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也纳体系(共5页)

上传人:n85ho7****4h85bh 文档编号:47896046 上传时间:2021-12-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维也纳体系(共5页)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维也纳体系(共5页)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维也纳体系(共5页)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简析维也纳体系内容摘要:发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战争沉重地打击了欧洲的封建统治秩序,改变了旧欧洲的政治格局,即从以前的诸强纷争一改而为法国的独霸天下。然而,由于拿破仑的一味好战,残酷掠夺各国人民,激起整个欧洲的反对,所以这种局面并没有维持多久。1814一1815年,以英国为首的反法联盟先后两次击败拿破仑,最终推翻了盛极一时的法兰西帝国。战后,作为战胜国的反法联盟诸国在维也纳召开了重建欧洲秩序的和平会议,形成了以“正统主义”原则和“均势”原则为标榜的维也纳体系。在维也纳体系下,欧洲各国的封建君主纷纷复辟,欧洲重又回到诸强争场的旧格局。但是,这时的欧洲毕竟不是18世纪封建时代的欧洲了,历史又掀开了新的一页。维也纳体系与欧洲的近代精神即革命精神背道而驰,在政治上是注定要失败的。然而从另一种角度观察,维也纳体系则又揭开了近代国际关系的序幕。它就解决国际争端所提出的一些原则和方法为后世留下了一笔宝贵的历史遗产,至今仍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它的影响和作用。关键词:维也纳体系 运转 终结 评价一、体系建立的过程(背景):1789年7月14日的法国大革命爆发,这场革命极大地展撼了欧洲,引起欧洲各国封建统治者的恐慌。为了保住自己头上的王冠,各国封建君主策划联合干涉法国革命。英国惧怕法国革命后国力增强,会威胁到英国的安全与商业利益,因此,在英国的积极活动下,一个以英国为首,包括欧洲大陆众多封建国家的反法大联盟正式形成了。法国革命开始演变为一场国际战争。欧洲的国际关系从此转人了英国领导的反法同盟干涉法国革命和英国同法国争夺欧洲工权的斗争。从1793年3月第一次反法同盟开始,到1815年6月,共组织了七次反法同盟战争,中间经历了法国大革命的曲折,拿破仑时代的强盛。但是,由于拿破仑沉迷于绝对的战争和绝对的征服,耗尽了法国的国力,加上他对大陆各国的奴役统治,促使各国民族意识的觉醒和人民的普遍反抗,所以拿破仑帝国的根基非常脆弱。1812年拿破仑远征俄罗斯的失败,敲响了帝国灭亡的丧钟。1813年,第六次反法联盟通过在德意志莱比锡的“民族大战”,第一次彻底击败了拿破仑。盟军进人巴黎,拿破仑被迫下台,波旁王朝的路易十八被扶持上台,并与反法联盟签订了第一次巴黎和约。这个和约的签订,标志拿破仑扩张战争的失败和法国称霸欧洲计划的破产。1814年9月,根据第一次巴黎和约,反法联盟各国代表聚首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开始讨论战后事宜。会议由英、俄、奥、普四大国操纵,在维也纳会议上,欧洲列强都有自己的打算。英国希望通过会议的召开,保持和扩大海上优势和商业霸权;沙俄希望借此增强自己的实力,扩张本国的领土并削弱其他国家,保持自己的优势地位;奥地利的意图在于恢复欧洲均势,既要防止法国的扩张, 又能压制普鲁士的势力膨胀, 继续维持自己在中欧的大国地位; 普鲁士则希望通过会议收复被割让的领土, 扩大自己的版图; 战败的法国则想通过会议尽量减少自己的损失, 并适机削弱其他列强。为最大限度地实现本国利益, 欧洲列强在会议上激烈争吵, 意见难以统一。就在列强在维也纳为分赃而争吵不休之际,1815年拿破仑逃回法国东山再起,四大同盟国匆忙组织第七次反法联盟,在第二次击败拿破仑之后,盟国最终于1815年6月签订了维也纳会议最后议定书。其主要内容是:恢复欧洲旧时统治秩序,限制法国,保证欧洲均势,按照大国的意志重新划分欧洲版图;分割海外殖民地,英国夺得了许多原属法国的海外殖民地,进一步确立了世界殖民霸主地位;继续维持德意志和意大利的分裂局面。最后议定书建立了近现代国际关系史上的第二个重要体系维也纳体系, 这一体系在欧洲大国间创造了一种新的政治军事均衡。它承认了俄国对波兰的占领, 俄国从此直接面对西方, 而且其实力居于欧洲列强前列。英国也从此确立了海上霸主地位, 直到一战之前其霸主地位基本上没有受到他国的威胁。