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课后题

上传人:阳*** 文档编号:46740017 上传时间:2021-12-1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心理学课后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教育心理学课后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教育心理学课后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心理学课后题第一章一、选择题1 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诞生于()。 A . 19 世纪中叶 B . 19 世纪初 C . 20 世纪初 D . 18 世纪2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 学习心理规律 B 学与教的心理规律 C 教学心理规律 D 学与教以及二者相互作用的心理规律3 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心理学家()。 A 布鲁纳 B 桑代克 C 维果斯基 D 马斯洛 4 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研究,旨在创造性地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方法是()。 A 观察法 B 调查法 C 行动研究法 D 实验法 5 在研究实验过程中应该对被试产生积极性的影响,要避免对被试的身心发展产生伤害指的是()研究原则。 A 客观性 B 系统性 C 理论联系实际 D 教育性二、填空题 1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 的心理现象及其心理规律的科学。 2 学习与教学过程主要包括 、 和 等 3 种活动过程。 3 学习与教学的相互作用过程包括 、 、 、 和教学环境等 5 个要素。三、简答题 1 简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2 简述学习教育心理学的意义。第二章一、选择题1 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是著名心理学家()提出的。 A 皮亚杰 B 布鲁纳 C 桑代克 D 斯金纳 2 皮亚杰认为,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抽象概念,能够进行逻辑推理的儿童的认知发展处在()阶段。 A 感知运动 B 前运算 C 形式运算 D 具体运算 3 在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中,他认为()的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 A 学前期 B 学龄期 C 青年期 D 成年早期 4 皮亚杰认为,当儿童已经掌握了口头语言,从具体动作中摆脱出来,凭借象征在头脑中进行“表象性思维”时,儿童的认知发展则处在()阶段。 A 感知运动 B 前运算 C 具体运算 D 形式运算 5 埃里克森认为人格发展的()正处于“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时期。 A 学前期 B 学龄期 C 青年期 D 成年早期 6 个体倾向于利用自己身体或内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依据的认知风格()。 A 场依存性 B 场独立性 C 冲动性 D 沉思性 7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A 需要在下一发展阶段掌握的能力 B 超出目前水平的能力 C 儿童现有发展水平与可能的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 D 最新获得的能力二、填空题 1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 、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它具有 4 个基本特征: ; ; 和 。2 影响学习准备的两个主要因素有 和 3 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 到 再到 的过程。 4 弗洛伊德将人格发展分为 、 、 、 和 5 个阶段。 5 席尔瓦和汉森认为存在 4 种基本的学习风格,分别是 型、 型、 型和 型。三、简答题 1 什么是关键期? 2 什么是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对教育的意义是什么? 3 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4 什么是自我意识?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是怎样的? 5 认知方式的差异有哪些? 6 简述多元智能理论。四、论述题论述认知发展与教学的辩证关系。第三章一、选择题1 下面哪种情况不属于心理学中对学习的定义()。 A 学解算术题 B 手碰到火后马上缩回 C 学习游泳 D 小孩害怕打针 2 学习不是建立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在头脑内部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属于()的观点。 A 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B 操作条件反射理论 C 尝试错误说 D 认知学习理论 3 在托尔曼的迷宫实验中,白鼠在没有获得强化前,学习已经存在,只不过未表现出来。也就是在未受奖励的学习期间,认知结构已经发生了变化,这种现象被托尔曼称为()。 A 操作性行为 B 辨别学习 C 潜伏学习 D 获得 4 如果个体在作出某种反应后,消除某种厌恶的刺激或不愉快的情境,从而使同类行为以后在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增加,称之为()。 A 正强化 B 负强化 C 惩罚 D 消退 5 经典条件作用理论认为,在条件反应建立初期,与条件刺激相似的其他刺激也能够诱发条件反应,这一现象称之为()。 A 消退 B 泛化 C 获得 D 分化二、填空题 1 联结派学习理论认为,一切学习都是 的过程。 2 桑代克尝试错误说的基本规律分别为 、 和 。3 苛勒指出,学习是通过 实现的。4 布鲁纳认为,学习包括 、 和 3 个过程。三、简答题 1 简述意义学习的实质。 