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目录第一章引言 41.1自动变速器研究现状 41.2自动变速器的国内外发展 5第二章 汽车自动变速器简介 63.1 自动变速器的类型 63.1.1液力自动变速器 73.1.2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 73.1.3无级自动变速器 83.2我国自动变速器的发展 8第三章 丰田佳美自动变速器结构与原理 103.1 A丰田佳美汽车简介 10内部设计 11优点 12缺点 123.2 A140E自动变速器行星齿轮机构的档位分析 123.3 A140E自动变速器油路控制分析 133.4 A140E自动变速器电子控制系统 14第四章A140E自动变速器检修 164.1故障排除顺序 164.2离合器和制动带 174.3测试 184.3.1 失速测试 184.3.2液压测试 184.4 变速驱动桥拆卸 19结束语 2324致谢参考文献 25附录一:英文原文 26附录二:英文翻译 31摘要:自动变速器具有传动比转换性能好、 改善车辆的舒适性和通过性、 减轻驾 驶员疲劳强度和减少发动机排放等一系列优点,而被广泛地应用于现代汽车上。 自动变速器是集机、电、液于一体的复杂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复杂,导致其故 障识别和诊断难度较大。对自动变速器失效分析方法的研究,是自动变速器可靠 性分析的基础,对产品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开发功能更强大、诊断范 围更广泛的车载自诊断系统奠定了基础。 通过尝试对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系统的 设计,为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提供了软件解决的方法,避免了当前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的盲目性。随着自动变速器失效分析方法研究的深入和检测技术水平的不 断提高,利用计算机技术开发实时检测系统和故障诊断专家系统,对于提升自动变速器产品的工作可靠性和使用服务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关键词: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丰田佳美, A140EABSTRACTSinee the automatic transmission (AT) has a series of advantages such as good velocity ratio tran sformati on performa nee, the improveme ntof the comfortable and crossing ability, to ease the tiredness of driver, to reduce emissi on of engine and so on, it has widely used in moder n automobile. AT is a complex system which includingmechanical subsystem,electronicsubsystem and hydraulic subsystem. Its configurationandtheory is complicated, which results in difficultly to diagnose. Research on failure an alysis for AT is the foun dati on of the an alysis of system reliability and has the great sig nifica nee to the product developme nt.At the same time, it is the basis of developme nt for OBD which has more formidablefunction.Through the attempt to design the automatictran smissi on fault diag no sis system, it has provided the method for the AT fault diag no sis by using software, which has avoid the bli ndn ess of curre nt diag no sis for AT. With the developme nt of diag no stic tech no logy and further study in AT failure an alysis, the real-time mon itor system and expert system for fault diag no sis by using computer tech no logy has the importa nt practical sig nifica nee to enhance the product reliability and the quality of service.KEYWORDSutomatic tran smissi on (AT), failurediag no sis , Toyota Camry,A140E第一章引言1.1自动变速器研究现状汽车诞生以来的百余年间,其各总成结构与性能获得了很大的突破和改进。