同时英国也感受到只有保持欧洲大陆稳定的均势, 才能真正保障英国在欧洲乃至全球的利益, 更加坚定了其在国际关系中充当平衡者的角色。第一次巴黎和约和维也纳会议最后议定书改变了拿破仑时代的欧洲政治地图,建立了一个新的欧洲统治秩序和国家领土体系,史称“维也纳体系”。 在这个体系下,许多曾经在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中失去王位的欧洲国家的旧君主按照所谓的“正统主义”原则纷纷复辟,如法国的路易十八、西班牙的斐迪南七世等。根据“均势”原则,维也纳体系为欧洲大国之间的关系创造了一种政治军事力量的平衡。战胜国四强对法国的威胁心有余悸,深恐其卷土重来,因而将法国限制在1790年的疆界内,并增加法周边国家的力量,堵塞法国向外扩张的渠道。1815年9月,在沙皇亚历山大一世(1501一1825年在位)的倡议下,俄、奥、普三国君主宣布成立“神圣同盟”,其目的是要在基督教的名义下,联合欧洲各国的专制君主共同镇压革命,维护维也纳体系。除英国、奥斯曼帝国和教皇国之外,欧洲所有国家的君主都加人了这个同盟。同年11月,盟国在推翻拿破仑的“百日政权”后,与法国签订了第二次巴黎和约,决计惩处战败国,较之第一次巴黎和约,条件要苛刻得多。在和约签字的当天,英、俄、奥、普又组成了“四国同盟”,决心以武力贯彻“神圣同盟”的使命,防止法国东山再起,并规定要定期召开会议,协商解决国际争端。(神圣同盟条约)、第二次(巴黎和约和(四国同盟条约)是维也纳体系的重要补充,标志着战后欧洲新秩序的最终确立。矛盾分析:在欧洲大国主导的维也纳体系的运转上,基本包含了两层含义:1、维持欧洲大国均势和平,首先是领土现状;2、其次就是保卫正统秩序。维也纳体系运转的主要表现就是所谓“欧洲协调”。对于这两层含义欧洲大国协同采取了“会议加军事”的方法来保证,即为了维持大国均势,积极开展会议外交,构筑了欧洲协调机制,同时为了防止法国东山再起,破坏领土现状,又以四国同盟来遏止法国。各大国在基督教的旗帜下维持正统原则,如果该原则受到侵犯,则用武力来捍卫秩序。但实际上是在大国内部进行协调,在大国外部积极进行镇压,也就是鼓吹正统秩序的几个大国之间积极以会议方式协调一致,对于其他小国只能被动接受大国所制定的这些原则,否则就会面临被粗暴干涉的危险。因此,维也纳体系只是为欧洲大国间的关系创造了一种政治军事力量的平衡,使欧洲大国大体上形成了一种领土均势,这是均势的最重要含义。维也纳会议所追求的力量平衡(即均势),也只是在各大国之间的兴衰更替。所以说,维也纳会议的政治家们想通过建立国际政治权力均势,来换取欧洲的安宁和繁荣,这只是一相情愿的设想而已。而实际上,维也纳体系自建立的那一天开始, 就蕴含着不少矛盾。这些矛盾既有体系内部的,又有体系外部的,既有民族之间的,又有阶级之间的。这些矛盾的存在使得维也纳会议确定的“正统原则”已名存实亡。前面我们已经提过,在维也纳会议结束后不久, 根据英国的倡议, 英、俄、普、奥四国签订了四国同盟条约, 四国同盟正式成立。在四国同盟条约中规定, 为保证条约的严格执行和大国之间的协调一致, 缔约国同意定期举行会议。这为欧洲协调的运行奠定了基础。1818 年至 1824 年间, 英、俄、普、奥、法五大国先后召开了亚琛会议、特洛波会议、莱巴赫会议和维罗纳会议等。各国针对从法国撤军及应付各国发生革命等问题进行了协调。从会议召开的结果看, 虽然各国在某些问题上达成了共识, 但是由于列强谋求的目标有些差异, 因此各国在亚琛会议上就出现了裂痕。在以后的几次会议上, 各国间的裂痕越来越大, 逐步形成了以俄普奥为一方的保守主义和以英法为一方的自由主义两大营垒。1820 年,意大利的那不勒斯发生了烧炭党革命, 对奥地利的正统统治构成威胁。俄普奥三国主张干涉意大利革命, 而英法因为担心神圣同盟会危害本国利益表示坚决反对。结果, 奥地利在普鲁士和沙俄的大力支持下, 派军队镇压了意大利革命。俄普奥与英法两国的裂痕加深了。这对四国同盟条约规定的大国会议协调原则是一个很大冲击。1822 年, 西班牙也发生了反对君主统治、要求宪法和人权的革命。法普奥俄等国主张武力干涉, 而英国表示反对。结果, 法国派兵镇压了西班牙革命。这样, 以大国为主导的欧洲协调体制破裂了。从此, 欧洲列强再也没有召开过类似会议商议欧洲的重大问题。1830年, 法国又爆发了七月革命, 推翻了根据维也纳会议议定书而得以恢复的波旁王朝的统治, 成立了由金融贵族掌权的七月王朝, 沉重打击了欧洲的君主统治, 原先制定的正统原则已名存实亡。维也纳体系的矛盾和斗争不断激化为各种革命斗争, 有力冲击着维也纳体系的稳定性。维也纳会议根据补偿原则,重新划分了欧洲版图, 实现了暂时的政治均势。但是, 由于维也纳体系自建立之日开始就蕴涵着不少矛盾, 这些矛盾与国内的阶级矛盾一起, 进一步激化为各种革命斗争。