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XIN10CCH智能网原理1教材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44310710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2.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ZXIN10CCH智能网原理1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ZXIN10CCH智能网原理1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ZXIN10CCH智能网原理1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智能网原理课程目标:l 掌握智能网基础知识l 了解智能网呼叫处理的过程参考资料l 中兴移动智能网技术手册29目录第1章 智能网基础11.1 智能网的产生背景11.2 智能网的基本概念31.3 智能网的概念模型INCM51.3.1 业务平面SP61.3.2 总功能平面GFP81.3.3 分布功能平面DFP101.3.4 物理平面PP13第2章 智能呼叫处理172.1 概述172.2 基本呼叫管理BCM172.2.1 发端BCSM192.2.2 终端BCSM202.2.3 总结222.3 智能呼叫举例22第3章 ZXIN10中兴智能网253.1 ZXIN10中兴智能网网络设备253.1.1 ZXIN10-SSP263.1.2 ZXIN10-SCP263.1.3 ZXIN10-IP263.1.4 ZXIN10-SMP273.1.5 ZXIN10-SMAP273.1.6 ZXIN10-SCE273.2 ZXIN10网络体系283.2.1 ZXIN10-SCP、ZXIN10-SMP组网方式283.2.2 ZXIN10-SMAP的远程接入方式283.2.3 X.25方式293.3 接口和通信29Error! No text of specified style in document. Error! No text of specified style in document.第1章 智能网基础内容提要:本章着重介绍智能网的产生发展、智能网基本概念及概念模型,帮助初次学习智能网者建立整体概念,了解智能网的相关常识,也为学习过智能网的读者提供温习和回顾的内容。熟习者可以直接学习下一章。& 知识点l 智能网的产生背景l 智能网概念、核心思想l 智能网的概念模型1.1 智能网的产生背景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变化,人们要求获得的信息越来越多,越来越快,对电信业务的要求不断提高,希望电信网络能够提供更多,更方便的新业务。由于网络用户对电信新业务的需求与日俱增,在智能网出现之前,各交换机生产厂家必须不断地对其交换机的软、硬件作调整,才能适应网络运营者和用户的要求,见图 1.11。图 1.11 传统补充业务(新业务)的实现业务处理的特点:在每一节点上完成基本呼叫和补充业务处理。这种方法不但实现起来困难、效率低、周期长,而且其灵活性也很差,不能让用户自行生成新业务,制约了新业务的开展。人们试图通过增加专用设备(如168语音平台等)的方法来提供新业务,这种方法既不标准又不灵活,功能也很有限,只具有短期效果,不利于业务的进一步扩展。因此,如何保护网络中现有设备的巨大投资,又能方便提供新业务,成为智能网产生的重要驱动因素。另外,数字程控交换技术的产生,为通信网络结构的演进提供了有利条件:共路信令系统的形成,丰富了信令系统的功能,提高了网络传输的可靠性和传送效率;现代高速计算机和大型数据库技术,为集中控制和数据处理铺平了道路。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AT&T公司将用户数据集中存放在网络控制点的数据库中,首先为用户开放了“被叫集中付费”的800业务和计帐卡呼叫业务,这是智能网的雏型。如图 1.12。图 1.12 智能网实现新业务的方式Bell系统解体后,新组建的7家地区控股公司及贝尔通信研究所(Bellcore),出于业务发展的需要开始合作,研究在不改变电信网硬件结构的条件下,采用集中业务逻辑处理和集中数据库系统的手段,加速生成电信新业务的技术。终于在1984年由美国Bellcore提出了智能网的概念,明确了建设智能网的思想,即IN/1。这时的SCP是简单的翻译器,将形式号码翻译成实际号码。1986年Bellcore发起组织的多厂商协会MVI,经过努力制订先进智能网AIN标准,自1991年相继发表AIN0.0,AIN0.1,AIN0.2和AIN1.0版。美国的Bellcore提出了IN/2,由于该方案过于庞大要求交换点有较大的变化,1988年Bellcore从IN/2选取了一个字集成为IN/1+。1989年由1992年3月国际电联ITU-T发布了智能网的 第一套建议IN CS-1,该标准中列出了38种业务特征,定义了25种业务。