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安徽无为民间文化,安徽无为民间文化,1,无为县志风俗,岁时习俗,生活习俗,礼仪习俗,杂俗,陋习,无为县志风俗岁时习俗,2,岁时习俗,春节,:除夕,家家贴春联。早、中餐简便,晚餐丰盛,曰“年饭”。年饭中必有鲢鱼,以兆“年年有余”。开席之前,酒菜齐备,家主祭天地、祖先,烧香、鸣炮、叩头毕,全家围坐吃食。饭后,长辈给晚辈“压岁钱”;围炉闲话,至子时方睡,称“守岁”。除夕至翌年正月初三,通称过年。正月初一称春节。正月初一,早起开大门鸣炮,熟人见面互相拱手问好。早餐吃汤圆象征团圆顺心,或吃面条象征长命百岁。从初二起,带着礼品走亲访友,曰“拜年”,延至十五日。解放后,年饭时家主祭天地、祖先,烧香、叩头渐废。正月里,熟人初次见面互相拱手问好被互相握手问好所代替。机关、学校、企业、事业等单位举行团拜,职工休假3天。1979年后,电视机逐渐普及,除夕夜多合家收看中央电视台播放的春节联欢晚会节目。,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早餐吃元宵,中餐较丰。城镇晚间玩龙灯、狮灯、鱼灯等。家家张灯结彩。农村喜看戏剧。,清明节,:此日,祭扫祖先坟墓。解放后,机关、学校组织干部、青少年到烈士陵园凭吊,缅怀先烈。,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日。早餐吃粽子,中餐喝雄黄酒,门插菖蒲、艾蒿,梁悬端符或钟馗像,以驱邪恶。,乞巧节,:农历七月初七日。晚上妇女在院子里陈设瓜果,祈祷织女星帮助她们提高刺绣缝纫的技巧。,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日,俗称“鬼节”。传说节前3天,阴间地狱开门,亡魂归家享受祭食,故在此日举办“盂兰盆会”,烧化纸钱、锡箔祭奠,请僧道超度。解放后,此俗废。,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晚间用月饼、菱角、石榴祭月。解放后代之以全家欢聚赏月。,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日。山区有登高的风俗。有“过了重阳无时节,不是雨就是雪”之谚。,岁时习俗 春节:除夕,家家贴春联。早、中餐简便,,3,生活习俗,1、,饮食,:主食向以大米为主,早晚两顿吃粥,中午吃干饭。农忙时,下午送点锅巴、炒米或别的吃食给在田里干活的人打尖,谓之“吃晚茶”。沿江洲区有时早晚餐吃玉米糊。汤沟区农家习惯日食三顿干饭。圩区人喜欢把7成糯米掺和3成籼米,用水浸泡,磨成粉状,蒸成团子。吃食时,把它切成片,用油炒,放点糖,香甜可口。春节前夕,蒸糯米饭,晒干,炒成炒米,把花生、芝麻分别掺在炒米里,做成花生糖、芝麻糖,成为孩子的节日糕点。腊月腌肉(或鱼、鸭等),晒干,称作“腊肉”。陡沟区农家有食“腊八粥”之习,即用糯米加莲子、桂圆、腊货、大枣,煮粥、合糖食之。城乡部分居民早上喜欢上街,吃点油条、小饼、五香蚕豆之类。解放后,食品增多,水果进入百姓家。