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47366483 上传时间:2024-10-18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1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社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我国社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我国社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十五讲,我国社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第一节、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第二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第三节、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第四节、国有企业改革的制度创新,第七讲 我国社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教学重点: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特征,教学难点:国有企业改革的制度创新,讨论与思考,为什么要有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的目标是什么,?,你如何看待郎咸平与张维迎关于国企改革之争,?,第一节、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一、市场经济中的交易主体,二、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内涵,一、市场经济中的交易主体,1,、市场经济中交易主体,交易主体,参与市场交易的主体。,在市场经济中,交易关系是社会最基本的经济关系。,所以交易的主体构成这种社会中最基本的单位。,2,、市场经济中交易主体的类别,三类:企业、居民、政府,它们都是市场交易关系中最主要的供给者与需求者。,一、市场经济中的交易主体,2,、市场经济中交易主体的类别,企业,是最重要的主体。,是市场中各种生产要素最主要的购买者,,是市场各种产品与服务最重要的供给者。,居民,是一重要的主体,是市场中各种产品与服务的购买者,,是各种生产要素的供给者。,政府,(多重身份,就市场主体的身份而言),是多种产品和服务的购买者,,是公共产品的主要提供者。,二、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内涵,经济主体为什么叫做微观基础?,1,、它们是市场经济中最基本的经济单元,因为它是构成市场经济中最基本的微观单位,这些经济单元通过交换相互联系,就构成了市场经济的总体。,2,、它们是市场机制得以发生作用的微观基础,是市场机制调节的对象,又是市场机制形成的基础。,第二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居民,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企业,三、企业与产权、交易费用,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居民,市场经济中,居民是产品和服务的主要购买者,是生产要素和人力资本的主要投资者。,居民与企业的关系,居民向企业提供要素,企业向居民支付货币,;,居民用货币向企业购买产品和服务,企业向居民提供产品,.,居民与政府的关系,居民向政府提供税金,政府向居民提供政府服务和转移支付,.,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居民,在计划体制下,居民不是经济活动的主体,居民不是生产要素的投资主体,居民不是劳动力的供给主体,居民不是真正的收益主体,居民不具有消费者主权,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居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居民应成为市场经济的投资主体之一,居民就应成为劳动力资源的供给主体,居民就成为多元收益主体之一,居民就成为具有消费者主权,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企业,1,、企业与居民、政府的关系,2,、国有与非国有企业共同构成我国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3,、作为微观基础的企业的特征,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企业,1,、企业与居民、政府的关系,企业与居民,企业向居民提供产品和服务,居民向企业支付货币;,企业向居民购买生产要素,居民向企业提供要素,企业与政府,企业向政府交纳税金,政府向企业提供服务和采购产品。