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说史第二十三章瑞典学派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247336008 上传时间:2024-10-18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2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学说史第二十三章瑞典学派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经济学说史第二十三章瑞典学派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经济学说史第二十三章瑞典学派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学说史,江西农业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第二十三章瑞典学派,一、教学目的与要求,瑞典学派亦称北欧学派、斯德哥尔摩学派,是以瑞典经济学家为主体,在20世纪20至30年代形成的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的重要流派。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瑞典学派形成与发展及理论渊源;掌握瑞典学派的经济理论及政策主张。,二、教学重点,瑞典学派的研究方法、经济周期理论、国际贸易理论(卡塞尔的“购买力平价理论”及“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小国开放经济模型、社会民主主义的经济理论及经济政策主张,三、教学难点,社会民主主义的经济理论,本章内容安排:,23.1 瑞典学派的形成和发展,23.2 瑞典学派的经济理论,23.3 瑞典学派的经济政策主张,23.1 瑞典学派的形成和发展,一、瑞典学派的理论渊源,二、瑞典学派的形成,三、瑞典学派的发展,一、瑞典学派的理论渊源,瑞典学派形成于20世纪20-30年代,因其成员以瑞典经济学家为主而称为瑞典学派。,又因为其主要理论阵地在斯德哥尔摩大学而被称为斯德哥尔摩学派。,由于其影响波及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北欧,故又称为斯堪的纳维亚学派和北欧学派。,瑞典学派的代表人物分为三代,第一代是纳特,维克塞尔(1851-1926年),他是瑞典学派的理论先驱;,第二代是卡尔冈纳谬尔达尔(1898-1987年)、埃里克罗伯特林达尔(1891-1960年)、埃里克菲利普伦德伯格(1907-)、伯尔蒂尔俄林(1899-1979年)等;,第三代以阿萨林林德伯克(1930-)为代表。,瑞典学派的理论渊源主要来自维克塞尔的经济学说。,维克塞尔其主要经济学著作有:,价值、资本与租金(1893年)、,财政理论研究(1896年)、,利息与价格(1898年)、,国民经济学讲义(1901-1906年)等。,维克塞尔的经济思想主要受庞巴维克和瓦尔拉斯的需要。,二、瑞典学派的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进入垄断阶段。维克塞尔在奥地利学派理论的影响下,建立了统一的货币价格理论,并提出借助于调节利息率的宏观货币政策来克服周期性波动,维克塞尔的理论和政策主张成为瑞典学派形成的基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受到欧洲经济危机的影响,瑞典经济也陷入了困境。谬尔达尔、俄林等人在此前提下瑞典学派在凯恩斯主义在西方流行之前,已经提出若干类似于凯恩斯主义的政策。,三、瑞典学派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林德贝克对货币和宏观理论的微观基础进行了深入分析,强调微观基础对厂商行为、家庭和信贷机构的影响;他从新古典综合派和社会民主主义的理论观点出发,在新左派政治经济学:一个局外人的看法(1971年)中全面阐述了带有强烈社会民主主义色彩的新古典综合派的经济思想。在瑞典经济政策(1974年)中从瑞典经济政策目标、战后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和战后经济政策的成就与失败等方面详细论述了战后瑞典实施的社会民主主义的混合经济政策。,23.2 瑞典学派的经济理论,一、研究方法,二、经济周期理论,三、国际贸易理论,四、小国开放经济模型,五、社会民主主义的经济理论,一、研究方法,一般均衡分析,总量分析方法,动态分析方法,一般均衡分析,一般均衡分析是由瑞士洛桑学派的里昂.瓦尔拉斯提出的,其特点是,假定各种商品的价格和供求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某种商品的价格和供求的均衡只有在其他所有商品的价格和供求达到均衡时才能实现。