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2021/6/9,#,永遇乐,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永遇乐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1,录,目,教学导入,壹,字句学习,贰,文章解读,叁,课后总结,肆,录目教学导入壹字句学习 贰文章解读叁课后总结肆,2,教学导入,壹,教学导入壹,3,辛弃疾,辛弃疾(11401207年),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曾任耿京军的掌书记,不久投归南宋。历任江阴签判,建康通判,江西提点刑狱,湖南、湖北转运使,湖南、江西安抚使等职。四十二岁遭谗落职,退居江西信州,长达二十年之久,其间一度起为福建提点刑狱、福建安抚使。六十四岁再起为浙东安抚使、镇江知府,不久罢归。一生力主抗金北伐,并提出有关方略,均未被采纳。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激昂,富有爱国感情。有稼轩长短句以及今人辑本辛稼轩诗文钞存。,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年),南宋词人。字幼,4,写作背景,本词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时辛弃疾六十六岁。当时韩侂胄执政,正积极筹划北伐,闲置已久的辛弃疾于前一年被起用为浙东安抚使,这年春初,又受命担任镇江知府,戍守江防要地京口。从表面看来,朝廷对他似乎很重视,然而实际上只不过是利用他那主战派元老的招牌作为号召而已。辛弃疾到任后,一方面积极布置军事进攻的准备工作;但另一方面,他又清楚地意识到政治斗争的险恶,自身处境的孤危,深感很难有所作为。,写作背景本词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时辛弃疾六十六岁。当时韩侂,5,写作背景,辛弃疾支持北伐抗金的决策,但是对独揽朝政的韩侂胄轻敌冒进的作法,又感到忧心忡忡,他认为应当做好充分准备,绝不能草率从事,否则难免重蹈覆辙,使北伐再次遭到失败。辛弃疾的意见没有引起南宋当权者的重视,他来到京口北固亭,登高眺望,怀古忆昔,心潮澎湃,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篇词中佳作,写作背景辛弃疾支持北伐抗金的决策,但是对独揽朝政的韩侂胄轻敌,6,辛弃疾(11401207年),南宋词人。,刘裕金戈铁马,战功赫赫,收复失地,气吞万里。,面对锦绣江山,缅怀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正是像辛弃疾这样的志士登临应有之情,题中应有之意,词正是从这里着笔的。,东吴大帝,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激昂,富有爱国感情。,6、看到佛狸祠的一幕景象,作者当时是什么心情?,当地老百姓年年在佛狸祠下迎神赛会,很是热闹。,作者借此隐约表达自己抗敌救国的心情。,因临京岘山、长江口而得名。,这首词用典精当,有怀古、忧世、抒志的多重主题。,历任江阴签判,建康通判,江西提点刑狱,湖南、湖北转运使,湖南、江西安抚使等职。,百姓们不知道当年的历史,只是看到神就下拜祈求祝福,以至于成了一片神鸦社鼓的景象。,2、找出最能表现作者对孙权和刘裕充满情感的词语、句子,并说说作者对他们充满什么感情?寄托了怎样的情怀?,辛弃疾调任镇江知府以后,登临北固亭,感叹报国无门的失望,凭高望远,抚今追昔,于是写下了这篇传唱千古之作。,追忆自己当年南归途经扬州所见惨象,描述瓜步山周围人们生活的情景。,回想当年,他领军北伐、收复失地的时候是何等威猛!,吴郡富春县(今浙江富阳)人。,词以“京口北固亭怀古”为题。,南朝宋(不是南宋)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却反而让北魏主拓跋焘抓住机会,以骑兵集团南下,兵抵长江北岸而返,遭到对手的重创。,词中用“元嘉北伐”失利事,以影射南宋“隆兴北伐”。,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卞州。,字句学习,贰,辛弃疾(11401207年),南宋词人。字句学习贰,7,原文,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x),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bi)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原文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8,历经千古的江山,再也难找到像孙权那样的英雄。