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学校仪式管理研究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45527719 上传时间:2021-12-07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1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学校仪式管理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中小学学校仪式管理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中小学学校仪式管理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小学学校仪式管理研究 中 文 摘 要升旗仪式、成人仪式、毕业典礼、入队/团/党仪式、节庆典礼是中小学学校中司空见惯的仪式活动,仪式因其具有特定内涵的象征意义而经久不衰,伴随素质教育的深化与落实以及新课改对学生培养目标的完善,学校仪式在象征意义的背后还具有了更深刻的德育教育、情感与价值观教育的功能。然而学校仪式重形式,轻内涵;重结果,轻过程;重灌输,轻渗透的现象使之不得不反思举行各种仪式的价值和意义。在此脉络下,探究学校仪式的价值以及如何发挥学校仪式的价值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论文要回答的四个问题是: 学校仪式管理是什么? 为什么要研究学校仪式管理? 如何开展学校仪式管理? 如何有效实现学校仪式管理? 本论文采用质性研究的取向,在5所不同的学校分别选取了4种不同形式的学校仪式进行定性观察,与这些学校中的部分管理者和教师进行了深度访谈,并且随机抽取了2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这些方法的运用收集学校仪式研究中所需的现实背景资料,为本研究的开展提供了丰厚的实践支持。 本论文揭示的是,学校仪式可以管理,并且在当今学校仪式活动泛滥且形式化极为严峻的情况下,对其进行管理显得尤为必要。学校仪式管理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可操作性的术语,使管理者可以从具体的要素与结构入手,分析并提出学校仪式管理的策略: 在学校仪式要素与结构中,一方面是由可视的物质要素,包括物件形式、语言形式、行为形式和声音形式四种要素,营造出蕴含特定情感基调的仪式场,在激发机制的指导下,通过在学校仪式仪程设计上的“放权”,学校仪式空间排列上“去中心化” ,学校仪式情境设置上的“情感契合”,以及学校仪式角色扮演中更具“采择性”四种管理策略,改善或改变仪式场内各要素的状态,以增强彼此间的协调联结,共同营造一种与仪式基调相映衬的仪式空间;另一方面是由不可视的心理要素,包括仪式主题、群体聚集、群体情感、共同关注和共同兴奋四种要素,依次推进、相互联结而形成情感连带的结构,并在动力机制的指导下,通过促进型调节焦点的获得、积极情感的转化两种管理策略实现对学校仪式中情感、文化的体验与理解。 学校仪式管理受限于学校管理场域中的各种因素,学校管理场域中影响学校仪式管理顺利进行的因素包括:学校仪式管理理念和学校仪式管理组织环境,管理理念应破除“工具观”,树立“拟剧观”,追求“理解与对话观”;管理组织环境又涵盖对组织权力的新认知、组织模式的新形式、组织关系的新趋势、组织制度的新制定四个方面。另外,弘扬与践行校园仪礼文化和能否创设特色的学校仪式也是学校仪式管理的重要保障。学校管理场域一方面影响着学校仪式,使学校仪式表现出学校管理场域的固有属性;另一方面学校仪式的特性也促使学校管理场域成为一个团结协作、充满人文与民主的世界。关 键 词:学校仪式;仪式管理;内涵与本质;要素与流程;机理与对策ABSTRACTThere are many basic ceremonies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such as flag-raising ceremony, grown-up rites, graduation ceremony, Young Pioneers-joining, League-joining and Party-joining ceremony and festival ceremony. Rituals are unfailing as they have certain intension and symbolic significance. In the wake of deepening and implementing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and completing training target to students in New Lesson Change, school rituals have further profound functions in moral education, sentiment inculcation and value cultivation, more than their symbolic significance. However, school rituals take stress on form, not on intension; on consequence, not on procedure; on inculcation, not on comprehensionSo we have to