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社会学笔记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46273081 上传时间:2021-12-1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用社会学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应用社会学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应用社会学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 应用社会学概述一什么是应用社会学P3-4 1.应用社会学是侧重与运用社会学的基本理论、概念、方法以及研究成果、发现等,对现实的、具体的社会生活、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社会政策等做描述、分析、评价和提出对策或解决办法的一门社会学基本分支学科。 2.莱斯特沃德曾将社会学分为“纯粹社会学”或“抽象社会学”与“应用社会学”两大类,前者研究社会学的纯理论,后者研究实际应用。二应用社会学的特点P4-7 1.应用社会学具有明显的交叉学科的特点。 2.应用社会学比较注重方法的研究。 3.应用社会学比较注重于定量研究。 4.应用社会学非常注重对实际社会问题的研究,研究的目标是要解决社会问题。 5.理论研究,特别是“中距理论”在应用社会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了解6.应用社会学常常涉及对客观事物的对错、善恶、真伪等的评价问题。 7.从应用社会学的学术队伍看,从事应用社会学研究的范围较广,它远远突破了社会学的学术圈子。 8应用社会学所服务的对象、范围广泛,涉及当、政、军、民、学等各个方面。三中距理论“(Theory of middle-range)(也称中层理论)P7 1.提出者:罗伯特默顿(Robert K.Merton) 2.理论内容:是一些关于社会具体问题的比较专门的理论,如组织管理中的X、Y、Z理论,又如城市研究中的多可信理论等。 3.AGIL理论 把社会大系统分为经济、文化、政治、社会四个系统,这四个系统之间功能协调,适应社会大系统发挥功能作用。A经济适应G政治目标获取L文化模式保护I社会整合 四应用社会学的分类 1.琼贾尔斯-西姆斯(Iean Giles-Sims)认为,应用社会学有两大类研究领域,或称作两种类型的应用社会学。一类是学科性的应用社会学研究,它是以社会学学术和学科为中心;第二类是研究项目类型的应用社会学,或称作决策取向的研究。 2.孙本文曾提出应用社会学的研究领域() 甲农村社会学 应用社会学上原理原则,研究如何改进农村社会。 乙都市社会学 应用社会学上原理原则,研究如何改进都市社会。 丙教育社会学 应用社会学上原理原则,研究如何改进教育。 丁犯罪社会学 应用社会学上原理原则,研究如何减免犯罪。 戊社会工作 应用社会学上原理原则,研究如何蠲除社会痛苦增进社会幸福。 己其他。五应用社会学的由来与发展P10 1.应用社会学,英文是applied sociology,最早见于美国社会学家爱德华佩森(Edward Payson)在1898年发表的对于应用社会学的建议一书。在该书中,佩森不仅提出了应用社会学这个词,而且对于应用社会学的功能、特点也做了说明。 2.卡罗尔D赖特(Carroll DWright)P11 从另一个角度,即实用的角度研究了社会学,提出了实用社会学(practical sociology)的概念。他撰写了使用社会学概要,对于实用社会学做出了较全面的说明。 3.杜尔克姆(涂尔干)P12-13 主张社会学应以社会事实为研究对象,他一贯强调客观性和经验研究在社会学研究中应占有重要地位。他树立了一个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注重实践、注重研究实际问题的典范。不仅如此,杜尔克姆也注重研究成果的有用性。杜尔克姆在他1897年出版的重要著作自杀论中,就充分展示了他的这种注重实际、注重实用、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风格。 4.美国芝加哥学派对应用社会学的贡献P13-14 1892年,美国社会学鼻祖阿尔比恩斯莫尔在芝加哥大学创建了社会学系,聚集了一大批卓有建树的社会学家,如温森特、托马斯、亨德森等。 芝加哥学派:是指20世纪20-30年代,罗伯特帕克成为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的中坚人物后,在他周围聚集了一批学者,他们吧社会调查的风气和研究方法带进了社会学界,发展了个案研究、参与观察等技术,并对芝加哥城市的社会生活、外来移民、反社会群体、越轨行为等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芝加哥学派的这种从经验出发、从实际问题出发、注重调查研究、注重应用的做法,在美国社会学界开了一代新风,形成了美国社会学的实证传统。 5.应用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P17 . 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一直就有比较强的应用传统。在中国社会学史上,在应用研究方面比较突出的,如20世纪30年代的乡村建设运动,该运动涉及的范围很广,比较著名的有梁漱溟在山东搞的乡村建设研究院邹平县实验县,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晏阳初、李景汉在河北定县的实验县等。.1979年,社会学重建以后,首当其冲的面临这要解决中国社会发展中的各种社会问题,因而从那时以来应用社会学也一直受到突出的重视。.