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0,人生全程发展,第1页/共97页,人生全程发展第1页/共97页,1,人生全程发展,第十章,人生全程发展,第一节 发展,及其相关概念,第二节,身体,、动作与感知觉的发展,第三节 语言,与认知的发展,第四节 社会性,发展,第五节 成年,以后的发展,第2页/共97页,人生全程发展第十章 人生全程发展第一节 发展及其相关概念,2,人生全程发展,第一节发展及其相关概念,一、生命的各个时期,二、影响发展的因素,三、发展中的共同规律与个别差异,四、毕生发展的主要研究方法,第3页/共97页,人生全程发展第一节发展及其相关概念一、生命的各个时期第3,3,人生全程发展,一、生命的各个时期,发展阶段:,在人的一生中,身心特征的发展既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同时也可以分为,不同阶段,,这就是发展阶段。,发展任务,(,development task,):,个体发展到一定的年龄阶段,会表现出与个体年龄相符合的行为特征。这种,社会期待性的行为特征标准,就叫做发展任务。,下表,是人生各个时期的发展状况。,第4页/共97页,人生全程发展一、生命的各个时期发展阶段:第4页/共97页,4,人生全程发展,各个时期名称,时间段,主要发展任务和发展特点,产前期,受精出生,生理发展,婴幼,儿期,出生3岁,身体成长和动作发展,社会性依附:亲子关系,初步的认知能力、语言发展,儿童,早期,36岁,力量增加、粗大和精细动作发展,认知发展:创造力、想象力,社会性发展:自我意识,儿童,后期,612岁,力量和运动技能发展,认知发展:有逻辑的具体思维、书面语言、记忆,社会性发展:同伴关系、自我概念与自尊,第5页/共97页,人生全程发展各个时期名称时间段主要发展任务和发展特点产前期,5,人生全程发展,青年期,1220岁,生理发展:身体的迅速改变、生理成熟,认知发展:抽象思维,社会性发展:人格独立、两性关系建立,成年期,2040岁,职业与家庭,认知能力处于颠峰之后逐渐下降,社会性发展:父母角色、社会职业角色,中年期,4065岁,生理机能出现某些衰退、活力下降,认知技能复杂化: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提高,学习新知识能力下降,社会性发展:性格有一定改变,老年期,65岁以上,生理机能衰退,智力与记忆能力有些衰退、反应变得缓慢,需调适多方面损失(如身体机能衰退等),找出生命的意义、面对越来越近的死亡,第6页/共97页,人生全程发展青年期1220岁生理发展:身体的迅速改变、生,6,人生全程发展,二、影响发展的因素,遗传(,heredity,):,指与遗传基因联系着的生物有机体的内在因素,包括生理的因素。,环境(,environment,):,指个体生存空间中所有可能影响个体的因素。,分为,两类,生物有机体所共有的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物理环境,人类的社会环境,第7页/共97页,人生全程发展二、影响发展的因素遗传(heredity):生,7,人生全程发展,二、影响发展的因素,两种观点的分歧:,近代(,20C,),结构主义,强调遗传,行为主义,强调环境,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天性观”,亚里士多德,“教养论”,第8页/共97页,人生全程发展二、影响发展的因素两种观点的分歧:近代(20C,人生全程发展,二、影响发展的因素,皮亚杰,交互作用效应模型,认为,遗传和环境在个体发展中是相互作用的,表现在以下方面:,优越的遗传,不良的遗传,良好的环境,差的环境,+,+,+,第9页/共97页,人生全程发展二、影响发展的因素皮亚杰交互作用效应模型优,9,人生全程发展,二、影响发展的因素,萨米诺夫:,遗传和环境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是相互影响的,个体一旦开始发展历程,其遗传特性就会受到环境和个体经验的影响,而个体经验同样也会受到遗传特性的影响。,环境影响了遗传特性起作用的方式、程度和途径,而遗传特性影响着环境中某些因素其作用以及作用的方式和程度。,第10页/共97页,人生全程发展二、影响发展的因素萨米诺夫:第10页/共97页,10,人生全程发展,三、发展中的共同规律与个别差异,个别差异:,发展中的个体在功能特征和行为上表现出来的,多样性,,即个体之间的差异。,共同规律:,指个体发展中表现出来的,一般发展状况,。它是从,某一群体的平均水平,得到的,反应了特定群体共同的发展特点。所谓的儿童发展的,“,里程碑,”,指的就是这一点。,第11页/共97页,人生全程发展三、发展中的共同规律与个别差异 个别差异:第1,11,人生全程发展,四、毕生发展的主要研究方法,(一),纵向研究(,longitudinal research,),在,一段时间内追踪,研究,相同,的被试。,例:,研究大学生的社会性成熟过程。,优点:,可以研究变量在时间因素中的变化发展,缺点:,1、需要较长时间,资金投入较多。,2、由于时间较长,被试会逐渐流失,导致研究结果的可信度下降。,第12页/共97页,人生全程发展四、毕生发展的主要研究方法(一)纵向研究(lo,12,人生全程发展,四、毕生发展的主要研究方法,(二)横断研究(,cross-sectional research,),在同一时间内,,研究不同年龄的被试。