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石 (2)

上传人:szh****04 文档编号:52966984 上传时间:2022-02-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搭石 (2)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搭石 (2)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搭石 (2)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1 搭 石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搭石。我将从教学资源分析、教学目标定位、教学流程预设等几个方面和大家展开交流。一、教学资源分析首先,我从教材资源和学情资源两个方面来分析一下本课的教学资源。搭石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6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课是著名乡土诗人刘章所作的一篇散文,走进的这篇散文,迎面而来的是清新自然的乡土气息,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副副平凡而又耐人寻味的画面:秋凉以后,乡亲们不约而同摆搭石,忧人之忧调搭石,协调有序走搭石,同到溪边让搭石,背起老人过搭石。几幅画面平凡中透出深意,朴素中闪烁着美好的思想,令人感到情致淳厚。用课程标准的理念来研读教材,我认为这篇课文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些有价值的信息:首先,课文语言质朴,意境秀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为引领学生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提供了范例。其次,文中所描绘的一幅幅画面,一幕幕情景可让学生体会到浓浓的人间真情,受到情感的熏陶。 第三,文中的中心句和重点词平凡而内在丰富,朴实而意蕴深长,值得细细品味。而从学情资源来看四年级的孩子已经初步掌握了归纳和分析文本的方法,具备了透过重点词句领悟文本内涵的能力。这些基础,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本课中,学生感到新鲜的知识是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需要运用新的学习方法是透过文本内容想开去,感受平凡画面中的诗情画意。二、教学目标定位通过对教学资源的分析,根据课标的要求和学生实际,我将本课时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3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2、以“美”为主线,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理解课文,感受乡亲们的美好情感。3感知作者质朴细腻,清新自然的写作风格。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抓住平凡小事,想象画面感悟搭石上的风景。难点通过搭石体会乡亲淳朴的人性美。三、教学流程预设 “以学定教,顺势而导”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课堂上关注学生,平等对话,营造一种平实、真实、扎实的教学风气是我的追求。鉴于此,我打算采用两大板块来展开教学,具体流程如下第一大版块:披文入情,研读“风景”。一读课文,沉淀在学生脑海里的是这样一句话: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鉴于此,一开课我就直入重点,引领学生抓住中心句并质疑:一块块普通的石头,在作者眼中,怎么会成为家乡的一道风景呢?接着便以此为突破口,带领学生走进文本,通过读、划、批、注,钻研文本,推敲词句,研读风景的美。对于文中那些看得见的具体的美,学生都能有所关注。因此,首先进入学生视野的应是“协调有序走搭石”这道风景。我便因势利导引导学生透过“协调有序”感受乡亲们走搭石动作的和谐之美,以“踏踏的声音”感受声音的轻快之美,以“轻波漾漾”、“人影绰绰”感受水光和人影的姿态之美,通过这一系列的对话交流活动,让学生走进那幅有声有色的美丽画卷中,并提炼出边读便想象画面的学法。第二大版块:缘情入文,感受“人美”。通过第一大板块的教学,学生对风景的美有了一定的感悟,但仍停留在物象和表面上,对风景中蕴含的人性美还无法触及。于是我趁热打铁,引导学生有滋有味地品读,入情入境地想象,在读书,想象的基础上,让学生联系上文领悟到乡亲们这种协调有序过搭石背后所包含的为他人着想的美好情感,感受字里行间隐藏着的那种看不见的美,从而挖掘出语言文字的言外之音和弦外之意,提升学生的认识深度,让乡亲们的人性之美透过搭石上的这道风景而逐渐丰满起来。我想,有了这样一个铺垫之后,对于其他画面中蕴藏着的种种看不见的美也能引起学生的关注了。由此缘情入文,让学生再次走进文本,在文中去寻找那一处处看不见的心灵之美,在此过程中,通过抓重点词句,创设情境、想象画面,在落实语言训练的过程中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让淳朴的民风,浓浓的乡情透过文字,缓缓注入学生的心田。教学至此,学生心中萌发的是美,脑中闪现的是美,口中诉说的是美,所谓“情动而辞发”,此时,我再让学生按照“ 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的句式写一写学习收获,既能深化认识,又能丰富语言;既是情感的凝聚和提升,又是语言的实践和升华,从而将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融合。通过这几个环节的学习,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已基本实现,我会引导学生以“理所当然”一词为线,串连全文,让学生感受到乡亲们视“不约而同摆搭石”为理所当然的事,视“忧人之忧调搭石,协调有序走搭石,同到溪边让搭石,背起老人过搭石”为理所当然的事,在此基础上吟诵中心句和结尾段,既升华了学生情感,又突破了教学难点。这样由中心句切入,由重点词结束,让学生在文本里走上几个来回,既有整体的把握,又有局部的揣摩,完成教学由整体到部分最后再回归整体的一个轮回。最后,我再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去寻找和书写不起眼的事物中蕴藏着的美,以此拓宽学生的学习时空,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延续,使无痕教育的思想在教学中得到有效体现。当然,可能在设计和操作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的疏漏和不足,恳请各位领导和专家的批评和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