每一种业务都是由38种特征中的若干特征构成,如:被叫集中付费业务FPH(800)至少需要两个特征,其一是唯一号码(One Number)800-xxxxxxx,800为接入码,xxxxxxx为局内号码;其二,反向计费(Reverse Charging),这是该业务的主要特征,还有其他多个可选特征。1997年ITU-T发布了智能网的又一套建议IN CS-2。这个标准主要研究网间互连业务,在CS-1基础上定义了16种网间新业务和移动业务。以后又相继推出了IN CS-3,IN CS-4,提出了支持智能网与移动、互连网、宽带网综合应用的目标。我国对智能网的研究从1992年开始,1997年原邮电部发布了智能网应用协议C-INAP。他基本上符合CS-1的INAP标准。目前我国智能网技术研究和设备开发水平已经和国际水平同步。电信部门从1994年开始采用智能平台的技术手段推出了200、800等智能业务。但智能平台只能作为全国性智能业务的一种过渡技术手段,它不能满足智能业务长期发展的需要。鉴于对国际智能网业务的迫切需求,我国首先建设了国际智能网,提供300、800及VPN三种业务。从1995年起,开始建设国内智能网,它与国际智能网是分别进行建设和使用的,各自提供不同的业务,拥有各自的用户。两个智能网间是不互通的。智能网业务一经推出,给网路经营者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并且在电信业务的市场上极具竞争力,因此在世界各国发展很快,得到了一些国家电信主管部门的重视。1.2 智能网的基本概念智能网IN(Intelligent Network)是当今通信网发展的主要潮流之一,1992年CCITT正式将智能网定义为标准化名词。智能网(Intelligent Network)在原有通讯网的基础上设置的一层叠加网络,是一个能快速、方便、灵活、经济、有效的生成和实现各种新业务的网路体系,建有集中的业务控制点和数据库,建有集中的业务控制点和数据库,具有集中的业务管理系统和业务生成环境。其核心思想是将业务控制和业务交换相分离。它是一个提供各种市场需求的新业务的平台,主要由集中的业务控制点SCP、业务交换点SSP、智能外设IP和业务数据库SDP组成,还包括业务管理点SMP和业务生成环境SCE。这个体系的目标是为所有的网络服务,即它不仅可以为现有的电话网络(PSTN)、分组交换数据网(PSPDN)、窄带综合业务数字网(N-ISDN)服务,还可以为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移动通信网PLMN和INTERNET服务,见图 1.21。现阶段仅为“业务网”,不能自动生成并加载新业务。图 1.21 智能网应用范围示意图智能网与现有通信网络的关系:l非并列的关系l附属关系智能网的目标不仅在于今天能向用户提出诸多的业务,而且着眼于今后也能方便、快速、经济地向用户提供新的业务。因此,智能网为向用户提供新业务采用了一种新的方法,即建立集中的业务控制点和数据库,进而进一步建立集中的业务管理系统和业务生成环境来达到上述目的。智能网是一个生成和提供新业务的体系,它具有如下基本特征:l通过独立于业务的接口,网路功能之间实现标准通信;l有效的使用信息处理技术;l业务用户可以控制由用户所规定的业务属性;l业务使用者可以控制由使用者所规定的业务属性;l标准化的业务逻辑管理。可见,智能网是利用独立于业务的功能块、功能实体的标准通信,有效地利用已有的资源,快速、简便、灵活地提供各种新业务。1.3 智能网的概念模型INCM智能网是电信网的“神经中枢”。智能网概念模型是设计和描述智能体系的框架。该模型从不同层面和不同对象的角度概括的表述了智能网体系和功能,其中包括业务平面、总功能平面、分布功能平面和物理平面,见图 1.31。图 1.31 智能网概念模型INCMINCM中各层面向的对象和处理的内容见表 1.31。表 1.31 INCM各层面向对象及处理内容表业务平面描述智能网提供给网络用户和网络运营者的业务及其特征。总功能平面描述智能网所具有的总的功能,包括业务独立构件SIB、基本呼叫处理部分BCP以及业务起始点POI和返回点POR。业务设计者利用上述构件组织总业务逻辑GSL,合成业务平面表述的各种业务特征,生成新业务。分布功能平面描述智能网如何分布各功能实体,包括业务控制功能SCF、业务交换功能SSF、业务数据功能、专用资源功能和业务管理功能等。各功能实体之间利用业务信息流传递,配合工作,实现业务独立构件功能和完成总业务逻辑。物理平面描述分布功能平面中各功能实体的具体物理分布,包括物理实体和实体之间的协议接口。下面详细介绍各概念平面的具体内容:1.3.1 业务平面SP业务平面从业务使用者(即网络用户)和业务提供者(即网络运营者)的角度描述智能网,主要突出业务和业务特征的概念。业务是电信主管部门或业务提供者为满足用户对通信的需求而提供的能力。业务特征SF(Service Feature)是在使用业务的过程中,体现在用户所能感受到的最基本的业务单元(功能)。一个业务可以由一个或几个业务特征组成,并且可以选择所需要的其它业务特征来加强业务功能。通过设计和组合多种业务特征,网络运营者可以向网络用户提供形形色色的新业务,并给出业务的准确定义。在复杂的新业务设计中,SF以及由SF构造的业务模块,被作为基本构造模块。业务细分成业务特征的方法是一种模块化和重用化的考虑。在下面的表述中,我们将不断看到模块化的设计思想,此即智能网的精髓之一。