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江西医学院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247290090 上传时间:2024-10-17 格式:PPT 页数:496 大小:13.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诊断学江西医学院_第1页
第1页 / 共496页
中医诊断学江西医学院_第2页
第2页 / 共496页
中医诊断学江西医学院_第3页
第3页 / 共4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中医诊断学,D,iagnostics of Traditional,Chinese Medicine,下篇 诊断综合运用,总 目 录,中篇 辨 证,上篇 诊 法,绪 论,思考题,病案书写,绪 论,Introduction,关键性问题,了解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掌握中医诊断的原理和原则,熟悉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思考题,绪论 目录,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中医诊断学的学习方法,中医诊断学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研究如何诊察病情、辨别病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中医诊断学,诊法:望、闻、问、切,诊病:亦称辨病,辨证:包括八纲辨证等,病案:又称病历,古称诊籍,第一节 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第二节 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理,生物全息,黑箱,司外揣内,以常衡变,见微知著,第三节 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则,诊法合参,整体审察,病证结合,诊断疾病时的整体观念,是指要考虑,整个人体(内)与自然环境(外),或称,“审察内外”。,四诊各具有独特的作用,又都有局限,性,不能互相替代。必须四诊并用才,能全面收集治疗所需要的各方面资料。,诊断要明确所患疾病及所属证候,把,辨病与辨证结合起来。通过辨别病证,认识疾病的本质,即所谓“辨证求因”。,主要依据患者的自我感觉与外在表现,将四诊所获得的各种模糊信息(病情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形成对患者整体状态(证候)的认识;,中医诊断学的特点,这种整体、动态的观念体现在诊断上的重点侧重于辨证,显示出中医在医疗实践方面的卓越思想。,中医诊断学的不足,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中医诊断未能采用实验室与特殊仪器检查,在诊断的定位、定量方面显得相对不足;,病证诊断的规范化、微观化方面,国内不少学者已进行了大量的有益探索,但仍是今后中医诊断研究的命题。,第四节 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商代甲骨文记载疾病的,卜辞,周朝,周礼,公元前5世纪,扁鹊,公元前3世纪,黄帝内经,公元前2世纪西汉,淳于意“诊籍”,,,可看作我国现存最原始的病历,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伤寒论,(外感病),金匮要略,(内伤病),成功运用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书,华佗,中藏经,三国时代,难经,自两晋南北朝至唐宋金元,中医诊断有着很大发展:,1、王叔和,脉经,2、巢元方,诸病源侯论,3、敖氏,伤寒金镜录,明清时代(包括建国以前)在诊断方面的发展,主要表现在问诊、舌诊、切诊(脉诊、按诊)与辨证四个方面,此外,在四诊及望诊的综合研究方面,亦有不少专著,如:李时珍,濒湖脉学,、汪宏,望诊遵经,等,近百年来,中医诊断学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第五节 中医诊断学的学习方法,要理论联系实际,刻苦练习基本技能。