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经济调查思考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232415 上传时间:2022-01-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3.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村级经济调查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村级经济调查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村级经济调查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务知识)村级经济调查思考20XX年XX月多年的企业咨询豉问经验.经过实战验证可以落地机行的卓越管理方案,值得您下载拥有XXXX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调查和思考壹、XXXX 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现状(壹)各级重视,集体经济发展较快。2008年XXXX区农渔村集体(按136个 村经济合作社统计)总资产达到66031.14 万元,同比增长17%,其中生产运营 性收入3030.6 万元,同比增长22%;这主要得益于社区(村)物业经济发展, 特别是出台了关于社区(村)集体开发运营性用房发展物业经济的若干意见, 明确了开发目标、任务、工作职责和要求,且成立了以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 区有关职能部门为成员单位的社区(村)集体开发运营性用房,发展物业经济工 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各乡镇(街道)也建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加强了指 导、协调和政策、措施落实等工作。同时,加大了资金扶持力度,区、乡镇(街 道)俩级财政在3年内每年安排专项资金500万元,其中区级300力元。区农 办、区财政局制定了XXXX区社区(村)集体物业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采用分段补助办法,按项目主体工程实际投入资金10-15 %的补助(100万元以 下补15 %、100至200万元补10 %、200万元之上部分补5% );累计最高补 助金额不超过40万元。2008年补助10个社区的物业经济项目,补助金额185 万元;各乡镇也进行了资金配套,其中马眷镇3年内每年安排100万元。同时, 加强了专项资金的监督,提高财政性资金使用效果。2008年以来全区34个社区(村)新启动了发展物业经济项目45个,其中已完工17个,新增建筑面积9.9 万平方米,每年可为社区增加集体经济收入688.9万元。(二)多措且举,创新农渔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归纳起来主要有八种模式:壹 是土地整理发展模式。通过实施垦造耕地项目增加集体经济收入。2009年有12 个社区(村)动工垦造耕地项目14个,可完成垦造耕地1000亩,如干石览镇双 庙社区实施238亩垦造耕地项目,集体收入达到100余万元。二是城镇建设发展 模式。许多“镇中村”的社区(村)以城镇建设为契机,利用区位优势开发物业 经济,如金塘镇沥平、盐仓街道兴舟等社区(村)开发商贸综合楼等出租,集体 年收入分别达100万元之上。三是工业项目落户发展模式。不少社区(村)结合 工业项目落户,争取用地指标建造运营性用房,如册子乡桃天门、马眷镇三江等 社区建造外来民工公寓、标准厂房等物业出租,形成了稳定的集体经济收入。四 是村庄整治建设模式。把社区(村)集体经济发展和村庄整治建设有机结合,干 石览镇龙潭社区拆除公路边的破旧运营房,且按“统壹设计、统壹建造、统壹安 置”的原则,建造面积1300平方米(37套)的商贸楼,其中归属社区(村)集 体店铺175平方米(5套),既治理乱搭乱占,优化农村环境,又增加社区(村) 集体经济。五是社区之间联合开发模式。册子乡册北社区集体经济发展区域处于 劣势,该社区在乡政府统壹规划和协调下,和区位优势明显的桃天门社区合资建 造壹座投资300万元、建筑面积2025平方米的综合商贸楼,其中册北社区股权 占20%,使册北社区每年获得6.5万元收入,三年后每年递增6%。六是盘活集 体资产模式。