尤其近十几年来,电子控制技术的迅速发展,给汽车的自动化提供了基础。电子 控制技术在汽车传动系上的应用主要表现在汽车传动系变速的自动化。汽车传动系变速的自动化是车辆发展的高级阶段,自动变速器是实现汽车自动变速的关键技术之一。由于自动变速器具有机件的使用寿命长,能够消除驾驶员换挡技术差异,有效提高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乘坐舒适性,减轻驾驶员疲 劳并提高行车安全性,以及减少空气污染等突出优点,因而在汽车上获得了日益 广泛的应用。自第一台全液压自动变速器的研制成功距今已有近60年历史。按照实现自动变速的原理的不同,当今自动变速器可以分为三类:由液力变矩器和行星齿轮 变速箱组成的液力机械式自动变速器,即 AT(Automatic Transmission);在原有 机械变速器基本结构上,通过由自动操纵机构取代原来由驾驶员人工完成的离合 器分离与接合、换挡手柄摘挡与挂挡以及变更发动机的油门开度同步调节等操作 的机械式自动变速器,即 AMT(Automatic Mechanical Transmission);可以实现 连续变速的无级变速器,即CVT(Co nti nuous Variable Tran smissio n)。液力机械式自动变速器较机械式自动变速器具有自动变矩、换挡平稳等无法比拟的优 点,同时机械式自动变速器自身存在一系列问题, 比如换挡控制、离合器接合控 制和坡上起步控制等。目前,机械式自动变速器在部分较低档的轿车和部分卡车 上运用。无级变速器所能传递的扭矩容量不大,目前以装备于小排量汽车为主, 以及CVT勺性能和可靠性尚未经过充分的考验和证实,技术还不够成熟等缺陷。AT有将近60年的研制历史,其技术相对比较成熟,目前AT生产已形成系列化和 专业化,是目前汽车装备自动变速器的主流。1.2自动变速器的国内外发展由于自动变速器具有许多优点,因此在汽车上应用越来越广泛。介绍了应用 于汽车的自动变速器的基本类型,分析了各自的特点。阐述了自动变速器在我国 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了对我国发展自动变速器产业的建议。汽车变速器是为解决发动机输出的转速和转矩与车辆驱动所需的转速和转 矩之间的矛盾而设立的。车辆行驶性能的好坏,不仅取决于发动机,而且在很大 程度上还依赖于变速器以及变速器与发动机的匹配由于自动变速器具有许多优点,因此在汽车上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自动 变速器在日本、美国、东南亚的装车率约为 98% 95唏口 75%中国的装车率不到 10%我国目前使用的汽车绝大多数仍为手动变速,手动变速汽车由于频繁换挡 的操作,易使驾驶员疲劳,影响行驶安全;而不同的驾驶技术水平对车辆的燃料 经济性、动力性、乘坐舒适性造成极大差异,所以自动变速是人们长期追求的目 标,是车辆向高级阶段发展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自动变速器在轿车、城市客车、 高级旅游客车、军用车、重型载货汽车及矿用车上已呈现越来越旺盛的需求。第二章汽车自动变速器简介3.1自动变速器的类型目前自动变速器技术的应用,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液力自动变速器(Automatic Transmission ,简称“ AT” ;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utomatic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简称“ AMT);机械无级变速器(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简称“ CVT)。其中,AMT和AT一样,是有级变速器 的自动换档控制,而非无级变速器。3.1.1液力自动变速器液力自动变速器的基本结构是由液力变矩器与动力换档的辅助变速装置组 成。液力变矩器安装在发动机和变速器之间,以液压油为工作介质,起传递转矩、变矩、变速及离合的作用。液力变矩器可在一定范围内自动无级地改变转矩比和 传动比,以适应行驶阻力的变化。但是由于液力变矩器变矩系数小, 不能完全满 足汽车使用的要求,所以,它必须与齿轮变速器组合使用,扩大传动比的变化范 围。目前,绝大多数液力自动变速器都采用行星齿轮系统作为辅助变速器。行星齿轮系统主要由行星齿轮机构和执行机构组成,通过改变动力传递路线得到不同 的传动比。由此可见,液力自动变速器实际上是能实现局部无级变速的有级变速 器。液力自动变速器是目前使用最多的自动变速器。采用此种类型的自动变速器,免除了手动变速器繁杂的操作,使开车变得省力。同时,电子控制也使自动切换 过程柔和、平顺,因此汽车具有良好的乘坐舒适性和安全性、优越的动力性和方便的操纵性。但这种变速器效率低,结构复杂,成本也较高。3.1.2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是在传统固定轴式变速器和干式离合器的基础上,应用电子技术和自动变速理论来实现机电一体化协调控制的。车辆起步、换档的自动操纵是以电控单元(ECU为核心,通过液压或气压执行机构来控制离合器的 分离与接合、选换档操作以及发动机节气门的调节的。ECU根据车辆的运行状况(发动机转速、变速器输入轴转速、车速)、驾驶员意图(油门开度、制动踏板 行程)和道路路面状况(坡道、弯道)等因素,按预先设定的由模拟熟练驾驶员 的驾驶规律(换档规律、离合器接合规律),借助于相应的执行机构(发动机油 门控制执行机构、离合器执行机构、变速器换档执行机构),对发动机、离合器、 变速器的协调动作进行自动操纵。