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防震减灾50年

上传人:fgh****35 文档编号:250864032 上传时间:2024-11-04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6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防震减灾50年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中国防震减灾50年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中国防震减灾50年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中国防震减灾,50,年,中国是具有悠久历史和先进科学文化的文明古国。并以张衡发明地动仪而自豪。然而到,20,世纪,40,年代末,中国的地震观测几乎是空白。,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可运行的地震台站只有一个,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政府的领导下,经过,50,年艰苦卓绝的努力,我国已建成,400,多个地震台及,27,个区域遥测台网,并逐渐向着数字化、网络化迈进。到,2000,年底,全国将基本实现数字化观测。目前在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地震应急和地震救灾与重建以及地震科学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走出了有中国特色的综合防震减灾的道路。,我国防震减灾工作已基本形成了地震监测预报体系、震灾预防体系、地震紧急救援体系。地震队伍的建设以及防震减灾工作方针、政策和法制建设已日趋完善。我国的防震减灾工作已迈向了法制化管理轨道,通过积极、慎重的科学宣传,我国社会公众防震减灾的意识和能力普遍提高,我国的地震理论研究和科技水平始终处于世界前例。实践证明,我国减轻地震灾害的效益和国际影响已显著提高。,在“以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指引下,我国防震减灾事业依靠科技、依靠法制,正在健康有效地发展,将在减轻地震灾害和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结奋斗,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这是我们以往夺取抗震救灾胜利的重要基础,也是今后做好防震减灾工作的根本保证。,1966,年邢台地震造成严重破坏和人员伤亡,周恩来总理多次奔赴地震灾区视察救灾工作,慰问受灾群众,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灾区人民发出,“奋发图强、自力更生、发展生产、重建家园”,的号召,并提出了以预防为主,专群结合的方针,从此拉开了中国大规模开展防震减灾工作的序幕。,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我国防震减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实践充分证明,在历次严重的地震灾害面前,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同心同德,团,党和政府的关怀,山西地震带是我国大陆历史地震记载最长、强震活动最频繁,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地震带。它纵贯山西全省,向西南延伸到陕西西安,向东北延伸至河北怀来,延度。破坏性地震大多发生在山西境内,是中国大陆地区其它地震带所不可比拟的。据史料记载,山西地震带已恨生,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百余次,其中,8,级地震,2,次,,7-7.9,级地震,7,次,,6-6.9,级地震,21,次。从公元,512,年代县发生,7.5,级地震至今,由地震造成的人员死亡已达近百万。公元,1303,年,9,月,17,日(元大德七年八月初六)洪洞,-,赵城,8,级大地震曾有过这样的描述:“城郭庐舍并摧压,尧庙儒学、会仙观等震毁,压死人民不可胜计。”,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山西地震带发生,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已达,21,次。山西地震灾害严重,全省有,96,个县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记载着当地地震灾害情况,占全省县区总数,91%,。历史的地震灾情如此严重,而今经过多年的建设,我省城市规模扩大,建筑、交通、煤气、供电等设施复杂,工矿企业中易产生的地震次生灾害种类繁多,分布甚广。