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车间安全管理制度

上传人:p*** 文档编号:55780808 上传时间:2022-02-1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制冷车间安全管理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制冷车间安全管理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制冷车间安全管理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X有限公司文件编号: 版次: 修改状态:制冷车间安全管理制度状态: 编 制: 审 核: 批 准: 主管部门: 工程设备部 发放范围: 工程设备部 年 月 日批准 年 月 日实施一、 编制目的和依据:1、目的:为保证工厂安全生产工作顺利进行,落实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加强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确保制冷机设备安全运行、可靠供冷。为本单位的发展提供合法、安全、可靠、经济、有效的硬件设施设备保障,使设备安全管理工作步入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轨道,依据法律法规、规范的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特制定本制度。2、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3、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制冷机房的安全操作及管理。二、 岗位职责1.持证上岗,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禁止违章作业。2。制冷间除除值班人员、检查和技术维修人员,其他人员一律不准进入;人员出入要随手关门,防止动物进入,发生事故.3.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做好设备的开、停、运行工作,确保设备安全、高效运转。4.值班期间要严格执行下达的温度要求,保证车间具备符合要求的温度。5。准确、准时记录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各项参数,保证设备运行参数正常。6.按时巡视所辖区域的设备、设施并作好巡视记录.7.负责设备、设施的保养和维修维护工作并作好维保记录。8. 上班前戴好防护用品,认真进行交接班,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和岗位纪律,不迟到,不早退,不脱岗,不睡觉,班前、班中不喝酒,不做无关的工作.9。做好所辖区域设备和设施的清洁卫生工作。10. 在进行设备维修和保养时,自觉佩带个人防护用品,保护安全设施。11。 确保制冷机,电路运行正常安全,氨液和水循环畅通无阻,检查阀门管道,垫片是否老化,破损,开关自如,制冷管路无漏氨现象,避免氨气泄漏,确保人身安全。12。 确保空压机电路运行正常,检查阀门管道,垫片是否老化,破损,管道储罐无泄漏,确保人身安全.13。负责制冷机组的保养、维护、清洗、上油、充氨,更换易损零件工作,负责清理,维护蓄水池;14。负责空压机机组的保养、维护、清洗、上油,更换易损零件工作,负责清理设备卫生.15.工作时间不能脱离岗位,不得违章作业,发现故障和问题,及时报告,并采取紧急措施,防止事故发生。三、 管理规定1。制冷设备和制冷剂具有高压、易爆、含毒的特性,操作工要树立高度的责任感,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检查设备的技术状况,查劳动保护用品和安全设施的配置情况;加强制冷设备和其它设备的管理,提高设备完好率,确保安全生产;制冷设备的仪表、量具等都必须经过法定计量部门的检定,同时要按规定定期复查,确保计量器具的准确性;操作人员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执行制度,要加强工作责任心,互相协作.2制冷设备是工程设备部进行管理,直接管理人员为部门制冷机操作工。