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实现文化软实力的背景、动因与发展分析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4840651 上传时间:2021-10-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电影实现文化软实力的背景、动因与发展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国电影实现文化软实力的背景、动因与发展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国电影实现文化软实力的背景、动因与发展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电影实现文化软实力的背景、动因与发展分析周星【专题名称】影视艺术【专 题 号】J8【复印期号】2010年12期【原文出处】艺术百家(南京)2010年5期第711页【英文标题】The Background, Moti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Films Construction of Soft Power of Chinese Culture【作者简介】周星(1958-),男,汉,江苏灌南人,文学硕士,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艺术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合作导师,北京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研究所所长,北京师范大学重点实验室“数字艺术实验室”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届、第六届艺术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高校艺术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兼戏剧影视广播委员会主任,教育部教学评估专家组成员,全国艺术学学会副会长,教育部全国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影视广播戏剧戏曲组组长,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电影审查委员会委员,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副会长,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高校电视艺术委员会副会长,中国高教美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高教影视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港台电影研究会理事,中国艺术教育协会理事,中宣部“五个一工程”评奖电影组召集人,共青团中央“五个一工程”评审委员,北京电影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客座研究员,入选北京社科理论百人工程培养计划,研究方向:艺术学,影视理论与艺术批评,美学,文化理论研究(北京100875)。【内容提要】中国电影发展速度超乎人们想象,而依存于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本土电影,的确面临着发展良机。但注重市场收益的同时,文化意味的淡漠不能不成为文化软实力增长的阻碍。电影天然具有软实力的文化影响力和感召力,但面对时代发展,电影强国梦幻的实现却还有不少困难,中国电影需要改变被票房诱惑、被功利驱使、被市场左右而导致的创作单一趋向。中国电影不应该媚俗,而应该尽量引导市场。艺术实践不应取巧,而应当积累和思考。从绝对意义上看,没有对于人类问题的思考、缺乏意味和情感的创造、不顾本土文化的优长、放弃对于艺术的坚持,商业也罢、受众也好,都难能长久。