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会阴缝合新技术,会阴缝合新技术,1,简 史,1742,年首先对难产者自阴道口向肛门方向切开,1799,年设计出正中切开术,1857,年会阴切开术由,Braun,命名,并延用至今,1851,年传入美国,但直到,20,世纪初才被逐渐接受,;,1920,年后,美国妇产科学界颇有影响的,Delee,和,Williams,发表文章,提倡采用会阴切开术分娩,尤其是,中侧会阴切开术,简 史 1742年首先对难产,2,会阴切开术的目的,以一个直的、整洁的外科切口代替经常发生的不整齐的撕裂,更易于修补,防止盆底组织松弛,避免发生膀胱膨出、直肠膨出及尿失禁,避免盆底组织的严重撕裂伤及减轻受压胎头的碰撞伤,会阴切开术的目的以一个直的、整洁的外科切口代替经常发生的不整,3,会阴切开术的适应证,正常分娩:早产儿、巨大胎儿、胎儿宫内窘迫,估计会阴裂伤不可避免时,需缩短第二产程者,需阴道助产者,会阴切开术的适应证 正常分娩:早产儿、巨大胎儿、胎儿宫内窘迫,4,会阴切开术的禁忌证,不经阴道分娩者,难以控制的出血倾向,拒绝接受手术干涉者,相对禁忌证为,:,胎儿较小,前次分娩会阴完整的经产妇,会阴切开术的禁忌证 不经阴道分娩者,5,会阴切开术的时机,切开时机取决于宫缩强度、产道及盆底软组织的弹性和产程进展情况,最好是在胎头拨露,3-4cm,、会阴明显膨隆时,且于宫缩时切开,之后,1,2,次宫缩即能娩出胎儿,若行胎头吸引,产钳助产或臀牵引术,则于施术前切开,会阴切开术的时机切开时机取决于宫缩强度、产道及盆底软组织的弹,6,外生殖器的解剖,7,y,盆底的解剖,y盆底的解剖,8,会阴缝合新技术课件,9,女性会阴的血管和神经,女性会阴的血管和神经,10,正中切 侧 切,手术修补 容易,困难,愈合不良 极少 常见,术后疼痛 轻 常见,解剖复位 很好 偶有不良,出 血 少 多,性交困难 极少 偶尔,切口延长 常见 不常见,会阴侧切与正中切,正中切 侧 切会阴,11,会阴缝合新技术课件,12,会阴缝合新技术课件,13,会阴缝合新技术课件,14,会阴缝合新技术课件,15,会阴侧切开,会阴侧切开,16,会阴缝合新技术课件,17,会阴直切口,会阴直切口,18,会阴缝合新技术课件,19,会阴缝合新技术课件,20,阴道粘膜组织缝合方法比较,间断缝合,连续缝合,连续扣锁缝合,阴道粘膜组织缝合方法比较间断缝合,21,外阴缝合方法比较,皮内缝合,8,字缝合,全层缝合,改良式会阴缝合,外阴缝合方法比较皮内缝合,22,会阴缝合新技术课件,23,会阴缝合新技术课件,24,影响会阴切口愈合的技术因素,会阴侧切及缝合技术不过关,组织对合不良,留有死腔或缝合过密,伤口暴露时间过长,术前正确消毒,术后正确护理,影响会阴切口愈合的技术因素会阴侧切及缝合技术不过关,25,提高会阴切口缝合技巧,严格无菌操作,恢复正常解剖结构,确切对合受损组织,有效止血,防止会阴血肿形成,松紧适度,消除死腔,运用连续缝合阴道壁的方法减少缝合线头,提高会阴切口缝合技巧严格无菌操作,26,影响会阴切口愈合的技术因素,缝合技术不过关,一边多一边少,留有死腔,解剖位置不清,暴露时间过长,术前正确消毒,术后正确护理,影响会阴切口愈合的技术因素缝合技术不过关,一边多一边少,27,伤口感染易感因素及预防,内在因素:,机体抵抗力低下,切口部位选择不妥,手术止血不彻底,存在血肿或无效腔。,外源性因素:,通过皮肤、物品的接触及空气传播,伤口感染易感因素及预防内在因素:,28,外源性因素引起感染的途径,工作人员的手和臂,病人手术区的皮肤,空气中的细菌,外科器械、物品上的细菌,外源性因素引起感染的途径工作人员的手和臂,29,伤口感染的预防,工作人员手和臂的消毒,暂存菌存在于皮肤的表面、皱褶处和指甲下,常住菌大多深藏在毛囊、汗腺、皮脂腺等处,病人手术区皮肤的消毒,空气的消毒,空气中的细菌主要来自天花板未经防尘处理,墙面不平、工作人员流动频繁,室内人员走动太多。,外科器械物品的消毒灭菌,伤口感染的预防工作人员手和臂的消毒,30,小 结,会阴侧切的发展历程、目的、适应症及禁忌症、方法的比较,复习盆底的解剖,会阴血管神经的分布,比较几种缝合方法的优劣,分析影响会阴切口,愈合的相关因素,小 结会阴侧切的发展历程、目的、适应症及禁忌症、方,31,谢,谢,32,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