在CS-1阶段,ITU-T建议25种可能的业务和38种业务特征;CS-2阶段新增16种智能业务(包括移动业务);CS-3阶段可提供宽带多媒体业务。1.3.1.1 业务特征ITU-T提出的38种业务特征完全覆盖25种智能业务,如表 1.32和表 1.33:表 1.32 CS-1业务特征表1ABD缩位拨号20DUP提醒被叫用户2ATT话务员21FMD跟随转移3AUTC验证22MAS大众呼叫4AUTZ鉴权码23MMC会聚式会议电话*5ACB自动回叫*24MWC多方呼叫*6CD呼叫分配25OFA网外接入7CF呼叫转移26ONC网外呼叫8SCF遇忙/无应答时的选择呼叫前转27ONE一个号码9GAP呼叫间隙28ODR由发端位置选路10CHA*具有通知的呼叫保持*29OCS发端去话筛选11LIM呼叫限制30OUP提醒主叫用户12LOG呼叫记录31PN个人号码13QUE呼叫排队32PRMC附加计费14TRA*呼叫转移*33PNP专用编号计划15CUG闭合用户群34REVC反向计费16COC*协商呼叫35SPLC分摊计费17CPM客户进行管理36TCS终端来话筛选18CRA客户规定的记录通知37TDR按时间选路19CRG客户规定的振铃38CW呼叫等待表 1.33 CS-1目标业务表序号缩写名业务名序号缩写名业务名1ABD缩位拨号14MAS大众呼叫2ACC记帐卡呼叫15OCS发端去话筛选3AAB自动更换记帐16PRM附加费率4CD呼叫分配17SEC安全阻止5CF呼叫前转18SCF遇忙/无应答时可选呼叫前转6CRD重选呼叫路由19SPL分摊计费7CCBS*遇忙呼叫完成20VOT电话投票8CON*会议呼叫21TCS终端来话筛选9CCC信用卡呼叫22UAN通用接入号码10DCR按目标选择路由23UPT通用个人通信11FMD跟我转移24UDR按用户的规定选路12FPH被叫集中付费25VPN虚拟专用网13MCI恶意呼叫识别1.3.1.2 业务的构成业务平面还包含有业务的制定和业务的管理。业务的制定是指对一个标准业务根据具体用户的需要进行部分业务特征的修改,以构成符合用户特殊需求的业务。ITU-T认为可以由38种业务特征构成25种业务。如:被叫集中付费业务FPH(800)它有两个必须的业务特征,唯一号码(One Number)和反向计费(Reverse Charging),这是该业务的主要特征,当然还可以有其他多个可选特征构成高级被叫付费业务。在对业务特征进行了分析之后,就可以在INCM模型中建立业务平面,进而可将业务特征转化为网路功能,再转化为若干与业务无关的积木式组件,使网路功能模块化,实现分布式的功能。这是形成总功能平面、分布功能平面以及物理平面的基础。业务平面是其业务特征通过全局业务逻辑(GSL)映射到下一层面的SIB(Service Independent Building Block)。1.3.2 总功能平面GFP GFP(Global Function Plan)从业务设计者或者面向业务生成的角度,反映智能网所具有的总体功能。它以向用户提供的智能业务为前提,从全网的观点,抽象出一些模拟网路功能的功能模块,以支持和保证业务平面中的各种业务特征得以实施。该抽象的与业务无关的最小功能构件称之为业务独立积木块SIB。每个SIB完成一个独立的功能。每个SIB都有输入输出信号和接口关系。一个或多个SIB按一定顺序连接构成业务特征。这种由若干有序的SIB组成的SIB链叫总业务逻辑GSL(Global Service Logic)。总功能平面处理SIB以及描述构造业务的各SIB之间逻辑关系的总业务逻辑GSL等对象。模块化的划分提供SIB构造业务特征的灵活性。业务设计者根据业务特征的描述,按照总业务逻辑,通过组合SIB链形成富有特色的增值业务。在众多SIB中,有一个专门处理基本业务呼叫的功能模块,由于它是各种智能业务中必备的业务起点和基石,通常将它独立命名为基本呼叫处理BCP,提供的基本呼叫功能有:以适当的方式连接或断开呼叫,保留呼叫实例数据以便进一步处理呼叫。它说明启用智能业务的一般呼叫过程,其相应逻辑链起点称为业务起始点POI(Point Of Input),逻辑链终点称为业务返回点POR(Point Of Return)。对于给定的智能业务或业务特征,在总业务逻辑中至少有一个POI点,而POR点的数量将根据具体业务逻辑来确定,可能有一个或多个。GSL包含了BCP和SIB链之间的交互,见图 1.32。图 1.32 智能业务功能模块构造示意图ITU-T CS-1中建议推荐了15种SIB,其中包括算术运算(Algorithm)、基本呼叫处理(BCP)、计费处理(Charge)、比较运算(Compare)、业务量分布控制(Distribute)、业务量限制(Limit)、呼叫信息记录(Log)、排队控制(Queue)、筛选(Screen)、业务数据管理(SDM)、状态通知(Status notification)、翻译号码(Translate)、用户交互作用(UI)、格式检查(Verify)、鉴权(Authenticate)等。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还可能增加相应的SIB,用以实现业务特征,或拆分功能复杂的SIB为几个简单功能的SIB。