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老中医祝谌予临床经验

上传人:w****3 文档编号:50468994 上传时间:2022-01-20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2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老中医祝谌予临床经验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名老中医祝谌予临床经验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名老中医祝谌予临床经验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名老中医祝谌予临床经验 .txt26 选择自信, 就是选择豁达坦然, 就是选择在名利面前岿然不 动,就是选择在势力面前昂首挺胸,撑开自信的帆破流向前,展示搏击的风采。名老中医祝 谌予临床经验 .txt 吃吧吃吧不是罪,再胖的人也有权利去增肥!苗条背后其实是憔悴,爱你 的人不会在乎你的腰围!尝尝阔别已久美食的滋味,就算撑死也是一种美!减肥最可怕的不 是饥饿,而是你明明不饿但总觉得非得吃点什么才踏实。祝谌予学贯中西医 勇于实践的祝谌予董振华 季 元 整理编者按 祝谌予是国内著名的中医学者、临床家。祝氏早年曾跟已 故名医施今墨学习中医,学业既成,又东渡日本在金泽医科大学系 统学习西医四年。回国后一直从事中医临床和教学。祝氏擅长诊治 内科疑难病症和妇科疾病。由于受施今墨先生的影响,祝氏力倡中 西医结合,临证用药根据传统药性和现代中药药理研究善组药对; 特别对糖尿病的中医中药治疗有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经验,认为该 病的病机是气阴两虚、脾肾亏损兼夹血瘀,并将糖尿病分为气阴两 虚、阴虚火旺、燥热入血、阴阳俱虚、瘀血阻络五型,切合临床实 际;自拟降糖对药方、降糖活血方,组方严谨,用药精炼,颇有实 效,是他研究糖尿病几十年的成果。祝氏治疗妇科疾病也有丰富的经验,提出“调气血、和脾胃、理肝肾、固冲任”为治疗 妇 女经、带、胎、产疾病的原则,颇有临床指导意义;选用方药,平正通达,加减化裁灵活。祝氏临证始终贯彻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的路线,每遇疑难病症,首先采用西医各 种检查手段,明确诊断,然后再按中医辨证,确立治疗方案;遣方用药既根据中药的性味归 经,又参考中药药理研究成果,融会贯通,从而提高了中医中药的治疗效果。文中所举五个 病案也体现出祝氏的这一临证特色。所集医论、医话和经验方,每多经验之谈。 “纸上得来 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足见祝氏确实是一位当之无愧的临床家。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祝谌予,原名慎余,北京市人,生于19 1 4年。祝氏19岁时,其母染病卧床,壮热神昏, 病情 危笃,遍请北京中、西名医诊治,皆无效验。唯服施今墨先生的方药后,病情稍见好转,旋 因施 先生出诊南京,只好再延他医治疗,服药后病情又加重,终至不救。祝氏哀痛之余,遂立志 学 医。施先生是当时著名中医,学识渊博,疗效卓著,誉驰京华。祝氏久慕施先生精湛的医术, 高 中毕业后即拜其为师学习中医。 白天随师临床侍诊, 晚上则由周介人老中医为其讲授 内经、 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典籍。在此基础上,祝氏又精研了千金方 、外台秘 要、赤水玄珠、景岳全书 、张氏医通 、医林改错 、中西汇通等历代先贤名著。祝氏 尤其推崇第二卷104# 仲景之学,认为伤寒卒病论开中医辨证论治之先河,理法方药悉备,临床价值极高。至 于其它方书,则以有所创新、重在实践、无空泛之辞者为善。 祝氏重视理论,更重视经验积累。他说: “读书临证,要多思勤问,勿求于多而求于精, 点滴心得,可集腋成裘。 ”例如他在跟师临证时, 发现施先生制方遣药善组药对, 诸如山栀、 豆豉, 生 地、细辛,紫石英、紫贝齿,晚蚕砂、皂角子等等,每以一寒一热、一升一降、一气一血、 一收一散等组成药对,颇有特色。于是留心收集数百对,编成施氏药对 。在施先生门下学医六载, 尽得其真传。自1 9 3 7年始,在天津开业行医,疗效颇佳。由于施先生在学术上提倡革新中 医、中西医结合,治病以西医诊断、中医辨证相互佐证,提高了治疗效果。这对祝氏影响很大,便于1939年东渡日本,在日本金泽医科大学系统学习西医四年,回国后即采用西医诊断、中 医辨证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临床实践。1 9 5 6年,国务院决定筹建北京中医学院,经周恩来总理关心,施今墨先生举荐,祝氏由云 南调到北京中医学院任教务长兼金匮教研室主任。曾参与制定全国高等中医院校教学大纲和 教学计划;在施今墨先生的亲自指导下,祝氏与翟济生等开始整理施今墨临床经验集一 书,于1983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1972年被借调到中国医学科学院主持开办西医离 职学习中医班,先后共10期,为国家培养出大批的中西医结合骨干人才。1 9 7 5年调到北京协 和医院担任中医科主任、教授,主要从事临床和科研工作,在中医中药治疗糖尿病和妇科病方面造 诣很深。 祝氏在学术上提倡中西医结合,临证时主张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他认为,中、西医各有所 长,也各有所短,只有相互佐证和补充,扬长避短,才能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提高疗效。他指出:“过去中医治病由于客观条件所限, 没有或者不懂得用西医化验指标来参照, 对疾病的 疗效判定只能依据主观症状的改善或消除, 实际上是不够完善的。 ”因此, 祝氏在临床上经常运 用中医辨证西医辨病相结合的方法。