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概 念,肝性脑病,,,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是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98年世界胃肠病学会议的共识认为:,肝性脑病,的基础病因不仅是严重肝病,因而将“严重肝病”改称为“严重的肝功能失调或障碍(,dysfunction)”,更全面。,门体分流性脑病,由于,门脉高压,门静脉与腔静脉间有侧枝循环存在,,从而使大量门静脉血绕过肝脏流入体循环,是脑病发生,的主要原因,轻微肝性脑病,无明显肝性脑病的临床表现和生化异常,而精细的,智力测验和(或)电生理检测发现异常的情况。以往称,为亚临床或隐性肝性脑病,病 因,大部分,:,各型肝硬化(达70%),小部分,:,重症肝炎、中毒性肝炎和药物性肝病,少见的,:,原发性肝癌、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严重胆道感染等,肝性脑病,诱因,上消化道出血,大量排钾利尿,放腹水,高蛋白饮食,感染,安眠镇静药,便秘,手术,发病机制,迄今未完全阐明,病理生理基础:肝细胞功能衰竭和门腔静脉之间有手术造成或自然形成的侧枝分流,(一)氨中毒学说(1954),有关肝性脑病的发生机理有许多学说,以氨中毒理论的研究最多,最确实有据,1.,体内氨的代谢,肠道,含氮物质,肾,谷氨酰胺,骨骼肌,谷氨酰胺,血 氨(,NH,3,),肝,尿素合成,脑、肾,谷氨酸、谷氨酰胺,肾,排尿素、氨,肺,排氨,pH6 pH6 NH,3,大量弥散入血,pH6 pH6 pH6,2血氨增高的原因:生成过多或代谢清除过少,3影响氨中毒的因素:,低钾性碱中毒 促进,NH,3,透过血脑屏障,肠内产氨增多(,高蛋白饮食、药物、上消化道出血,),低血容量与缺氧 降低脑对,NH,3,的耐受性,感染 组织分解代谢增加,NH,3,的产生,便秘 增加,NH,3,的吸收,低血糖 脑对,NH,3,的代谢,减少,镇静、安眠药,4氨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干扰脑的能量代谢,NH,3,在大脑的去毒过程,消耗辅酶、,ATP、,-,酮戊二酸,NH,3,+-,酮戊二酸 谷氨酸,+,NH,3,谷氨酰胺,引起脑水肿:谷氨酰胺过多可导致,星形胶质细胞,肿胀,干扰神经传导而影响大脑功能,谷氨酸是兴奋性神经递质,缺少则大脑抑制,产生活性氧成分,肝性脑病,发生的毒性因素,:,锰(,Mn,),肝硬化和门体分流患者血清中,Mn,升高,肝硬化患者脑,T1 MRI,成像苍白球的密度升高,苍白球的密度升高有助于,Mn,的沉积,Mn,的沉积与临床上锥体外系体征密切相关,肝移植后苍白球的,Mn,的沉积是可逆的 肝硬化患者的,Mn,的沉积对于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是有,毒性作用的;,Mn,干扰神经递质传递,如抑制谷氨酸递质的传递,(二)胺、硫醇和短链脂肪酸的协同毒性作用 (20世纪60年代),(四),-,氨基丁酸/苯二氮卓 (,GABA/BZ)(1982,年),(五)氨基酸代谢不平衡学说(20世纪70年代),(三)假性神经递质(1971年),兴奋性,多巴胺、门冬氨酸、谷氨酸,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神经递质,抑制性,GABA、BZ、5-HT,酪氨酸 酪氨酸 苯丙氨酸,左旋多巴 酪氨 苯乙胺,多巴胺,鱆胺,-,苯乙醇胺,去甲肾上腺素,真性神经递质,假性神经递质,交感神经递质,神经传导,脱羧酶,羟化酶,肝功能衰竭时,酪胺和苯乙胺进入脑组织,经,羟化酶的作用分别形成鱆胺和苯乙醇胺。后二者的化学结构与正常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相似,但不能传递神经冲动或作用很弱(,1/10,),因此称为假性神经递质。,当假性神经递质被脑细胞摄取并取代了突触中的正常递质,则神经传导发生障碍,兴奋冲动不能正常传至大脑皮层而产生异常抑制,出现意识障碍与昏迷,谷氨酸盐 神经激动,受体减少,-,氨基丁酸,/,苯二氮卓 神经抑制,增加(受体也增加),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 运动,/,识别,抑制(由于假性递质),5-,羟色胺 唤醒,失调,肝性脑病涉及的神经传导介质,神经传导递质 正常的功能 肝性脑病,支链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健康人):3-4:1,肝硬化失代偿患者血浆芳香族氨基酸增多,支链氨基酸减少,,二者比值降至1或更低。