因此,防震减灾工作尤为重要,必须引起各级政府和广大民众的高度重视。一定要充分认识到震情就是山西的省情,山西,-,多震之省,(山西历史大震录),编号,地震日期,震中位置,震级,地震情况,1,512.5.21,原平、代县间,7.5,地震陷裂,山崩泉涌,杀,5310,人,伤,2722,人。,2,649.9.21,临汾,6.5,河东地震,晋州(今临汾)尤甚,坏庐舍,压死,5000,余人。,3,1038.1.15,定襄、忻州间,7.5,忻、代、并三州地震,压死官民,32300,余人,伤,5600,余人。,4,1102.1.22,太原一带,6.5,地震弥旬,昼夜不止,坏城壁屋宇,人畜多死。,5,1303.9.25,洪洞、赵城,8,山摧阜移,村堡移徙,地裂成渠,压死者,20,余万人,伤数十万人。,6,1626.6.28,灵丘,7,地裂涌水,城廓庐舍并摧,人民死伤惨甚。(一说压死数万人),7,1683.11.12,原平附近,7,地裂出沙水,陷城,毁庐舍凡,6,万余间,压死,8220,余人。,8,1695.5.18,临汾,7.5,地裂涌水,城廓庐舍存无二三,居民死伤十有七八。(另说死,52600,人),9,1815.10.23,平陆,3,6-,4,河东地震,山崩崖倾,平地开裂,压毙,13090,人,伤,204,人。(另说,3,万余人口),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和全局的角度做好防震减灾的工作。,江泽民,地震的活跃与平静,我国的地震活动在时间序列方面,最突出的特点是地震活动高潮(活跃)和低潮(平静)交替出现,通常人们把这种相互交替的韵律特征称为地震活动的轮回,又形象地称为平静和活跃期。每次活跃期均可能发生十几次,7,级以上破坏性地震,并以一次,8,级左右的巨大地震作为标志。本世纪以来,中国已经历了,4,个地震活动活跃期(见下表)。据地震专家预测,80,年代末到下世纪初,中国大陆地区正处于第五个地震活跃期,其间可能发生,7,级甚至个别更大的地震。因此中国所面临的震情形势十分严峻。,山西省地震局,活跃期,起止年份,7,级以上地震(次数),死亡人数,(,万,),备,注,第一个,1895-1906,10,资料不详,第二个,1920-1934,12,25-30,第三个,1946-1955,14,1-2,主要在青藏地区,第四个,1966-1976,14,27,第五个,1988-,?,?,处于活跃期发展过程中,自救,-,互救,震后被压时,你要尽量改善自己所处的环境,稳定下,设法脱险。救人时,应先救近,后救远;先救易,后救难;先救青壮年和医务人员,以增加帮手,搬开身边可搬动的碎砖瓦等杂物,用砖石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时再被埋压。不要乱叫,保存体力,等待救援。不要随便动用室内设施,包括电源、水源等,也不要使用明火。找个适当的传音媒介,敲击求救。闻到煤气及有毒异味或灰尘太大时,设法用湿衣捂住口鼻。如身体某部位被砸伤,先简易包扎起来。救助被压者不能自行爬出时,不可生拉硬扯,以免进一步受伤。,避震求生,(,唐山地震,),唐山市文化路青年宫,为砖混结 构的二层楼房。,7.8,级地震除四根门柱外,全部坍塌。,(,唐山地震,),北京白塔寺,塔顶和塔基部分砖被震落。,山西应县木塔 代县阿育王塔 汾阳文峰塔 襄汾北梁塔,曲沃感应寺塔,洪洞广胜寺琉璃塔,运城安邑塔,薄州普救寺塔,山西经受大震的古建筑-塔,防震减灾宣传是一种特殊的灾害教育和动员。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地震局,关于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的规定,,地震宣传包括常规宣传、强化宣传和震时宣传三种,前两者可合并为平时宣传。在这里,着重对如何进行防震减灾宣传工作加以介绍,.,防震减灾宣传工作,一、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的特点,防震减灾宣传不同于一般的行业宣 传,有它自身的特点,有很强的社会性、科学性。有鉴于此,,1996,年,7,月,16,日国家地震局局长陈章立在检查北京地区防震减灾工作时指出,防灾减灾宣传工作要坚持“积极、慎重、科学、适度”八字方针。,防震减灾宣传与一般行业宣传和一般科普宣传相比有什么特点?,1,、宣传对象对地震的心理承受能力低,社会公众普遍存有“恐震心理”,人们谈震色变,精神紧张,反应过敏。这种状况是地震巨灾留给社会的历史性的“记忆效应”。一谈到地震人们就会想到历史上陕西华县一次地震死,83,万余人;现代的唐山大地震,几十秒钟内,24,万多生灵惨遭不幸。人们恐惧核武器的威力,但地震远比在广岛扔下的原子弹要厉害得多。这种“记忆效应”是社会性的,也是历史性的,任何力量都难以抑制和消除,它会一代代传下去。,2,、社会公众对地震消息的鉴别能力差,防震减灾宣传有极强的社会属性,人们十分关心地震消息,但一般不作鉴别,也缺乏鉴别能力,易相信,好传送,容易盲从,这样极易滋生和蔓延地震谣传。防震减灾宣传的社会敏感性使得政府和宣传部门对待这项工作格外谨慎、小心。