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复习专题:古代中国城市课件

上传人:vosvybf****vycfil... 文档编号:246732548 上传时间:2024-10-15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1,0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轮复习专题:古代中国城市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二轮复习专题:古代中国城市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二轮复习专题:古代中国城市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二轮复习专题:,古代中国城市,“城”或“市”,“城,以盛民也。”,“市,买、卖之所也”,“贸、贾,市也”。,说文解字,“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吕氏春秋,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周易,系辞下,一、城市形成的四大要素,政治因素,自然条件,经济、交通状况,军事需要,不同时期各有侧重!,二、古代中国城市发展的四个阶段,(一)战国到秦汉:侧重政治军事功能,(二)隋唐:由政治开始转向经济,(三)宋朝:经济功能超越政治功能,(四)明清:市镇经济兴盛,(一)战国到秦汉:侧重政治军事功能,1,、原因,(,1,)战争频繁,政局不稳,(,2,)中央集权建立,强化地方控制,(,3,)边疆开发,抵御少数民族,2,、特点,(,1,)政治强化:诸侯国都城、郡县所在地,(,2,)军事控制:敦煌、嘉峪关,(,3,)经济依附政治:城中的市时间空间受到严格控制。,(二)隋唐:由政治开始转向经济,1,、原因,(,1,)大一统,国家稳定,(,2,)大运河开凿,南方发展,(,3,)商品经济发展,海外贸易兴起,2,、特点,(,1,)城市仍以政治军事为主,经济重心,开始,南移,(,2,)城市经济功能明显:出现规范化的,坊市制度(时空仍限制,官府管理),北方,-,长安、洛阳,南方,-,扬州、成都(扬一益二),体现了皇权至上、权力集中的政治理念,是中央集权制在建筑上的反映。,(三)宋朝:经济功能超越政治功能,1,、原因,(,1,)北方战乱,人口南移,(,2,)经济重心南移,政治经济分开,(,3,)南方资源丰富、水运交通便利,2,、特点,(,1,)经济功能显著:城中,坊市打破,,出现各类商店、娱乐中心,市民阶层形成。,(,2,)江南成为发展重点,出现专门工商业城市,(,4,)商品经济繁荣,海外贸易兴盛,汉口、佛山、景德、朱仙四大商业市镇,宋代时间、空间的限制被打破,反映了政府对商业的控制逐渐削弱,城市商品经济发展迅速。,对比唐宋梁都城,指出宋代城市发展变化,宋代时“民聚不成县而有税课者,则为镇”(宋代高承,事物纪原,)。宋代政府一般会在镇派驻官方机构,但主要负责收税和消防,镇的日常治理还是有赖于民间自发形成的自治秩序。市镇通常也没有修筑一道画地为牢的城墙,因为作为自发的商品交易中心,它们具有天然的开放性。,宋朝是“现代的拂晓时辰”。,商品经济繁荣;民间自发、一定程度自治;开放性,打破商业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四)明清:市镇经济兴盛,1,、原因,(,1,)工商业迅速发展,资本主义萌芽,(,2,)出现专业手工工场,生产专业化,(,3,)长途运输贸易兴盛,2,、特点,(,2,)“市镇”繁荣,改变城乡格局,(,1,)城市性质进一步分化:政治性和经济性,以手工业为主的城市:苏州、杭州、松江,大型交通商业中心:天津、扬州,对外贸易为主的港口城市:宁波、泉州、广州,三、古代中国城市发展变化的规律,1,、从城市功能看:,唐以前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其后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超过政治功能。,2,、从商业活动看:,政府对城市商业活动的限制逐步放宽,如宋代打破坊市界限,晓市、夜市兴盛。,3,、从数量和规模看:,明清时规模巨大的商贸城市增多,还兴起一大批中小工商业市镇,市镇商业繁荣、人口密集。,4,、从地区分布看:,城市地区分布与经济重心南移呈现相应变化;明清时期,新兴工商业市镇多数分布在江南地区,1,唐中期以后江南一些地方性城市逐渐上升为全国性城市,当时广为流行的“扬一益二”之说就是较好的证明,广州也成为全国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材料现象说明,A,南北政治局面的不同,B,城市区域分工日益深化,C,经济重心的南移完成,D,城市经济属性不断增强,D,材料一、先秦以来,我国古代城市的基本模式,是一种严密封闭的街区结构。以唐代长安、洛阳为例,除了用高大的城墙封闭整个城市以外,在城内,皇宫被封闭。百来个居住区,坊,三两个商业区,市,又分别用围墙各自封闭起来。白天开放,黄昏关闭。坊与坊之间,有若干条横直大街。大街两旁,没有商店,也没有普通的民居。只有三品以上的高级官僚府第才能临街开门。汉代临街开门的资格是万户侯。,李春棠,坊墙倒塌以后,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城市的主要特征?,政治中心、等级森严、封闭保守分散、商品经济不发达。,材料二、中世纪的城市是在封建主的领地或教会领地的包围之中出现的,以商人为首的城市居民通过与封建主的斗争取得了城市的自由。中世纪的城市是一个自治团体:一方面是相对于封建领主统治的自治,另一方面则是自我管理或自我统治。在形式上城市的自由是通过城市同封建领主之间订立的宪章或条约来确定的,城市必须向封建领主纳税,但后者放弃对城市的统治权和司法权,这样城市就成了一个自治自由的世界。而包围着它的却是一整套以束缚个人自由为特征的封建体系,所以德国谚语说:“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城市自我管理的核心是它的市民群体。市民是享有公民权的城市居民,因而市民群体就是城市的公民群体。市民的公民权赋予他们参与城市事物和城市管理的权利。,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中世纪城市的主要特征?,以商业贸易为主;一定的民主性独立性或自主性;是一个共同体,中世纪城市,材料一 市镇大部分集中在苏、松、杭、嘉、湖地区。其次,沿江、沿运河城市发展轴线的进一步发展。长江、大运河是中国明清时期东西、南北两大通道。基于这一时期沿海各大、中港口开放关闭不一,因而河港城市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并且,在西南地区,明、清两代随着政区不断推进,在云、贵、川、湖、广等少数民族地区推行了“改土归流”政策,平定了土司叛乱后又广建府、县治所;在西北地区,也出现了很多商业城市,如伊犁、哈密和西宁;在东北地区,沈阳一举成为东北地区最大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摘编自顾朝林,中国城镇体系,(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城镇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其特点的原因。,(1),特点:江南地区市镇大量涌现;沿江与运河的市镇进一步发展;沿海城市发展趋于停滞;边陲地区市镇得到发展。(,6,分,答出,3,点即可),原因:经济重心已经南移;江南地区农业商品化程度的提高;江南地区手工业发达;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的实施;改土归流政策的推行。(,7,分,答出,4,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