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的探索与思考

上传人:fgh****35 文档编号:41430775 上传时间:2021-11-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2.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的探索与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的探索与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的探索与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的探索与思考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教学改革步伐也是快马加鞭,日新月异,尤其改革开放的今天,教学改革更是也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教改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高效课堂课改实验更是一枝独秀,让从事教育教学的教师和学者,看到了希望,也看到了灿烂的阳光让人欣慰。但欣慰之余,高效课堂教学实验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让教师们倍觉苦恼,管理者对“高效课堂究竟怎样组织和引导”,教师对“高效课堂到底应该怎么去教,学生应该如何学”倍感困惑和迷罔。课堂是学生接受知识、培养想象力、思维力和创新能力的主渠道。搞好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应该探索和研究的问题。新课标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思想和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在此我结合自己的教学管理实践探索,谈谈自己对高效课堂教改实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的思考。1、 高效课堂教改实验中存在的一些误区:1. 重视课堂教学形式,忽视课前有效预习。反思今天的高效课堂,我们不难发现,有些课堂教学一味标新立异,流于形式,只是从形式上做到了“老师发单单,学生围圈圈”,“教师转圈圈,学生做单单”,然而忽视了高效课堂真正重要的课堂实质高效,导致教学效率低下,学生的知识素养和能力水平得不到真正有效的提高。出现这一不利局面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课前预习工作做得不扎实,学生对所学知识内容课前预习不到位,所以教学活动的开展缺乏有力支撑。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我们教师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的主要任务就是以问题为主线,它的基本操作模式是“问题发现+问题生成+问题解决+问题拓展”。在结构化预习的活动中,学生要完成读、导、作、问四个环节的任务,就务必会自觉动脑思索,解难质疑。课前教师要认真设计切合实际的预习导读单。结构化预习导读单的开发要结合学生实际,体现灵活性和多样性。同一学科也要根据不同程度的学生而定,问题设置要有层次性。程度好的班级,导读单中资料链接可以少点,能力训练题可以稍多一点;程度差一点的班级,导读单中资料链接就应该多一点,基础性的、比较容易完成的题就应该稍多一点,让学生能够“吃得好”,从增强学习自信心。为了搞好结构化预习,每天安排一节自习为预习导读课(问题发现生成课),教务处安排时间,督促教师下班,专门给学生示范辅导不同科目不同的结构化预习策略,尽量让每位学生学会用“读、划、写、记、练、思”的六字诀进行预习。老师要利用评价手段督促学生预习,实现由个别学生的被迫学习到逐渐养成习惯的过渡和转变。最后,教务处采取定期统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结构化预习情况进行检查通报,并挑选部分预习情况好的学生的预习导读单进行展览。各学科可参照以下的预习方法:文科结构化预习时采用的是“六字诀”(读划查写记思)。即:读课文、划重点、查资料、写感悟、记情节、思难点。理科结构化预习采用的是“七字诀”(读想说写做补练)。即:读课本、想难点、说概念、写体会、做实验、补旧知、练例题。2. 重视合作探究形式,忽视探究内容本质。问题探究是高效课堂的灵魂。深入的问题探究是沟通教师、教材和学生三者联系的“铺路石”,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种”。因此,每节课的巧妙设问探究是组织好一堂课、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关键。而我们却往往忽略了这一点,这样势必影响学生积极进入探究学习的状态。教师课前应当充分预设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引领性问题,并根据学生在课堂上不断生成的新问题调整、重组,灵活机动地组织教学。其中教师的课堂提问尤显重要,它能打开学生求知的天窗。古人云“学贵善疑”,质疑问难是学生思维活跃的体现。所以,教学时教师要巧妙设疑,不失时机创设氛围创造机会让学生积极质疑问难。但是在课堂上怎样设疑?设什么疑?我个人的看法是:1.在关键处发问点拨。也就是说问问题的目的是让学生说出他们的思维过程,换句话说是看学生思维背后的东西。切忌华而不实的提问,如“是不是”、“有没有”,听起来热闹,实际上学生并没怎么思维,达不到学习数学的真正目的。2.提问还得注意以下几点:(1)提出问题,要给学生留一定的思考时间。(2)问题的提出要简明、准确、循序渐进。(3)问题要有启发性。课堂提问还有许多具体的方式、方法,有待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探讨、运用。好的提问,能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好的提问,需要我们教师要做有心人,问题要设在重点处、关键处、疑难处。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每一根神经,就能极大地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3.重视知识讲授学习,忽视能力培养发展。 有的教师一味追求教学成绩,盲目追求课堂形式,急功近利而忽视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发展,为质疑而质疑,为讨论而讨论,为表扬而表扬,喊着高效课堂教改实验的口号,干着应试教育满堂灌输的事实,穿着新鞋走着老路。现在的许多老师虽然注意到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广泛参与,但有些教师教学设计老做“表面文章”,重视花样翻新,学生不能“学有所得”,只要学生有疑问,无论难易甚至是一些毫无讨论价值的问题,教师都要组织小组讨论,过于频繁地使用激励手段,鼓励肯定过于泛滥。这种看似热热闹闹、生气勃勃的交流互动,其实却是一种无效的教学行为。 