在方药应用方面,祝氏遵古而不泥古,敢于创新,他不仅在 辨证原则指导下善用古方化裁治疗现代常见病,而且常常参考药理研究,将某些确有药理实验、免疫I依据的方药应用于实践。如验方“过敏煎” (银柴胡、防风、乌梅、五味子、甘草) 号方(广 木香、当归、益母草、赤芍、川芎) ,以及羌活、菊花(可扩张冠状动脉,治疗心绞痛) 、生 地、知母、甘草(可拮抗类固醇激素副作用)等,验之临床确有疗效。 祝氏治学勤求古训,善用经方。他在深入钻研伤寒论 、金匮要略之后,对张仲景 辨证 精细、配伍严谨、方多奇效甚为膺服,并结合现代临床所见,提出古方今用的观点,以冀扩 大经 方的使用范围。如他常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鸡血藤、钩藤、海风藤、络石藤、威灵仙等治疗 风湿 性或类风湿性关节炎,用甘草泻心汤加蒲公英、连翘、板蓝根、生蒲黄、白术治疗白塞氏病, 用葛 根汤加川芎、白芷、防风、全蝎治疗面神经麻痹,用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汤治疗内耳眩晕症 等, 均在师古基础上参与己意。祝氏重视人体正气,强调内因是发病的关键,治疗内伤杂病、妇 女 疾病每从调理脏腑气血、培补脾肾而取效。他非常推崇王清任对活血化瘀的精辟见解,善用 补 阳还五汤、血府逐瘀汤等活血方剂治疗疑难病证。如脑血管意外后出现的脑软化,一般认为 是 不可逆的,但祝氏经辨证应用补阳还五汤加味,使一例患脑软化的患者,由发病初的记忆丧 失、命名失语,逐渐恢复到能正常工作,经CT复查脑部病变有明显好转。 祝氏注重临床实践,强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他躬身临证数十年,即使在教学期间,除 了 临床带教之外,还经常参加门诊医疗工作。他认为,判断一个医生水平的高低,不是看其理 论第二卷105#掌握有多高,会背多少经典条文,而是以治疗效果为标准的;理论再高,治不好病,就没有 说服力。因此他谆谆告诫后学要多临床,不要脱离实践。 祝氏擅长于治疗内科杂病和妇科病,潜心研究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他曾系统观察和总 结了糖尿病的中医辨证分型,提出糖尿病按气阴两伤和气虚血瘀辨证,认为气阴两伤、脾肾 虚 损兼夹血瘀是基本病机。他通过细致观察,发现糖尿病合并有大血管或微血管病变者,大多 具/、有中医的血瘀表现,并参照血液流变学和微循环检测的异常,率先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 病。这一见解目前已获国内同行所证实和公认。经过多年临床实践,祝氏总结出一套治疗妇 科病的方药,独具特色。如用益气摄血法治崩漏,疏肝散结法治痛经,养血平肝法治更年期 综合征,补肾活血法治不孕症等,符合临床实际,行之有效。祝氏不仅医术精湛,而且医德高尚。他年轻时深感求医不易,所以学医之后每把为病人 解除病痛视为人生最大乐趣。他时刻铭记周恩来总理生前要求医务工作者对病人要做到“来者 不拒”的教诲,除在日常医疗工作中尽最大努力为所有挂号病人认真诊疗之外,还利用业余 之暇在家中家庭义诊,诊治病人数以千计而分文不取。对外地病人来信询医问药,他以通信治 疗的方式每信必复,20多年来从未间断。祝氏现任北京协和医院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名誉教授,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理事,中国 中西医结合研究会副理事长,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七届北京市政协副主席,中国农工 民主党第十届中央委员、北京市委主任委员等职。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 9 9 0年被 人事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的指导老师。主要著作有祝选施今墨医案、施今墨临床经验集,在国内多种专业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6 0余篇。 学术精华一、力倡中西医结合强调辨证论治早在3 0年代,施今墨先生就倡导中医、西医要互相学习,融会贯通。他认为中医要改革,不能固步自封。他说:“中医改进之方法,舍借用西学之生理、病理以互相佐证,实无他途。”他还强调要用科学方法阐明中医理论,如说:“中国医学,古奥玄深,寿世保民,已具有数千年悠久之历史。诊断治疗之法则,善用之者,往往得心应手,获效如神,绳之以今日实验医学,则知其意义亦复近似宜亟以科学方法阐明之,讲通之,整理而辑述之。若者可用,用之;若者 可弃,弃之。是非得失,详慎审定,庶几医学日进。”在施先生主张中西医融会贯通思想影响下, 祝氏在医疗工作中一贯坚持中西医结合的方针。 他指出:“中医与西医,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 中西医结合研究工作的目的, 就是取其长而补其短, 从而创造出有特色的医药学派。”他认为 探寻中西医结合的途径主要有三条:1四医诊断、中医辨:心由:中西医玉论味系的不両,故两者的病粘、诊断、治疗等 也不相同,但可以通过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方式统一于病人身上。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绝不是按照 西第二卷106# 医的诊断,抛弃中医理论应用中药,而是立足于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特点,借助于西 医现代仪器的诊断手段,对某些仅凭中医直观感觉难以确切辨证的疾病,可以明确疾病的性质 和病位,加强立方用药的针对性,扩大中医的辨证依据和丰富辨证内容,能更好地发挥中医治 疗之优势。参照西医化验检查进行辨证论治,为判定中医疗效增加一些客观指标,打破传统中 医视症状和体征消除为治愈的认识,可以提高中医治疗的水平。遵循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遣方 用药,在取得疗效的基础上进行药理实验研究,明确其治疗机制后再付诸临床,指导实践, 可使古方得到新用,开辟用药新途径,使中医理论进一步完善。