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专题复习课件

上传人:hloru****lorv6 文档编号:252406259 上传时间:2024-11-15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773.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学-专题复习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生态学-专题复习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生态学-专题复习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生态学”专题复习,应注重模型方法,“生态学”专题复习,1,一、高考如何考“生态学”的,一)考试说明的要求,知识内容,要求,3-4,种群,(1)种群特征,I,(2)种群的增长方式,II,(3)种群的数量波动及调节,I,3-5,群落,(1)群落的结构,I,(2)群落的演替,I,3-6,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的结构,I,(2)生态系统中的生产量和生物量,I,(3)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基本规律及应用,II,(4)生态系统的稳态及其调节,II,一、高考如何考“生态学”的一)考试说明的要求知识内容要求3,2,一、高考如何考“生态学”的,表1 20092011年浙江省高考理综试题生态学考查情况统计表,年份,题号,分值,内容,要求,备注,2009,6,6,3-6 生态系统,(3)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基本规律及应用,(4)生态系统的稳态及其调节,II,II,矩形图,2010,3,6,3-4 种群,(2)种群的增长方式,(3)种群的数量波动及调节,II,I,曲线图,2011,5,6,3-4 种群,(1)种群的特征,I,调查记录表,2、考查特点:,题型和分值:相对稳定(都为1道选择题,6分);,题干都借助“数学模型”呈现,并涉及模型的模型的解读、模型的构建、模型的转换等。(考法稳定:考查生物学模型),二)近三年浙江高考考查情况分析,1、考查情况统计,一、高考如何考“生态学”的表1 20092011年,3,二、学生对于“生态学”内容可能存在哪些疑难点,1、对某些概念的理解存在偏差,如增长率、增长速率、生物量、初级生产量、次级生产量、未利用的能量等。,2、缺乏对教材经典生物学模型的准确解读能力。,3、忽视经典生物学模型的应用条件,导致对模型的死记,而不能形成模型的变式。,4、缺乏利用生物学建模的思维方式解答试题。,生殖后期,生殖期,生殖前期,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英吉利海峡,二、学生对于“生态学”内容可能存在哪些疑难点 1、对某些概念,4,三、如何利用模型方法,帮助学生突破“生态学”疑难点,1、增长率和增长速率,教材语句“自然增长率”,教材模型“种群增长曲线”,增长率概念,增长速率概念,数学模型,增长率(N,t+1,N,t,)/N,t,t,数学模型,增长速率(N,t+1,N,t,)/t,关系,数学模型,增长速率增长率N,t,一)通过指导学生构建生物学模型及分析模型,帮助学生理解疑难概念,三、如何利用模型方法,帮助学生突破“生态学”疑难点 1、增,5,模型转换(曲线图),指数增长,逻辑斯谛增长,增,长,率,增,长,速,率,X轴的平行线,“J”形曲线,反“S”曲线,“正态分布”曲线。,模型转换(曲线图)指数增长逻辑斯谛增长增增X轴的平行线“J”,6,例题:如图为两种生物种群的生长曲线,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按甲曲线增长的种群无K值,无种内斗争,增长率始终不变,B按乙曲线增长的种群,到a点后种内斗争最为激烈,且增长率为零,C按乙曲线类型增长的不同种群,在同一环境下,b点时的增长速率,不同,但均为最大值,D甲曲线的数学模型为N,t,=N,0,t,,其中代表增长率,解析:指数增长无环境阻力;逻辑斯谛增长种群到达K值时,种群数量处于最大值,增长率和增长速率均为0;K/2时的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用数学模型N,t,=N,0,t,代表逻辑斯蒂增长种群,则增长率为-,1。