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8 气液相反应及反应器,气液反应是化工、炼油等过程工业经常遇到的多相反应,根据使用目的的不同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通过气液反应以制备所需的产品:,例如水吸收二氧化氮以生产硝酸,乙烯在氯化钯水溶液中氧化制乙醛,前者为非催化反应,后者则是液相络合催化反应。,还有烃类氧化制氯代烃、异丙苯氧化制过氧化氢异丙苯、乙烯氧化制乙醛、乙醛氧化成乙酸等等。,气液相反应及反应器,另一类是通过气液反应净化气体,例如用铜氨水溶液除去气体中的一氧化碳,用碱溶液脱除煤气中的硫化氢,用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乙醇胺吸收二氧化碳等。,由于这类气体吸收过程中有化学反应产生,为与气体的物理吸收过程相区别,常称之为化学吸收,。,气液吸收反应器,脱硫塔,气液吸收反应器,尿素合成塔,气液吸收反应器,二氧化碳吸收塔,气液反应过程的特点,反应发生前气液两相中的反应组分首先需要接触,气相反应组分通过气液界面传入液相,并与液相中的组分进行反应。,化学吸收过程既与反应速率有关又与气液平衡有关。,描述气液反应过程总速率的宏观反应速率方程将是本征化学反应速率和气液传质速率的组合。,8.1 气液反应模型,由于气相和液相均为流动相,两相间的界面不是固定不变的,它由反应器的型式及反应器中的流体力学条件所决定。,气液相间的物质传递对于气液反应过程速率有重要影响,这种相间传递过程通常可以用传质模型来描述。,气液反应过程的传质模型有多种,,如双膜模型,,表面更新模型与溶质渗透模型等,,但用之以处理具体问题时,结果都相差不多。,双膜模型,气液两侧的传质阻力分别集中于相界面两侧的气膜与液膜之内;,相界面处气液处于平衡状态c,Ai,HP,Ai,定态时,气相的传质速率与液相传质速率相等。,溶质渗透模型,Higbie提出的溶质渗透理论假定物质主要借湍流旋涡运动由流体内部运动至界面,随后在很短时间内又由界面向流体进行不稳态的分子扩散,位于界面的原来的旋涡又被其它旋涡取代,如此反复进行这一过程。,根据溶质渗透理论得出的平均传质速率取决于界面上旋涡的暴露时间以及在这段时间内扩散组分穿过界面传递进入旋涡的量,其数学表达式为:,溶质渗透模型,其中 为气液接触时间。由于 一般未知,所以溶质渗透理论的应用受到限制。传质系数 与分子扩散系数的平方根成正比,这一点已由实验证实是正确的,证明溶质渗透理论比双膜理论更能代表两相间的传质机理。,表面更新模型,Dankwerts通过对溶质渗透理论的修正而发展出表面更新理论。丹克伍茨假定表面单元暴露的时间不同,而质量传递的平均速率取决于各种年龄期的表面单元的分率,平均吸收速率是将不同年龄期的表面分率乘以该表面的瞬时吸收速率,然后将所有表面单元的表达式相加得到。由此得到:,表面更新模型,为表面更新分率,必须由实验测定。从该式可以看出,与D,AB,的平方根成正比,与赫格比获得的结果完全一致。,虽然溶质渗透理论和表面更新理论能够比双膜论更接近气液相间传质的真实情况,但由于气液接触时间 和表面更新分率均不易获得,而且在实际应用中会使过程的数学描述复杂化。所以,,目前对于很多实际过程的描述仍采用双膜理论,这样可以使过程的数学描述简化,而计算结果的误差也是可以接受的。,气液反应历程,设所进行的气液反应为:,A,(g),+,B,B,(1),v,R,R,(1),根据双膜模型其气液反应历程如图所示为:,(1)气相反应组分A由气相主体通过气膜传递到气液相界面,其分压从气相主体处的P,AG,降至相界面处的P,Ai,;,气液反应历程,(2)组分A由相界面传递到液膜内,并在此与由液相主体传递到液膜的组分B进行化学反应,此时反应与扩散同时进行;,(3)未反应的A继续向液相主体扩散。并与B在液相主体中反应;,(4)生成的反应产物R向其浓度梯度下降的方向扩散。,由于B组分不挥发,所以反应仅在液相中进行。,气液反应宏观速率,气固催化反应时,反应速率以单位体积催化剂定义,因此定态时对于一级不可逆反应有:,N,A,=k,G,a,m,(c,AG,c,AS,),r,A,kc,As,由此可将c,As,消除,得到宏观速率方程,:,气液反应时,吸收速率以单位相界面定义,并且液相中化学吸收速率以物理吸收乘以化学吸收增大因子,表示。,因此对于定态过程,气膜传质速率应等于液相中A的转化速率。,气液反应宏观速率,由此消除界面分压与浓度,便可获得气液吸收宏观速率方程:,气液反应的扩散反应方程,仿照前边处理气固相催化反应的方法,可建立气液反应的扩散反应方程。,即液膜内反膜内离相界面Z处,取厚度为dZ的微元体积,,该微元体积与传质方向垂直的截面积为1,,对该微元体积作组分A的物料衡算,当过程达到定态时有:,气液反应的扩散反应方程,气液反应的扩散反应方程,边界条件为,式中,L,为液膜厚度,为单位液相体积所具有的相界面积,,L,因之为液膜体积,1一,L,则为液相主体体积。,A从液膜向液相主体的扩散量等于在液相主体中A的反应量。,气液反应的转化速率,因为定态下A从相界面向液膜扩散的速率应等于在液相内A的转化速率。