AMT既具有液力自动变速器自动变速的优点,又保留了原手动变速器齿轮传动的效率高、成本低、结构简单、易制造的长处。它揉合了二者优点,是非常适 合我国国情的机电一体化高新技术产品。它是在现生产的机械变速器上进行改造 的,保留了绝大部分原总成部件,只改变其中手动操作系统的换档杆部分, 生产 继承性好,改造的投入费用少,非常容易被生产厂家接受。它的缺点是非动力换 档,这可以通过电控软件方面来得到一定弥补。在几种自动变速器中,AMTS性能价格比最高。在中低档轿车、城市客车、 军用车辆、载货车等方面应用前景较广阔。3.1.3无级自动变速器机械式无级变速器种类很多,有实用价值的仅有V形金属带式。金属带式无 级变速器属摩擦式无级变速器,其传动与变速的关键件是具有V型槽的主动锥轮、从动锥轮和金属带,金属带安装在主动锥轮和从动锥轮的 V形槽内。每个锥 轮由一个固定锥盘和一个能沿轴向移动的可动锥盘组成, 来自液压系统的压力分 别作用到主、从动锥轮的可动锥盘上,通过改变作用到主、从动锥轮可动锥盘上 液压力的大小,便可使主、从动锥轮传递扭矩的节圆半径连续发生变化, 从而达 到无级改变传动比的目的。机械式无级自动变速器传动比连续,传递动力平稳, 操纵方便,同时因加速时无需切断动力,因此汽车乘坐舒适,超车加速性能好。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可使发动机始终在其经济转速区域内运行, 从而大大改 善了燃油经济性。但与齿轮传动相比,效率并不高,且此种变速器起动性能差, 需另加起动装置,制造困难,价格也较高。3.2我国自动变速器的发展1、液力自动变速器的发展与现状我国从60年代起,就在“红旗” 770轿车上使用了具有2个前进档的液力 自动变速器,1975年又研制出具有3个前进档的CA774液力自动变速器。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大量国外轿车进入我国市场,其中许多中高档轿车是带有 自动变速器的,而其类别几乎全部是液力自动变速器。 这也使一大批汽车修理企 业对液力自动变速器的维修变得十分熟悉。 由于对自动变速器良好性能的逐渐认 识,用户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使国内汽车企业加快了自动变速器的发展步伐。1998 年上海通用汽车公司(SGM生产的用于别克轿车上的4T65E电子控制 自动变速器正式下线,1999年开始批量生产并投放市场,率先在国内将 AT作为 标准配置装于轿车。1999年中日合资生产的本田雅阁轿车也正式投产,其 AT为 本田技术PAX型,它弃用行星齿轮,而选择常啮合平行轴式结构,零件少、易制 造是其长处,它采用了全电子直控式变速装置, 能使变速、燃油喷射以及巡航等 控制相结合。与此同时,上海大众的帕萨特B5 汽大众的捷达都市先锋都装备了自动变速器AG4-95神龙公司也向市场投放了装备进口的 AL4智能型自动 变速器的富康988 “领导者”以及富康1.6L轿车。它采用了模糊控制理论和动 力传动系统综合控制技术,实现了智能化控制,电子控制单兀中有10种换挡规律,按需分别调用几种换挡规律或同时或交替工作,共同控制变速器的状态。一 汽大众的A6高级轿车上作为选装件的AT为Tiptronic 型,在自动变速的基础上 可提供手动换挡功能。北京吉普公司在切诺基越野汽车上小批量装备了AW4I动变速器,现已达到1000多台。因此,在国产车上选装液力自动变速器已成为必 然之势。至于城市客车(即公共汽车)频繁起步换挡,变速器、离合器和制动器的使 用频率是一般车辆的10倍左右,劳动强度极大,即使是职业驾驶员也因受心理 与生理所限,迫切要求使用自动变速器。国外几乎是100%装用,我国1995年首次在国产公共汽车上装备了 Allison自动变速器,遍及深圳、上海、广州、南京 等城市,其中深圳已占有40%2. 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的发展与现状在电子控制机械式自动变速器方面,国内有关部门也正在进行研究。国内对 AMT技术的研究开展的比较晚,九五期间被列为”九五”科技攻关项目。目前, 开展这方面研究的有吉林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深圳市欣源 晟实业有限公司、哈尔滨埃姆特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重庆东方欧翔汽车电子有限 公司等。国内的研制水平基本上处于全自动 AMT的发展阶段,和国外相比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但在理论上的研究和国际水平相当原吉林工业大学对AMT!论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先后提出了 2参数最佳换档 规律、动态3参数换档规律、最佳同步换档规律、动态闭环换档控制、离合器模 糊起步控制等理论,并在轻型车、重型车、轿车等不同的车型上进行了装车实验。 北京理工大学对AMT勺研究主要在重型车辆上,该校所研制的某装甲车 AMT产品 已经进行了 3000km定型试验考核,通过了产品设计定型。该产品采用电控液压 执行机构,能够完全进行自动换档操作,也可操作换档手柄进行人工换档, 该产 品还具有保持档功能、自学习功能。原车的操纵机构仍然保留,在电控系统出现 故障时,可以进行手动操纵。深圳市欣源晟实业有限公司在轿车上实现了AMT自动换档,其执行机构为普通电机,由 3个电机分别实现油门、离合器、选档、 换档的操作动作,通过对传动机构的设计,选档和换档的操作只需一个电机就可 完成,离合器的驱动机构采用省力装置, 减小了驱动电机的功率。目前部分车型 如奇瑞QC等已选装AMT自动变速器。3、无级自动变速器的发展与现状至于机械式无级变速器,早在十年前,国内就有高校购买过国外样机作分析 研究。