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资源优势 促进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8671456 上传时间:2021-09-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依托资源优势 促进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依托资源优势 促进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依托资源优势 促进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依托资源优势 促进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安泽县山区农业综合开发模式探析山区地势高低起伏,更低分散、成片面积小;干旱、水土流失等灾害较为严重;有着复杂的小气候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这一切决定了山区农业开发的特殊性和多样性。搞好山区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对于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健全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如何选择和实践山区县农业综合开发理论模式,是发展山区现代农业的关键环节,也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下面笔者以山西省安泽县为例来探讨山区农业综合开发模式。一、山区农业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安泽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全县总面积1967平方公里,总人口8万人,辖7个乡镇、104个行政村。2002年被列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县,截止目前农业综合开发立项28个,总投资9193.83万元,土地治理项目18个,产业化项目8个,科技推广项目2个,项目主要集中在府城、冀氏、和川、马壁、良马五个乡镇,20个行政村,改造中低产田8.02万亩。修建了一批电灌站、输变电线路、小型蓄排水工程和溪流护岸工程及水网管道铺设,机耕砂石化、防护林建设等工程,使直接受益人口达到1.8万元,占农业总人口的22%。(一)安泽县山区农业优势资源1、自然资源和环境优势。安泽县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海拔高差变化大,垂直带谱明显,形成了多层次生物圈,安泽县动植物资源种类繁多,生物多养性丰富,据统计,经济植物达300余种,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约有百种。野生药用植物多达239种。由于地形地貌复杂,水、土、光、温、湿等条件各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土特产品,从而为山区特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物质基础。相对于平原区而言,山坡地的化肥、农药等化学要素投入较少;因风蚀、水蚀的存在,其土壤中有毒有害物质难以富集;山区气温相对较低,冬季寒冷,夏季作物生育期短,病虫害相对较少,农药污染较轻,因而农产品质量优于平原地区,为特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2、劳动力成本低廉和旅游优势。安泽农业人口比重大,农业产业开发层次相对较低且结构单一,农民收入水平较低,由此造成了较高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劳动力成本相对低廉,为发展劳动密集型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及其产后储运和深加工提供了有利保证。安泽县是中国绿色名县,也是目前全国唯一获得ISO14001国际环境体系认证的县。随着临长高速路的建设,进一步推进了生态人文旅游业的发展。初步建成和开发了荀子生态园、沁河湿地公园、黄花岭、红叶岭、段峪河瀑布群、望月楼陈展等景区及服务设施建设。旅游资源和特色农业资源相互结合起来,可以发展为综合观光农业,将农业功能的内涵予以延伸,以增加农业的附加值。(二)安泽县山区农业发展制约因素1、自然资源制约。安泽县土地以山地为主坡耕地较多,开发潜力有限,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和群众建房的无序,耕地资源正在日趋减少,在农业资源总量紧缺的同时,受土地肥力下降,板结和水流的严重侵蚀加之不合理施肥,及掠夺式耕作,造成资源利用率低,农业生态脆落环境容量对农业发展的制约日渐突出。2、农产品市场制约。一方面,全国范围内农产品质量普遍提高,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已成为当前的消费潮流,国内大中城市纷纷抬高市场准入门槛,对产品质量和营销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安泽县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基本处于起步阶段发展无公害食品,合格,知名产品很少。另一方面,由于粮油等土地密集型产品竞争力较弱,产品供给范围主要限在省内劳动密集型产品如蔬菜,水果等虽然具有一定竞争力,但因规模小和地域流通等,受到多方面限制。再一方面,集约化、规模化、商品化生产思想淡薄外销农业品规模小,导致使有实力、有市场的企业不愿介入。3、劳动力素质制约。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全县农村劳动力中还有一定数量的半文盲,同时受就业压力和比较利益的驱使,劳务经济迅速发展,大批农村青壮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和城镇就业,致使留在农村,真正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在年龄和知识结构上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低素质在农村劳动力,必然会对推广普及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理念带来很大影响,延缓了现代农业发展的进程。二、山区农业综合开发模式策略农业综合开发对现代农业发展有着重要贡献,必须继续稳定、完善、强化各项行之有效的支农惠农模式,切实加大农业综合开发投入,健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农业综合开发支持体系。(一)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生态农业,促进山区绿色食品开发特色农业是各地根据自己的地区优势集中发展一种或集中具有浓厚本地特色的产品或服务,是农业专业化、规模化和集约化的表现。通过发展特色农业可生产巨大经济效益,激发了农民建设自己家乡的热情,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社会效益也尤为明显,对山区农业开发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山区是生态环境脆弱的区域,要把山区综合开发与促进山区生态建设结合起来,不能因为发展经济而过分消费资源和破坏环境。