introspect on the value and meaning of holding rituals in school. In this context, exploring the value of school ceremony and how to activate its value is of important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This paper is to resolve these four questions: Whats the management of school ritualsWhy to study school ritual managementHow to develop school ritual managementHow to carry out school ritual management effectivelyThe paper takes Qualitative Research to choose four diverse school rituals in five different schools respectively. I have a depth interview with part of managers and teachers in these schools and take a questionnaire survey by 200 students selected randomly. Information collected provides me required realistic background materials and abundant practical support for the researchIt is proclaimed that school rituals are manageable. It appears essential to manage school rituals under the severe condition that nowadays school rituals are spread unchecked and formalized. School ritual management is to exchange abstract concepts into operational terms and to make manager start with specific elements and structure, analyze and propose strategy of how to manage school ritualsIn element and structure of school rituals, it can be divided into visible material elements and invisible psychical elements. Firstly, visible material elements, including objects, language, behavior and voice, construct ceremony surroundings with special emotional keynote. Under the guidance of stimulation mechanism, to design procedure of school rituals without constraint, to do ritual spatial arrangement decentralized, to set scenes in consistent with emotional keynote and to play more selective roles in school rituals are four management strategies. These strategies improve or change the status between every ceremony surroundings and enhance coordination among each other and create ritual space in accord with ritual key. And secondly, invisible psychical elements, including ritual theme, group gathering, group feelings and common concerns, promote in turns and connect each other and form emotional joint structure. Under the guidance of motive force, two management strategies, which are acquirement of promoting-type adjusting focus and transformation of positive feelings, make students experience and comprehend the emotional and mental energy in school ritualsSchool ritual management is subject to every element in school management surroundings. Surroundings influence school rituals