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小班生活常规的快乐培养”

上传人:jkl****17 文档编号:43584903 上传时间:2021-12-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文“小班生活常规的快乐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论文“小班生活常规的快乐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论文“小班生活常规的快乐培养”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小班幼儿生活常规的快乐培养如果有意识地去观察幼儿在家里的一日生活,可以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幼儿从早上起床到晚间睡眠,一般都没有固定的活动内容。他们可以随意地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在家里,他们的种种活动既没有时间的限制,也没有确定的地点,玩腻了自然休息,饿了找东西吃,困了就睡觉,生活、活动往往是听其自然、十分宽松的。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孩子入园以后,一日活动的安排自然与家中不一样,有时间的限制、场所的规定,有活动的规则和要求,有明显的目的性、组织性和协调性。对于没有上过幼儿园的孩子来说,从随意性强的家庭生活逐渐适应规律性强的幼儿园集体生活,是一种挑战,其实对于我们老师来说,也是一种考验。 小班是幼儿跨入幼儿园集体生活的一个转折点,也是进行常规教育的关键期。作为教师,应深入分析幼儿的行为表现,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引导幼儿逐渐形成良好的生活常规及生活习惯。快乐培养小班幼儿生活常规时,教师应遵循以下原则:1、 切合幼儿的能力。 幼儿的能力和学习速度各有差异,在管理生活常规时,老师必须摒弃成年人的尺度,细心观察并试着去了解个别幼儿的能力及其实践的情况,适时适度地给予帮助。2、 拟定明确的工作步骤。 拟定明确的工作步骤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培养小班孩子生活自理的活动,如洗手、入厕等,都需按照孩子的年龄特点,把各项活动划分成若干明确而具体的步骤,循序渐进地给予指导和帮助。3、 给予充分的时间和反复练习的机会。 孩子年龄小,生活技能的掌握需要不断反复练习,我们应该耐心指导,给予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尝试和练习。每项常规活动在适当介绍后,采取有效而有趣的方法引导幼儿反复练习。4、 提供适当而充足的设备。 引导孩子学习常规时所需的用具,如进食时的碗、调羹,午睡时的被褥等,数量必须充足,大小、高矮必须合适。幼儿用起来得心应手,才能够达到练习和实践的效果。5、 给予赞赏和鼓励。 当幼儿完成某一项目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赞赏和鼓励。如“你今天摆放椅子非常轻,真的很棒!”或给予贴纸、五角星等奖励。6、 持之以恒。良好的生活常规养成需坚持,只有坚持练习和培养,良好的生活常规及行为习惯才能初步形成。小班幼儿无论在生理、心理上都处于个体发展的低级阶段,在品德教育上处于他律时期,这一年龄特点决定了教师进行生活常规管理的有利条件,并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幼儿的身心发展。因此,良好的生活常规的培养方法显得尤为重要,而快乐培养法更是适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特点的最佳途径,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 示范模仿法。在运用这一方法时,改变以往单一说教的形式,以及“不准这样”“不准那样”的戒律,采用有趣的教育方法,让孩子在看看做做中主动、自觉地学习。如学习抹椅子时,老师先用对比的方法激发幼儿对抹椅子的兴趣,出示两张椅子,一张干净、一张脏,问幼儿:“你喜欢哪张椅子?怎样使椅子变干净呢?”然后,老师示范抹椅子,引导幼儿掌握抹椅子的方法,强调要蹲抹,抹布的一面脏了,可换另一面。然后,请幼儿练习抹椅子。