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各章复习要点精选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41246129 上传时间:2021-11-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9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各章复习要点精选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中化学各章复习要点精选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初中化学各章复习要点精选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各章复习要点精选第一、二章一、物质的变化1、化学变化的主要特征是变化时有新物质生成;2、物理变化的主要特征是变化时没有新物质生成;二、常见仪器的用途量筒是用于量度液体的体积,漏斗用于过滤;玻璃棒用于搅拌、过滤或转移液体时引流、蘸取少量固体或液体;烧杯用于配制溶液;三、空气的成分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等,其中氮气的体积分数是78%,氧气的体积分数是21%、约占五分之一,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是003%,稀有气体的体积分数是094%。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四、微粒1、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2、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3、闻到花香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4、原子的质子数、电子数、核电荷数相等;第三章一、氧气(O2)的性质:物理性质中的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化学性质助燃性,请写出碳、硫、磷等非金属单质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二、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装置1、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加热制取氧气,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请从下图选出实验中的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或 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的装置区别于,用高锰酸钾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而氯酸钾就不用塞棉花。2、用双氧水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请从上图中找出发生装置 ,请说出与高锰酸钾或氯酸钾的发生装置有何不同 。三、燃烧必需具备的条件1、可燃物 2、可燃物与氧气(空气)接触 3、可燃物的温度要达到着火点四、生物赖以生存的元素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O、C、H、N、Ca,氧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排在第 位,空气中含量排在第 位。五、单质和化合物1、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如氧气 、铁粉 、硫磺 (填化学式)2、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高锰酸钾 、氯酸钾 、二氧化碳 (填化学式)(一)化学式的意义(以H2O为例):1、表示水这种物质。2、表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3、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4、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5、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二)化学式的计算:1、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2、各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化合物中各原子总量之比。3、化合物中某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该原子的个数乘以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乘以100% 。六、化学方程式:(一)化学方程式的意义:1、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2、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二)化学方程式书写的原则:1、以科学实验的事实为根据。2、以质量守恒定律为根据。第五章 一、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极难溶于水的气体。二、氢气具有可燃性、还原性:2H2+O2=2H2O H2+CuO=Cu+ H2O(补上条件)使用氢气前,必须进行验纯;氢气是最理想的高能燃料!三、碳具有可燃性:氧气充足 C+O2=CO2 氧气不充足 2C+O2=2COCO2和CO的相互转化:C+CO2=2CO 2CO+O2=2CO2注意:CO有剧毒,参加化学反应时必须进行尾气处理(以上化学方程式请补上反应条件)四、CO2的化学性质:1、阶梯式蜡烛燃烧的实验现象: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 结论:CO2密度比空气大;CO2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2、CO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O2+H2O=H2CO3(能使紫色石蕊溶夜变红色的是H2CO3 而不是CO2)而碳酸又不稳定易分解:H2CO3= CO2+H2O3、CO2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变浑浊:CO2+Ca(OH)2=CaCO3+ H2O(鉴别CO2)五、实验室CO2的制取:原料: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 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收集方法: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因为CO2密度比空气大,且易溶于水)六、知道下列问题:二氧化碳的固态叫“干冰”;冰与干冰是两种不同的物质;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CO2产生的途径;如何应对温室效应等。第六章 一、金属的化学性质:1、金属与氧气反应,请写出铁、镁(记住反应现象)、铝、铜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金属与酸(稀盐酸、稀硫酸)反应:铁与稀盐酸 ;铁与稀硫酸 注意:此金属指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一般除钾、钙、钠外)3、金属与盐反应:请写出铁与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铜与硝酸银 4、钛耐腐蚀可用于制成人造骨骼。二、生铁、钢是铁的两种合金,主要区别在于含碳量不同,生铁 ,钢 、1、冶炼生铁的原理: 2、铁生锈是缓慢氧化,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发生的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3、防止铁制品的生锈的措施有(最少写出两种) 第七章一、溶液、溶质、溶剂1、溶液是由溶质、溶剂组成的混合物,具有均匀性、稳定性。2、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3、溶液中区分溶质与溶剂:溶质一般是固体,溶剂是液体(通常都是水)。4、溶液的配制: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所用仪器药匙、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滴管、量筒。二、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可以:增加溶剂、升温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可以:增加溶质、蒸发溶剂、降温三、过滤1、所用仪器:漏斗、烧杯、玻璃棒、带铁圈的铁架台2、过滤的目的:把不溶固体与液体分离的方法四、溶解度1、饱和溶液中溶解度越大,溶液的浓度就越大;固体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是物质是NaCl;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少的物质是Ca(OH)22、右图中:当t1oC时,B的溶解度大于A的溶解度;t2oC时,甲与乙的溶解度相等(曲线交点);t3oC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五、溶质质量分数计算记住计算公式:溶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掌握课本中计算的例题,务必分清公式中的溶质、溶剂、溶液。第八章1、认识下列物质哪些是酸、碱、盐,并记住它们的化学式。盐酸(HCl) 硫酸(H2SO4) 硝酸(HNO3)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 氢氧化钾(KOH)氯化钠(NaCl) 碳酸钠(Na2CO3)碳酸钙(CaCO3)硫酸铜(CuSO4)2、酸和碱反应生成水,叫中和反应。用此反应能处理蚊叮虫咬、胃酸过多、土壤酸化等问题。3、复分解反应通式为AB+CD=AD+CB,属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凡酸、碱、盐之间的反应都属于复分解反应。4、溶液pH7呈酸性,pH=7呈中性,pH7呈碱性。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碱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无色酚酞变红色。5、会判断下列物质中的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CO(NH2)2 、(NH4)2SO4、NH4HCO3、Ca(H2PO4)2、KH2PO4、KNO36、记住一些特殊颜色的物质:蓝色沉淀氢氧化铜Cu(OH)2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Fe(OH)3白色不溶于酸的沉淀有氯化银(AgCl)硫酸钡(BaSO4)7、记住酸碱盐的通性(按照老师要求进行)第九、十章1、甲烷:化学式为CH4,沼气的主要成分,海底“可燃冰”中含有大量甲烷。甲烷是可再生的生物能源。具有可燃性,试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常用的有机合成材料有: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区分棉纤维与羊毛纤维、合成纤维的方法:燃烧法闻气味,看灰烬。3、“白色污染”是大量使用塑料薄膜袋和泡沫塑料容器等造成的环境污染。防止“白色污染”的措施: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回收废旧塑料制品,循环利用或生产可降解塑料。4、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有: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加无机盐、水合称六大营养素)5、人体缺乏维生素会患各种疾病(缺维生素A、B、C、D的症状)6、人体缺少微量元素也会患各种疾病(缺锌、铁、碘、钙的症状)附:易错符号与易错字化学复习 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