应用社会学在几个领域的发展P17-20 1)社会分层研究 2)劳动社会学 3)城市社会学(城市化加速发展出现一系列问题) 4)工业社会学与国企改革研究 5)流动人口研究 6)家庭、婚姻、妇女问题研究 7) 社会指标研究第二章 應用社會學研究方法綜述一社会研究的要素与步骤(一),。分析单位P23 1个人 2群体 3组织 4社区其中,1、个人是能动的,群体、组织以及社区是个人来意存在的外在结构,能动与结构的关系:互动关系、相互依存。这是应用社会学的研究重点。2、群体和组织的区别在于组织要遵循明确的规范,有明确的科层制,有设有严厉的科层制结构。(二)。变量P24-26 1.变量:是由变量值构成的。根据变量值的不同,变量可以划分为连续变量(continuous variable)和离散变量(discrete variable)。前者的值呈现出程度上的差异,后者的值则呈现出类别差异。 2变量分析:一般说来,变量间的关系可分为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两种。 变量相关指的是当某个变量的取值发生变化时,另一个变量的取值也随之发生变化,反之亦然。(正相关与负相关) 因果关系可以说是在相关关系基础上对变量关系的进一步认识,探寻社会现象相互之间的因果关系。变量之间有因果关系指的是某个变量取值的变化,导致两一个变量的取值也随之发生变化;但反过来,当后一个变量变化时,却不会引起前一个变量的变化。在因果关系中,把变化发生在前、并能导致另一变量发生变化的那个变量称为自变量,把变化发生在后的那个变量称为因变量。(三)。研究步骤 大部分的研究方法都会包含以下步骤:1.形成可研究问题并提出假设。 2.进行研究设计。 3.按研究设计收集资料。 4.依据假设分析资料。 5.解释结果并得出结论。 6.公开发表研究结果。二社会研究方法的类型P33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可以分为定量和定性两大类,定量研究方法侧重于对社会现象数量特征的测量、计算与分析,定性方法则主要运用准确的的语言来描述社会事实,以来与对社会现象的含义、特征、隐喻和象征的描述和理解。定量研究定性研究调查研究实验非介入性研究实地研究非介入性研究的特征P401 非介入性研究包括内容分析法、现成统计资料分析和调查资料的二次分析。2 非介入性研究的关键特征是被研究对象不知道有研究者在研究他们,这样他们就会自然而然的留下自己的态度或行为的证据,研究者在不干扰研究对象的情况下,手机他们态度或行为的证据,并以此为根据做出研究推论。实地研究P43-441 实地研究室一种定性研究方法,它所收集到的资料不是数据而是文字。而且与调查和实验不同,实地研究的研究重点不是观察和解释社会,找寻社会存在的规则和模式,而是通过丰富的细节和描述,来探究事件发生的社会环境和事件本身所传递出的社会意义。2 研究者在实地研究中扮演的角色,可分为完全参与者、名义参与者、和完全参与者三种类型。(eg.完全参与者:严景耀的犯人研究;名义参与者:怀特的街角社会社会研究)3 实地研究的优缺点:优点:(1)实地研究的优点首先表现在研究深度上,它能够在实地了解社会行为的具体表现和具体过程,收集到比较深入、详细、有效性较高的资料。 (2)弹性是实地调查的另一项优势,使用这种方法可以随时修正研究设计。缺点:(1)研究范围较小,对资料只能做定性分析而不能通过统计汇总进行定量分析。 (2)它的研究结论受到研究者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大,很难对研究结论进行客观检验。第三章 环境社会学及其应用一环境问题与环境科学P240(一) 环境问题:简单地说,就是人与环境关系的失调。这种失调不仅影响到环境系统的正常运行,而且对人类社会自身构成了威胁。按照环境问题产生的动力不同,它可以区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自然灾害引起的原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一环境问题;另一种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此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二环境问题。 *中国的不和谐:表现为 城乡、地区(东中西)、贫富、人与环境(二)环境社会学的发展阶段 1.环境社会学的初创时期P245 1978年,卡顿和邓普拉在美国社会学家杂志第 13卷上发表题为环境社会学:一个新范式的文章,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 “新环境范式”(New Environmental Paradigm 簡稱NEP)卡顿和邓普拉根据人类社会对于环境系统的依存性这一前提,提出了与传统社会学所持范式相对的、能够指导环境社会学研究的一种新范式。构成这一范式的几条基本假设为:第一,社会生活是由许多相互依存的生物群落构成的,人类只是众多物种中的一种;第二,复杂的因果关系及自然之网中的复杂反馈,常常使有目的的社会行动产生预料不到的后果;第三,世界是有限度的,因此,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以及其他社会现象,都存在自然的和生物学上的潜在限制。很明显,这种范式与传统社会学所持的范式差别很大,它强调了环境因素对于社会事实变化的作用。 (简单论述NEP的内涵:1978年的作用)例子:三峡大坝与重庆高温 2.环境社会学的研究领域P246 如果采用社会学常用的类型学方法,我们可以将迄今为止的环境社会学研究(主要是理论研究)大致上区分为两种类型,即环境学的环境社会学与社会学的环境社会学。 二环境保护的若干社会学观点(一)适度人口论P249 1现代适度人口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著名人口学家阿尔弗雷索维。他在人口通论一书中指出,适度人口是介于人口过剩和人口不足之间的最适宜的人口。 