,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企业,2,、国有与非国有企业共同构成我国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微观基础的企业:国有、非国有;或公有非公有。,对此,人们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有认识上的误区。,非国有企业从诞生起,就是一个企业。,而国有企业,从诞生至今,却仍不是一个真正的企业。在传统的计划体制中不存在本来意义的企业。,在传统的计划体制中,政府是整个社会生产的中心,企业只是政府的附属物。,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企业,3,、作为微观基础的企业的特征,企业的含义,企业的特征,企业独立性存在的前提,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企业,3,、作为微观基础的企业的特征,企业的含义:以利润最大化为主要目标,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商品生产者与经营者。,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企业,3,、作为微观基础的企业的特征,企业的特征:,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企业,3,、作为微观基础的企业的特征,企业独立性存在的前提:明确的产权,三、企业与产权、交易费用,1,、产权,2,、交易费用,3,、外部性,三、企业与产权、交易费用,1,、产权,马克思的解释:与财产相联系的权利,西方经济学的解释:,在交易中获取的收益权,是一组权利,三、企业与产权、交易费用,2,、交易费用,狭义的交易费用:指运用价格机制的成本或市场交易的成本。包括搜寻信息成本,谈判成本,履约成本。,广义交易费用:包括上述的交易成本加上组织成本。(组织成本包括企业内的组织管理成本与政府的管理成本)可以概括为生产成本以外的一切成本。,三、企业与产权、交易费用,2,、交易费用,存在原因:总的说来是市场中的不确定性。,具体原因:,信息不对称;,交易对象的资产专用性;,人的有限理性;,机会主义行为,所以,只要有分工、交换,就一定有交易费用。,三、企业与产权、交易费用,2,、交易费用,交易费用与产权的关系:,(,1,)当交易费用为正时,产权越清晰,交易费用越低;相反,产权越模糊,交易费用越高。(中国的大而全,小而全),(,2,)当外部交易费用过高时,可通过调整产权,交易行为内化,而降低交易成本。当内部管理费用过高时,可通过调整产权,交易行为外化,而降低管理成本。(跨国公司),(,3,)产权能否明晰,也受交易成本制约,如明晰产权所需的交易成本,高于产权不明晰时的交易成本,产权就难以明晰。(乡镇企业),三、企业与产权、交易费用,2,、外部性,含义:经济活动的成本与收益不能准确地通过价格表现出来。(通俗地说是责权利不清)。,外部性就是产权不清的表现,其存在,会产生“搭便车”行为,成本与收益不对称,影响经济活动主体的积极性,影响效率。,两种表现:,当经济活动的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时,就产生负外部性。,当经济活动的私人成本大于社会成本时,就产生正外部性。,与产权、交易成本的关系:,当产权越明晰时,外部性的程度就越低,反之相反。,通过产权的变动。可使外部性内化。,外部性在多在程度上得到消除,取决于变更产权所需要的交易成本的高低。(少数人行动,比之多数人行动更易成功,在于其交易成本较低),三、企业与产权、交易费用,结论:明晰的产权有利于降低外部性,降低交易费用。,人们认为,国有企业的问题主要与产权不清相联系。,第三节、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一、计划体制下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的弊端,二、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历程,三、现阶段国有企业的主要问题,一、计划体制下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的弊端,优点:对于在短期内迅速地集中资源投到国民经最需要的地方,有重要作用。,弊端:微观缺乏活力。,产权不清,政企不分,权、责、利不明,管理不科学。,二、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历程,放权让利(,1979-1983,),税利改革(,1983-1987,),承包经营责任制(,1987-1992,),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993-,今),三、现阶段国有企业的主要问题,经济效益不高,资产负债率高,历史包袱重,企业冗员问题严重,远末形成有效的现代企业制度,第四节、国有企业改革的制度创新,一、企业与企业制度,二、资本主义的企业制度,三、企业制度的历史演进,四、现代企业制度的一般特征,五、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与国有企业的改革,一、企业与企业制度,1,、企业特征的补充,企业是与大机器工业和社会分工相联系的一种生产组织形式。