重庆大学正在对 CVT的结构、运动机理进行基础研究;东风汽车公司和吉 林大学、东北工业大学、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合作,承担了国家科技部九五重大攻 关项目,对CVT技术进行实用化研究。目前,CVT自动变速器已应用于很多车型, 如奥迪A6南京菲亚特的西耶那 Speedgear、奇瑞旗云等。根据国外目前 CVT 应用的趋势和所做的预测,CVT可能是小功率(发动机排量 2L以下)液力自动 变速器最有威胁的挑战者,国内市场前景不容忽视。但要想完全依靠国内自己的 力量做成实用的CVT既不现实,时间上也不允许。走技术引进的道路是一条捷 径第三章 丰田佳美自动变速器结构与原理3.1 A丰田佳美汽车简介丰田佳美1993年前后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当年的佳美在丰田车系中属中高 级轿车,是90年代初发展出来的新一代车型。外形并不追求气派,而着重突出 个性。因为佳美定位在家庭用车,而非公务车,故车身颜色不以黑色为主,多配“彩漆”,即有各种颜色,较为活泼。内部设计新佳美的内饰感觉很舒服,中控台的基调,也同样体现了美系车辆的风 格。拉高、一字型的设计,让腿部的空间极为宽裕,各个置物盒的设计亦十 分就手。白色发光型仪表板,质感比较好。中控台上方则有停车导引系统与 行车计算机的各项信息显示,自发光式仪表,6点式车体位置感应电达,2 DIN CD音响(可选配VCD)行车旅程计算机、空气清净机、电动后遮阳帘、恒温 空调等舒适设备一应俱全。汽车作为人们户外活动的工具,受到外界强光照 射的机率非常高,时间特别长,尤其是当汽车前行遇到强光照射时,人的视 觉环境受到破坏,眼睛受到伤害,甚至危及行车安全。据权威部门调查,有 近40%的汽车驾驶员患有眼科疾病。而引起眼疾的主要原因是驾驶过程中受 到强太阳光、折射光以及夜间城市人工照明和汽车大灯光的强烈刺激所造成 的。另据统计,每年因疲劳驾车而造成的交通事故占事故总数的20%左右,占特大交通事故的 40%以上。而这些事故中有 30%是由视觉原因造成的。因此, 人们迫切需要对汽车采取有效的防强光措施。但是,近百年来,在汽车防强 光方面一直未有好的办法。目前,全世界各种汽车都使用的遮阳板,不仅不 能有效地防止光伤害,反而会给驾驶人员造成颈椎病等人体伤害和增加疲劳 感。所以遮阳板已经不适应汽车防强光的需要,势必有一款更先进、更富有 科技含量、更实用、更人性化的产品来取代它。凯美霖滤光屏可以将汽车前 方各种眩光、杂光、折射光、反射光、散射光等有害光线过滤掉,增强视觉 敏锐力,提高颜色对比度和视野清晰度,增加视觉舒适感,消除因长时间驾 车造成的疲劳感。新佳美的动力性表现不错,但是起步时比起以往Toyota车的风格,似乎又温吞了点,可能因为较大的车身和车重,动力输出延续了佳美一贯的的风 格,从2档到3档、4档的换档都极为平顺。路面感比较清晰,但在弯道上, 为了追求舒适度,佳美底盘车身的侧倾现象依旧是十分明显,不过重心的变化,是些许缓慢而渐进的。值得一提的是即使在高速下,车内的风噪依然很 小。动力配置佳美车系主要配置两种发动机: 2.2升直列4缸和3.0升V6发动机,而 且在最新的第5代佳美推出之前都是如此配备。进口到中国的美规车和中东 规格其主要区别在于美规车配有尾气净化装置,包括:三元催化器、氧传感 器、EGR废气再循环系统等。中东规格的则没有,它是通过一个可调电阻来 改变发动机的喷油量,从而控制尾气排放。这两款发动机采用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IIA集成电子点火,ISC怠速控制 等。3.0升V6发动机为双顶置凸轮轴 24气门,最大功率为 203马力,最大 扭矩273牛米。2.2升则为双顶置凸轮轴 16气门,最大功率为131马力, 最大扭矩185牛米。佳美2 . 2升发动机的设计偏重经济实用,V6发动机则突出动力表现,而且运转更加平稳。优点佳美的优点:1、发动机动力充足,扭矩大,起步快,可靠耐用;2、内部空间宽敞,乘坐舒适,行驶平稳;3、设施配置齐全,操控方便,做工精 细;4、六碟CD音响效果不错,行李厢宽大。缺点佳美的缺点:1、只有驾驶员侧有一个安全气囊;2、2.2的发动机加速时噪音略大;3、GL级的车型没有配备 ABS刹车系统;4、高速行驶时不够 稳定(发飘),视野不够开阔。使用注意事项由于当年进口的美规车安装了三 元催化器及氧传感器等部件,因此比没有这些部件的中东规格的车对汽油质 量的要求要严。而当时我国无铅汽油的使用还不普及,能提供高品质无铅油 的加油站很少。那么长期使用有铅汽油很可能造成三元催化器中毒,从而进一步导致发 动机电喷系统的故障。相比之下,还不如中东规格的车更保险。3.2 A140E自动变速器行星齿轮机构的档位分析此处省略 nnnnnnnnnnNn如需要完整说明书和设计图纸等请联系 扣扣:九七一九二零八零零 另提供全套机械毕业设计下载!该论文已经通过答辩3.3 A140E自动变速器油路控制分析各种自变器的油路部分组成和原理都差不多,参数调节部分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节气门压力调节阀(简称节气门阀),当节气门开度变大时,加速踏板控制 油压升高:二是速控调压阀(又称速控阀),车速升高时,速控油压增大。在电 子控制自变器中,这个过程由传感器、 ECU电磁阀来完成。换档时刻控制部分主要是换档阀,在电子控制自变器中,换档阀根据电子控 制器确定换档点及换档信号工作,进行自动换档。换档品质控制机构的作用是控制换档过程, 使升降档更加平稳、柔和、无冲 击,防止产生大的动载荷。一般是在液压通道上增加蓄能减振器、缓冲阀、定时 阀、执行力调节阀等。