2人口增长造成或加剧环境问题的作用机制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简答题) 第一,对环境资源产生巨大的压力,使得对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处于一种超负荷的状态; 第二,对就业和获取收入造成极大冲击,使人们不得不开发一些从长远来说并不合理的产业和资源; 第三,急剧的城市化进程对城市的基础设施带来很大的压力,使得城市环境建设和环境保护面临很大困难; 第四,制约了经济发展速度和效益的提高,使得国家保护和改善环境的经济实力收到影响。 因此,采取适当的人口政策,控制人口增长,已经成为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原则。 3.中国学者的探索 人口分布线:胡焕庸 1935年地学报 暧晖(黑河)腾冲线东南西北1935年面积人口面积人口400万k 364.4亿 96700万k641800万41982年57.15.642.994.4 孙本文:1975年 从我国当时粮食生产水平和劳动就业的角度,提出中国的最适宜人口数量为8亿。P249-250 4.如何保持适度人口P250保持或实现适度人口,不仅在于控制人口数量,还应优化人口的地理分布、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同时,改进技术手段,发掘资源潜力,提高资源利用率,发展替代资源。这样才能寻求人口与环境之间的平衡。(二)代际平等论(三)行为控制论P250-251(四)意识改造论P251-252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四个阶段:人类初期的依赖关系、农业社会的顺应关系、工业社会的掠夺关系和当代社会的和谐关系。(五)绿色消费论(论述) 大致说来,绿色消费论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内容:第一 消费既没有受到污染又不会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产品,即“绿色产品”。第二 采用既节省资源又不污染环境的产品包装。第三 调整食物结构,摒弃享乐主义的生活方式。第四 回归自然,珍惜自然,与自然和睦相处。第五 三环境问题的社会学研究 (一)社会控制欲环境问题P255 1城市环境问题局部有所缓解 2农村环境问题面临失控 (环境污染问题的“飞去来器”效应;环境问题面前人人平等,烟雾是民主的。)四环境问题与环境公平P258(一)环境公平的概念与意义 (1)所谓环境公平,实际上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指所有人都应有享受清洁环境而不遭受环境伤害的权利;第二层含义是指环境破坏的责任与环境保护的义务相对称。(2)环境公平概念的提出具有重要的社会学意义。它强调了从社会结构与社会过程的视角研究环境问题及其社会影响的重要性,而对于社会结构与社会过程的关注正是社会学的主流传统。(二)当代中国环境公平问题的几种重要表现(论述)P259-261 1.国际层次上的环境公平问题 当今世界,全球性环境危机的日益加剧舍得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到整个人类所面临的威胁上,问题的症结在于发达国家不能公平地承担与其责任相称的义务,总是过多地责备发展中国家,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同样面临这国际层次上的环境不公。公平地说,全球性环境危机加剧的主要责任在发达国家,仅以二氧化碳的排放为例,在与能源有关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中,工业国占了60%,在1998年,美国一家便占了25%。发达国家对于全球其他环境问题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为了维持其富足的生活方式,发达国家占用了世界资源的大部分。在破坏全球共有环境。占用大量资源的同时,发达国家还借助援助开发和投资之名,讲大量危害和人体健康的生产行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将大量生产和大量消费之后的废弃物直接输往发展中国家,中国也是承受这种灾难的国家之一。2.地区层次上的环境公平问题 地区上的环境公平问题有两个:一是在城市环境整体上有所改善的同时,环境污染向农村扩散,农村环境状况不断恶化,;二是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在获取资源利益与承担环保责任上的不协调。实际上,在广大西部已经形成了某种程度上的环境恶化与贫困的相互循环。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这两个方面的不公平是导致其他地区层次上环境不公现象的深层原因。3.群体层次上的环境公平问题 群体层次上的环境公平问题也有各种表现,有两类群体层次上的环境公平问题需要关注:一是社会上的富人在占有较多环境收益的同时,却不太愿意尽环境保护的义务;二是当代人为了自己的需要,过分攫取资源,削弱了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与条件。富人群体对于环境造成的压力比之穷人要打,与此相称,富人就应当对环境保护尽更大的责任,这样才是比较公平的。但是,现实生活中,富人群体在攫取财富和享受富裕生活的同时,履行环保义务的医院却不是很强,这显然是不公平的。此外,在当代中国,很多人过于信奉发展第一的观念,为了眼前的利益,已经放弃对于未来、对于下一代利益的考虑,毫不顾及环境破坏的后果。这样使得发展的不可持续性日益明显,后代人承受环境危机的风险日益加大。这对于那些在现时缺席或者无权发言的后代人来说,明显是不公平的。现行发展模式无疑在制造正越来越严重的代际不平等。第四章 人口研究及其应用一人口研究的基本理论P265(一) 马尔萨斯人口论 18世纪中后期 英国 【二二三二】(1) 1.马尔萨斯的人口论是从两个公理开始的,第一,食物为人类生存所必需;第二,两性间的情欲是必然的,且几乎会保持现状。2.