例如ETSI补充了连接(Connect)、继续(Continue)、切断资源(Disconnect Resource)、事件检测点通知(Event Detection Point Information)、事件检测点请求(Event Detection Point Request)、启动呼叫(Initiate Call)、释放呼叫(Release call)等7个SIB;例如ITU-T建议的分配SIB具有按百分比、顺序、时间、日期分配的功能,在某些国家分解成4个简单功能的SIB。中兴公司提供包括ITU-T建议的15个SIB、ETSI补充的7个SIB,另外新增分支(Branch)、判断(Judge)、差错处理(Error)、请求计费信息(ApplyCharging)、MAP操作(MAP Operation)等SIB。作为中国通信行业优秀的民族高科技企业,中兴通讯将不断创新,提供满足网络运营者特定需求的富有特色的SIB,丰富智能增值业务。下面以最简单的800号业务来说明GFP的实现过程:假定这个简单的800号业务由3个SIB构成,即只有筛选(Screen) 、翻译号码(Translate)、用户交互作用(UI)三个SIB。当用户呼叫800XXXXXXX号码后,交换机检测到这是一个800业务,要把这个信息通知SCP,这个动作就是POI,其实质就是CCF/SSF向SCP发送号码分析地址,同时CCF/SSF将原呼叫处理程序挂起,等待SCP的进一步控制;SCP根据接收到的这条消息选中800业务逻辑,并启动该业务的总业务逻辑的筛选SIB,在数据库中查找这个号码,若查到,并且该号码合法有效,则进入翻译SIB,在此将形式号码翻译成真正的被叫号码,也就是这次呼叫应接通的实际被叫号码,再将该号码送回交换机指示其进行接续,不难理解这就是一个POR。CCF/SSF接到这条指令后,把挂起的呼叫处理程序重新投入运行,接通主被叫。如果屏蔽SIB查不到800XXXXXXX,则启动用户交互作用SIB,要求CCF/SSF向用户发送一个语音提示:“号码无效请挂机”,实际上这又是一个POR,它要求CCF/SSF播送完语音提示后终止这次呼叫接续。GFP位于SP与DFP之间。在SP中确定的业务及业务特征,在GFP中映射成若干SIB。同样,在DFP中将每个SIB映射成一个或多个功能实体FE,将总业务逻辑GSL映射成分布业务逻辑DSL。1.3.3 分布功能平面DFPDFP(Distributed Function Plan),见图 1.33,主要处理功能实体FE以及信息流IF。面向智能网的设计与实现者,功能实体的动作及其之间的信号流构成SIB,提供给业务设计者。图 1.33 分布功能平面包括功能实体有呼叫控制接入功能CCAF、呼叫控制功能CCF、业务交换功能SSF、专用资源功能SRF、业务控制功能SCF、业务数据功能SDF、业务管理功能SMF、业务管理接入功能SMAF、业务生成环境功能SCEF。各功能实体之间传递信息流IF,协同完成SIB功能和GSL逻辑。下面将分别介绍各功能实体的概况。1.3.3.1 呼叫控制接入功能CCAF(Call Control Access Function)提供用户接入,是用户和网路呼叫控制功能间的接口,一般是IN中的用户终端,包括话音、数据、ISDN终端等。具有如下功能:l提供用户接入与用户进行通信。l能使用CCF中提供的呼叫控制功能的能力。l接收从CCF处来的关于呼叫或业务方面的指示,并把这些指示按要求重新产生并送给用户。l维持该功能实体所能领悟的呼叫/业务状态信息。1.3.3.2 呼叫控制功能CCF(Call Control Function)提供呼叫/连接请求,还提供接入IN的触发机制。具有如下功能:l按照CCAF的要求,建立、运行和释放呼叫/连接请求。l提供与特定呼叫或连接请求中所涉及的CCAF功能实体联系的能力。l管理在一个呼叫中所涉及的CCAF功能实体间的关系。l提供接入智能功能的触发机制。l接收业务管理功能对它的触发机制的修订。1.3.3.3 业务交换功能SSF(Service Switching Function)它与CCF相结合提供了与SCF之间的通信。是SCF和CCF之间的通信桥梁。识别IN呼叫并上报给SCF,同时接收SCF的呼叫控制指令,传送给CCF完成真正的呼叫处理。主要功能如下:l扩展CCF的逻辑。l管理CCF和SCF之间的信令。l按要求修改呼叫/连接处理功能,在SCF控制下处理智能业务的请求。l能接收业务管理功能对它的管理。1.3.3.4 专用资源功能SRF(Specialized Resource Function)它提供了在实施智能业务时所需要的专用资源,如数字接收器、录音通知、语音识别、会议桥等。主要功能包括:l与SCF、SSF、CCF接口并能相互通信,包括逻辑和处理能力。l能接收/发送和转换来自用户的信息。l可含有类似于CCF的功能,去支配至专用资源的承载连接。l能接收业务管理功能对它的管理。1.3.3.5 业务控制功能SCF(Service control Function)在智能网中起呼叫控制的作用,可以和其它的功能实体通信,以获得附加的逻辑或信息(业务或用户数据)。整个IN的核心,根据IN业务逻辑控制呼叫。主要功能包括:l与SSF/CCF、SRF、SDF相互通信;l包含处理智能业务试呼所需的逻辑和处理能力;l如果需要可以和其它SCF接口及相互通信;l能接收业务管理功能对它的管理。1.3.3.6 业务数据功能SDF(Service Data Function)包含业务数据和网路数据,SCF在执行智能业务逻辑时从中提取信息。