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教育目的

上传人:哟*** 文档编号:252314378 上传时间:2024-11-14 格式:PPTX 页数:47 大小:481.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章教育目的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章教育目的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章教育目的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1,第一节 教育目的概述,2,一、教育目的的概念,1.,教育目的定义:,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3,2.,教育目的结构:,是指教育目的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教育目的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就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身心素质,作出规定,,即指明受教育者形成某种个性结构;,二是就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社会价值,作出规定,,即指明这种人符合什么社会的需要或为什么阶级的利益服务。,其中,关于身心素质的规定,是,教育目的结构的,核心,部分,。,4,3.,教育目的意义:,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教育活动的,归宿,。,对于,明确教育方向、,建立教育制度、,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组织教育活动、,进行教育管理、,评估教育质量等,,教育目的起着决定性的指导作用。,5,二、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首先,教育目的是,受生产力,制约的。,其次,教育目的也,受一定的生产关系和以这种生产关系为基础的政治观点、政治设施,的制约。,再次,教育目的也,受到学生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的影响和制约,。,6,三、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指教育目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作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人们对教育活动的价值选择,历来有不同的见解和主张。,7,个人本位论主张,个人本位论者主张,:,教育目的应当,从受教育者的本性出发,而不是从社会出发,;,个人本位论者,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人,充分发展受教育者的个性,增进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在,个人本位论者,看来,,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社会只有在有助于个人的发展时才有价值,,评价教育的价值也应当以其对个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来衡量。,8,社会本位论者主张,社会本位论者主张,:,教育目的要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他的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社会本位论者,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使受教育者社会化,保证社会生活的稳定和延续,;,在,社会本位论者,看来,,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个人的存在和发展依赖并从属于社会,评价教育的价值只能以其对社会的效益来衡量。,9,我国主张,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是对立统一的历史过程,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也为这种历史过程所制约。这包含三层意思:,第一,,从社会历史的总的进程来看,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是密切联系,互为条件,互为因果的。因此,,总的来说,教育目的的两种价值取向,基本是,一致的,,而不是,截然对立的,。,第二,,个人的发展与具体的社会现实之间,是有矛盾的,,这种矛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还很尖锐。,第三,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个人与社会才能达到高度统一,,教育目的的两种价值取向才能完全一致。,10,第二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11,一、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点,1,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2,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4,具有独立个性,12,二、普通中小学实现教育目的的对策,13,1,普通中小学的性质与任务,普通,中小学,的性质是,基础教育,;,普通,中小学,的任务是,培养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他们学习做人和进一步接受专业(职业)教育打好基础,为提高民族素质打好基础。,普通,中学,的教育任务是:,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军,和,为高一级学校,培养,合格新生,。,14,2,普通中小学教育的组成部分,(,1,)体育,体育是授予学生健身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体质的教育。,15,(,2,)智育,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技能和发展他们的智力的教育。,16,(,3,)德育,德育的引导学生领悟无产阶级思想、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组织和指导学生的道德实践,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的教育。,17,18,(,4,)美育,美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发展他们的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质的教育。,仔细欣赏,How cooooo cool!,19,(,5,)劳动技术教育,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20,第三节 素质教育,21,一、素质和素质教育是什么,22,(一)素质,素质:,是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受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素质包括:,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其中心理素质是核心。,23,1,素质最早是指遗传素质,,,即人的先天生理解剖的特点,主要指神经系统、脑的特性以及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特点,。,现在,,一般认为素质是先天的禀赋和后天的环境、教育交互作用下形成的基本品质,。,2,素质的形成除了先天素质和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外,还有个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24,3,素质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基本品质,。,这里说的稳定是相对的。,4,所谓基本品质是指素质的内涵和结构,。,素质是个完整的概念,它们之间是紧密联系、互相影响和互相渗透的。,5,素质具有不可视性,,它是通过行为和能力表现出来的。,25,(,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实质,在于促进,学生内在身心发展,与,人类文化向个体心理品质的内化,。,素质教育目标:,生理、心理和社会素质,的全面、和谐、长远和健康的发展,。,素质,从其,根源性,的角度,可分为两大类。