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开展经济学,8,2011,年 北京,1,制度与经济开展,1.根本概念和制度研究的一般方法,2.制度的重要性,3.制度变迁理论,4.经济开展中的几种重要的制度,5.开展中国家经济开展中的制度问题,2024/11/16,2,1.根本概念和制度研究的一般方法,1.,制度的定义及构成,2.,制度的功能,3.,制度分析的一般工具,2024/11/16,3,1.根本概念和制度研究的一般方法,1.制度的定义及构成,制度是能够约束人们行为的一系列规则,既包括了人类社会的经济规则,同时也包括了社会规则和政治规则,分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是指人们有意识制造的一系列政策法规,它包括政治规则、经济规则和契约以及由各类正式规则所形成的一种等级结构。它在现实中更多地折射出了为一种法律秩序或由法律体系所构造和保护的秩序,非正式制度则是人们在长期中无意识形成的,具有持久生命力的,且通过文化结构代代相传的一系列标准。非正式制度由价值观、理论观、习俗和意识形态等组成,制度的“相容性原理。正式制度只有在与非正式制度相容的情况下,才能发挥作用,否则,由于意识观念等原因而导致的人们的抵抗情绪会使正式制度丧失效能,2024/11/16,4,1.根本概念和制度研究的一般方法,2.制度的功能,舒尔茨(T.W.Schultz,1968)认为,制度的根本功能是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的效劳,列举具体制度的经济职能:,降低交易费用,如货币、期货市场,影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之间配置风险,如合约、分成制、合作社、公司、保障、公共社会平安方案,提供职能组织与个人收入流之间的联系,如财产、包括遗产法、资历和劳动者的其他权利,确立公共品和效劳的生产与分配的框架的制度,如高速公路、飞机场、学校和农业试验站,诺思(Douglas North)认为:“制度提供了人类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框架,它们确立了构成一个社会或者更确切地说,一种经济秩序的合作与竞争关系。实际上是将制度的功能视为创造秩序和降低交易的不确定性,2024/11/16,5,1.根本概念和制度研究的一般方法,2.制度的功能,林毅夫和鲁金特(J.Y.Lin and J.B.Nugent,1995)指出:制度的根本功能是节约和再分配。制度让一个或更多的经济人在增进自身福利时而不使其他人的福利减少;或让经济人在他们的预算约束下到达更高的目标水平。另外,许多制度安排的主要功能或动机就是提高自身的境况而牺牲别人的利益(即再分配功能)。当把规则加诸他人之身的权力分布不均,且不同制度安排竞争非常微弱时,制度的再分配功能可能会居于主导地位,舒尔茨概括了制度功能的经济表征;诺思则从历史演进的角度强调了作为标准的制度所具备的作用;林毅夫和鲁金特是从行为目标上刻画了制度的功能,2024/11/16,6,1.根本概念和制度研究的一般方法,3.制度分析的一般工具,一项制度产品的出现,是制度的需求力量与制度的供给力量均衡的结果。因而,制度分析的根本工具仍然是微观经济学中广泛使用的供给需求分析方法,制度的需求分析,制度的“收益:如更好地降低了当事人的行动风险;更直接地增加了当事人的收入;甚至于能实现当事人更高的伦理观和道德观取向而带来的更大的心理满足程度等,制度的形成和执行有代价:制度的“交易费用。是指人们在形成一项制度安排时所花费的收集信息的费用、谈判的费用、签约的费用以及制度达成后在执行过程中带来的执行费用和监督费用,制度的出现具有经济的合理性:预期实行制度后所带来的利益,能够超过为制定和实行制度所造成的交易费用,2024/11/16,7,1.根本概念和制度研究的一般方法,3.制度分析的一般工具,制度的供给分析,新制度经济学中,围绕对制度供给方法的分析,产生了一套独特的分析方法,即集体行动的分析法,集体行动的分析方法,实际上是将公共选择理论与博弈论应用到对制度供给的分析中,其核心是要解决如何通过决策规则和决策程序的设计,来有效防止“搭便车的问题,交易费用分析法和集体行动分析法,共同构成了制度分析中的一般工具,2024/11/16,8,2.,制度的重要性,1.