A140E油路图如下图3-2 :图3-2 A140E自动变速器油路3.4 A140E自动变速器电子控制系统A140E自动变速器电子控制系统有传感器、电控单元(ECU和执行元件三 部分组成,器电控系统采用车速传感器和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将车速和节气门开度 转成电信号输入到ECU有ECU根据换挡程序进行比较计算,确定换挡点和锁止 离合器的锁止时间,向电磁阀发出控制信号,再由电磁阀控制换挡阀动作,改变 换挡执行元件的油路,实现自动换挡。电控系统框图如图3-3所示,控制电路如 图3-4所示。传感髀换档規律幵关空档超胡开黄节门传朗16呃速传感器(VD7F关(W动灯幵关遛拧控制计算机节弋门位置传貼器 皿L信号)I ICCS拉f亍元件處齐器和制动器 件i星絶装置)r=l-*-电蹑阀】电«N2dLm _ e«ws 71 1I阀fll倍引阀体1OD切斷指鬲灯图3-3电控系统框图第四章A140E自动变速器检修4.1故障排除顺序按故障症状后面如下所列出各项的顺序进行检查:1)汽车在任何前进档或倒档都不动一一检查手动阀;主调节阎;驻车锁止赖爪;超速档单向离合器;超速档直接离合器;超速档制动器;前行星齿轮;后行 星齿轮和超速档行星齿轮。2)汽车在任何前进档都不动检查前进档离合器;2号单向离合器;一档和倒档制动器;二档滑行制动器;二档制动器和直接档离合器。3)3汽车在倒档(“ R')不动一一检查1 2档换档阀;23档换档阀;二档滑 行制动器;前行星齿轮;后行星齿轮;直接档离合器;超速档直接档离合器; 一档和倒档制动器。4)1 2档和12 3档不升档一一检查节气门位置传感器(TPS)电路;1号和2号 换档电磁阀电路;车速传感器(VSS);电控组件(ECM);1 2档换档阀;23 档换档阀;二档制功器:直接档高合器和 1号单向离合器。5)3 OD档不升档一一检查超速档开关和超速档关闭指示灯开关电路;超速档取消信号电路;车速传感器(VSS)电路:发动机冷却温度(ECM)电路;ECM 3 4档换档阎和超速档制动器。6)OD-3档不降档检查1号和2号换档电磁阀;车速传感器电路;超速档取消信号电路;ECM和 34档换档阀。7)32档和/或2 1档不降档检查1号和2号换档电磁阀;车速传感器电路;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电路;ECM 2 3档换档阀;I 2档换档阀和二档滑 行制动器。8)液力变炬路不能锁止一一检查换档电磁阀 SL电路;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电路; 车速传感器电路;超速档取消信号电路;制动灯电路;发动机冷却温度电路; 删;锁止继动阀和液力变矩器离合器。9)液力变短路锁止后不松开一一检查换档电磁阀信号灯电路;节气门位置传感 器电路;IDL切换电路;制动灯电路;发动机冷却温度电路;电控组件;锁 止继动阀和液力变矩器离台器。10)换档点速度过高或过低一一检查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电路;车速传感器电路; 换档电磁阀信号灯电路:超速档取消信号电路;模式选择开关电路和电控组 件o11)空档到倒档接合生硬检查直接档离合器储能器;直接档离合器;节气门阀倒档制动器。12)空档到前进档接合生硬一一检查前离合器储能器; 节气门阎和前进档离合器。13)低速档时无发动机制动一一检查低速档调节阀;一档和倒档制动器。14)二档时无发动机制动检查二档调节阀和二档滑行制动器。4.2离合器和制动带1、离合器运作图如图4-1所示:图4-1离合器运作图档含fit;3却厲档向莓片理:47 号单肝r号单阿噸仔雅;卜二档高今制动尅B呼诡静蛊會制动Q;9- -cm行制幼10 tv删杓蛊今絆dia2、离合器及制动带运作表如表4-1所示表4-1离合器及制动带运作表A140EL2345679ODi-&2士14-4A*1-亠 -2*护V0L1«梓-aRNP4.3测试4.3.1失速测试注意:在常规变速器油温 122176° F(50 80° C)下进行测试,连续测试时间 不要超过5S。1)变速器进行测试是在“ D”档和“R'档时通过测量发动机的最高转速来检 查变速器和发动机的所有性能指标。2)将前后轮锁住,连接发动机转速表,使用驻车制动和行车制动器。起动发 动机,将变速器档位换至“ D”档,将加速踏板踩到底,5s后松开加速踏板。3)记录发动机最高转速,将读数同规范值比较,失速测试值应为2300-2600r /min。在“ R”档位重复测试。4)如果在两个档位发动机转速值相同,但是比规范值低,可能是发动机输出 不足或导轮单向离合器工作不正常。5)如果在“ D'档测试值高于规范值,则可能是前进档离合器打滑;2号单向离合器和超速档单向离合器工作不正常s主油路压力太低。6)如果在“ R'档测试值高于规范值,原因可能为直接档离合器打滑;一档 和倒档制动器打滑;主油路压力太低;超速档直接离合器打滑。7)如果在“R和“D”档测试值都高于规范值,原因可能为主油路压力太低; 变速器油面高度不合要求或超速档单向离合器工作不正常。4.3.2液压测试注意在正常油温下测试:油温 122176° F(5080° C)1)确保变速器油沮处于工作温度,顶起井支撑住汽车。拆下变速器壳体测试 螺塞,然后安装液压表。2)使用驻车制动,起动发动机,换档到“ D'档,在怠速状态观察井记录压 力值。使用行车制动器,井将加速踏板踩到底。节气门完全开启的时间不要超过 5s。3)测量最高主油路压力。参考表 4-2,在“ R'档重复上述测试。如果压力 值在任何档位都超过规范值,说明调节阀或节气门闽有问题或节气门拉完调整不 当。4)如果压力值在妊何档位都低于规范值, 说明油泵、调节阀、节气门阀或超 速档直接离合器有问题或节气门拉完凋整不当。5)如果压力值只在。D'档低于规范值,说明前进档离合器有问题或。D”档系统油路油液泄调。如果压力值只在“ R'档低于规范值,说明直接档离合器有 问题;一档或倒档制动器有问题或“ R”档系统油路油液泄漏。