祝氏认为,许多疾病,如单纯用 西药治疗,疗效不理想;如单纯中医辨证论治,有些治疗机制难以阐明。中医要发展,就必须在 不脱离中医理论的前提下,将现代科学技术中可用的成果和西医的某些检测方法,有选择地吸收 过来为我所用,这是中西医结合的重要方法之一。2屮西药介用:乐在一个病人身上庞时应用屮西两种药物或应用屮社药迫混金制机如 速效伤风胶囊、消渴丸等),目前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中较为普遍。 祝氏认为,中西药合用之 后只要能相互协同、增强药效,或是相互拮抗,去其副作用者皆宜提倡。 如他治疗重症糖尿病, 常用中药加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西药;治疗妇女闭经,以补肾活血通经中药配合西医激素的人工 周期疗法;治疗癌肿病人放、化疗的毒副作用,以扶正固本中药减轻消化道反应和提高血象等,均比单用中药或单用西药效果为佳。但对某些中西药合用可能会降低疗效或产生副作用者则持 审慎态度。因此,深入研究中西药如何正确地、科学地配伍,是今后重点研究的课题。3川匹医理:仑结合:川匹去妾达到.戊TF的融会帯通.必须实规于论上的结合送足- 项非常艰巨和长期的工作。中西医理论结合既包括用科学方法对中医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气血、病因、病机、舌诊、脉象等内容的深入研究,也包括中医自身在理论和临床研究中对西医知识充分的吸收和使用。我国的中西医结合工作者,经过3 0多年的努力,在这方面取得了可喜的 进展。如从内分泌和分子生物学的角度探讨和阐明阴阳学说,以血液流变学和微循环方法揭示 血瘀证的本质,通里攻下法治疗急腹症,针刺麻醉的发现等等,充分表明中西医理论上的结 合是完全可能实现的。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精髓。祝氏经常强调要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辨证水平。他尝云:“掌握好辨证论治,是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的关键。有些学中医的人临床脱离辨证,一味去追求 特效方药或热衷于抄录偏方、验方,不肯在辨证上下苦功,以患者症状去碰所学之方,一旦遇 到与所谓特效方药不对号的情况或自己没有经历过的病证,就心中无底,束手无策。或开大方, 漫 天撒网,以冀一获;或临时拼凑一方,不遵法度,支离杂乱,其结果只能使病人横夭莫救。 ” 祝氏认为,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就是人体机能的太过与不及阴阳失调。太过,就会发 生实证、热证;不及,就会发生虚证、寒证。中医治病就是调节这种太过与不及的情况,使之趋 于平衡,即内经所说: “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中医的辨证论治就是寻求病因、 病机、治 疗等规律的过程。病人的体质、致病因素、病情轻重、病程长短均不会完全相同,这些不同 的矛 盾要用不同的方法才能解决,运用中医理论来指导辨证论治,就能达到这个目的。所谓“特 效方”、“特效药”,可能对某种病的某个类型的某个阶段有效, 而不是对这种病的所有类型、 所 有阶段都有效。如有人治疗肝病引起的转氨酶升高,不分虚实寒热,一概用五味子降酶;碰到 冠心病心绞痛,不管标本缓急,辄用活血化瘀治疗;对西医诊为炎症的疾病,盲目投以大量苦 寒的清热解毒药,脱离辨证,生搬硬套,很难达到预期疗效。祝氏并不否认偏方、验方的治疗效 果,第二卷107#但他常是在辨证的前提下来运用,譬之好箭配良弓,相得益彰。 中医辨证论治是有规律可循的。西医诊断的病名,可以根据其不同阶段所出现的不同症 状,辨别出不同的中医证候类型,每个类型确立相应的治则方药,然后再根据病人个体因素 进 行加减化裁,这就是辨证论治的规律。中医治疗外感热病常用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或三 焦八、辨证,都是前人经过多次实践所总结出来的辨证论治规律。祝氏说: “运用辨证论治的方法, 不仅可以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 ,而且可以治疗某些疑难病或罕见病。 ”他曾治1例西医 确诊 为肺泡蛋白沉着症的男性病人,这种疾病在国内外均属罕见。哪些药物能消除肺泡中沉着之 蛋白质?祝氏根据病人咳嗽痰粘、气短不足以息,动辄气喘,唇甲青紫,舌胖有齿痕、脉细 弦滑 的表现,辨证为大气下陷、痰浊不化、瘀血阻络,采用张锡纯所制升陷汤(生黄芪、桔梗、 柴胡、升 麻、知母)加入化痰活血等药,并配合西医超声雾化吸入疗法,治疗月余,病人症状明显改 善,复查肺功能显著好转,体现了辨证论治的优越性。二、重视气血辨证善用活血化瘀气血是构成人体的两大基本物质,人体赖气血之温煦、濡润、滋养以维持生机。既病之后,必然会发牛气亠们i盛偏衰的肓理变化寇宗 说宀人乙4以弋血为朮,人Z病,未有不 先伤其气血者。”王清任亦说:“治病之要诀,在明白气血。无论外感内伤,所伤者无非气血。”施今墨先生曾主张将气血辨证的内容纳入八纲辨证之中,提出了以阴阳为总纲,气血、表里、寒执、八、虚实为八目的十纲辨证方法,确为灼见。祝氏非常重视气血学说的研究,善用气血辨证的方 法诊治内伤杂病和妇科疾病。 他指出:“八纲辨证不包括气血辨证的内容,是其不足之处。阴阳两纲不若气血两纲更为具体。叶天士首创卫气营血辨证,虽为外感热病所设,然究其实质, 还是要辨清邪热伤人气血的浅深层次。内伤杂病亦可辨出气分病、血分病或气血同病,药物归属也就有入气分或入血分的区别。因此用气血辨证指导临证更具实践意义。”祝氏对气血辨证的认识和应用,主要体现在下述三个方面:(一)气病宜辨虚实血病须究寒热人身气血贵在充盈和流畅, 一旦偏盛偏衰或涩滞不畅则百病萌生。 朱丹溪说:“气血冲和, 百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可知气血失调的致病范围极为广泛, 多种疾病在其发生和 发展过程中均贯穿着气血失调的病理变化。