马克思主义观点,2.经济增长模型的历史反论,3.基于制度视角的经济开展机制,2024/11/16,9,2.,制度的重要性,1.马克思主义观点,马克思对制度的重视、制度与经济开展关系所作的开创性研究,超越同时代,马克思认为,制度与经济开展的关系被集中地折射出了在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分析中,社会进步、经济开展的标志是生产力的开展,而生产关系是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之下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包括生产制度、交换制度、分配制度、消费制度等诸多环节,制度对经济开展的重要性,折射出了在生产关系能否与生产力的开展水平保持一致,2024/11/16,10,2.,制度的重要性,1.马克思主义观点,马克思认为,生产力决定着生产关系变化的进程、方向和内容,是经济变迁中的至要力量;而生产关系反过来也可以影响生产力的开展水平和状况,从而也可以对经济变迁造成影响,政治经济学中一个根本命题:,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2024/11/16,11,2.,制度的重要性,2.经济增长模型的历史反论,重点考察有形要素投入如何在时间动态中实现最优配置并促进经济增长,新古典的经济增长理论,以索罗模型为代表,经济增长决定于资本、劳动和技术的共同作用,经济增长率中经扣除以上因素的影响后,还有一局部剩余得不到解释,这就是全要素分析中有名的“残差(residual),是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奉献,是人力资本增长的结果?,2024/11/16,12,2.,制度的重要性,2.经济增长模型的历史反论,西班牙、葡萄牙虽然曾经拥有过大量的财富和先进的技术,但其国内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却阻碍了财富和技术用于商业用途,因此,这些国家未能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领头羊,16001850 年间,海洋运输业未出现大的技术进步,但航运制度和市场制度发生了变化,降低了海洋运输本钱,最终使海洋运输的生产率得到了提高,诺思认为,真正决定增长的是制度,一种能够提供适当个人刺激的有效制度,才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制度提供了一种经济的刺激结构,随着该结构的演进,它规划了经济朝着增长、停滞或衰退变化的方向,2024/11/16,13,2.,制度的重要性,3.基于制度视角的经济开展机制,新古典增长模型的一个重大缺陷:即无摩擦假定,任何资源在配置过程中是不存在交易本钱的,随着专业化和分工的开展,资源配置中所带来的交易费用与日俱增,建立能够减少交易费用的制度,就能促使专业化和分工过程的深入,并最终带来经济的繁荣与增长,人类历史上经济成长的历程,就是不断产生新的能降低交易费用的制度演进的结果(D.North and R.Thomas),能够导致交易费用降低的新制度,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2024/11/16,14,3.,制度变迁理论,1.原型:诺思-戴维斯模型,2.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3.制度需求与制度供给的影响因素,4.动态:路径依存理论,2024/11/16,15,3.,制度变迁理论,1.