具体功能包括:l按要求与SCF接口与通信;l如果需要和其它SDF接口与通信;l能接收业务管理功能对它的管理。1.3.3.7 业务管理功能SMF(Service Management Function)负责业务用户注册、计费等管理与网络管理NMF。能够开发和提供智能业务,并支持正在运行的业务,特别对于一个给定的业务,它能协调不同的SCF和SDF的请求。可以管理和修改在SRF、SSF、CCF中有关业务方面的信息。1.3.3.8 业务管理接入功能SMAF(Service Management Access Function)对IN系统中的SCF、SDF、SRF等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提供业务逻辑的加载和管理、用户数据的加载和管理、IN系统设备管理以及一些统计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等功能。提供业务管理者和SMF/NMF间的接口,允许业务管理者通过SMF去管理它们的业务。1.3.3.9 业务生成环境功能SCEF(Service Creat Envirement Function)该功能去规定、开发、测试在智能网中所提供的业务,并将其加载到SMF中。是IN系统的业务设计平台。其功能包括业务逻辑管理、业务数据样板和业务触发信息管理等。一个功能实体是在一个位置上的唯一的功能群,见图1.34,是提供一个业务所要求的总的功能群中的一个子群。一个或多个功能实体可位于同一个物理实体中,但一个功能实体不能分割在两个物理实体上。GFP中的每个SIB都映射到DFP的一个或多个功能实体上,由功能实体中的FEA协同工作完成每个SIB的功能。图中SIB3由两个功能实体FE1和FE2共同完成。DFP的这种功能模型,提供一种开放式、模块化结构,使得业务具有独立性,灵活性。图1.34 智能网平面图SIB 独立于业务的积木组件 SF 业务特征 FE 功能实体FEA 功能实体动作 IF 信息流 EF 单元功能BCP 基本呼叫处理 POI起始 POR 返回点PE 物理实体 P 协议1.3.4 物理平面PP物理实体是从网络实施者的角度来考虑的。它表明了分布功能平面中的功能实体可以在哪些物理节点中实现。物理平面由多个物理实体以及这些实体之间的接口所构成。一个物理节点中可以包括一到多个功能实体。但一个功能实体只能位于一个物理节点中,而不能分散在两个以上的物理节点中。此处的物理节点即为智能网体系结构中的各功能部件,如SSP、SCP、SMP等。功能实体与物理节点间的映射关系有多种可能。如SRF功能既可以由独立的智能外设来实现,也可以与SSP和CCF功能一起,在SSP上实现。功能实体与物理节点的映射关系如表 1.34所示。表 1.34 功能实体与物理节点的可能映射关系功能实体物理节点SCFCCF/SSFSDFSRF业务控制点(SCP)必选X可选x业务数据点(SDP)xX必选x业务交换点(SSP)可选必选可选可选智能外设(IP)xXx必选物理平面包含的物理实体有:SSP:业务交换点。它具有呼叫控制功能(CCF)和业务交换功能(SSF),当SSP是一个与用户相连的市话交换机时,它还有呼叫控制代理功能(CCAF)。专用资源SRF也可以包含在SSP内。SCP:业务控制点。包含SCF和SDF功能,是IN的核心部件,可以直接或经过信令网接入SDP中的数据,通过信令网连接到SSP和IP。SDP:业务数据点。包含有SDF功能。SCP和SMP可以直接接入或通过信令网接入。IP:智能外设。具有SRF功能,也可有CCF/SSF功能。可连接一个或多个SSP,并与信令网相连和与其他实体通讯。SMP:业务管理点。具有SMF功能,可以和任何其他物理实体相连实现其管理功能。SCEP:业务生成环境点。具有SCEF业务生成环境功能。用于定义、开发和测试IN业务。SMAP:业务管理接入点。它具有SMAF业务管理接入功能。SMAP直接与SMP相连,也可以包含在SMP中。图 1.35 物理实体的网络分布各物理实体在网络结构中的位置,参见图 1.35。中兴通讯立足于高起点,基于对智能网技术全面深刻的理解,成功开发出支持包括固定智能网、移动智能网、无线智能网、小灵通智能网在内的全套智能设备,并且已投入商用,获得良好的运行效果。从设备技术含量和各项性能指标来看,中兴智能设备继续保持高性能、高可靠性的优势。第3章 ZXIN10中兴智能网第2章 智能呼叫处理& 知识点:l 掌握智能呼叫的原理l 熟练掌握移动智能网的触发过程2.1 概述智能网的基本思想是将交换功能与控制功能分开,简化交换机的软件,使之只完成基本的接续功能。业务交换节点SSP是连接现有网络与智能网的连接点,提供接入智能网功能集的功能。具体怎样来根据智能业务的逻辑完成呼叫的接续步骤,则完全根据业务控制点SCP的控制。为了实现交换功能与控制功能分开的思想,SSP需要在呼叫处理过程中增设一些检出点和控制点。检出点可以将呼叫过程中发生的各种事件向SCP报告,并等待SCP的进一步控制命令。而控制点则接受SCP的控制命令,实现对呼叫过程的控制。在智能网体系结构中,SSP包括SSF、CCF、CCAF、SRF功能,SCP包括SCF、部分SDF功能,SDP包括部分SDF功能,SMS包括SMF、SMAF功能,SCE包括SCEF功能,这几部分协同完成智能呼叫的处理。