2 简述实现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3 简述“先行组织者”策略。四、论述题 1 论述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 2 论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教学应用。第四章一、选择题1 成败归因理论的提出者是()。 A 马斯洛 B 韦纳 C 班杜拉 D 阿特金森 2 在归因理论中,属于内部的、不稳定性因素是()。 A 能力 B 努力 C 运气 D 任务难度 3 动机水平适中,最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的理论是()。 A 成就动机理论 B 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 C 需要层次论 D 强化理论 4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的最高层次是()。 A 生理与安全需要 B 社交与自尊需要 C 求知与审美需要 D 自我实现 5 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表明,学习效率和动机水平之间存在()。 A 线性关系 B 倒“ U 形关系 C 正“ U ,形关系 D 平行关系二、填空题 1 班杜拉把强化分为 、 和 。2 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划分为生理、安全、社交、 和 5 个层次。其中前 4 个层次统称为 ,第 5 个层次可以称为 。 3 动机的功能包括激活功能、指向功能和 。 4 成败归因理论中,归因的 3 个维度有内外性归因、稳定性归因与 。5 强化理论是 心理学派所倡导的。 6 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 判断。 7 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学习动机可以分为 和 。 8 学习动机的基本成分有 和 。9 班都拉认为,人的行为受行为的 与 的影响。三、简答题 1 简述奥苏伯尔关于动机的分类。 2 简述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 3 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4 简述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 5 简述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6 影响学习动机形成的因素有哪些?四、论述题 1 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2 举例说明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3 分析自我效能感理论,这一理论对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何启示?第五章一、选择题1 奥苏伯尔接受了布鲁纳有关迁移的思想提出了()迁移理论。 A 概括说 B 认知结构 C 相同要素说 D 关系转换说 2 根据个体能将所学的经验迁移到与原来学习情境是否相似的情境中时产生的迁移主要是()。 A 远迁移与近迁移 B 正迁移与负迁移 C 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D 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3 处于概括水平同等层次的两种学习之间的影响属于()。 A 水平迁移 B 垂直迁移 C 顺向迁移 D 逆向迁移 4 心理定势对解决问题具有()。 A 消极作用 B 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 C 没有作用 D 积极作用 5 学过高等数学后有利于初等数学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这属于()。 A 顺向正迁移 B 逆向正迁移 C 顺向负迁移 D 逆向负迁移二、填空题 1 贾德的经验类化理论强调 的经验或原理在迁移中的作用。2 迁移的关系转换理论强调对情境 的理解。 3 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有 、 和学习的 。三、辨析题 1 一切有意义学习中都包含知识的迁移,在机械学习中没有迁移。 2 贾德的实验表明,虽然先后两个学习项目之间有共同的刺激与反应成分,但迁移不能自动发生。四、简答题 1 什么是学习迁移?举例说明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发生各种迁移的现象。 2 关于学习迁移的理论有哪些?它们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对我们的教育与教学工作有何启发意义?五、论述题简述促进学习迁移的基本条件,联系实际说明如何促进学习迁移。第六章一、选择题1 程序性知识的基本单位是()。 A 时间序列 B 表象 C 命题 D 产生式 2 陈述性知识的哪种基本单元储存了空间联系的信息()。 A 命题 B 时间序列 C 产生式 D 命题 3 陈述性知识的哪种基本单元储存了观念及概念间的有意义联系的信息()。 A 命题 B 时间序列 C 产生式 D 命题 4 学生学习直角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 A 词汇学习 B 符号学习 C 概念学习 D 命题学习 5 学生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上位概念来学习新的下位概念的学习模式是()。 A 并列结合学习 B 类属学习 C 下位学习 D 上位学习 6 学生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梯形”、“菱形”等概念之后,再学习“四边形”概念,这种学习是()。 A 上位学习 B 下位学习 C 并列结合学习 D 派生类属学习 7 知识遗忘的发展进程是()。 A 先慢后快 B 均衡递减 C 先快后慢 D 逐渐加快 8 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为()。 A . 7 2 个组块 B . 53 个组块 C . 94 个组块 D . 63 个组块二、填空题 1 按照信息加工理论的观点,知识可以划分为 和 知识。2 陈述性知识的组块类型有 、 和 3 种类型。 3 感觉登记的认知过程主要涉及 和知觉。 4 奥苏伯尔根据新知识内容与学习者已有知识之间的关系,将学习划分为 、 和并列结合学习。三、简答题 1 简述工作记忆的教育含义。 