其中每一个年龄组的被试叫做一个,“,群体,”,。,例:,研究大学生的社会性成熟过程。,优点:,避免了纵向法时间过长、耗资较多和流失被试的不足,缺点:,不同的群体受环境的影响可能不同,,所以他们之间可能无法比较,第13页/共97页,人生全程发展四、毕生发展的主要研究方法(二)横断研究(cr,13,人生全程发展,四、毕生发展的主要研究方法,(三)群体,连续研究(,cohort-sequential research,),首先在同一时间选定不同的群体进行研究,然后再对各个群体进行纵向追踪研究。,第14页/共97页,人生全程发展四、毕生发展的主要研究方法(三)群体连续研究,14,人生全程发展,第二节身体、动作与感知觉的发展,一、,胎儿期的发展,二、,婴幼儿的生理发展,三、,婴幼儿的动作发展,四、,感知觉的发展,第15页/共97页,人生全程发展第二节身体、动作与感知觉的发展一、胎儿期的发,15,人生全程发展,一、胎儿期的发展,(一)出生前的身体发展三个时期:,胚芽期,(,0-2周):,从单细胞分裂形成细胞团,着床于子宫壁。,胚胎期,(2到8-12周):,产生主要身体系统:心脏搏动,脑部、肾 脏和消化道结构、头颅、眼睛、耳朵、嘴及四肢,性别已经分化。,胚胎期最容易受到环境的伤害,各种生理缺陷(聋、哑、盲等)以及流产主要发生于这个时期。,胎儿期,:,出现了骨骼细胞、反射,形成了外形特征,身长、体重增加。30周具备离开母体生存的可能性。,第16页/共97页,人生全程发展一、胎儿期的发展(一)出生前的身体发展三个时,16,人生全程发展,一、胎儿期的发展,(二)影响胎儿发展的不利环境因素,1、,德国麻疹,:影响眼睛、耳朵、心脏等,2、,X,射线,:基因突变,3、,性病,:智力障碍、盲及其他生理疾患,4、,香烟,:流产、早产、心跳不正常,5、,酗酒,:智力障碍、身体小、大脑小,6、,吸毒与药物,:影响各方面的正常发育,第17页/共97页,人生全程发展一、胎儿期的发展(二)影响胎儿发展的不利环境因,17,人生全程发展,二、婴幼儿的生理发展,外在生理发展:,身高、体重、头围、胸围等方面,内在生理发展:,大脑的发展,内在生理发展的两方面:,1、脑和大脑皮层的发展,体积:,6个月时,达到成人一半,2岁时为四分之三,4岁时与成人接近。,2、突触生长与神经纤维髓鞘化,突触数目迅速增加,建立新的神经回路,神经元和神经纤维髓鞘化,神经冲动传导加快,。,大脑发育的关键期和可塑性,案例:,6,岁失明儿童,第18页/共97页,人生全程发展二、婴幼儿的生理发展外在生理发展:第18页/共,18,人生全程发展,三、婴幼儿的动作发展,婴幼儿各种运动和动作的发展是其活动和认知发展的重要前提,动作的发展与婴幼儿的空间认知、概念形成、社会交往、去自我中心化有密切关系。,婴幼儿的动作发展遵循一定的,顺序:,由上到下,由中心到四周,由简单的、无意识动作到复杂的、有意识的动作,第19页/共97页,人生全程发展三、婴幼儿的动作发展 婴幼,19,人生全程发展,四、感知觉的发展,(一)触觉,这是,最早发展,的感觉。,婴儿对外界的探索主要体现在,口腔触觉,和,手的触觉,上。,口腔触觉的研究,:新生儿对吸吮过的特殊形状的奶嘴注视时间长于光滑的普通的奶嘴。,手的触觉的研究,:0-3个月出现的,前够物行为,:在可触及范围内若存在物体,手臂活动越多。4-5个月:婴儿开始有较,成熟的够物行为,,能抓住运动的物体。,第20页/共97页,人生全程发展四、感知觉的发展(一)触觉第20页/共97页,20,人生全程发展,四、感知觉的发展,(二)视觉,最初发生:,胎儿中晚期,新生儿的视觉功能:,新生儿会对灯光眨眼,视线可以随着灯光的移动而移动,可以追随移动的目标。,与成人的区别:,眼睛小,网膜结构不完整,视神经发育不完全。,第21页/共97页,人生全程发展四、感知觉的发展(二)视觉第21页/共97页,21,人生全程发展,四、感知觉的发展,(二)视觉,婴幼儿视觉能力发展的表现:,1,.,视觉调节,2,.,视觉辐合,3,.,视觉分辨,4.,颜色知觉,5.,立体视觉,:视崖实验,第22页/共97页,人生全程发展四、感知觉的发展(二)视觉第22页/共97页,22,人生全程发展,视崖实验中的婴儿,第23页/共97页,人生全程发展视崖实验中的婴儿第23页/共97页,23,人生全程发展,四、感知觉的发展,(三)听觉,胎儿:,5-6个月,开始建立听觉系统,可以透过母体听到外界的声音。,新生儿:,可以把头转向声音来源,并具有视听协调能力,如当说话声音和面部表情相吻合时,注视时间比不吻合时更长。,婴幼儿,:,听力不断增强,视听协调能力进一步增强。,第24页/共97页,人生全程发展四、感知觉的发展(三)听觉第24页/共97页,24,人生全程发展,第三节语言与认知发展,一、,儿童的语言发展,二、,认知发展,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第25页/共97页,人生全程发展第三节语言与认知发展一、儿童的语言发展第25,25,人生全程发展,一、儿童语言的发展,(一)语言获得的理论,学习理论,(,learning theory,):,强调后天学习和经验和语言获得的基础,也叫经验论。,先天论,(,nativism,):,主张人类具有与生俱来的语言能力。