Chinese film is developing faster and faster beyond our imagination. The local film dependent on economy and culture development is welcoming its fortune. While the market revenue is growing. its cultural meaning is reduced which inevitably hinders the achievement in soft power. By nature. film impresses audience much and it is an influential soft power. However. we still have a long way to approach to the top film empire. We should change the single creative trend oriented by box office and interests. Chinese film should not cater to vulgar tastes and should endeavor to guide the market to a right direction. Art achievement would not just happen overnight, but comes from scrupulous accumulation and active reflection. In a sense of ultimate concern. the profit and audience of the film will not last forever unless it pays attention to humanity, meanings, and emotions in creation, and makes full use of national advantages. Art must come first in film creation.【关 键 词】中国电影/文化软实力/市场/娱乐/艺术坚持Chinese Film/Culture Soft Power/Market/Amusement/Art FirstEE241UU1743006中图分类号:J90-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104(2010)05-0007-05一、电影作为文化产品的现代生长机遇当创意经济和文化发展成为迅猛跃进的中国社会前行的重要观念时,对于逾百年历史的电影的认知有了更为积极的论定,国家更为重视电影文化的价值,出台多项政策鼓励支持电影事业发展和强化电影产业跃升。电影不因电视更为大众性而自惭形秽,也不因为网络的无障碍盛行而担心失去影响力。相反,电影作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表征,越来越成为在市场上得意、在国家代表形象上高扬、在文化内涵表现上凸显魅力的文明标牌。电影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已经到来。电影成为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形象代表,不仅因为好莱坞成功宣扬着美国文化的得计而得到了印证,还因为电影文化的确满足着文化软实力的诸多要素,包括:社会影响力、文化大众渗透性、观察社会变迁的透射对象、传达意识形态和思想形态的文化媒介公信力、传扬精神情感感召性的无形影响、传播接受的最小阻碍和最大影响文化产品,以及作为国家文化实质投射和社会体制构成折射等诸多因素的汇聚。首先,电影的社会影响力自其诞生以来就基本确定,随着现代社会不断发展更为显现。无论是西方世界对于电影影响社会的诸多事实,还是列宁对于电影的重要性的论述列宁在与卢那察尔斯基谈话中,明确指出:“在所有的艺术中电影对于我们是最重要的”,以及文化名人如鲁迅对于电影影响力的认知鲁迅在连环图画辩护一文中指出:“用活动电影来教学生,一定比教员的讲义好。”这些都强调了电影所形象表现的社会影像和认知社会的价值,也都说明其社会影响力不可忽视,而其要也就是文化性质支撑。其次,文化大众渗透性在电影中既是其本性大众文化产品所决定,也是电影作为形象展示的艺术创作对于大众趣味的认同是第一要务,由此,对于现代社会而言,大众文化的影响力越来越显著,电影对于大众文化的认同、表现大众文化的受众要求也日渐明显。其三,电影作为观察社会变迁的透射对象,在不同时期,都自觉不自觉地成为传达意识形态和思想形态的对象,电影所折射的社会是从衣着、人们生活趣味、居住环境到工作任务、人际纠葛、社会阶级争斗情态等多重角度显现的。而政权和意识形态要求在影像中逼真地呈现出来。其四,文化媒介公信力使得电影在大众心目中依然具有文化符号的含义,对于电影逼真的影像奇观的惊讶并没有因为电视的盛行而减弱,反而因为3D影像的到来而格外增加。