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行政话语特点探,从实例分析入手,安庆师范学院文学院,江结宝,内容摘要,:,通过对现实生活中行政话语的部分典型实例的分析,初步得出行政话语的相关特点,即“等级”意识明显、形式或重于内容、目的至上、策略优先和要求过当倾向等。,2,行政话语,指行政管理工作中所发生的话语。,目的:处理行政事务,完成或实现行政管理工作的任务或目标。,情境:一般为会议情境,包括正式会议和非正式会议。,话语主体:是为行政管理人员,话语主体之间通常有行政级别的差异。,行政管理工作指“机关、企业、团体等内部的管理工作”,3,研究行政话语,可以有多种方式,我们这里采取的是,“话语例析”,方式。,一般说来,这种方式难免就事论事的局限,但是,通过典型的选例、深入的分析和有效的总结,可以弥补其局限,而这种方式体现出来的生动性和可读性却是其他方式难以企及的。,4,话语实例例一:,“领导讲话”的点评逻辑,N,省某厅一位主任,W,先生说,因工作的原因,他常常要主持一些会议。作为会议主持人,他需要对会上领导们的报告、讲话或发言做个简洁的点评。他特别强调,这种点评虽然简短,但要求却很高,既要坚持原则,又要讲究艺术。,他举了一个例子:一次会议上,厅长、副厅长和一位处长分别讲了话。他在最后的点评中,对各位领导的讲话分别做出这样的评论:,厅长的讲话十分重要,副厅长的讲话重要,处长的讲话,同样,重要。,5,分析:,1,根据讲话人的身份地位,评判讲话的价值,地位越高,重要性越强,。这样的评判,这样的逻辑,是行政话语的通则。但这样的逻辑缺乏辩证法,看不到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出现这样的话语行为的原因可能有三:其一,为了客观地显示讲话发言的价值;其二,为了体现等级、维护权威;其三,为了迎合某些讲话人的虚荣心或长官意志;其四,这是评点话语的既定模式,人们已经习惯,评点时遵循这一模式往往是不自觉的。,6,2,、其中,,“同样重要”,的说法却体现出不平常的机智,尤其“同样”一词,无比精妙。就处长而言,他能与副厅长得到“同样”的评价,会感到欣喜和自豪;就副厅长而言,他也不会因为给了处长一个“同样”一词的评价而觉得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自尊受了伤害,因为,从语用感受而言,这里的“同样”,其实并不“同样”,如果真的同样,那么这个词则就根本无需加上!现在加上了这个词,则是表明他与处长事实上不在同一层次上,他还是比处长高一层。,这里体现话语分析中一种值得注意的现象:语言符号或者语言符号序列,它的意义或含义,在静态的语言系统中和动态的语用条件下存在着差异。,7,例二:,评价的程序化,某企业举行“企业文化”研讨会。会议分三个阶段:大会动员,分组讨论,大会汇报总结。,分组讨论阶段,高层诸领导被分别派到各个小组,如第一把手在第一小组,第二把手在第二小组,。,在第三阶段汇报总结时,各小组召集人依次汇报本组讨论情况。各召集人的汇报发言,内容和层次安排不尽相同,但是有一种说法和层次安排各小组却不约而同,如出一辙,格外引人注意,那就是各召集人都表示:,某某领导参加了我们小组的讨论,做了“引导性”(或“指导性”)发言,给了我们有益的引导和启发。,并且,这句话都摆在发言的开头。,8,分析:,1,对高层领导的发言,各组召集人不约而同地做出了相同的很高的评价,说有“引导性”或“指导性”作用等等。这类评价本质上是一种程序化现象。,凡程序化话语,总是形式重于内容,甚至,形式就是内容。这种话语没有严格的真实性要求,所谓“指导性”“启发”云云,其实并不可靠。不过,“不可靠”在这里并无妨碍,因为像这类评价话语从来就没人要求它一定真实可靠。,评价的程序化,,是行政话语的一种表达习惯,行政说话人说出这类话语,往往张口就到,无需思索和推敲。行政话语中有许多表达习惯,这只是其中之一。,9,2,词汇中有“复词偏义”现象,有趣的是,程序化话语的语用效果却有,“复式偏消极”,现象,就是说,程序化话语,说了,没有什么积极意义,但是如果不说却有消极作用。,上述各召集人对于高层领导的小组发言的评价就是如此:说了,领导并不因此感激或者感到兴奋,其他听众也不一定信以为真。但是如果不这样说,其消极作用却马上彰显出来,领导面子上过不去;说话人会受到不通时务、不懂世情的指责;极端情况下,说话人还有可能遭到领导的冷遇、歧视甚至打击报复。,“复式偏消极”,现象是一种很有趣的言语现象,值得专门研究。,10,例三:,讲究的是“点到为止”,某高校召开后勤工作会议,讨论新生宿舍分配方案。这方案由总务部门拟定,并已报送分管校长审阅。,分配方案中出现了这样情况:,X,系有,11,名新生被分散安排到本系和体育系老生的,8,个宿舍,其中有,5,名被插在体育系的,4,个宿舍。,对这样的安排,,X,系与会负责人有不同意见,他在会上声音宏亮,慷慨陈词,说了如下一番话:,11,新生零碎地分插到老生宿舍,尤其被安排到本院系以外的体育系老生宿舍,从实践到理论上看都是不够合适的。