,例题:如图为两种生物种群的生长曲线,以下说法错误的是解析:指,7,2、初级生产量、生物量、未利用的能量,思考1:,生态系统某营养级(或种群)生物生产的有机物,除了“呼吸消耗”、“流入下一营养级”、“分解者分解”之外,还可能以哪些形式存在?,生物量;土壤腐殖质;化石燃料,同化量 呼吸消耗+分解者分解+流入下一营养级+未利用,未利用 生物量+土壤腐殖质+化石燃料,除未分解的动、植物组织和土壤生命体等以外的土壤中有机化合物的总称,2、初级生产量、生物量、未利用的能量 思考1:生态系统某营养,8,2、初级生产量、生物量、未利用的能量,思考2:,群落演替过程第一营养级以及整个群落的“未利用”能量变化情况,逐渐增加,2、初级生产量、生物量、未利用的能量 思考2:群落演替过程第,9,2、初级生产量、生物量、未利用的能量,思考3:,在t,1,、t,2,两个时间点调查同一顶级群落某一营养级的“未利用”能量,两次获得的数据的大小关系,基本相等,顶极群落(climax community)是生态演替的最终阶段,是最稳定的群落阶段,,其中各主要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达到平衡,能量的输入与输出以及产生量和消耗量,(如呼吸)也都达到平衡。,2、初级生产量、生物量、未利用的能量 思考3:在t1、t2两,10,2、初级生产量、生物量、未利用的能量,说明1:,若为生产者,同化的能量就为总初级生产量,净初级生产量=总初级生产量-呼吸消耗,总初级生产量呼吸消耗+分解者分解+流入下一营养级+未利用(生物量+土壤腐殖质+化石燃料),净初级生产量=分解者分解+流入下一营养级+生物量+土壤腐殖质+化石燃料,说明2:,“未利用”的能量除了部分最终形成化石燃料之外,其余部分仅仅是,暂时未利用,,最终也将以呼吸消耗或者流入下一营养级又或者被分解者分解。,2、初级生产量、生物量、未利用的能量 说明1:若为生产者,同,11,二)指导学生准确解读教材中的经典模型,帮助学生提高模型解读能力,实例,:“赛达伯格湖能量的定量分析”模型,1、“”的含义:植食动物通过取食的方式能够获得总初级生产量中的15.0,其中“取食”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式,“15.0”表示能量值。,二)指导学生准确解读教材中的经典模型,帮助学生提高模型解读能,12,实例,:“赛达伯格湖能量的定量分析”模型,2、图中两个15.0的含义不同,其一表示生产者流入植食动物的能量值,为15.0,其二表示植食动物固定的能量值为15.0。,3、传递效率应理解为某一营养级固定的能量中,流入下一营养级的比例。,并不是相邻两个营养级固定的能量的比值,如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 级的传递效率为15.0/111.0=13.5%。,二)指导学生准确解读教材中的经典模型,帮助学生提高模型解读能力,实例:“赛达伯格湖能量的定量分析”模型 2、图中两个15.0,13,输入有机物,25.0,15.0,10.0,12.0,变式1:能量来源的增加,4、模型的变式,输入有机物25.015.010.012.0变式1:能量来源的,14,4、模型的变式,7.0,1.2,生产者,70.0,变式2:“”内数据为未利用的能量,4、模型的变式 7.01.2 生产者70.0变式2:“”,15,例题,:(2011年绍兴市一模)发生汶川大地震的龙门山地震带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区域,80%的大熊猫种群、我国近1/5的特有种子植物均分布于此。据不完全统计,地震后植被毁损达到30%以上,还出现了200米宽、1公里长、30米厚的大型泥石流带。下图为地震毁损的某自然保护区人为干预下恢复过程的能量流动图单位为10,3,kJ/(m,2,a)。,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计算可知,肉食动物需补偿输入的能量值为510,3,kJ/(m,2,a),B由图可知营养级较高的生物,在这场地震中受到的影响较大。,C在人为干预下,能量在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之间传递效率为15.6%,D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例题:(2011年绍兴市一模)发生汶川大地震的龙门山地震带是,16,三)明确生物学模型的应用条件,探讨条件改变对生物学模型的影响,讨论1:,符合逻辑斯蒂增长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是否一定 为“S”型?,实例,:“种群的逻辑斯谛增长”模型,三)明确生物学模型的应用条件,探讨条件改变对生物学模型的影响,17,当种群的初始密度增加时,曲线将会变得不像“S”形,总结:,种群的逻辑斯谛增长和指数增长的重要区别是种群的增长是否受到环境容纳量(K)的限制,因此只要存在一个种群增长的最大值(K)就符合逻辑斯谛增长。,当种群的初始密度增加时,曲线将会变得不像“S”形总结:种群的,18,讨论2:,若环境条件发生改变,逻辑斯谛增长曲线将如何变化?,讨论2:若环境条件发生改变,逻辑斯谛增长曲线将如何变化?,19,例题,:(2010年浙江卷第3题)某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多种植食性动 物,其中某一植食性动物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如图所示。