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散与离子注入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247335721 上传时间:2024-10-18 格式:PPT 页数:93 大小:3.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扩散与离子注入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扩散与离子注入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扩散与离子注入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十七章,扩散和,离子注入,1,17.1,引 言,本章主要内容:,扩散工艺和离子注入工艺,扩散和离子注入,工艺的应用,扩散和离子注入,设备,本章知识要点:,掌握掺杂的目的和应用;,掌握扩散和离子注入的原理及其应用;,掌握退火效应和沟道效应,了解离子注入设备。,2,掺杂原因:,本征硅导电能力很差。,在硅中加入一定数量和种类的,杂质,,改变其电学性质,并使掺入的杂质数量和分布情况都满足要求。,17.1,引 言,3,半导体常用杂质,17.1,引 言,4,扩散,:,是将一定数量和一定种类的杂质通过,高温,扩散掺入到硅或其它晶体中,以改变晶体的电学性质,并使掺入的杂质数量和分布情况都满足要求的过程。,离子注入,:,是在高真空的复杂系统中,产生电离杂质并形成高能量的离子束,入射到硅片靶中进行掺杂的过程。,Oxide,Oxide,P Silicon substrate,Diffused,region,N,Dopant gas,束扫描,Mask,Mask,Silicon substrate,x,j,离子注入机,17.1,引 言,5,掺杂方式,扩散:,掺杂总量及浓度分布受,扩散时间,和,温度影响,;形成,特征尺寸较大,;扩散温度较高,需,氧化物或氮化物,作为,掩膜,。,离子注入,:杂质总量及浓度分布受,注入剂量,、,能量,和,推结时间,及,温度,决定。适于,小特征尺寸,的芯片。注入,温度较低,,常用,光刻胶,作为,掩膜,。,17.1,引 言,6,具有掺杂区的,CMOS,结构,17.1,引 言,7,17.1,引 言,8,亚微米,CMOS IC,制造厂典型的硅片流程模型,测试,/,拣选,t,注入,扩散,刻蚀,抛光,光刻,完成的硅片,无图形的硅片,硅片起始,薄膜,硅片制造前端,17.1,引 言,9,17.2,扩散,10,扩散原理,固溶度,扩散机构,扩散方式,扩散工艺,扩散效应,17.2,扩 散,11,17.2.1,扩散原理,扩散:,粒子从浓度较高的地方向着浓度较低的地方移动,从而使得粒子的分布逐渐趋于均匀;,浓度的差别越大,扩散越快;,温度越高,扩散也越快,。,目的:,在硅中加入一定数量和种类的杂质,改变其电学性质,。,扩散方式,:,气态;液态;固态,12,1100,硅中的固溶度,固溶度:,在一定温度下,衬底能够吸收杂质浓度的上限,。,17.2.2,固溶度,13,在间隙位置被转移的硅原子,Si,Si,Si,Si,Si,Si,Si,Si,Si,c),机械的间隙转移,Si,Si,Si,Si,Si,Si,Si,Si,Si,a),硅晶格结构,b),替位扩散,Si,Si,Si,Si,Si,Si,Si,Si,Vacancy,Dopant,d),间隙扩散,Si,Si,Si,Si,Si,Si,Si,Si,Si,间隙式杂质,(,杂质原子半径较小,),17.2.3,杂质扩散机构,14,杂质原子在半导体中扩散的方式有两种:,间隙式扩散:间隙式杂质原子在晶格的间隙位置间运动。,替位式扩散:替位式杂质原子依靠周围空的格点(即空位)来进行扩散。,如对硅而言,,Au,、,Ag,、,Cu,、,Fe,、,Ni,等半径较小的杂质原子按间隙式扩散;,P,、,As,、,Sb,、,B,、,Al,、,Ga,、,In,等半径较大的杂质原子按替位式扩散。