,一大类是,先天内具的,素质,;,一大类是,后天养成的,素质,。,26,二、现代素质教育产生的背景及内涵,27,(一)背景,信息社会表现出与前工业社会时期根本不同的特点:,1,知识与技术迅速爆炸性地增长与更新,,,长期稳定的标准化已不复存在,。,2,产业与产品不断迅速更新,,僵死的专业化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28,3,自动化的水平越来越高,,对创造力的要求取代了经验和熟练技术,。,4,竞争越来越激烈,,对竞争中的生存能力、竞争精神要求取代了简单地服从工作分配,。,5,经济、社会、科技向紧密联系化和综合化发展,,要求参与者具有高度的协作精神,。,29,(二)内涵,形成,“,学会生存,”,、,“,学会求知,”,、,“,学会办事,”,、,“,学会共处,”,四维素质教育的结构。,四大教育支柱不是并列的。,“,学会生存,”,是根本、是目的,,,“,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是获得生存与发展的手段,。,这四个方面是社会对个人的要求,也是个人能在社会中获得生存与发展的必备条件。,30,1,“,学会生存,”,是指:,学会,了解,个人要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必需适应社会发展的规律,,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个人社会价值观;,学会,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懂得,“,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之于获得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2,“,学会求知,”,是指:,了解,知识对个人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从而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望;,学会,求知的方法,使得终身具有不断学习、获得知识的能力。,31,3,“,学会做事,”,是指:,学会,使自身具有强烈的敬业精神,;,学会,如何使掌握的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的能力,;,学会,如何面对困难的挑战,;,学会,适应约束的能力,;,学会,适应竞争,。,4,“,学会共处,”,是指:,学会,了解共处的重要性,;,学会,建立共处的情感,;,学会,共处的行动,。,32,三、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主要区别,33,1,教育目标不同,素质教育要达到的目标是,“,两全,”,。,即基础教育要,面向,全体,适龄儿童,,,促进,全体学生的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应试教育的目标则是,“,两偏,”,。,即,偏向于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忽视大多数学生,,偏重于智育而忽视学生其他素质的发展和提高。,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间的本质区别就在于此。,34,2,教育内容的落实上不同,素质教育,在教育内容的落实上是,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以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应试教育,则是,重,智、,轻,德、,忽视,体、,放弃,美和劳,,导致了学生身心素质的片面发展。,35,3,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在素质教育中,,,教师真正是起主导作用,,学生则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生动、活泼、主动地获得发展。,而应试教育中,,,学生则完全被置于客体地位,完全是被动地,无条件地服从教师的绝对权威和权力。,36,4,教育评价的标准和方法不同,素质教育的评价标准,是根据,“,两全,”,的教育目标,制定具体的评价目标体系。,方法是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领导、教师和社会的全面参与。,应试教育的评价标准,即考分,评价方法即考试,以分数高低论英雄、论成败、论奖惩。,37,5,教育结果不同,素质教育的结果是,促进了全体学生的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从而为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打下了基础,为高一级学校和各行各业培养出了各种不同层次的具有较高素质基础的人才,全面实现了教育的全部功能。,应试教育的结果是,使少数学生的应试能力得到了很好的训练,没有促进所有学生的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不利于初、中级人才的培养,不利于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38,“,传统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主要区别,传统教育,素质教育,教育目的,升学,应试,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培养目标,知识型的人,创新型的人,教育内容,知识,“,五育,”,教学方法,“,三死,”,:死扣书本,死记硬背,死追分数,“,三发展,”,:全面发展,全体发展,个性发展,理论依据,教育的基本功能是选拔,教育的基本功能是发展,学生观,面向少数尖子学生,面向全体学生,39,四、影响素质教育实施的内外部因素,40,(一)影响素质教育实施的外部因素,1,就业与劳动人事制度的制约,就业与高等教育供求关系过于紧张,是造成,“,应试教育,”,的直接原因。,2,不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及考试、评价制度与奖惩制度,就全国范围而言,以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唯一或主要标准的观点,成为约定俗成的价值判断的准绳。,41,3,传统观念的影响,“,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等级意识,,“,学而优则仕,”,的思维方式,仍然存在。,4,“,英才兴国,”,的思想和观念,5,“,应试教育,”,较易操作,“,应试教育,”,历史悠久,已经形成了相当自动化的套路或,“,动力定型,”,。,42,6,“,应试教育,”,反馈及时,“,应试教育,”,的效果,考试之后便见分晓。素质教育不是为考试做准备,而是为人生做准备,其效果往往要在相当长一段时间,甚至参加工作后才能表现出来。,7,政府行为的偏差,政府行为是推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关键因素。政府行为可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纠正办学指导思想,二是财政上加大投入。,43,(二)影响素质教育实施的内部因素,44,1,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对素质教育的认识不够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应该把对素质教育的认识作为起点,,没有正确的认识,实施过程中就会偏离方向,或导致形式主义。,素质教育,实施起来要有严密的计划性,,要有程序、有步骤地具体落实素质教育目标。,素质教育,要体现在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使素质教育切实落到实处,而不是搞形式主义。,45,2,课程结构单一,教材偏难,现在的课程设计,从总体来说,,结构显得单一,内容单调,再加上有的学校出于升学率的要求,则再次使课程结构更为单一,内容狭隘,只为促进智育服务,不能使学生全面发展。,从教材来看,,程度偏难,课本多,对学生的要求又高,使学生课业负担增加,这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就有负面影响。,46,3,教师的素质参差不齐,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体,教师的素质如何将直接影响素质教育的效果。,因此,素质教育的主体,教师要通过各种方式尽快提高自身素质,使自己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47,4,考试内容和形式不够全面,应试教育评价学生的标准就是,考试分数,,而实际上考试的内容比较狭隘,它不能全面考察出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水平如何。,如果把素质教育目标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开题报告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