,第26页/共97页,人生全程发展一、儿童语言的发展(一)语言获得的理论第26页,26,人生全程发展,一、儿童语言的发展,行为主义:,语言活动和其他任何技能一样,是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联结。人类语言的获得是学习和强化的结果。,模仿理论:,认为婴儿语言是对成人语言的模仿,但这种模仿不是即时的或一一对应的,婴儿在语言学习中具有选择性和创造性。,第27页/共97页,人生全程发展一、儿童语言的发展 行为主义:第27页/共97,27,人生全程发展,一、儿童语言的发展,乔姆斯基,普遍语法(,universal grammar,):,人类不同的语言之间存在的一种基本语言形式,而且人类习得语言的时间和方式也存在普遍性。,语言获得装置(,LAD,):,人脑具有一种先天的对语言进行加工的装置。婴儿具有充分的天赋去从原始语言材料中获得语法。,第28页/共97页,人生全程发展一、儿童语言的发展,28,人生全程发展,一、儿童语言的发展,共识:, 在儿童与成人的相互作用中,婴儿的确有许多可以模仿和得到强化的机会, 儿童与成人之间的互动是影响儿童语言获得的重要基础, LAD,的存在虽然没有得到神经生理学研究的支持,但语言作为人类与动物区别的最重要标志,可能存在独特的脑机制。,第29页/共97页,人生全程发展一、儿童语言的发展 共识:第29页/共97页,29,人生全程发展,一、儿童语言的发展,(二)语言发展的阶段,不同的民族之间,儿童掌握母语的阶段和各阶段表现出来的特征,极为相似,。,各阶段及其特征如下表,:,第30页/共97页,人生全程发展一、儿童语言的发展(二)语言发展的阶段第30页,30,人生全程发展,儿童口语获得的阶段和特征,口语习得的年龄阶段,口语习得各阶段的特征,刚出生后,912个月,1824个月,34岁,7岁前,能够分辨语音刺激和其他声音刺激,说出第一个指示词,出现双词语,出现完全符合语法的句子,获得完全符合语法的口头语言,第31页/共97页,人生全程发展儿童口语获得的阶段和特征口语习得的年龄阶段口语,31,人生全程发展,一、儿童语言的发展,(三)影响语言获得的因素,1、遗传因素:,一项研究,1岁前儿童的沟通能力发展速度与亲生父母的智力有显著相关,但与养父母智力无相关。,2、出生前因素,:,如母亲的年龄、疾病、营养状况等。,3、语言环境,:,父母是否内向,亲子关系,父母对孩子需要的敏感性等。,第32页/共97页,人生全程发展一、儿童语言的发展(三)影响语言获得的因素第3,32,人生全程发展,二、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一)发生认识论(,genetic epistemology,),主要观点:,人的知识来源于动作,动作是感知的源泉和思维的基础。,人在认识周围世界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认知结构,叫,图式(,schema,)。人类所有的心理反应归根结底都是适应,适应的本质在于取得机体与环境的平衡。,第33页/共97页,人生全程发展二、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一)发生认识,33,人生全程发展,二、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一)发生认识论的主要观点,适应有两种不同形式:,同化(,assimilation,),指将新信息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中。,顺应(,accommodation,),指改变已有的认知结构以适应新的环境和信息。,第34页/共97页,人生全程发展二、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一)发生认识,34,人生全程发展,二、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二)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感知运动阶段(,sensorimotor stage,),前运算阶段(,pre-operational stage,),具体运算阶段(,concrete operational stage,),形式运算阶段(,formal operational stage,),第35页/共97页,人生全程发展二、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二)儿童认知,35,人生全程发展,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1.,感知运动阶段(,0,2,岁),认知能力初步发展,婴儿靠,感觉和动作,认识世界,逐渐能,将自己与他人、与物体分离,。,“,客体永存性,”,的发展:,4-6个月:当个体看不见物体时,就以为物体消失了。,6,个月以后:婴儿开始用视线追随物体,2岁:当物体被掩盖时,还会去寻找。,第36页/共97页,人生全程发展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1.感知运动阶段(02,36,这一阶段又可分成六个分段:,从出生到一个月左右。行为表现以遗传性反射的图式为特征,以几个简单的先天反射应付所有的刺激。,37,第37页/共97页,这一阶段又可分成六个分段:37第37页/共97页,从一个月到四个半月左右。