,17.2.3,杂质扩散机构,15,间隙式扩散:,必须要越过一个高度为,E,i,为,0.61.2eV,的势垒,越过势垒的几率:,扩散系数:,17.2.3,杂质扩散机构,16,替位式扩散:,只有当替位杂质的近邻晶格上出现空位(势垒高度,E,v,),同时还需大于势垒高度,E,s,的能量,替位杂质才能运动到近邻空位上。,越过势垒的几率:,扩散系数:,由于(,E,v+,E,s,)比,E,i,大(其差值远大于,kT,),因而,替位杂质扩散远比间隙杂质的扩散慢,17.2.3,杂质扩散机构,17,17.2.3,杂质扩散机构,扩散系数与温度有关,D,0,:,扩散率,E,:扩散工艺激活能,k,0,:,玻耳兹曼常数,T,:绝对温度。,18,扩散过程中,杂质不断进入硅中,而表面杂质浓度,保持不变,表面杂质浓度由,该杂质在此温度下的,固溶度,决定:,边界条件,1,:,N,(0,t)=,N,s,假定杂质在硅片内扩散的深度远小于硅片的厚度:,边界条件,2,:,N,(,t)=0,在扩散开始时,硅片内没有杂质扩进,初始条件为:,N,(x,0)=,0 x 0,一、恒定表面浓度的扩散,17.2.4,杂质扩散方式,19,x,是由表面算起的垂直距离,(cm),,,t,代表扩散时间,(s),恒定表面源扩散,杂质为余误差分布,17.2.4,杂质扩散方式,20,在一定扩散温度下,表面杂质浓度,N,s为由扩散温度下的,固溶度,决定。,扩散时间越长,扩散温度越高,扩散进硅片内的杂质数量,就越多。对单位面积的半导体而言,在,t 时间内扩散到体内的杂质总量可求出:,恒定表面源扩散的主要特点,:,扩散时间越长,温度越高,扩散深度越大。结深的位置由,N,(x,j,t)=,N,B,和,上面公式可得:,17.2.4,杂质扩散方式,21,扩散开始时,半导体表面,杂质源总量一定,,此种扩散称为有限源扩散。,假定扩散开始时硅表面单位面积的杂质总量为Q,且均匀地在一极薄的一层内(厚度h),,杂质在硅片内要扩散的深度远大于,h。,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为:,N,(,x,0,),=0,x h,N,(,x,0,),=Ns=Q/h,0 x h,N(,t)=0,二、有限源扩散,:,17.2.4,杂质扩散方式,22,有限源扩散,杂质分布为高斯分布,17.2.4,杂质扩散方式,23,扩散时间越长,杂质扩散越深,表面浓度越低;扩散温度越高,杂质扩散得也越深,表面浓度下降得越多;,在整个扩散过程中,杂质总量Q,保持不变,。,表面杂质浓度可控,任何,t,时刻的表面浓度为:,因此有限源扩散的杂质分布也可表示为:,有限源扩散,的主要特点,:,17.2.4,杂质扩散方式,24,结深为:,表面浓度,N,s,与扩散深度成反比,扩散越深,则表面浓度越低;,N,B,越大,结深将越浅。,17.2.4,杂质扩散方式,25,为了同时满足对表面浓度、杂质总量以及结深等的要求,实际生产中常采用两步扩散工艺:,第一步称为预扩散或预淀积,在较低的温度下,采用恒定表面源扩散方式,其分布为余误差函数,目的在于控制扩散杂质总量;,第二步称为主扩散或再分布,将表面已沉积杂质的硅片在较高温度下扩散,以控制扩散深度和表面浓度。,激活:,杂质原子与衬底原子形成共价键,成为替位式杂质,。,17.2.4,杂质扩散方式,在引入扩散源后作推进扩散时,常常会在硅片上表面有一氧化层或其它覆盖层保护硅片,使硅片中的杂质不会挥发到大气中去。,26,17.2.6,扩散工艺,液态源扩散系统,固态源扩散系统,气态源扩散系统,磷烷,(PH,4,),、砷烷,(AsH,3,),、氢化锑,(SbH,3,),、乙硼烷,(H,2,B,6,),等,(,剧毒气体,),三氯氧磷,(POCl3),、,硼酸三甲脂,B(CH3)O3,(,B2O3,,,P2O5,,,BN,等),27,磷的液态源扩散,三氯氧磷(,POCl,3,)是普遍选用的液态源,无色透明液体,有毒,在室温下具有较高的蒸气压。