对于电影传媒的看重,不仅是大众,在国家意识形态上的倚重也同样明显。其五,传扬精神情感感召性的无形影响是电影的魅力所在,宽阔银幕上巨大影像的感染力对于世界各国的观众都有极大诱惑,其投射出的衣着穿戴、生活方式、探险奇遇、情感表现等等,都可能影响一代人。其六,电影作为传播接受的最小阻碍的文化产品,具有不分种族、性别和年龄都喜欢接受的无障碍优势,在跨越国界和种族的文化传播中,电影语言的共通性使之受众无需更多知识层次的限制而能接受。于是,第七,电影无疑也是具有最大影响的文化产品,在传播国家电影文化,与作为国家文化实质投射和社会体制构成折射等诸多因素的汇聚,电影对于异域的文化传播具有其他形态难以达到的效果。上述阐释意在说明,把电影作为文化产品来对待,就会在文化影响力上产生实际上的效应。中国电影曾经在以往许多时候造就了文化精品,中国电影经典无论是20世纪30-40年代的现实主义创作还是80年代第五代的民族影像美学创作,都作为文化符号为世界所重视,在文化传播上取得独特的影响力,尤其在20世纪80年代,以文化为旗帜的中国电影无论在国际电影节还是文化评论界,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知名度,也得到高峰式的赞誉。文化软实力的价值体现应该是得到了实现。二、电影作为文化软实力体现的现实图景中国电影的文化发展受制于诸多因素,研究其文化软实力也不能忽略这些背景对于电影的影响作用。首先是网络社会的电影发展。谈论电影不能忽略一个事实:我们已经进入了网络时代。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0年6月底,我国的网民人数已经突破4亿大关,用手机上网的人数更是达到2.77亿之多。较2009年底增加4334万人,手机网民在整体手机用户和总体网民中的比例也都进一步提高。网络下载相当程度上影响了青年人对于电影观看和感受的认知,对于电影创作的微妙影响不可忽视。但尽管网络越来越具有大众性喧嚣驰骋的场域,电影在21世纪依旧是文化软实力的集中体现。虽然中国电影在中国GDP上所占份额不大,但是从今后的发展来说,或者以美国作为参照,或者以电影被世人所公认的这样一种文化领头羊的样式来说,电影都会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部分。在国家经济开始发达的时候,电影作为文化软实力的象征也会日益为国家所重视。但电影所处的文化环境的确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文化背景上,马诺、伪娘刘著、小沈阳的走红,我们可以对当下的文化现状作出这样的判断:是一个没有英雄、草根崛起的时代;是一个淡化审美、娱乐盛行的时代;是一个艺术退位、庸碌弥漫的时代。而与之相对的,则是“引导失常、专业推诿”的出现,因为在互联网时代,学术界和专家的公信力在百姓心中不断降低。一个更突出的事实是,阿凡达之前无极之类大片的盛行,体现了当下时代的另一个特质:技术理性盛行,艺术认知模糊。在此背景下,电影文化影响力并没有减弱,却因为其独特的文化含量,在传播中依旧充满着特殊的社会影响力。其次是社会经济因素下的电影发展。中国经济对电影的发展促发作用显而易见。近几年电影产业的高速增长都和经济发展的动因有相关关系。在经济背景上,2009年北京人均GDP已达68788元,按年均汇率折算为10070美元,突破一万元大关。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目前北京属于中等富裕的城市;中国在2010年底人均GDP将达到4000美元,但人均GDP仍在世界排名百位之后,和发达国家相比仍属中低收入;以美元计价的中国人均GDP跨越速度惊人,2006年超过2000美元,2008年超过3000美元。有一个预测,按照当下经济发展的趋势,在2030年世界GDP的前四位为:中国、美国、日本、印度。简言之,中国的经济在高速的发展是当下社会背景最不能忽略的事实。而这也是中国电影发展中的一个大背景。由此,电影文化产业依存于文化产业的发展,2010-2015年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的报告研究显示:2009年文化产业成为我国经济新经济增长点的态势愈加明显,动漫产业、电影电视、演出市场、新闻出版等亮点频现。新闻出版产业总产值增长百分之二十左右;网络出版、手机出版、动漫出版、网络游戏出版和数字印刷等数字出版产业总产值超过750亿元,比上年增长百分之七十二。而电影行业是其中的一个金矿。在以上背景中,中国电影进入了一个黄金机遇期、大国梦怀想预测、技术追逐潮流和人文忧虑的阶段。在最近几年,电影的产值在以匪夷所思的速度发展。