2 简述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 3 简述概念学习的过程。四、论述题 1 如何运用信息加工的学习原理,促进知识的获得和保持? 2 举例说明,如何有效地组织练习和复习?第七章一、选择题1 技能的活动方式是()。 A 合乎法则的 B 不随意运动的 C 遗传获得的 D 知识经验的 2 以肌肉骨骼的运动实现的合乎法则的程序化、自动化和完善化的外显动作方式是()。 A 心智技能 B 操作技能 C 态度 D 认识 3 动作缓慢、动作形成的正确性、稳定性、灵活性较差;在行动方式的结构方面,表现为动作之间不够协调,不善于把分解动作连成整体;在动作的控制方面,表现为视觉控制占绝对优势,动觉控制作用微弱。这是操作技能学习的()。 A 操作定向阶段 B 操作模仿阶段 C 操作熟练阶段 D 动作的整合阶段 4 借助内部言语在头脑中完成的智力活动方式是()。 A 操作技能 B 心智技能 C 意志 D 情绪 5 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把主体在头脑中应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执行属于心智技能的()。 A 原型定向阶段 B 原型操作阶段 C 原型内化阶段 D 动作的认知阶段二、填空题 1 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内隐的、简缩的形式的过程属于 阶段。 2 操作技能学习过程的第一阶段是 。3 操作技能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动作对象具有 ;动作进行具有 ;动作结构具有 。 4 在复杂技能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练习成绩暂时停顿的现象叫 。 5 心智技能就其对象、方式和结构而言,具有观念性、内潜性、 性。三、辨析题 1 操作技能的每个动作并不一定要必须执行,可以合并、省略。 2 应用心智技能时必须把每一个动作实际作出,也必须把每个动作一一说出,不能省略,也不能简缩。四、简答题 1 操作技能有哪些特点? 2 心智技能有哪些特点? 3 简述操作技能学习的过程及各阶段的动作特点。 4 简述心智技能学习的过程及各阶段的教学要求。 5 简述操作技能与心智技能的关系。 6 简述操作技能的训练要求。五、论述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心智技能?第八章一、选择题1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 A 动作技能 B 具体方法 C 复杂的方案 D 学习的工具 2 在小学识字教学中,有人按字音归类识字,有人按偏旁结构归类识字,这属于()。 A 复述策略 B 精加工策略 C 计划策略 D 组织策略 3 反思评价属于学习策略中的()。 A 精加工策略 B 认知策略 C 资源管理策略 D 元认知策略 4 下列学习策略属于组织策略的是()。 A 谐音联想法 B 举例 C 解释意义 D 列提纲 5 组织策略和精加工策略一样,都强调知识的内在联系,但组织策略重在 ( )之间的联系。 A 新知识与新知识 B 新知识与旧知识 C 旧知识与旧知识 D 以上三种情况都可以二、填空题 1 所谓元认知是对 的认知。元认知之所以在学习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除了它的意识性功能外,还在于它的 功能。 2 一般说来,学习策略可以分为 、 、 三大类。 3 资源管理策略除了学习工具和人力资源的利用,还有 、 、 。 4 从元认知的构成成分来看,它包括 、 、 三种成分。 5 元认知策略包括 、 和 。三、简答题 1 简述学习策略的种类。 2 学生常用的认知策略主要有哪些? 3 简述资源管理策略的具体内容。4 简述学习策略的训练模式。 5 简述合作学习模式。四、论述题 1 举例说明,学习中如何使用复述策略。 2 举例说明,学习中如何使用精加工策略。 3 举例说明,学习中如何使用元认知策略。第九章一、选择题1 沿不同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是()。 A 形象思维 B 求异思维 C 求同思维 D 直觉思维 2 . “知人所不知,见人所不见”是创造性的哪种特征()。 A 流畅性 B 变通性 C 独创性 D 集中性 3 抓住问题关键,找出主要矛盾的过程是()。 A 发现问题 B 理解问题 C 提出假设 D 检验假设 4 . “头脑风暴训练”的提出者是()。 A 奥斯本 B 布鲁纳 C 吉尔福特 D 奥苏伯尔 5 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是()。 A 问题 B 问题解决 C 功能固着 D 变式二、填空题 1 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的状态的过程。 2 问题分为有结构的问题和 。 3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思维。 4 创造性的基本特征包括流畅性、 和独创性。 5 问题解决的过程有 、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 。 6 问题解决分为 和 。三、简答题 1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2 简述新手与专家在解决问题中的差异。 3 创造性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4 影响创造性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四、论述题 1 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 2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3 从个性塑造的角度,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第十章一、选择题1 由某种直接的情境引起的道德情感体验,从道德情感的表现形式划分,是一种()。 A 直觉性道德情感体验 B 形象性道德情感体验C 想象性道德情感体验 D 伦理性道德情感体验 2 把儿童的道德发展分为他律与自律两大阶段的心理学家是()。 A 皮亚杰 B 柯尔伯格 C 布鲁纳 D 奥苏伯尔 3 通过观察别人受强化,在观察者身上间接引起的强化作用,这种强化属于()。 A 直接强化 B 替代强化 C 自我强化 D 内部强化4 个体超越对社会秩序和权威的服从,开始在人类的正义、公正、个人的尊严等层面反思这些规则的合理性,建立一个超越个人或集团利益的普遍原则,说明道德发展水平达到了()。 A 前习俗道德水平 B 习俗道德水平 C 后习俗道德水平 D 他律发展阶段二、填空题 1 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 、 和 。 