磷的液态源扩散做为预扩散,其化学反应式:,POCl,3,PCl,5,P,2,O,5,PCl,5,O,2,P,2,O,5,Cl,2,POCl,3,O,2,P,2,O,5,Cl,2,P,2,O,5,Si P,SiO,2,17.2.6,扩散工艺,28,硼的涂源扩散,B2O3,乳胶源是普遍选用的扩散源,该源无毒。通过旋转涂敷到硅片上,经过烘培除去有机溶剂然后进入高温炉进行预扩散。其化学反应式:,B,2,O,3,Si B,SiO,2,17.2.6,扩散工艺,29,方块电阻,(Rs:,单位为,/,),和结深是扩散的重要工艺参数,两个参数已知则扩散分布曲线也可确定下来。,结深测量,:,磨角染色法,HF,与,0,1,HNO3,的混合液,使,p,区的显示的颜色比,n,区深,方块电阻,(Rs:,单位为,/,):,17.2.6,扩散工艺,V,I,t,S S S,1,4,3,2,30,17.2.7,横向扩散,原子扩散进入硅片,向各个方向运动:硅的,内部,、,横向,和重新,离开,硅片。,杂质原子沿硅片表面方向迁移,发生,横向扩散,。热扩散中的横向扩散通常是纵向结深的,75%,一,85,。,横向扩散导致沟道长度的减小,影响器件的集成度和性能。,31,硼、磷杂质在,SiO,2,Si,界面的分凝效应,在硼、磷杂质的再扩散中,总是要生长一定厚度的,SiO,2,,杂质在,SiO,2,Si,界面发生分凝效应,使杂质在,SiO,2,和,Si,中重新分布,其结果造成在硅中的硼杂质总量比磷损失的多,其现象俗称,SiO,2,吸硼排磷。,17.2.7,扩散效应,32,17.2.8,扩散常用杂质源,33,17.3,离子注入,34,a),低掺杂浓度,(n,p,),浅结,(x,j,),Mask,Mask,Silicon substrate,x,j,低能,低剂量,快速扫描,束扫描,掺杂离子,离子注入机,b),高掺杂浓度,(n,+,p,+,),和深结,(x,j,),束扫描,高能,大剂量,慢速扫描,Mask,Mask,Silicon substrate,x,j,离子注入机,离子注入:,一种向硅衬底中引入可控制数量的杂质,以改变其电学性能的方法。它是一个,物理过程,,即,不发生化学反应,。,17.3,离子注入,35,离子源,分析磁体,加速管,离子束,等离子体,工艺腔,吸出组件,扫描盘,离子注入机示意图,17.3,离子注入,离子注入的基本过程,将某种元素的原子或携带该元素的分子经离化变成带电的离子,在强电场中加速,获得较高的动能后,射入材料表层(靶,),36,17.3.1,离子注入特点,离子注入的优点:,精确地控制掺杂浓度和掺杂深度,可以获得任意的杂质浓度分布,杂质浓度均匀性、重复性很好,掺杂温度低,沾污少,无固溶度极限,37,离子注入的缺点:,1.,高能杂质离子轰击硅原子将产生晶格损伤,2.,注入设备复杂昂贵,17.3.1,离子注入特点,38,剂量:,剂量是单位面积硅片表面注入的离子数,单位是原子每平方厘米。,Q,:剂量,原子数,/cm,2,;,I,:束流,库伦,/,秒;,n,:每个离子的电荷数;,A,:注入面积;,t,:时间。,离子注入是硅片制造的重要技术,主要原因之一是它能够,重复,向硅片中,注入相同剂量的杂质,。,17.3.2,离子注入参数,39,注入能量,:,离子注入的能量用电子电荷与电势差的乘积来表示。单位:千电子伏特,KeV,带有一个正电荷的离子在电势差为,100KV,的电场运动,它的能量为,100KeV,17.3.2,离子注入参数,40,Si,Si,Si,Si,Si,Si,Si,Si,Si,Si,Si,Si,Si,Si,Si,Si,Si,Si,Si,Si,Si,Si,Si,Si,X-rays,电子碰撞,原子碰撞,被移动的硅原子,携能杂质原子,硅晶格,主要能量损失机制是,电子阻止,和,核阻止,;,电子阻止是,杂质原子,与靶材料的,电子,发生碰撞;,核阻止是,杂质原子,与,硅原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