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三项制度改革调研报告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6118837 上传时间:2021-12-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三项制度改革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企业三项制度改革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企业三项制度改革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深化三项制度改革 促进企业和谐发展关于 * 三项制度改革情况的调研报告* 地处 * 县城,始建于*年,* 年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上收为 * 直属企业。现有干部职工 * 人, 下设综合、财务、 * 、* 、 * 等五个生产、职能科室。自上收为 * 直属企业以来, * 先后于 20* 年和 20* 年进行了两次三项制度改革。 今年 2 月中旬至 4 月上旬, * 在干部职工中进行了一次以三项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的调 研活动,发现我公司的三项制度改革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 处,在今后的工作应加以克服和完善。一、两次三项制度改革回顾(一 ) 第一次三项制度改革 时间和背景: 于 20* 年 1 月 20日开始,至同年 6 月底 结束。第一次三项制度改革是在我公司刚刚上收为直属企业 后不久。干部职工都有一种思变的激情,有一种对新鲜事物 的向往和憧憬,对三项制度改革有一种期盼,期盼通过三项 制度改革改变公司的管理,使各项工作步入正轨,使自己的 收入有所增加。全公司改革前状况: 下设职能科室 8 个,共有干部职工55 人,其中:中层负责人 9 人;全公司干部职工工资均按照 原来地方企业的标准发放。本次三项制度改革的目标: 将科室精简为 4 个,中层负 责人精简为 6人,除 3名主要领导外 (未参加三项制度改革, 由上级任命) ,还有 * 人参加正副科长岗位竞聘和员工岗位 双向选择;员工工资由原来的地方模式改为央企的工资组成 形式,学习其它单位的改革方案,将员工至科长的工资设 6 个档次,每档设臵数量不等的级差。改革成效: 通过五步走的步骤,即:一是宣传发动、二 是制定和确定方案、三是方案实施准备、四是岗位竞聘、双 向选择、五是完善制度、整改提高,历时 * 个月,基本完成 了既定动作,达到了预期效果。(二 ) 第二次三项制度改革时间和背景: 于 20* 年 3 月 10 日开始,至 20* 年 7 月 底结束,历时 4 个半月。第二次三项制度改革是我公司上收 后,经历了第一次三项制度改革, 干部职工按部就班的工作, 没有了刚刚上收时的狂热,心理上没有了激情,部分中层负 责人和员工工作出现了懈怠情绪,少数员工思想上不思进 取,人心有点涣散,有必要进行一次人员调整和心理警示。全公司改革前状况: 下设职能科室 4 个,共有干部职工 58 人,其中:中层负责人 6 人;全公司干部职工工资均按照 第一次三项制度改革后的模式发放。本次三项制度改革的目标: 为理顺业务关系,加强内部 监控,将科室由 4 个扩充为 5 个,将业务工作职能从仓储科分离出来, 单独设立业务科; 中层负责人从 6 人增加至 9 人, 除 3 名主要领导外(未参加三项制度改革,由上级任命) 还有 * 人参加正、副科长岗位竞聘和员工岗位双向选择; 工资组成方式按第一次三项制度改革模式不变。改革成效: 本次三项制度改革,科长进行竞聘,副科长 由聘任的科长提名,报党委审批;员工岗位双向选择中,有 2 名员工落聘; 有 1 名科长未被聘用, 被提名任命为副科长。 通过这次三项制度改革,提高了干部职工对三项制度改革的 认识, 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 “干部能上能下, 收入能增能减” 的要求,调动了干部职工工作的积极性。二、两次三项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研,发现我公司三项制度改革存在以下不足。(一 ) 三项制度改革前的准备工作不充分。1、改革前没有分层次对干部职工进行访谈,收集来自 不同层面的意见和建议,也就是没有进行深层次的调研。2、所有岗位没有形成岗位说明书 ,只简要的给出了 岗位的基本要求和职责。3、没有形成行之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二 ) 分配机制不完善。薪酬管理没有彻底打破平均主义和“大锅饭”的观念, 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形成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的分 配体制(这一点与绩效考核有关) 。(三 ) 认识上存在误区将三项制革措施看成了企业对人员管理的万能钥匙,认 为只要三项制度改革搞好了,所有工作都可以搞上去,忽视 了思想政治工作和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第一次三项制度改 革后,很多中层以上负责人有这种错误的认识,放松了企业 的内部管理,在一段时期内造成工作出现了被动局面。(四 ) 拉帮结派现象时有发生。 在三项制度改革中出现了搞“小帮派” 、“小团体”的情 况,个别的还存在告状和打击报复的现象, 造成内部不团结。 如:第一次三项制度改革时,为了打压竞争对手,有人写信 告状,在干部职工形成了很不好的影响;还有个别参加正副 科长岗位竞聘的人员,组织“小帮派”为自己拉票,以求员 工投的票数高,当上科长或副科长。