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课件 人民

上传人:qi****ge 文档编号:31704311 上传时间:2021-10-12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4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课件 人民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课件 人民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课件 人民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知道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课程标准课程标准1 1、阅读、阅读p8p8导入框,结合第一课所学有导入框,结合第一课所学有关知识,思考:从春秋到汉初,儒学关知识,思考:从春秋到汉初,儒学的发展经历了怎样历程?的发展经历了怎样历程?2 2、阅读、阅读p8p8第一子目,回答汉初统治者第一子目,回答汉初统治者主要的治国思想是什么?其吸取了诸主要的治国思想是什么?其吸取了诸子思想中哪一派别的主张?采取这一子思想中哪一派别的主张?采取这一治国思想的客观原因是什么?治国思想的客观原因是什么?“无为而治无为而治”道家道家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经济破坏严重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经济破坏严重3 3、汉初统治者是如何贯彻、汉初统治者是如何贯彻“无为而治无为而治”思想的思想的? ?具体措施有哪些?具体措施有哪些?推行与民休息的政策推行与民休息的政策4 4、休养生息政策的实施取得了怎样的、休养生息政策的实施取得了怎样的良好效果?良好效果? 经济实力恢复和增强,人民生活安经济实力恢复和增强,人民生活安定,社会繁荣,国力日盛。定,社会繁荣,国力日盛。5 5、导致、导致“有为有为”治国思想产生的原因有治国思想产生的原因有哪些?哪些?国力增强,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国力增强,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扭转内外松弛扭转内外松弛直接原因直接原因根本原因根本原因二、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的提出出1 1、汉代发展了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谁?、汉代发展了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谁?董仲舒董仲舒董仲舒董仲舒前前179-前前1042、董仲舒登上政治舞台的、董仲舒登上政治舞台的主要途径是什么?其主要代主要途径是什么?其主要代表作是什么?表作是什么?“贤良对策贤良对策”的方式的方式春秋繁露春秋繁露3、董仲舒新儒学思想主要内容有哪些?、董仲舒新儒学思想主要内容有哪些?二、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的提出出提出提出“春秋大一统春秋大一统”和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主张;4、董仲舒的新儒学、董仲舒的新儒学“新新”在何处?在何处?来源:来源:内容:内容:糅合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思想糅合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思想神化;强调儒学独尊神化;强调儒学独尊宣扬宣扬“君权神授君权神授”(提出(提出“天人合一天人合一”、“天人天人感应感应”)提出提出“三纲五常三纲五常”材料一:材料一:“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材料二:材料二: “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受命于君,天意之所予也受命于君,天意之所予也”材料三:材料三: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阳为夫而生之,阴为妇而助制之;春为父而生阳为夫而生之,阴为妇而助制之;春为父而生之,夏为子而养之;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之,夏为子而养之;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二、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的提出出5、如何评价董仲舒的新儒学?、如何评价董仲舒的新儒学?1 1、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促进统一的多民族、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促进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稳定与发展国家的稳定与发展2 2、有利于以儒学为主流的传统文化的发展、有利于以儒学为主流的传统文化的发展3 3、有利于社会道德建设和社会稳定、有利于社会道德建设和社会稳定1 1、扼杀不同流派的思想,不利于学术发展、扼杀不同流派的思想,不利于学术发展2 2、宣扬的纲常伦理是为了维护封建专制和、宣扬的纲常伦理是为了维护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带有明显的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等级制度,带有明显的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3 3、唯心主义成分多、唯心主义成分多、神学迷信色彩浓神学迷信色彩浓有利有利不利不利西汉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西汉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1 1、简析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简析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三、儒学成为正统三、儒学成为正统董仲舒改造儒家思想,适应了时代的需要;董仲舒改造儒家思想,适应了时代的需要;汉武帝接受建议,并付诸实行。汉武帝接受建议,并付诸实行。2 2、为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汉武帝采、为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汉武帝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何影响?取了哪些措施?有何影响?三、儒学成为正统三、儒学成为正统启用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启用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兴办太学;兴办太学;在全国各郡县设立学校。在全国各郡县设立学校。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主流思想春秋战国:春秋战国:秦朝:秦朝:西汉:西汉:3、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秦朝和西汉时期有何不同遭遇? 三、儒学成为正统三、儒学成为正统“百家争鸣百家争鸣”,不受统治者重,不受统治者重视视焚书坑儒,受到沉重打击焚书坑儒,受到沉重打击成为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成为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4 4、导致这些不同遭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导致这些不同遭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是否适应时代的需要是否适应时代的需要课堂提纲课堂提纲一、从一、从“无为无为”到到“有为有为” 1 1、“无为无为”:产生的客观原因;政策体现;效果2 2、“有有为为”:产生的原因产生的原因二、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的提出出1、提出者、含义2 2、汉代新儒学:、汉代新儒学: 内容、影响内容、影响1 1、原因、原因三、儒学成为正统三、儒学成为正统2 2、措施、措施3 3、影响、影响核心术语核心术语1.董仲舒是汉代儒家的代表人物,他把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适应了西汉政府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儒学正统地位在汉代确立后,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3.汉武帝兴办太学,打破了以往由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陈规;在全国各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课堂小结“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背景:从“无为”到“有为”董仲舒新儒学“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采纳董仲舒额建议,加强中央集权“君权神受”“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三纲五常”当堂达标1 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开始成为统治思想,主要是因为( )A道家的“无为”思想不能解决现实问题B汉武帝急需从“无为”转向“有为”C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董仲舒的新儒学有利于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D2董仲舒提出“君权神授”和“春秋大一统”的思想,二者的共同点是( )A主张民贵君轻B维护统治秩序C强调层层分封D体现以德治民B3.有人认为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继承了儒家的“仁政”思想。这一观点主要是看到了董仲舒A.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C.认为天子受命于天,地位不可动摇D.认为人君要爱护百姓,如果无道,天就会降灾异加以谴责和威慑解析解析董仲舒认为,天和人相通,相互感应,天能干预人事,人亦能感应上天。董仲舒认为天是万物的主宰,如果天子违背了天意,天就会降下灾异进行谴责和警告;如果政通人和,天就会降下祥瑞以示鼓励。这体现了儒家的“仁政”思想。4.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确立了儒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下列表述符合董仲舒新儒学基本特点的是以思想统一巩固政治统一具有浓厚的神学迷信色彩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形成的新的儒学体系继承了荀子的“天人感应”观A. B.C. D.解析解析符合新儒学的主要目的;新儒学宣扬“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所以带有浓厚的神学迷信色彩,符合题意;体现了董仲舒新儒学在内容上的特点;说法错误,荀子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观,与“天人感应”观不同。5.史记载:汉武帝时,“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该材料主要表明A.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B.平民将相大量涌现C.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D.儒学地位显著提高解析解析春秋是儒家经典之一,而公孙弘因为春秋封官晋爵,成为学习的榜样,结合汉武帝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不难得出儒学地位的提高,故选D项。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