,机制:,芳香族氨基酸血浓度 肝功能衰竭时分解减少,支链氨基酸血浓度 肝功能衰竭时,胰岛素在肝内灭活降低,胰岛素增加促使支链氨基酸进入肌肉组织的作用,病 理,急性肝功衰所致的肝性脑病,,38%-50%,有脑水肿,慢性肝性脑病可能出现大脑和小脑灰质以及皮质下组织的原浆性星形细胞肥大和增多,病程较长者则大脑皮质变薄,神经元及神经纤维消失,皮质深部有片状坏死,甚至小脑和基底部也可累及。,临床表现,取决于,:,原有肝病的性质,肝细胞损害的轻重缓急,诱因,根据,意识障碍程度,神经系统表现和脑电图,改变,分为四期:,一期(前驱期):轻度性格改变和行为失常,朴翼样震颤可阳性。脑电图多正常。,二期(昏迷前期):以意识错乱、睡眠障碍、行为失常为主。定向力和理解力减退,对时、地、人的概念混乱,出现类似精神病的幻觉、狂躁。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朴翼样震颤、踝阵挛阳性。脑电图特征性异常。,三期(昏睡期):以昏睡和精神错乱为主,各种神经体征持续加重。幻视、幻听、肌张力增加、四肢被动运动有抗力,朴翼样震颤阳性,锥体束征常呈阳性。脑电图异常。,四期(昏迷期):神志完全丧失,不能唤醒。浅昏迷时,对痛刺激和不适体位尚有反应。深昏迷时,各种神经反射消失,脑电图明显异常。,少数慢性患者由于中枢神经不同部位有器质性损害而出现的智能减退,共济失调、锥体束阳性或截瘫,可暂时存在,也有成为永久性,实验室和其他检查,1.,血氨:,慢性者多增高,急性肝功衰所致的血氨多正常,2.,脑电图检查:,节律变慢,,Q,波4-7次,/s,或三相波,也可出现,波1-3次,/s,3.,诱发电位:,根据刺激的感官不同分为视觉诱发电位,、,听觉诱发电位和,驱体诱发电位,(价值较大),4.,心理智能测验:,对于早期诊断最有用,数字连接试验检测运动功能减退程度,时间(秒)肝性脑病分级,15 30 0,(无),31 50 1+,(轻),51 80 2+,(中),81120 3+,(重),不能测试,4+,(昏迷),诊断与鉴别诊断,主要诊断依据,严重肝病和(或)广泛门体侧支循环,精神错乱、昏睡或昏迷,肝性脑病的诱因,明显肝功能损害或血氨增高,朴击样震颤和典型的脑电图改变有重要参考价值,对肝硬化患者进行心理知能测验可发现轻微肝性脑病,鉴别诊断,1.,与精神病鉴别,2.,与引起昏迷的其他疾病相鉴别,糖尿病、低血糖,尿毒症,脑血管意外,脑部感染,镇静剂过量,(,一,),一般治疗,基本原则:祛除诱因,1.,调整饮食结构:限制蛋白摄入,保证热能,III-IV,期 禁止从胃肠道补充蛋白,I-II,期 蛋白,20g/d,,植物蛋白优于动物蛋白,病情好转,每,3-5,天增加,10g,蛋白,,0.8-1g/d/kg,治 疗,目前尚无特效疗法,治疗应采取综合措施,2.,慎用镇静剂:药物半衰期延长,3.,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进食少,利尿过度,大量放腹水等引起,低钾碱中毒,诱发,HE,4.,止血和清除肠道积血,5.,其它:缺氧,低血糖,感染等,1.,减少氨的形成和吸收,乳果糖,对肝性脑病的症状有效率为96.5%,在结肠中被细菌分解为乳酸和醋酸,使肠腔呈酸性,用法:,10-20ml,tid,调节排便2-3次,/d,,粪,pH5-6,为宜,可作为防治,HE,的常规用药长期服用,乳山梨醇、乳糖其作用与疗效与乳果糖相似,(二)药物治疗,肠道酸化,调节菌群,产氨减少,肠道酸化,排,NH,4,+,增多,摄,NH,3,减少,渗透性腹泻,利于排氨及含氮物质,细菌酶底物,增加细菌对氨的利用,乳果糖治疗肝性脑病的机制,肠菌尿素酶,肠菌脱氨酶,新霉素,氨,含,氮,物,质,肠道吸收3%,短期不引起神经和肾损害,每日24克,分次服用,3.,促进有毒物质的代谢清除,纠正氨基酸代谢紊乱,1,),降氨药物,精氨酸,促进尿素循环 适于碱中毒,鸟氨酸-,-,酮戊二酸和,门冬氨酸鸟氨酸,雅博司(门冬氨酸鸟氨酸注射液),促进尿素合成,促进谷氨酰胺合成,有效清除血浆中的氨,谷氨酸钾,/,钠,加重病情,已趋于淘汰,只能暂时降低血氨,不改善脑组织内氨浓度,可致代谢性碱中毒,2,),支链氨基酸,纠正氨基酸代谢的不平衡,3,)GABA/BZ,复合受体拮抗药,荷包牡丹碱,GABA,受体拮抗剂,氟马西尼,BZ,受体拮抗剂,4.,人工肝:清除血氨及其他毒性物质,血液灌流,:,活性炭、树脂,血液透析,:,聚丙烯腈,5.,肝移植:对终末期肝病被公认是有效的治疗方法,6.,对症治疗:,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护脑细胞功能、防治脑水肿、,防止出血与休克等,预 后,有诱因的,HE,及,PSE,预后相对较好,慢性肝功能衰竭所致,HE,预后差,暴发性肝衰所致,HE,预后最差,死亡率高,预 防,积极预防肝病,肝病患者应避免肝性脑病的一切诱因,早期发现前驱期和昏迷前期,早期预防用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