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现场证据灭失现象之研讨

上传人:MM****y 文档编号:27776056 上传时间:2021-08-2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交通事故现场证据灭失现象之研讨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交通事故现场证据灭失现象之研讨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交通事故现场证据灭失现象之研讨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交通事故现场证据灭失现象之研讨交通事故现场的特殊性, 决定了交通事故现场证据是调查处理交通事故的根本和基础。 但工作中经常会因种种原因, 造成交通事故现场证据的灭失, 最终导致交通事故基本事实不清, 责任认定缺乏依据, 案件质量下降引发上访闹事、 案件无法移诉等难以解决的问题。因此,做到及时、合法、有效地发现、提取现场证据,对促进依法办案, 提高工作效率和案件的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1、 交通事故现场的特点1.1 、 突发性。大多数的刑事、行政案件在案发前都会有预谋、准备实施、动机目的、心理变化、案件诱发事件等一系列情况发生,而这些情况的发生都要经历较长的一段时间。这一过程对周围的物质和人际交往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和变化,能够对案件的调查提供许多有用的线索。而交通事故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几乎是瞬间发生的,事故发生前无任何预谋,当事人心态、行为无任何变化,没有事故发生的迹象。由于交通事故的发生时间短促,人们往往还来不及反应, 这就导致了事故当事人的陈述和证人证言有一定的不可靠性,要认真甄别真伪。所以,无论对于事故发生的过程,还是对于事故调查工作,交通事故现场是我们能够获得的最直 1 接、最前沿的第一手资料, 对交通事故的调查处理是至关重要的。1.2 、开放性交通事故现场是指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空间场所。 其构成要素主要有:道路、车辆、人员、物品。一般的行政、刑事案件大多处于相对封闭或容易封闭的环境中, 不易遭受变动或破坏。 道路上人来车往, 没遮没拦,事故现场完全暴露在开放的公共场所。交通事故发生后, 往往有大量的围观者, 严重的甚至发生连锁事故和偷盗、哄抢现场物品的治安案件。 现场上的车辆、 有关散落物、痕迹等, 极易遭到人为的或自然的破坏, 而且一旦受到变动或破坏就是不可恢复的, 给现场勘查工作造成一定的困难。 因此,如何快速、准确地记录、收集现场的证据就显得非常重要。 所以要快速出警,保护好现场, 尽可能地使现场保持原始状态, 提高现场勘查的质量。1.3 、 紧迫性交通事故都处于繁忙的交通道路上。 长时间的封闭保留交通事故现场极可能造成交通堵塞, 中断道路运输, 直接影响广大交通参与者的出行和生活。 但交通事故现场一旦拆除, 许多证据就不可恢复。因此,我们必须在短时间内快速、准确、完整地将交通事故现场固定、保存下来,缩短现场勘查时间,保持良好的交通秩序,防止阻塞交通。应保证做到以下两点:一要将现场的证 2 据合法、完整地提取、固定、保留下来;二在必要时要根据对现场的记录,恢复事故现场的大致状况或完成侦察实验。2、交通事故现场证据灭失的原因2.1 、主观方面的原因事故处理民警证据意识、诉讼意识淡薄。 对交通事故现场证据缺乏充分的认识和理解,主要是对交通事故现场证据在交通事故调查处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应发挥的作用缺乏充分的认识和理解。主要表现有:2.1.1 、重形式,轻内容。在勘查事故现场时,只是为了走过场,敷衍了事。记录交通事故现场的工作中存在“只要案卷有这样的文书形式即可”的想法。 交通事故现场勘查笔录仅仅被作为案卷中的一种必备文书看待,基本上处于形式、摆设的地位,并没有把它放在“是一种重要的交通事故现场证据”的位置上,根本没有发挥它应有的证明作用。现场照片主题不明,构图不合理,缺少必要地标引和文字说明,没有层次感甚至产生误解;缺细目照片, 不能全面地反映事故现场及现场痕迹物证状态;夜间照相缺乏照明,照片不清晰;2.1.2 、重结果,轻程序。在提取、固定交通事故现场证据的工作中存在只看重提取、固定了什么证据,而忽略了对提取、固定过程的记录,导致提取、固定的证据证法律效力大打折扣。 3 有时因收集程序不合法而失去证据的作用。2.1.3 、事故处理民警在提取、 固定交通事故现场证据的过程中缺乏他人意识。 一些民警在提取、 固定交通事故现场证据的过程中存在 “自己心里明” 的想法,只要我知道现场是怎么回事,别人也会知道,对一些痕迹物证没有加以固定、 提取,导致别人查阅案卷时不知所云, 有的甚至出现隔一段时间后自己也看不明白的情况。2.2 、客观方面的原因2.2.1 、事故处理机构设置没有建立健全。