by concept of school ritual management and management environment of school ritual control. Administrative concept should abolish tooling-view, set up dramaturgy and pursue comprehension and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environment covers new cognition of organizational power, new model of organizational pattern, new tendency of membership credentials and new formulation of organizational systems. Besides, whether to create characteristic school ceremony is also an important guarantee of school ceremony management. On one hand, school management surroundings effect school ritual and make it show the inherent property of the surrounding. On the other hand, features of school rituals promote school management surroundings as a unity, cooperation, full of humanity and democratic world KEY WORDS:School ritual; ritual management; connotation and essence; element and procedure; mechanism and countermeasure目 录 引 言 1一、研究的缘起 1 (一)实践反思1 (二)理论启迪2 二、研究的意义 3 (一)理论意义3 (二)实践意义4 三、文献综述5 (一)学校仪式研究的教育学视角. 5 (二)学校仪式研究的文化学视角. 7 (三)学校仪式研究的社会学视角 10 (四)当前学校仪式研究尚存问题与不足 12 四、研究构思与方法. 13 (一)研究构思. 13 (二)写作框架. 14 (三)研究方法设计 16第一章 学校仪式管理的内涵阐释. 18一、“形式化”的语义认知18 (一)“形式化”的内涵与特征. 18 (二)“形式化”的危害. 19 二、学校仪式的内涵解读 19 (一)学校仪式定义的考察 19 (二)学校仪式本质的探索 22 三、学校仪式管理的内涵衍生24 (一)学校仪式管理的定义架构24 (二)学校仪式管理的本质揭示26第二章 学校仪式管理从差异中求共通 28一、学校仪式管理对象的差异性 28 (一)四种类型的学校仪式 28 (二)三种学校仪式的片段回顾30 二、学校仪式管理对象的共通性 33 (一)学校仪式的共有要素 34 (二)学校仪式的共有流程 35 三、学校仪式管理的独特性. 37 (一)崇尚尊重人的管理文化. 38 (二)实施项目化的系统管理. 38 (三)预设变化的权变管理 39 (四)追求自组织性的无为管理39第三章 对学校仪式管理:必要性、重要性与可行性 40一、检视与诘问:对学校仪式管理的必要性40 (一)表征之一:学校仪式“形式化”40 (二)表征之二:学校仪式“工具化”42 (三)表征之三:学校仪式“共性化”44 二、解读与论析:对学校仪式管理的重要性46 (一)学校仪式之于本体的价值:象征意义之林 46 (二)学校仪式之于主导者的意义:隐性的教育工具47 (三)学校仪式之于参与者的意义:情感功能48 三、规划与追寻:对学校仪式管理的可行性51 (一)本体的仪式特点为学校仪式管理提供了客观条件 51 (二)丰厚的仪式理论为学校仪式管理提供了理论指导 52 (三)一致的认可为学校仪式管理提供了现实土壤. 56 第四章 在学校仪式中的管理:机理与策略 59一、学校仪式管理的机理59(一)激发机制之于“仪式场”的双向交互作用 59(二)动力机制之于情感连带的管理机理 60二、 “仪式场”的管理策略. 61(一)指向学校仪式仪程设计的“放权” 62(二)指向学校仪式空间安排的“去中心化”63(三)指向学校仪式情境设置的“情感契合”64(四)指向学校仪式角色扮演的“角色轮换”66三、情感连带的管理策略67(一)促进型关注点的调节 67(二)积极情感的转化. 70第五章 为了学校仪式的管理:保障与强化 73一、更新学校仪式管理理念 73(一)破除形而下的学校仪式“表演观” 73(二)树立形而上的学校仪式“拟据观” 74(三)追求形神兼得的学校仪式“理解与对话观”. 75二、优化学校仪式管理组织环境75(一)组织信念的新认知:仪式权力象征. 76(二)组织模式的新形式:多元主体与民主参与 76(三)组织关系的新趋势:由“我与它”走向“我与你”. 77(四)组织制度的新制定:跟进与完善78三、创办特色学校仪式. 79(一)特色仪式滋生于学校的办理理念80(二)特色仪式迁移于民俗仪式的隐喻80(三)特色仪式发展于形式与内容的交融 81 四、弘扬与践行校园仪礼文化79 (一)传统仪礼文化的合理吸纳82 (二)现代仪礼文化的交汇融合82 (三)校园仪礼文化的新生践行83结 语84参考文献86附 录96后 记. 100 引 言近乎二十年的学校求学生涯,经历了大大小小无数的校园仪式,仪式在学校生活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各种仪式犹如过眼云烟,挥之即去,唯独印象深刻的几次是知、情、意、行的真正投入,情感能量的自然升腾;是对仪式内涵与精神的理解,思想意识的和谐共鸣。