3. 制冷机房是保证各车间设备冰水的正常供应,确保生产的正常运行,特制定以下管理规定。(一) 机房管理制度1. 严格遵守制冷岗位安全设备操作规程的规定执行,保证机械设备正常运行,确保安全生产。2. 了解和掌握生产情况及机械设备的运行状况;交班前做好值班室内的清洁卫生工作,认真仔细做好交接班工作。3. 运行记录表的记录和交接班记录书写要规范,数据要准确、清楚。4. 工作中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果断处理,并将其原因、后果认真填写在运行记录表上,上报车间。5. 做好每周一次的车间、值班室及机器设备大扫除工作。6. 根据冰水温度要求和热负荷的情况,合理调配使用氨压缩机;尽量节约水、电、油、氨的消耗,保车间冰水的正常供应及氨泵正常运行。7. 勤看仪表,勤听设备运行的声音,勤摸压缩机部件温度,勤对运行的机械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8. 每两小时记录各运行设备参数一次。9. 负责值班室的各种设备在正常值范围内运行; 10. 总调节站冲霜压力应在0.60。8MPa之间,热氨进入蒸发器的压力不超过0。6MPa.控制冲霜水流量,防止冲霜水从水盘溢出。控制各辅助设备在规定的压力、液位安全范围内运行。11. 每班检查冷凝器的运转情况不得少于两次。12. 系统各容器放油和放空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每次放油要做好记录;放空气时要注意水流量,放空气后要杜绝长流水的情况,并做好记录。13. 保管好抢修急用工具,未经批准不准外借,并在交班时清点核对交班。14. 熟练制冷技术和容器、设备操作规程,有独立操作的能力.(经特种作业部门培训考试合格,取得有效上岗操作证件后,才能上岗操作操作)15. 熟练地掌握一般事故的处理和维修工作,熟练地掌握防护用具和抢救药品的使用和抢救的方法。16.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按工艺要求进行操作调节。17. 发生重大事故隐瞒不报负责。18. 对违反操作规程造成事故、伤亡及经济损失负责。(二) 压力容器管理制度1. 压力容器的检验1) 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周期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安全状况等级为12级的,一般每6年检验一次;安全状况等级为3级的,一般每3年检验一次;安全状况等级为4级的,定期检验周期根据检验机构决定。2) 对压力容器所配备的安全装置(安全阀、压力表等),应定期进行通、排放工作,以保证其灵敏、可靠.安全附件的检定,检验严格按有关规定执行。3) 对检验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理或消除,对难以消除的缺陷应采取降级、降压,限期使用直至更新等方法进行处理,并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备案。2. 安全装置的调整和检修1) 压力容器内部有压力时,不得对安全装置和主要的受压元件进行任何修理或紧固调整工作。需焊、挖补修理时,应由持特殊焊接工作操作证人员参加。2) 安全阀更新购置应有出厂合格证,合格证上应有检验部门和质检员的印章,并有注明检验日期,无出厂合格证严禁购置使用。3) 安全阀使用中应定期校验,每年至少一次,调整后的安全阀应加铅封,并填写记录。检验调整工作应由专职检验人员进行。未经许可,本公司任何人员不得任意启封调整检验.4) 未经检验合格和无铅封的压力表不得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压力表失灵、刻度不清、表盘玻璃破裂、卸压后指针不回零位、铅封损坏等情况,应立即更换。5) 压力表的装设、校验与维护应符合国家计量部门的规定,压力表应定期检验,每半年至少一次,经检验合格的压力表有铅封和检验合格证。(三) 液氮充装管理制度1. 按照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结合本企业实际,制定本制度。