当年的舞榭歌台还在,英雄人物却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已不复存在。斜阳照着长满草树的普通小巷,人们说那是当年刘裕曾经住过的地方。回想当年,他领军北伐、收复失地的时候是何等威猛!,然而刘裕的儿子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却反而让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乘机挥师南下,兵抵长江北岸而返,遭到对手的重创。我回到南方已经有四十三年了,看着中原仍然记得扬州路上烽火连天的战乱场景。怎么能回首啊,当年拓跋焘的行宫外竟有百姓在那里祭祀,乌鸦啄食祭品,人们过着社日,只把他当作一位神祗来供奉,而不知道这里曾是一个皇帝的行宫。还有谁会问,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译文,历经千古的江山,再也难找到像孙权那样的英雄。当,9,(1)京口:古城名,即今江苏镇江。因临京岘山、长江口而得名。,(2)孙仲谋:三国时的吴王孙权,字仲谋,曾建都京口。孙权(182年252年),字仲谋。东吴大帝,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吴郡富春县(今浙江富阳)人。生于公元182年(光和五年),卒于公元252年(太元二年)。长沙太守孙坚次子,幼年跟随兄长吴侯孙策平定江东,公元200年孙策早逝,临死前对孙权说“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孙权继位为江东之主。,(3)寄奴:南朝宋武帝刘裕小名。刘裕(363年4月422年6月),字德舆,小名寄奴,汉族,先祖是彭城人(今江苏徐州市),后来迁居到京口(江苏镇江市),南北朝时期宋朝的建立者,史称宋武帝。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字词注释,(1)京口:古城名,即今江苏镇江。因临京岘山、长,10,(4)“想当年”三句:刘裕曾两次领晋军北伐,收复洛阳、长安等地。,(5)“元嘉草草”句:元嘉是刘裕子刘义隆年号。草草:轻率。南朝宋(不是南宋)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却反而让北魏主拓跋焘抓住机会,以骑兵集团南下,兵抵长江北岸而返,遭到对手的重创。封狼居胥: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元狩四年)霍去病远征匈奴,歼敌七万余,封狼居胥山而还。狼居胥山,在今蒙古境内。词中用“元嘉北伐”失利事,以影射南宋“隆兴北伐”。,(6)“四十三年”句:作者于1162年(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南归,到写该词时正好为四十三年。,字词注释,(4)“想当年”三句:刘裕曾两次领晋军北伐,收复,11,(7)佛(b)狸祠: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小名佛狸。公元450年,他曾反击刘宋,两个月的时间里,兵锋南下,五路远征军分道并进,从黄河北岸一路穿插到长江北岸。在长江北岸瓜步山建立行宫,即后来的佛狸祠。,(8)神鸦:指在庙里吃祭品的乌鸦。社鼓:祭祀时的鼓声。整句话的意思是,到了南宋时期,当地老百姓只把佛狸祠当作一位神祗来奉祀供奉,而不知道它过去曾是一个皇帝的行宫。,(9)廉颇:战国时赵国名将。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廉颇被免职后,跑到魏国,赵王想再用他,派人去看他的身体情况,廉颇之仇郭开贿赂使者,使者看到廉颇,廉颇为之米饭一斗,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使者回来报告赵王说:“廉颇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通假字,即屎)矣。”赵王以为廉颇已老,遂不用。,字词注释,(7)佛(b)狸祠: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小名佛狸。,12,孙权(182年252年),字仲谋。,怎么能回首啊,当年拓跋焘的行宫外竟有百姓在那里祭祀,乌鸦啄食祭品,人们过着社日,只把他当作一位神祗来供奉,而不知道这里曾是一个皇帝的行宫。,孙权(182年252年),字仲谋。,后来渡淮南归,原想凭籍国力,恢复中原,没有想到南宋朝廷昏聩无能,使他英雄无用武之地。,(8)神鸦:指在庙里吃祭品的乌鸦。,“斜阳草树曾住”刘裕生于寻常百姓人家,出生低微,但并不妨碍他建功立业,一句“想当年”,刘裕率领兵强马壮的军队,驰骋中原,何等豪迈气概。,吴郡富春县(今浙江富阳)人。,江山千古,欲觅当年英雄而不得,起调不凡。,6、看到佛狸祠的一幕景象,作者当时是什么心情?,(8)神鸦:指在庙里吃祭品的乌鸦。,元嘉草草,封狼居胥(x),赢得仓皇北顾。,回想当年,他领军北伐、收复失地的时候是何等威猛!,辛弃疾怀古,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孙权。