充分利用集体土地、山林、果园、码头、滩涂和集体旧厂房、空置 仓库、办公用房等资产,进行公开招标出租,盘活集体资产。如长白乡三龙社区 2009年投入40余万元,着手对码头整修和改造,集体年收入达到10万元。青 龙社区和企业合作,在废弃的宕口建造了建筑面积为1200平方米的标准厂房, 集体拥有房屋产权,且获得出租收入。七是旅游和休闲农渔业发展模式。依托特 色农渔业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农村旅游业和“农(渔)家乐”带动集体 经济发展,如马希社区青青世界和在建的干石览新建社区大学生实践基地、双桥镇的茶人谷等项目,其中马眷社区通过集体土地果园等资源入股,每年获得6万 元之上的集体经济收入。八是党建工作推动模式。如盐仓街道叉河、小沙镇光华 社区相继建立党支部+专业合作社党建模式,引领群众发展特色、精品农渔业, 在推动土地流转,实现农渔业增效、农渔民增收的同时,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其 中光华社区在区供销社支持下,建立了云顶茶叶合作社,发展茶叶基地350亩, 仅茶叶壹项给集体带来近10万元的收入。(三)完善社区体制,不断巩固农渔村基层基础。在集体经济发展中坚持以社区 (村)集体为开发和运营主体,且正确处理好社区和村经济合作社的关系,且根 据“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吸纳村经济合作组织投资参和,做到产权清晰, 利益机制透明。有的社区(村)仍开展了经济合作社的合且,理顺好社区和村经 济合作社关系,如干石览镇、双桥镇和册子乡按“壹村壹社区壹经济合作社”建 设要求,通过合且经济合作社,来推动社区(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到目前,全 区“壹村壹社区壹经济合作社”体制的29个占社区总数的39.7 % ,有利巩固新 型社区建设成果。由于社区(村)和各经济合作社集体经济互动,提高了农渔村社会化服务水平, 巩固了基层基础,进壹步推进了新农村建设,累计开展村庄整治63个,村庄整 治率达65.7 %,其中建成示范社区(村)10个(省级示范村3个、市级示范村 7个);且在农渔村经济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环境优美、社会和谐、体 制创新方面取得新成效。累计成功创建小康社区48个,其中全面小康社区8个, 基本小康社区15个,初步小康社区25个。但在肯定取得成效的同时,社区(村)发展集体经济中仍存在着壹些问题,主要 是:1、集体经济收入渠道单壹。从调查的情况见,发包及上交收入和政府财政补助 仍然是我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主要渠道;2008年全区发包及上交收入1018.5 万元、补助收入1830.83 万元,分别占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的17.38 %和31.25 %, 俩项合计占到近50%;近几年来由于集体柑桔、茶园、竹园等经济林效益下降, 影响到集体发包收入。2、社区(村)集体经济发展差异较大,总体薄弱。处在区域优势明显位置的“城 中村”、集镇的社区(村)集体经济较强,其中物业出租成为重要的收入来源。 在全区年收入(扣除土地征用补偿款)50万元之上的43个经济合作社中,城东、 马希分别占7个、5个。而集体经济薄弱的社区(村)壹般缺少项目带动,大都 处在交通不便、资源短缺、村落分散等区域,全区村集体经济年收入10万元以 下的经济合作社有36个占合作社数的26.4 %,其中不足3万元的有8个;城东 街道城北村是全区集体经济薄弱村之壹,2008年集体经济收入只有1.63万元, 支出10.37万元,集体累计负债53.75万元。许多社区(村)因自身无资源、无 区位优势、无物产,靠争取资金和举债过日子。3、运营性投入不足,村经济合作社资金积累缺活力。2008年全区村级运营性投 入和农业发展支出合计883.78 万元占总支出的26 % ,由于运营性投入比例较低, 影响到集体经济可持续性发展。另 壹方面村经济合作社积累缺活力,村集体当年 取得的土地补偿费达到4141.58 万元,经济合作社货币资金达2.6亿元,同比增 长37.8 % (大多数属土地征用款集体提留部分);这部分资金大多数沉积在银行, 影响到增值。主要原因是缺乏比较好的投资项目及渠道,未形成有效的激活机制。4、社区(村)集体债务负担较重。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和农渔民群众对 人居环境条件、社会保障要求的提高,如基础设施、文体活动、绿化保洁、电费、 新型合作医疗和其它新农渔村建设配套及集体福利性资金等所需的资金越来越 多。