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中考总复习

上传人:e****s 文档编号:252309582 上传时间:2024-11-14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中考总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中考总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中考总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21 陈涉世家,字词解释【应回归教材,落实在课下注释,下同】,重点翻译:1.假设为庸耕,何富贵也?2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3.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4.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5.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6.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7.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8.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9.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10.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理解性默写:1、起义的直接原因(导火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2、起义的根本原因:天下苦秦久矣。3、为起义所作舆论准备:篝火狐鸣,丹书鱼腹鱼腹藏书。4、“为天下唱,宜多应者与孟子所主张的观点相似,用孟子的话来说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5、陈胜、吴广起义的策略是: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6、文中写陈涉发动起义召令徒属时,直接向封建统治者挑战,以鼓励众人的一句话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7、说明陈涉从小有远大理想的一句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8、通过对天下形势的分析,起义能够成功的条件有:“天下苦秦久矣“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重难问题:1、文章主要表现了陈胜怎样的作用和才能?主要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发动领导起义的作用,以推翻秦王朝洞察时局,卓越的组织领导才干。语言、动作、神态描写。2、全文的线索是什么?以陈胜、吴广的活动为线索。3、“怅恨久之“苟富贵,无相忘。“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表现了陈涉怎样的思想品格?不甘心受奴役同情同命运的人具有远大抱负、志向4、陈涉分析形势时透露出的起义的有利历史环境有利历史条件政治形势是怎样的?,天下苦秦久矣统治集团内部发生矛盾斗争秦朝外部也存在矛盾九百人被逼上绝路5、“死国可乎表现了陈涉什么精神?为国事敢于斗争和牺牲6、陈涉抓住了哪两个有利于起义的敏感问题,提出了怎样的起义策略?扶苏和项燕都深得民心却下落不明,“或以为死,或以为亡;诈称公子扶苏项燕7、陈涉提出了怎样的起义策略?这一策略效果怎样?结合原文说一说。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取得了成功的效果;九百人敬受命杀之以应陈涉建立张楚政权,且开展迅速。8、陈涉为起义做了什么样的舆论准备,效果怎样?鱼腹藏书篝火狐鸣;效果:“卒皆夜惊恐,“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稳固陈涉地位,坚决众人起义信心。,9、发动起义的关键是什么?陈涉是怎样做的?表现了陈涉的什么才能?并杀两尉,获得众人支持;“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剑拔出鞘,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机智勇敢。10、陈涉是怎样发动戍卒并发动起义的?坚决众人起义的信心为坛而盟,组成农民起义的队伍11、综合全文来看,陈涉具有怎样的性格和才能?,有远大的抱负、对抗决心和叛逆精神。对鼓励士卒起义有极强的煽动性和号召力,具有卓越的组织领导才干。对时局有着敏锐的洞察力。,12、陈胜、吴广的起义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根据本段内容,作简要分析。偶然性: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将900名贫苦人民逼上绝路。必然性:天下苦秦久矣,秦朝的残暴统治使人们忍无可忍。13、“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说明了什么?说明舆论宣传工作取得了预期效果,人们对陈胜十分敬畏,也说明起义爆发前人心紧张而兴奋。14、士卒为什么能跟陈胜、吴广一起举事?敬畏陈胜,爱戴吴广,愿为他们效力形势所迫,因为“失期,法皆斩,被逼上绝路。深受秦朝暴政的压迫天下苦秦久矣15.“苟富贵,无相忘说明陈涉什么态度?不甘贫困,有改变现实的愿望,有福同享。,16.为起义而做的威众准备:置书鱼腹,篝火狐鸣17、司马迁为什么把陈涉归入“世家?“世家是司马迁写作?史记?时创立的一种体例,记述世代相承的诸侯王国兴衰事迹。陈涉出身雇农,司马迁之所以把他列入“世家,肯定陈涉在推翻秦王朝过程中的“首事之功首先发动起义的历史功绩;认为陈涉曾一度建立政权,发号施令,故给予他重要历史地位。可见司马迁尊重实际,尊重历史。,22 唐雎不辱使命,重点翻译: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2、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3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4.此三子者,皆布衣之怒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5.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6.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7.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8.假设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9.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理解性默写:、课文中哪一句话表现出秦王盛气凌人,又清楚是一个骗局?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是如何巧妙答复秦王的?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3、课文是怎样写唐雎要与秦王同归于尽的呢?假设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4、文中哪一句话既是秦王无可奈何的自我解嘲,更是作者借秦王之口对唐雎所作的赞扬?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重难问题:1、如何理解句中加点字词:“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秦王说这话的目的是进行恫吓,从上文“且秦灭韩亡魏一句来看,已有炫耀武力的意思,那不是不能用武力夺取,只是暂时不打算使用武力,表现秦王的骄横。2、如何理解“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一句中“轻寡人?