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大师作品分析课件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241303411 上传时间:2024-06-16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1.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大师作品分析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建筑大师作品分析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建筑大师作品分析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大师作品分析建筑大师作品分析1推荐书目:o王小红 编著,大师作品分析解读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o(美)克拉克,波斯著,汤纪敏,包志禹译,世界建筑大师名作图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o刘尔明,羿风 主编,中国当代著名建筑师作品选,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o柯布西耶全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网站:abbs;far2000;ArchDaily。推荐书目:网站:2解读之目的:解读之目的:o1,对待经典的态度:在当前数码时代人们已习惯于用数码相机拍一本本建筑书,但是我们是否习惯先坐下来读这些书,读建筑师,读平面图、剖面图、立面图.,再对照照片想象体验一下这个建筑空间感觉和建筑师给我们讲的故事。o2,解读经典的目的:我们如何解读建筑,如何分析建筑,是否有途径让我们找到通往认识建筑的路,最终我们怎样理解一个建筑和建筑大师作品,它会怎样启发和影响了我们。解读之目的:1,对待经典的态度:在当前数码时代人们已习惯于用3解读之方法手段o1.分析方法:在分析过程中具备独特观察视角和研究方法,把被分析的建筑从不同方面层层剥离,目的是找到建筑的内核和它形成的逻辑性,找到建筑作品发展的脉络,而不是片断了解建筑,这也是我们认识建筑的开始。o2.分析核心:深刻体会和理解建筑最有特点的地方,展开深入分析。解读之方法手段1.分析方法:在分析过程中具备独特观察视角和研4o3.分析手段:涵盖以下建筑的基本问题,它们是我们学习建筑时需要一直面对的:(1)建筑师的背景;(2)建筑的概况;(3)建筑与场所;(4)建筑平面分析与功能组织;(5)建筑形体特征;(6)建筑结构形式;(7)建筑空间布局特点;(8)建筑交通流线组织;(9)建筑立面分析;(10)建筑材料的运用与细部处理。3.分析手段:涵盖以下建筑的基本问题,它们是我们学习建筑时需5关于建筑建筑是一个美妙的东西,建筑反映的不只是建筑本身的造型和内部的空间关系。从建筑里你能解读到建筑大师的人生观和建筑说蕴涵的文化。从一个建筑看世界,你能从中领略到永恒。关于建筑建筑是一个美妙的东西,6密斯凡德罗1、背景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于1886年3月27日出生在德国的亚深古城。钢框架结构和玻璃骨架透明的外观,灵活多变的流动空间以及简练而制作精致的细部。“细节就是上帝”:大胆、简单和完美的手法进行设计,将建筑学的完整与结构的朴实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少就是多”密斯凡德罗1、背景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Lud72、建筑概况建筑概况吐根哈特别墅(Tugendhat villaTugendhat villaTugendhat villaTugendhat villa):19281930年在捷克斯洛伐克布尔诺城为一个银行家所建造的私人别墅。