2. 液氨储罐属密闭中压容器,操作压力应小于1。6Ma,充装量不得超过被充装容器的80或0。52吨/米3.3. 液氨充装现场必须配备必要的检修器材,防护器具,以及足够的消防器材.4. 液氨充装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上岗资格。必须熟悉充装安全技术规程和各种防护器材的使用方法,能够正确处理应急事故。5. 运氨槽车到达现场后,充装人员首先进行下列工作:6. 看运输车是否按销售发货有关规定,由本公司销售人员引领到充装点;灌装手续是否符合公司关于液体化工产品销售规定的要求;7. 查看运输车的危险化学品准运证明是否完备;8. 查看车上搭载的物品,静电接地是否符合要求,是否装好阻火器;9. 检查液氨充装胶管.必须是有合格证的耐压胶管。10. 在以上问题无疑问后方可开始充装。11. 充装时必须注意:胶管和进料管接头处必须有倒牙,并装有紧箍铁板,并用螺栓将其紧固。12. 充装过程中,充装人员不得离开充装现场,槽车内的液氨不得向大气中排放,要严格控制充装流速的流量,周围严禁明火作业.13. 雨、雾、雷电天气不得灌装。14. 充装过程中如发生跑料等意外情况,充装人员要立即关闭紧急切断阀停止充装,进行安全处置,并报告有关部门进行安全处理。15. 充装完毕后,充装人员要立即封口,详细检查,确认无误后,将运输车与系统断开。此时车辆方可启动离开充装点.16. 充装人员按照有关规定填写充装记录,主要内容包括购货单位、车牌号、危险化学品准运证书号、充装日期、允许充装量、实际充装量等,并有充装人员、押运人员、审批人员的签字。充装记录应保存1年以上.17. 充装岗位人员要定期检查充装系统的安全装置、消防器材、静电接地、报警装置、专用工具、防护器具等装备的情况,使其始终保持在完好状态。发现问题应及时向上一级领导或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报告。18. 充装岗位人员因违反本制度造成事故,公司将依照有关规定追究其责任。(四) 制冷机房值班管理1. 认真遵守公司的内部管理制度(员工手册)和设备的操作规程。2. 上班时不准擅自离开工作岗位,有事需要离开时必须征得班长同意方能离开,除出现突发性情况外但要电话报告,值班室不准出现无人在岗现象。3. 上班不准穿拖鞋,不准打闹,人为制造杂音,不准干私活,不准饮酒,不准睡觉。4. 接班人员应提前十分钟到岗,实行对口接班,接班后交班人员方在交接班记录签名后方可下班。5. 交接班时,交班人员未能完成本班岗位工作,接班人员有权拒绝接班,直至交班人员将本岗位工作完成为止。6. 不准擅自带外来人员进入工作场所,外来参观人员必须经公司领导批准或本部门经理批准,并由专人陪同下方能进入工作场所。7. 在工作中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若异常情况无法处理时应及时通知班长,若异常情况无法不受控制并发展成“险情”时应及时通知部门经理、有关领导,同时继续进行抢险工作。8. 值班室应保持清洁,台面不得放置与工作无关的东西。9. 对违反上述制度的人员,按情节轻重进行处置。(五) 制冷机房巡回检查管理1. 为了保证制冷设备正常运行操作工每1小时至少进行一次巡回检查.2. 值班人员需按规定时间对制冷机、循环泵、冷却塔、配电设施、仪器仪表等设备进行巡回检查,防止仪表、安全阀失灵威胁到设备的正常运行。检查管道及阀门是否有氨气泄露,阀门开度位置是否有变化,所需润滑油的油位,轴承温度,电机温度及其它异常现象,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上报。3. 值班人员要认真、仔细抄表,观察每台设备的压力,温度,电流、电压、震动,及附属设备等是否在额定的参数范围内运行。要做到一听、二看、三摸、四闻,及时了解设备的性能状态,根据分析结果逐项对设备进行检查排除故障。发现有严重异常情况时要做到及时汇报,尽可能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维护生产。4. 对设备的润滑系统和润滑点要及时的添加润滑油和润滑脂,弄清不同设备的润滑油和润滑脂的特性,防止错加影响设备的润滑而造成损失。5. 对设备表面要及时进行卫生清理。6. 经常检查了解冷却水水质、水位、水温情况,如有异常需查找原因并及时处理。7. 检查各设备配套的动力柜电器是否有发热现象,特别是夏天要多加注意。