还应鼓励幼儿相互学习,请能力强的幼儿做示范,其他幼儿模仿他的做法,既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又培养了幼儿相互帮助的精神。例如,在教幼儿如何脱衣服的时候,老师让会脱衣服的小朋友示范脱衣服的步骤,即先解开纽扣,再脱袖子,再将衣服摆放整齐。这样,幼儿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很容易就能掌握一些生活常规。2、 文学作品法。儿歌是儿童文学作品中的一种体裁,极其短小精悍,且读起来琅琅上口,易记。在对幼儿进行生活常规教育时,我们经常使用儿歌引起幼儿的兴趣。洗手时,我们教孩子一边洗一边念儿歌:“搓搓搓,搓手心,搓搓搓,搓手背,换只手再搓搓,甩三下,一二三,关好水龙头,擦干手指头。”这样小班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就把“手”洗干净了。吃饭前,可利用休息时间学儿歌白米饭:“白米饭、香喷喷,农民伯伯种的粮。我们都来珍惜它,浪费一粒不应当。”这样,在吃饭的时候,小朋友将米粒弄得满桌满地的现象就少多了。老师还可以利用动画片、故事、木偶等文艺作品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唤起孩子良好的情感,从而了解一些生活常规的要求。在教育幼儿进入寝室和入睡时保持安静的活动中,我们首先在寝室内准备好娃娃家的小床和会闭眼睛的娃娃躺在那里,并让小朋友们与娃娃比赛,看谁睡得最好,谁就是好宝宝。3、 游戏学习法。 幼儿喜欢在有趣的活动中接受教育,而游戏则是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的良好手段。因此,我们充分利用教学游戏和创造性游戏对幼儿进行生活常规教育。开学初,我们组织幼儿玩“找朋友”的游戏,让幼儿在各种图中找出自己喜欢的标记图做朋友,并贴在茶杯和毛巾架上,幼儿很快就记住了自己的标记,学会用自己的茶杯和毛巾。我们还通过智力游戏“谁来了”,加深幼儿对班级老师和小朋友的认识,增进感情。在角色游戏“娃娃家”中,孩子们可以练习穿脱衣服的顺序和方法,练习洗手、洗脸的方法。4、 及时补强法。 补强法是美国的哲学博士詹姆斯提出来的,他认为“当一个人的行为得到满意的结果时,这种行为就会反复出现。”如果要让补强发挥最大效用,就应该在令人满意的结果出现后的短暂时间内提供奖励或表扬,如果时间拖得太久,补强的作用会随之淡化、减弱或消失。有些教师经常给孩子许愿:“你如果表现好,那么到放假就可以拿到好孩子奖状。”这种做法降低了补强的效果。正确的方法是,在幼儿出现满意的行为时,成人给予及时的“补强”,作出及时的奖励或表扬。这种奖励或表扬可以是物质的(如:小贺卡),也可以是精神的(微笑、亲抚)。如一孩子第一次把鞋穿对了,教师应马上给予肯定和赞许“你真能干,做得真好,希望你明天还这样。”当孩子第一次全部吃完饭菜时,教师应马上微笑地鼓励“老师真希望你以后天天把饭菜吃完。”这些及时补强,能使幼儿满意的行为得到强化而加以巩固下来。5、 个别教育。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研究影响遵守规则的原因和幼儿生理、心理上存在的差异,而情绪、经验、疲劳或环境则是构成破坏规则的因素。教师要根据不同孩子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如班上有个孩子睡觉时总有个坏习惯,就是手里要拿着块毛毯才能睡。他妈妈讲,从出生开始手里就一直拿着毛毯,他显出对毛毯的情有独钟,不时要闻它的气味。到了幼儿园,他妈妈要求老师帮助改掉他的这一坏习惯。开始时,老师不让他拿毛毯,他就将幼儿园的被褥撕得一条一条的。于是,老师就采取了系列脱敏的办法。先换了块手帕给他拿着,他很不适应,还是睡不着觉,等他慢慢适应后,就在手帕上洒些风油精,让他拿着,结果他觉得很难闻,渐渐地就改掉了这个坏习惯。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常规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情,必须落实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的每个环节。作为教师我们要以身作则,多鼓励、多肯定孩子,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让孩子在快乐中养成、让孩子在主动乐观的情绪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