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汽车前轮转向机构设计进展报告,孙野,汽车前轮转向机构设计进展报告,1,设计机构简介,当汽车沿直线行驶时(转弯半径R=),左右两轮轴线与机架AD成一条直线;当汽车转弯时,要求左右两轮(或摇杆 AB和CD)转过不同的角度、。理论上希望前轮两轴延长线的交点P始终能落在后轮轴的延长线上。这样,整个车身就能绕P点转动,使四个轮子都能与地面形成纯滚动,以减少轮胎的磨损。,设计机构简介当汽车沿直线行驶时(转弯半径R=),左右两轮轴,2,机构的选择,采用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的整体式转向梯形机构,本设计选用梯形机构布置在前桥之后的转向梯形机构,如图所示,为Pro-E建模转向梯形机构的实体模型。,机构的选择采用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的整体式转向梯形机构,本设计,3,汽车前轮转向机构课件,4,机构运动分析与设计,自由度分析,机构简图如图所示。转向直拉杆是用以带动CE运动的构件,在分析自由度时不应把转向直拉杆和转动副E计入,所以本设计机构的自由度为,F=3n-2Pl-Ph=33-24=1,机构的自由度为1。,机构运动分析与设计自由度分析,5,位置分析,以点C为坐标原点,线段CD所在直线为横轴,建立坐标系,固定铰链点C、D的坐标分别为C(0,0),D(xD,yD)。其中CE杆为原动件,机构为级机构。有机构结构组成原理可知,机构的组成过程为将原动件1以转动副C与机架相连;然后,再增加由构件2、3组成的级基本杆组,两个外副A、D分别与构件1和机架连接。,位置分析,6,机构的运动分析顺序是:从原动件1开始,先确定出点A、E的运动,然后由构件2、3组成的级基本杆组的外副A、D的运动确定出内副B的运动。,构件1为定轴转动,已知原动件的运动,即已知构件1绕C转动的角位置、角速度和角加速度。机构的角位置用由x轴正方向逆时针转动到构件的标线所夹的角度表示。,机构的运动分析顺序是:从原动件1开始,先确定出点A、E的运动,7,E点坐标为,其中L4和为已知,可求出铰链点E的位置。,将式(2-1)对时间t分别作一次和二次求导,可得E点的速度和加速度方程如下:,E点坐标为,8,其余各点运动分析与E点类似,在此不再赘述,其各个方程如下:,A点坐标为,A点速度,A点加速度,其余各点运动分析与E点类似,在此不再赘述,其各个方程如下:,9,D点坐标为,D点速度,B点坐标为,D点坐标为,10,机构尺寸确定,杆件,L,1,L,2,L,3,L,4,L,5,2,ACF,设计参数,600mm,1500mm,600mm,400mm,400mm,90,120,机构尺寸确定 杆件L1L2L3L4L52ACF设计参,11,坐标位置确定,E(61.7,200)A(300,519.61),D(400,0),B(1800,519.67),坐标位置确定 E(61.7,200)A(300,519.61,12,输入运动设计,输入运动的动力部分主要由方向盘,转向器、转向摇臂和转向直拉杆组成,由转向直拉杆带动转向节臂绕铰链点C作圆周运动。所以本设计仅以杆CE做圆周运动作动力分析。,输入运动设计 输入运动的动力部分主要由方向盘,转向器、转向摇,13,转向梯形转向过程分析,如图所示为汽车在转向过程中转向梯形的变化,转向过程中转向臂和转向横拉杆长度不变。左轮转过1角度,在转向梯形的作用下,雍伦转过2角度。,当汽车直行时,转向梯形结构如图中abcd所示。当汽车向左转1角度时,转向梯形变为abc1d1,右梯形臂转过2角度,使用余弦定理可得到1和2的关系。,转向梯形转向过程分析 如图所示为汽车在转向过程中转向梯形的变,14,下阶段工作计划,进一步完成机构的运动分析,编程实现运动仿真,进行机构的受力分析与校核,完成设计说明书的编写。,下阶段工作计划 进一步完成机构的运动分析,编程实现运动仿真,,15,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