中央政府也相应地提出了要成为电影强国的口号,而中国电影大国抑或强国的提法是国家对于电影文化重视的体现。由于阿凡达的走红,创纪录造就了世界票房17亿美元、中国市场收益13亿以上人民币票房,在国内业界掀起了一个3D技术的追逐潮流,外在的技术追逐显得越来越明显。那么如何来判断技术对文化产品的影响?这是不能回避的问题。中国电影在整体概观上的确喜人:2010年中国电影进入了值得骄傲的21世纪第一个10年,而但凡转折的时期都有无限的期待,2009年的确是中国电影的跃进年,产量达到456部的新高,位居全球第三位,票房已超62亿同比上扬42。而在2010年一月份,一个月的票房就突破10亿,于是2010年初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显示出国家层面支持中国电影发展的态势。而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票房总额超过48亿,“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童刚预测,2010年全国影片产量有望达到500部,全国城市电影票房收入有望突破100亿元,全国新增银幕将突破1000块。”观察既往的电影发展,创作数量新高、市场反响猛增、观影热情高涨、主流走向市场(如建国大业)、大片占据主导、档期主宰江山(比如贺岁档与暑期档)、国家支持凸显(国家对文化产业的支持)等等都是明显的事实。可以确定,中国电影的基本景观已经是:已经超常规发展跃动非常;已经成为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大众感兴趣的文化娱乐对象;已经具有产业确立的规模。三、中国电影文化软实力的实现条件于是,我们的确遇到了如何增强本土电影大发展的判断和方向确认的关口,如何认知中国电影发展方略的基础。主观上期望中国电影成为强国梦幻的实现落脚地固然鼓舞人心,但正确判断却需要扎实的现实依据。中国电影发展迅猛,但就综合指标而言,电影“强国”还有些差强人意。产业的步伐和正确的措施使得中国电影快速发展,在产量上位居全球第三,值得称赞。但就其强国电影指标而言还有:票房排名、人均观赏片量、影院与银幕数、创作质量与特色以及电影的文化影响力。就票房排名而言,以美元计算,2008年中国电影票房位列全球第十二位,难以成为大国。比较而言,当年印度电影产量位居全球第二,但票房总数却是我们的三倍,及至2009年,中国电影票房排名进入前十名。再拿世界电影票房来比较,2009年全球票房排名第一名的阿凡达票房,是中国全年票房的3倍,全球第四名的变形金刚2票房等于中国2009全年456部电影的票房总和。在人均观影量上,2008年美国人均观影4.46次,英国2.67次,日本1.3次,而中国人均观影次数仅为0.28次。在影院和银幕数上,在2009年全年主流市场新增影院626个,影院多达1680多座。全国主流院线银幕数已经超过5000,平均每天增长1.7块。与之同步发展的则是电影放映数字化的全面提升,在2009年新建的电影院中,数字影厅达500多个,约占新增影厅的80。另一个事实是,中国人均银幕数极低,2008年,中国平均100万城镇人口享有6.75块银幕,而美国平均100万人享有131.56块银幕。横向比较,就2002年而论,美国拥有6050家影院,有35280块银幕,法国有2167家电影院,5280块银幕,印度有9000多家影院,是世界上最多影院的国家。截至2010年4月底,内地银幕数总计5105块,已超过德国,位居世界第三,今年有望超过法国(5280块),成为世界第二。但国家广播电影电视管理总局电影局局长童刚则说:“从全国整体市场看,国内影院数量依然存在很大缺口。按城市人口测算,我国约每13.5万人才有一块银幕,远远低于世界主要电影市场的人均银幕数量。”2010在年初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中,要求1.3和2K数字电影放映的市场服务和技术监管系统要得到加强(美国3K的普及和向4K的迈进则警示我们要看到其中的差距)。但借助阿凡达所激发的3D发展,中国电影业开始了新的3D建设热潮。2007年9月,中国引进第一部好莱坞3D电影即地心历险记,此时,国内只有83块3D银幕。2009年底,为了迎接阿凡达,在12月31日之前,国内3D银幕已有600多块,而当时全亚洲的3D银幕数才1000多块。截至到2009年底,全球3D银幕总数在7000多块左右,美国有2000多块,占全世界三分之二;中国现有970块,占全球七分之一。相比起来,中国的银幕总数还不足,大约只占美国(40000块)的1/8,全世界(1.4百万多块)的1/30。