1971年春节无城建成自来水厂并供水。以后,襄安、石涧、白茆等镇也陆续建成自来水厂。2、,服饰,:解放前,服饰土布居多。冬季贫者穿棉袄、套裤、夹裤和布鞋,戴狗套贫帽。极贫者,几人伙穿1件衣服,夏季腰间仅围土布大手巾。绅士穿皮袄、皮袍,外罩黑绸褂,戴瓜皮帽,着黑绒棉鞋。妇女头裹黑包头,身系围裙,脚穿青布鞋。少数女性青壮年穿旗袍,戴耳环(或金或银),用簪子(或金或银)簪发髻,套手镯(或银或玉)。读书人多着中山装,也有青壮年西装革履的,也有穿长衫、戴共和帽的。,生活习俗1、饮食:主食向以大米为主,早晚两顿吃粥,中午吃干饭,4,礼仪习俗,婚嫁篇,婚嫁生养:民国初年,民间嫁娶有以下几种方式:包办婚姻:子女婚姻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凭媒正娶,以定终身。买卖婚姻:把妇女当作商品,可以买卖。父母可以卖自已的女儿给有钱的人做妾,丈夫可以卖自已的妻子给别人作配偶,公婆可以卖守寡媳妇给他人做妻室。换亲: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无力娶亲,经过双方协商,各以同辈姐妹易嫁。招亲;男方由于经济困难等原因娶妻难,女方父母膝下无子,招其继承女家香火,繁衍后代。其子女可随母姓,或用父母双姓,名曰“双联香火”。抢亲:男方由于贫穷、丑陋、年龄过大等原因,难娶妻室,采取抢亲的方式强迫成婚。婚姻嫁娶,则配好八字,即行聘。过一段时间,男方下日书迎娶。婚前请多子孙的男性长者在新郎床上睡一夜,称“暖房”。女子出嫁前数日,只食鸡蛋枣栗,不进粥饭,因迎亲日不便解手。嫁时头盖红绸帕,亲属背上轿。新娘下轿,行袋前后更迭。袋、代同音,谓之“传代”。行之堂上,燃烛焚香,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对拜,礼毕入洞房,饮交杯酒,吃团圆饭。入夜,亲友闹洞房。青壮年前来祝贺,两人前导,一人每说一句吉利话后,另一人答“好”,名曰“说好”。婚后3日,女子绞去脸上茸毛,名为“开脸”。男女婚嫁,贫富悬殊很大。贫者择定日期,用青布小轿迎娶,办一两桌喜酒,亲友赴宴恭贺即毕。更贫者,两人拜堂后,进入洞房即为伉俪。嫁妆:富者有“半边奁”、“一条龙”、“陪田产”之类;贫者两床絮被,一只木箱而已。民国中后期提倡一夫一妻制,婚姻自主。从订婚到结婚,城镇有所改革,农村变化不大。解放后,主张男女婚姻完全自主。县内有自愿恋爱而结为伴侣的;有经人介绍相识,相处融洽后办订婚手续,婚前领取结婚证的。结婚时,介绍人、证婚人、亲友等齐集一堂,由主婚人按证婚人讲话,新郎、新娘互换信物及来宾致贺词等礼仪程序进行,礼成,欢饮喜酒。也有旅行结婚,或婚后旅行过蜜月,给亲友散点喜糖,或办桌喜酒欢聚的。1979年忠台公社双丰大队有13对青年集体举行婚礼。1987年1月19日白茆区9对青年在区公所礼堂举办集体婚礼。但是,索取高价彩礼者,为办家具、酒席而大肆铺张者,因父母逼迫酿成青年男女轻生者仍时而有之,恶习尚未根除。解放前,县内回民从提亲到结婚,与汉族大体相似。结婚时,由清真寺阿訇主持宗教仪式。