制目标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具体的内控目标。图2 制定和宣贯执行安全管理目标的主体程序(四)充分发挥安全管理组织责任系统的指挥、统领作用1、集成的安全管理组织责任系统处于指挥、统领地位安全管理组织责任系统是按上述集成安全管理资源且以优化人才,骨干型员工为主的办法构建的。从图3中不难看出,该系统在安全的各分类管理系统中必然处于指挥、统领地位。企业安全委员会安 全 保 卫 部集 团 各 职 能 部 门(各职能部门设兼职安全员一名)各 二 级 单 位技 安 科(设专职安全员一名)各 职 能 科 室(设兼职安全员一名)基 层 班 组(设兼职安全员一名)一级安全子系统(集团总部)二级安全子系统(各二级单位)三级安全子系统(各基层班组)一级安全组织责任系统的主体职能是负责企业安全管理的组织领导、事项决策、指挥协调和执行。安全保卫部在企业安全委员会直接领导下,是企业安全管理的组织领导、指挥协调中心。二级安全组织责任系统的主体职能是执行一级的安全指令,负责本级安全管理的组织领导、事项决策、指挥协调和执行,向上级报告工作。三级组织责任系统的主体职能是执行二级的安全管理指令,负责本级安全管理,向上级报告工作。企业安全委员会由董事长任主任、总经理任常委副主任、分管安全的副总任第二副主任;按“第一责任制”管理,各级行政一把手,是全面负责本级(本部门、本单位)安全管理的当然第一责任人;按“一岗双责”的“全员安全责任制”管理,人人都须肩负相应的安全责任。 图3 重庆燃气集团安全管理系统的组织结构和主体职能划分2、实行“全员安全责任制”,“精细准严”抓执行(1)实行全面系统的安全责任制管理。安全责任制的核心任务是层层落实安全管理目标,并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一级抓一级、一级管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原则,一是实行“第一责任制”,即各级行政一把手,是全面负责本级安全工作的当然第一责任人。二是实行“一岗双责”的“全员安全责任制”,即从总经理到各级岗位员工,除履行本岗位工作职责外还须肩负与本岗位有关的安全责任。这是两项很有成效的措施。(2)用“安全责任书”落实安全责任,确保安全目标的实现。每年初的“安全工作会议”都要做两项安全责任落实工作,一是从总经理到以下各级安全管理系统的安全第一责任人,都须与直接上级的安全第一责任人签订“一岗双责”安全目标责任书,其中总经理向董事长签订责任书。二是各二级管理系统的安全第一责任人都须与总经理签订安全生产、防火管理目标责任书。三是各级管理系统都须将本级的安全管理内控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基层直至每个岗位、个人。因此,构筑起了严密的“层层把关,分兵把守”的安全管理防线,形成了“安全重担大家挑,人人肩上有指标”的全员安全管理格局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管理网络体系。(3)安全责任是否真正落到实处,是通过“执行”检验的。因此,从上到下要养成“精、细、准、严”的执行作风,才能确保安全目标的实现。如“看好一杆秤(天然气输入和输出的计量)、把好一道关(天然气网络系统的安全关)、强化一服务(强化对用户的服务)”的有力措施就很好体现了这一执行作风。(4)在安全管理系统的运行中,特别强调各级、各类(种)安全管理系统(包括岗位员工)须按上述“协调沟通机制”的 “三个基本”的规定处理出现的各种问题。3、“十到位、全方位”提高安全管理系统的效能安全管理“十到位”:一是安全意识到位;二是制度到位;三是责任落实到位;四是管理机构、人员到位;五是教育培训到位;六是监督检查到位;七是事故的防范应急措施、救援预案及演练工作到位;八是隐患整改、资金投入到位;九是事故处理责任追究到位;十是安全工作奖惩到位。“全方位”是指如表1所示的广义安全内容,且党政工团对“安全”齐抓共管。4、强化安全管理与技术的交融性(1)在安全制度体系的建设中,特别要做好安全技术标准与相应安全管理标准的匹配衔接。(2)加强管理促进技术创新的力度。一是明确规定“用先进技术手段提高安全可靠性”是各级安全第一责任人的重要职责。二是不断提高安全管理人员对生产技术和安全技术的了解及认识。三是建立安全管理部门与技术部门的联系协调制度,主动从安全角度向技术部门提出技术改进课题。四是增强对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或两者结合解决安全技术问题的激励力度。