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民族团结 (3)(精品)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53036264 上传时间:2024-11-27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1.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促进民族团结 (3)(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促进民族团结 (3)(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促进民族团结 (3)(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单元 和谐与梦想,第七课 中华一家亲,第,1,课时 促进民族团结,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RJ,)教学课件,导入新课,新课探究,课堂小结,随堂训练,导入新课,上面图片中的服饰分别属于我国哪个民族?,蒙古族和藏族,上面图片中的节日分别属于少数民族哪个节日?,藏族的雪顿节和回族的开斋节,新课探究,目标导学一:,民族大家庭,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逐步形成以汉族为主体,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民族分布特点。,我国各族人民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捍卫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结成了牢不可破的血肉纽带和兄弟情谊。,(,1,)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2,)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与新型民族关系,对口援疆是国家促进地区协调发展和巩固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重要举措。自,2011,年起,山东重点援助喀什四县。,“,十二五,”,期间共投入援助资金,50.95,亿元,实施项目,453,个,带动对口四县,6.1,万人就业。坚持民生优先,八成援疆资金用 于安居房、学校、医院等建设,并无偿捐助资金物资,3.7,亿元,让当地群众切实享受到对口支援带来的实惠。,材料呈现:,材料体现了处理民族关系的哪些基本原则?,3.,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的原因,(,1,)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2,)我国各民族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克服种种困难和艰险,顶住种种压力和挑战,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鄂温克族抗日骑兵队,云南各族同胞修筑滇缅公路,新疆总动员:誓与国人共同奋斗,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新疆各族人民立即在迪化(今乌鲁木齐)成立民众抗日救国后援会,在各地区设立分会、各县建立抗日救国团体,并组织了商会、妇女协会、学生联合会、工人救国联合会等群众团体。从,1938,年起,抗日救国后援会把募集抗日捐献作为经常性活动。在,“,一切为着抗战的胜利,”,和,“,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号召下,迪化裕丰隆商号拍卖,3,天货物,货款全部捐作抗日经费。一位泥水匠在给抗日救国后援会的信中写道:,“,爱国有心,捐款无力,仅将今天劳作所得省票,3500,两捐,3000,两,留,500,两买两个馕充饥。,”,短短几句话,反映出新疆劳苦大众对抗战救国大业的万分关切。,新疆各族人民为捐款购买的战斗机举行命名仪式。,目标导学,二,:,家和万事兴,1.,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的原因,(,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济社会状况得到很大改善。,(,2,)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是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广西考察时强调,广西是革命老区,是贫困地区,也是边境地区、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工作做好了,边疆稳定、民族团结就有了坚实基础;边境建设搞好了,民族事业发展了,对打赢脱贫攻坚战也是极大促进。当前,脱贫攻坚形势依然严峻,必须倒排工期,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要针对致贫原因分类施策,戒搞形式,戒做虚功,下一番绣花的功夫。对贫中之贫、困中之困,要采取超常规措施。要加快老区建设和发展,让老区人民尽快摆脱贫困,过上幸福日子。,材料呈现:,为什么要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2.,党和政府为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的措施,经济社会方面,民生方面,文化方面,加大对欠发达民族地区的扶贫支持力度,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通过输入技术、管理、人才等方式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初步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使少数民族文化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1,)阅读教材第,94,95,页,“,探究与分享,”,;,(,2,)结合材料讨论:他们为发展经济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对于其他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有什么借鉴意义?,采取的措施有:利用当地的草场优势,发展畜牧业、旅游业;推行电商销售模式销售当地的特产;等等。,借鉴意义:要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要大力发展网络经济;要大力发展集体经济;要坚持改革开放;等等。,课堂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