即一种商品的供求不仅是其本身价格的函数,而且是其他所有商品的价格和供求的函数。,总量分析方法,在瑞典学派之前,无论是马歇尔的局部均衡分析还是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分析,都属于微观的个量分析,而瑞典学派在采用一般均衡分析方法时,并不限于个量分析而是进一步分析了有关总量问题。,维克塞尔在其货币理论和经济周期理论中就是以总投资和总储蓄的均衡与失衡,以及它们与一般利率水平和一般物价水平的稳定与波动的关系作为考察对象的。,在维克塞尔的影响下,后来的瑞典经济学家在进行微观的个量分析的同时,也注重宏观的总量分析。,从时间上看,瑞典学派的总量分析方法要先于凯恩斯。,动态分析方法,1.关于时点和时期,2.关于预期、事前和事后,所谓动态分析是指着重考察经济活动在一段时间的变动趋势和变化过程。,1.关于时点和时期,谬尔达尔在其货币均衡论中,针对维克塞尔在处理动态经济问题时所采用的比较静态均衡分析的方法,明确指出,不应该将那种就两个不同时点上的均衡状态进行比较分析的比较静态分析叫做动态分析。,林达尔认为,分析动态过程最好采用动态的不均衡的分析方法,企图在传统的静态理论中加入时间因素以求建立动态理论的做法是不切实际的。,伦德贝格提出了“模型系列分析”来解决经济增长中的动态问题,在模型系列中,不同的经济模型依据有关数据变化的不同假设连接在一起,构成一个系列。,2.关于预期、事前和事后,瑞典学派重视预期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他们认为,企业家制定或改变经济决策是以他们对未来的预期为依据的,人们的其他经济活动也离不开预期,而这种预期又受人们对过去的事件的看法的影响。在动态过程中,预期既是引起变动的重要原因,又是将前后不同时期连接起来的纽带。,“事前”是指分析时期开始时计划进行的或预计会有的数值,“事后”是指分析时期结束时已经或实际上实现的数值。,综上所述,瑞典学派的方法是宏,观动态均衡的分析方法,。,二、经济周期理论,瑞典学派对经济周期的原因的解释是从利息率的变动开始的。,维克塞尔认为,在理论和现实中应该区分两种利息率:一种是自然利息率,另一种是市场利息率。自然利息率也就是实物利息率。资本的使用效率越高,自然利息率也就越高。而市场利息率是资本借贷市场上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利率。,由于决定力量不同,市场利率往往高于或低于自然利率。两者的这种差距将会通过投资的收缩和扩张来影响社会的总供给和总需求,造成供求矛盾,物价起伏。,由于利率变动所引起的经济过程的扩张和收缩不是突发性的,而是累积性的,因此维克塞尔的这一理论也叫做“累积过程理论”。,三、国际贸易理论,卡塞尔的“购买力平价”理论,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卡塞尔的“购买力平价”理论,卡塞尔认为,两国货币汇率应以两国购买力相等的原则来确定。他认为,两国货币之所以能够相互兑换,是因为他们在各自国内都具有购买力。两国货币的汇率应该等于两种货币购买力之商,也等于两国的物价水平的比较。,例如:P1代表美国的物价水平,P2代表德国的物价水平,而P2是P1的2倍,即1美元的购买力等于2马克的购买力,因此,两国货币的汇率为,S=P2/P1=2马克/1美元,赫克歇尔俄林模型,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核心是禀赋资源学说。他们认为,各国生产的商品之所以有相对成本高低的问题,主要由于各国拥有的生产要素存在相对充裕或相对缺乏的差别,这种差别是天生的不容易改变的,所以称为禀赋资源差别。,各国禀赋资源差别主要表现在生产要素比例和生产要素密度两个方面。,由于各国都用自己相对成本较低的商品去换取相对成本较高的商品,于是双方都能从国际贸易中得到利益。,四、小国开放经济模型,小国开放经济模型又称为北欧模型或斯堪的纳维亚模型,是用来说明世界性通货膨胀如何通过开放性小国的部门结构引起该国国内通货膨胀的理论。,瑞典学派将经济周期理解为增长波动和价格波动。根据近百年来瑞典经济周期的形态和时间长度与大多数工业国家相仿这一经济周期波动机制所具有的特征,可以划分为一种独立的经济周期类型,即小国开放类型。该模型假设,一个开放性的小国在国际市场上无力左右价格,是一个价格的接受者;一国经济分为两个部门,一是与世界市场没有直接联系的非开放经济部门,二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销售的开放经济部门。,在世界通货膨胀影响下,该国通货膨胀的形成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在固定汇率条件下,开放部门的通货膨胀随着世界通货膨胀的增长而增长。,2.开放部门的工人根据该部门产品价格上涨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情况要求提高工资。