从两个公理出发,马尔萨斯提出了人口增长和生活资料增长的两个级数的假说,人口,在无妨碍时,以几何级数增加,生活资料,只以算术级数增加。3.根据两个公理和两个级数,他推论出三个命题:(1)人口增加,必须受生活资料的限制。制约原理(2)生活资料增加,人口必增加。增殖原理 (3)占优势的人口增加力,为贫穷及罪恶所压制,致使现实人口得与生活资料相平衡。均衡原理4.同时马尔萨斯提出积极抑制说和道德抑制说。积极抑制是指通过各种客观途径进行人口的自然减损;道德抑制,可称为道德的节制,是指出于远虑的动机克制着不结婚,而在这克制的时期里又保持着严格的道德行为的那种节制。课堂实例:1 清代嘉庆年间的弃婴现象;2 1850-1870年间 太平天国战争 历经20年 战争引发瘟疫 1850年 道光三十年 清代人口顶峰 4.3亿注:马尔萨斯主要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生活资料与人口二者呈现出“平衡不平衡平衡”的状态。(2)对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评价 1.评价背景:历史表明,发达国家的人口随着食物供应的增长并没有循环式的增长,反而人口出生率下降了。另一方面,在发展中国家,虽然一直存在着饥荒,各种流行病和贫困,而早婚和高生育率现象仍然普遍存在。2.第一,就其理论前提进行探讨,现在科学技术,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土地使用效率大大提高,食物的供给类型和生育类型发生着某种本质性的改变,有一天也许食物的生产不再依赖于土地;另一方面,现代社会性生活已和生殖相分离。 第二,有关减少人口增长的机制问题,避孕、晚婚仍然是减少生育率的有效机制,但更重要的是人们生育观念发生了根本的改变。马尔萨斯时代,社会的基本运作规则是建立在农业社会基础之上,而现在则是建立在工业社会基础之上,两种不同类型的社会会运作机制,使人们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念和人生追求。 第三,就贫困人口问题,马尔萨斯认为贫困人口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他把资本主义社会所产生的失业、贫困和战争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简单的归结为是人口自然规律作用的结果,本质上是忽略了社会制度因素的作用。3.总结:马尔萨斯首次系统地论述了人口发展的核心问题,并将其理论化,无论是反对他的人,还是追随他的人,都是以他的理论作为分析的起点。(二)当代悲观人口论P267 1972年出版的罗马俱乐部研究计划的第一个报告增长的极限,认为世界上存在着五个相互作用的决定因素,这就是:(1)高速增长的人口;(2)不断消耗农业资源和要求增长极速的粮食生产;(3)不能再生的自然资源;(4)形成污染后果的工业生产;(5)会影响人类生存的环境污染 五个因素之间的关系增长极限论者认为:由于人口按指数增长引起了对粮食需求的指数增长;同时经济增长主要是工业产量的指数增长,引起了不可再生资源消耗率的指数增长,而上述这些因素的指数增长又导致环境污染也按指数增长,这样,人类不要经过太长的时间可能达到危机水平。概述被认为是现代马尔萨斯主义的代表作。【注】:马尔萨斯理论对现今人口状况缺乏解释力的原因 马尔萨斯理论建立在两个前提的基础上:土地为人类提供生活资料的能力是有限的;人口的增殖力是无限的 (三)当代乐观人口论P267-268 二影响人口的自然与社会因素P268-269 1.影响生育力的生理变量 2. 影响生育力的中间变量 3.生育力与社会因素三人口研究的基本方法P271-272 1.人口统计资料的获得方法 (1)经常性人口登记 内容:经常性的人口登记是对所发生的人口事件随即进行记录,在我国主要通过户籍管理部门来进行,包括以下三项内容:人口自然变动登记人口社会变动登记户口登记(2)人口普查:指一个国家在某一特定的标准时间,对其境内的全部人口,按一定的标志进行逐户逐人的登记调查,并对原始数据进行整理、汇总、分析、评价和发表,一提供有关人口的社会、经济、自然特征的全部资料。 【注】建国以来大型人口普查:195319641982199020002010 从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开始,5年一小查,10年一大查。 (3)抽样调查2.人口社会构成P274 人口的階級结构和金额曾结构人口的民族结构人口的宗教结构人口的受教育程度结构人口的婚姻家庭结构人口的职业结构人口的失业结构和再就业结构人口的地区和城乡结构人口的军民结构四人口迁移的研究与应用P279 (一)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的比较简答或名词解释 人口迁移:指的是人口出狱某些动机和目的,离开原来居住地,到另外一个距离较远的地方较长时间地居住,迁移者的社会特征,如社会地位、人际关系等,都有较明显的改变。人口流动:指的是到一些有一定距离的地方短期居住,社会特征一般没有改变。(二)人口迁移的功能 人口迁移是社会变迁的一部分,是形成了今日各大洲和各个国家的人口分布状况的基本力量之一,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第一, 人口迁移带动地区发展(东南沿海、美国西进运动)第二, 人口迁移影响劳动力的合理分布第三, 人口迁移有利于文化交流和传播但也应当看到人口迁移也可能会导致对土地的过度开发,带来环境问题。(社会治安、基础设施压力)(三)迁移者的网络理论P280笔记 研究发现,迁移者并非只是年轻人和高素质人口,而是与迁入地人口有某些联系的人,他们与迁入地已有移民的联系构成的网络成为一种社会资本,起着降低迁移成本、增加收益和减少风险的作用。 【注】最有可能迁移的两大人群:高素质人群雄厚资产资本、文化资本迁移收入高 农民工如南京建邺区的外来人口大部分来自安徽及河南两地(网络理论) 两大高峰23岁左右工作;退休人群 波特斯等人在1973-1974年对822名墨西哥移民的调查发现:90%的移民在美国有亲人或者有联系的雇主;70%的人曾作为非法移民,在美国社会建立起相关社会会网络,并通过社会网络获得居住许可。