祝氏认为,气属阳,血属阴,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 系,气血为病,调其气血即可,但要辨其虚实寒热而审证施治。气病宜治其气,有虚有实。气虚者温之补之,可用异功散、香砂六君子汤、补中益气汤、 升陷汤等补益脾肺,滋其化源。气实者调之散之:气逆可用苏子降气汤、旋复代赭汤、丁香柿 蒂汤等降肺胃之冲逆;气郁证可用柴胡疏肝散、逍遥散、当归芍药散等疏肝解郁,行气养血。补 可去弱、宣可去壅之理人所共知,然补益之剂可壅塞气机,宣散之药能耗气散血,对于气虚与气 实兼 见之病情,单独使用每多不利。祝氏治疗气虚为主时,常在补气温阳基础上加厚朴、陈皮、 桔梗、枳壳等,俾其补而不滞,药达病所;治疗气实为主时,常在降逆、解郁之剂中稍佐黄芪、白术、甘草等以防宣通太过而耗伤正气。祝氏说:“先贤之方如补中益气汤用陈皮、归脾汤用木香、苏子降气汤用当归、旋复代赭汤用党参等皆属补而不滞、通而不峻之配伍妙方。”第二卷108#血病须究寒热。血液受寒则经脉挛缩,凝滞不畅,可见肢冷脉涩,肢体麻木,妇女月经后期、闭经、痛经、诸痛等。治宜温通经脉,养血祛寒。祝氏常用桂枝茯苓丸治经闭、瘀积, 用归芪建中汤治腹痛,用当归四逆汤治手足逆冷,用艾附四物汤治痛经。常用药物如桂枝、干姜、 细辛、小茴香、当归、川芎、鸡血藤之类。血分有热则血易妄行,可见斑疹吐衄,痈肿疮疡, 燥热口渴,月经先期,苔黄脉数等。治宜凉血止血、清热解毒,祝氏常用方有苓连四物汤、温清饮、 犀角地黄汤、丹梔逍遥散等,常用药物如生地、白茅根、槐花、茜草、丹皮、紫草、赤芍、白薇 之属。祝氏认为银屑病、玫瑰糠疹、面部痤疮、过敏性皮炎等均属燥热太盛、血虚生风,悉以过敏煎 (方见前)加生地、白茅根、丹皮、紫草、白蒺藜、地肤子等养阴凉血、祛风止痒,每收良效。(二)注重气机升降论治结合脏腑升降出入是人身气机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它不仅体现出脏腑正常的生理活动,而且维持 着各脏腑之间的协调关系。如肝气自左而升,肺气自右而降;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肺主呼气, 肾主纳气;心火潜降,肾水上济等,如此升降有序,出入有恒则人体脏腑安和,体健身强,故素问六微旨大论曰:“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反之,人身之气当升不升,当降不降,或应升反降,应降反升,或升发太过,或下降太甚均属气机逆乱之证, 所以掌握气机升降之理实是抓住病机之要。祝氏认为,气机升降与脏腑功能活动息息相关,尤以肝、肺、脾、胃四者为重。乃因肝 肺是气机升降之道路,脾胃是气机升降之枢纽, 故气机逆乱证的调治必须结合各脏腑的升降特点。 如他治疗气机不调引起的胸膈满闷、脘腹胀痛、大便不畅之证,每选桔梗、枳壳、薤白、杏 仁四药组方,谓之调达“上、下、左、右”。取桔梗辛散,宣发肺气于上;枳壳苦温,疏通脾胃之气 于下;薤白辛滑,通阳散结,行气于左;杏仁温润,利肺滑肠,行气于右,诸药相伍共奏行气消胀、 散结止痛之功。对于脾胃升降失常的病证,祝氏根据叶天士“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的理论, 喜用补中益气汤化裁治疗脾虚不健、清阳不升所致的头痛、眩晕、鼻渊、耳聋、便血、崩漏、久 泻、淋浊诸证;用旋复代赭汤加减治疗肺胃气逆所致的哮喘、咯血、呃逆、呕吐、噎膈等病;用半夏 泻心汤加味治疗寒热错杂、脾胃不和所致中脘痞闷或疼痛,口干思热饮,大便溏薄,苔黄脉弦之证 等调理气机升降的治法,在祝氏医案中是比较多的。 肝主疏泄,凡气机不调的病证大多与肝气郁结有关,祝氏善用逍遥散加减治之。傅青主 说:“逍遥散最能解肝之郁与逆。 ”方中以当归、白芍养血柔肝,白术、茯苓和中健脾,柴胡、 薄荷 疏肝解郁,甘草调和诸药。方虽平淡无奇,用之得当,治疗范围极广。如加丹皮、黄芩、秦 艽、白 薇、地骨皮等滋阴养血清热,可治肝郁化热,阴血不足之内伤发热;加白蒺藜、首乌藤、枣 仁、五 味子、清半夏、夏枯草等养血安神、交通阴阳,可治神经衰弱之失眠多梦;加土茯苓、草河 车、连翘、板蓝根、生甘草等清热解毒,可治慢性乙肝之HEsAg阳性者;加丹参、生山楂、制 首乌、草决 明等活血降脂,可治脂肪肝;加川楝子、泽兰叶、合欢皮、白蒺藜、丹参、茜草等行气活血、 软坚消症,可治慢性肝病之肝脾肿大;加金钱草、菖蒲、郁金、鸡内金等清热化湿、利胆排石,可 治胆囊炎、胆石症;加苏藿梗、白芷、生苡仁、陈皮、炒防风等健脾燥湿、和中止泻,可治慢性肠 炎之泄泻;加钩藤、前胡、白前、桑白皮、紫菀等清肺平肝,可治肝火犯肺之咳喘;加丹皮、紫草、 生地、白茅根、白蒺藜、地肤子等凉血清热、疏风止痒,可治血热搏结之皮肤痒疹。以上数种病证不 同,然肝郁导致气滞、血瘀、化火、伤阴、克脾、冲心、犯肺等病机则一,故以逍遥散调畅气机 为主。第二卷109#(三)调气在理血之先 补气在养血之上 气血来源于脏腑, 温煦滋养脏腑而又为脏腑所用, 两者相互滋生, 相互依附, 不可分离。 气 中有血,血中有气,气以生血运血,血以养气载气,气无血则不生,血无气则不长。故寒热 失宜、 情志不遂、饮食劳倦等因素均可导致气血失调的病理变化。祝氏治疗气血同病时是在气血并 调的基础上偏重于治气。 杨士瀛说:“气者血之帅也, 气行则血行, 气止则血止, 气温则血滑, 气 寒则血凝,气有一息之不运,则血有一息之不行。病出于血,调其气犹可以导达;病源于气, 区 区调血,又何加焉?故人之一身,调气为上,调血次之,先阳后阴也。 ”祝氏学宗仲景,法效 东垣、 丹溪, 对王清任、 唐容川的气血学说颇有研究。 他说:“治血不忘调气, 病机使然。 气能行血、 血、生血、摄血,气滞或气虚均可致血瘀;气不生血则血虚;气不摄血或气逆血乱又可导致 出血。凡此种种,治疗总宜调气为主,理血为辅。”如祝氏治疗支气管扩张之咯血,常分虚实两型:属气郁化火、血随气逆者,用旋复代赭汤加白茅根、茜草根、血余炭、花蕊石、三七粉等降气泻 火为主,凉血化瘀为辅;属气虚不摄,血不循经者,用升陷汤加生地、生侧柏、生荷叶、藕节炭、 仙鹤草、蒲黄炭等益气升陷为主,滋阴止血为辅。又如血虚证多见的缺铁性贫血、再障、血小板 减少症、化疗后白血球减少等西医疾病,祝氏治疗时本着中医“气旺生血”和“肾主骨生髓、精 血互生”的理论,常在应用黄芪、党参、白术、苡仁、川断、桑寄生、菟丝子等补益脾肾之气基 础之上加当归、熟地、白芍、女贞子、桑椹子、制首乌、阿胶等滋阴补血药,使阳生阴长则血自生。 