2 根据柯尔伯格对儿童道德判断的研究,儿童的道德发展大致分为三个平: 、 和 。3 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观察学习的过程可以分为 、 、和 。三、辨析题 1 品德与道德是同一个概念,只是叫法不同,两者没有区别。 2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服从与惩罚取向阶段和相对功利取向阶段属于后习俗道德水平。 3 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进人了以自律为主要形式、应用道德信念来调节道德行为的成熟时期,表现在能自觉地应用一定的道德观点、信念来调节行为,并初步发展人生观和世界观。 4 良好品德的培养关键是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学生只要掌握了道德知识,就可以形成良好的品德。四、简答题 1 简述品德与道德的区别与联系。 2 简述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3 简述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4 简述中小学生品德发展的特征。 5 简述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五、论述题 1 联系实际,举例说明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2 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第十一章一、选择题1 群体规范通过从众使学生保持认知、情操和行为上的一致,并为学生的行为画定了()。 A 方向和范围 B 方向 C 范围 D 纪律约束 2 吸引与排斥、合作与竞争是学校里主要的()。 A 人际关系 B 对立统一关系 C 心理互动过程 D 人与人的矛盾 3 人的年龄也会造成沟通障碍,所谓“代沟”是指()。 A 心理障碍 B 个性障碍 C 地位障碍 D 文化障碍 4.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是人际吸引中的()。 A 相似吸引 B 互补吸引 C 邻近吸引 D 外表吸引二、填空题 1 人际沟通是指人们之间 的过程,也就是人们在共同活动中彼此交流各种观念、思想和情感的过程。 2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一定的群体背景中,在活动和交往过程中结成的 ,即心理距离。 3 群体凝聚力指群体对每一个成员的 。 4 信息沟通过程的基本要素有 、 、信息通道和 。三、辨析题 1 学校非正式群体对于实现正式群体的目标只有消极的作用。( ) 2 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上竞争总是比合作更有效。( ) 四、简答题1 简述群体规范的功能和意义。 2 简述印象形成的效应。 3 影响人际吸引与排斥的因素有哪些? 4 简述非正式群体的特点。 5 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有哪些? 6 人际沟通的障碍有哪些? 7 简述师生有效沟通的心理学原则。第十二章一、选择题1 下面哪一条不是心理健康的标准()。 A 对现实的有效知觉 B 自我调控能力 C 智力超常 D 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 2 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这种行为改变方法是()。 A 强化法 B 代币奖励法 C 行为塑造法 D 处罚法 3 以持久性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是()。 A 焦虑症 B 强迫症 C 抑郁症 D 恐怖症4 艾里斯的 ABC 理论中“ B ”指的是()。 A 个体遇到的主要事实、行为、事件 B 获得正向的情绪效果 C 事件造成的情绪结果 D 个体对 A 的信念、观点 5 一个学生曾因车祸对汽车产生了恐惧心理,不敢坐汽车。我们可以一次次地让他看有关汽车的图片;与他谈论汽车;让他远远地看马路上的汽车;让他摸汽车;最后让他坐汽车等,逐步消除他对汽车的惧怕反应。这样一种行为改变的方法,属于()。 A 肯定性训练 B 自我控制法 C 示范法 D 系统脱敏法二、填空题 1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应包括生理、心理和 等方面。 2 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有两方面,一是 ,二是 。 3 认为人的情绪是由他的思想决定的,这种心理辅导方法是 。 4 团体辅导的基本技术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团体领导技巧,二是 。三、简答题 1 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 2 简要说明心理辅导的原则。 3 简述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4 简述艾里斯的 ABC 理论。 5 简述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 6 简述维护教师心理健康的措施。第十三章一、选择题1 一名学生在某次测验后发现自己成绩优异,从而觉得自己这个学科一定能够学得很好,这表现了测验的()。 A 诊断作用 B 激励作用 C 调节作用 D 教学作用 2 要了解学生对某个学科的学习态度,最好使用()。 A标准化成就测验 B 教师自编的测验 C 心理测验 D 观察法 3 教师采用谈话、观察等方式收集资料,针对个别对学生进行评价的做法属于()。 A 正式评价 B 非正式评价 C 总结性评价 D 配置性评价 4 某教师在一个学期教学之后,仅仅出一个作文题测验学生的语文成绩。从有效测验的条件来看,这种做法难以保证测验的()。 A 区分度 B 效度 C 难度 D 信度二、填空题 1 教学评价是依据 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有系统的收集、综合和解释并对其进行 的过程。 2 测验的效度是指测量的 ,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 3 教师自编测验有两种类型,即 和 。 4 选择题由 和 两部分组成。 5 一个有效的自编测验应该具有良好的 和 ,并且要具有一定的区分度。三、简答题 1 简述教学评价的分类。 2 简述标准化成就测验的优越性与问题。 3 简述标准化测验和教师自编测验之间的异同。10 / 10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