中国目前970多块3D银幕,仅次于美国居全球第二,但它却占据了全亚洲(目前大约有1500块3D银幕)的2/3。据业内预计,到2010年底,中国的3D银幕总数将达到1300块左右,进一步逼近美国。总之,如何实现电影强国梦的意义更多的是民族文化建设的责任驱使,简单确立产业目标也许容易实现,而根源于国家文化意识的建设,才能既突进产业规模又从根本上建设精神文化高端,实现物质和精神的双重目标。从某种意义上看,后者是更为迫切的任务,在电影大国梦的后面,显然不能忽略文化软实力的要素。我们需要确立的电影强国意识,还包括本土大国气度和大国实力,以及文化软实力的感召力。四、中国电影软实力培育发展的必要举措:艺术内涵和产业建设双轨互进中国电影遭遇的难题是产业发展的强悍动机和艺术内容薄弱环节之间仍然存在差距。不能不进一步探讨关于电影艺术的质量问题。日本丰田汽车因为失去质量而出现全球大规模召回事件,而电影产业更有对质量的要求,何况电影还是文化产品,必须把精神文化的内在要求放在重要的位置。文化软实力包含了影响力、传播力、感召力等等,站在这一基点,显然不能只是谈论产业规模如何,而需要同时把握艺术创作的质量如何。回到电影大国强国概念上,更需要明确这里的微妙区别:1、大国是数量,强国是质量,数量跃进自然需要努力也相对容易达到,但质量提高却不是简单的数据可以实现的。2、中国制造可以为大国,中国创造才谈得上强国,我们已经在仿效大片和娱乐制造上有了很大进步,但具有本土民族特色的创作却委实不够,创造属于我们本土文化优长的电影文化既是给予强大的国家确立文化自信心,也是为世界电影增添色彩的必要。电影强国就应当是文化软实力强悍的强国,考量2009-2010年的电影总体而言,数量庞大似乎归入大国行列,但质量勉强,又难以具有强盛气度。中国电影的文化建设热度值得欣喜,但提高本土创作的艺术质量却成为凸显的难题。近年来创作中呈现的下述问题日渐明显:娱乐文化消减了艺术追求,技术炫耀淡漠了本土特色,媚俗大张旗鼓而人文内涵遭到淡漠。无需列举太多实例,只在三枪拍案惊奇中,我们就足以看到一个大导演如何在仿效国外类型却追随时尚娱乐潮上,如何获得了市场追捧却丧失了文化意义的标志。单纯以市场得宠为追求方向的电影文化不能算错,但一个没有文化意味的电影却绝对有误!站在中国电影强国梦如何实现的基础上,自应当到了考虑关乎文化建设的本源问题,包括:1、中国电影本土特色如何坚持?2、对于现实关怀怎样得到体现?3、电影中的人文情感如何得到强化?4、电影的艺术精神怎样凸显?问题的提出意味着这些要素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当下中国电影的缺憾,为了中国电影的强国梦真正实现,需要放到重要的位置来思辨。在娱乐大潮的催促下,曾经具有本土鲜明特色而获得世界电影影响的重要导演,近年却难以抵挡屈就市场获取票房的诱惑,而制造出市场得利却普遍显露文化低能的问题,制造的作品缺乏意义自然谈不上创造。反观冯小刚导演,从天下无贼、集结号以及到最近上映的唐山大地震,都显出这位导演独特而令人称赞的艺术创作路径。双向反差实在说明:注重市场也不能失却意味;注意内容创造同样可以获得有回报的市场欢迎。而在文化的有益影响上,显然电影需要饱满内涵和票房支持的双向确认。我们应该看到,在大众文化盛行,大片获取市场的同时,艺术探索和创作作品的生存可能会成为问题,而多样生存才是强国电影的正常状态。中国电影需要改变被票房诱惑、被功利驱使、被市场左右而导致的创作单一趋向这不利于长远的电影文化进步。进一步说,电影强国的基础是对于人文文化的高度重视和政策引导,而其创作体现应当是艺术文化把持和大众对于艺术感知的普及性,在汹汹来潮的娱乐浪潮中,不断跌落的艺术追求显然难以令人满意。强国电影的创造性将凸显为一个问题。面对阿凡达为标志的3D影像,我们不能既在技术上望洋兴叹又在创造性上也失去信心,可以肯定的是,技术可以借鉴乃至跃进,但创造性更需要自我寻找,而人文坚持却更不可淡漠。中国电影不应该媚俗,而应该尽量引导市场。艺术实践不应取巧,而应当积累和思考。从绝对意义上看,如果没有对于人类问题的思考、缺乏意味和情感的创造、不顾本土文化的优长、放弃对于艺术的坚持,商业也罢受众也好,都难能长久。其实就以高票房的阿凡达在奥斯卡的遭遇为例证还能说明更为深入的问题:在奥斯卡奖上谁笑到最后?几乎没有收回成本的拆弹部队横扫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原创剧本、最佳导演等六项重要大奖;而阿凡达仅仅获得最佳视觉效果、最佳摄影以及最佳艺术指导等三项大奖。票房较低的拆弹部队打败了全球票房冠军阿凡达说明:1、技术自有天地,但人文还占上风。比起3D高技术所创造的瑰丽景象来,拆弹部队朴实严酷,更显露了人文情感的意味。2、关注切近远比关注辽远更有优势。