近期随着媒体设施进入课堂,又加上改革热潮的不断升温,致使有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一些不务实的理想派的教学盲从热。无原则地不切合实际地去盲从一些体现新的教学理念的新路子,且美其名曰:“这就是高效课堂下的少讲多练、精讲精练”“是什么新课标规定下的探究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等。这也确实很好,也很有前卫性但是适合自己吗?与自己的学生接轨吗?因为学生虽都是一个个鲜活的有生命的个体,但学生的功底和素养都是有层次的,也是有区别的,尤其是生活在农村的学生,这方面表现得尤其突出。这是由于诸多原因造成的,例如家庭教育的相对滞后,学生学习和接受能力的浅显,周围环境的影响,以及农村传媒的落伍,经济的不富裕等等,所以这种盲目借鉴前卫教学法的做法是十分不切合实际的。凡事要讲究实事求是,讲究循序渐进,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性,不怕起点低,切忌好高骛远,否则更是欲速而不达。 4.重视高效课堂模式,忽视学科个性特点。 在高效课堂教改实验活动中,有一些学校只重视高效课堂模式,忽视学科个性特点,死板固定教学模式竟然出现了科科一样的教学流程,这的确值得商榷。开展高效课堂教学应该结合学科实际特点探索总结适合本学科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切忌统一各学科教学模式,甚至于教学活动中师生的教学活动内容和时间都整齐划一。因为我们面对的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它们有着自己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我们的教学是灵活多变的,它不可能像工厂生产产品一样;我们各科课程本身也有其独特的规律特点,教学内容有其特殊性。所以,彰显学科之本色,从其学科特点切入,突出“个性”是基础,而打造学科教学特色则是彰显学科本色的必然要求。 具体地说,语文,英语等语言类学科教学要突出对学生听、说、读、写等方面能力的培养,要围绕该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开展教学活动,在自主、合作、探究活动设计中应该突出生活交际的实用性。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是训练人的抽象思维、逻辑思维,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学科,教学活动中开展合作探究要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训练一些与生活密切联系和需要对所学知识综合运用的问题,鼓励学生上台作图板演讲解解题思路,提高运算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精神意识。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要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实验演示,精讲点拨,分组探究,集体总结归纳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发展学生的操作技能。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开展教学活动时,要注意不断设疑,合理引导学生进行梳理归纳,结合历史事实时代热点地域特色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探究,这样学生学习就会活学活用印象深刻。总之,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却没有一种是普遍适用的,这就是我们说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为了达到高效课堂的教学效果,就必须以现代的教学思想为指导,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设备条件,不同水平的学生,选择一种或几种合理的教学方法,综合加以运用,进而突出学科特色,培养学生能力水平。 5.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忽视教师点拨主导。 注重学生主体地位个性发展和强调面向全体学生是高效课堂教改实验的亮点。但部分教师片面追求学生个性的充分发挥和课堂的积极活跃,人为地淡化了教师点拨主导,不注意维持课堂秩序,从而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我们对课堂进行观察,经常会发现这样的课堂状态:课堂上,有的学生兴趣所致,不加思考,不顾他人,率性所为;有的学生心不在焉,似听非听,似学非学;有的学生则游离于课堂之外,做些与学习不相干的事。在高效课堂上学生自由有余而约束不足,而课堂秩序的涣散必然会导致高效课堂教学的低效甚至无效。6.重视组织课堂教学,忽视课外实践活动。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师要想方设法尽量给学生实践的机会,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实践过程中,亲自参与课外活动。高效课堂教学要做到重视组织课堂教学使学生“得法于课内”,更要重视课外实践活动从而使学生“得益于课外”。学以致用是把知识变成能力的必由之路。所以仅仅重视课堂教学还不行,开展课外实践活动也就必不可少。笔者认为,教育者必须更新观念,突破传统教育僵化封闭的模式,大胆拓宽教育的渠道,从形式到内容进行全面的革新,从生活中汲取营养,精心设计丰富多彩、别开生面的实践活动,引导孩子们积极主动参与其中,在享受动手快乐的体验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要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就需要学校和教师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设计、规划自己的课程,尤其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和当地的条件设计课程,充分挖掘当地、学校的课程资源,形成有自身特色的校本课程,积极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比如:组织学生成立兴趣活动小组,运用所学知识服务学校家乡社会,进入社区街道开展社会调查,运用所学知识尝试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积极参与科普发明制作,开展文体艺术活动。于是,从整个的教学领域这个层面来看,由于课程资源的丰富多彩,学生接受的教育也是丰富多彩的,这样,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也会有其个性特色的。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