2008年,全 区农村集体经济总支出3395.09 万元,同比增长16 % ;其中村 干部报酬347.96 万元,比农渔村新型社区建设前的2004年的734.82 万元下降 111.2 % ;农渔民福利费支出856.42 万元,比2004 年374.85 万元增长2.28 倍(主要是农村合作医疗、住房保险和其他福利等开支)。2008年全区村庄整治、 基础设施建设等各类在建工程总资金达4787.83 万元,比2006 年3886.79 万元 增长23.18 %。壹些经济薄弱的社区(村)资金难落实、配套难,甚至出现负债 情况。5、社区体制有待进壹步理顺。全区44个社区(村)为二个之上的经济合作社的 管理体制,这“二张皮”现象,明显地影响到社区(村)项目争取、资金使用管 理、集体经济发展和自身建设、财务监督、民主理财等诸多方面,也导致社区(村) 集体资源分散、利用率低和协调性差等问题。“合且难”的主要原因是不少干部 群众仍存在着壹些思想观念问题;有的担心经济合作社合且后,会平调集体资产、 改变土地等生产资料所有权;特别是怕开发后,土地征用款归集体部分的资金会 被“共享”;也有些干部群众仍认为经济合作社越小越好。6、对上级拨款依赖性增大,农渔民主体作用发挥不够。2008年全区集体经济组 织非生产运营性收入2827.66 万元,同比增长58%,主要是上级补助性收入增 加所致,各级财政补助1830.85 万元,同比增长61 %。农渔村道路、环境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原先以集体经济承担、个人投工投劳为主转变为政府、社会支持 为主,使壹些干部群众认为政府更应包揽农渔村基础设施和公益性事业等投入; 同时,对集体经济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意义和重要性宣传不够,营造集体经 济发展的舆论氛围仍不浓,也有的干部群众认为有无集体经济无关紧要,特别是 壹些经济合作社不愿承担应属于本集体组织应承担的农渔村公益性事业建设的 支出,而要求“分光用光”集体资产呼声强烈,这也是壹个值得需要关注和研究 的新问题。此外,我区农渔村大项目等开发落户项目较多,按规定能够留10%左右的集体土 地留用地,包括土地整理的项目,这些用地指标许多社区(村)没有主动地去争 取,也造成了社区(村)发展物业经济难等问题。二、社区(村)集体经济发展对策和建议(壹)完善党领导农渔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社区(村)集体经济是农渔村集体经济生产和服务的物质基础,是不断增加农渔 业投入和新农渔村建设的重要保证。为此各级要充分认识发展农渔村社区(村) 集体经济重要性,切实把发展社区(村)集体经济作为加强农渔村工作和村庄整 治、农村住房建设、创建小康社区全面推进新农渔村建设的壹项重要内容和举措 来抓,坚持把发展社区(村)集体经济摆上各级党委、政府重要的议事日程。建 议制定XXXX区农渔村社区(村)集体经济培育工程实施方案,且成立社区(村)集体经济发展领导小组,由区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下设办公室(办公室 设在农办,且和区发展物业经济工作领导小组整合)。各乡镇、街道相应建立工 作机构,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加强社区(村)集体经济发展工作的调研、协调、 指导和政策扶持等工作,及 时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完善新农渔村建设工 作考核机制,发展社区(村)集体经济纳入对乡镇(街道)、社区(村)新农村 建设年度工作目标管理的重要内容,且作为创建小康社区的重要条件之壹。(二)创新发展模式,实现社区(村)集体经济壮大壹是开发物业经济。鼓励社区(村)集体经济组织充分利用工业项目落户、村庄 整治、土地整理等有关政策和机遇,鼓励采取独立、合作、异地置业等方式,开 发以标准厂房、街面房、综合商务楼、农贸市场、码头、仓库和民工公寓为主要 类型的物业。对区域优势不明显、基础差的社区(村),能够乡镇(街道)为单 位,推行社区(村)之间联合开发,由乡镇(街道)统壹解决建设用地、统壹规 划建设、统壹运营管理;各社区(村)根据实际投资登记,且明晰产权及股份。 鼓励集体经济薄弱的社区(村)以土地资源为合作条件发展物业,且和有租赁需 求的企业合作开发,可由企业承担建造,产权归社区(村),社区(村)收取相 应的运营性用房租金。二是盘活集体资源性资产。