总之,祝氏治疗气血同病的方法,大多是行气活血、降气止血、益气行血、益气摄血、益气生血等相 兼并用。至于气分药与血分药之用药比例,则根据病情轻重而定,灵活多变,反映出“气在血之 上,治血先调气”的学术观点。推崇活血化瘀。他认为王清任重视实践,敢于疑古,勇于创新的精神,十分值得钦佩和 学习,与某些在科学昌盛的现代,还一味尊古,把经典著作视为篇篇锦绣、字字珠玑,一字不 能移、一字不能改,对古人的论述不能提出异议的人,是一个鲜明的对比。王清任在医林改错 中自创新方3 3首,其中大部分是活血化瘀的方剂,如血府逐瘀汤、膈下逐瘀汤、少腹逐瘀汤、 补阳还五汤等,可治疗许多疾病。祝氏在临证时,不仅对这些活血化瘀方药应用自如,而且能在辨 证的基础上参考现代药理研究进一步发挥其治疗作用。对血瘀证的诊断,祝氏除了注意颜面黑斑、皮下青紫、肌肤甲错、症积肿块,刺痛或痛 有定处,舌黯脉涩等血瘀征象之外,特别提出了舌下络脉诊法,指出凡舌腹面有斑点或静脉青紫 怒张者即属内有瘀血之征。如曾治疗一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多方治疗无效,视其舌下静脉怒张 明显,乃改投血府逐瘀汤加减而愈。祝氏认为,瘀血是一种病理产物,同时又是一种致病因素。凡寒热、气虚、气滞、损伤 皆可致成血瘀。治疗时要“伏其所主,必先其所因”,要根据“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滞”的理论来指导活血化瘀方药的配伍,活血方中不能纯用一派血分药,必须配伍气分药,才能更好地发挥 去 瘀作用。因此,他在应用活血化瘀治则时,常酌情配合其他治则,以期疗效更佳。祝氏临床 常用活血化瘀配伍法则有:(1)益气活血法:如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之中风后遗症、脑软化、系统性红斑狼疮、外阴白斑等;(2)逐瘀活血法:如用桃红四物汤或血府逐瘀汤治疗血瘀气滞之闭经、高血压、神衰失眠、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3)温经活血法:如用少腹逐瘀汤或艾附四物汤加减治疗寒凝血滞之痛经、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下肢静脉炎等;(4)清热活血法:如第二卷110#用温清饮加银花、连翘、公英、地丁等治疗糖尿病燥热入血之疮疖频生等;(5)软坚活血法:如用自拟软坚消症丸(制乳没、穿山甲、皂角刺、丹参、三棱、琥珀、生山楂、乌梅、生薏仁、 橘核、荔枝 核、昆布、龟板、夏枯草等)治疗妇女子宫肌瘤、乳腺增生、甲状腺瘤、前列腺肥大等病。某些疾 病外观血瘀征象并不明显,但祝氏也考虑其病机发展可能有血脉瘀滞不通,治疗时常辅以活 血 药物。他认为,久病、重症每多夹瘀血,在主方中适当加用活血药,可提高疗效。如治疗慢 性阻 塞性肺气肿、肺纤维化、肺心病等常加当归、川芎、丹参;治疗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等常 加益母 草、鸡血藤、丹参,使瘀血得去,脉络疏畅,往往收到满意效果。根据祝氏多年用药经验,将活血化瘀药分为4类,便于临床掌握。 (1)养血活血药:当 归、 丹参、鸡血藤、红花; (2)一般活血药(有祛瘀生新作用) :桃仁、红花、川芎、赤芍、益 母草、鸡冠花、蒲黄、五灵脂、三七、茜草根、丹皮、郁金、泽兰、月季花、凌霄花;(3)破血药:苏木、刘寄奴、元胡、大黄、水蛭、虻虫、 虫、生山楂、王不留行、牛膝; (4)攻血药:乳香、没药、血竭、 阿魏、三棱、 莪术、穿山甲、土鳖虫。这种依据药物作用强度分类法,对临床选择有一定参考价值。三、重视脾肾根本 善调先天后天祝氏根据内经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理论,认为慢性久病、重病在发病上以虚为本, 治疗以扶正为主, 尤为重视脾肾两脏对人体生理病理的重要作用。 尝谓:“脾为后天之本, 气血 生化之源,血之统在脾;肾为先天之本,元阴元阳之宅,气之根在肾。脾肾两脏与其他脏腑之 间相互滋生和影响,若脾肾有病,不但本脏受累,而且很容易影响到其他脏腑;反之,其他脏腑 气血虚衰,也必累及脾肾。当慢性疾病发展至五脏受损,证情纷繁,治疗棘手之际,惟有培补脾 肾一途,其他症状则迎刃而解。”这与清代医家吴谦凡病久虚不愈,诸药不效者,惟有益胃补肾 两途”的见解是一致的。如祝氏治疗气阴两虚型糖尿病,常常重用生黄芪、苍术健脾益气,敛 脾精;重用生地、元参滋阴补肾,固肾精,立足于培补脾肾之本,则燥热消渴自除。祝氏融会了李东垣、 张景岳等研究脾肾学说的理论,在论述脾肾的生理病理时说:“内伤杂病因于脾肾虚损者至为多见,推其原因,有饮食不节,劳倦过度者;有忧思不解,精气暗耗 者;有房劳酗酒,肾气受斫者;有外感不解,入里伤正者。常见病证有痰饮、咳喘、水肿、虚劳、 消渴、泄泻、淋证、阳痿、崩漏、不孕等等,可知中医脾肾的生理功能与西医的消化、血液、泌尿、 免疫、内分泌等系统均有关系,对这些系统的慢性疾病,均可在辨证的基础上施以培补脾肾治疗,达 到扶正祛邪之目的。”如祝氏治疗干燥综合征,病人除有口眼干燥、唾液、泪液缺乏之外,常伴 乏力、气短、食不甘味等脾虚见证,他认为属脾气虚弱,气不化津上承所致,故每以补中益气 汤加沙参、生地、麦冬、五味子以益气生津则津液自生。又如治疗白细胞减少症,常根据肾主骨 生髓的理论投以大齐U量益肾填精药物治疗后,血象恢复正常。祝氏培补脾肾的方法可以概括为三 个方面:(一)脾肾分治1补脾:观病情z不冋 或以益r傩脾为主(常用.石味异瓦散、香砂人君干谕”或以升阳 举陷为主(常用补中益气汤、调中益气汤);或以温阳健中为主(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 ; 或以健脾燥湿为主(平胃散、防己黄芪汤);或以调理升降为主(半夏泻心汤)。只要脾胃强壮,脏 腑气第二卷ill#血得以滋养,诸虚自愈。2补肾:仔胪有甘阴肾阳Z分,蒸化肾阴成为肾弋方得以发挥其功能补肾阴常 用六味地黄汤、杞菊地黄汤,补肾阳常用金匮肾气丸、右归饮。常用于补肾气的药物有川断、杜仲、桑寄生、狗脊、菟丝子、五味子、女贞子、补骨脂、益智仁、肉苁蓉等,此类补肾药不 温不燥,不滋不腻,凡肾气虚者较为适宜。如胎漏,多为肾气不固,气血失养,故用寿胎丸(川断、桑 寄生、菟丝子、阿胶)加黄芪、白术、黄精、当归补肾益气,填精养血。