原型:诺思-戴维斯模型,70 年代由诺思等人所开创,其后又通过诺思、拉坦、林毅夫等人的努力而得以开展,迄今己是比较成熟和定型的理论体系,制度变迁理论的主要任务,是从经济学的角度,考察制度产生、更替和演进的过程,1976 年,诺思和戴维斯出版了制度变迁与美国经济增长,构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制度变迁理论框架,就是制度变迁理论的原型,我们称之为“诺思-戴维斯模型(North-Davis Model),2024/11/16,16,3.,制度变迁理论,1.1制度变迁理论的根本概念,制度安排:是支配经济单位之间可能合作与竞争方式的一种安排,它是在特定领域内能够约束人们行为的一组规则,制度环境:是一系列用来建立生产、交换与分配根底的根本的政治、社会和法律根底规则,它是一项具体的制度演变和开展的制度背景,初级行动团体:组织和个人能够发现在现行制度下难以获得的潜在收入,能做出某项制度安排以获得收入增长,并不遗余力来启动和安排制度创新的进程,次级行动团体:通过一些策略性决定,来帮助初级行动团体去获取潜在收入,2024/11/16,17,3.,制度变迁理论,1.1制度变迁理论的根本概念,例如:设立银行。发现设立银行有利可图,需要得到立法机关的批准,并去积极游说的人便是初级行动团体,那些为他们投赞成票的议员们,便是次级行动团体,初级行动团体和次级行动团体,都是制度变迁过程的实施主体,制度装置:指行动团体所利用的文件或手段,是制度变迁的实施机制,2024/11/16,18,3.,制度变迁理论,1.2制度变迁的根本动力和诱因,制度变迁的根本动力:人们出于对自身利益不断增进的要求,会不断地寻求能够带来更高利益的制度安排,如果一项新制度能够比原有制度带来更多的利益,这些新增的利益来源于四个方面:,规模经济:资本的形成和供给则是一种制度安排的结果,出于对规模经济利益的追求,寻求更有效的资本安排制度,外部性:使当事人的收益与本钱不对等,新制度安排来使这种外部性内在化,就可以增加社会的总净收益,躲避风险:人们更倾向于有更为确定结果的活动,但利润的预期值在高风险行业要高,如果有能够克服厌恶风险机制的创新,则可以增加总利润。例如,保险公司,2024/11/16,19,3.,制度变迁理论,1.2制度变迁的根本动力和诱因,信息:信息本钱是交易费用的主要组成局部,设计能够降低信息本钱的制度,不仅可以克服市场失败并促进不完全市场的开展,而且还能降低交易费用,增加社会的净收益,1.3 制度变迁的过程分析:核心,1)制度均衡与外在冲击,均衡状态:制度安排的调整,己经获得了所有要素所产生的全部潜在收入的增量;虽然存在潜在收入,但改变现存安排的本钱超过这些潜在收入;如果不对制度结构作出某些改变,就没有可能实现收入的重新分配,造成既有制度均衡失衡的外部冲击有三种:改变制度创新潜在收入;降低制度更替过程中的本钱;法律或政治上的某些变化,2024/11/16,20,3.,制度变迁理论,1.3 制度变迁的过程分析:核心,2)导致制度变迁中本钱与收益变化的重要因素,市场规模,技术,知识积累,社会公众预期的变化。如,大萧条使国家干预成为一种人们能接受而取代原有完全自由经济的制度安排,组织费用的承担,国家权力。政策的公信力强推行革新的政治本钱就会下降,2024/11/16,21,3.,制度变迁理论,1.3 制度变迁的过程分析:核心,3)制度变迁中的层次和时滞,制度安排中,存在三个层次的主体:个人、自愿性组织和政府,衍生出制度变迁的三种方式:个人、组织、政府推动的制度变迁,谁来推动,取决于:每种层次安排中各自收益和本钱的比较状况;在制度安排中受影响团体所拥有的影响力,时滞,是指从潜在利润的出现,到使这种利润内部化安排革新之间的间隔时间。包括:发现潜在收入和组织行动团体的时间;创造和设计新制度安排的时间;面对制度安排的选择集,比较和挑出最正确安排的时间;启动时间,利用旧制度的动机,与旧机器一样,有残值,就不会轻易抛弃;创造新制度的困难性,导致时滞变长的原因,2024/11/16,22,3.,制度变迁理论,1.3 制度变迁的过程分析:核心,4)制度变迁中的过程,发现了存在于既有制度之外的潜在利润,设计和创造出一种制度安排,以获取这种潜在利润,由谁推行,未确定,新制度方案有待挑选、比较和评判,当个人、组织或政府,在对于实行该制度所得收益,与推行该制度所需本钱,进行比较分析而求出净收益后,谁推行这项制度的净收益最大,由谁推行,成了这场变迁中的次级行动团体,通过一定的制度装置来捕获这种利润,2024/11/16,23,3.,制度变迁理论,1.3,制度变迁的过程分析,:,核心,4,),制度变迁中的,过程,2024/11/16,24,3.,制度变迁理论,1.3 制度变迁的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