行为以习惯的获得为特征,形成一些简单的习惯,如吮吸手指、移动头部等等。,第38页/共97页,从一个月到四个半月左右。行为以习惯的获得为特征,形成一些,38,从,4.5,个月开始至,8,、,9,个月,是意象行为,或称有目的的行为形成时期,如睡在摇篮中的婴儿学会拉动一根下垂的线,使悬在线上的铃铛发出响声,并重复拉动。但是这种意象行为所体现的目的还只是笼统的、初步的,还不具备明确的目的。,第39页/共97页,从4.5个月开始至8、9个月,是意象行为,或称有目的的行为,39,8,至,12,个月这一年龄期间是这一阶段的第四分段,在此阶段,儿童的行为已具有明确的目的,并能利用某些间接手段达到目的,如拉动成人的手获得某物等等。这说明儿童已建立了,手段与目的的协调,,智慧行为已经开始萌芽。,第40页/共97页,8至12个月这一年龄期间是这一阶段的第四分段,在此阶段,儿,40,12,个月至,18,个月左右,出现,了客体永存性,,了解了物体运动之间的关系,如拉动床单获得玩具。,第41页/共97页,12个月至18个月左右,出现了客体永存性,了解了物体运动之,41,最后一个分段出现在大约一岁半左右,此段时间里,儿童的感知运动图式开始内化,向表象图式过渡,在解决某些问题时不必依赖于具体的感觉和行为,而可以利用心理表象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第42页/共97页,最后一个分段出现在大约一岁半左右,此段时间里,儿童的感知,42,人生全程发展,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2.,前运算阶段(,2,7,岁),语言,得到了显著的发展,逐渐能够用,符号,表征事物,并用符号从事简单的思考,即开始有了一定的,符号功能,。,儿童的感知运动图式开始内化,表象图式开始出现,但是逻辑运算还没有形成。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使用表象和语言来认识世界,其思维表现出如下特征:,第43页/共97页,人生全程发展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2.前运算阶段(27岁,43,自我中心,只,从自己的角度考虑每一件事,以自我为中心,认为一切事件都是以他为中心的,他不会考虑别人的意见,也不会协调自己和别人的观点,。,例如,皮亚杰在一次实验中,让儿童挑选自己和对面模型的图片。结果发现儿童可正确的选择自己一面的图片,但是年龄较小的儿童不能正确选择对面的木偶所看到的图片。,并不,意味着儿童是自私的。造成这种特征的原因是儿童还不能明确区分主体和客体,自我和客体还处在笼统的一体中,。,第44页/共97页, 自我中心第44页/共97页,44,表象思维,在此阶段,由于语言的发展,儿童可以频繁地使用表象符号来代替外界事物,进行表象思维。凭借表象思维,儿童可进行各种象征性的游戏,可进行延迟的模仿。但是儿童此时的表象思维是无系统的和缺乏逻辑的。,第45页/共97页, 表象思维第45页/共97页,45,直观思维,直观思维的特征之一是思维依赖于知觉表象,认识依赖于直接感知到的形象,;,例如,,同形状的两个杯子,,投入等量的液体,,然后其中的一杯倒入另一个细长的杯子中,要儿童判断哪一个杯子,里液体多,,儿童要么注意到杯子的长度,要么注意到杯子的宽度。,第46页/共97页, 直观思维第46页/共97页,46,这也说明儿童此时的思维具有片面性、不可逆性、和非守恒性。(排列小圆片的实验:红、绿色,只要长度一样就认为两排数量相等,思维的方式完全依赖于视觉形象,不能形成数量守恒的概念。,),守恒视频,第47页/共97页,这也说明儿童此时的思维具有片面性、不可逆性、和非守恒性。(排,47,相当于小学阶段,时间大致从,7,岁至,12,岁。在此阶段,儿童的思维由表象图式进入具体运算图式。所谓的运算指的是内化的动作,动作本来是外在的和在实物上进行的(如推动或分开物体),但是运算则是在思维中进行的动作,是动作的内化。,具体运算阶段儿童思维的特征是:,3.,具体运算阶段,第48页/共97页,相当于小学阶段,时间大致从7岁至12岁。在此阶段,儿童的思维,48,守恒性,运算的基本特点是守恒。守恒是内化的和可逆的动作。在前运算阶段,儿童产生了内化的动作表象,但是因为思维的直观性而无法进行可逆的操作,因此不能达到守恒。只有当动作,既是内化的,,,又是可逆的,,才算达到了守恒。,当思维达到了守恒以后,儿童能认识到物体不会因形状和位置或状态的变化而导致质量的改变。换句话说,儿童可以把握事物的,本质,,不为事物具体的和表面的变化所迷惑。,第49页/共97页, 守恒性第49页/共97页,49,守恒是通过儿童思维的,同一性、补偿性、可逆性,实现的。在上例中,儿童认识到,你没有拿走小珠,也没有加进小珠(同一性);杯子虽然长一些,但也细了一些(补偿性);如果把小珠倒回原来的杯子,数量还是一样(可逆性)。,第50页/共97页,守恒是通过儿童思维的同一性、补偿性、可逆性实现的。在上例中,,50,群集运算,群集,(grouping),是数理逻辑中的一个概念。皮亚杰以群集运算来说明具体运算阶段儿童思维的特征。群集运算的典型特点是能对事物的类进行整体的分析与综合,正确的分类、排序,并进行不同的组合。