,其一,新生刚来学校,难免有陌生感和恋家情绪,我们最近一段时间的思想教育工作内容之一,就是帮助新生消除或减少这种感受和情绪;新生与老生的融合相对较困难,这将影响他们对于新生活的适应,严重的还有可能加剧新生的孤独、紧张等消极情绪,可能给新生留下不必要的心理阴影,这一切对新生的学习和成长是不利的。,其二,,X,系的学生同体育系学生相比,学习、生活、休息等的习惯和节奏都有差异,为人性格和处事风格也不尽相同,这种差异和不同,会加大新生融入寝室的难度,加剧新生心理上的负面影响。,其三,新生家长对于这种安排可能提出异议,而我们也很难说服家长,从理论上看,我们的这种,做法有违“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因此,我要求修改这一方案。,12,分析:,1,X,系负责人的发言,紧扣事实,抓住了问题的要害,分析合理、深刻、透彻,说服力强大,令人无可置辩。,13,2,结合语境,考虑到目的,这位负责人的发言却是失败的。他的目的没有实现:他没有得到理解和支持,分配方案没有改变。,正确的表达,应该声音和缓,语调平稳,态度低调,冷静客观地反映问题和困难,并且,这种反映应该控制在,“点到为止”,的水平,不能渲染,不能穷追,不能理论化太强,更不能拔高分析。可是,这位负责人的发言却十分糟糕:声音宏亮,慷慨陈词,显得咄咄逼人;条分缕析,问题揭得太透太明,有伤方案拟订者和决策者的面子和尊严;理论挖掘过深,拔得过高,有盲目上纲上线的嫌疑。发言有如此种种弊端,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还会招致反感和厌恶。,后来,,X,系的学生分插体育系老生宿舍的问题,还是会下通过其他途径解决的。,14,3,行政话语不同于辩论会的辩论,不同于做学问,并不能一味追求分析的透彻,辨析的分明,相反,它往往需要含混、模糊,讲究的是“点到为止”,忌讳体无完肤的苛刻和锋芒毕露的冲击力。,15,例四:,要求的“严、高、细”倾向,领导、上级布置任务,提出要求时,往往表现出“严、高、细”的倾向,就是要求严,难度高,规定细。不妨看几例事实:,例一,某学校部分学生集体搬迁。在搬迁头天的一次会议上,有领导说:明晨,6,点半开始搬迁。今天晚上,相关班级的辅导员要去学生宿舍,检查学生的包裹行李,,每个学生都要查到,不容许检漏一个,例二,某高校要求夜间值班辅导员和其他管理人员,自,19,:,0022,:,30,,都,必须呆在规定的“联合值班室”,,进行所谓集体联合值班。即使处理班级事务,也要在此值班室进行。,例三,“五一”节放假前夕,为了维稳,某高官在一个讲话中提出种种要求,有宏观的、有微观的,其中一条是,“五一”学生回家,,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用车把学生送回家,送不回家,可以送到车站,16,分析:,1,以上三例都表现出“严、高、细”倾向。,例一,一个辅导员一般带几个班级,两三百学生,一个夜晚,辅导员一个不漏地把所有学生及其包裹行李检查到,那是根本做不到的。,例二,全校几十位值班辅导员及其他管理人员,呆在一个值班室中值班,有诸多弊端:大家窝在一起,不利于对于分散在宿舍、教室、图书馆等处的学生的管理;各位值班人员要利用值班时间开展学生管理和教育工作,如找学生个别谈话,与学生讨论问题,召开班会处理班级事务等等,大家都呆在一个值班室,相互影响,什么事情也做不成;事实上,值班人员谁也没有像要求的那样,真的几个小时都呆在“联合值班室”。,17,例三,要求根本不切实际,一般的高校,“五一”将有七八千人回家,学校不仅无法用车送,就是送学生去车站也不现实,让谁送呢?没有那么多人手,而且也毫无必要,大学生不是幼儿园小朋友。,2,“严、高、细”倾向的根本特点是不切实际,不合情,不合理,有时甚至还不合法。结果是或者不能兑现,或者助长虚假作风。,18,3,“严、高、细”倾向的产生,大概有如下几点原因:,(,1,)事情的“落实”与“要求”之间往往有距离、有折扣,于是演绎出“要求”偏高的习惯。,(,2,)我们历来有“宁左勿右”的思想意识,做过头事,讲过头话,见怪不怪;过头事做了,过头话讲了,不费成本,不花代价,无所顾忌。,(,3,)“严、高、细”倾向,对于说话人(或说话方)来说,那是有益无害的:首先,可以表明他们对待工作认真严格,思考问题细致周详;其次,如果发生不虞,他们可以将责任推到别人身上,因为,他们会说,工作我布置了,话我也讲到了,问题出在执行不力一方;再次,如果对某人或某单位不高兴、看不惯,他们可以挑出那人或那单位的毛病,并借机加以整治,因为谁都明白,过高的要求之下,挑毛病是很容易的。,19,行政话语有其特殊功能,也有个性特点。仅就上述有限实例,可概括如下,特点,:,1,等级意识明显;,2,形式或重于内容;,3,目的至上;,4,策略优先;,5,要求过当倾向。,20,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