(3)采用技术创新成果和先进技术手段提高技术装备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如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双路调压箱”、“新型燃气引入管”、“带气堵漏”提高了管网的安全可靠性;采用不停气碰口,不仅减少了停气对客户的影响,还收到减少向大气排放天然气造成环境污染和降低了输差的效果,同时也减少了安全隐患;建立先进的燃气输配管网调度自动化监控系统(SCADA系统),实现重点设施和场所的远程监控;重点现场实行24小时视频监控。用先进设备及自动化自适应调整手段对储输配售网络系统进行技术改造,使之逐渐成为“本质安全”系统。5、不断提高安全预警防范的响应敏捷性预警是防范发生安全事故的极重要措施。(1)加强预警防范系统的建设。一是不断强化从集团一把手到一般员工对预警防范重要性的认识,并将在安全高危单位、环节、部位工作的人员列为强化重点。二是将预警防范列为重要的安全责任加以落实。三是对需加强预警防范的单位、环节、部位和监控级别进行科学的再界定。四是在对燃气储输配售网络系统进行技术改造时,做好人员的配置调整、工作态度及技能提高的培训。(2)修订完善安全预警防范的技术和管理标准。其修订的重点是各类安全预警警界线的划定和对信息数据的搜集、传输、识别、分析等要素反应敏捷性的规定。(3)不断改进预警的技术手段和提高处理能力。如不断改进信息传输手段,提高计算机数据库的处理能力。6、不断提高应急救援的响应速度快速的应急救援就可赢得时间,减少损失,有效控制事态的扩大。而前提是须有充分的事前准备,有科学合理紧凑的方法、技巧和先进的技术手段做保证。(1)加强应急救援系统的建设。一是针对过去存在的问题,对集团公司和各二级生产单位的应急救援人员和技术力量做调整、补充。如实行抢险调度和开通“966777”24小时值班的客户热线,各二级单位设立抢险科;二是强化应急救援责任管理;三是采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应急救援快速响应能力。(2)对可能需要应急救援的对象、事项做深入地再认识。对各类安全尤其是生产及防火安全中易发生重、特大事故的单位、环节、部位和事故类型等,在重新深入调研后做出细致地分析判断,重新划分应急救援等级。(3)在上述的基础上,对应急救援预案管理制度和预案做全面细致地修订完善,将提高“响应速度”作为主要改进目标。先后对包括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抢险救援预案等15项应急救援预案做了修订完善。(4)强化对应急救援预案的实战演练,并通过演练不断对预案修订完善。(5)创新应急抢险技术,提高抢险效果。如“带气堵漏工艺”,避免了过去抢险中须大面积停气及置换和恢复供气不慎易发生安全事故的弊端。 (五)采用信息技术提高安全系统的运行效能1、不断提高安全系统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企业领导很重视采用信息技术手段不断提高安全系统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因此企业安全系统的信息化管理水平,随着企业整体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不断改造升级而得到了提升。“全面系统、快捷准确、安全可靠”地“搜集、传输、识别、分析”安全信息数据,为提高安全系统的运行效能提供了强有力地支撑。提高了安全预警的敏捷性和应急抢险救援的响应速度。2、安全监控指挥是生产经营信息化调度中的重要内容安全监控指挥不仅是发布和执行安全预警警报和警示信息的重要手段,也是及时发布应急救援指令而实现快速响应救援的重要手段。因此已成为企业生产经营信息化调度中不可缺的重要内容。3、建立安全系统运行和安全事故案例数据库安全系统运行数据库和安全事故案例数据库是重庆燃气集团广义安全管理的知识宝库。(1)建立运行状况数据库。此数据库是对安全系统在每个考核评价周期整个运行状况的集成,其主体内容参见“(六)集成安全系统运行状况,持续改进安全管理”部分。(2)建立安全事故案例数据库。一是遵照“安全事故四不放过”的原则,集成企业内部在“生产、消防、交通、治安、经济、信息”六大类安全方面发生安全事故尤其是重、特大事故的详尽数据(内容)。二是集成了国内外典型安全事故案例的主要数据(内容)。