智能呼叫处理模型包括SSF/CCF处理模型、SRF处理模型、SCF处理模型、SDF处理模型、SMF处理模型等。本章主要讨论IN基本呼叫模型即SSF/CCF处理模型,其它部分的内容可参阅ETSI的GSM Phase 2+规范02.78、03.78与09.78。DP(Detection Point)即检出点,用于触发智能呼叫和在智能呼叫过程中检测出与呼叫相关的事件。DP的配置是为了通知“智能业务逻辑实例”遇到了DP,从而使IN业务逻辑实例可影响随后的呼叫处理。如果DP没有配置,则SSF/CCF继续原来的呼叫处理,不会涉及到SCF。DP有静态的TDP(Trigger Detection Point,触发检出点)和动态的EDP(Event Detection Point)两种。2.2 基本呼叫管理BCM对于基本呼叫/连接控制,可以用一个呼叫状态迁移图来描述,即基本呼叫状态模型BCSM(Basic Call State Model)。BCSM是用有限状态的机制来描述CCF为建立和维持用户的通信通路所要求的动作,它规定了CCF的一组基本呼叫和连接动作,并表示这些动作是如何结合在一起去处理一个基本呼叫和连接的。一个BCSM成分由四个要素组成:呼叫点PIC(Point In Call)、检出点DP(Detection Point)、转移过程(Transition)和事件(Events),如图 2.21所示。图 2.21 BCSM成分PIC表示呼叫过程中相对稳定的状态,例如“用户正在拨号”状态。SCP可以下发命令决定呼叫处于哪一个PIC,PIC也称为控制点。DP表示一个呼叫状态结束时即将进入下一个呼叫状态前的临界点,可以理解为在连续的呼叫过程中设置的断点。转移过程表示在基本呼叫/连接处理中从一个PIC到另一个PIC的正常流向。事件是引起从一个PIC到另一个PIC的转移过程。国际电联在智能网能力集1标准(IN CS-1标准)建议中定义了呼叫过程中必须设置的检出点和控制点,并把一个IN呼叫的发端部分(主叫部分)和终端部分(被叫部分)的功能分开,相应地BCSM也就包括两个部分,即发端BCSM和终端BCSM,它们各由SSF/CCF中一个功能上分离的BCM来管理。 发端BCSM描述了主叫侧的基本呼叫/连接的状态迁移过程,而终端BCSM描述了被叫侧的基本呼叫/连接的状态迁移过程。 图中小方块表示检出点DP,大方块表示呼叫点PIC。为一个呼叫同时建立发端BCSM和终端BCSM,其目的是为了当一次呼叫主叫和被叫分别涉及到两个控制点时,更好地提供业务控制功能,例如移动智能网中的一次PPS业务呼叫,有可能存在主叫和被叫的归属SCP不是同一个SCP的情况,这时一个呼叫就同时由两个SCP进行控制,这两个SCP分别控制SSP的发端BCSM和终端BCSM。2.2.1 发端BCSM图 2.22 发端BCSM2.2.1.1 零和发端试呼鉴权零表示该发端BCSM处于空闲状态,没有呼叫信息。发端试呼鉴权表示交换机检测到主叫端发起呼叫(在有线网中即用户举机,在无线网中为用户开始呼出),正对主叫用户进行鉴权,看主叫用户是否有权使用网络。呼叫进行到DP1,表示对主叫鉴权已经成功,即将进入收集信息状态。此时已经可以得到主叫的相关信息了(例如移动智能网主叫用户的签约信息)。对于某些智能业务,例如欠费通知业务,可以利用DP1将呼叫信息上报SCP,由SCP控制随后的呼叫,给用户送通知音。2.2.1.2 收集信息表示交换机开始收集用户发送的被叫号码。呼叫进行到DP2,表示收号结束,此时已经得到被叫号码了。对于移动智能网上运行的PPS业务,就是在DP2这一点上触发主叫端的智能业务的。2.2.1.3 分析信息表示交换机开始进行被叫号码分析了。呼叫进行到DP3,表示号码分析结束。此时已经可以分析得到某些被叫号码的相关属性了。对于有线智能网的300、800等业务,就是在DP3通过判断被叫号码是否是特定接入码来决定是否触发智能业务的。2.2.1.4 路由选择和提醒表示交换机根据被叫号码进行路由选择,如果成功,则连接被叫用户,向被叫振铃。如果呼叫进行到DP4,则表示路由选择失败(例如无空闲出中继)。如果呼叫进行到DP5,则表示被叫用户忙。 如果呼叫进行到DP6,则表示被叫用户久叫不应。这几个DP点表示产生了重要的呼叫事件,导致呼叫失败,呼叫状态即将进入“例外”。在很多智能业务中,SCP都要求SSP检测到到这些DP点时要上报。如果呼叫进行到DP7,则表示被叫用户已经摘机应答,即将连通主被叫。在连通主被叫之前,如果主叫用户挂机,将产生DP10,表示主叫早释。2.2.1.5 激活表示主被叫已经被连通,开始通话。在通话过程中,由定时器定时产生DP8,可以上报SCP供某些业务不断监视通话使用。当呼叫进行到DP9,则表示主叫或被叫已经挂机,通话被切断,BCSM即将进入空闲状态。绝大多数智能业务都要求SSP在检测到DP9时,要将呼叫事件上报SCP。2.2.2 终端BCSM注意:终端BCSM和发端BCSM对PIC和DP统一编号。图 2.23 终端BCSM2.2.2.1 零和终端试呼鉴权表示该终端BCSM正处于空闲状态或交换机正对被叫用户进行鉴权。当呼叫进行到DP12时,表示被叫用户鉴权完成。在移动通信中,当SSP对被叫用户的HLR发送SRI消息时,HLR就要对被叫用户进行鉴权,被叫用户如果是PPS用户且采用签约方式触发智能业务,HLR将返回签约信息给SSP。SSP在DP12根据签约信息触发被叫端的PPS业务。2.2.2.2 选择设备和存在呼叫表示交换机正选择一条路由到被叫用户并判断被叫是否空闲。