解放后,男女恋爱成熟或经人介绍,情投意合,领取结婚证,举行婚礼。起初,回民只与回民联姻。60年代后,回汉通婚。解放前,妇女生孩子,婴儿落地,即到娘家报喜,娘家送礼物来。第三天,接生婆为婴儿洗澡打包,称为“洗三”。满月,理发师给婴儿剃“满月头”。周岁,舅家送来衣、帽、鞋、袜等。父母设酒宴招待亲友,并以食、玩之物置于婴儿前,给他抓选,看他先抓什么,以窥他未来兴趣、爱好、志向、前途,称为“抓周”。孩子满10岁,亲友赠送礼品,开宴欢饮,叫做“做10岁”。严桥、牛埠山区男婴出生后,只取乳名。结婚前,请人按辈份命名,择定吉日,举办酒席,亲友赴宴,公告名字,叫“送号”。“抓周”、“做10岁”,贫者女子不享受。,礼仪习俗婚嫁篇 婚嫁生养:民国初年,民间嫁娶有,5,礼仪习俗,丧葬篇,丧葬祭祀:富裕人家,老人一死,将尸体抹洗干净,穿老衣(新制的)5领3腰(5件上衣、3件下衣,贫者则用假衣领、假裤腰代之),戴小帽,穿薄鞋,抬入早已备好的木棺材。等亲属和晚辈到齐,向遗体凝视默哀后封棺。棺头上置米饭1碗、熟鸡蛋2个。举家戴孝,哭祭灵前,焚纸钱、锡箔元宝之类,请道士于棺前摇铃念经超度,或3、或5、或7天后出殡。棺盖上骑着一嫡系晚辈男孩,并放1只公鸡,8人抬着。死者的嫡系子孙扶于棺侧,长子或长孙端灵牌或遗像于棺前,送葬者哭于棺后。宜安葬日,即入土;若不宜,暂厝,待择墓地,出殡第3天,亲属再去坟头祭祀,称“上饭”。死后第7天为“头七”,用纸扎成房屋,供奉堂前。每日3祭。直到“六七”除灵,即把纸屋送到野外焚化。尔后,子媳除去孝服,改穿白鞋。头年白、2年蓝、3年灰,3年孝满。头年春节春联用蓝纸书写,第2年用黄纸书写。第2年立秋前后,死者亲属用纸叠衣服、被单、鞋袜,装入纸箱内,用锡箔叠成元宝放进黄桶内,贴上道士盖印的封条,连同疏文一并送到野外焚化,称为“烧疏”。每年清明、冬至,子孙到坟前祭奠、培土。而贫者只能用口薄板棺材,不管宜不宜,入土了事。解放后,倡导厚奉薄葬,丧礼从简。人死后,亲友赠送花圈,停柩3日出殡或火化。1976年在平安桥建有火葬场。从1977年初到1988年底,共火化遗体3342具。县内回民人死后,清水净其身,把遗体装在白布做成的袋形套子里,只露头部,抬往茔地。挖穴,尸身及其贴土处,撒上麝香、冰片、硫磺,再用木板盖上,掩埋。无城镇南郊辟一场地,专供回民安葬。,礼仪习俗丧葬篇丧葬祭祀:富裕人家,老人一死,将尸体抹洗干,6,礼仪习俗,其它,一、,祝寿,:年过半百的老人,晚辈为其庆祝寿诞。来贺者赠送肉、面、糖、蛋、酒之类。礼品上放柏枝,兆示平安长寿。,二、,建房乔迁,:解放前,县内民众建房上梁时,中梁多悬挂红布,或贴有“吉星高照”字幅,并由木匠将红枣、水果糖、糯米粽子及糯米制作的“欢喜团子”等物由梁上撒下,任人争抢,示为庆贺。此外,主家还令木匠在正门上方或屋顶上安圆镜,名曰“照妖镜”,用以“避邪”。乔迁之时,亲戚、好友多赠家庭用品等以示庆贺。主家置酒宴款待致谢。解放后,建房旧俗中迷信色彩较浓的部分渐废。,礼仪习俗其它一、祝寿:年过半百的老人,晚辈为其庆祝寿诞。,7,杂俗,香火,:家家香火设在堂屋上方,正中悬木制的祖龛,龛内贴“天地”牌位,两侧联语“千年香火地,万代子孙堂”。下摆1张长条几,条几中间放香炉,两旁放蜡台。