山区农业综合开发是一个整体性、关联性、动态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应遵守山区发展基本规律,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作为指导,追求资源、环境、社会的协调发展,综合利用多学科最新技术,达到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统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人民的食物结构发生了变化,对农产品的品质要求日益提高,食物结构日趋多样化。山区的农业生产必须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增加市场需求量大的肉、禽、蛋、奶、鱼以及新鲜蔬菜、瓜果等绿色食品的生产。产品的生产需要有基地的保证,具有良好生态环境条件的生产基地是发展绿色食品的基础条件,是绿色食品市场形成的根本保证。山区应充分利用自身地形气候多样、物种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的优势,因地制宜地建设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积极培植绿色食品品牌,形成绿色食品市场,提高市场竞争力。适宜山区种植的小杂粮作物,因山区土质和空气无污染,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很小,是名副其实的“无公害食品”和“绿色食品”。目前国家实施退耕还林政策,粮食作物在干旱瘠薄的耕地上难以生产,而小杂粮耐寒耐瘠能力强,是很好的间套作物和护林作物,可以采用间作、套种的方法来增加土地的利用率、生产潜力和覆盖率。对保护山区的耕地、减少水土流失、培肥地力,建设生态农业,促进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理论探索和实践指导意义。(二)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地方龙头企业山区农业综合开发要把产业化经营的理念贯穿始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把基础设施建设和高效农业发展有机结合。要积极培育市场主体,扶持农业龙头企业、使用经济组织、专业大户和农民参与丘陵山区开发,促进土地有偿合法自愿流转,特别要大力扶持土地股份合作社,实行多元开发,按照“山上建基地,山下搞加工,山外找市场”的开发思路,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和经纪人与农民实行订单收购,一头连接市场,一头连接基地农户,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贮藏和流通,拓展产品销售的时间和空间,从产后加工流通中增加农民收入,要培育壮大技术含量高、诚信度好、质量安全的产品品牌,提升企业研发能力、自主知识产权和制订行业标准的能力,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三)促进山区农业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如何抓住信息化发展的机遇,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山区农业快速、健康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稳定,是迫切需要我们解决的一项新课题。农业信息资源作为一种战略资源的重要性还没有被人们普遍认识,利用信息人指导农业化生产的意识薄弱,农业信息深加工和深层次挖掘的程度很低。为了促进山区现化农业的高效、可持续发展,应立足于山区农业发展现状和农业资源概况,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逐步整合、开发和利用各类山区农业信息资源,建立完善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形成有效的山区信息资源采集、加工、开发、传输、利用机制。通过建设数据库、农业网站,开展农讯通项目,充分利用报纸、媒体等媒介传播农业发展最新前沿科技动态,促进农村信息化发展。农业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环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促进农业和其他相关领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迫切要求。(四)创新山区农业管理机制,强化政府干预职能,加大政策扶持创新山区农业管理机制,首先要立足山区实际,注重加大宣传,提高农民参加项目的自发性和积极性;其次,要明确各级主管部门的职责分工,由政府统一高度整合力量,做好对山区开发项目的监督、验收和有序管理。建立健全决策咨询机制,建立领导决策和专家咨询相结合的工作推进机制,使农业综合开发工作走上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道路。建立健全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机制,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办法针对性地多层次开展农业技术市场营销,经济管理等方面的培训,保证项目的实施质量。建立项目筛选竞争机制,严格按照项目立项和评审程序,通过层层筛选和科学论证评估。建立监督机制,全面推行项目法人负责制、项目招投标制、工程建设合同制、工程建设监理制、资金项目公示制和资金县级报账制。山区农业综合开发,离不开各类市场主体的介入,如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协会)等。要加强政策扶持,培育各类山区农业开发主体。发挥其带动作用,创新组织模式,鼓励农技推广部门的科技公司、承包经营大户参加山区农业开发,通过不断提高山区开发和产品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序,建立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利益联结机制和约束机制,推动山区农业开发的规范化管理。实施山区农业综合开发的根本目的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要正确处理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三者间的关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综合利用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机统一,是山区农业综合开发必须贯彻执行的理念之一,也是未来山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先决条件。坚持“在开发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可有效地指导我们建立生态经济利益集约型农业综合开发模式,提高山区优势资源的持续利用效率,最终促进山区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刘宪锁赵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