秦王希望你们看清形势,不要误以为我们不能用武力夺取。这句关键是一个“轻字,“轻什么呢?不是轻视秦王的建议,而是轻视他的军事势力。这是秦王故作反问,意思是“谅你们也不敢,也是骄横的表现。,3、安陵君:“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唐雎:“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两人所表达的意思差不多,但从语气和态度上看,有如不同?唐雎比安陵君更强烈,更坚决。4、秦王是怎样一个人?骄横狂妄、贪得无厌、奸诈狡猾、外强中干5、唐雎是怎样一个人?沉着镇定、不畏强暴、有胆有识、有凛然正气、热爱祖国、不怕牺牲 6、唐雎列举专诸刺王僚等吏实有什么用意?两方面:一是对自己提出的“士之怒的厉害程度加以渲染说明,二是警告秦王吸取教训,不要轻举妄动,自寻死路。,7、本文最后一段描写秦王的神态的变化对刻画唐雎的形象有何作用?从侧面衬托唐雎有智有勇、英气逼人的大无畏精神。8、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应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付。请揣摩以下各句,说说其“潜台词是什么。1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你最好是将你们的土地奉送给我,不然的话我将发怒,那后果将不堪设想。2与臣而将四矣。我将效法他们三人,与你同归于尽。,9、用自己的话简要答复:唐雎是怎样让秦王理屈词穷的?从中可以看出唐雎是个怎样的人?首先,唐雎针锋相对,寸步不让,用“布衣之怒来对抗秦王的“天子之怒。其次,唐雎列举了三个布衣之士的例子来反驳秦王,并表示要效法这些有胆识的勇士,不畏强暴,刺杀秦王。最后,唐雎“挺剑而起,以死相拼,舍生取义,挫败秦王。唐雎是一个有勇有谋、不畏强暴、敢于献身的人。,10、唐雎出使秦国的原因是什么?秦王以大易小而安陵君为什么不容许?是因为秦王提出以大易小,妄图吞并安陵君的土地。安陵君不容许,秦王不快乐,所以安陵君派他出使秦国。11、秦王初见唐雎时,是以一种什么样的语气对唐雎说话的?唐雎又是怎样劝说秦王的?秦王显得很骄横,以一种指责的语气对待唐雎,唐雎以同安陵君保持一致的理由,义正词严地反驳了秦王,有理也有礼。12、秦王开始接受了唐雎的劝告吗?他有什么反响?秦王开始没有接受唐雎的劝告,而是怫然大怒,并以天子之怒来威胁唐雎。,13、面对秦王的天子之怒,唐雎害怕了吗?他是如何进行还击的?唐雎威然不惧。他以布衣之怒针锋相对地驳斥了秦王的天子之怒。14、秦王最后是长跪而谢之,说明了什么?这是从什么角度来表现唐雎的?说明秦王害怕了。从侧面表现了唐雎不畏强暴的精神。15、你认为秦王要求“易地有怎样的用心?秦王要求“易地是包藏祸心、企图吞并安陵郡16、文末说秦王“色挠,“长跪而谢,并且请唐雎“坐,秦王真的屈服了吗?为什么?这是秦王的权宜之计,表现出他的奸诈狡猾。他请雎“坐,是坐下来谈,不是放弃吞并。文中所说,也只是恭维唐雎的话,从当时秦在军事的占压倒优势及秦王的性格来看,秦王是不会就此善罢甘休的。,23 隆中对*,重点翻译:1.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2.非为天时,抑亦人谋也。3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4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5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乎?6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7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8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9.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10.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11.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短浅,遂用猖蹶,至于今日。12.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13.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14.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重难问题:1、用一段精练的话来表达你读了?隆中对?后对诸葛亮的印象感受具有卓越的政治、军事见解和才能。自尊自重,清高自许,谨慎持重“凡三往,乃见;对天下形势洞察精深、了如指掌,才华横溢、雄姿英发 隆中对策、三分天下。2、诸葛亮替刘备筹划的最终目标政治蓝图是:霸业可成,汉室可兴。为到达这目标提出的战略是:跨有荆、益两州,保其岩阻,抚和戎越,结好孙权,内修政治,外观时变。3、概括说说诸葛亮对策的核心内容是什么?连吴抗曹,占据荆、益州,北伐中原。,4、诸葛亮“每自比于管仲、乐毅说明他什么?说明他志向远大,自认为有出将入相的才能。5、诸葛亮为什么只可“就见“不可屈致?有才能的人往往恃才傲物,如果不够尊重地请他,他肯定不会来。亲自前往拜访,才能显示思贤假设渴,才能表现对人才的尊重,表现诚意。6、刘备请诸葛亮出山的原因是什么?原因是“汉室倾颓,奸臣窃命,“欲信大义于天下但“智术浅短,遂用猖獗,希望能得到好的计策,实现他的政治理想。,7、徐庶说诸葛亮是“卧龙有什么含义?他为什么要刘备亲自去拜访诸葛亮?“卧龙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诸葛亮的超人才智,再一次说明他是一个隐居山野的非凡人物。在徐庶看来,“枉驾才是得“宜,“俱来便为“屈致,这就更突出了诸葛亮的才能;为下文“凡三往,乃见埋下伏笔。8、在诸葛亮的眼里刘备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从文中找出原句加以说明。“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9、“卧龙比喻什么?比喻潜居而未显达的有才能的人。10、源于本文的一个成语是什么?说说它的意思。三顾茅庐:指诚心诚意一再邀请。,24 出师表*,重点翻译: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2、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3、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4、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5、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6、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恒灵也7、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8、先帝不以臣卑劣,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9、由是感谢,遂许先帝以驱驰。10、受任于败军之际,承命于危难之间。11、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12、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理解性默写:1、写出文中与“先帝不以臣卑劣中的“卑劣一词相照应的语句。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2、作者认为可以出师北伐的条件是什么?南方已定,兵甲已足。3、作者在?出师表?中写到了自己所受到的“先帝之殊遇,把相关的文字默写出来:先帝不以臣卑劣,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临崩寄臣怪大事 4、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陟罚臧否,不宜异同;5、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不宜妄自菲薄;,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