如望诊、脉诊等,必须反复实践,多看多练,掌握要领,善于运用于临床实践中。,要善于抓住重点和难点,对重点要反复学习掌握,对难点要认真领会,力求突破,才能真正有所收获。,必须要有比较扎实的中医学基本知识和理论准备,上篇 诊法 目录,望 诊,舌 诊,问 诊,闻 诊,脉 诊,按 诊,“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脉而知之谓之巧”。,难经 六十一难,第一节 问诊的意义和方法,第二节 问诊的内容,第三节 问现在症,第一章 问 诊,问诊的意义及方法,问诊的内容,问现在症,问诊的意义,问诊的方法,主诉,一般情况,发病情况,现病史,既往史,个人生活史,既往健康状况,既往患病状况,病变过程,诊治经过,现在症状,生活经历,精神情志,饮食起居,婚姻生育,问汗,问寒热,问疼痛,问头身胸腹不适,问诊 目录,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家族史,第一节 问诊的意义和方法,通过询问,了解病情;,通过交谈,进行必要的心理治疗。,明 张景岳认为问诊是“诊病之要领,临诊之首务”,。,一、问诊的意义,抓住,重点,,了解一般,病人的主诉(,主诉,,即病人就诊时最痛苦的症状、体征及持续时间)。,要善于围绕主诉,深入询问。,态度和蔼,语言通俗,忌用“审问式”的交谈。,问辨结合,避免暗示,危重病人,注意主次,为抢救病人,作扼要询问,不可因苛求完整病历而耽误抢救。,二、问诊的注意事项,第二节 问诊的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婚否、民族、职业、籍贯、工作单位、现住址等。,其意义在于:,随访;,获得与疾病有关的资料。,一、一般情况,二、主诉,病人就诊时最感痛苦的症状、体征及持续时间。一般只有一、两个症,即主症。,如:发热头痛3天,加剧1天。,三、现病史,包括发病的时间、发病的缓急、原因与诱因、最初的症状、曾作何处理等。,(一)发病情况,了解疾病的传变、邪正消长、估计病情发展的趋势。,(二)病变过程,(三)诊治经过,询问曾作过那些检查、结果怎样?作过那些诊治、效果及反映如何?作为当前诊治的参考。,(四)现在症状,问诊重点,详见第三节,。,四、既往史,(一)既往健康状况,(二)既往患病情况,素体健康多实证,虚弱多虚证,阴虚易热化,阳虚易寒化,曾患何种疾病?有无药物过敏史?作为当前诊治的参考。,五、个人生活史,(一)生活经历,(二)精神情志,(三)饮食起居,(四)婚姻生育,(五)小儿出生前后情况,帮助诊断某些传染病、遗传病。,直系血缘遗传病;,密切接触传染病。,六、家族史,问现在症是指对病人就诊时所感到的痛苦和不适,以及与病情相关的全身情况进行详细询问。,第三节 问现在症,“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明景岳全书“十问歌”,问寒热,问 汗,问疼痛,问头身胸腹不适,问耳目,问睡眠,问 饮 食 口 味,问二便,问经带,问小儿,问 寒 热,1.概念,问寒热是询问病人有无怕冷或发热的感觉。,寒怕冷,恶风:遇风觉冷,避之可缓,恶寒:无风怕冷,得温不解,畏寒:经常怕冷,得温可解,热发热,体温升高,体温正常,自觉全身或局部发热。,2.寒热的产生机理,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3.寒热的临床表现,1 恶寒发热,2 但寒不热,3 但热不寒,4 寒热往来,3.1 恶寒发热,概念:,病人自觉寒冷同时伴有体温升高。,临床意义:,见于外感表证。,病机:,邪袭肌表卫阳被遏,失煦恶寒,腠理闭塞卫阳失宣,内郁发热,正气奋起抗邪,正邪相争,分型:,外邪袭表,影响卫阳温分肉的功能。,恶寒重,发热轻表寒证,外感寒邪所致;,发热重,恶寒轻表热证,外感热邪所致;,发热轻,恶风自汗太阳中风证,外感风邪所致。,表证寒热的轻重,除与感受外邪的性质有关外,还与感邪轻重关系密切。一般而言,病邪轻者,则恶寒发热俱轻;病邪重者,则恶寒发热俱重。,3.2 但寒不热,概念:,病人但感畏寒而无发热。,临床意义:,见于里寒证。,病机:,素体阳虚,不能温煦肌表,寒邪直接侵袭,损伤机体阳气,分型:,畏寒,久病体弱畏寒,脉沉迟无力者,属虚寒证。,是因久病阳气虚衰,不能温煦肌表所致。,新病脘腹或其他局部冷痛剧烈,脉沉迟有力者,属实寒证。,是因寒邪直接侵入体内,损伤脏腑或其他局部阳气所致。,3.3 但热不寒,概念:,病人只发热,不觉寒冷,或反恶热。,临床意义:,见于里热证。,病机:,分型:,阳盛或阴虚。