然而历史赋予仪式的巨大作用,或展示或传播着宗教信仰、神秘力量、民俗文化仪式的现实效果不能满足人们对仪式所期待实现的价值之间的矛盾,萦绕在脑海久久不能褪去,为何文化在进步,而作为文化载体的仪式却止步不前,甚至令人生厌?为何学校仪式满怀热情的去教育学生、传播文化,学生却领会不到它的真谛.众多的困惑,激发了我探究和反思的兴趣,通过广泛的搜集资料,分析总结历来学者有关学校仪式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小学学校仪式管理研究”这一命题,尝试着解决当前中小学学校仪式现实与目的相背离的问题。 引言部分主要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论述:一是为什么要开展本研究的实践反思与理论启迪;二是开展本研究所具有的理论与实践价值;三是从国内外已有的研究中了解中小学学校仪式管理的现状;四是提出本研究的思路、写作框架和研究方法。一、研究的缘起中小学学校仪式管理的研究是在实践的反思中孕育而出,在理论的指导下明确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人们,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实践也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带有反思的实践是将感性的认识升华为理性的思索,而理论的指导则使认识又回到实践,并且成为反思的实践。因此,本文缘起于对中小学学校仪式实践中所存问题的认识与反思,又在仪式理论与学校文化管理理论的启迪下回到实践,并执笔开始了本文的研究。 (一)实践反思 在开始一个研究之前,总是要发问,要反思,要问自己为什么开展这样的研究。于是在发问与反思中,认识到魅力化仪式与形式化仪式的差异,认识到学校仪式与教育之间的关联、与学生之间的关联。 11. 正向反思:追求魅力化仪式 仪式,毫无疑问有其外在的形式,但是形式化的仪式失却了其本真的意义,让人对其存在的价值产生怀疑。然而,让人心潮澎湃,记忆深刻的成功仪式也不胜枚举。如世界名校各具特色的开学典礼、敲钟仪式、集体宣誓仪式,这些仪式犹如号角,振奋学生的精神,带给每位学生步入新学习阶段的鼓舞与探索知识的强烈愿望;又如庄重的毕业典礼、校长的亲予证书与拨髻仪式;再如身着节日盛装的成人礼仪式,让学生充满自豪与自信的开启新的航程。具有魅力的学校仪式,不仅应该秉承学校的文化传统,彰显学校的办学灵魂与核心价值观,更应该触动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的行为,帮助塑造学生高尚的人格与正确的价值观。 2. 逆向反思:质疑形式化仪式 学校仪式在展现学校风貌、构建学校共同体以及塑造学校文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仪式与形式虽然都追求外在的展演性,但仪式与形式有着昀本质的区别?仪式是形式与内容的结合体,蕴含事物的本质和指代的意义。然而,可惜的是,现在学校的一些仪式,已与其本真价值脱节,成了外在烦琐的形式,纯粹追求“视觉效果”,内涵玄虚、空洞。这样的案例屡见不鲜,例如学校为迎接领导,让学生在寒冷的冬天穿短裙;为聆听领导空泛冗长的发言,在烈日下暴晒2个多小时;为使宣传幅不被大风吹起,让学生当“压幅人”;再如,在仪式中穿插毫无意义的歌舞表演;仪式程序简单套用;仪式过程秩序混乱等等,这种占用师生大量休息时间,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甚至以师生为道具的形式化仪式,不仅引起学生、家长以及教师的质疑,更应该引起学校管理者以及教育教学研究者的反思。 (二)理论启迪人们经常说研究只有有了问题有了疑惑,才能探索出道路,为疑惑指明方向。然而,并非所有的问题都有这样的价值,缺乏理论启迪和理论支持的探索,问题只能原地打转,又或者让人坠入迷雾之中。对学校仪式管理的发问,有着丰厚的理论指导,在众多理论的启迪下,才是为发问指明方向的基础和保障。1. 仪式研究理论的启迪 仪式理论遍及宗教学、人类学、社会学甚至心理学和生态学,无数的仪式研究都已经证明了它的巨大价值和潜在意义。仪式的宗教性、神圣性、规范性、结构性、目的性、象征性等等,使得仪式在维持社会秩序、接近神秘力量或超自然力量、象征意义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此外,仪式在人的思想和行为的构建与改变上也具有无形的力量,它不仅是人类创造意义的行为,而且仪式的过程与其2参与者或者说文化整体之间存在密切的互动性关联。仪式研究所揭发出的价值使得其研究领域不断扩展和深化。作为学校日常生活中充满教育与文化意义的仪式,如升旗仪式、成人仪式、毕业仪式、欢迎仪式等,对它们的研究与管理也应进入学者们的视界,从内涵、结构、流程等方面的管理来探究和挖掘其中所含的教育意义和文化渗透价值是当前学校仪式发展的必然趋势。2. 学校文化管理理论的启迪 随着文化概念的普及,各类组织越来越意识到文化对经营管理的重要作用,学术界的研究成果也层出不穷,乃至被人们称为管理的“文化学派”。学校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存在,是一个充斥着历史与现代文化的实体,文化弥散在学生间、课堂里、会场上,无处不在。然而,文化毕竟是形而上的东西,是抽象与无形的,一味的强调对文化本身的管理,往往会陷入空谈和唯心主义的泥淖中,因此文化管理理论的研究者或实施者也努力从文化的附着体和管理的流程中渗透其理念。