,3.非开放部门的货币工资向开放部门的货币工资看齐。,4.非开放部门的货币工资的提高引起该部门产品价格上涨。,5.开放部门和非开放部门出现的通货膨胀构成了开放性小国的通货膨胀。,五、社会民主主义的经济理论,社会经济制度,当代经济制度的模式,社会民主主义经济制度,社会经济制度,林德伯克认为,“一种经济制度就是用来就某一地区内的生产、投入和消费作出决定并完成这些决定的一整套机制和组织机构。”它包括8个方面的因素:,第一,决策结构。,第二,资源配置的机制。,第三,财产所有权。,第四,商品分配机制。,第五,激励机制或动力机制。,第六,竞争与合作。,第七,竞争与垄断。,第八,对外关系。,当代经济制度的模式,1.理论模式,2.现实模式,1.理论模式,林德伯克认为,从以上几个方面来分析,在理论上,当代经济学家提出的经济制度模式至少有以下几种:,第一,无政府主义方案。,第二,自由放任方案。,第三,非市场公有制方案。,第四,社会民主主义方案。,第五,市场社会主义方案。,2.现实模式,林德伯克认为,当代世界存在的经济模式主要有三种:以瑞典为代表的混合经济模式、以(前)南斯拉夫为代表的市场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和以(前)苏联为代表的中央集权经济制度模式。,三种经济制度模式的特征是,社会民主主义经济制度,通过对三种经济制度模式的比较,林德伯克认为,最理想的是瑞典的社会民主主义模式,该模式具有如下优越性:,第一,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第二,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相结合。,第三,在私有制占统治地位的基础上,实行部分国有化。,第四,经济激励与指令相结合。,第五,竞争与垄断的并存。,23.3 瑞典学派的经济政策主张,一、宏观货币政策,二、宏观财政政策,三、福利国家政策,四、人力政策,五、收入指数化政策,一、宏观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瑞典宏观管理的主要政策。由于瑞典学派认为利息率的变动对于经济周期的影响是决定性的,故其货币政策的核心是通过中央银行调节利率来克服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其实施方法是:在经济高涨时期,国家通过中央银行提高利率,防止经济过分扩张;在经济萧条时期,则适当降低利率,促进储蓄向投资的转化,使经济走出萧条。他们还提出当货币政策不能保证经济均衡实现时,国家还应采取措施促进投资与储蓄,以达到实现经济均衡的目的。,二、宏观财政政策,瑞典学派一般把财政政策作为辅助性政策。即:在货币政策收效不大的情况下才使用财政政策。但由于受凯恩斯主义的影响,瑞典学派中也有人主张提高财政政策的地位。林达尔在货币与资本理论的研究一书中,就主张提高财政政策在反周期措施中的地位。瑞典学派还较早提出了“补偿性财政政策”思想,这种积极的财政政策,美国经济学家是在二战以后才提出的。,战后初期,瑞典政府就实行有选择的经济管制的货币政策,对价格和资金流动实行管制,以刺激需求,抑制供给。在1947-1948年间为消除当时严重的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逆差,实行了战时全面经济管制,并实行某种程度的配给制。进入50年代后,又根据瑞典学派的建议,逐步取消了经济管制政策,而采取了一般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用以实现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和国际收支平衡三大政策目标。,三、福利国家政策,瑞典被认为是战后发达国家实行“福利国家”政策的典范。瑞典学派从维克塞尔的理论传统出发支持和赞扬这种政策。林德伯克认为,国家调节在推进收入分配均等化、经济稳定化和福利普遍化方面的作用,是积极和必要的。但是瑞典学派对于庞大的福利设施对市场机制和经济效率的损害又持批评态度。,战后,瑞典实行了一整套包括各类津贴、保险制度为内容的“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福利计划。这对于缓解劳资矛盾,维持社会稳定曾起了重要作用。与这一高福利政策相适应的是高税收政策。瑞典税率之高在西方各国是少见的。即使这样的高税收,仍然无法支撑庞大的社会福利计划。这种情况被称为“瑞典病”。,四、人力政策,人力政策就是就业政策。瑞典学派认为,瑞典的失业属于结构性失业,因此采取总需求管理往往不能奏效,正确的对策应该是实行结构调整和重点刺激的人力政策。该政策的主要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鼓励劳动力在区域间的流动,特别是向国家重点开发的地区流动,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