,“觅”、“英雄”、“风流”、“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等词语、句子准确地表现了作者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仰慕与向往。,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他是一位爱国者,但是,报国无门;,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曾任耿京军的掌书记,不久投归南宋。,江山千古,欲觅当年英雄而不得,起调不凡。,(3)寄奴:南朝宋武帝刘裕小名。,这首词用典精当,有怀古、忧世、抒志的多重主题。,东吴大帝,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两句在全词中起了什么作用?,这两句承上启下。“江山如画”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激情,又由写景过渡到写人,总结上阕,引起下阕。,字句学习,孙权(182年252年),字仲谋。“江山如画,一,13,文章解读,叁,文章解读叁,14,文章解析,词以“京口北固亭怀古”为题。京口是三国时吴大帝孙权设置的重镇,并一度为都城,也是南朝宋武帝刘裕生长的地方。面对锦绣江山,缅怀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正是像辛弃疾这样的志士登临应有之情,题中应有之意,词正是从这里着笔的。,文章解析 词以“京口北固亭怀古”为题。京口是三国时吴大帝,15,文章解析,辛弃疾调任镇江知府以后,登临北固亭,感叹报国无门的失望,凭高望远,抚今追昔,于是写下了这篇传唱千古之作。这首词用典精当,有怀古、忧世、抒志的多重主题。江山千古,欲觅当年英雄而不得,起调不凡。开篇借景抒情,由眼前所见而联想到两位著名历史人物孙权和刘裕,对他们的英雄业绩表示向往。接下来讽刺当朝用事者韩侂胄(侂:tu,胄:zhu),又像刘义隆一样草率,欲挥师北伐,令人忧虑。老之将至而朝廷不会再用自己,不禁仰天叹息。其中“佛(bi)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写北方已非宋朝国土的感慨,最为沉痛。,文章解析辛弃疾调任镇江知府以后,登临北固亭,感叹报国无门的失,16,文章解析,词的上片怀念孙权、刘裕。孙权坐镇东南,击退强敌;刘裕金戈铁马,战功赫赫,收复失地,气吞万里。对历史人物的赞扬,也就是对主战派的期望和对南宋朝廷苟安求和者的讽刺和谴责。,下片引用南朝刘义隆冒险北伐,招致大败的历史事实,忠告韩侂胄要吸取历史教训,不要草率从事,接着用四十三年来抗金形势的变化,表示词人收复中原的决心不变,结尾三句,借廉颇自比,表示出词人报效国家的强烈愿望和对宋室不能进用人才的慨叹。,全词豪壮悲凉,义重情深,放射着爱国主义的思想光辉。词中用典贴切自然,紧扣题旨,增强了作品的说服力和意境美。明代杨慎在词品中说:“辛词当以京口北固亭怀古永遇乐为第一。”这种评价是中肯的。,文章解析 词的上片怀念孙权、刘裕。孙权坐镇东南,击退,17,文章解析,1、上片写了孙权和刘裕两个人,这两个人的共同点是什么?,孙权、刘裕。孙权是三国时吴国的皇帝,他在京口建立的吴国的首都,并且能够打垮来自北方的侵犯者曹操的军队,保卫了国家。辛弃疾怀古,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孙权。“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从孙权到辛弃疾已有千年,当年孙权的风流余韵已荡然无存。江山本应代有英雄出,但是现在却没有孙权这样的英雄了。,“斜阳草树曾住”刘裕生于寻常百姓人家,出生低微,但并不妨碍他建功立业,一句“想当年”,刘裕率领兵强马壮的军队,驰骋中原,何等豪迈气概。作者借此隐约表达自己抗敌救国的心情。,共同点他们都是能够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而且他们的业绩都在京口起步。,文章解析 1、上片写了孙权和刘裕两个人,这两个人的共同点,18,文章解析,2,、,找出最能表现作者对孙权和刘裕充满情感的词语、句子,并说说作者对他们充满什么感情?寄托了怎样的情怀?,“觅”、“英雄”、“风流”、“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等词语、句子准确地表现了作者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仰慕与向往。,释词:风流:才略建树、英雄遗风。,表达自己力主抗金和决心恢复中原的宏大抱负,同时借古代帝王来讽刺南宋统治者昏庸无能,屈辱求和。,文章解析 2、找出最能表现作者对孙权和刘裕充满情感的词语、,19,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