(四)当前造成社会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及社会影响当今社会人口迁移主要是经济因素造成的,迁移人口大部分是为获得较高的工资收入和其他财富。一般来讲,人口总是从落后地区流入发达地区,由内地流向沿海地区,由乡村流向城市,由山区流向平原地区。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最直接的影响表现在劳动力市场上。人口迁移到一个新的环境中,首先遇到的一个问题是是否被接纳以及随之而来的种种冲突。有些迁移人口适应了新的环境,被同化了,有些则始终没有被同化,顽强地保持这自己原有的特征。移民造成了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同时很可能给迁入地的社会治安带来麻烦。总之,人口迁移不可避免地对整个社会结构和社会变迁带来影响。【注】迁移是不断生成社会网络的过程,在迁移过程中,迁入地与迁出地之间的关系网络一旦形成,就会引发更大规模的社会迁移。第五章 社會分層研究及其應用一研究社会分层的理论P379(一)研究社会分层的总体理论(与中距理论比较) 1马克思的阶级理论 马克思主要是从阶级角度研究社会分层的、马克斯认为阶级是一种社会关系而不是简单的等级,此种社会关系主要是指生产关系而非主要是交换关系。因此马克思的阶级论被称为关系论。(马克思:人是社会会关系的总和)2 韦伯的多元分层理论韦伯提出了社会分层的三个尺度或三个标准第一, 阶级分层第二, 身份群体的分层第三, 权利分层 (社会资源:财富,声望,权利 即三个标准)3 功能主义分层理论(论述题) 功能主义,作为一种保守的思想,它比较多地强调了社会分层的合理性。它认为,既然社会上的地位差别、收入差别、贫富差别等是一种长期存在的普遍现象,那么,它作为社会的一个构成部分必然对社会发挥着某种功能,满足着社会的某种需要。在社会所必须进行的全部活动中,有些活动是需要具备特殊的品质、才能或具备专业知识的人去做。而另一些活动则是任何人都能做的,不需要经过较长期的训练与准备。因此,社会对于技术水平不同、能力不同、担负责任不同、付出劳动不同的人给予不同的报酬、地位就是合情合理的。这于整个社会的发展有利。它可以刺激人们积极向上的奋斗心。 (代表人物:涂尔干)比较马克思的阶级理论与韦伯的多元分层理论其一,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家是以生产资料占有形式来划分阶级,这被认为是经济决定论的划分原则;而韦伯派则强调身份认同,这在一定程度上被认为是文化决定论的划分原则。其二,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是否占有生产资料是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二韦伯主义这则采用多元划分标准:财富、声望和权力。其三,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他们划分出来的阶级是在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社会群体,有确定的阶级意识和阶级利益,并采取追求阶级利益的集体行动;而韦伯主义者通常认为,学者所划分的阶级或阶层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统计上当的分类,是学者研究社会问题而采用的一种分类工具(理想类型),在现实社会中并不存在有统一的阶级意识并采取一致的阶级行动的社会实体。 综合论述研究社会分层理论三大流派三大流派分别是马克思的阶级理论、韦伯的多元分层理论和功能主义分层理论。1、马克思主要是从阶级角度研究社会分层的,马克斯认为阶级是一种社会关系,而不是简单的等级,此种社会关系主要是指生产关系而非主要是交换关系,因此马克思的阶级理论被称为关系论,强调社会关系中的不平等;2、韦伯的多元分层理论,强调社会资源(财富、声望、权利)在社会成员和社会群体之间的一种不平等分配,因此被称为分配论;3、功能主义理论,作为一种保守的思想,它比较多地强调了社会分层的合理性。他认为,既然社会上的地位差别、收入差别、贫富差别等是一种长期存在的普遍现象,那么,它作为社会的的一个构成部分必然对社会发挥着某种功能,满足着社会的某种需要。这于整个社会的发展有利。它可以刺激人们积极向上的奋斗心。(二)研究社会分层的中距理论P382 (较前的笔记 课本P7) 1达兰多夫关于调节阶级冲突的理论 (达兰多夫从相反的角度,即从如何缓和与调节现代工业社会的阶级冲突角度研究的)他的基本判断是:被统治群体组织程度越高,就越可能与统治群体发生冲突。他认为影响组织程度的因素有:(1)组织领导干部的存在;(2)一致的意识形态;(3)群体觉醒的程度;(4)群体内的沟通;(5)群体成员的地理集中;(6)角色相似;(7)共同利益。2 专家治国论(名词解释) 专家治国论亦称技术统治论,这是一种强调专业技术人员应在管理中居于核心地位,以及主张应该由专家来担任最重要职位的理论。专家治国论原本仅是一种宏观的理论观点,圣西门等人就曾提出过此种主张。后来经由社会学家索尔斯坦.凡勃伦(Therstein Veblen)的发展才成为一种中距理论。3 平等与效率的理论从社会分层的角度看,合理分层差距的核心就是平等与效率的关系问题。美国经济学家与社会学家阿瑟.奥肯(Arthur M.Okun)曾专门就这个问题作了研究。二研究社会分层的方法P385 (一)不平等指数的测量所谓不平等指数是用最高收入者占总人口的比例加上最低收入者占总人口的比例,即用两者的百分比之和的办法来表示社会的不平等程度。不平等指数反映的是社会两极人口与中等收入人口的比率关系。两级大则显示社会贫富分化程度高,中间层大则显示社会分层化程度低。这个指标的优点是同时反映社会两极以及社会中间层的不平等程度之变化。(二)五等分法 五等分法最早是由F.W.佩什(F.W Paish)提出来的。