佝偻病手足搐搦课件

上传人:494895****12427 文档编号:252399808 上传时间:2024-11-15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507.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佝偻病手足搐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佝偻病手足搐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佝偻病手足搐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六节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目的要求:,一.熟悉佝偻病的病因,二.了解维生素,D,的来源及其在人体内的转化过程,三.掌握本病临床表现及其产生的机制,四.掌握本病的诊断和防治,第六节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1,一.发病情况:,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婴幼儿期较常见的全身性疾病,以钙、磷代谢失常和骨样组织钙化障碍为特征,严重者产生骨骼畸形。,在我国此病北方比南方多见,尤以城市缺乏户外活动条件的小儿,住宅窗户的关闭,工厂附近的灰尘煤烟,都足以阻碍紫外线的照射,影响,VITD,3,在皮肤中的合成,因日光不足活动性病例在冬春季较常见。,一.发病情况:,2,二.维生素,D,的来源、代谢、主要生理功能,来源内源性人体或动物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经日光中紫外线白光化学作用转变而来(,D,3,).,外源性动物:海鱼的肝脏(鱼肝油)蛋黄等动物食物中,D,3.,植物:绿叶蔬菜等含有麦角固醇(,D,2,原)受阳光中紫外线照射后转变成为,V,it,D,2,.,二.维生素D的来源、代谢、主要生理功能,3,维生素,D,的来源、代谢、主要生理功能,食物中摄取,D3,及,D2,皮肤内7-脱氢胆固醇,(外源性),紫外线照射,维生素,D3(,胆骨化醇),与血浆中维生素,D,结合蛋白(,DBP),肝脏,25-羟化酶,25-羟化胆骨化醇25-(,OH)D3,肾脏(近端肾小管),1-羟化酶,1.25一二羟基胆骨化醇1.25-(,OH)2D3,1.,促进钙磷吸收,对 对,1.在新骨形成处,促进钙向骨转移,2.与甲状旁腺素协同,钙磷 成骨,2.,使枸橼酸盐在骨周围积聚,促进旧骨脱钙 代谢 局部,3.,促进成骨细胞的功能和骨样组织的成熟,3.肾小管磷的重吸收,作用 作用,维生素D的来源、代谢、主要生理功能,4,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和手足搐搦症的发病机制,维生素,D,缺乏,肠道吸收钙磷减少,血钙降低,甲状膀腺,肾小管吸收,PTH,分泌增加,PTH,分泌不足,磷减少,破骨细胞作用增强 血钙不能恢复正常,低血磷 骨重吸收增加 血钙降低,钙磷乘积降低 血钙正常或偏低 佝偻病性手足搐搦症,骨矿化受阻,佝偻病,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和手足搐搦症的发病机制,5,四.病理:,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病理改变是由于细胞外液中钙、磷浓度不足(乘积40),骨钙化过程受阻,破坏了软骨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的正常程序,骨骺端骨样组织堆积,临时钙化线失去正常的形态,成为参差不齐的阔带,骨骺增厚向两侧膨出,形成临床所见的肋骨“串珠”和手足镯等征。,扁骨和长骨骨膜下的骨质也矿化不全,骨皮质被骨样组织替代,骨膜增厚,骨质疏松,容易受肌肉牵拉和重力影响而发生弯曲变形,颅骨骨化障碍表现为颅骨变薄和软化,颅骨骨样组织堆积出现“方颅”。,四.病理:,6,五.病因:,1.日光照射不足:因紫外线不能通过玻璃窗,故婴幼儿缺乏户外活动即导致内源性,V,it,D,生成不足,大城市中高大建筑可阻挡日光照射,大气污染如烟雾、尘埃也会吸收部分紫外线。,2.含维生素,D,食物摄入不足:天然食物中含维生素,D,较少,不能满足需要,乳类含维生素,D,量甚少,虽然人乳中钙磷比例适宜(2:1),有利于钙的吸收,但母乳喂养儿若缺少户外活动或不及时补充鱼肝油、蛋黄、肝泥等富含维生素,D,的辅食,容易患佝偻病。,五.病因:,7,3.