比较典型的有 1820 年的西班牙革命、1821 年的希腊反土耳其起义、1825 年的俄国十二月党人起义、1830 年的比利时革命、1830年的波兰民族起义等。在上述起义里面, 影响最突出的是希腊起义和比利时革命。1821 年希腊爆发了反对土耳其的独立战争, 并成立了国民议会和国民政府。基于本国利益, 英法俄等国积极干预, 土耳其最终被迫接受了伦敦协定, 承认希腊独立。这样首次改动了维也纳会议确定的欧洲版图。1830 年8 月, 受法国七月革命的影响, 比利时也爆发起义, 并在 11 月宣布独立。维也纳会议确定的欧洲版图再次被改动, 欧洲政治秩序再一次受到有力冲击。德意志统一后, 西方国家之间的矛盾进一步表现为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集团间的矛盾和冲突。为了巩固统一的结果和进一步削弱法国, 俾斯麦经过认真筹划, 建立起以德奥同盟、三皇同盟、三国同盟等以德国为中心的“大陆联盟体系”。随着俾斯麦的下台, 德国采取了反俄联英和殖民扩张的政策。而德国外交策略的转变导致了俄法两国的接近“。大陆上的大的军事强国分为相互威胁的两大军事阵营::一方是俄国和法国, 另一方是德国和奥地利。较小的国家不得不集结在这一或那一阵营周围”。欧洲国际关系进入了三国同盟和俄法同盟相互对峙的新格局。然而, 尽管维也纳体系矛盾重重, 但是经过各国的讨价还价和相互妥协, 维也纳体系还是运转了相当长的一段时期。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体系才最终走向崩溃。评价:维也纳体系形成于19世纪初拿破仑战争结束之后,终结于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时,前后经历了一百年时间,对近代欧洲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在近代国际关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维也纳体系的确立者承袭18世纪王朝外交的伎俩,把均势原则、正统主义和补偿原则看作国际关系的原则。他们无视若干年来法国革命思想所激起的欧洲各国民族主义愿望和民主改革的要求,而把小国的土地和人口当作政治交易中的筹码,随意搬来搬去。正如当时奥国参加维也纳会议的代表根茨所说:“那些冠冕堂皇的词句,象社会秩序的重建、欧洲政治制度的更新、建立在公平势力划分基础之上的持久和平等等,都是用来安定人心并给这个集会造成一种庄严和宏伟的气氛,然而会议的真正目的,是要在胜利国之间瓜分从战败国那儿得来的赃物。”恩格斯对维也纳会议形容的更加确切而深刻:大大小小的帝王“分配赃物和奖金并商讨能把革命前的形势恢复到什么程度,民族买进和卖出,被分割和合并,只要完全符合统治者的利益和愿望就行”。这就说明维也纳会议政治家们所追求的政治力量平衡(均势),是在各大国之间谋取力量对比的大致平衡,完全是大国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表现,在历史上开了恶劣的先例。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维也纳体系毕竟结束了长达十几年的拿破仑战争,给欧洲地区带来了和平,并维持了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它所开创的通过举行国际会议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的方法,客观上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避免了中世纪以来欧洲国家之间无休止的战争,揭开了近代国际关系的序幕。此外,维也纳会议还讨论和决定了三个国际问题,即关于禁止贩卖黑人奴隶的营业问题,关于国际河流航行管理的规定和关于外交人员位次和外交语文的规定等,这也是值得肯定的地方,它为后世的外交实践留下了宝贵的启示。总之,我们要把维也纳体系作为一个整体放到具体的历史环境中进行具体的分析,既要批判它的反动性和局限性,又要肯定它的积极成果和宝贵启示。.参考资料:(1) 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二卷,世界知识版社1995年版(2) 周才方:拿破仑战争与维也纳体系的兴衰J.南京高师学报,1998年6月第2期.(3) 何炜:论维也纳体系的运作与终结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6期.(4) 于光胜:马克思恩格斯评述维也纳体系J.科教文汇.2006年2月.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