8. 巡回检查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并将检查结果记入制冷设备的运行记录内。四、 安全防护制度(一) 制冷工安全制度1. 制冷工应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安全问题,对工作要极端负责,制冷工必须掌握制冷机器设备操作技术,方可上岗.2. 制冷必须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和岗位责任制,保证安全操作。3. 值班人员必须对运转的制冷机器和各种设备勤看、勤听、勤摸、勤检查;即检查压缩机的压力、温度是否正常,检查机器油面是否足够,供油情况是否良好,各贮液设备液位是否在规定范围内,如发现异常,应立即分析原因,采取必要措施,进行调整,特殊情况停机检查;要注意氨泵、水泵、风机电流、电压是否正常.4. 严格遵守岗位责任制,制冷间不能无人,不准单人操作,机房内外严禁烟火.5. 机器设备管道上的各种阀门在打开时,切应缓慢,操作人员不要面对手轮,以免漏氨时伤及面部。6. 系统加氨时,要严格按加氨操作规程操作,操作人员应戴橡皮手套,准备好防毒面具,雨衣等消防用具,以防万一。7. 安全阀、压力表要按时间定期检验,压力容器应严格按国家规定请安全部门进行检测。8. 检修时有关阀门应挂禁开的标牌,维修人员要穿戴防护用品。9. 车间的各个进出口要畅通,严禁将其一关闭不通.(二) 消防安全制度1. 制冷间内禁止存放和使用易燃易爆物品,用过的抹布棉纱等物品,用后应随时存放在箱内或放在室外安全地点,不得乱扔.2. 制冷间内严禁吸烟或携带打火机.未经安全部门同意,制冷间内不得动用明火;现场必须使用动用明火时,应做好防火措施。3. 制冷间内应备有一定数量的灭火器,并指定人员负责定期检查。要定期检查防火设施,发现过期失效防火设备,及时上报工厂安全部门更换。4. 不允许在制冷间内擅自搭接电源,不得使用超大负荷电器。5. 制冷间附近施工应严格遵守用火规定,并做好防护措施。6. 任何人不能随意更改消防系统工作状态、设备位置.需要变更消防系统工作状态和设备位置的,必须取得主管领导批准。工作人员更应保护消防设备不被破坏。7. 制冷间管理人员应熟悉机房内部消防安全操作和规则,了解消防设备操作原理、掌握消防应急处理步骤、措施和要领以及灭火器的正确使用方法。8. 根据实际情况配备消防设施,对消防设施不准擅自搬动、也不准挪作他用。9. 测试电器设备是否通电,只许使用测试仪表,禁止用手接触电器设备的带电部分和用短路等方法进行试验。10. 任何人不能随便更改消防系设备位置。如需更改必须取得主管领导的批准。11. 应定期消防常识培训、消防设备使用培训。如发现消防安全隐患,应即时采取措施解决,不能解决的应及时向相关负责人员提出解决。12. 最后离开制冷间的工作人员,应检查消防设备是否完好.(三) 设备安全防护1. 氨压缩机必须设置高压、中压、低压、油压差等安全防护装置。安全防护装置一经调整、校验后,应做好记录并铅封。2. 氨压缩机水套和冷凝器须设冷却水断水保护装置。蒸发式冷凝器须另增设风机故障保护装置.3. 为防止氨压缩机湿冲程,必须在氨液分离器、低压循环器、中间冷却器上设液位指示、控制、报警装置.低压贮液器设液位指示、报警装置。4. 在机器间门口或外侧方便的位置,须设置切断氨压缩机电源的事故总开关,此开关应能停止所有氨压缩机的运转.若机器控制屏设于总控制间内,每台机器旁应增设按钮开关。5. 机器间和设备间应装有事故排风设备,其风机排风量应不小于8次小时换气次数的要求。事故排风用的风机按钮开关须设在机器间门口,并应用事故电源供电。6. 氨压缩机联轴器或传动皮带、氨泵、油泵、水泵等的转动部位,均需设置安全保护罩。7. 禁止闲人进入机器间和设备间。8. 设在室外的冷凝器、油分离器等设备,应设有防止非操作人员进入的围墙或栏杆。贮氨器(即高压贮液器)设在室外时,应有遮阳棚.9. 检修氨压缩机、辅助设备、管道、阀门等,必须采用36伏以下电压的照明用具,潮湿地区采用12伏及以下的。10. 机器间外应设有消火栓。机器间应配置氧气呼吸器、防毒衣、橡皮手套、木塞、管夹、柠檬酸等必须的防护用具和抢救药品,并设在便于取得的位置,专人管理,定期检查,确保使用。操作班组的工人,应熟练地掌握氧气呼吸器等的使用和抢救方法。(四) 仪表和阀门1. 每台氨压缩机的吸排气侧、中间冷却器、油分离器、冷凝器、贮氨器、分配站、氨液分离器、低压循环器、排液器、低压贮氨器、氨泵、集油器、充氨站、热氨管道、油泵、滤油装置以及冻结装置等,均须装有相应的氨压力表.2. 