生长过速:婴儿生长速度快,维生素,D,需要量大,佝偻病的发生率也高,早产或双胎婴儿体内贮存维生素,D,不足,且出生后生长速度快需要维生素,D,多,易发生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4.疾病因素:多数胃肠道或肝胆疾病会影响维生素,D,的吸收,如婴儿肝炎综合征,先天性胆道狭窄或闭锁,脂肪泻,胰腺炎,慢性腹泻等,严重肝、肾损害亦可致维生素,D,羟化障碍生成量不足而引起佝偻病。,3.生长过速:婴儿生长速度快,维生素D需要量大,佝偻病的发生,8,5.药物影响:长期服用抗惊厥药物可使体内维生素,D,不足,糖皮质激素会对抗维生素,D,转运钙的作用。,5.药物影响:长期服用抗惊厥药物可使体内维生素D不足,糖皮质,9,六 临床表现:,本病多见于3月-2岁小儿,主要表现为正处于生长中的骨骼的改变,肌肉松弛和神经兴奋性的改变,以神经精神症状出现最早,佝偻病的骨骼改变常在维生素,D,缺乏后数月出现,临床上可分为四期:,六 临床表现:,10,(一)初期(活动早期),多见于6个月以内,特别是3个月的婴儿,主要表现神经兴奋性增高,如易激惹,烦闹,夜间啼哭,睡眠不安,汗多刺激头皮而摇头出现枕秃等。,此期常无骨骼病变,X,线骨骼可正常或钙化带稍模糊,血清25-(,OH)D,3,下降,,,PTH,升高,血钙,血磷降低,碱性磷酸酶正常或稍高。,(一)初期(活动早期),11,(二)激期(活动期),维生素,D,缺乏的婴儿如不经治疗,症状会继续加重,出现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钙、磷代谢失常和典型的骨骼改变。,骨骼改变:,1.头部:,A.,颅骨软化(乒乓头),多见于3-6个月婴儿,多发生在枕骨或顶骨中央,用手指轻压,可稍向内陷,手指放松后立即弹回,似有压乒乓球样感觉。,B.,方颅:6个月以后,尽管病情仍在进展,但颅骨软化逐渐消失,额骨和顶骨双侧骨样组织增生呈对称性隆起,至7-8个月时变成“方盒样”头型即方头,严重时呈鞍状或十字颅形,头围也较正常增大。,(二)激期(活动期),12,佝偻病手足搐搦课件,13,C.,其他如前囟过大或闭合延迟,出牙延迟,可迟至1岁出牙,牙釉质发育不良。,C.其他如前囟过大或闭合延迟,出牙延迟,可迟至1岁出牙,牙釉,14,(2)胸廓畸形,A.,肋骨串珠:多见于1岁左右患儿,肋骨骨骺端因骨样组织堆积而膨大,于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可扪及圆形隆起,以第7-10肋骨最明显,从上至下如串珠样突起,称佝偻病串珠。,B.,鸡胸:肋骨骺部内陷,胸骨向前突起,形成鸡胸样畸形。,C.,漏斗胸:如胸骨剑突部向内凹陷,即成漏斗胸。,D.,肋隔沟:膈肌附着处的肋骨受牵拉而内陷,形成一道横沟。,这些胸廓病变都会影响呼吸功能。,(2)胸廓畸形,15,佝偻病手足搐搦课件,16,(3)四肢畸形:,A.,手足镯:手腕、足踝肥厚的骨骺形成钝圆形环状隆起,多见于6个月以上的小儿。,(3)四肢畸形:,17,B.,下肢“,X”,型或“,O”,型腿:,由于骨质软化与肌肉关节松弛,小儿双下肢在开始站立与行走后因负重可出现股骨、胫骨、腓骨弯曲,形成严重膝内翻(“,O,型”)或膝外翻(“,X,型”)畸形。,B.下肢“X”型或“O”型腿:,18,佝偻病手足搐搦课件,19,检查:患儿取立位“,O”,型腿时,两足跟靠拢两膝关节距离在3,cm,以下者为轻度,3,cm,以上为重度。“,X”,型腿两膝关节靠拢,两踝关节距离在3,cm,以下者为轻度,3,cm,以上者为重度。,(4)其他:患儿在会坐和站立后,因韧带松弛可致脊柱后凸或侧弯,严重低血磷导致肌肉糖代谢障碍,使全身肌肉松弛,乏力,肌张力降低,坐、立、行等运动功能发育落后,腹肌张力低下致腹部膨胀如蛙腹。,检查:患儿取立位“O”型腿时,两足跟靠拢两膝关节距离在3cm,20,2.运动功能:,重度佝偻病患儿运动功能发育亦受影响,如坐、站等运动均推迟,甚至已建立起的运动功能也受活动性佝偻病影响而减退。,3.神经系统发育迟缓:,见于重症佝偻病,条件反射形成缓慢,表情呆滞,动作及语言发育均落后,经治疗后可恢复正常。,2.运动功能:,21,4.血液生化改变:,血清钙稍降低,血磷明显降低,钙磷乘积多数低于30,碱性磷酸酶及骨碱性磷酸酶明显增加。,5.骨骼,X,线改变:,干骺端临时钙化带模糊或消失,呈毛刷样,并有杯口状改变,骨骺软骨明显增宽,骨骼与干骺端的距离加大,骨质普遍稀疏,密度减低,可有骨干弯曲或骨折。,4.血液生化改变:,22,佝偻病手足搐搦课件,23,(三)恢复期:,患儿经适当治疗和日光照射后,临床症状和体征会逐渐减轻,消失,精神活泼,肌张力恢复,血清钙,磷浓度逐渐恢复正常,碱性磷酸酶约需1-2月降至正常水平,骨骼,X,线影象在治疗2-3周后有改善,出现不规则的钙化线,以后钙化带致密增厚,骨质密度逐渐恢复正常。