设计意图:要创造第一个玻璃的住宅,第一个有一种空透的结构,让大树和草坪形成室内的边界。流动空间:在起居部分的空间处理和室内材料的应用上。2、建筑概况吐根哈特别墅(Tugendhatvilla83.场地分析难点:倾斜的基地解决:将主入口以及车库均放在临街的二楼,入口隐藏于墙壁和奶白色的半弧形的主楼梯玻璃围栏之间。通过楼梯下到一楼,一楼则因地形营造了一个通透的空间,平台和踏步可以直接通向花园,使室外与室内相互流通。总平面图总平面图主入口照片主入口照片街道街道街道街道3.场地分析难点:倾斜的基地总平面图主入口照片街道9地处公路旁,开车出行回家,打开车库便是。人们进出或穿越住宅是会产生一种有趣的层次感,这是地形造成的,密斯也正是利用了这点让建筑空间不只停留在平面上。地处公路旁,开车出行回家,打开车库便是。人们进出或穿越住宅是10“流动空间”:主旨不是把空间作为一种消极静止地存在,而是把它看做一种生动的力量。在空间设计中,避免孤立静止地进行体量组合,而是追求连续的运动空间。为了增强流动感,往往借助流畅的极富动态的、有方向引导性的线型,从而创造一种流动的、贯通的、隔而不离的整体空间效果。问题:降低了房子的使用功能。因此密斯面临着一个很大的矛盾在流动空间中如何进行功能组织?解决办法:在住宅的公共部分使用开放、流动的空间模式,在私密部分仍然保持封闭的传统空间模式。从而吐根哈特别墅的一层主要是规则完整的开放空间形式,很好的表达了“流动空间”的思想;而二层则更注重于功能上的使用。4.平面分析“流动空间”:主旨不是把空间作为一种消极静止地存在,而是把它11一层功能分析图一层功能分析图一层功能分析图12二层功能分析图二层功能分析图二层功能分析图13南立面南立面西立面西立面东立面东立面对地形的精彩处理:o上层,有着直通公路的出入口,沿公路方向看它像是“底层”;o下层,高居于半地下室的基座上,有着一个比上层入口更为庄重气派的大台阶降向山坡,造成一种“在上层”的错觉。南立面西立面东立面对地形的精彩处理:14南立面南立面西立面西立面东立面东立面问题:“上实下虚”解决:使用厚重的半地下室空间构成“台基”使建筑嵌入山坡,加强了整个建筑在视觉上的稳定性,也同时具有住宅功能所需要的辅助和设备空间,而台基也成为了调节建筑与坡地关系的重要过渡。南立面西立面东立面问题:“上实下虚”155.流线分析车库入口主入口5.流线分析车库入口主入口165.流线分析5.流线分析176.立面分析通过黑白立面图的强烈对比,一层窗的面积明显大于二层窗的面积,符合立面虚实分析。立面特点:一层面向花园,通过大面积落地玻璃窗形成开敞的大空间,二层则主要集中私密性的居住空间,所以窗的面积比较小。6.立面分析通过黑白立面图的强烈对比,一层窗的面积明显大于二18整个建筑主体全长约为132英尺,总宽度为78英尺。密斯实用18*21的竖长方形为基本模数,将建筑分为横向7个开间,进深2个开间,并在模块交点处放置十字钢柱。一层共有17钢柱,四根钢柱被三片墙墙取代。平面中其他承重墙多选择以半模数的位置放置。另一些细部功能性分隔墙以1:1或1:2的标准比例分布。7.结构分析整个建筑主体全长约为132英尺,总宽度为78英尺。密斯实用119无方向性的十字形钢柱8.细节分析无方向性的十字形钢柱8.细节分析20整栋房子强调白色,当一层玻璃降入地下时,白色的规则整体和一层室内的银色柱子形成一幅及其和谐的画面。8.细节分析整栋房子强调白色,当一层玻璃降入地下时,白色的规则整体和一层21起居部分以条纹玛瑙石屏风,半圆形乌木作隔断,设计简洁,细部处理精致,原色羊毛地毯与猪皮和灰绿色皮椅处理得十分协调。9.室内设计起居部分以条纹玛瑙石屏风,半圆形乌木作隔断,设计简洁,细部处2210.室内材质10.室内材质23家具的造型独特优雅、简约实用,暗示了各个空间的功能,其摆放位置没有丝毫阻碍到别墅的流动性11.