肾气得固,精气充盛则胎 孕得以摄养。又如治不孕证,认为受孕的关键是肾气的旺盛。精血充沛,两精相搏,阴阳调和,合 而成形,方能有子。故常用五子衍宗丸加女贞子、韭菜子、蛇床子、紫河车、川断、肉苁蓉、黄 精等制成丸药久服。(二)脾肾合治前人尝有“补脾不若补肾”、“补肾不若补脾”之争论。实际上脾虚日久未有不累及肾者; 肾虚及上,未有不影响脾者,故补脾抑或补肾,应视病情而定,不可拘泥。若见脾肾俱虚则宜 脾肾双补,但也有主次之分。如重症肌无力症,类似中医的痿证,常见四肢肌肉痿软无力,眼睑 下垂,气短言微,不耐劳累,视歧头晕等脾肾俱虚之象,治以补脾为主,兼以补肾,常用补中 益气汤加川断、桑寄生、菟丝子、金狗脊、功劳叶、千年健等治之。肾炎水肿发于下肢,小便不利, 腰酸膝软,乏力纳差,治以补肾为主,兼以健脾利水,常用六味地黄汤合防己黄芪汤加车前草、旱莲魚川单、石得治乙祝氏生运用睥肾双补时.常效仿薛的戟夕同服Z法,如汽疗内 伤虚损,常是朝服补中益气丸以升举阳气、强壮脾胃,夕服六味地黄丸或杞菊地黄丸以滋肾养血,固其根本。又如治疗妇女闭经,平素朝服女金丹调经养血,温肾益精,夕服八宝坤顺丸气血双 补,健脾行气;至经期来潮之际则易与活血通经之汤药促其行经,往往收到良好效果。(三)脾肾互治脾肾之间存在着先天生后天、后天养先天的关系。临床上胃病患者常有腰酸、腰痛、耳鸣、腿软的表现,肾病患者常有消化不良的症状,祝氏根据五行学说中补火暖土、培土制水的治则,从而悟出调理脾胃可以治疗肾病或补益肾气可以治疗胃病即脾肾互治的道理。曾治1例男性 青年,患遗精、滑精近一年,甚则见色则遗,久药无效,殊感苦恼,阅其前服之方多为补肾 涩精之品,询之脘闷少食、大便不爽,诊其舌苔白腻,脉滑。辨证为脾不健运,湿热下扰,精关不 固而致,用香砂六君子汤加桔梗、枳壳、菖蒲、佩兰治疗而愈。慢性肾衰尿毒症病人,多有泛恶呕吐、不思饮食、神疲倦怠等脾胃不和见证,故常用香 砂六 君子汤加减治疗,不仅能消除症状,血肌酐、尿素氮也有不同程度下降。消化性溃疡病人, 病位虽在胃,但每兼腰痛畏冷、 阳痿不举之象,祝氏从补肾着手用验方钟乳石方(钟乳石3 0克、肉桂3克、黄柏3克、蒲公英3 0克、生甘草6克)治疗。方中钟乳石、肉桂甘温补命门、壮元 阳、暖脾胃;黄柏苦寒入肾坚阴;蒲公英、生甘草清热消炎,全方以补肾温阳为主,佐以苦寒之 品,寒温并 施,以达到补火暖土之目的。再如治疗慢性腹泻,病在胃肠,根蒂为脾肾阳虚,寒湿不化, 祝氏 常用肾着汤合四神丸温肾祛寒,酌加苏藿梗、白芷、薏苡仁、怀山药、芡实米健脾燥湿,亦 属从肾治胃之法。第二卷112#四、精于组方配伍 用药不拘一格 明代医家张景岳说: “药不执方,合宜而用,此方之不必有;方以立法,法以制宜,此方之不 可无也得其宜者可以为法也,失其宜者可以为鉴也,必善于知方者,斯可以执方, 也可 以不执方。”此言对立法、 组方、 用药的原则可谓切中肯綮。 祝氏认为, 法随证立, 方从法出, 方 剂的组成是有其原则的,而方剂的运用又要灵活多变,必须符合辨证的要求。他临证喜用古 代 名方随证加减治疗诸病, 但反对那种胶柱鼓瑟、 原方照抄式的 “有方无药” ,或组方时无君臣 佐 使之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有药无方” 。他甚为推崇仲景所创经方,认为选药精当, 配伍 严谨,久经实践检验,若辨证准确,运用得宜,每可获捷效。他通过对经方的认真分析研究, 结 合自己的临床经验,提出了桂枝汤、桂枝加芍药汤、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小柴胡汤、大 柴胡汤 等古方的今用适应证及其随证加减方法,附以治验病例,从而扩大了这些古方的适应范围。 例 如认为桂枝汤及其类方是健脾胃、扶正气、调阴阳的强壮剂,不但可用于虚人感冒,对属于 脾胃 虚寒的溃疡病、慢性胃炎、慢性腹膜炎以及手术后伤口久不愈合、下肢慢性溃疡、神经官能 症等 病,均可根据辨证选用这些方剂加味治疗。祝氏组方用药十分重视药物的配伍,尝谓: “临证如临阵,用药如用兵。良将行兵布阵, 必 对手下兵士素质优劣了如指掌,方能一战而胜;良医组方,亦应熟谙药性,精通配伍,灵活 化裁,则药之必果。 ”早在习医之初,他就发现施今墨先生的处方往往双药并书。经留心收集整理, 汇 编成施今墨药对一书,尽得施氏药物配伍之真谛。经多年研究、探索,在药物配伍方面 积累 了丰富的经验。他认为,组方的关键是配伍;药物之间的配伍并非是杂乱的拼凑,而是根据 病 情需要。每味药物单独使用,仅仅是体现单一的治疗作用;合理配伍之后,药物之间可起到 协 同作用或拮抗作用,甚至发挥出多种治疗功效。祝氏常以枳实配白术攻补兼施治痞满,桔梗 配 枳壳升降同投治气结,黄连配桂枝寒热并用治上热下寒,川楝子配泽兰叶气血两调治胁痛; 他 还根据中药药理知识合理用药,如白头翁治手颤,石韦治化疗后血象低下,黄芩、夏枯草、 桑寄 生、牛膝降血压等。或谓“医家不传之秘在药物用量上” ,祝氏用药很讲究用量。 如他常用圣愈汤加味治疗妇 女月经过多或闭经,前者当归、川芎均用5克,恐其活血太过;后者则当归、川芎各用10克, 加强其养血通经之功。又如治疗重症糖尿病、 蛋白尿时,黄芪的用量常为3 0克, 最多有用至6 0 - 9 0克 者,以黄芪能紧腠理,固尿糖、尿蛋白之渗漏,非大量不足以建功。治疗痰饮咳喘,细辛、 白芥子仅用13克,虑其辛燥走窜,伤阴耗气。这些都是祝氏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用药 经验。临证特色 一、治疗糖尿病的经验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发病率较高,其死亡率仅次于心、脑血管和肿瘤第二卷113#等疾病,对人体特别是中、 老年人的健康危害很大。自70年代始,祝氏就根据中医学原理,结 合施今墨先生之经验,悉心研究运用中药治疗糖尿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有所发展和创 新。兹总结介绍如下。(一)阐发病机 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 、“消瘅”的范畴。早在内经中就有对本病的详细记载;唐、宋时期,对消渴的发病、临床表现及并发症已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如外台秘要谓其每发小 便至甜”;诸病源候论中说“其病多发痈疽”;河间六书又指出消渴可发生“雀目或内障”迨至宋代,又将本病分为上消、中消、下消,沿用至今。