,(三)恢复期:,24,(四)后遗症期:,婴幼儿期重度佝偻病可残留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多见于3岁以后的小儿,临床症状消失,血生化及骨,X,线检查正常。,轻、中度佝偻病治疗后很少留有骨骼改变。,(四)后遗症期:,25,七、诊断:,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可避免发生骨骼畸形,诊断主要根据有日光照射不足及维生素,D,缺乏的病史,佝偻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结合血生化及,X,线改变作出正确诊断。,血清25-(,OH)D3(,正常10-80,ug/L),和1.25-(,OH)2D3(,正常,0.03-0.06ug/L),水平在本病初期就已明显降低,是可靠的早期诊断指标,七、诊断:,26,根据1986年卫生部颁发的“婴幼儿佝偻病防治方案”,临床将活动期分为三度。,轻度:轻度的骨骼改变:囟门边缘软,方颅,串珠,肋膈沟,鸡胸。,中度:明显的骨骼改变:方颅,串珠,肋膈沟,鸡胸,漏斗胸,手脚镯,“,O”,型及“,X”,型腿。,重度:严重的骨骼改变:功能障碍,如严重的肋膈沟,鸡胸,漏斗胸,“,O”,型或“,X”,型腿,脊柱畸形,病理性骨折等。,根据1986年卫生部颁发的“婴幼儿佝偻病防治方案”,临,27,八。鉴别诊断:,(一)抗维生素,D,佝偻病,1。低血磷抗维生素,D,佝偻病,2。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3。维生素,D,依赖性佝偻病,4。肾性佝偻病,5。肝性佝偻病,八。鉴别诊断:,28,(二)其他:,1。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呆小病),2。软骨营养不良。,(二)其他:,29,九.预防及治疗,(一)预防:,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自限性疾病,充足的日光照射和每日补充生理剂量的维生素,D(400Iu)。,即可保证体内的25-(,OH)D3,和1。25-(,OH)2D3,浓度正常。因此,孕妇应多作户外运动,饮食应含丰富的维生素,D,,钙,磷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新生儿在出生2周后应每日给予生理量(10-20,ug/,日)维生素,D,,处于生长发育高峰的婴幼儿更应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即保证一定时间的户外活动和给预防量的维生素,D,和钙剂并及时添加辅食。,九.预防及治疗,30,1.胎儿期:孕妇中晚期:维生素,D400-800Iu/,日或5万-10万,Iu/,月或15万-20万,Iu/,次,同时口服钙剂。,2.婴儿期:400-800,Iu/,天或5万-10万,Iu/,月或20万-30万,Iu/,季度,不能口服者可肌注。,3.幼儿期:冬春季服,VitD,20,万-30万,IU,一次/季度,高发地区可间隔2-3月加服一次。,4.儿童期:4岁以后至青春期可出现晚发性佝偻病,预防量同幼儿期,1.胎儿期:孕妇中晚期:维生素D400-800Iu/日或5万,31,(二)治疗:,1.活动期轻度:,VitD 0.5,万-1万,IU/,天*,1,月,以后改预防量,或,VitD 20,万-30万,IU,一次肌注,一个月后若明显好转改预防量,若好转不明显可再肌注一次。,同时给钙剂0.5-1,G/,次,每日2-3次*,1-2,个月,(二)治疗:,32,2.活动期中、重度:,VitD 1,万-2万,IU/,天*,1,月,若好转改预防量,或,VitD20,万-30万,IU,一次肌注,间隔一个月可再给2-3次,同时给钙剂0.5-1,G/,次,每日2-3次*,2-3,个月。,2.活动期中、重度:,33,3.恢复期:,一般不用,VitD,,多晒太阳,改善营养即可。,冬春季节可给,VitD20-30,万,Iu,一次口服或肌注或每日口服预防量,4.后遗症期:,加强锻炼骨骼畸形可采用主动或被动运动方法矫治,3.恢复期:,34,第七节: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目的要求:,一.熟悉本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二.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三.掌握本病的诊断和防治,四.了解本病的鉴别诊断,第七节: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35,维生素,D,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