(五 ) 难以从根本上做到“员工能进能出” 。 第二次三项制度改革有 2 名员工在双向选择中落聘,落 聘后其本人对自己过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不足有 一定的认识。我公司是一个小企业,在地方上生存,干部职 工都是本地人,真正按照三项制度改革的要求将落聘人员辞 退,那要得罪很多人,对企业今后的影响也比较大,经企业 党委研究并与相关科室负责人商讨,在 2 名员工落聘 2 个月 后,安排其上岗。 从这件事上反映了企业在三项制度改革中, 难过“人情关” 。三、改进措施和建议(一 ) 认真领会精神实质,细致做好前期准备 三项制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手段,是调动广大职工积极性的基 本方法,涉及企业的每一位干部职工。要做好这项工作,我 们要提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首先,要吃透精神。 是要 对上级的文件进行认真学习,认真领会其精神实质,要提高 班子成员 (或改革领导小组) 对三项制度改革重要性的认识。 其次,要做好调研。 要开展深入细致的调研工作,要根据企 业的实际情况,列出企业现有高、中、基层管理人员,重要 技术人员, 特别培养人员, 特殊情况人员等, 争取全面访谈。 访谈要大面积铺开,以确保干部职工都认为自己的意见有人 听取。要了解员工对这项工作看法,对这项工作的要求,调 研的过程本身也是一次思想动员的过程,更是一次改革精神 的宣传过程,通过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为今后出台改革方 案奠定基础。 其三,要设计好改革方案。 根据调研的情况, 设计出初步的改革方案,并将方案持续地在企业中层以上进 行研讨和不断完善。这个阶段的方案主要包括四个部分: 第 一部分是组织机构设计。 包含组织机构改革说明 、组织 机构优化方案 、组织机构定岗定编 、岗位说明书等文 件;第二部分是薪酬体系的设计。 包含薪酬管理制度 、奖 金分配制度 、薪酬改革前后变化说明等文件; 第三部分 是绩效考核设计。 包含绩效管理制度 、绩效考核标准 等文件; 第四部分是改革实施的相关文件。 包含竞聘上岗 实施方案、双向选择实施方案 、落聘人员安臵管理办法 等文件。 其四,要得到上级和员工的支持。 要将各种方案文 件向上级主管单位汇报,得到上级的批准,同时,将获得上 级批准的方案交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讨论通过。做 好了这一点,就说明了我们的方案既符合政策的要求,又体 现了民意,才能真正实施。 其五,这是一点建议。 条件允许 的话,可以聘请咨询公司(或顾问) ,帮助我们按上级文件 精神设计改革方案和程序,少走一些弯路,避免一些矛盾。(二 ) 走出认识上的误区,加强企业内部管理 任何一项制度都不是万能的,三项制度改革也不是“万 能钥匙”,可以解开企业内部管理上所有的结,不要错误的 认为三项制度改革搞好了,其它工作也会跟着搞好。三项制 度改革只是一种手段,只是改变企业原有的用工形式和分配 机制,可以促进企业发展,激励员工奋进,并不能替代企业 内部的其它管理工作和员工的政治思想、职业道德教育。(三 ) 完善绩效考核体系,不断优化激励机制 当干部竞聘上岗,员工双向选择结束后,也标志着三项 制度改革告一段落,这只是干部任免方式和用工形式上的变 化,而真正要体现三项制度成功与否,关键是 要看干部职工 是否是在既有压力又有动力、 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经营机制下 工作 ,要看企业通过三项制度改革后,是否还保持稳定。 要 做到这一点,重要的是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不断优化 激励机制。绩效考核涉及的内容多,面也比较广。 第一是要分层次 考核。 即:中层以上负责人和员工,要分别进行考核,除了 对个人进行考核外,对科室工作也要进行考核,这是衡量一 个科室负责人工作能力的重要依据; 第二是要合理设定目标 任务。年度、 季度或月度的目标任务不能过高, 也不能过低, 要使干部职工通过努力能够完成目标任务,得到应有的回 报; 第三是要科学制定考核标准。 考核标准要公正、公平, 标准如果不公正、 公平,考核的结果很可能会与实际有偏差, 这就失去了考核的意义,也使干部职工对考核的作用产生怀 疑,考核就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失去公信力; 第四是考核汇 总后奖惩要兑现。 这也是绩效考核的关键,奖惩必须兑现, 如果有一次奖惩没有兑现,下一次的奖惩就同样兑不了现, 因为我们的奖惩面对的是公众,而不是个体。领导的公信力 和考核的严肃性就在这里体现。(四 ) 做好归纳总结工作,建立改革长效机制 三项制度改革结束后,要将所做的工作进行总结,对存 在的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也是三项制 度改革的继续。对改革中形成的各项制度、方案、措施,要 加以整理、归类,并根据工作实际进行完善,有的制度是可以长期应用的,如:竞聘上岗实施细则、双向选择实施 方案、落聘人员安臵管理办法、薪酬管理制度等制度, 在公司今后的实际工作中是可以继续使用的,不能因为这次 的改革结束而废止,要通过完善这些制度,建立企业三项制 度改革的长效机制。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加强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随着时代的前进,在制度执行过程,难免会出现一些新的情况, 新的问题,如果我们不因时而变,因事而变,就容易造成管 理工作的滞后,就将一事无成或最终导致改革失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