阿凡达的潘多拉星球尽管也包含人类的问题,但毕竟是远在天边的虚幻世界,而在拆弹部队的风沙弹雨中,却满是美国子弟兵的生死残酷生活,切近的世界和切近的人伦故事自然更符合美国人的情感律动。3、温情设计不抵残酷表现。在阿凡达中,主线包含男女主人公的情感牵扯,而潘多拉星球更多美丽景色以及人们和美的生活,相比起来,拆弹部队的严酷环境和残酷战斗,却反而具有真切的现实感受,在情感判断天平上自然超过了温情表现。他方借鉴似乎提醒我们,从艺术表现上看,中国电影在许多时候还无颜抗衡二者:无论是幻梦的温厚蕴藉还是残酷的人生揭示。幻梦的温厚蕴藉在中国电影中逐渐失落,玩闹的娱乐不能给人美好的慰藉,对于现实问题的轻描淡写也失却了电影表现的思想深度。而中国电影不可能像美国电影那样可以随意嘲弄政治、调侃总统,我们需要端正的电影表现,需要树立理想目标。但另一方面,中国电影更多充满苦情,而如中国20世纪三、四十年代电影的悲喜剧风格的完善艺术却表现稀少。关键还在于观念形态上。就此而言,阿凡达其实可以正向启示我们的地方在于:构想力和现实感知。阿凡达充满了对地球的忧虑,对人类贪婪本性的表现。尽管表现的是遥远的潘多拉星球,但其实这些表现依旧是我们身边的邪恶争夺、利益巧取、对于生命的蔑视以及对于情感的期待等。其借助了一个叫“阿凡达”的寓意来伸展对人类境遇的深刻关切。这与那些国产无聊的小品电影、娱乐无极限电影等,有何等大之差别?阿凡达构想在于将一个神性的哲学思考变成了我们可以触及的远端臆想,而超越了现实却依然是可以想象可以感知的世界。这一点和蝇营狗苟的娱乐电影有天壤之别。我们需要借鉴的是:如果不能实现如何有想象力,但至少不要丢弃现实感,不能丢掉对中国现实问题的思考这一本土电影兴盛期的成功经验。看看阿凡达其实就能联想到美国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力量入侵小国的批判,乃至于有人会看到一种强权对于弱小的本土性强制拆迁问题。建立电影强国、增强软实力不能没有借鉴比照,以近几年在内地获得观众拥戴的外国电影为参照,我们需要正视自身的不足,比如说看了变形金刚2觉得匪夷所思,知道技术绝非目前我们所长;看了功夫熊猫知道技术后面还有我们忽略的宝贵遗产的观念把握;看了2012知道除了大制作外其实还在于对于世界的认识和对于人情世故的技术表现;看了阿凡达才知道一切“技术”的后端都是对于人的精神情感无限感怀的突破。与此比照,中国的导演应该突破狭隘的境界而真正强化市场意识和文化优势缺一不可的认识。与美国电影相比,我们还有较大的技术差距,更有在艺术追求和人文视野上的差别。有强烈的艺术追求才有技术的推动,正如卡梅隆要用自己研制的摄像技术来实现自己的艺术想象,我们的导演能不能超越市场功利潜心创作自己艺术理想的作品进而确立文化影响力?阿凡达的出现标志着电影进入了3D电影时代,我们无需效仿技术,因为观看普通电影并不意味着就是味同嚼蜡。关键是创作出电影艺术作品没有对人类问题的思考,习惯于缺乏意味和情感的创作,哪怕是8D的技术水平也枉然。这就是强调要超越技术主义实现人文愿景,而实现大众喜欢。看看票房数据展示:2010年统计,仅仅在2010年的贺岁档,中国电影就已狂收30亿,但阿凡达和2012就占了20亿。从2010年上半年票房的百分比来看,上半年进口片票房为26亿元,占了59,国产片票房为18亿元,占了41。除了叶问2、越光宝盒之外,再没有任何一部国产片拿过上半年周票房冠军。实际上,我们本土创作的基础还需要夯实。据报道,由于按照世贸组织的裁决,2011年初,我们将要更大规模地放开电影、音像业的大门,好莱坞电影的强势进入势不可挡,中国电影艺术的本土创作应该有更为出色的作品来增强自身的市场影响力。但如拿破仑所说:中国这头沉睡的雄狮一旦醒来,世界将会震荡。这也许预示了中国强大的威力。中国电影一旦强盛,也将影响文化传播,而这是建立在艺术内涵的丰满上的。在21世纪第一个十年过去、2010年代到来的时候,中国电影必须做到:本土特色寻求;现实关怀加强;人文情感鼓励;艺术精神提升。当我们走出影院,一切感官的刺激离开,难以遗忘的依然是那些美好的情感和人物,艺术文化给予人们的不是惊讶而是情感魅力。正如哲人所说:“我们活着只是为了发现美,其它一切都是为了等待。”中国电影文化的软实力建设任重道远,但肯定会是美好灿烂,正如温家宝总理吟咏的诗歌仰望星空所描绘的,关键是需要“脚踏实地,仰望星空”。仰望星空是什么,是站在大地上追逐梦想和真理这也是人们期待中国电影发展所给予的魅力。注释:常青列宁和电影纪念列宁逝世六十周年,电影评介,1984年第1期。享受与幸福,转引自朱永新朱永新教育文集卷五,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刘阳高速发展中的冷思考:上半年中国电影业的透视,人民日报,2010年7月9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