引导社区(村)加强农渔业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依 托农渔业产业化提升发展和基地标准化和品种的升级换代,重点发展特色、高效、 生态农渔产品和农(渔)家乐等项目,提高经济效益;健全土地承包运营权流转 机制,盘活社区(村)集体耕地、山林、滩涂、水面和闲置集体房屋等资源,通 过土地集中连片流转、承包、租赁、入股等形式盘活集体资产,促进集体经济增 三是开展土地整理、参和垦造耕地工程。以实施“垦造万亩耕地工程”为契机, 加大土地整理工作力度,增加有效耕地面积,获取土地整理折抵建设用地指标, 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对通过宅基地整理后取得的土地,进行出让的,所碍出让金 应提取相应的比例作为奖励经费,补助给社区(村)集体,且成为集体经济增收 新的增长点。四是结合农渔村住房建设,探索建立农渔村宅基地流转和土地入股收益分配机 制。以农渔村住房建设为突破口,建立宅基地流转和土地入股收益分配机制,鼓 励社区(村)加快农渔村住房建设,将集体土地、山林、闲置的集体房屋和农村 私人宅基地通过流转等资产以使用权如股、有偿转让、联营等形式,参股参和建 造标准厂房、农渔村房地产、仓储设施、商贸物流业和“农(渔)家乐”等运营 项目,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五是创新党组织+专业合作社的党建模式。通过建立党组织+专业合作社党建模 式,打破地域界限和壹家壹户的分散运营格局,为农渔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 等统壹服务,推进优质、高效、生态农渔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这是深化党员 联系群众制度、提 高农渔民抵御市场风险、增强党组织凝聚力的壹种重要党建模 式。各地要充分发挥社区(村)党组织的核心和引领作用,探索由社区(村)集 体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等多种模式,完善集体经济和农渔民 之间的利益连接机制,形成产权明晰、组织灵活、责任明确、服务优化、分配合 理、管理科学的组织形式,实现集体经济的壮大。六是探索社区(村)后勤供给、保障等服务社会化。随着农渔村集中建房加快, 适应农渔民社会化服务需求,社区(村)要积极探索后勤供给、保障等服务,积 极开展农渔民劳动就业、中介及各项物业服务,不断增加集体积累。(三)进壹步理顺社区和村的关系,为社区(村)发展集体经济提供体制保障。 按“统筹协调、资产盘活、产权明晰、管理民主、群众拥护”的要求,进壹步理 顺社区和村的关系,增强社区(村)凝聚力。在不平调集体资产、不改变土地、 山林等集体组织所有权的前提下,采取“且社且帐”、“且社设分帐”、“联合 建社”等多种模式,积极开展经济合作社合且,形成“壹村壹社区壹经济合作 社”的社区体制。做到“成熟壹个合且壹个”,且通过加强引导、规范程序等措 施,促进资源整合及合理开发利用。(四)规范社区(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制度。按照XXXX区农渔村社区资 产和财务管理办法(试行)和XXXX区合作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办法(试行) 等规定要求,严格执行社区(村)财务预决算、开支审批、投资、合同管理等各 项制度;深化财务公开、民主理财和民主决策,且由社区(村)民代表会议或社 员代表会议推举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和德高望重的社区(村)民或社员组成民主监 督小组,切实抓好财务公开、会计委托代理制及农渔村集体经济的审计等工作; 加强合同管理,及时足额收取承包金和租赁费;加强财产管理,未经村民(社员) 代表大会表决通过不得买卖、担保和抵押。不断完善社区(村)集体经济发展的 积累制度,对集体土地被征收收入和集体经济其它收入,除按规定分配给农渔民 外,其余作为集体积累,主要用于集体经济发展和公益福利事业。未按规定留存 集体积累的,或未按比例用于生产和公益事业建设的,今后不得享受各级政府的 各类项目扶持政策。积极引导社区(村)量力而行开展村庄建设,控制举债搞建 设,有效化解历史债务,严格控制新增债务。全面推行农渔村会计核算电算化, 积极推进区、乡(镇)街道、社区(村)及经济合作社财务管理网络化建设,实 现财务数据的实时传递、实时查询和实时监控,实施财务管理工作的经常化、制 度化、规范化的农渔村审计监督,切实保障农渔民群众的知情权、参和权、监督 权。