事故处理部门多数地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时间紧、人员少、任务重、环境差这些问题,并且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得不到解决,分工不细责任不明。事故处理民警在勘查现场( 特别是高速公路现场)时,是冒着生命危险进行作业,( 全国在勘查事故现场时造成二次事故牺牲的民警时有报导 ) ,一边工作,一边提心吊胆,不能全神贯注;有时不等这个现场撤离下一个现场又接上了,现场勘查人员疲惫不甚,造成现场勘查被动应付,粗枝大叶不够细致。2.2.2 、技术力量薄弱,器材设备配备不齐。没有专门的技术人员,现场勘查人员的业务技能较差。现场图绘制,勘查笔录的语言表达方式和内容,现场照相基本要求和技能的理解、掌握等,都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对民警的教育和训练。基层事故处理部 4 门缺乏应有的提取、固定痕迹物证的器材装备,照明设备、 微量物证提取、 固定器材或用具等等,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缺乏、损坏、老化、器材功能不全等不能满足勘查工作需要的情况。2.2.3 、事故现场访问中,当事人及家属的阻挠、现场目击证人的冷漠、惧怕心理,使证据超过时效导致灭失。对涉嫌酒后驾驶、无证驾驶、超速行驶、疲劳驾驶等交通事故当事人,第一时间查证其违法行为,对事故成因及认定至关重要。当事人酒后肇事或者行为失控,或者酒后肇事逃离,当事人家属不理智,阻挠取证工作正常进行,导致证据灭失。2.2.4 、出警不及时, 延误了时机,或者现场保护措施不利,遭到人为或自然的破坏,导致现场证据灭失。3、防止现场证据灭失的措施交通事故现场证据来源于现场勘查和现场访问,抓住了这两点,就是抓住了现场证据收集的源头。为防止现场证据的灭失应采取以下措施。3.1 、 加强事故处理民警的政治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办案民警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特别是提高对事故现场痕迹物证的发现提取、分析鉴别能力, 切实提高对事故现场证据重要性的认识。 培养事故处理民警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和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 5 3.2 、 加快科技强警步伐,配备必要的现场勘查器材,运用科学手段和方法, 采用先进技术获取直接证据,保证证据的客观、及时、合法、有效,以免丧失取得证据的时机。在现场证据确实的情况下,可以做到“零口供”确定交通事故事实,分析事故成因,认定事故责任。3.3 、 现场勘查要做到及时、全面、客观、合法。首先要做到出警及时。 到达现场后采取措施保护好现场,可在中心现场设置警戒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移动车辆物品时标记位置;遇有恶劣天气遮盖尸体、痕迹和物品;维护现场秩序,疏导交通;监护肇事人等。现场勘查要全面细致,发现、固定、提取现场痕迹物证;客观地记录现场情况;查明事故原因,再现事故发生经过。3.4 、 在现场取得当事人( 见证人 ) 的第一份询问笔录。人有易变性和利己性。事故发生后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心理变化。一般要经历空白期、回忆期、推脱期、固执期这么几个阶段。事故刚发生后, 在现场上当事人思维还处在空白期和回忆期,还来不及编造推脱责任的谎言,这是询问 ( 讯问 ) 的最佳时期。 同时趁现场见证人还没有离去、记忆犹新的大好时机,进行现场访问,取得第一手材料。这时的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是客观真实的,比较可靠,对事故的调查处理最有价值。3.5 、 认真贯彻落实举报奖励制度,加强肇事逃逸案件的侦 6 破力度。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宣传教育,贯彻落实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一条: “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事故现场目击人员和其他知情人员应当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或者交通警察举报。 举报属实的,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给予奖励。”的规定, 提高目击人员和其他知情人员的举报积极性。进一步密切警民关系,争取群众的理解与支持。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件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