祝氏强调既要明确中医辨证,又要明确 西医的辨病。如有些病人虽有三消症状,但血糖、尿糖并不高;而有些病人已确诊为糖尿病,但 却无三消表现。故糖尿病是属于消渴病范畴但又不等同于消渴病,必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才能抓 住病机。在望、闻、问、切等宏观辨证方法的同时,常结合血糖、尿糖、酮体、血液流变学 测定等微观检测指标,尽可能掌握定性和定量资料,以便了解疾病的病因、病机、病位等情况,这 样综合分析,中西医结合,有利于进行辨证分型,增强遣方用药的针对性。在治疗过程中对上述 各项实验室指标定期复查,能判断病情的进退趋势,一俟主观症状消除,血糖、尿糖检查仍然 偏高,则重用经药理研究证实有降糖作用的中药,侧重于辨病治疗。灵枢五变篇云:“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痺。”祝氏认为,糖尿病的发病除与素体 阴亏、禀赋不足的体质有关外,其致病因素多是综合性的,尤其以嗜啖酒醇、喜食膏腴和精神过度紧 张三者居多。初起因积热伤阴,燥热炽盛,虽有上、中、下三消之分,但基本病位在肾,因肾 藏精、主水,为全身阴液之根本。祝氏临床观察到,绝大多数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人病情发展到定程度,会出现乏力神疲,少气懒言,不耐劳累,易患感冒,舌体胖大或有齿痕,舌质淡暗, 脉虚无力的气虚见证。推究其理,或因阴虚日久,无以化气;或因脾虚不运,津液输布失常,水 谷精微直趋膀胱,随尿液渗漏于外,既伤阴津,又耗元气,造成气阴两伤,脾肾俱亏的病理变化。 若治疗、调摄失宜,随病程之延续,则阴损及阳,气虚血瘀,终至阴阳俱损、五脏受累,发生 晚期多种并发症、合并症。因此,祝氏治疗本病,不独执滋阴清热一法,而是把握气阴两伤、脾肾 俱亏、络脉瘀阻之基本病机,以益气养阴、培补脾肾、活血化瘀为治疗大法,结合病人不同病情与 血糖、尿糖改变,随证变通,取效满意。(二)对药组方 重视培补脾肾祝氏通过长期大量的临床观察,系统总结了糖尿病的中医辨证分型。他提出传统的三消 辨证分型方法难以概括糖尿病的全貌,不适于糖尿病病情,主张用阴阳、脏腑、气血辨证合参,将本病分为以下五型进行辨证论治:1气川两康型:症见艸、冬食、多贰,乏力,消取 抵抗力弱,易患外感,腰酸膝 软,舌淡暗,脉沉细。治宜益气养阴,兼予活血。方用自拟降糖对药方(生黄芪、大生地、苍术、元参、葛根、丹参)。2刃虚火旺型:疣见UT思饮,心烦多渺.善食易饥,五心烦热,人便T-结舌红給 脉弦数。治宜滋阴降火,生津润燥。方用一贯煎加味(北沙参、麦冬、枸杞子、生地、当归、川 楝子、黄苓、黄连、玉竹、花粉)。第二卷114#3发,唇烘热入X型:症见口燥渴而饮水不务,燥热感蛛去 皮狀瘙探,不龈屮痛,疗肿频红,舌红苔黄燥,脉数。治宜清热凉血,兼予益气养阴。方用温清饮加味(黄苓、黄连、黄 柏、山栀、川芎、当归、生地、白芍、生黄芪、苍术、元参)。4明阳俱虚血 釦对糖尿病晚期疟见映胶冷,二劈 不明忌 浮f巾,腰痫.火便 溏薄,肢麻,视物模糊甚或失明,男子阳痿,舌淡胖,齿痕,脉虚弱。治宜温阳育阴,益气生津。方 用桂附地黄汤加味(炮附片、肉桂、生熟地、山萸肉、怀山药、丹皮、茯苓、泽泻、生黄芪、苍术、兀参)。5络空:症见1【卡后踣,肢卿麻木刘症,卜一肢皮肤占紫发凉,足病不能履地,妇女可见经闭,舌质紫黯,有瘀斑或瘀点,舌腹面络脉青紫、怒张,脉细涩。治宜活血化瘀,益气养 阴。方用自拟降糖活血方(广木香、当归、益母草、赤芍、川芎、丹参、葛根、生地、生黄芪、苍术、由于阴阳互根,气血相关,阴损及阳,阳损及阴,气病延血,血病碍气,临床所见糖尿 病,错综复杂的类型多,所以辨证分为上述五型并不是绝对的,尤其是气阴两伤,血瘀不活贯穿于 疾病的始终,故祝氏常用降糖对药方作为基本方加减化裁。本方系由生黄芪3 0克、大生地3克、苍术15克、元参30克、丹参30克、葛根15克共三组对药组成。方中生黄芪配生 地降尿糖,是取生黄芪的补中益气、升阳、紧腠理,与生地的滋阴凉血、补肾固精的作用以防止饮食精 微漏泄,可使尿糖转阴;苍术配元参降血糖系施今墨先生之经验,一般认为治消渴病,不宜用辛 燥之苍术,施今墨云:“用苍术治糖尿病是取其敛脾精,止漏浊的作用,苍术虽燥,但伍元参 之润,可展其长而制其短。”上述两组对药,黄芪益气,生地养阴;黄芪、苍术补气健脾,生地、元 参滋阴固肾,总以脾肾为重点,从先后天二脏入手,扶正培本,降低血糖、尿糖确有实效。葛根配 丹参活血化瘀、祛瘀生新、降低血糖,是祝氏近年研究糖尿病用药配伍的经验。糖尿病患者多瘀,血液呈浓、粘、聚状态,流动不畅。葛根配伍丹参生津止渴、通脉活血,使气血流畅,可提高 降糖疗效。三组对药相伍,益气养阴治其本,活血化瘀治其标。相辅相成,标本兼顾;且经药理研 究六药均有降低血糖之功效。祝氏应用本方,每根据病情不同,灵活加减。如:尿糖不降加天花 粉2 0克、乌梅10克;血糖不降加人参白虎汤;饥饿感明显加玉竹15克、熟地3 0克;烘 热阵作加黄连5克、黄苓10克;上身燥热,下肢发凉加黄连5克、桂枝10克;尿酮体阳性加黄苓10克、黄连5克、茯苓15克;皮肤瘙痒加白蒺藜10克、地肤子15克;下身瘙痒加知母10克、黄柏10克或苦参10克;心悸加菖蒲10克、远志10克;失眠加女贞子10克、首乌藤15克;大便溏薄去生地,加熟地3 0克、白术15克;阳痿不举加仙茅10克、仙灵脾10克、肉苁蓉15克,或加 大蜈蚣两条;腰痛加川断15克、桑寄生2 0克、枸杞子10克;两膝酸软无力加千年健15克、金狗脊 15克。病人若经汤药治疗数月,达到空腹血糖基本正常,24小时尿糖阴性时,则改配水丸坚持长期 服用,以巩固疗效。(三)自出机杼巧用活血化瘀祝氏通过研究发现,糖尿病发展到一定阶段,尤其是合并有慢性血管、神经病变或长期 使用胰岛素注射治疗者常常伴有瘀血表现,诸如肢体疼痛、麻木、皮肤青紫,心前区疼痛,痛 处固定不移,面部晦暗,半身不遂,妇女闭经或经量稀少,黑紫血块,舌质淡暗,舌边有瘀斑或 瘀点,舌下络脉青紫、怒张等等,祝氏最先提出采用活血化瘀法,开创治疗糠尿病的新途径。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部分糖尿病人胰腺血管经病理解剖有闭塞不通现象。