,第51页/共97页, 群集运算第51页/共97页,51,分类:,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能正确的分类,并进行类的运算。例如,给出,18,只红色的木珠,,2,只白色的木珠,前运算阶段的儿童也能正确地依照颜色分类,但是如果问他们红珠多,还是木珠多,儿童会回答红珠多,因为他们还不能区分事物的类和属;但是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就能正确地回答,因为,A(,红珠,)+B(,白珠,)=C(,木珠,),C-B=A,所以,A,和,A,、,B,、,C,、,D,,又要,EB,BC,则,AC,。,但是这个阶段的运算还是具体运算,,,因为,第一,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如果进行纯粹的形式逻辑推理,会感到困难,。,如,,甲比乙白,甲比丙黑,问谁最黑?(乙最黑)如果三人立在面前,解决问题并不困难,但是以命题的形式进行推理,则会感到困难,。,第二,,运算还是孤立的、零散的,还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组合系统,儿童此时不是不能进行命题运算,而是不能进行命题间的运算。,第55页/共97页,传递: 此阶段的儿童能进行具体事物的传递推理,如A=B,B=,55,4.,形式运算阶段,儿童从,12,岁左右开始,可以脱离具体的事物来进行,逻辑,运算,这就是所谓的的形式运算,。,形式,运算是一种命题运算,是离开具体事物的、形式和内容分离的、根据假设来进行的逻辑推理过程。在这一阶段儿童思维的特点是:,第56页/共97页,4.形式运算阶段 儿童从12岁左右开始,可以脱离具体的事物,56,假设,-,演绎性,皮亚杰指出:形式运算的主要特征是它们有能力处理假设而不只是单纯的处理客体。由于儿童的思维可以离开具体的事物,因此儿童的思维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以假设为基础进行逻辑推演,这时儿童的思维摆脱了具体事物的束缚,在纯形式的水平上,以命题的形式,利用假设而得出结论。这样儿童思维的范围就大大扩展了。,第57页/共97页, 假设-演绎性第57页/共97页,57,.,组合分析,组合分析意味着处于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组成某一问题的全部因素作各种可能的结合,并逐一进行分析,找出最佳的解决方法。,例如,皮亚杰曾做了这样一个试验:给儿童,A,、,B,、,C,、,D,、,E 5,瓶药水,其中,A,、,C,、,E 3,瓶药水混合后能形成一种黄色液体,,B,是一瓶清水,,D,是漂白剂。然后让儿童设法配成黄药水。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只知道把任意两瓶水溶在一起,即,AB,、,AC,、,AD,、,AE,或,BC,、,BD,、,BE,等等,当这些尝试失败后,他干脆就把,5,瓶水倒在一起,但是由于漂白剂的作用,还是不能达到目的。,第58页/共97页,.组合分析第58页/共97页,58,而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在两两溶合失败以后,开始尝试,3,瓶的结合,即,ABC,、,ABD,、,ABE,、,BCD,等,直到,ACE,的成功结合。可以想像,若这样还不能成功,他们还会尝试,4,瓶分别结合。这说明,这一阶段的儿童具有了组合分析能力。,但是皮亚杰又认为,上面所谈的组合分析还只是物体的组合分析,物体的组合分析仅仅是低层次的,更能表现形式运算本质的组合分析是命题的组合分析。,第59页/共97页,而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在两两溶合失败以后,开始尝试3瓶的结合,,59,四变换群,四变换群即,INRC,变换群。它是形式运算阶段出现的一种认知结构。它的基本含义是:任何一个两元命题运算都有相应的四个变换命题的运算。换句话说,处于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在对任何一个两元命题进行逻辑推理时,都存在着从四个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的可能性。例如,在观察物体的运动与灯亮和灯灭之间的关系时,所进行的推理是:,第60页/共97页, 四变换群第60页/共97页,60,正命题:因为灯亮,所以物体动;,逆反命题:灯亮而物体不动;,互反命题:因为物体动,所以灯亮;,对射命题:灯不亮,物体也动。,因此,对于每一正面运算来说,在逻辑上必有一逆反运算,在关系上必有一互反运算,而互反的逆向则为对射运算。,儿童在考察两种现象之间的关系时,思维可依据上述四种方式进行。四变换群的建立意味着儿童的思维从单一的命题运算进入到命题间的运算,已具备了整体性的逻辑运算能力。,第61页/共97页,正命题:因为灯亮,所以物体动;第61页/共97页,61,人生全程发展,二、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贡献:,得到了心理学家的普遍承认,对研究儿童心理的发展产生了划时代的影响。