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文库专用,*,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高中综合实践活动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基本理念与实施策略,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辛继湘 教授,1,文库专用,高中综合实践活动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基本理念与实施策略 湖南,一、基本理念,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与研究性学习共同构成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2,文库专用,一、基本理念2文库专用,(一)关注学生作为完整的人的成长,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具有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民主与法制意识,履行公民的义务,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具有社会责任感;,3,文库专用,(一)关注学生作为完整的人的成长3文库专用,具有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初步具有面向世界的开放意识。,4,文库专用,具有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取得成功的四种重要品质:,1、取得最后成功的坚持力,2、为实现目标不断积累成果的能力,3、自信和克服自卑的能力,4、多方面的情感和适应能力,5,文库专用,取得成功的四种重要品质:5文库专用,认知能力,1,、,批判性思维,2,、,创造性思维,3,、,解决问题的能力,4,、,研究的能力,5,、,决策的能力,6,文库专用,认知能力6文库专用,情感能力,1,、,对自己和他人的容忍和宽恕,2,、,有益地运用幽默,3,、,承担与人不同的结果,4,、,区分现实和理想的不同,5,、,利用高度的敏感,7,文库专用,情感能力7文库专用,接受自己的强项和感兴趣的领域内的高难度学习的挑战,接受探索新领域的挑战,接受交叉学科的机遇之挑战,体验提升对人的价值系统的认识的挑战,接受同龄人的切磋挑战,接受思辨活动的挑战,接受发散性思维成果的挑战,接受现实世界的解决难题的挑战,8,文库专用,接受自己的强项和感兴趣的领域内的高难度学习的挑战8文,实现完整人格的基本条件:,(,1,)自由是存在的基础,是人格健全的基本条件。一个人只有相信自己是真正自由的,他才具有创造性意愿,他的自我潜能才能得到发展,他才能自由并负责任地选择其行为方式。,9,文库专用,实现完整人格的基本条件:9文库专用,(,2,)个体性是健康人格的必要条件。每个人的自我都是不同的,他必须认识到自己独特的“生命形式”。如果一个人不能接受自我,不能发展自己的个体性,他也就丧失了自我,就会出现心理疾病。,10,文库专用,(2)个体性是健康人格的必要条件。每个人的自我都是不同的,他,(,3,)社会整合是完整人格的条件。社会整合指一个人在保持个体性的同时,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并对社会产生积极的个人影响。一个真正拥有健全人格的人并不是完全以自我为中心,他懂得他的存在受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只有在与社会和他人的互助合作中,个体才能发现和创造适合于自我实现的最佳社会环境,从而充实和实现他的存在。,11,文库专用,(3)社会整合是完整人格的条件。社会整合指一个人在保持个体性,课程改革的方向:,增强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验的联系,拓展视野,引导创新与实践。,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2,文库专用,课程改革的方向:12文库专用,(二)扩展学习资源,拓宽发展空间,扩展学生学习和成长的资源,把学生的发展置于比课堂、比学校生活更广大的社会背景中,把学生的学习场所,从学校拓展到社区乃至整个 社会,对于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和健康充实的生活态度,具有重要意义。,13,文库专用,(二)扩展学习资源,拓宽发展空间13文库专用,(三)参与实践活动,丰富个人体验,加强教育与生活的联系,把学生认知为主的生活与体验为主的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自主而创造性地参与活动并由此产生深刻体验,使学生的学习生活更充实、更有趣、更有意义和富有创造性。,14,文库专用,(三)参与实践活动,丰富个人体验14文库专用,体验的特征:,本体性。体验是和生命共生的,和生命有着一种共生性。也就是说,体验是和生命不可分离的,当我们说一个人在体验着的时候,也就意味着说他在体验着生命。如果说体验是一种经历,那也是一种生命经历,其间包含了一种不可调换、不可替代的与主体生命整体的关联。体验是被溶化在生命运动的整体中,而且持续不断地伴随着这种生命运动。,15,文库专用,体验的特征:15文库专用,亲历性。体验作为一种和生命、生存密切相关的行为,总是和主体自身的经历联系着。当我们说一个人对某种生活有了体验的时候,并不意味着他是从外在的旁观的角度了解了或认知了此种生活,而是指他曾经亲身经历过这种生活,并且在生活的过程中产生了对人生、生命的深切理解和感受。,16,文库专用,亲历性。体验作为一种和生命、生存密切相关的行为,,情感性。体验虽非单一的情感活动,却是带有浓厚情感色彩的心理活动。在体验的整个过程中,情感总是相伴相随。体验的产生离不开情感,而通过体验又能生发更深厚、更具意义的情感。当一个人体验着的时候,他的内心深处必定充盈着绵绵不断的情感,这种情感的升华,又使他获得对生命存在的真切感悟。,17,文库专用,17文库专用,整体性。体验是基于个体已有的认知与情感,投入个体的整个身心,对体验对象的总体把握。体验的过程并非只有认知在起作用,而是包括认知在内的多种心理因素整体发挥作用。体验的结果不只是形成认知、观念,而且还产生情感、态度乃至人的素质与精神。,18,文库专用,整体性。体验是基于个体已有的认知与情感,投入个体,生成性。体验的生成性不仅表现在主体与外部世界发生联系时通过想象、移情、神思等多种心理因素的交融、互汇,使外部世界在主体心灵中被激活、唤醒,生出新的意义,而且表现在主体自我生命感的增强及精神力量的超越与提升。,19,文库专用,生成性。体验的生成性不仅表现在主体与外部世界发生,自主性。