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教育精品)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249382967 上传时间:2024-10-29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7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教育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教育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教育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明清时期是我国又一重要的社会在转型期,封建制度渐趋衰落,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经济: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文化:明八股取士,清大兴文字狱;心学,一、李贽的反正统意识,“余自幼读圣教,不知圣教;尊孔子,不知孔子何自可尊。所谓矮子观场,随人说妍,和声而已。”,是余五十以前真一犬也,因前犬吠形,亦随而吠之,若问以吠声之故,正好哑然自笑也已。,简述李贽的主要思想主张极其特征。,特征:挑战正统,提倡个性,追求“真心”。,面对黑暗的社会现实和思想界的保守落后,奋起揭露统治阶级和道学家的空疏与无能;他敢于向封建传统观念挑战,勇于批判盲目尊孔颂经的迷信思想,.,-,明朝史话,黄宗羲,梨洲先生,二、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说,材料一,: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材料二: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已,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材料三:“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材料四: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是公其是非于学校,.,材料五:“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材料一、二:批判君主专制;,限制君权;,材料三:提出君臣平等;,材料四:学校是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材料五: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认为工商皆本,顾炎武,亭林先生,材料一,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结合材料,如何理解亡国与亡天下?,三,、顾炎武的启蒙精神,亡国:,改朝换代,统治者政权的变更。,亡天下:,民族、文化的沦亡,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命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材料二,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顾炎武,日知录,根据以上材料,归纳、评价顾炎武的观点。,观点:,1,、批判“私天下”的君主专制。,2,、主张“众治”。,评价:反映了当时社会进步的愿望和要求,这些具有民主色彩。,王夫之,船山先生,四、王夫之的,“,孤秦陋宋,”,批判,“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夷狄盗逆之所可私,而抑非一姓之私也。”,“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国祚之不长,为一姓言也,非公义也。秦之所以获罪于万世者,私已而已矣。斥秦之私,而欲私其子孙以长存,又岂天下之大公哉!”,归纳王夫之政治思想的主张。,1,、主旨:“循天下之公”,2,、批判秦以来的暴政。,政治主张:,历史观:,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李贽黄宗羲顾炎武 王夫之思想主张,反对专制,强调经世致用,批判传统儒学,共同点:,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源于下列哪位思想,家的哪部著作,A.,黄宗羲,明夷待访录,B.,顾炎武,日知录,C.,李贽,续焚书,D.,王夫之,船山遗书,2,、明清之际,出现了一些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家,,他们思想的共同特点是,A,以“异端”自居,B.,具有朴素的唯物思想,C.,主张发展商品经济,D.,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D,3,、下列有关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批判的内容及影响,,说法不准确的是,A,挑战正统,提倡个性,B,批判专制,否定帝权,C,批判抑商,主张工商皆本,D,从根本上动摇了儒学作为文化主导的地位,4,、浙东学派的创立者是,A,、李贽,B,、黄宗羲,C,、顾炎武,D,、王夫之,.,B,D,5,、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贽,A,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B,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C,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D,反对道学家的虚伪,B,5,、,提出“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主张的思想家是,A,孟子,B,董仲舒,C,唐甄,D,黄宗羲,D,6,、黄宗羲继承了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提出,A.“,天下为主,君为客”,B.“,博学于文,行已有耻”,C.“,工、商皆民生之本”,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