此方法是按照人均收入的高低将人口为五等分,测量各五分之一的人口层在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三)基尼系数的方法基尼系数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C.Gini)在洛伦茨曲线图的基础上建立的测量分配不平等程度的指标。与测量不平等程度的其他方法相比,基尼系数能够较全面地、准确地反映出财产、收入等分配的差异程度,因而在社会分层研究中已被广泛应用。(国际警戒线0.4)(四)恩格尔系数(了解) 第六章 城市社会学及其应用一城市社会学理论1.为什么四位社会学大师没有开展城市社会学这个学科而由美国抢占先机他们虽然意识到工业化所造成的社会变迁的重要性,但他们都不认为在工业资本主义背景下为了解释这种变迁单独建立一种社会理论是必须的,工业化造成的变迁不应该单独提出来,城市问题包括在整体社会宏观结构和变迁的背景下,所以把城市问题和现象放在宏观社会变迁背景下才能解释清楚。2为什么城市社会学在芝加哥产生 帕克的个人背景(曾是名记,对社会问题敏锐;留学欧洲师从齐美尔,思想深刻) 美国学者研究的实用主义传统 芝加哥的城市背景(工业化发展迅速,人口急剧增长,城市问题涌现)(一) 从生态学角度对于城市的探索1 帕克和芝加哥学派的城市生态学、帕克的主要理论观点:1、认为人类社会也与动物的生态有相识之处。在将生态原则应用于人类社会时,帕克提出了两方面的要素:生物的和文化的要素。2、生物要素是社会的基础,生物要素包括作为人类生存基本条件方面,如水、土壤类型等。在城市里,受到这些生物要素的力量驱使,人们为生存而竞争,适者生存之结果是形成了不同的群体居住于不同的城市区域。3、文化要素是建立在生物要素的基础上的。文化要素包括习俗、规范、法律、机制等。它是一种共识或集体意识的表达。、举例说明帕克的城市生态学:比如,作为一个体力工人的社区显示了一种社会关系。在这个地区有体力工人能够承担得起的住房,并且能够付得起上班的车费。帕克将这些视为生物的要素。而一旦工人阶级的定居地形成,在该地区就会产生出社会规范、价值观以及学校、教堂、社团组织等。帕克称之为文化的要素。、标志城市社会学正式诞生:1916年帕克发表了城市:对于开展城市环境中人类行为研究的几点建议一文,该文是体现他的城市生态思想的具体研究计划,也是芝加哥学派成立的宣言书。、帕克所引领的城市社会学,作为当时的一门新学科,其研究的基础是: 城市化包含了文明进化的基本过程与问题 城市是社会变迁的主要力量,它的转换先于社会变迁 城市作为一种社会实验室,它提供了研究人性与制度的最佳题材 急剧的城市社会变迁,形成了城市的社会问题 城市生活使各种人类个性与特征充分展现出来,并将其放大,而这些个性和特征在小型社区环境中原是模糊的和潜藏的。总之,城市把人性中过度的善与恶都展现出来。或许,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适合把城市当做一个社会实验室或诊疗室,从而对人类特征和社会过程可以翔实的加以研究。引自帕克1916年城市:对于开展城市环境中人类行为研究的几点建议、在帕克的理论中,点出了一种引起生物层面上的“竞争”的珍贵资源城市社会学中地理空间上的位置,围绕着这种资源所发展的竞争和适应过程,构成了人类在城市内的动态关系。 、帕克所开创的城市生态学有很强的生命力。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涌现出一些新的城市生态学研究者,主要分为两派:一派强调文化的要素,称作“社会文化生态学”。另一派称作“新传统生态学”,更强调生态方面。2社会文化生态学派 社会文化生态派强调文化、价值观在解释城市社会群体、社会机制时的重要性。W.法尔瑞在1947年发表了波士顿市中心的土地使用,运用文化理论分析土地使用的模式。法尔瑞认为,传统的生态论者过于重视非人格的生态力量,而轻视了人类活动的感情、情绪、象征符号等因素。社会学派认为,只有发现了价值观对于生态的核心作用,才能理解城市中群体、机构的空间分布模式。(例子:波士顿公墓、Beacan Hill) 3新传统生态学派 1950年A.H.霍利出版了人类生态一书,重新阐述了传统芝加哥学派的立场,故称“新传统生态学派”。传统芝加哥学派的一个重大缺陷是帕克阐述的生物、文化两重要素的观点。霍利承认有些力量和过程是人类无法控制的,但是他不同意帕克所说的文化现象在人类生态领域之外。霍利认为,人类的社会组织、技术、文化,只不过是自然界中发现的适应机制的一种形式。(二) 关于城市作为一种“文化形式”的理论流派P406 这一理论流派强调城市的文化形式,它的基本理论视角是比较农村的生活方式和正在产生的城市的生活方式。比较突出的代表如齐美尔和沃斯等探讨城市中出现的特殊文化和生活方式。1.齐美尔和史宾格勒的城市文化理论.齐美尔的城市文化理论、在早期经典社会理论家著作中,真正对美国芝加哥学派城市研究具有直接而深刻研究者,当推齐美尔为第一人。 著名德国社会学家G.齐美尔的城市理论,主要是来自他在1902-1903年的演讲,题目是大都会与精神生活。 、齐美尔城市文化理论的主要观点 齐美尔用“货币经济”这一概念,揭示了都市生活方式,都市理性的精髓。 生活在人口高密度的城市,个体不断地受到物质和社会刺激的冲击,该刺激是如此之强大,城市中的个体根本无法作出反应。因此,城市居民必须有一些“屏护设施”,使他们能够对于主要的刺激作出合适的反应。一个主要的措施就是“货币经济”。 齐美尔指出大都市始终是货币经济的根源地,货币在城市生活中所以如此重要,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发达的社会分工需要与普遍的交换媒介,而货币正好发挥了这种交换功能,但也因为货币具有这种交换价值的社会共性。因此,他也把所有人格和品质化约成一个简单问题“这值多少钱?”.史宾格勒的城市理论(美) 史宾格勒的城市理论,主要来自于1922年出版的西方的没落一书,史宾格勒指出,在历史上的所有文明中,城市均处于核心的位置,城市是文明的发动机。人类所有的伟大文化都是有城市产生的,世界时就是人类的都市史,国家、政府、政治和宗教等等,无一不是从人类生存的此一基本形式城市中发展起来并附加其上的。史宾格勒认为,文化有诞生、成熟和消亡的命运,城市文明的发展也将循着这条路线循环往复。