,只要相界面处组分A的浓度梯度已知,便可由下式求其转化速率:,需要注意这里的转化速率系基于相界面积计算,即其单位为kmol/(m,2,s)。,对于一般反应,液膜中的浓度分布微分方程难以解析求解,除非作出某些简化的假定。,拟一级不可逆反应,拟一级反应,:,溶解于液相的气体组分A与液相组分B在液相中进行不可逆反应时,一般可用二级反应速率方程表示:r,A,=k,2,c,A,c,B,,,但若液相组分B大量过剩,以致在液膜内的浓度可视为常数,则k,2,c,B,为定值,并令其等于k,这时反应速率对A可按一级反应处理。,即 r,A,=kC,A,则有:,拟一级不可逆反应的解析,将微分方程无因次化,即令:,则液膜中的浓度微分方程变为:,整理得到:,即,拟一级不可逆反应解析的边界条件,拟一级反应的在液膜中的无因次浓度分布方程的边界条件为:,式中,为液相体积与液模体积之比。,拟一级不可逆反应的解析解,该二阶常系数线性齐次微分方程的通解为,:,拟一级反应的吸收速率,化学吸收增大因子与八田数,称为化学吸收的增大因子。由于k,L,c,Ai,等于纯物理吸收时的吸收速率,所以化学反应的存在使传质速率增大倍,(即,化学吸收速率与物理吸收速率之比,)。,值的大小取决于和M的值。,无因次数 叫做八田数,,,是化学吸收的重要参数,其意义为液膜内化学反应速率与物理吸收速率之比。,气液反应用于气体净化时,主要考虑是传质速率,用增大因子来标志由于化学反应的存在而使传质速率增大的倍数是合适的。,气液反应有效因子,(,液相利用率,),当气液反应的目的是为了制取产品时,所关心的则是液相中化学反应进行的速率和反应物的转化率,,以及相间传质对液相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为了说明这种影响,和处理气固相催化反应时所用的方法一样,也引用有效因子的概念。,气液反应有效因子的定义是:,气液反应有效因子,(,液相利用率,),有计算式可见,与均为,和 的函数。,下边将根据,及 值的大小,分别讨论几种特殊情况。,特殊情况下的气液吸收速率,(1)快速反应,即反应速率常数k值很大,以致Ml,,由双曲正切函数的性质知:,在此条件下则有:,此时有:,一般情况下,液相体积远大于液膜体积,1,当M也大于1,,因此很小,表明化学反应在液膜中已完成,液主体A的浓度为0。,特殊情况下的气液吸收速率,(2)当反应进行得很慢时,即反应速率常数很小,此时M1),,则一切有利于强化传质的措施,都会提高整个过程的速率。,反之;如果液相主体的反应速率远较传质速率低(即M1 此时,1,吸收速率,k,L,c,Ai,=k,L,H,CO2,P,Ai,=10,-4,0.14 0.05=7.010,-7,kmol(m,2,.s),例题 8.3,在85等温下苯与氯反应生成一氯苯,该反应为二级不可逆反应,对氯及苯都为一级。85时的反应速率常数 ,氯在苯中的溶解度为1.0365,mol/l,。若苯的浓度为5.37,mol/l,。试计算反应速率。,数据:,在反应条件下,液膜传质系数,k,L,=,0.1,m/s,;,=100,;,氯在苯中的扩散系数,D,AL,=3.1410,-5,m,2,/s,。,例题 8.3,解:,由于苯的浓度相对较高,可按拟一级不可逆反应处理,则,为了判别过程的性质,首先计算八田数,1,M,=(1.965,10,-3,),2,100=3.86110,-4,1,由此可知,化学反应在整个液相主体中进行,过程速率由液相均相反应速率决定,故有,瞬间不可逆反应,如果组分A与B的反应速率非常大,则在液相内A与B不可能共存,因此,在液膜内某一点处A和B的浓度均为零,如图所示。,瞬间不可逆反应,由于化学反应速率很快,过程由传质控制,过程速率取决于组分A和B在液膜内的扩散速率。当过程达到定常状态时,零浓度面的位置固定不变,组分B从液相主体向零浓度面的扩散速率与组分A从气液相界面向零浓度面的扩散速率之比应符合化学计量关系,即为1:V,B,,所以:,瞬间不可逆反应,又因,则可解出:,从而有:,瞬间不可逆反应,由增大因子的定义可得:,由此可知组分B浓度的增大可加速反应速率,因为随着B浓度的增加,零浓度面将向气液相界面方向移动,缩短了组分A在液膜内的扩散距离。当B的浓度增至某值时,零浓度面与气液相界面相重合,这时B的浓度称为临界浓度CBc,再提高B的浓度,对过程就起不到加速的作用了。此时的过程阻力全部集中在气膜,宏观反应速率为,:,瞬间不可逆反应,当组分B的浓度等于临界浓度时,其从液相主体扩散至气液相界面的速率,应等于组分A从气相主体扩散至气液相界面处速率的 VB倍,即两者应符合化学计量关系,此时在相界面处组分A和B的浓度均为零,因此,瞬间不可逆反应,所以,临界浓度,:,若 过程为气膜控制,吸收速率为:,例题 8.4,氨与硫酸的反应为飞速不可逆反应,若氨的分压为0.06atm,硫酸浓度为 ,试计算氨的吸收速率。数据:;氨的溶解度常数 ;假定硫酸及氨的液相扩散系数相等。,氨与硫酸的反应为,例题 8.,解:,V,B,=1/2,作业,8.2 8.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