室内家具魏森霍夫椅巴塞罗那椅布尔诺椅图根哈特椅家具的造型独特优雅、简约实用,暗示了各个空间的功能,其摆放位24陶爱斯堡俄罗斯舞蹈的韵律(风格派)12.最初的约定陶爱斯堡俄罗斯舞蹈的韵律(风格派)12.最初的约定25简化、抽象、提炼 线条、不对称的构图范斯沃斯住宅简化、抽象、提炼范斯沃斯住宅26建筑大师作品分析课件27“布尔诺城市的唯一标志”密斯设计的作品中各个细部精简到不可精简的绝对境界,不少作品结构几乎完全暴露,但是他们高贵、雅致,已经使结构本身升华为建筑艺术。密斯的建筑思想是从实践与体验中产生的,在吐根哈特中,用大量的十字形钢柱和落地玻璃为业主创作出一个以往住宅中少有的流动空间。13.评价魔鬼存在于细部。别墅内每一件家具及摆放,都由密斯亲自设计。从形状到材质,无一不透露出密斯对于细节的重视。缺点:私密空间过多的让位给交流空间。家具设计,固定性太强。“布尔诺城市的唯一标志”13.评价魔鬼存在于细部。别墅内每一28阿罗伊斯李尔(Alois Riehl)住宅,柏林,(1907年)佩尔斯(Perls)住宅,柏林,(1911年)黑尔街(Heerstrae)住宅,柏林,(1913年)坎丕勒(Kampner)住宅(已毁),柏林,(1921年)莫司勒(Mosler)住宅,柏林,(1924年)沃尔夫(Wolf)住宅(已毁),古本(1926年)罗莎卢森堡(Rosa Luxemburg)与卡尔里本克奈西特(Karl Liebknecht)纪念像(已毁),柏林,(1926年)白院聚落(斯图加特住宅展)主持人之一,斯图加特,(1927年)图根哈特别墅(Tugendhat),捷克,(1928年-1930年)14.其他作品阿罗伊斯李尔(AloisRiehl)住宅,柏林,(19029朗根(Lange)与艾斯特尔博士(Dr.Esters)别墅,克雷费尔德,(1928年-1929年)万国博览会德国馆,巴塞罗那,(1929年)Verseidag公司工厂建筑,克雷费尔德,(1931年)列克(Lemke)之屋,柏林,(1932年-1933年)范斯沃斯住宅(Farnsworth House),伊利诺州,(1946年-1951年)伊利诺斯工学院校园规划,伊利诺斯伊利诺斯工学院建筑系馆(克朗楼)湖滨公寓,芝加哥,(1950-1951)Seagram大楼 与非力普强生(Philip Johnson)合作,纽约州,(1954年-1958年)新国际画廊,柏林,(1965年-1968年)朗根(Lange)与艾斯特尔博士(Dr.Esters)别墅30建筑大师作品分析教学指导书建筑大师作品分析教学指导书(一)教学目的(一)教学目的(1)“学大师做设计”;(2)领会大师的建筑思想(包括时代流派、文化内涵);考量大师的建筑作品;临摹大师的建筑技法;(3)为顺利过渡和转换,特设置本次作业:大师建筑名作分析。建筑大师作品分析教学指导书(一)教学目的311.1.基本要求基本要求(1)初步阅读“建筑史”,选择一位自己喜欢的建筑大师,进而选择这位大师的一个建筑作品必须“住宅”设计进行分析。(2)分析并表达的内容的项目,包括:大师本人简介(生平、主要观点、代表作品,归属流派);大师作品简介(名称、年代、地点、类型、)大师作品特点:结构选型(材质、结构体系)设计手法(主要:突出流派标志的造型、空间、交通)重要细部(构造节点、装饰手法)其他特别之点(如,对环境的关照、对文化的关照、对建筑学学科发展的贡献)(二)教学要求(二)教学要求1.基本要求(二)教学要求322.2.作业要求作业要求(1)规格:A2-绘图纸;1张。(2)内容:1.必须有上述四项。其中图纸,应包括:总平面、底层平面、主立面、纵剖面(建筑纵深方向,经过主入口);1:100;2.分析评论文字要求:言简意赅,鼓励画分析示意图。(3)工具:尺规;墨线(4)版式:自行设计构图和排版,(5)图名:大标题(建筑名作分析),小标题(例:密斯住宅抄绘分析)2.作业要求333.3.特别说明特别说明(1)慎重选择:一旦选定(某个大师),原则上不容更换。