2沃思关于城市生活方式与城市特性的观点P407 (1)虽然沃斯是帕克的学生,但是,他的思想受到齐美尔那篇大都会与精神生活论文 的很大影响。沃斯在1938年发表的经典论文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城市特性可视为城市理论中文化派的开端。齐美尔有关“货币经济”对人际关系的影响的讨论,是沃斯所提出的“城市特性”的理论基础。 (2)、沃斯分析了城市的生态和人口结构,注重于城市居住的心理和行为的结果,认为由此形成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沃斯称之为“城市特性”。沃斯认为城市的三个最主要特征是:第一,规模大、人口多;第二,密度高;第三,人口的异质性强。 城市的三个特征所带来的后果: 人口规模大带来的后果:1、城市的复杂性,削弱了传统的亲属、邻里和家族的联系, 发展出了一系列新的维持社会秩序的技术正式的社会控制。沃斯认为,法律、法庭、警察部门、职业行为准则、官僚系统、大众传媒和现代公司,都是“城市特性”不可避免的副产品,它们具有重要功能:规定并澄清角色,简单个体关系和经济关系、组织安排城市复杂的系统。2、人口规模的扩大,使得城市社会人与人的互动关系趋于表面化、肤浅化和非人格化,人与人之间缺乏深度的认识“熟人多,朋友少”,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与其说是彼此信任的关系,不如说是基于功利主义的考虑。 高密度带来的后果:1、“厌倦态度”的产生,依靠视觉提示、依靠标明身份的视觉符号来指导行动。2、普遍的竞争与剥削意识的产生,焦虑水平的加剧。3、施加秩序的正式技术控制开始加强。 异质性强带来的后果:1、大量不同个体之间的互动增强,社会流动性频繁,社会分层体系更为复杂。2、群体身份多变。3、城市的人格状态是易变的、独立的和分化的,人际接触只基于特定关系,缺乏持久性。(三)城市政治经济学派(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社会学)P4111卡斯特尔(Manuel Castells)(城市政治经济学派代表人物) 卡斯特尔的新城市社会学观点,最早是在他的城市问题一书中提出来的。他认为,要掌握现代社会的城市问题,必须结合先进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脉络。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社会学的特点,在于突出了城市结构的重要性,重新将城市问题连接到社会结构的运作之下。卡斯特尔指出,城市是当今资本主义制度中主要矛盾的表现场所。矛盾之一:利润最大化与成本最小化之间的矛盾,重要成本之一劳动力的再生产。矛盾之二:城市政府提供公共产品与政府财政危机之间的矛盾,矛盾导致城市社会运动的出现。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社会学的特点:突出了城市结构的重要性,重新将城市问题 连接到社会结构的运作之下哈维(David Harvey)(新马克思主义城市地理学) 哈维将马克思主义带入城市地理学,他关心的是城市空间问题与社会问题的关系。哈维的分析以资本的累积作为起点。由于有累积过剩的问题,部分资本家便脱离工业生产,转移投资房地产业,但资本累积过剩的问题同样会出现于房地产业,结果是新的城市问题(空置楼宇)陆续出现。(四)城市空间结构理论P415 1伯吉斯的同心圆理论(名词解释) 伯吉斯首先开创了城市扩展模式的理论。他以美国芝加哥城市为例,提出了同心圆理论。他认为,异质的群体在城市资源竞争中形成了五个同心圆区域的布局。第一个区域是同心圆的中心地带,是中心商业区(CBD)或市中心。第二个区域是过渡区,是从商业区向居住区的过渡。第三个区域是工人居住的区域。第四个区域是中产阶级和上层阶级的居住区域。第五个区域是通勤区(往返地带)。 2霍伊特的扇形理论 3哈里斯和乌尔曼的多核心模型二城市社会学的研究方法P417 (一)城市化的主要测量指标 1城市人口比例 城乡人口比例 城市化速度 本年城市人口比例(百分比)减去上一年的城市人口比例(百分比),正值为上升,负值为下降。它实际上是城市与农村之间比例的变化,在这里暂时将城乡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差异忽视掉了。 城市人口年增长率 城市人口密度 城市功能指标 测量城市化与相关指标的关系 过度城市化 过度城市化是城市化发展中的一种失衡状态,指人口过多的集中在某一个城市及其市郊。人口过多是指超过了城市经济、服务和资源所能够支撑的人口。 造成人口过多的原因是过多的人口迁入和过高的人口自然增长率。 过度城市化的后果:城市化过程中的贫困化 严重的失业问题 城市的首位度奇高 严重的社会问题 城市资源与环境承载力已达极限 拉美特殊的“逆城市化”低收入阶层被城市社会边缘化。 拉美过度城市化的经验教训与可借鉴之处 城市化必须建立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 在城市尚不能提供足够就业机会的情况下,大量的农业人口就被过早地挤出农业和农村而盲目的涌入大城市,导致城市人口爆炸,粮食供应不足,城市贫困加剧,国 内购买力难以提升。事实证明,在农业相对停滞的基础上加速进行的拉美国家城市化不仅使农村发展中日益贫困,而且也导致了城市的贫困和危机,使城市化走入歧途。 必要遏制低效益的传统第三产业的过度膨胀 拉美传统的第三产业过度膨胀,导致人口在城市的畸形聚集。拉美的第三产业部是在工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壮大的,而是脱离了工业基础的过度膨胀。尽管拉美第三产业也吸引了大量劳动力,但是没有工业现代化做后盾的第三产业只能暂时缓解就业压力,不能解决由此引发的一系列严重的城市问题。 必須要避免以大城市急剧扩张为中心的城市化道路 拉美城市化道路始终是以大城市急剧扩张为中心的。过度集聚化的城市发展,使得人口、投资向大城市集聚,为了应对大城市人口无节制的增长,政府只能加大对城市投资,于是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又引发新一轮的人口迁移。