,批判:,可能低估了儿童的认知能力,第62页/共97页,人生全程发展二、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 贡献:第6,62,人生全程发展,二、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前运算阶段,自我中心,“,三山实验,”,第63页/共97页,人生全程发展二、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前运算阶段,自,63,人生全程发展,二、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警察抓小偷”实验,第64页/共97页,人生全程发展二、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64,人生全程发展,第四节社会性发展,社会化(,socialization,):,个体形成适应社会的人格并掌握社会认可的行为方式的过程。,第65页/共97页,人生全程发展第四节社会性发展 社会化(socializa,65,人生全程发展,第四节 社会性发展,一、依恋行为,二、道德发展,三、社会化中的人格,第66页/共97页,人生全程发展第四节 社会性发展一、依恋行为第66页/共97,66,人生全程发展,一、依恋行为,1.,依恋(,attachment,):,人与人之间建立起来的、双方互有的亲密感受以及互相给予温暖和支持的关系。,开始于:婴儿期,表现在:婴儿与其看护者(母亲)之间,第67页/共97页,人生全程发展一、依恋行为1.依恋(attachment):,67,人生全程发展,一、依恋行为,2,、相关理论,:,(,1,)碗柜理论(,cupboard theory,),母亲通过条件性强化,满足婴儿的各种,生理需要,,如给予,食物和温暖,,建立起依恋行为。,(,2,),不仅是由于满足了生理需要,还有其他方面需要的满足,如情感需要的满足。,哈罗的实验:,如图所示:,第68页/共97页,人生全程发展一、依恋行为2、相关理论:第68页/共97页,68,人生全程发展,一、依恋行为,第69页/共97页,人生全程发展一、依恋行为第69页/共97页,69,人生全程发展,一、依恋行为,3.,依恋类型,1,岁大的婴儿有三种依恋类型:,安全型,逃避型,矛盾,型,研究方法,安渥斯的,“,陌生情景,”,实验,母子进入陌生的房间,孩子自由玩耍,陌生人进、母亲出,陌生人与孩子单独在一起,母亲回来、陌生人出,母亲离开、孩子单独留下,陌生人进,母亲进、陌生人离开,第70页/共97页,人生全程发展一、依恋行为3.依恋类型第70页/共97页,70,人生全程发展,三种类型的特点,安全型,逃避型,矛盾型,母亲在场,以母亲为探索基点、不时寻求安慰,不会寻求母亲帮助,生怕离开,母亲离开,哭泣、焦虑,很少哭泣,不安,母亲回来,很高兴,设法逃避,想亲近、又想拒绝,特征,比较合作,很少生气,对陌生人友善,经常有愤怒情绪,对陌生人不在意,很少探索周围环境,很难安抚,对陌生人不友好,第71页/共97页,人生全程发展三种类型的特点安全型逃避型矛盾型母亲在场以母亲,依恋视频,72,第72页/共97页,72第72页/共97页,人生全程发展,导致不同依恋类型的原因:,母亲的待婴方式和婴儿自身的人格相互作用的结果,待婴方式:,安全型,婴儿的母亲对婴儿的需要比较敏感:喂食的速度、时间、方式等都有规律,并经常抚摸孩子等。,逃避型,婴儿的母亲则易怒、不安、缺乏自信、很少与孩子接触等。,婴儿的人格:,主要是气质上,如有些孩子生理活动有规律,对周围世界感兴趣、也不会大哭大闹等。这样的婴儿更讨母亲喜欢。,第73页/共97页,人生全程发展导致不同依恋类型的原因:母亲的待婴方式和婴儿自,73,人生全程发展,二、道德发展,道德,(,moral,):,为某一社会的大多数人所接受的一套行为准则。,道德发展,(,moral development,):,在社会化过程中个体逐渐习得道德准则并以这些准则指导自己行为的过程。,第74页/共97页,人生全程发展二、道德发展 道德(moral):第74页/,74,人生全程发展,(一)皮亚杰的道德发展两阶段理论,研究对象,:412岁儿童的道德概念,研究方法,:,两难问题,“,打破杯子,”,A,偷吃东西打破了一个杯子,B,帮妈妈洗碗打破了三个杯子,结论:,道德发展经历两个阶段:,道德的,他律,阶段(,5-8,),道德的,自律,阶段(,8-12,),第75页/共97页,人生全程发展(一)皮亚杰的道德发展两阶段理论研究对象:4,75,人生全程发展,他律和自律阶段的特征比较,他律阶段,自律阶段,从结果进行道德判断,很少考虑行为动机,从行为的动机来进行评价,道德判断简化:“全对”或“全错”,认为行为结果可能不止一种、道德判断开始呈现多样化。,难以设身处地从他人立场来看问题,能够设想他人的立场来判断,相信道德准则是权威制定,不可改变,认识到没有绝对不变的道德准则,规则是人定的,可以修改。,第76页/共97页,人生全程发展他律和自律阶段的特征比较他律阶段自律阶段从结果,76,人生全程发展,(二)柯尔伯格的道德推理阶段理论,研究方法,:,两难故事,“,海因斯偷,药,”,结论,:,人们以独立的方式做出道德判断,而不是将父母、老师或同伴的标准加以内化而得到的。,道德推理有三个发展时期,每个时期有两个阶段。但,不是,每个人都会经历所有阶段,不同个体道德推理达到的程度不同。