表4-2主油路压力规范表"tT档 pM (IT"呂61(3.1-4.3)130(7.7-9,2)199-233(L6.4JCdK«107-129(7.9(99-233CH 0-*6 4)4.4变速驱动桥拆卸1、油泵总成分解如图4-2所示:图4-2油泵总成分解图2、前进档离合器分解如图4-3所示:O於倉射鬻图4-3前进档离合器分解图3、超速档总成分解如图4-4所示:料2D2 05n-MMV,課Afti各性riHH片】 卜汎住flh4矗片:10 MMAfrAfttH-推力粗耀芍昨純欄:14 P«M>|卜祕is «m>离;補繍能超MM ;册诵毎t2ia 止 z* g 中23-«m*r%并25-aa; 猜中 27-£«Ai 2S-中輛IL4*連科疗垦坤純L群-单笄舅含32T号止播垫仙;S3RJAS图4-4超速档总成分解图4、变速驱动桥外部部件位置如图 4-5所示:iiMmc nxrnt 融冲却恃按制禅豪、J!MAN AT.档制蔺滋炉片051Bov*iWW&.ArWtrM动超话沽封內冋也弾*nAT图4-5变速驱动桥外部部件位置图5、变速驱动桥内部部件分解如图4-6所示:D*iSW«SBftH介韋舞瑞眉沈1+社魁二创AGff星信堪;讨強弹*11 一用主li手殆擢力甲播轮史荷tj止冷审船1強卉轴卓分柿*Wfj4tA比再阳申耗卒协刖* I紬嘴*Oft# -止张¥樂号1止杆科平:"爭連料雋冷君上:常:OTMdl*II车戦1:爪虫型图4-5变速驱动桥内部部件分解图6差速器和驱动小齿轮总成分解如图 4-6所示:弔走上程豪从M苗轮/右站赠林 r妙*堆杯胸當抵衬盘丰何納从垃窗轮爛理拳乐力适死履加S'爭就鮮料炉俺虽环图4-6差速器和驱动小齿轮总成分解图结束语自动变速器具有操纵方便、能提高发动机和传动系的使用寿命及汽车的动力 性和适应性、能减轻汽车对环境的污染等多方面的优点,在汽车上被广泛应用。 对自动变速器技术的研究,我们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应 有效利用目前在自动变速器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和各方面力量, 建立与发展这一 高新技术产业,共同去开拓国内自动变速器技术的美好未来。致谢论文的研究工作是在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指导老师渊博的科学知 识、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诚恳的处世态度都使我受益颇深。论文从选题到具体的工 作,都倾注了导师不少的心血,指导老师不仅在科研工作中对我严格要求, 在日 常生活上也给予我很多关怀和教导。在此向辛勤培育我的王老师致以崇高的敬意 和深深的感谢!此外,还要感谢其他在我论文写作过程中与以帮助的老师和同学。在此对他们的帮忙和支持表示感谢。参考文献1葛安林,金辉,张洪坤等 一种汽车智能换档体系的研究中国机械工程,2001 (5):585-5882陈志恒,胡宁.汽车电控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周守仁自动变速箱,中国铁道出版社,19844黄宗益.现代轿车自动变速器原理和设计,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5李兴华,黄宗益,李庆.轿车自动变速器机械传动方案研究机械设计与研究,1999(2):56-59 胡宁,胡加自动变速器故障的功能分析法汽车技术,2003(8):39-417胡宁.电液控制系统故障的计算机诊断分析方法.液压与气动,2004(1):63-658秦贵和,葛安林,雷雨龙.机械式自动变速器在线故障诊断系统农业机械化 学报,2001(32)5:75 779叶伟.自动变速器液压系统分析与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同济大学,200410胡宁,胡加.自动变速器换挡执行元件失效分析.汽车工程2004(26)4:450-457附录一:英文原文Summary modular bridge craneWith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globalization,the increasingly fiercemarket competition,Many of the country'smanufacturingindustryisfacingsig nifica ntchalle nges,manu facturersmust in crease thecomplexity of product and equipment innovation and the ability to respond quickly to market to global competition in the framework of an invincible positi on. In this paper, functional an alysis will be based on overview of the theory of modular desig n method.1 Modular Desig n Research1.1 The concept of modular design Modular design is the design philosophy hope in the production sector to respond quickly to market while lowering product development costs. Shorten the design cycle of the request made. The basic idea of