仪式承载着文化同时仪式也孕育着文化,仪式所包含的一系列程序性活动和整套的行为方式都具有文化的象征意义,作为文化有形载体的仪式,是实施文化管理昀肥沃的土壤。学校是一个仪式丰富的文化场所,通过对学校仪式的管理,以期达到良好的校园秩序、共识的校园制度以及共同认可的校园核心价值观。二、研究的意义通过对国内外关于学校仪式研究的文献进行分析归纳后发现,对学校仪式管理进行专门论述的尚不多见。已有的研究多是基于人类学、社会学的角度,以揭示学校仪式的功能和价值为目的进行的阐释。但这并不意味着对学校仪式管理进行研究没有理论和实际意义,恰恰相反,已有的研究奠定了本文的研究意义,因为,学校仪式的功能和价值,只有在对学校仪式进行有效的管理后才能得以充分发挥。从这一角度来说,在教育领域内引入仪式管理,特别是对学校中各种富含教育目的和文化象征价值的仪式进行管理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从理论发展角度看,对学校仪式管理进行合理的理论探讨和管理策略建构至少在以下方面体现出其意义。31. 学校仪式研究深度和广度予以拓宽 目前关于学校仪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学校仪式的定义讨论、分类、建设和功能等方面,这是在仪式研究的基础上对学校仪式研究雏形的讨论,当然,也有少数学者对学校的某一仪式展开人种志研究,对仪式的全过程进行分析,从而提出优化设计学校仪式的对策和建议。然而,学校仪式的研究不应局限与此,学校仪式研究还有更加宽阔的空间待学者们去开发,如学校仪式如何进行管理?管理的流程是怎样?如果对其进行管理,在保障其价值发挥上有哪些阻碍因素?等等,这些方面在学校仪式研究中属于进一步需要开展探讨的问题。 2. 学校文化管理内容和维度予以丰富 学校文化管理在经历了组织管理、决策管理、科学管理的历程后进入人们的视界。学校文化管理是一种形而上的管理,因为它指向人的思维,学校文化无处不在,却无法触及,但作为管理的一种形态,文化管理又是一种形而下的操作,因为它必须以一些基本的管理行为激活人的动机,实现人类行为的自我调整。学校仪式是文化的有形载体,学校仪式展演传承着文化,同时也塑造创造着文化。从更广的范围来看,学校仪式管理包含于学校文化管理,学校仪式管理涉及学校行为文化、制度文化以及精神文化的管理,通过学校仪式管理方式的探讨,为学校文化管理提供一些新的思路。(二)实践意义 从实践的角度看,学校仪式管理至少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重要意义:1. 学校仪式实效性的提高 学校仪式实效性是指学校仪式实施目的的到达程度或结果。尽管已有的研究鲜有从管理角度对学校仪式进行探讨,但这并不意味着对学校仪式管理的研究没有价值,相反,通过管理,人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学校仪式的巨大功能;通过管理,可以将种类繁多的学校仪式进行归类,并推演出它们在要素与结构上的共通性;通过管理,可以使普通的要素间形成链接,产生出新的结构,可以使单个的个人在某种情感氛围或相互默契的某种规则的促使下,由无序的自由状态自发而又协调的自动形成时间、空间、结构上有序的群体组织。因此,通过管理,学校仪式可以更好的发挥它的价值,实现它的目的。2. 学校管理结构缺陷的弥补 学校仪式管理的提出源于学校仪式在现实举行中存在问题的反思,更是以解决这一问题,促进学校仪式更好的发挥其功能为目标和归宿。学校仪式存在的问4题,折射出学校管理结构上的缺陷?仪式管理的缺失。仪式管理不单单是一种活动的管理、一种行为的管理,更是一种文化的管理,而文化管理无论是在企业还是在中小学都是当前管理者所追求和向往的,通过提出仪式管理的理念,探索仪式管理的方式方法,从而有助于清晰认识当前学校仪式实践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采取对症下药,不仅能够提高学校仪式的效果,充分发挥仪式的价值,而且还可以弥补学校管理上的不足,促进文化管理的实现,提高学校管理的整体水平。三、文献综述通过梳理国内外学者对学校仪式的研究,总结当前研究的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在已有的高度上开展更深刻、更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本文将已有的研究归为教育学研究视角、文化学研究视角和社会学研究视角三种不同的研究角度和研究的侧重点,尽管这种分析已有研究的方式,不能涵盖所有的研究成果,但是笔者已在昀大程度上将当前所盛行的主流研究观点归纳在文中。 (一)学校仪式研究的教育学视角 在教育学视角中,学者多是以某一种具体的学校仪式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学校仪式的教育价值,从教育规律和教育原则为出发点,探索学校仪式建设与改进的对策和建议。 1. 学校仪式的教育功能 学校仪式的教育功能是学校仪式存在昀为重要的功能之一。 无论是教育行政部门,还是教育实践部门,都越来越重视学校中各种仪式活动在德育教育、学生人格塑造中的作用。在教育方针、教育政策方面,我国在2001年9月颁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指出,“开展必要的礼仪、礼节、礼貌活动,对规范人们的言行举止,有着中央的作用。