,各阶段及其特征如下表:,第77页/共97页,人生全程发展(二)柯尔伯格的道德推理阶段理论研究方法:两难,77,人生全程发展,道德推理不同阶段的特征,时 期,阶 段,特 征,习俗前道德,(,4-10,岁),避免惩罚的,服从阶段,专注行为结果、以避免惩罚、,得到奖赏为准则,相对功利阶段,以自己利益和他人给予的回报为准则来服从,以被满足的需要来评价行为,习俗道德,(,10-13,岁),寻求认可阶段,希望取悦他人,帮助他人,顺从权威阶段,良心、责任感,现实对较高权威的尊重,力图维持社会秩序,后习俗道德,(,13,岁以后),法制观念阶段,理性思考、依法行事,价值观念阶段,行为依据内在标准,第78页/共97页,人生全程发展道德推理不同阶段的特征时 期阶 段特 征,78,人生全程发展,海因斯偷药的判断,一个患了癌症的妇女濒临死亡,医生认为只有一种药能挽救她的生命,而这种特效药只有一家药店有售。于是病人的丈夫海因斯到这家药店买药,发现药价是2000元,是成本的10倍。海因斯四处借钱,只弄到了1000元,于是他哀求药店老板把药便宜点卖给他,或者以后再将欠款还清,但是药店老板一口拒绝了,说卖药是为了赚钱。海因斯无奈,只好夜里闯入药店,将药偷走。海因斯这样做应不应该?为什么?,第79页/共97页,人生全程发展海因斯偷药的判断 一个患了癌症的妇女濒临,79,人生全程发展,三、社会化中的人格,(一)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理论,弗洛伊德认为,生命的头几年,儿童要处理自己身体、性驱力及其与社会要求的冲突,这是人格发展的决定时期。,第80页/共97页,人生全程发展三、社会化中的人格(一)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理,80,人生全程发展,三、社会化中的人格,(一)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理论,发展分为不同的性心理时期,每一时期的发展都集中在身体的不同部位。每一阶段的发展都通过试图满足力比多来实现,当某一阶段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或过度沉溺其中时,就会产生,固着,(,fixation,)。,发展的某一阶段需要得到的满足过多或过少,使发展停滞在这一时期,第81页/共97页,人生全程发展三、社会化中的人格(一)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理,81,人生全程发展,三、社会化中的人格,时期,特征,发展顺利,发展不顺利,口腔期(出生,12-18,个月),快乐来源是口腔的动作,满足吮吸的需要,开放、慷慨、乐观、形成安全感,悲观、退缩、依赖,肛门期(,12-18,个月,3,岁),由排泄而得到感官的满足,对幼儿来说要形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形成主动控制,强迫症、强迫人格,浪费,(一)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理论,第82页/共97页,人生全程发展三、社会化中的人格时期特征发展顺利发展不顺利口,人生全程发展,三、社会化中的人格,性器官期(,3,岁,6,岁),通过性器官得到满足,开始认识到性别的不同,,“,恋父,”,、,“,恋母,”,认同同性父母,吸取其行为、特质,发展相应的性别角色,性变态或与其相联系的神经症,潜伏期(,6,岁,12,岁),兴趣转移到周围事物和智力活动中,快乐主要来自学习和游戏,培养能力、,形成自信,两性期,/,生殖期(,12,岁,成年),个体性器官成熟,在生理和心理上的良性差异显著,到成年阶段,主要的满足来自于两性关系的确立,进入青春期和生育阶段,完成成人社会化过程,第83页/共97页,人生全程发展三、社会化中的人格性器官期(3岁6岁)通过性,人生全程发展,三、社会化中的人格,(二)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第84页/共97页,人生全程发展三、社会化中的人格(二)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人生全程发展,三、社会化中的人格,心理社会发展的八个阶段:,阶段一,婴儿期,出生,12-18,个月,任务,:信任对不信任,满足生理需求,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即怀疑感。,阶段二,儿童早期,,1,3,岁,任务,:自主对羞愧、怀疑,获得自主感,开始学会对自己的选择感到羞愧或怀疑,体验着意志的实现。,第85页/共97页,人生全程发展三、社会化中的人格心理社会发展的八个阶段:第8,85,人生全程发展,三、社会化中的人格,阶段三,学前期,,3,6,岁,任务,:主动对内疚,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尝试完成新事情、新想法,体验目的的实现。,阶段四,学龄期,,6,12,岁,任务,:勤勉对自卑,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阶段五,青年期,,12,岁,19,岁,任务:,同一性对角色混淆,建立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感混乱,确定自我意识,学习社会角色规范。