,2,、企业制度,企业产权制度、分配制度、管理制度等系列制度的总和。,产权制度:企业财产的来源及其组织形式,反映企业所有制的性质,是企业制度的基础。,分配制度:支配企业收入分配的具体规则。,管理制度:企业各主体间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权力安排。,二、资本主义的企业制度,三、企业制度的历史演进,1,、资本主义的个人业主制,2,、从自然人企业到公司制企业的发展,三、企业制度的历史演进,1,、资本主义的个人业主制,含义:由单个资本出资,完全归个人所有和控制的企业。称自然人企业。,条件:与大工业初期的生产技术、市场发育、交易规模相联系。,优点:创造了一种超血缘关系的生产组织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社会资源的配置。,弊端:,企业的信用与资金来源有限,企业承担无限责任,企业的寿命与自然人的寿命相联系,三、企业制度的历史演进,2,、从自然人企业到公司制企业的发展,(,1,)合伙制企业,(,2,)股份公司企业,2,、从自然人企业到公司制企业的发展,(,1,)合伙制企业,含义:由多个自然人的资本所有者共同投资,共同所有,共同经营,共同中承担风险各分享利润的企业。,条件:是社会分工深化,生产规模扩大,资本规模扩大的要求。,优点:可吸收更多的资本与管理的资源,特点:,合伙人要承担无限责任,合伙人中个人的所有权无法转让,企业的寿命与所有者的寿命相联系。,2,、从自然人企业到公司制企业的发展,(,2,)股份公司企业,含义: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把分散、独立的私人资本组织起来统一经营的企业制度。,特征:,出资者的有限责任,资本的股份化与自由转让,企业具有独立寿命,可永久存在,股份制企业与财产关系的变化:,股权分散化,法人持股与机构持股比重上升,股份制企业组织结构的变化:,企业组织结构扁平化,企业组织小型化,虚拟企业的出现,。,四、现代企业制度的一般特征,五、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与国有企业的改革,一、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类型,1,、对垄断类型的划分,(,1,)按垄断主体存在的领域,垄断可分为行政垄断与经济垄断。,行政垄断,与行政控制相联系的排他性行为。在计划经济的国家行政垄断是种常态。,经济垄断,是经济行为主体在市场竞争过程中形成的较强的控制力或可以采取排他性行为的能力。,一、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类型,1,、对垄断类型的划分,(,1,)按垄断主体存在的领域,垄断可分为行政垄断与经济垄断。,经济垄断,有自然垄断、技术垄断、市场垄断、产品差异性造成的垄断等。,自然垄断,是指在某些产业中,由一家企业提供产业的全部产品比两家以上的企业去提供,具有更低的成本。即在该产业或该种产品市场上,只让一家企业生产是最有效率的,这家企业就称为自然垄断(生产)者。,技术垄断,指经济主体对技术专利的排他性占有和使用的权利。,市场垄断,是指少数企业或经济组织排他性地控制生产要素或产品市场。,产品差异性引起的垄断,是指由于企业生产的同类产品的差别化(在产品基本功能相同的情况下,在其他功能或特性上的独一无二),而在事实上形成的生产、经营上的排他性。,一、不完全竞争市场,1,、对垄断类型的划分,(,2,)按垄断行为分,有价格垄断行为,非价格垄断行为,组织垄断行为等。,一、不完全竞争市场,2,、对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划分,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完全竞争。,完全竞争,市场是指完全没有垄断因素的市场。,不完全竞争,市场是指不同程度地存在垄断因素的市场,不完全竞争又依其,垄断程度,的不同作进一步的分类,分为,完全垄断、寡头垄断、垄断竞争,三种类型。,一、不完全竞争市场,2,、对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划分,完全竞争市场,是指市场上不存在任何垄断因素。它要具备如下四个因素:,(,1,)产业集中度低。市场上存在众多的买者和卖者。每人都只是价格的接受者,而不能操纵影响价格。,(,2,)产品同一性高,产品几乎同质,产品之间具有完全的可替代性。,(,3,)不存在任何进入或退出壁垒。,(,4,)完全信息。,完全竞争,是种理想模型,现实生活中较少见,农产品市场较接近完全竞争的状态。,一、不完全竞争市场,2,、对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划分,完全垄断市场,指只有一个买者或卖者,新企业不能进入的市场或产业。,完全垄断有买者垄断或卖者垄断,经济学,通常只分析卖者垄断。,它具备如下三个因素:,(,1,)产业的绝对集中度为,100%,,因为市场上只有一个提供产品的企业。,(,2,)没有替代品。,(,3,)进入壁垒相当高。至少有:,资本壁垒,企业的起始资本量很大,其它企业难以进入。,技术壁垒,垄断者掌握某种生产技术和诀窍。规模经济也是一种技术壁垒。,法律壁垒,有些独家经营的特权是由法律规定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