要提倡在重要场所和重大活动中升国旗、唱国歌,开展入队、入团、入党宣誓、成人仪式以及各种形式的重礼节、将礼貌、告别不文明言行等活动,引导公民增强礼仪、礼节、礼貌意识,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2004年2月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及 2006 年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中,也明确指出,入学毕业、入队离队、入团、成人仪式等活动,具有重要的特殊意义,是思想道德教育的宝贵资源。 就中小学而言,许多学校将学校仪式活动作为其德育教育的一部分,努力开5展丰富多彩的仪式庆典活动。如潘梅在研究日本现代成人礼中指出,教育领域中仪式的隐性德育功能,并将这种隐性德育分为三个层次:成人角色教育、民族认同感教育和生命实践教育。 以及谢迪斌、包新中、施蕾等都论证了学校仪式的德育功能。此外,学校仪式还具有强大的教育学习功能,国外学者Aquili,Laughlin,and McManus 早在 1979 就从生理学的角度论证了仪式活动可以形成使学生形成左右脑同时处理信息的模式。 超越了仪式德育教育的局限,将其扩展到更高的教育价值上,学习知识本质上就是一种信息处理的模式,而且文字性材料的知识是以大脑的左半球为优势,而非语言文字是以大脑右半球为优势的。生理学中通过对正常被试和隔裂脑病人的研究都表明,大脑两半球在人类认知活动中的功能是不对称的。“左侧大脑半球的言语功能和抽象思维功能优于右侧半球;右侧半球的空间概括能力的形象思维功能和情感性信息处理功能优于左半球。” 显而易见,仪式在视、听、感以及情绪上的刺激,对于开发大脑右半球的认知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 同时,克里斯托弗.乌尔夫以“柏林仪式研究”项目的成果,呈现了学校仪式对教育和社会过程的推动作用,学校仪式的模仿学习过程和学校仪式的跨文化学习功能。在他的研究中一直关注的中心问题即,身体和动作的关系、组织和实践的关系、图像和媒体的关系。 另外,台湾学者吴金香从学校组织行为与管理的角度指出学校仪式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功效, “仪式是指一种重复出现的活动,而该活动是为了表彰组织昀值得昀为重视的价值观、昀重要的目标、昀出色的员工或昀值得铺张花费的事物。换言之,仪式也可视为组织中的惯例,员工们例行的仪式及惯例中习得组织文化的精要。例如,某校在每年的校庆庆典中,皆有表扬资深优秀的教师之仪式,这对新进教师有潜移默化的功效。” 2. 教育学视角下学校仪式的建设王彩霞在18 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中,针对 18岁成人仪式当前存在的资源配置缺乏、管理体系不严密、评价机制不完善、组织潘梅.论仪式中的隐性德育?以日本现代成人礼为例J.基础教育研究,2010,(2B):9-11DAquili,E.G.,Laughlin,C.D.,& Mcmanus,J. The spectrum of ritual: Abiogenetic structural analysisM.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79沈政,林庶芝.生理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186德克里斯托弗.乌尔夫.教育中的仪式:演示、模仿、跨文化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2):130-192吴金香.学校组织行为与管理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0:260王彩霞.18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59-666活动急功近利等现状,指出 18 岁成人仪式要具备科学的管理体系和激励制度,其中管理体系包括对活动中计划、人员的管理、活动后反馈的管理做了详细要求,针对如何提高18岁成人仪式的有效性,提出将18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纳入德育课程建设的创新观点,并且根据上海市静安区民立中学团委提供的成人预备期活动课程制定出以公民意识教育、志愿服务、素质拓展为主要内容的具体课程安排。激励制度分为评价和激励两部分,即先评后激,学生的发展是评价的核心和落脚点,教师的评价是以提高在教育活动中的专业能力为目标,建立个人自评、教师互评、学生评价、家长评价和组织评价相结合的考评机制,评价后要及时的予以激励,从而激发参与热情和积极性,提高仪式活动的实效性。同时,她认为应该将 18 岁成人仪式纳入德育课程建设,在高一、高二、高三三个年级分别设立“成人预备期活动课程”,在成人仪式举行之前,让学生了解公民意识教育、参与志愿服务;同时,将 18 岁成人仪式看作情境教学,并与情境教学法进行对比,找出其中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包新中从学校升旗仪式出发,根据情境教学法的原理考察学校升旗仪式中,学生主体地位、情感体验点以及仪式教育目标的生成等方面反思学校升旗仪式,指出当前学校仪式“三少”:即少了一个参与主体、少了一个表达过程、少了一个评价环节。并且指出在仪式筹备阶段,要兼顾学校工作需要和学生主体地位,吸纳学生的合理建议,鼓励,放手学生参与仪式活动方案的设计,激励他们创设更能适应他们自己的心理特点,满足他们心理需要的仪式情境。 从升旗仪式的前期筹备?活动过程?结果评价三个环节探讨学校仪式的设计和建设,其中暗含着仪式管理的计划、组织、控制和评价的过程,并且强调学校仪式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是仪式管理中昀重要的指导思想。 (二)学校仪式研究的文化学视角 文化视角本质上是包含在教育学视角中的,但是由于许多学者更喜欢将学校仪式看作校园文化的有形载体,对其管理和建设也以文化管理的理论为基础,所以本文特意将教育文化列为一项专门的研究视角。 1. 学校仪式的文化功能 学校仪式不仅是一面镜子,映照出学校文化的样子,起着展演和传承学校文化作用;而且还是一支神奇的绘笔,描绘着学校文化的发展蓝图,起着塑造和生成学校文化的功能。因此,学校仪式既是一种静态的客观存在,又是一个动态的包新中.对目前学校升旗仪式教育价值的思考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0,(10A):16-187生产过程。特纳曾如此表述仪式对于文化的作用:“仪式不仅是控制过程,而且是形成过程;仪式不仅标明界线,而且是唤醒文化中的阶段运转。” 谢翌,马云鹏指出学校文化“不仅可以通过学校建筑、学校制度、师生着装、课堂教学理念等表达出来,还可以流动在“强化学校核心价值观和信念的仪式、传统活动和典礼当中” 刘丽通过对学校毕业典礼的探究,进一步推演出学校仪式“具有展演学校文化,向学生传授相应的教育观、价值观、人生观等各种理念的功用。” 为进一步证实或是确凿这样的观点,有必要对学校仪式的展演和传授机制寻找一些论据。不难发现,大多学者将仪式看作一种情境性的具有强烈的情感或情绪挑动与渲染的场域,在这种场域中,将情绪与理念交织、杂糅在一起。正如学者余清臣指出:“学生全身心参与仪式的过程中,学生将自动融入仪式的情境中,把自我意识调整到仪式要求的状态,并在这个过程中拥有了仪式所要象征的文化意义。” 另外肯尼迪在描述企业文化时指出:“每种仪式的背后,都有一个体现了文化核心信念的寓意。如果没有这种联系,那么仪式不过是一种惯例,除了给人们某种安全感和确定性外,起不到其他作用。仪式提供了地点和脚本,使员工能够体验其中的意义。” 学校仪式作为学校文化的载体或附着体,不仅展示着学校文化,而且还创造着学校文化。正如麦克拉伦(Mclaren , P.)所言:“仪式是文化生产的一个关键,因为文化在根本上是由相关的仪式和仪式系统所构成的。” 在学校层面,学校仪式主要是塑造一种积极、团结的学校氛围。Conway和Mullis Fran & Fincher Susanne F.他们都对学校仪式的这一功能做了有力的阐述。Conway 指出,学校氛围可以通过有意义的组织仪式来提高。当学校降低对学校制度和政策制度的关注度,增加他们对学校形成一种强大、优秀的团结的文化信仰的关注度时,学校可能更好地来影响内部变革。 同时,Mullis Fran & Fincher Susanne F.也指Grimes,R. L. Beginnings in Ritual StudiesM.Washington, DC: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1995:202谢翌,马云鹏.学校文化的反思与重建?兼评介美国加纳多小学的文化建设J.基础教育改革动态,2005,(18):32-38刘丽.毕业典礼的教育文化研究?以C 校毕业典礼为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1余清臣.学校文化的载体:仪式建设J.教育科学研究,2005,(8):22-24 美特伦斯.迪尔,艾伦.肯尼迪.企业文化:企业生活中的礼仪与仪式M.李原,孙健敏,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62-63Mclaren,P. Schooling as a ritual performance: Towards a political economy of educational symbols and gesturesM. Mackays of Chatham PLC,1993:5Conway, J. A. Organizational rites as culture markers of schoolJ.Urban Education, 8出学校仪式培养了一种共享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指向学校内部的集体意识,并且帮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集体中重要的一份子。学校仪式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方式来传递信息,所以他们是一种强大的教育工具。仪式中使用的符号继续作为仪式中传递思想的提醒者,仪式可以用充分的时间给大批的孩子传递正面的信息。学校管理者希望找到有用的仪式来提高学校中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在个体层面,学校仪式有利于学生共享学校的核心理念,促进对这些理念的认同,并且塑造学生个体的价值观、人生观,使其不断发展、成长。借用Jeanne V. Obenchain and Steven M.对战争退伍军人的社会压力和社会孤立的研究结论,他们指出简单的“欢迎回家”的仪式对他们个体具有“价值观的认可、社会参与与认可以及精神和物质支持的作用。” 对于有较强精神支撑的军人尚且如此,那些处于成长发展期和价值观初步形成期的学生,学校仪式对他们个体的影响更是深入和细致的。 2. 文化学视角下学校仪式的建设 刘丽以毕业典礼为研究对象,在方法论层面和理论层面对学校仪式的建设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方法论层面改变学校一厢情愿的决断方式,调动各方(主要是学生、家长和社区)参与、吸收他们的想法与建议,并进行必要的整合,昀终付诸于仪式中;理论层面注重仪式中各方互动与交流的重要性,这种互动与交往,是平等的主体间“你”-“我”的交往。 