,第86页/共97页,人生全程发展三、社会化中的人格 阶段三 学前期,36,86,人生全程发展,三、社会化中的人格,阶段六,成年早期,,19,岁,25,岁,任务,:亲密对孤独,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寻求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为事业定向,体验着爱情的实现。,阶段七,成年中期,,25,岁,50,岁,任务:亲代性对停滞,获得繁殖感而避免停滞感,通过创造性的生产活动造福于下一代。,阶段八,成年晚期,,50,岁,死亡,任务:自我统合对绝望,获得完善感并避免失望和厌倦感,体验着智慧的实现。,第87页/共97页,人生全程发展三、社会化中的人格 阶段六 成年早期,19,87,人生全程发展,三、社会化中的人格,人格危机:,艾里克森认为,每个阶段,都有人格危机,表现在,正面特质和负面特质的对立,。,危机解决:,在正面特质和负面特质之间,取得了平衡,,就可以成功的解决这些危机。,第88页/共97页,人生全程发展三、社会化中的人格 人格危机:第88页/共9,88,人生全程发展,三、社会化中的人格,同一感:,是一种关于自己是谁,在社会上应占什么样的地位,将来准备成为什样的人以及怎样努力成为理想中的人等的一串感觉:,他感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独特的有自己个性的个体;,自我本身是统一的 ;,自我所设想的我与自我所觉察到的其他人对自我的看法是一致的,自我同一感混乱:,不知道自己是谁?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自己奋斗目标是什么?,第89页/共97页,人生全程发展三、社会化中的人格同一感:第89页/共97页,89,人生全程发展,三、社会化中的人格,(三)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social-learning theory,),观察学习,(,observational learning,):,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而掌握运动技能、习得态度和其他行为。,替代强化,(,vicarious reinforcement,),内在强化(,intrinsic reinforcement,),个体的任何人格特质,都是在社会环境中通过向他人学习获得的,学习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和模仿。,第90页/共97页,人生全程发展三、社会化中的人格(三)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第,90,人生全程发展,第五节 成年以后的发展,一、成年以后的生理与心理发展,二、成年后的生活适应,第91页/共97页,人生全程发展第五节 成年以后的发展一、成年以后的生理与心,91,人生全程发展,一、成年后的生理与心理发展,1、成年期(,2040岁),2、中年期,(4065岁),女性:,4555岁,雌激素分泌较少、月经不规则。,男性:,5565岁,雄激素分泌较少,注意,:有人认为情绪与性激素的分泌多少没有必然关系,更年期心理上的不适,主要由于生活中的问题和困扰增加所导致。,第92页/共97页,人生全程发展一、成年后的生理与心理发展1、成年期(204,92,人生全程发展,一、成年后的生理与心理发展,感知觉的变化:,眼睛聚焦能力下降、听力下降、,尤其对高频声音和味觉的敏感性下降,思维活动的,变化:,解决,纯智力问题,能力,下降,,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更强。,第93页/共97页,人生全程发展一、成年后的生理与心理发展感知觉的变化:第93,93,人生全程发展,一、成年后的生理与心理发展,3、老年期(65岁以上),感觉:,视力、听觉、味觉和嗅觉,身体机能:,怕冷、力气减弱、耐力下降,认知与智力,:,信息处理时间长、智力损伤,健康:,出现各种疾病,心血管疾病、癌症。,第94页/共97页,人生全程发展一、成年后的生理与心理发展3、老年期(65岁以,94,人生全程发展,二、成年期的生活适应,(一),健康问题,(二)学习问题,(三)社会人际关系,(四)面对死亡,第95页/共97页,人生全程发展二、成年期的生活适应(一)健康问题第95页/共,95,人生全程发展,思考题,研究人生发展主要有哪些方法?,试论述遗传和环境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儿童语言获得的理论主要有哪些?,试论述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成年后,人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有哪些特点?人应该如何调试自己的生活?,第96页/共97页,人生全程发展思考题研究人生发展主要有哪些方法?第96页/共,96,97,感谢您的欣赏!,第97页/共97页,97感谢您的欣赏!第97页/共97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