the modules is based on a limited variety of products,To reach users not only to meet the demandfor the product's personality, but also to en sure that product ion and thus reduce costs. Modular is an ideological as well as product desig n and manu facturi ng tech no logy.At prese nt, there is not a modular defi niti onof uni form, and man yscholarsaccord ing to their research, from differe nt an gles of their stateme nts:Somepeople think that: a modular system design is considered the object, according to the functions of the system broken down into differentusesand performa nee of the module, and in terface sta ndardizati on, choose a differentmodule (if necessary, the design of part of a dedicated module)to the requireme nts of the rapid comp onent a method of the system. Some people think that: the modular design is in a range of differentfunctionsor differe nt functions the same as the performa nee of the products with differe nt specificati ons based on fun cti onal an alysis, and desig n into a series of fun cti onal modules, through the choice and comb in atio n of modules can con stitute differe nt products to meet market dema nd for the desig n of differe nt methods. Some people thi nk that is a set of modules at the same time with the same comb in ati on of features and the same eleme nts, but with differe nt performa nee or use of differe nt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r even, but an exehange of units, modular design is based on the idea of modules, will provide product design tasks designed modular product desig n method. It in cludes two aspects: First, un der the new desig n requireme ntsFun cti onal an alysis, and reas on able to create a set of modules - that is, the creati on module; two desig n requireme nts are based on the existe nee of a group of rati onal comb in atio n of specific modules into a modular product program - that is, an in tegrated module. There are two forms of its design: First, design-based, and the other is a variant design. Based design clearly contains the above-mentioned two aspects, and the variant design contains only the second general aspects, but there is no exchange of modules, it must be in cluded in the first dime nsion. The end of the 70s, the Japa nese scholars modular mach ine is "the purpose and function of a certain structurestandardizedcomponents to facilitate thecomb in ati on and ope n with each other. Select the comp onents required for assembly, can constitutea play all function machine or system. " Ministryof China machi