尊重、平等、互动、交流是文化管理的核心价值,在学校仪式管理中更应该积极的体现,因为学校仪式的执行和实施面对的是活生生的具有丰富个性特点且差异极大的一个个学生个体。 谢迪斌从文化管理的理论出发,批判当前学校仪式存在的问题是学校道德教化功能弱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他指出学校仪式过程存在着平淡与松散两个昀主要的问题。并指出要根据当前文化水平创设具有参与性强、互动性高,体现社会节奏和尊重主体性的学校仪式。 “尽管学校仪式设计还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与程序,但要符合现代社会快节奏与主体性的特点。那些冗长、拖拉而效率低下的道德教化仪式是不符合现代社会成员接受习惯的,因而达不到教化的目的与效果。那些我讲你听的灌输式的道德教化仪式,同样也不会为文化水平与选择能力较强 1990,25:195-206Mullis, Fran & Fincher, Susanne F. Using rituals to define the school communityJElenentary School Guidance&Counseling, 1996, Vol. 30, No.4, PP:243-252Jeanne V. Obenchain and Steven M. Silver. Symbolic recognition: Ceremony in a treatment of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J. Journal of traumatic stress , Vol.5,N0.1,1992.37-43刘丽.毕业典礼的教育文化研究?以C校毕业典礼为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52-549的现代社会成员所接受,也就达不到教化的效果。应该创设一些参与性、互动式的道德教化仪式,充分发挥社会成员参与这些仪式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让他们在参与过程中感受与选择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道德观念与秩序。” (三)学校仪式研究的社会学视角 社会学的角度研究学校仪式,不仅是要分析仪式在学校中对单个个体的作用,更要将这种作用放在一个更大的背景和环境中去解析,要分析学校仪式在社会系统中有什么动机,要达成什么目标,要怎样执行等等。 1. 学校仪式的社会功能 社会学中的学校仪式,强调一种由群体所共同举行的活动,他通过群体持续下去,并对群体产生继续团结的作用。早期的社会学家涂尔干和拉德克利夫-布朗都认为,仪式具有增强机体情绪和社会整合现象的作用。 甚至社会冲突学派都主张仪式在促进社会整合和一体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Vered Vinitzky-Seroussi强调仪式在规范行为,形成良好秩序上的作用。他指出: “学校的仪式就是把小孩变成公民的根本路径。”事实上,这些仪式已经成为国家意识形态基础的构建和维持重要的载体。像汉德尔曼记载的,“教育的任务不是社会秩序的复制,而是对这个国家有创造作用的、意识形态蓝本的构造。”因此,记忆实践被看作是加强忠于国家,团结一致,过去的认知共享和国家认同的手段。总的说来,这些仪式就是把小孩变成公民的根本路径。” Peter Mclaren通过仪式研究来分析班级结构。班级结构被发现是复杂仪式系统的一部分并且与宗教和尘世的不同。在文中揭示了班级生活的两种样例,一是成为一个天主教徒;一是成为一个工人。把金钱观和变成工人联系起来;把宗教信仰和变成宗教徒联系起来,更进一步,两个案例之间的关系揭示了学校仪式的本质,即把学生变成公民。 王海英认为仪式活动的集中性使学生有机会聚到一起,强化个体对集团的归属感,将微弱的个体力量提升为强大的集体力量,同时他认为学校生活中存在很多的矛盾,这些矛盾是借着特纳的仪式化反结构,在某些时空场合中对日常的结谢迪斌.论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创新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12):77-81郭于华.仪式与社会变迁导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2Vered Vinitzky-Seroussi. Commemorating narratives of violence:the Yitzhak Rabin memorial day in Israeli schoolJ.Qualitative Sociology,Vol.24,No.2,2001:245-268Peter Mclaren. Making Catholics: the ritual production of conformity in a catholic junior high schoolJ.Journal of Education, 1986,Vol. 168, No.2, PP:55-7710构加以反思和颠覆,并通过仪式过程中不平等的暂时消除,来重新构造和强化社会地位的差异结构,促进师生冲突、员工和管理者之间冲突的消解,实现平衡和一体化。 唐靖仪式文化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