,3,、地震宣传对宣传主体的自身条件要求高,防震减灾宣传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多方面知识,宣传员不仅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而且要有较全面的知识。,地震分布的成带性和空间的不均匀性,要求防震减灾宣传工作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经常持久、科学求实”的原则;要求防震减灾宣传要有一套周密、细致的安排,恰当的形式,合理的规模,以防止社会大众猜疑;为避免由于宣传分寸掌握不当,引起社会动乱,影响社会安定和经济建设,因此宣传的科学性、准确性和组织性、艺术性显得格外突出,分寸和政策很强。不宣传是对人民不负责任,宣传不当也是对人民不负责任。,4,、地震宣传中要防止非科学性宣传的干扰,坚持科学是防震减灾宣传的灵魂、基础,也是防震减灾宣传的根本原则和制定防震地减灾宣传政策法规的核心依据。忽视这一点,防震减灾宣传就会走上邪路,就会“闹震造灾”,使社会不得安宁。,我们绝对不能忘记不科学地、不实事求是地宣传报道短临地震预报的痛苦教训。当年海城地震预报成功的片面报道,给社会造成地震预报已经过关的假象。唐山地震未能作出预报,社会哗然,公众不能理解地震工作,致使地震部门的工作一度陷入被动。,5,、地震宣传要与地震谣传作不妥协的斗争,19761986,年间,数十起地震谣传频繁冲击我国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地区,影响了当地社会安定、经济建设,甚至是对外开放交往活动。针对这种情况,地震、宣传、新闻、广播、电视等部门经过长期协同努力,特别是在中央领导同志的关心、督促下,制定了一系列有关法规(如,发布地震预报的规定,、关于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的规定,等)文件,以及大量的正面报道和内部报道,才得抑制住非科学的宣传和地震谣传。,二、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的深化,1992,年国家地震局和中宣部共同召开了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宣传工作座谈会,制定并颁布了,关于防震减灾的宣传工作的规定,防震减灾宣传被列入党的宣传工作的内容,全国各地的防震减灾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1994,年的全国防震减灾工作会议上,国务院提出了防震减灾十年目标,我国防震减灾工作进入了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奋斗的新阶段。对于重点城市和地区需要进行从政府到公众的深化宣传。进入,90,年代,全国开始一个新的地震活跃期,有的地区已列入重点监视区,并且确实存在地震危险性。因此,防震减灾宣传工作需要深化,这是震情趋势的需要,也是防震减灾工作发展的需要。,宣传工作要在哪些方面深化呢?,1,、在宣传内容深化,长期以来,防震减灾宣传的内容着重于地震科学知识的普及。当然,这是宣传中的重要内容。但随着防震减灾工作思路的形成,宣传要适应形势,要加强对方针、政策,尤其是法律法规的宣传。当前,随着政府和公众的法制意识水平的提高,防震减灾的法规建设也在建立健全。特别是,1994,年、,1995,年连续出台了两个条例,即,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保护条例,和,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1996,年初,,减轻地震灾害法,也已上报国务院审议;当前,关于“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评价”和“重点监视防御综合区的管理条例”也正在抓紧起草和征求意见中。用法律来教育、规范民众是增强防震减灾意识的最有效的方法。,2,、在宣传工作的主体上深化,很长一段时期,有关地震宣传工作的主体只是地震部门自身,后来发展到教育部门和一些新闻单位。,90,年代以后,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地震局共同领导防震减灾宣传,使防震减灾宣传成了党的宣传工作内容之一,并受到了各级政府的重视,.,这都,反映宣传工作的主体在扩大。但对于要达到增强民众的防震减灾意识这样一个目标来说,宣传工作的主体必须再扩大,要扩大到政府的议事日程上,扩大到政府的工作、计划、经费的安排上,要扩大到全社会,使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能自觉地接受或进行防震减灾宣传。,3,、在宣传管理水平上深化,为了适应防震减灾工作发展的需要,其管理工作的水平也要深化。特别是当方针、原则、政策确定后,如何将长期以来组织具体的宣传活动的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 > 工艺制造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