4、在信息化管理中着力消除安全信息滞后现象企业虽然有了较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手段,因现阶段相当部分原始信息数据的采集和上传,其起始操作主要靠人工完成,因此,信息滞后现象时有发生,这在“人命关天”的安全管理中是绝不允许的。究其原因,一是工作责任心差,二是本位主义作怪。为此,通过加强对“一岗双责”和“协调沟通机制”执行情况的检查、督促、考核,并狠抓典型教育,收到了很好效果。(六)集成安全系统运行状况,持续改进安全管理1、集成系统运行状况,是为持续改进提供知识性支撑从集团总部到各级、各单位,在每个考评周期应紧紧围绕履行安全责任和实现安全目标,对该周期中的合规、安全隐患处理、有无安全死角及盲点、有无事故发生、协调沟通等的执行情况进行有重点的归纳,特别对经验教训须认真总结,即集成该周期的运行状况,为持续改进提供知识性支撑。2、履责考核评价,是安全系统运行状况集成的前提一是紧紧围绕履行安全责任,实现安全管理目标进行检查考核。二是在安全保卫部统一组织领导下,按照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安全管理工作考核内容及考核标准和有关安全制度的规定,分层级由上一级检查考核下一级。三是采取定期与随机相结合的办法进行跟踪检查考核。其中随机检查考核可提高检查考核的真实性,对重点单位、环节、岗位的执行不力者和对刚发布的管理指令要跟踪到底。检查中发现问题尤其是隐患问题立即通知整改,并跟踪整改情况,直至合格为止。四是发生安全事故,除严格按照事故报告程序立即报告和按照“四不放过”(事故原因不清、责任不清、整改措施不力、群众性教育不到位)的原则进行处理外,特别要从防止重导覆辙的角度加强整改措施及执行的跟踪检查。五是各种检查须做好规范记录,并对记录的规范性、真实准确性进行抽查,以为考核评价和集成安全系统运行状况提供切实依据。(2)考核评价主要从“安全责任目标”和“协同配合”两大类进行考核评价。每类下设若干分项(指标),用100分制记分法评价并做出定性评述。按每月一小评、每季一中评、年底做总评的周期进行考核评价。考评结果与分配、奖惩挂钩。3、采用“适应性指数”评价安全系统的适应性(1)明确评价的基本要求:全面系统、抓住重点、集思广益、改进有据。其中“改进有据”是指能为持续改进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2)确定评价标准:一是“智力资源配置适应性”;二是“协调沟通适应性”;三是“系统功能及结构的适应性”;四是“经济适应性”,是指安全管理系统运行的费用是否适应企业对费用控制的要求。(3)采用自创的“多组民主评分综合法”确定被评价系统的“适应性指数”,并相应做出定性评价。每年或每两年进行一次评价。具体方法参见附件2重庆燃集团气一级安全系统的适应性评价(2005年度)。4、持续改进安全系统的管理(1)抓好日常的调整改进。每月集团和二级单位都要召开安全分析会及生产经营调度会(安全是该会的重要内容),每年初都要召开年度安全工作会议,其后都要按安全责任制的管理规定认真落实会议的各项决定,并对落实和执行情况进行跟踪检查考核,尤其是对须立即整改的事项特别是隐患整改事项要紧盯不放。其中一线班组是抓的重点。抓好了日常的调整改进就形成了每天一小点进步、每月一大点进步、一年进一大步的不断循环的持续改进态势。(2)抓好安全系统评价后的调整改进。对安全系统评价后的调整改进,是今后提高安全系统效能的极重要工作。调整是项难度大、复杂的系统化工作,经过精心策划、精心组织实施就会收到预期效果。如对企业2005年度的一级(集团总部)安全系统评价后,根据评价意见,对集团总部的安全保卫部的职能做了扩展,不仅充实了技术管理复合型人才(安保部的编制是11人,优化调整后实际只配了9人,且都是中、高级职称的技术管理人才),调出了一般人员,而且增加了安全技术、管理资料、政策法规资料和信息处理手段等的配置;并通过2006年与2007年共计投入8114万元技改资金对主体生产技术装备进行改造,取得了提高了集团总部对各二级单位管理的全面系统性及能力,增强了主体生产技术装备的安全自适应寻优能力等良好效果。三、城市燃气企业安全系统集成管理的效果(一)提高了员工安全素质和综合管理水平员工在和谐安全文化的不断熏陶下,其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安全技能都普遍得到了提高;安全文化障碍在安全系统中逐渐得以消除,协调沟通的通畅性明显增强。现在企业基本实现了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已基本扭转了过去常出现“三违”(即:违章操作、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的不良现象,“三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的要求得到了很好贯彻。