氨压力表不得用其他压力表代替,且必须有制造厂的合格证和铅封。氨压力表量程应不小于最大工作压力的1。5倍,不大于最大工作压力的3倍,精度不得低于2。5级.蒸发压力侧应采用能测量真空度的氨压力表。压力表每半年须经法定的检验部门校正一次,其他仪表应符合有关部门的规定。3. 氨压力表的装设位置应便于操作和观察,须避免冻结及强烈震动。若指示失灵,刻度不清,表盘玻璃破裂,铅封损坏等,均须立即更换。4. 每台氨压缩机、氨泵、水泵、风机,都应单独装设电流表,应有过载保护装置。5. 氨压缩机间应设有电压表,并定时记录电压数值.当电网电压波动接近规定幅度时,要密切注意电流变化、电机温升,防止电机烧毁.6. 经常检查电气设备的完好性。电缆管用不燃的绝缘材料包裹,大功率负荷电缆不得直接与聚苯乙烯或聚氨脂隔热板型建筑物接触.7. 氨压缩机的吸排气侧、密封器端、分配站供液、热氨站的集管上,应设置温度计,以便观察和记录制冷装置的运转工况。8. 氨压缩机和制冷设备上的安全阀,每年应由法定检验部门校验一次,并铅封。安全阀每开启一次,须重新校正。9. 在氨压缩机的高压排气管道和氨泵出液管上,应分别装设气、液止回阀,以避免制冷剂倒流.10. 冷凝器与贮氨器之间应设均压管,运行中均压管应呈开启状态。两台以上贮氨器之间应分别设气体、液体均压管(阀).11. 贮氨器、中间冷却器、氨液分离器、低压贮氨器、低压循环器、排液器、集油器等设备,均应装设液面指示器.玻璃液面指示器应采用高于最大工作压力的耐压玻璃管,并具有自动闭塞装置。采用板式玻璃液面指示器则更好。五、 制冷机器设备的保养为保证车间冰水正常供应任务,首先要保证机器设备的正常运转,并在此基础上降低机器设备的维修费用,特制定如下制度:1. 机器设备必须经常的进行维修保养,并填写“设备维修保养记录。2. 在进行维修保养时,要对机器设备进行细致的检查,保养过程也是发现问题的最好时机,一旦发现问题及时修复、排除,避免造成大的损失,将问题处理在萌芽状态。3. 夏季空气温度高,对室外的设备要缩短维护间隔时间,特别是阀门,更要经常擦润滑油,保证开关灵活。4. 冬季要注意冷却水管道,经常检查管道阀门有无滴漏,停机时,管道、水泵、机器内的水要彻底排净.5. 对机器设备上的密封件要经常维护,防止漏氨。六、 应急处理措施(一) 漏氨事件的应急措施首先停电。(关停现场附近的所有电源及易产生火花的所有设施)。1. 穿防护衣,戴防毒面具,戴防护手套。2. 关闭所有与泄漏处相连的阀门。3. 疏散周围人员(抢救受伤人员)。4. 补救措施(处理泄漏处的漏口).5. 用水稀释氨浓度,清理现场。具体措施详见: 公司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公司综合应急预案(二) 氨中毒的紧急救护措施1. 氨液溅在皮肤上引起类似烧伤情况的救护方法:1) 将溅湿的衣服脱去,用水或硼酸水洗皮肤,再涂上消毒的凡士林或植物油。2. 氨液被人吸收,轻则刺激呼吸器官,重则导致昏迷甚至死亡,出现吸入情况的急救方法:1) 当呼吸道受到氨气刺激引起严重咳嗽时,可用湿毛巾或湿衣服捂住鼻和口(氨溶于水,可减轻氨的刺激作用)或用食醋浸湿毛巾,再捂鼻子和口(醋与之中和,可减轻氨对人体的刺激和中毒程度)。2) 呼吸道受氨刺激较大且中毒较严重时,可用硼酸水滴鼻、漱口,并给中毒者引用0。5的柠檬酸水或柠檬汁,切忌引用白开水,氨溶于水可助长氨的扩散。3) 当中毒者十分严重,致使呼吸微弱甚至休克,呼吸停止时,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给中毒者引用较浓的食醋,抢救苏醒后,立即送医院治疗。4) 凡中毒者不论轻重者,应移到新鲜空气中进行救护避免继续吸入含氨的空气。具体措施详见: 公司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公司综合应急预案七、 制冷机房资料及记录管理根据以上制冷制冷间相关制度,操作工要及时做好下列有关记录:见附件:1、制冷设备的运行记录;2、制冷制冷间交接班记录;3、制冷设备检修保养记录;4、制冷设备点检表; 10 /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励志创业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