,壮热,【概念】高热(体温39以上)持续不退,不恶寒反恶热,【意义】里实热证,多见于外感温热病气分阶段,潮热,【概念】发热如潮汐之有定时,按时发热或按时热更甚,日晡潮热:日晡(下午3-5时)之时发热明显,或热势更甚,,又称阳明潮热(见于胃肠燥热内结),湿温潮热:身热不扬(即肌肤初扪之不觉很热,但扪之稍,久即感灼手),午后热甚(见于湿温病),阴虚潮热:午后或入夜低热,有热自骨内向外蒸发的感觉,(见于阴虚证),【分型】,【概念】轻度发热,热势偏低,多在3738间,【意义】常见于某些内伤病和温热病的后期,微热,3.4 寒热往来,概念:,指恶寒与发热交替发作。,分型:,发无定时寒热往来,发有定时寒热往来,【概念】指病人时冷时热,一日发作多次,无时间规律,【意义】见于半表半里证,【病机】外感病邪达半表半里阶段时,邪正相争,相持不下,,邪胜则恶寒,正胜则发热,所以恶寒与发热交替发作。,【概念】寒战与高热交替发作,发有定时,每日发作一次,或,二、三日发作一次,并兼头痛剧烈、口渴、多汗等症,【意义】常见于疟疾,【病机】由于疟邪侵入人体,伏藏于半表半里之间,入与阴争则,寒,出与阳争则热,故寒战与高热交替出现,休作有时。,问 汗,1.概念及机理,2.汗的临床表现,1 有汗无汗,2 特殊汗出,3 局部汗出,素问阴阳别论说:“阳加于阴谓之汗”。,故汗是由阳气蒸化津液从玄府达于体表而成,汗是由津液所化。,表证有汗,表证无汗,里证有汗,里证无汗,自,汗,盗,汗,战,汗,绝,汗,头,汗,半身汗出,手足心汗,心,胸汗,2.1 有汗无汗,在疾病过程中,尤其对外感病人,询问汗的有无,是判断感受外邪的性质和卫阳盛衰的重要依据。,多属外感风邪所致的中风表虚证;,多属外感寒邪所致的伤寒表实证;,或为外感风热所致的表热证;,外邪入里,成为里热证,,或因其他原因导致里热炽盛,阳气过亢,多因阳气不足,蒸化无力,,或为津血亏耗,生化乏源所致,表证有汗,表证无汗,里证有汗,里证无汗,2.2 特殊汗出,自汗,:病人日间汗出,活动尤甚,兼见畏寒神疲乏力等症,属阳虚。,盗汗,:病人睡时汗出,醒则汗止,兼见潮热、颧红等症,属阴虚。,绝汗,:病人津液大泄,大汗不止,见于重病、危证病人。,躁扰烦渴,汗出如油,脉细数疾亡阴证,身冷肢厥,冷汗淋漓,脉微欲绝亡阳证,战汗,:在病势沉重之时,先见全身战栗抖动,而后汗出。,汗出热退,脉静身凉邪去正复,汗出热不退,脉来疾急邪盛正衰,疾病发展的转折点,2.3 局部汗出,头汗,:病人仅头部或头颈部出汗较多,又称为“但头汗出”。多因上焦邪热或中焦湿热上蒸,或病危虚阳上越所致。,半身汗出,:病人仅半侧身体有汗,或为左侧、或为右侧、或为下半身,另一侧则经常无汗者。属患侧(无汗一侧)经络阻闭,气血运行不周所致。可见于中风、痿证、截瘫等病人。,手足心汗,:即病人手足心出汗较多。其原因多与脾胃有关。脾主四肢,手足为诸阳之本。脾胃有病,运化失常,津液旁达四肢,而手足心汗出。,心胸汗出,:心胸部易汗出或汗出过多。多见于心脾两虚、心肾不交。,问 疼 痛,1.机理,因实致痛感受外邪/气滞血瘀,痰浊凝滞/虫积食滞,阻闭气机,不通则痛,因虚致痛气血不足/阴精亏虚,脏腑经络失养,不荣则痛,2.按疼痛性质分类,性质,特点,临床意义,胀痛,痛而且胀,气滞;但头部胀痛或目胀而痛为肝阳上亢或肝火上炎,刺痛,痛如针刺,瘀血,窜痛,疼痛部位游走不定,气滞;风证,冷痛,痛有冷感而喜暖,阳气不足或寒邪阻络,灼痛,痛有灼热感而喜凉,火邪窜络;或阴虚阳亢,绞痛,痛势剧烈如刀绞,有形实邪阻闭气机,隐痛,痛不剧烈,绵绵不休,虚证,重痛,痛有沉重感,湿证;但头部重痛为肝阳上亢,酸痛,痛而有酸软感觉,湿证;唯腰膝酸痛多属肾虚,掣痛,抽掣牵扯而痛,经脉失养或阻滞不通所致,空痛,痛有空虚感,虚证,部位,病变所属脏腑经络,病 机,头痛,太阳经病:头项强痛、头痛连及项背、颈项不利,头为诸阳之会,三阳经直接上行头面,厥阴肝经亦上通巅顶,阳明经病:前额头痛,常连及眉棱骨,少阳经病:太阳穴周围疼痛或偏头痛,厥阴肝经病:头顶痛常连及头角,3.1 按疼痛部位分类,头痛,3.2 按疼痛部位分类,胸痛,性质,伴随症,主病,病机,肺,灼痛,壮热、烦渴、面赤、苔黄,肺实热,外感风热之邪犯肺肺失清肃,潮热、盗汗、咳痰带血,肺阴虚,阴虚生热,热伤肺络,身热、咳吐脓血痰、味腥臭,肺痈,热毒蕴肺、气血瘀结、肉腐成脓,刺痛,瘀血,外伤瘀血阻滞胸部脉络,闷痛,咳喘、痰白量多,痰湿犯肺,脾虚生痰湿犯肺肺失肃降,胀痛窜痛,太息、易怒,气滞,胸中气机不利,心,憋闷疼痛,痛引肩臂,胸痹,瘀血痰浊阻滞心脉运行不畅寒凝 气滞,彻痛剧烈,(主要为胸背彻痛)面色青灰手足青至节,真心痛,同胸痹,只是程度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