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老子》五章 (7)(精品)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248029681 上传时间:2024-10-22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5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 《老子》五章 (7)(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2 《老子》五章 (7)(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2 《老子》五章 (7)(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老子五章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老子节选,各章的思想内容,,把握,道家的主要思想,;,2.熟读老子节选各章,,积累主要的文言知识和文言现象,;,3.本节课难点:读懂老子节选各章,掌握其中,所蕴含的哲理,,尤其是其中的,辩证法思想,,“道”、“有”与“无”、,“师法自然”、“无为而治”,等的深刻内涵,要做深入研讨。,预习案,自学步骤:,1、读诵读一遍。2、译逐句翻译,不懂的字词留下记号。,3、悟先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地写下你对这一章节的理解,再联系生活与阅读体验,感悟其精髓。,4、背尝试背下感悟最深的章节。,一、知识准备,1、老子简介,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约春秋末年公元前580年500年之间,史记载“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楚国苦县厉乡,(今亳州市涡阳县闸北郑店。),春秋时期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道教奉为,教主或教祖,。老子西升化胡经.序说第一:“以为圣人生有老容,故号为老子”。世界文化名人。,曾担任“周藏室之史”,深懂周朝的图书典籍,学问渊博,见周王室衰微,弃官西去,至函谷关遇见关令尹喜。尹喜请求他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最终成了隐士,“莫知所终”,2、,道德经又名老子,,文约义丰,仅五千言,却包含着十分丰富深刻的哲学思想。老子哲学的核心思想是“道生万物”的宇宙生成说,宇宙是一个自然产生、自然演变的过程,天地万物是依照自然规律发展变化的,而“道”是世界的本源。老子哲学的精髓是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相反相成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他主张要把自己放在弱者地位,,认为“柔弱胜刚强”。这种观点在一定条件下有其合理性,但它忽视矛盾双方的斗争,把转化看成是无条件的循环往复。,在政治思想上,老子主张“无为”,认为只有无为才能无不为,,反映了当时统治者的无力,企图缓和尖锐的社会矛盾。但他对“侯王”的告诫,如“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却是很精辟的。,老子的历史观是落后的,要求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死不相往来”。老子哲学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后代不少哲学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它的影响。自汉以后注释老子者不下千家,在中国古籍中是罕见的。老子不但创立了我国三大宗教之一的道教,而且他的思想可以说影响了后来整个中国哲学史的发展,深深地影响了整个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道德经在国外拥有最多的译者和读者的书。,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个源头,,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老子出生的传说(,1,),据传,老子寄胎于玄妙王之女,理氏,腹中。,理氏在村头的河边洗衣服,忽见上游飘下一个黄澄澄的,李子,。理氏忙用树枝将这个拳头大小的黄李子捞了上来。到了中午,理氏又热又渴,便将这个李子吃了下去。从此,理氏怀了身孕。,理氏怀了,81,年的胎,生下一个男孩。这男孩一生下就白眉白发,白白的大胡子。因此,理氏给他取的名子叫“老子”。老子生下来就会说话,他指着院子中的一棵李子树,说,:“,李就是我的姓,”。,2、老子节选文本中的成语与格言,成语:,有无相生 前后相随 绝圣弃智 见素抱朴 以柔克刚 小国寡民,格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II、积累名言(选择六句老子摘录并背诵,5分钟),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2、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3、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4、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5、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5、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7、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8、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9、天网恢恢,疏而不失。,10、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11、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12、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13、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14、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15、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16、知足之足,常足矣。,预习自测,1文言知识积累,A读音:,观其徼(),音声相和(),不恃()受国之垢(),虽有舟舆()社稷(),1文言知识积累,A读音:,观其徼(,jio,),音声相和(,h,),不恃(,sh,)受国之垢(,u,),虽有舟舆(,y,)社稷(,j,),B重点字词解释,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此三者,,以为,文不足(),虽,有舟舆,无所乘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B重点字词解释,道(,自然规律,自然法则,)可道(,言说,说出,),非常(,非:不是;常:永恒不变,)道(,自然规律,自然法则,)。,名(,名称,称呼,)可名(,叫出,),非常名(,名称,称呼,)。