当呼叫进行到DP13时,表示被叫忙。2.2.2.3 T_提醒表示交换机正向被叫振铃。当呼叫进行到DP14时,表示被叫久叫不应。当呼叫进行到DP15时,表示被叫应答。2.2.2.4 T_激活表示主叫和被叫已经连通,双方正在通话。当呼叫进行到DP17时,表示用户已经挂机,通话被切断。U 说明发端BCSM和终端BCSM是SSP对同一个呼叫建立的两个模型,两个呼叫描述了同一呼叫。例如被叫用户摘机应答,在发端BCSM中产生DP7,同时在终端BCSM中产生DP15。有关发端侧和终端侧每一个PIC的详细描述可参考ETSI GSM Phase 2+的03.78规范。2.2.3 总结呼叫模型将呼叫过程中由各个检出点得到的信息传送给SCP,使SCP了解本次呼叫的各种信息以及呼叫所处的当前状态,SCP根据预定的业务逻辑程序控制SSP的后续呼叫进程。SCP发出的控制命令通过基本呼叫模型中的控制点得以实现。将基本呼叫模型与第一章中讲述的智能网四层概念模型联系起来看,智能网模型第二层中的“基本呼叫处理(BCP)”SIB就是将交换机中的原呼叫处理程序按照本节讲述的基本呼叫模型加以履行,使之具有检出点、控制点功能而实现的。按照这种原理,我们对交换机只需进行一次改造,使之成为SSP,即可以与业务控制点SCP配合,提供各种智能业务。这正是智能网“交换与控制相分离”思想的具体体现。2.3 智能呼叫举例为了更好地理解智能网体系中各设备之间的相互关系,下面给出了主叫用户为预付费业务(PPS)用户,被叫为普通GSM用户的呼叫过程。这里假设PPS用户有专门的MSISDN号码段。1PPS用户a发起呼叫,主叫方端局MSCa通过PPS号码段判断出这是一个PPS业务呼叫,将呼叫转接到汇接局TMSCa。TMSCa 通过PPS号码段判断出这是一个PPS业务呼叫,将呼叫转接到SSP。2SSP首先判别到这是一个PPS业务呼叫后,触发智能业务:将此次呼叫的相关信息报告给业务控制点SCP,并悬置当前呼叫,等待SCP的控制命令。3SCP收到该呼叫信息,通过分析PPS的业务逻辑,查询数据库,若判别主叫用户的状态为有效状态,则计算出通话费率以及最大通话时长等,并下发控制命令到SSP,给出最大通话时长并且命令SSP继续接续并准备计费。4SSP收到SCP的命令,继续刚才悬置的呼叫接续过程。判别出被叫号码为普通MSISDN,SSP将发送消息给被叫用户的归属位置寄存器HLRb,得到被叫用户的当前位置MSRN。SSP根据MSRN选择路由,将呼叫转接到被叫所在地区的TMSCb、被叫所在端局MSCb,呼出被叫。一旦被叫应答,双方开始通话,SSP开始计费。5当SSP检测到通话双方任何一方挂机结束通话时,SSP将计费信息(通话开始时间、结束时间、计费方等)以及用户挂机信息上报SCP。6SCP将根据通话时长和通话费率计算通话费用,从主叫用户的PPS帐号中扣除通话费用。SCP还将释放该次呼叫占用的资源。第3章 ZXIN10中兴智能网& 知识点l ZXIN10中兴智能网网络设备及功能l ZXIN10中兴智能网组网l ZXIN10中兴智能网接口与通讯本章简要介绍ZXIN10中兴智能网系列产品及功用,说明了ZXIN10产品在网络中的位置及接口,帮助读者全面认识中兴智能网设备。3.1 ZXIN10中兴智能网网络设备图 3.11 ZXIN10中兴智能网设备组网图ZXIN10系统是中兴通讯自主开发的智能网系列产品。ZXIN10的产品设计严格遵循了INAP第一阶段相关技术规范,产品主要包括:业务控制点(ZXIN10-SCP)业务生成环境(ZXIN10-SCEP)智能外设(ZXIN10-IP)业务管理点(ZXIN10-SMP)业务管理接入点(ZXIN10-SMAP)业务交换点(ZXIN10- SSP)上述设备既可以配套使用,又可以与其它厂商的设备通过标准接口互通、互控。3.1.1 ZXIN10-SSP1ZXIN10-SSP的功能ZXIN10-SSP智能网业务交换点,它能够根据用户号码段触发智能业务,通过接收SCP的INAP操作控制呼叫流程,并可内嵌SRF功能ZXIN10SSP主要完成分布功能平面中的SSF、CCF以及内置的SRF功能,它是提供业务控制、呼叫控制和资源管理的功能实体。ZXIN10SSP根据SCP消息中的操作码、资源码和检出点(DP)对呼叫流程进行控制,对资源实行调度,并将执行的结果和检出的状态返回给SCP以供其确定进一步的业务走向。2ZXIN10-SSP在ZXJ10机的实现ZXIN10SSP在中兴公司大型数字程控交换机ZXJ10的平台上完成,主要由CSM(SNM+MSM)模块、PSM模块组成。其中CSM是中心交换模块,用于多模块成局时控制模块间的通信及消息交互;PSM模块是外围交换模块既可做CSM模块的子模块也可单模块成局。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决定配置。3.1.2 ZXIN10-SCPZXIN10-SCP,智能网业务控制点,它具有处理智能网业务所需的业务逻辑处理程序(SLPS)和用于提供IN业务的数据。业务控制点一般包括业务控制功能(SCF)和业务数据功能(SDF)两部分。业务控制点的和业务交换点之间通过N.7信令网连接。3.1.3 ZXIN10-IPZXIN10-IP智能外设,它提供了支撑用户和网路间信息交流所需要的资源。