如果更换,申请批准;同时原作业作废;必须按照本规定,重新完成新选大师的“建筑作品分析”一份。(2)可持续性:深入阅读“大师作品分析”,熟悉其他大师作品。(3)终极目标:1.“学得越像越好、越成功”把分析结果运用到设计,设计成果与大师作品“惟妙惟肖”2.通过作业以及学以致用到课程设计,达到对建筑的深度理解与把握。3.特别说明3411前现代前现代(1)工艺美术运动“拉斐尔前派”,建筑师:英韦布,建筑作品:肯特郡“红屋”(2)新艺术运动“维也纳学派”建筑师:奥地利路斯,建筑作品:维也纳斯坦纳住宅(三)教学参考(三)教学参考1前现代(三)教学参考352 2“现代现代”大师作品大师作品(1)现代艺术派“风格派”,建筑师:荷兰里特维德,建筑作品:乌德勒兹斯特劳夫人住宅(2)现代主义“现代建筑派”,建筑师:法裔瑞士柯布西埃,建筑作品:巴黎萨沃依别墅(3)现代主义“现代建筑派”,建筑师:德密斯,建筑作品:巴黎吐根哈特住宅,另,推荐:“砖住宅”,“巴塞罗那德国馆”(4)现代主义“现代建筑派”,建筑师:美赖特,另,推荐:“草原式住宅”2“现代”大师作品363 3“后现代后现代”大师作品大师作品(1)新现代“白色派”(“纽约五”),建筑师:美迈耶,建筑作品:康涅狄格州-达连史密斯住宅(2)新现代“白色派”(“纽约五”),建筑师:美埃森曼,建筑作品:康涅狄格州-达连编号住宅(3)新现代“白色派”(“纽约五”),建筑师:美格雷夫斯,建筑作品:印第安纳州-韦恩堡汉索曼住宅(4)新现代“灰色派”(“纽约五”),建筑师:日安藤忠雄,建筑作品:大阪住吉的长屋(5)新理性主义“提契诺学派”,建筑师:瑞士马里奥博塔,建筑作品:提契诺圣维塔莱河滨住宅4 4其他大师作品,自行设定。其他大师作品,自行设定。3“后现代”大师作品371大师作品分析-解读建筑(第二版)王小红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92世界建筑大师名作图析(原著第三版)(美)克拉克,(美)波斯著,汤纪敏,包志禹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5-13建筑大师MOOK丛书:勒柯布西耶大师编辑部编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10-14建筑大师MOOK丛书:密斯凡德罗大师编辑部编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10-15建筑大师MOOK丛书:弗兰克劳埃德赖特大师编辑部编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10-16安藤忠雄论建筑(日)安藤忠雄著,白林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1-1(四)参考书目(四)参考书目1大师作品分析-解读建筑(第二版)王小红编著,中国38o作业参考:oRevit杯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优秀作业集作业参考:392006Revit杯(1)解读建筑徽派民居,(2)经典建筑分析(理查德迈耶*),(3)解读经典埃森曼10号住宅2007Revit杯解读建筑(道格拉斯住宅*)2008Revit杯(1)解读建筑(拉乔夫斯基住宅*),(2)经典建筑解析罗比住宅*,(3)经典建筑分析(密斯的范斯沃斯住宅和菲利普约翰逊自宅)2009Revit杯(1)解读建筑(安藤忠雄住吉的长屋*),(2)苏州博物馆空间认知与分析,(3)认识建筑系列作业流水别墅2010Revit杯(1)交响寻求流水别墅的空间节奏空间设计,(2)大师作品分析朗香教堂,(3)建筑名作分析与构成(马里奥博塔),(4)经典建筑解析(安藤忠雄建筑对话*)2006Revit杯(1)解读建筑徽派民居,(2)经典40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