,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把(它)作为,),虽,有舟舆,无所乘之(,即使,),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四个都是使动用法,使人民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适,过得习惯,),检查预习,1、下列加点词的含义,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抱:怀抱,B、道可道,非常道 常:永恒的,C、此三者,以为文不足 文:文字,D、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居:居住,B(A 抱 持守 C 法律条文,原则 D 占有),2、下列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无,名天地,之,始,B、,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槁暴不复挺者,C、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 使民重死,而,不远涉,D、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B 两个“虽”都作“即使”(A 第一个“之”主谓间,取消独立性,第二个“之”为助词,“的”;C 第一个“而”表示转折,第二个“而”表示因果;D 第一个“为”是动词,做,第二个“为”是句末语气词,表反问),3、下列句子,句式不同,的一组是:,A、受国之垢,是为社稷主 无,名天地之始,B、天下莫柔弱于水 仕宦于台阁,C、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天下莫不知,莫能行,D、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C 前者是宾语前置句,后者是否定陈述句(A 均为判断句 B 均为介词结构后置句 D 均为定语后置句),4、下列加点的词,没有活用的一项是(),A、道可道,非常道,B、名可名,非常名,C、天下皆知美之为美,D、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C,5、下列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或评价,正确的一项是:,A、老子第一章提到的“道”是指一切存在的根源,具有不可说性,不可以概念化,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和根源。,B、第二章强调“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反映了一种消极的人生观。,C、第七十八章说”受国之垢,是社稷之主”,只要能够蒙受国家的屈辱,就可以做君主。,D、第八十章里.老子认为,让百姓不用各种器具,不去冒险,只要满足他们的温饱需要,就可以使国家太平发展。,A(B 此句并非消极,而是主张个人要消除掉私欲;C 绝对化的表述 D 这种主张是一种倒退,不能使国家发展),6、把下面四句话按恰当顺序填入横线处,使之成为连贯的一段话。(),在先秦,主要有五种人格理想:墨子的,苦行侠人格,,();杨朱的,贵我人格,,();孟子的大丈夫人格,();荀子的,君子式人格,,();再一种便是,庄子式人格,了:独来独往,不吝去留,若垂天之云,悠悠往来聚散,在一种远离的姿态中显出格外的美丽与洒脱。,(1)锋芒毕露,正义在胸(2)平和公正,循规蹈矩,(3)赴汤蹈火,摩顶放踵,利天下而为之(4)绝对自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二、课内重点句子翻译,1.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莫柔于水”“莫能胜之”,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东西,而攻击坚强的力量没有超过它的,因为没有什么能代替它。,2.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见素抱朴”“绝学,表现单纯、持守朴素,降低欲望,抛弃学问,没有忧愁。,3.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生”“有”“为”“恃”“居”,推动了万物,而不自以为尽了力,功成而不自居(占为己有)。,4.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甘”“美”“安”“乐”,使人民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适,过得习惯。,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道,(如果)能过,说出来,,它就不是永恒的,“,道,”,;名,(如果)能够,叫得出来,,它(也就)不是永恒的名。(我们)用,“,无,”,来,命名,天地万物之始,用,“,有,”,来命名万物之母。所以从永恒的,“,无,”,中,可以观察宇宙的,微妙之处,;从永恒的,“,有,”,中,可以推知万物的,极限,。这两者是同一个来源却各有不同的名称,它们都可以说是,玄妙的道理,。极远啊,又极深,它是探求一切奥妙的门径,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理解:本章内容分,两,层次。,第一层意思,:总结了自然现象及日常生活经验中矛盾对立面相互依存乃至转化的例子,,集中鲜明的体现了老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他通过日常的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阐述了世间万物存在,都具有,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论说了对立统一的规律,确认了对立统一的永恒的、普遍的法则。,第二层意思,:处于矛盾对立的客观世界,人们应当如何对待呢?,老人提出了“无为”的观点,。此处所讲的“无为”不是无所作为,随心所欲,而是要以辩证法的原则指导人们的社会生活,帮助人们寻找,顺应自然、遵循事物客观发展的规律,。他以圣人为例,教导人们要有所作为,但不是强作妄为,。,天下的人都知道美好的东西是美好的,就知道什么是丑了;都知道善何以是善,也就知道了什么是不善。所以,有无由互相对立而产生,难易有互相对立而形成,长短由互相对立而体现,高下由互相对立而存在,音声由互相对立而谐和,前后由互相对立而出现。因此,,“,圣人,”,用,“,无为,”,去处事,用不言去教导,任凭万事万物生长变化,而不开创它。生养了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推动了万物(的发展),而不以为恩泽在己,功成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所以他的功绩才不会失去。,十九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译文:放弃,聪明和智慧,百姓才会有百倍的利益;抛弃了,“,仁,”,和,“,义,”,,百姓才能回到孝慈。放弃追逐巧利,盗贼就会消失。以上三条,作为,文治法度是,不够,的。所以要使人的认识有所,从属,:表现,单纯,、持守,朴素,,减少私心与欲望,放弃学问,没有忧愁。,理解:在这一章中,老子主张摈弃,知识、智慧,,摈弃,仁义等道德规范,。他认为,“,圣,”,、,“,智,”,产生法制巧诈,用法制巧诈治国,便,成为扰民的,“,有为,”,之政,。抛弃这种扰民的政举,人民就可以得到切实的利益。,七十八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译文,:世间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东西。而攻击坚强的力量,没有什么能胜过它,(因为)没有什么能,代替,它。弱能战胜强,柔能胜刚,(这道理)天下无人不知,(但却)没有人能实行。,因此,圣者说:要能,承受,国家,遭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