ne tool desig n course modular desig n of the mach ine tool is defi ned as: the mach ine The same fun ctio n in bed un it, desig ned with differe nt uses or properties, selecti on of in tercha ngeable modules to better meet the needs of a design method. That modularity is the advaneed form of sta ndardizati on is a tool for thi nking. Is gen erally believed that, as of now, the concept of modularity has not yet form a unified definition of the study along with further developme nt, it is of its n ature will further deepe n the un dersta nding.2 modular desig n of the study2.1 the impleme ntati on of modular desig n methodModular design to do a good job should be done in five areas of work; market research, tech no logy forecast ing, pla nning varieties, research first,functionalanalysis and modular design of the specificimplementation ofa number of issues requiring attention.Modular design to be followed bythree levels , That is, modular product design (analysis phase); modular system desig n (detailed desig n stage); modular product desig n (applicati on phase): module select ion, module in tegrated. With the developme nt of computer tech no logy, more and more people bega n to study computer-assisted modular desig n.2.2 Method of module divisio n Modular desig n module is divided in to the premise and foun dati on. Module into the reas on able ness of a direct impact on the fun cti on of modular systems, performa nee and cost. Module in tegrated into the curre nt study, the followi ng way. (1) a systematic way. (2) con sideri ng the en tire life-cycle impact of the module in the modular divisio n. First of all, the en tire life cycle to determ ine the impact of modular factors, the establishme nt of the matrix to ide ntify modules in the matrix to determine the vector of the function of the impact of various factors, which fun ctio n on the cluster vector. (3) based on the releva nee of the divisio n. Products by an alyz ing the compositi on of the comp onents (function) betwee n the materials, en ergy, in formatio n, space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degree of in teract ion to determ ine the divisionof modules. (4) technicaland economic factors into thecomb in ati on of modules. (5) the divisio n of other tools for the module.3. The modular desig n of the tech no-ec ono mic sig nifica neeModular desig nof the tech ni cal and econo mic adva ntages are obvious,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the signific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