若不考虑该系统内生物个体的迁入与迁出,下列关于该种 群个体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若a点时环境因素发生变化,但食物量不变,则a点以后个 体数量变化不符合逻辑斯谛增长,B若该种群出生率提高,个体数量的增加也不会大幅超过b点,C天敌的大量捕食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下降,下降趋势与 bc段相似,D年龄结构变动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发生波动,波动趋势与 cd段相似,例题:(2010年浙江卷第3题)某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多种植食性,20,四)运用模型方法,分析生态学问题,实例1,:探讨各因素对标志重捕法结果的影响情况,计算公式:(教材)或,N:种群总个体数;M:标记个体数;n:重捕个体数;m:重捕中标记个体数,运用物理模型直观表现原理,四)运用模型方法,分析生态学问题实例1:探讨各因素对标志重捕,21,运用数学模型探讨影响情况,标记个体的死亡:,统计情况:,实际情况:,说明标记个体死亡将导致调查数据偏大。,运用数学模型探讨影响情况 标记个体的死亡:说明标记个体,22,实例2,:探讨生态系统的稳态调节,教材插图P,116,图6-14,兔,草,草,狼,狼,兔,模型,简化,实例2:探讨生态系统的稳态调节 教材插图P116 图,23,模型深化,第一营养级,第一营养级,第三营养级,第三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第二营养级,说明:,某一营养级的某一种群的数量变动,并不一定会引起其它 营养级的种群数量变化。,某一营养级生物个体总数的变动,相邻营养级生物个体将 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但其中某一种群的数量变化趋势并不 一定与整个营养级的变化趋势相同。,所有的反馈调节都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模型深化第一营养级第一营养级第三营养级第三营养级第二,24,例题:,(2009年浙江高考)经调查,某生态系统中Y、X、Z分别为第一、第二和第三营养级,每个营养级不同物种的个体数量如图甲所示 (图中每一柱条代表一个物种)。一段时间后个体数量发生变化,结果如图乙所示。,AX营养级的生物被捕食的压力明显增加,BZ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的增加是由捕食对象专一引起的,CY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的变化是由于捕食者对捕食对象有选 择的结果,DX营养级的生物之间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且其中某种生物 处于竞争劣势,例题:(2009年浙江高考)经调查,某生态系统中Y、X、Z分,25,解题方法:,构建概念模型,Y,1,Y,2,Y,3,Y,4,Y,5,X,1,X,2,X,3,Z,1,Z,2,生物总个体数量变化情况,基本不变,明显减少,明显增加,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级,解题方法:构建概念模型Y1X1Z1生物总个体数量变化情况,26,例题:,(2009年浙江高考)经调查,某生态系统中Y、X、Z分别为第一、第二和第三营养级,每个营养级不同物种的个体数量如图甲所示 (图中每一柱条代表一个物种)。一段时间后个体数量发生变化,结果如图乙所示。,AX营养级的生物被捕食的压力明显增加,BZ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的增加是由捕食对象专一引起的,CY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的变化是由于捕食者对捕食对象有选 择的结果,DX营养级的生物之间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且其中某种生物 处于竞争劣势,例题:(2009年浙江高考)经调查,某生态系统中Y、X、Z分,27,四、总结,1、一般而言,拟题主要是拟题者根据自己头脑中选择的一 个理想化的生物学模型,再结合某些生物学事实,给出 已知条件,提出需要得出的结论。解题的过程就是还原 生物学模型的过程,学生若能正确建立生物学模型,就 能极大地提高解题效率。既然如此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 学中不断渗透模型方法。,2、生物学模型的本质是生物学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