这些资源包括:由用户规定的特殊语音通知,合成语言/识别语言装置,双音多频(DTMF)收号器,信号发生器,连接用户至资源的交换矩阵,电话会议桥,信息分配桥等。ZXIN10-IP通过TUP/ISUP同SSP相连,通过NO.7信令网同SCP相连。其录音通知功能提供三种以上的语言供选择。3.1.4 ZXIN10-SMPZXIN10-SMP,业务管理点,在智能网中负责网络管理、业务管理和系统管理等。它对新开发和提供的IN业务进行在线加/卸载,并对正在运行的业务进行管理;特别的,对于一个给定的业务,它能协调不同的SCF和SDF的请求。管理和修改有关IN业务数据和用户数据。ZXIN10-SMP可以通过局域网和SCP、VC、SCEP、网管系统、帐务系统相连。3.1.5 ZXIN10-SMAP业务管理接入点ZXIN10-SMAP主要功能描述如下:1业务管理2业务的取得、加载和激活等功能。3批量开户;批量销户;号码生成;解除黑名单;手工充值;挂失和解挂失操作;更换UIM卡鉴权;用户充值情况查询;充值卡状态查询;用户充值情况查询;话务员设置;用户身份登记等功能。4操作员管理5操作日志管理6报表管理7计费管理8网络配置管理9业务级数据管理3.1.6 ZXIN10-SCEZXIN10-SCE,业务生成环境,是智能网中较关键的节点,是智能网快速、灵活、方便地实现新业务的重要保证。业务生成环境属于智能网的一部分,真正做到了为用户提供一个快速的业务开发手段。通过网络FTP的方式或使用磁带、磁盘等可移动设备实现SMP和SCEP之间的业务文件的传输。3.2 ZXIN10网络体系3.2.1 ZXIN10-SCP、ZXIN10-SMP组网方式中兴智能网设备ZXIN10-SCP、ZXIN10-SMP可以针对不同具体情况,提供灵活的组网方式。其组网方式有三种:主要的有同一局域网和通过DDN连接两种;如果SCP、SMP建设规模较小,还可以进一步节省硬件投资采用ZXIN10-SCP、SMP合设的方式。1ZXIN10-SCP、ZXIN10-SMP位于同一局域网内最常见的组网方式,这种组网的优点,节省硬件投资,公用一套以太网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消息交互快捷。图 3.21 ZXIN10-SCP、ZXIN10-SMP位于同一局域网内2ZXIN10-SCP、ZXIN10-SMP通过DDN专线连接应用于那些ZXIN10-SCP、ZXIN10-SMP无法放在本地的情况,如一套SMP管理多套异地SCP。3.2.2 ZXIN10-SMAP的远程接入方式ZXIN10系统的组网全部基于标准的TCP/IP协议,使用局域网络或广域网络完成。主要的组网方式有以下几种:DDN、ISDN、X.25、PSTN、接入服务器。下面分别具体说明。3.2.2.1 DDN方式DDN方式需要在SMP端配置路由器,一般情况使用64K同步专线。接入少于2个远程SMAP点时使用CISCO1720WIC-2A/S路由器(提供2个同步口),超过2个远程SMAP时可使用CISCO2620路由器(最多可提供1个8端口);更多点时可以使用CISCO3640(可接2个8端口模块);或者使用CISCO2620加上E1模块(可以提供30路64KDDN)。每个路由器同步口需要接基带MODEM,具体型号需要与局方DDN节点机内的基带MODEM型号一致。路由器与基带MODEM的接口电缆型号为V35或V24(具体参考基带MODEM接口)。每个路由器还需要单独配置一个DE853收发器(DLINK公司产品),用来完成将AUI粗缆口转化为RJ45细缆口。基带MODEM通过双铰线接入DDN节点机。3.2.2.2 ISDN方式对于远程接入点少于4个时,SMP中心使用2B+D ISDN路由器(CISCO26204端口ISDNBRI模块)或CISCO1720(仅能配1端口ISDNBRI模块),远程SMAP处可配置CISCO1720。当SMAP较多时,可以配置多个ISDN 2B+D路由器,或者配置CISCO2620ISDN-PRI模块。3.2.3 X.25方式X.25方式与ISDN方式很相似,在远程SMAP选取一台机器用作网关,在该机器内插一块X.25网卡,网卡通过V24接口连接同步频带MODEM如MOTOLAR3265或ETECH3648系列。使用该MODEM连接到X.25网络。在网管中心可以使用单条或多条X.25专线,但因为X.25专线速率一般较低,使用单条可能会造成链路过于拥塞。3.3 接口和通信PSTN系统中包括的主要物理实体为SSP,为了支持智能网业务需要在网中增加SSP,IP,SCP。SCP是智能网业务的业务控制点,实时数据库和事务处理系统,负责处理智能网业务的业务逻辑和提供业务的数据,SCP作为物理实体包含两个功能实体,业务控制功能和业务数据处理功能。SSP触发业务后,采用INAP消息向SCP请求指示,SCP根据运营商特定的业务逻辑。将响应的指令送给SSP.指示SSP控制呼叫的进行。SCP通过NO.7同SSP,如果有独立IP,SCP应与IP相连,SCP同SSP,SCP,IP之间采用七号信令的智能网应用部分(INAP)部分相连。SCP通过数据链路同SMP相连。一方面SCP接受SMP的管理,包括对SCP的数据的修改,SMP传送SCE生成的业务逻辑。另一方面,SCP向SMP上报有关统计,告警,计费和有关的用户数据更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