约7 0%的糖 尿病病人死于心、脑血管并发症;由于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再加上 血液第二卷115 # 流变性异常,血粘度增高,血小板和红细胞聚集性增强,造成血栓形成,血流缓慢,血液瘀 滞和微循环障碍,均说明糖尿病瘀血证是有其病理生理学基础的。祝氏认为,糖尿病瘀血证主要由气阴两虚导致。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虚推动无力, 血行不畅,缓慢涩滞而成瘀血,即所谓“气虚浊留” ,阴虚火旺,煎熬津液,津亏液少则血液粘稠 不畅亦可成瘀,即所谓“阴虚血滞” 。瘀血形成后又可阻滞气机,津液失于敷布,加重糖尿病病情 和 出现多种并发症:瘀阻于心脉可致胸痹心痛;瘀阻于脑络则成中风偏枯;瘀阻于肢体则为麻 木、刺痛,甚或脱疽;瘀阻于目络可致视瞻昏渺;瘀阻于肾络则尿闭水肿。治疗糖尿病瘀血证,祝氏用自拟降糖活血方:广木香10克、当归10克、益母草3 0 克、赤芍15克、元参30克、生地30克、生黄芪30克、川芎10克、丹参30克、葛根15克、 苍术15克。方中生黄芪、生地、苍术、元参益气阴、补脾肾以治本,俾气阴旺则血畅行,丹参、葛根、 当归、川芎、 赤芍、益母草、广木香活血行气,逐瘀生新以治标,共奏气阴双补、活血降糖之功。本方治 疗气 阴两虚兼瘀血型糖尿病,不仅能消除或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血糖、尿糖,而且可以纠正异常 的血液流变指标,预防和减少合并症的发生。祝氏强调,使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必须辨证。气血相关,不可分离。气虚血瘀宜益 气 活血;气滞血瘀则行气活血;阴虚血瘀则养阴活血。如治疗糖尿病合并中风偏瘫常用补阳还 五汤加味, 合并高血压常用血府逐瘀汤加味, 合并肝硬化、 肝脾肿大常用膈下逐瘀汤加味等等, 皆不脱离辨证论治的原则。(四)标本兼顾 探索并发症的防治 糖尿病中晚期产生的血管、神经慢性并发症危害性极大,是造成病人致死致残的主要原 因,至今仍缺乏有效的防治措施。祝氏认为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属本虚标实,气阴两伤、脾 肾 阳虚、阴阳两虚为本,瘀血阻络、痰浊不化、水湿不运等为标,治疗时宜标本兼顾,常用降 糖对药 方为主,根据不同并发症加减化裁。合并心血管病变,症见胸闷刺痛、心悸气短者加冠心n号(川芎、丹参、赤芍、红花、 羌活)或生脉散、菖蒲10克、郁金10克、羌活10克、菊花10克。合并脑血管病变,症见半身不遂、舌謇语涩者,气虚血瘀加补阳还五汤;气滞血瘀加血 府逐飓汤、再抑丄萍黄、口术、 益包 鸡血榛、旅寄生Y述緒乙乩合并糖尿病肾病,多属脾肾不足,阴阳两虚,兼夹瘀血。如蛋白尿则重用生黄芪5 07 5克,再加怀山药10克、益母草3 0克、川断15克、白茅根3 0克、白花蛇舌草3 0克; 镜下血尿加生荷叶10克、生侧柏10克、生艾叶10克、生地榆3 0克;浮肿尿少加车前草3 0克、旱 莲草15克、.川单1 3克、石|i 1 5克、仪防|21 0 云茯苓2 0克二并发下肢闭塞性脉管炎,症见患肢胀痛、皮色趾甲青紫、末梢发凉者加苏木10克、刘 寄奴10克、鸡血藤3 0克、地龙10克、红花10克、桂枝10克、当归15克。并发视网膜病变,症见视物模糊,视力下降者加川芎10克、白芷10克、菊花10克、青葙子10克、谷精草10克、草决明3 0克;眼底出血加茺蔚子10克、大小蓟各15克,或用 云南白药每服1/8瓶,每日二次。白内障加木贼草10克、车前子10克。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症见肢体麻木,刺痛或灼痛,四末不温者加自拟四藤一仙汤(鸡血 藤3 fl克、钩藤1 5克、海凤.藤1 5克、路石藤1 5 威灵仙1 0克人 W2 0克、桑枝 30克、木瓜第二卷116#10克。并发糖尿病腹泻,症见大便溏泻,腹胀肠鸣,喜温喜按者以熟地易生地,再加苏藿梗各10克、白芷10克、生薏仁3 0克、诃子肉10克、肉豆蔻10克健脾行气,燥湿止泻。二、治疗冠心病的经验冠心病属于中医的胸痹、心痛的范畴,为本虚标实之证。祝氏认为,目前有人主张用芳香温通法或活血化瘀法治疗本病,虽可收一时之效,但容易造成忽视辨证论治的倾向。倘若是 冠心病虚证,仍然一味温通或活血,只会徒伤正气,而犯虚虚之戒。即使应用芳香温通和活血 化瘀治疗,方药选择亦应根据病情灵活掌握,知常达变。总之,通过辨证则疗效满意,单用一 药则不如辨证为佳。(一)脉律不整燮理阴阳气血文献论述胸痹心痛多主阳虚,如金匮胸痹心痛病脉证治云:“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祝氏认为,阴阳互根,气血相关,在冠心病发展过程中, 阳虚者有之, 阴虚者亦复不少,然更多见为气阴两虚或阴阳两虚证。心主血脉有赖于心气推动和心血充盈。心 气不足则血行不畅,心血亏损则心失所养,故治疗冠心病虚证宜气血并治、阴阳平调,或补 阴顾阳、补阳护阴,或补气兼养血通脉、调血兼益气行气,通过燮理阴阳气血而达扶正祛邪之目 的。据祝氏临床经验,冠心病虚证以气阴两虚兼瘀血阻络最多,每以心悸怔忡为主诉,其脉律不整,或结或代,或数或迟;常伴有乏力、神疲、气短,甚则动则气喘,不耐小劳,口干、心烦、舌淡或红,边有齿痕等症,治疗以生脉散为主方,酌加柏子仁、当归、白芍、丹参、菖蒲、郁金、 羌活、菊花等药益气生津,养血复脉。方中一般用党参,若气虚重,脉细弱无力则用人参;阴虚为主 则易以西洋参或北沙参;心悸明显加珍珠母、生牡蛎重镇安神;后背畏寒加桂枝、炙甘草温通心阳;胸闷不畅,隐隐作痛加全瓜蒌、薤白头通阳散结、宣痹止痛。医方集解释生脉散方名说:“气充脉复,故名生脉。”药理研究本方具有强心作用,能改善左室功能,降低心肌耗氧量。祝氏 亲身尝试过生脉散加味对脉律不整的疗效。他于数年前患脉律不整,脉搏每分钟停跳十几次,自觉心慌气短,稍行路加速或上二层楼即气喘嘘嘘,难以自持。因思年老体衰,心脏气阴不足,心血似阻,乃拟生脉散用人参,加西洋参、柏子仁、当归、川芎、赤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件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