企业各种基础和专业管理都有着紧密的关联依存性,因此本成果的实施无疑提升了企业处理综合管理事项的能力。(二)为企业实现“本质安全”提供了长效性保障一是本成果注重智力资源的集成,尤其重视安全管理与技术的交融,大大提高了“管理与技术”的集成度。通过不断提升易发生安全事故的储输配售网络系统的自动化自适应寻优能力,为实现系统的本质安全提供了长效性保障。二是对于非自动化的人工系统,随着对安全系统管理水平的明显提升和员工安全素质的不断提高,排除其安全隐患的敏捷性明显增强,因此也在实现其本质安全方面迈出了可喜的步伐。企业安全管理系统基本呈现出“一键即灵”的管理效应。(三)取得良好社会效益,获得广泛赞誉企业这几年,虽然表1所示广义、全面系统的安全管理目标都在逐年提高(尤其是对重、特大事故的控制),都能全面有效地实现,企业的综合事故率和用户事故率都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分别参见表2和表3),未发生任何属企业责任的重、特大安全事故,对外因发生的突发事故,都能快速响应抢险救援。因此切实保障了向广大用户安全稳定可靠地供气,实现了企业向用户、向社会提供优质服务的承诺,受到了广大用户和社会的广泛赞誉;获得了用户百分之百的满意、信赖的最大荣誉。表2 企业2003年至2007年综合事故率变化趋势项 目单 位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综合事故率2.892.762.582.422.21表3 企业2003年至2007年客户事故率变化趋势项 目单 位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客户事故次数次108655客户总数万户90100110.42135170事故率1/100万11.118 5.453.702.94 快速抢险例证如2006年8月30日11点28分,在人口密集、车流量大的主城南岸区上新街,其街道边埋设的一根426mm天然气主管道突然被在该处施工的自来水公司的炮机误挖开一条长达150mm的口子,大量天然气喷涌而出。重庆燃气集团的自动化控制系统(SCADA系统)接收到110紧急警报信息后,立即启动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抢险救援预案,有条不紊地进行供气调整,高速度抢修,仅仅l小时后,沿线近3万居民陆续恢复供气,至当日16时,抢险结束,全部恢复供气。事后,时任国家安监总局的李毅中局长给予了“抢险及时得力,避免了伤亡事故”的赞誉,得到了当地各单位和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在本成果及SCADA系统实施以前,如此大范围的停气、大规模应急抢修作业,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完成是不可想象的。重庆燃气集团,曾多次被市政府授予的“安全生产先进集体”的光荣称号,连续多年荣获“重庆市110联动社会服务工作先进单位”和重庆市安全生产委员会授予的“安全生产管理先进企业”、连续四年荣获重庆市和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企业等多种荣誉称号。被国家授予“全国劳动奖状”,被评为“中国客户关怀八十强”、重庆市“消费者满意单位”,“重庆工业企业五十强”,2007年度重庆市“重点建设目标考核先进单位”。(四)确保了企业稳定持续发展企业“持续安全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确确实实地为企业稳定持续发展,为争创全国一流燃气企业的战略愿景提供了非常有力的保障。2007年与成果实施前一年2003年相比:资产总额提高了75.4,达到27亿元;供气范围从原来的主城6区扩展到了现在的19个主城及邻近区县、1个开发区,各类用户数提高了113,达到170万户;年供气量提高89.9,达到了15亿多m3;供气输差率降低了2.5个百分点,降至为4.05(处于全国领先水平);销售收入和利税总额都得到大幅度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显著增加。二八年六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