(五)进壹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壹是加大财政投入,且以规划引领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健全对“三农(渔)”的 投入保障制度,保证各级财政对农渔业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 度,大 幅度提高政府对农渔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大 幅度提高 政府土地出让金收益、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海域使用费收益用于农渔业和农渔 村的比例,拉动集体经济增长。且把发展集体经济纳入乡镇(街道)总体规划, 在编制城镇(村庄)控制性详规和土地总体利用规划、产业布局规划的前提下, 统筹安排所辖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及用地。二是完善扶持社区(村)发展集体经济相关政策。继续扶持社区(村)发展物业 经济,用35年时间,使全区绝大多数社区(村)拥有壹定数量的运营性物业 资产,集体经济薄弱社区(村)每年有壹定的物业运营收入;对发展物业经济项 目的继续在立项、审批等环节上有关部门要进行指导和协助,简化手续,免收有 关规费;对集体经济组织从事物业租赁所征的房产税、营业税、教育附加、水利 基金等税费地方政府所得部分应以奖励或公共设施建设补助等方式返仍。进壹步 落实省、市、区有关集体土地留用地政策,在各类建设项目、宅基地整理中要落 实农渔村住房建设用地指标,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不少于10%用于发展社区物业经 济等项目,且利用土地指标合理调剂“农保地”。根据规划所需每年应安排壹定 的用地周转指标支持社区(村)建造运营性用房。社区(村)集体经济组织开展 农渔产品产销运营服务,及仓储、运销、信息中介等有偿服务的,各类税费三年 内地方留成部分全额返回。为使集体经济薄弱社区(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0元之上,且形成稳定的集 体经济收入来源,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有关项目做到优先列项支持、重点扶持物 业经济发展,且争取市级有关扶持政策。力争到2012年,减少集体经济(人均 可支配收入低于50元)的贫困社区(含村经济合作社)三分之二之上。三是建立健全社区(村)干部培训和奖励机制。社区(村)集体经济发展关键在 干部,要有计划地开展对社区干部或经济合作社负责人培训教育,不断提高其政 治素质、市场观念和发展集体经济能力。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对发展壮大集体 经济成绩显著的社区(村)主要干部或经济合作社负责人,应给予相应的物质奖 励,不断调动他们发展集体经济的积极性。要鼓励社区干部任(兼)职经济合作 社负责人,使社区(村)社会化管理服务和发展集体经济有机统壹,实现统筹、 协调发展。要重视社区(村)财会人员的业务培训,切实把好集体资金的审批、 报销关,堵塞财务管理漏洞。四是加大组团式帮扶力度。完善机关和社区结对帮扶机制,把所在社区发展集体 经济作为机关结对帮扶的重要工作,且按“壹村壹策”帮扶要求,在立项和资金 等方面提供支持和帮助。深化社企结对帮扶机制,工业项目落户的企业要和社区(村)结对,把当地社区发展物业经济作为“工业反哺农业”、企业回报社会、 共建新农渔村的重要举措,且形成制度。五是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要树立正确的导向,农渔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意识, 社区(村)是新农村建设的实施主体,集体经济组织应为社区(村)的新农村建 设提供资金支持。充分发挥各种媒体的作用,加强发展集体经济作用意义的宣传, 且总结推广壹批发展集体经济的好经验,好做法,培植好典型。重视社会力量支 持农渔村发展的宣传,引导社会各界把扶持农渔村的重心转移到发展社区(村) 集体经济上来。注重对集体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的先进个人宣传,进 壹步激发积极 性,营造相互争先赶优的氛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营销创新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