这种恶性循环是加剧拉美过度城市化的重要原因。 在北京周边存在着大面积的贫困带,京津周围贫困人口达到272.6万。北京对周边地区的吸附效应大于扩散效应。人口资源不断向北京集中,造成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迟缓,进一步拉大了区域差距。 及时合理的引导和调控人口流动是政府的职责 政府管理缺位及政策导向失误,是拉美城市化失控的重要原因。首先,拉美国家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长期处于一种无序状态,政府的态度先是放任自流,后来是束手无策,未能及时合理地遏制和引导国内移民潮。(二)城市移民和城市流动人口的研究方法1、推拉模式 首先提出这一理论的是D.J巴格内,该理论见于他的人口学原理一书。巴格内认为,人口迁移的目的是为了改善生活条件,这样流入地的那些使移民改善生活条件的因素就成为拉力,而流出地的那些不利的社会经济条件就成为推力。人口迁移的发生就是因为流出地的推力和流入地的拉力两种强力造成的唐纳德.J.博格对推拉模式作了开创性分析,较为完全而又简明地概括了推力、拉力的因素。其中拉力因素包括资源的减少、劳动方式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政治宗教种族的抑制,社區遭到入侵,各种灾害的发生,很少的个人发展机会,精神失常犯罪等12种。 拉力因素包括新资源的开发,更好的工作机会,流动产业的扩展,获取特殊的教育和培训,更适合的政治宗教种族环境等6种。推拉模式的內涵 这一理论认为人口迁移存在两种动因,一是居住地存在着推动人口迁移的力量;二是迁入地存在着吸引人口迁移的力量。两种力量共同或单方面作用导致了人口迁移。解释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论述题)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国内对流动人口研究渐渐进入高潮,不少专家从城市地理、经济学、社会学等角度研究了流动人口从农村进入城市的动因。一些学者认为城市收入高和农村失业率高分别形成同方向的拉力和推力促使农民进城。一些学者认为由于中国农村由于实行 以均分土地为特点的联产承包制,农村推力较小,中国的人口迁移模式是拉力占主导地位的模式。长期以来的城乡之间经济收入、社会地位和生活质量上的巨大差额是我国城市涌入大量流动人口的主要原因。 推力因素: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功,将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加上乡镇企业对这些劳动力吸收的有限性和农业部门的成本效益因素,自然形成了自上而下的推力。 拉力因素:城市中的一系列迁移政策放宽,社会经济发展早就了许多就业机会产生生了劳动力的需求等,形成了一股自上而下的拉力。 中国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的严重性自改革开放以来总体上是有增无减,据统计,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可达1.62亿人。这些剩余劳动力积累在农村,并不说明我国农业生产和乡村生活对他们有特殊的吸纳力,而是各种措施抑制了他们的流动和进程的强烈愿望。 社会主义必然产生资金、技术、劳动力的自由移动,今天的流动人口在某种程度上说是重要资产流动的先行者,从长远的发展战略看,它将长期存在并有继续增长的趋势,越早合理地接受他们,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就越有利。现代化理论及其应用关于经典社会现代化理论经典社会现代化理论是在20世纪50-60年代形成的,在那时候,社会现代化的先行国家(绝大多数是西方国家)已经完成了经典社会现代化,经典社会现代化理论是关于经典社会现代化的一个学术思想集合,根据这种理论,经典社会现代化指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过程及深刻变化。经典社会现代化理论诞生的标志(三本专著)帕森斯Parsons 社会系统1951Lerner传统社会的消逝:中东现代化1958Levy 现代化与社会结构1966现代化与现代性的区别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现代性则是在现代化过程中积淀在各个领域的一种状态。社会现代化理论的批判和发展阶段 20世纪70-80年代:依附理论、世界体系理论、后现代主义、新现代化 等 依附理论和世界体系理论更多是从国际关系角度谈现代化,后现代主义更多的是对现代性的批判,新现代化更多的是对现代化理论的改良 World-system边缘国家半边缘国家核心国家经典社会现代化过程的基本内容经典社会现代化的结果是完成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成为工业化社会。(萨顿美比较了农业社会与工业社会的典型特征,成熟的工业社会具有许多共同的特点)现代化的含义P444 1、在社会学中,社会现代化是指这样一种特殊的社会转型过程,即社会在日益分化的基础上,进入一个能够自我维持增长和自我创新以满足整个社会日益增长的需要的全面发展过程。 2、社会现代化的先行国家,绝大多数是西方国家。西方国家的社会思想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文明时期。西方社会思想史分为四个阶段:古代及中古社会思想(公元前5C-公元15C)、近代社会哲学(1618C)、古典社会学(19C20C初)和当代社会学(20C以来)。很显然,西方社会思想与社会现代化是紧密相关的。 社会现代化的后进国家,是一个动态概念,既包括一些西方国家如葡萄牙、希腊等,也包括其他地区的国家,如一些东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