体验是主体自己去体验,在体验中获得的感受、领悟、情感和意义,都是主体通过自主的活动自觉地产生的,而不是靠谁督促、逼迫、强制而产生的。体验的自主性要求给予体验以足够的自由。主体只有在自由的状态下,自然而然地发自内心深处的体验,才是真正的体验。体验只能去唤醒、去激活、去感动,而不能去传授、去指教、去命令。,20,文库专用,自主性。体验是主体自己去体验,在体,个体性。由于体验是和个体生命联系在一起的,而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不可替代、不可重复的,因而体验也是个体性的。体验总是与每个体验者独有的认知结构、情感结构、价值取向、人生经历发生联系,因此,即使面对同样一件事情,不同的人会形成不同的体验。如果以为不同的人会获得完全一致的体验,那么此时的“体验”已经不是体验了。,21,文库专用,个体性。由于体验是和个体生命联系在,关照生命的整体性,尊重生命的独特性,理解生命的生成性,善待生命的自主性,22,文库专用,22文库专用,体验与素质生成,素质的生成不仅需要知识、经验、能力,而且需要情感、态度、志趣乃至信念,不但有认知系统的参与,而且有非认知系统的投入。素质的生成无疑是需要知识的,但知识本身并不等同于素质,不能说一个人拥有了多少知识,就一定形成了多高的素质。,23,文库专用,体验与素质生成23文库专用,知识必须在一定条件下通过人的复杂的心理系统才能对人的素质生成产生影响。,人在教学活动中获得感性的、理性的知识,获得关于自然、社会和自我的知识,这些知识必须通过人的心理系统,包括认知系统和非认知系统的作用和影响,内化为自身心理结构的一部分才能转化为素质。在这一转化过程中,体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4,文库专用,知识必须在一定条件下通过人的复杂的心理系统才能,课程中所包含的各种知识,只有通过个体自身的体验才能真正走进个体内在的精神世界而生成素质。可以说,没有个体对知识的内在体验,知识就很难被内化,个体的素质也就很难生成。,25,文库专用,课程中所包含的各种知识,只有通过个体自身的体验才,教学中有了体验,重视了非认知的参与,对知识的学习就不会停留在知识的习得、认知能力的发展上,还能将蕴涵于知识中的情感、精神纳入自身的内心深处,融合在自身的情感、态度之中,使知识成为自身素质的一部分。,26,文库专用,教学中有了体验,重视了非认知的参与,对知识的学,体验与创造性的发展,有心理学家将创造与知识之间的关系概括为这样两句相互矛盾的话:“首先,一个人过去获得的知识越多,他越有可能对新问题有创见性;其次,一个人过去获得的知识越少,他的创见性就越大。”,27,文库专用,体验与创造性的发展27文库专用,如果教学只注重知识的量而无视知识的质,那么那些知识也许会成为学生创造性的羁绊。知识的质通常指知识结构的合理性程度。,28,文库专用,如果教学只注重知识的量而无视知识的质,那么那些知,合理的知识结构至少具备以下特点:,(,1,)具有高度准确、着眼于联系的概念;,(,2,)具有按照逻辑关系建立的微观结构和宏观结构;,(,3,)具有大容量的知识功能单位;,(,4,)具有大量程序性而不是事实性知识。,29,文库专用,合理的知识结构至少具备以下特点:29文库专用,创造活动不仅需要认知的参与,而且需要好奇心、求知欲、独立性、批判性、坚韧性等非认知心理因素的投入,需要知、情、意多种因素聚合着发挥作用。这种包含着强烈情意成分的创造力单凭对知识的认知、接受是无法形成的,比较好的方式是让学生参与到探究、发现的过程中通过自身的体验来获得。,30,文库专用,创造活动不仅需要认知的参与,而且需,(四)形成服务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增强学生对他人、对集体、对社区乃至整个社会的服务意识和使命感、责任感以及奉献精神,同时强化学校与社会互动的气氛,为创立并维持一个真正的学习化社区做出贡献。,31,文库专用,(四)形成服务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31文库专用,教学不仅传授知识,而且注重学生完整人格的发展;,教学不仅是认知活动,而且是情感活动;,教学不仅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而且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科,更要关注人。,32,文库专用,教学不仅传授知识,而且注重学生完整,二、实施策略,(一)课程目标有所侧重,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部分,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服从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目标。同时更为注重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社会参与意识、公民责任感及创新能力的培养。,33,文库专用,二、实施策略33文库专用,社会适应与创新能力;,健康、进取的生活态度;,公民意识和责任感;,对他人、对社会富有爱心;,懂得与自然和谐相处;,发展兴趣与专长。,34,文库专用,社会适应与创新能力;34文库专用,(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学校不仅需要充分挖掘利用学校内部各种课程资源,更要从社会生活中寻找课程资源。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关注点和重心指向社会生活,因此其更为重要的课程资源来自学校以外,来自社会生活。,35,文库专用,(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35文库专用,学校需要与家长和社会有关人员进行深入的沟通,宣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争取家长及有关人员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理解和支持。,36,文库专用,学校需要与家长和社会有关人员进行深入,校外课程资源的利用必须因地制宜,应考虑是否具有必要的物质技术基础,考虑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可行性、可操作性。,37,文库专用,校外课程资源的利用必须因地制宜,应考,(三)活动的组织与指导,根据本课程的目标和特点自主选择教学内容和活动场所,自创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学校和教师既是课程的执行者,更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38,文库专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