每逢节日或红白喜事,均在这里烧香、点烛,祭祖或拜神。船民以船为家,把船头当着家中祖先“供龛”。解放后,人们自觉改革,堂上挂领袖像,也有悬祖、父辈遗像的。两侧联语多为“翻身不忘共产党,饮水常思掘井人”。周围张贴英雄模范像、彩色画。,酒席,:请客吃饭十分讲究座位位置。一般长者迎门坐上横,其左边第一座称一席,多坐贵客;其右边第一座称二席,其左边第二座称三席,其右边第二座称四席;下横坐晚辈,其左为酒壶把子(专司斟酒)的位置。席面不可坐成“乌龟席”(6人共席时,二、二、一、一对面)。,结干亲,:孩子小、体弱,做父母的怕孩子养不大,认体壮而子女多的人做干爸、干妈,托福好养。也有因利害关系而结成的,借势庇荫。,金兰结义,:异姓男的或女的,因志趣投合而结拜兄弟或姐妹,称“金兰结义”,多在2人以上。,土地会,:农村每方圆三四里就有座土地庙。庙内有一对泥塑男、女像,即土地神。农历二月初二,农民兴办土地会,烧香叩拜土地神,祈祷好年景。解放初土地改革,农民分得土地,深知求神不如求己,自动拆毁庙宇。,赈孤,:农历七月十五日,一村或数村居民公议按人丁摊钱,请道士设斋坛、立神牌、画符念咒,锣钹钟鼓齐鸣,烧钱纸,泼米粥,赈济孤魂野鬼,解冤孽,保平安。解放初,宣传科学知识,弄清楚稻枯不是“地火”引起的,疫病不是鬼降的,此俗渐废。,城隍会,:农历十月十五日,无城、襄安举办城隍会。是日,市禁屠、家净锅,全城(镇)斋戒3日。4个壮男抬着城隍菩萨游街,鸣锣开道,旗牌、执仗先行,校尉、持马叉等人随后。家家门前摆香案,烧香、鸣炮迎送。,送灶,:农历腊月二十三日,传说灶神上天,家主用纸马、灶疏、粑粑祭送,名曰“送灶”。除夕夜用香炮接回。解放后,不送灶神,但在此日做糯米粑粑,作为晚餐进食。,杂俗 香火:家家香火设在堂屋上方,正中悬木制的祖,8,陋习,童养媳,:贫者生活困窘,将幼女许配(或卖)给人家,到男家求生;也有无钱娶媳妇的人家,领养(或买)幼女做媳妇,等儿子长大,再结婚。童养媳地位卑下,有难言隐痛。有民谣为证:“瞌睡金、瞌睡银,瞌睡来了不留情,保佑公婆早早死,一觉睡到大天明。”解放初,童养媳多半回娘家或解除婚约。此俗不复存在。,蓄辫与裹脚,:清末,男子从小蓄辫,成人后,辫子盘于头顶。女子五六岁时用长布条紧紧地裹脚,使脚骨畸形小得像粽子,称“3寸金莲”。民国初期,号召剪辫子、放脚,但剪者少、裹者众。抗日战争时期,两俗均废。80年代老妪小脚痕迹犹存。,吸鸦片烟,:清末、民国时期,无城镇粉山、菜市、花荫塘及牛埠、湖陇等较大集镇都开设有鸦片烟馆。吸鸦片烟的多为富豪恶棍。山区有极少数人种植罂粟,制作鸦片烟。解放初严禁,已绝迹。,纳妾,:清末,男子可娶三妻四妾。民国期间,此俗依存。一些豪绅地主,倚仗钱势,只要看中小家碧玉,就纳作姬妾或占作姘妇,有的为着生儿传代也纳小妾。解放后,此俗废。,赌博,:解放前盛行。解放后屡禁,但未绝。,算命,:算命者多是瞎子。他们根据人的生辰八字,用阴阳五行推算求命者的命运。解放初刹住这种活动。80年代残渣又起。,看相,:看相者依据人的相貌特征、手纹、骨骼等神乎其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